•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9 23:20

      商业化CXO一哥全线出击

      随着CXO一哥药明、医药一哥恒瑞先后交出中报答卷,近日,商业化CXO一哥也发布了半年财报,业绩稳健增长,引领行业复苏增长。 8月26日,百洋医药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5.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降,主要是公司进一步压缩了批发配送业务;归母净利润实现3.69亿元,同比增长21.89%,业绩印证了品牌业务在产业链中的抗风险能力与不凡的增长动力。 若以2024Q2单季度评判,公司单季收入19.34亿元,环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实现2.03亿元,同比增长12.57%,环比增长22.11%。可以看到,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加速趋势,全年有望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不过,显然百洋医药并不满足于当下取得的成绩。公司今年完成了并购百洋制药的产业布局,同时也在不断加码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推广,能够看出公司正在如饥似渴地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和产品线,以求将自身商业化平台的潜力和价值发挥到最大。 更让投资者期待的是,百洋医药连同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正在下一盘大棋,旨在通过集团层面进行更多创新领域的产业投资和孵化,再协同百洋医药强劲的产业化平台能力,打造一个覆盖投资孵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医药创新生态。 01 业绩提质,夯实发展底盘 百洋医药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品独大”的公司,经历多年的精细运营和对外合作,公司商业化平台上已经武装大量的潜力产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1年,彼时迪巧系列收入13.78亿元,占品牌运营收入的47.43%;2023年,迪巧系列收入规模已提升至18.97亿元,占品牌运营收入的43.11%,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 2024年H1,迪巧系列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20.32%。在百洋医药强大品牌运营能力的培育下,迪巧系列产品正在拥有超长的上行生命周期。 迪巧聚焦“进口钙”品类,不断强化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以保持品牌活力。新推出的
      51评论
      举报
      商业化CXO一哥全线出击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8

      全球化一哥的Next Level:整合全球资源聚焦创新药

      财报季,翻阅各家药企陆续发布的最新财报,当今国内的诸多大药企和Biopharma,最有可能成为MNC的或许不是恒瑞或者百济,而是复星医药。 8月27日,复星医药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3亿元人民币,剔除新冠相关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3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54亿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6.46亿元,环比增加0.37亿元。 正如辉瑞、BioNTech受益于新冠风口的巨头一样,复星医药在2024H1已经几近摆脱了一过性收入的影响,无论是收入端还是利润端都已经平稳触底,剩下的,可能就是夯实底部,留出向上攻击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及上半年公司的趋势看,复星医药正在酝酿大动作,全面押注创新药和高值器械,同时进一步夯实自身全球化运营能力,妥妥的六边形战士(创新药+高值器械+全球化研产销的运营能力)。 作为国内大药企中创新整合能力最强的全球化一哥,复星医药的发展或许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即着眼于全球化的创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一方面将创新产品输出海外,另一方面将全球领先科技和疗法引入中国,让高品质医疗惠及更多中国患者,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创新“药+器械”的组合,也是复星医药这30年来可以不断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增长的独门秘籍。 01 创新SKU丰富,全面提质 复星医药已渡过疫后的触底时刻,即将开启全新的创新高质量发展阶段。 复星医药的抗疫相关业务风险已经开始显著出清,2023 H1公司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同比减少45%,2023全年年复星医药的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收入43.9亿,已经接近疫前2019年的收入水平,这确保了接下来三季度公司业绩将不受过去一过性收入的影响。 从利润端角度审视,复星医药在2023 H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触底,2024Q1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亿和6.09亿,正逐步回升
      96评论
      举报
      全球化一哥的Next Level:整合全球资源聚焦创新药
    • 话题虎话题虎
      ·08-28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期权小白菜 @爬山虎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先来看看上周社区热议主题吧~[龇牙]热议主题 Top 3:英伟达6连涨!绩前能否破新高?—精彩发帖⭐: 大浪最后的机会,上车吧,这是快钱的末班车。(用户: @willeach )前段时间,有个博主说,英伟达会像思科一样,还有人说英伟达还会继续生。我觉得一切都会有可能(用户: @胡海阳懂物流更懂金融 )我感觉可能到100-90左右(用户: @发发发发6666 )合股后继续跌!FFIE你会做空or做多?—精彩发帖⭐: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多贸易壁垒,贾这次想通过建立产业链通道,通过中国成熟产业链造车,应该会选择一家合作商,如已死的高合,造出在美国适用的车,但成功为时尚早,短期炒作拉高,中期还要看造车故事的进度,但不是易事,炒高之后以做空为主,长期看车有没造出来,有可能又是放鸽子(用户:
      7,918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7

      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BioNTech和Moderna过去几年的迅速崛起之路依旧令投资者回味。 以BioNTech为例,其在2019年仅仅是市值不到30亿美元的“无名小卒”,乘着mRNA疫苗在新冠期间的东风,公司在21年的市值飙升超过了千亿美元。原因无它,只因mRNA疫苗彻底颠覆了传统疫苗的行业逻辑,这便是时代对于技术突破迭代赠予的红利。 就在上一波东风还未完全消散,新一轮的风口又接踵而来,风口的答案源自于mRNA技术在实体瘤领域中的突破。 近日BioNTech的BNT111联合PD-1在黑色素瘤适应症II期临床上的成功,正是其想象力的重要里程碑兑现。这与去年moderna的mRNA-4157联合K药治疗黑色素瘤的结果形成了相互印证,共同证明了mRNA在黑色素瘤上的潜力空间, 但投资者或许更为关注的是,mRNA疫苗双雄究竟谁能率先冲线成功。 01 划时代的疫苗突破 众所周知,传统的疫苗都是将病毒进行灭活或者通过一些方式培养使其定向变异,然后将其制备成制剂,注射进入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激活人体B细胞,使其产生抗体并使B细胞拥有记忆功能,在遇到真正的病毒时,有记忆的B细胞可以迅速活化成为效应B细胞,合成大量抗体来杀灭病毒。传统疫苗的核心,在于用冲淡过的毒性让人体的B细胞对特定抗原产生记忆。近几年最典型的灭活疫苗就是科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 但机制的底层逻辑形成了传统灭活疫苗本身的很多桎梏。在生产上,它比较主流的方式是需要用细胞去培养抗原(大规模生产时以鸡胚培养为主),然后一步步进行灭活和纯化。用细胞去大规模培养抗原这一步便大大延长了疫苗的生产周期,且需要人工的步骤较多,严重限制了其产能的扩大。 并且在传统的认知中,疫苗一般是用来治疗传染病的。这是因为在传统疫苗中的抗原在进入人体时已经是蛋白质,因此只能以外源性抗原的角度刺激CD4+T细胞,然后走体液免疫的路线去诱导B细胞。而癌症不属于外源性抗原的范畴,
      200评论
      举报
      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6

      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今年上半年,血液肿瘤领域龙头亚盛医药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实现总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477%,创历史新高,且净利润达1.63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此外,亚盛医药在血液瘤领域的首个上市品种奥雷巴替尼(耐立克),还获得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今年6月,武田制药以总交易金额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6亿元)引进耐立克在中国等以外的全球权益,创下中国小分子肿瘤药最大BD。 MNC巨头的站台,无疑为亚盛医药巩固血液瘤龙头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01 血液瘤核心产品,全球潜力开始释放 亚盛医药能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公司对于自家核心血液瘤管线耐立克的价值全力挖掘,不止于国内的商业化加速,耐立克的全球化潜力正在开始释放。 耐立克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潜力。 截至目前,耐立克已在国内获批2项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成年患者,以及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 CML是一种与白细胞有关的罕见癌症,发病率约占成人白血病患者的15%,中国每年约有1万-1.5万的新增CML患者,且由于生存期普遍较长,存量患者数逐年增加。耐立克的获批,打破了T315I突变CML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填补了临床药物治疗空白。 得益于市场先发优势、纳入医保,以及在血液瘤治疗中的显著疗效,耐立克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20%,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 截至今年6月30日,耐立克的全国准入医院和 DTP药房共达到670家,其中准入医院数量较去年底增长达79%,并已获20个省83个城市114个项目的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或惠民保报销。今年7月,耐立克还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空间
      150评论
      举报
      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5

      手握新型ADC、TCE多抗的天命Biotech

      8月21日,乐普生物发布2024H1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录得收入1.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主要源于PD-1普特利单抗的销售增长,实现收入约0.95亿元,同比2023H1的0.44亿元增长115.45%。由此可见,乐普生物销售渠道已基本构建覆盖一个网络,商业推广有序推进,业绩有望保持长期稳健。MRG003预计年内申报,则有望成为国内首款EGFR ADC,随着其未来商业化的兑现,公司差异化ADC龙头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如今,乐普生物就像一颗蓄势的火山,将要迎来属于自己的腾飞时刻。除了一系列即将商业化和推进至关键性临床的ADC管线群,BIC、FIC创新分子如潮水般的输出,也进一步印证了公司创新研发平台强大的研发能力,未来造血将更加多元化。 未来十年注定是ADC、多抗共舞的时代。 ADC、多抗作为过去化疗和现在IO单抗的各自迭代,2024H1分别实现了60亿美元、63.5亿美元的全球销售,更是创造了如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2024H1销售17.72亿美元)和VEGF-A/Ang-2双抗法瑞西单抗(2024H1销售20.27亿美元)这样的新重磅炸弹,两大领域俨然行齐头并进之势。 常言道:“选择对的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这意味着若Biotech能同时掌握ADC、多抗两大领域的研发脉络,无论是商业化还是出海都前景可期。而如若要问哪家Biotech在未来最有可能获得时代的垂青,在新一代ADC和多抗技术平台拥有前瞻性布局且领先的乐普生物必定位列其中。 01 先行产品群,加速进入商业化、临床后期 乐普生物继PD-1普特利单抗商业化放量后,EGFR ADC产品MRG003也即将成为公司下一个商业化更强劲的创新品种。 MRG003在2023年底已完成注册临床的入组,目前处于随访阶段。公司预计在年内将完成NDA的申报,最快2025年获批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EGFR ADC
      171评论
      举报
      手握新型ADC、TCE多抗的天命Biotech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2

      盲盒开出王炸:肺癌领域大变天

      第三代EGFR-TKI可能正在遭遇最强狙击。 奥希替尼在2024H1的销售依旧强劲,全球销售额为32亿美元,排在所有抗肿瘤药物的第五位。 奥希替尼的专利期到2032年以后,但带来最大的冲击并不是me-too甚至me-better的同类药物们,更是来自于更前沿的对手。 近日,强生的 EGFR-MET 双抗Amivantamab(埃万妥单抗) 在最新的三期临床研究中成功头对头击败了奥希替尼,这个可能意味着以EGFR双抗为首的新一代药物即将崛起。 市场投资者在过去常常思考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机会,如今连带作为EGFR-TKI的奥希替尼市场都有可能遭遇新一代疗法的冲击,不仅是埃万妥单抗,更多新型ADC疗法也在冲击这个市场,肺癌领域的格局变天将至。 01 击败肺癌药王的迭代者 据资料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适应症比例大约在85%左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在中国NSCLC人群中占到了40%~50%,独占鳌头。国内过去大量同肺癌斗争的研发历史,大部分是EGFR-TKI小分子靶向药迭代的历史,过去贝达药业一代靶向药埃克替尼带领了中国创新药走过了蛮荒时代,视角拉倒近十年,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把靶向药横空出世,横扫肺癌适应症市场,迅速完成了从后线到前线用药的迭代。 2015年11月,奥希替尼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首先上市。其在国内于2017年上市,并在国内纳入医保。2019年,其正式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在国内,它2023年全年销售额达到了70亿元。作为对比,瀚森医药的阿美替尼2023年销售额为35亿元,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为20亿元左右,奥希替尼遥遥领先。 不过,在肺癌领域有两个关键的未来走向问题。一个是奥希替尼耐药后的后线治疗,一个是未来小分子靶向药的联用问题。 关于第一点,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寻求突破。国内方面,最近几日上
      342评论
      举报
      盲盒开出王炸:肺癌领域大变天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1

      核药龙头翻倍狂增

      “姜的还是老的辣。” 2024年在国内医药板块泥沙俱下的行情之下,今年股价能够维持双位数正收益的企业屈指可数,坚定深耕科技创新的大药企远大医药算是其中一个,今年以来截止20日收盘公司录得了16.75%的涨幅,而同期的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则录得约23.22%的跌幅。 8月19日,远大医药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60.5亿港元,剔除汇率变动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约15.6亿港元,剔除汇率变动同比增长58.0%。 令人注意的是,远大医药2024H1研发及项目投入约14.8亿港元,在如此背景下,公司坚持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且仍然取得了溢利层面的高速增长,远大医药让投资者见识到了属于大药企在稳健不失弹性的经营经验和在逆境中的搏击而上。 更关键的是,公司在上半年取得了33项重大里程碑(其中创新产品15项),并进行了3项重要企业并购(M&A),使得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增加,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易甘泰®钇[90Y]及创新液体栓塞剂LavaTM等拳头产品的放量、创新药大量的临床里程碑以及对百济制药、天津田边和多普泰的并购,使得公司在基本盘实力增厚的同时,各个特色创新药领域的实力也快速提升。 01 拳头板块:核药进攻如潮 易甘泰®作为国内稀缺性极强的创新型核药,它正在兑现广阔的潜力。 2024H1,远大医药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实现收入约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6%,自2022年易甘泰®在国内上市以来,公司核药板块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测算:中国原发性肝癌年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发病例合计超过50万例,这类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目前渗透率大约在0.2%,显然有能力让肝癌降期实现手术的易甘泰®,远期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易甘泰®的国内商业化成功,仅仅反映远大医药超前瞻选品能力的一个小缩影(2018年连同鼎晖收购Sirtex)。近
      246评论
      举报
      核药龙头翻倍狂增
    • 话题虎话题虎
      ·08-21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近期发布财报的 $京东集团-SW(09618)$$快手-W(01024)$ 今天双双下跌(财报都很不错,都跌了近10%。。),刚发布了财报的 $小米集团-W(01810)$ ,看涨的应该很多吧[贱笑] 八日连涨的纳指标普昨天也稍稍回调,不知道Jackson Hole年会前,多少人已经适当先止盈了~首先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仓右嘉措 @特斯拉多头和PLTR多头 @上海滩股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热议主题 Top 3:季度利润大增82%!绩后腾讯能冲400吗? $腾讯控股(00700)$ —精彩发帖⭐: 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就是腾讯的业绩怎么样,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外的投资者还有真正投腾讯的人,对他现在的持续强势是否认可?又有多少人对他的业务和规划比较了解?这些放在一边,又有多少人对他市场是认可的?对他所在的营商环境是认可的?把这些方面全都加在一起讲,我认为不是一日游就
      9,406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0

      下一代药王最垂涎的Biotech

      哪里才是GLP-1的下一城? 在不断的产品迭代和市场竞争普及的背景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来自礼来以替尔泊肽为首的产品组合压力。这不禁让投资者思考,当人们对减重的绝对值颗粒度脱敏之后,巨头如何巩固和争夺这硕大的代谢份额? 几乎所有的言论都指向“如何更健康的减重”。而其中,肌肉保护更是成为创新浪潮的“风暴眼”,礼来用真金白银收购Versanis和投资BioAge Labs预示了这一趋势。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家中国Biotech的表现,也在牵动GLP-1巨头们乃至全球市场投资者的目光。 8月19日,来凯医药公布2024H1业绩报告并举行了中期业绩说明会。公司贯彻了高效资金运用、聚焦核心管线的策略,目前现金及存款余额足够支持公司未来两年的运营。 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双翼渐丰”来形容来凯医药可谓恰当,尽管目前公司市值较小,但体内积蓄着成长为雄鹰的管线力量,分别是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有望成为GLP-1最佳减重伴侣的ActRII抗体LAE102、手握三期临床剑指乳腺癌&前列腺癌两大适应症的AKT抑制剂LAE002。 2024H1在管线聚焦策略高效执行下,来凯医药这两大管线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超预期的进展,LAE102在2024年6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并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ActRIIA抗体,而LAE002则是在2024年5月完成了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三期临床的首例患者入组,两大管线临床推进速度比公司原计划有了极大的提前。 更令投资者瞩目的是,来凯医药凭借着自身对ActRII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在推进LAE102进入临床的同时公司还构建起了围绕ActRII通路新药研发平台,产品组合包括LAE103(ActRIIB抗体)和LAE123(ActRIIA/IIB双靶点抑制剂)等。 01 “减重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纵览过去60个交易日,来凯医药的股
      261评论
      举报
      下一代药王最垂涎的Biotech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9

      荣昌生物踩了脚刹车

      现实给荣昌生物浇了一桶冰水。 自公司在2024年3月底抛出定增预案以来,特定投资对象迟迟未能落地。如今公司在7月底调整定增方案,从3月底计划募资25.5亿调整至19.53亿。殊不知,经历了几个月的市场动荡,公司的股价从3月底53.87元每股跌至如今的不到27元每股,这意味着公司要对股东股份有着更多的稀释才能达到预期的募资额,同时也加大了公司的债权的借款压力。 近日来,荣昌生物的管理层发生了较大变动,何如意博士不再担任公司首席医学官和高级管理人员,随后又任命何如意博士为公司首席战略官和公司董事。何如意博士作为前FDA雇员,拥有充足的经验,也是荣昌生物标志性的人物之一,2023年税前年薪772万元,持股数量160万股。这也被外界视为荣昌生物发生内部重大变革的一次信号。 在市场等待荣昌生物作出更大变革之际,8月17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给了投资者审视公司变革和发展的一个窗口。 2024H1,公司实现7.4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0%,增长来源于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归母净亏损7.8亿元,同比亏损额增加0.77亿元。 若单以2024年二季度看,公司营收4.1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62%、25%;归母净亏损4.32亿元,同比亏损额增加0.52亿元。 可见,产品销售增长趋势显然是正向,但亏损额依旧没有缩减的迹象。 01 2024H1昭示的一些改变 对于市场投资者的诸多“劝谏”,荣昌生物的管理层似乎有听进去一些。 2024年中报,可以看到荣昌生物在部分管线适应症临床数量上较2023年年报有所减少,基于现金流的窘迫,公司可能选择性的放弃了一些适应症的开拓。 2023年年报显示,维迪西妥单抗除去已上市的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和胃癌,在研适应症高达13个,而2024年中报时,维迪西妥单抗的在研适应症只剩5个。对比分析下,主要减少的适应症是处于早期临床的妇科肿瘤(宫颈癌、H
      386评论
      举报
      荣昌生物踩了脚刹车
    • 勇敢小飞猪勇敢小飞猪
      ·08-19
      正常啦, 腾讯都是抄出来的几万亿市值,谷歌 $谷歌(GOOG)$ 抄一点来个1000亿美元收入也是湿湿碎 [无语] [无语]
      360评论
      举报
    • 交易wei生交易wei生
      ·08-16
      ai还需要时间
      257评论
      举报
    • 日春小脑虎日春小脑虎
      ·08-16
      听着好有意思啊,好像看原视频
      278评论
      举报
    • 确定方进出确定方进出
      ·08-16
      感觉谷歌太保守了,如果再不做改变,真的会掉队
      147评论
      举报
    • 不是昵称不是昵称
      ·08-16
      非常赞同谷歌CEO的观点!
      148评论
      举报
    • 小虎AV小虎AV
      ·08-16

      前谷歌CEO惊人言论曝光!AI的崛起得靠“卷”和“抄”?

      前谷歌CEO兼董事长Eric Schmidt,前天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围绕AI的主题采访,但由于他以为这是一场“保密”的谈话,过于放飞自我,视频一经发布就被撤掉了。 $谷歌A(GOOGL)$一些颇具争议的言论:-现在谷歌为什么在Al领域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谷歌觉得work-life balance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看看马斯克,台积电,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卷员工,台积电会让物理学博士第一年下工厂千活,你们能想象美国的博士生去流水线吗?-自己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经觉得英伟达的CUDA是很蠢的编程语言 (但事实上现在所有的大模型都要在CUDA上运行,而只有英伟达的GPU支持CUDA);还有微软跟 OpenAl的合作,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微软怎么能把最重要的Al业务外包给那种小公司,结果再次看走了眼,再瞧瞧苹果在Al上的温吞,大公司真的都官僚化了,爱奋斗的都在创业;-TikTok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在座各位年轻人以后如果创业,能偷音乐什么的就赶紧去做(似乎是在黑TikTok早期纵容盗版BGM),可以先通过 AI 工具盗取知识产权(IP),然后再雇佣律师处理法律纠纷;-Al芯片属于高端制造业,产值很高,但不太可能拉动就业,芯片制造厂里面全是机械化生产,不需要人,人又笨又脏,所以不要指望制造业复兴,苹果把 Mac的产线迁回德州不是因为德州工资低,因为根本不用再大规模雇人了;-电力在引入工厂之后,刚开始并不比蒸汽机创造了更多的生产力,现在的Al和当初的电力一样,有价值,但还需要创新,才能真正拿到巨大的回报,目前大家都还只是在摘取“低垂的果实”(至少肯定了AI浪潮才刚开始)各位小虎们,你们赞同Eric Schmidt对当前AI发展的理解吗?AI创业可以先偷IP再善后吗?
      1.05万10
      举报
      前谷歌CEO惊人言论曝光!AI的崛起得靠“卷”和“抄”?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5

      中国医药巨无霸,诞生了

      8月4日下午,天士力宣布,集团分别向华润三九和国新投资转让28%和5%的股份。转让合计款项达到了62亿元。 从中成药到创新药到血制品,华润这两年的开疆拓土日渐加速,其独到的眼光外加稳准狠的出手,给了大家对其收购后下一步动作的巨大期待。 而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华润系频繁在医药领域收购动作,俨然像一只画笔一样,渐渐地向投资者描绘出一个中国医药巨无霸的轮廓。 01 收购频出手:质地和时机几何? 天士力被收购,引发了行业内的轩然大波。 引用某媒体对天士力的评价:“它陪伴了最初一代医药研究员走过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从22年前的上市到2013年成为市值第二高的医药股,其权重波动可影响板块指数。后期由于几次不算很成功的收购导致后期转型并不算成功,而在目前,天士力仍然依靠复方丹参滴丸这一壁垒产品“守成”来稳住营收的护城河。 据估算,2023年复方丹参滴丸的总市场营收根据米内网数据的统计为39亿元,而天士力的总体营收在2023年为86.74亿元,也就是说,在20多年后的今天,天士力依然的核心产品依然占有其45%的营收。往前追溯到2020年,该药以盒数估算大约卖了28亿元,而2020年的营收额为135.76元,当时占比大约为20.6%。 净利润近年公司的波动很大。2020年利润11亿元左右,2021年实现了翻倍超过了23亿元,22年则直接亏损超过了2亿元,直到2023年,重新回到10亿元左右的区间。 三年时间过去了,核心产品的营收占比不但没下降,反而大大上升;但核心产品的营收是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这其中缘由,是天士力这几年接班人进行的几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在研发费用上,2020-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6.9亿元和5.8亿元;而后便开始倾尽热情投入研发中,2022研发费用直接达到了8.5亿元,2023年则超过了9亿元。根据米内网的数据表,2023年的中药企业研发费用中,天士力处在了名列
      415评论
      举报
      中国医药巨无霸,诞生了
    • 话题虎话题虎
      ·08-13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本周大家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市场是否会重新交易衰退,即将发布的PPI、CPI数据尤为关键。其次中概科网股将接棒美股科技股,迎来业绩高峰期,上周中概全周涨3.6%,大家期待这次的中概财报吗?[保佑]首先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不是昵称 @ifeng @西伯利亚_热狗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热议主题 Top 3:【热议】暴跌之下,现在该跑还是抄底?—精彩发帖⭐:这周白干了,甚至有点懊恼,上周五买的苹果英伟达的价外 put,高达 10 倍的收益居然全吐回去了,40w 啊[喷血]   被拔网线的节奏打乱,但转过头一想,这周一差点熔断,过山车行情,到一晚上多空双杀 2 轮,多杀多,没有损失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现在美股没有你想的那么坚挺,大方向没问题,等待。(用户: @认真搞钱 )到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股市会逐步筑底,现在先观望一下,未来几个月可以逢低建仓。(用户: @snowpeak$标普500(.SPX)$ 保险的做法
      7,736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3

      国产First in class横空出世

      8月12日早,广生堂发布公告:公司宣布完成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二期临床试验并取得积极临床结果,将支持GST-HG141进一步开展三期确证性临床试验。 据公司公告称,GST-HG141具有与在市一线乙肝抗病毒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属于全球领先的潜在First-in-class项目,有望成为全球口服乙肝抗病毒治疗里程碑式的创新药。 受该消息影响,广生堂当日收涨20%,不过随后在第二交易日迅速回落,并未延续“类香雪制药”的走势。 尽管广生堂未能给部分投资者带来短期持续的赚钱效应,但GST-HG141这类创新机制的药物潜力以及乙肝药物市场,仍然值得深度探讨与分析的价值。 01 乙肝治愈的难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治愈乙肝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数据显示,全球受乙肝和丙肝影响的有3.25亿人,每年导致140万人死亡。据估算,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中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是全球最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阻止肝脏炎症,减轻甚至逆转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 而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临床上有三个治疗里程碑:部分治愈、功能性治愈、彻底治愈(区别如下)。 功能性治愈和完全彻底治愈区别在于,功能性治愈未能清除肝内共价闭合环状的DNA和整合基因组的HBV DNA,功能性治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足以压制乙肝病毒,也能安全停药,肝损伤恢复,肝癌风险降到最低。 而功能性治愈,不同于彻底治愈的完全清除掉乙肝病毒,由于乙肝病毒仍然存在,随着患者免疫力下降,仍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药物不存在像吉利德推出的丙肝特效药Sovaldi把大部分病人都彻底治愈且治疗市场萎缩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也无法短时间实现乙
      150评论
      举报
      国产First in class横空出世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9 23:20

      商业化CXO一哥全线出击

      随着CXO一哥药明、医药一哥恒瑞先后交出中报答卷,近日,商业化CXO一哥也发布了半年财报,业绩稳健增长,引领行业复苏增长。 8月26日,百洋医药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5.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降,主要是公司进一步压缩了批发配送业务;归母净利润实现3.69亿元,同比增长21.89%,业绩印证了品牌业务在产业链中的抗风险能力与不凡的增长动力。 若以2024Q2单季度评判,公司单季收入19.34亿元,环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实现2.03亿元,同比增长12.57%,环比增长22.11%。可以看到,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加速趋势,全年有望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不过,显然百洋医药并不满足于当下取得的成绩。公司今年完成了并购百洋制药的产业布局,同时也在不断加码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推广,能够看出公司正在如饥似渴地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和产品线,以求将自身商业化平台的潜力和价值发挥到最大。 更让投资者期待的是,百洋医药连同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正在下一盘大棋,旨在通过集团层面进行更多创新领域的产业投资和孵化,再协同百洋医药强劲的产业化平台能力,打造一个覆盖投资孵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医药创新生态。 01 业绩提质,夯实发展底盘 百洋医药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品独大”的公司,经历多年的精细运营和对外合作,公司商业化平台上已经武装大量的潜力产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1年,彼时迪巧系列收入13.78亿元,占品牌运营收入的47.43%;2023年,迪巧系列收入规模已提升至18.97亿元,占品牌运营收入的43.11%,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 2024年H1,迪巧系列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20.32%。在百洋医药强大品牌运营能力的培育下,迪巧系列产品正在拥有超长的上行生命周期。 迪巧聚焦“进口钙”品类,不断强化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以保持品牌活力。新推出的
      51评论
      举报
      商业化CXO一哥全线出击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8

      全球化一哥的Next Level:整合全球资源聚焦创新药

      财报季,翻阅各家药企陆续发布的最新财报,当今国内的诸多大药企和Biopharma,最有可能成为MNC的或许不是恒瑞或者百济,而是复星医药。 8月27日,复星医药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3亿元人民币,剔除新冠相关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3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54亿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6.46亿元,环比增加0.37亿元。 正如辉瑞、BioNTech受益于新冠风口的巨头一样,复星医药在2024H1已经几近摆脱了一过性收入的影响,无论是收入端还是利润端都已经平稳触底,剩下的,可能就是夯实底部,留出向上攻击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及上半年公司的趋势看,复星医药正在酝酿大动作,全面押注创新药和高值器械,同时进一步夯实自身全球化运营能力,妥妥的六边形战士(创新药+高值器械+全球化研产销的运营能力)。 作为国内大药企中创新整合能力最强的全球化一哥,复星医药的发展或许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即着眼于全球化的创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一方面将创新产品输出海外,另一方面将全球领先科技和疗法引入中国,让高品质医疗惠及更多中国患者,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创新“药+器械”的组合,也是复星医药这30年来可以不断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增长的独门秘籍。 01 创新SKU丰富,全面提质 复星医药已渡过疫后的触底时刻,即将开启全新的创新高质量发展阶段。 复星医药的抗疫相关业务风险已经开始显著出清,2023 H1公司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同比减少45%,2023全年年复星医药的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收入43.9亿,已经接近疫前2019年的收入水平,这确保了接下来三季度公司业绩将不受过去一过性收入的影响。 从利润端角度审视,复星医药在2023 H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触底,2024Q1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亿和6.09亿,正逐步回升
      96评论
      举报
      全球化一哥的Next Level:整合全球资源聚焦创新药
    • 话题虎话题虎
      ·08-28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期权小白菜 @爬山虎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先来看看上周社区热议主题吧~[龇牙]热议主题 Top 3:英伟达6连涨!绩前能否破新高?—精彩发帖⭐: 大浪最后的机会,上车吧,这是快钱的末班车。(用户: @willeach )前段时间,有个博主说,英伟达会像思科一样,还有人说英伟达还会继续生。我觉得一切都会有可能(用户: @胡海阳懂物流更懂金融 )我感觉可能到100-90左右(用户: @发发发发6666 )合股后继续跌!FFIE你会做空or做多?—精彩发帖⭐: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多贸易壁垒,贾这次想通过建立产业链通道,通过中国成熟产业链造车,应该会选择一家合作商,如已死的高合,造出在美国适用的车,但成功为时尚早,短期炒作拉高,中期还要看造车故事的进度,但不是易事,炒高之后以做空为主,长期看车有没造出来,有可能又是放鸽子(用户:
      7,918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7

      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BioNTech和Moderna过去几年的迅速崛起之路依旧令投资者回味。 以BioNTech为例,其在2019年仅仅是市值不到30亿美元的“无名小卒”,乘着mRNA疫苗在新冠期间的东风,公司在21年的市值飙升超过了千亿美元。原因无它,只因mRNA疫苗彻底颠覆了传统疫苗的行业逻辑,这便是时代对于技术突破迭代赠予的红利。 就在上一波东风还未完全消散,新一轮的风口又接踵而来,风口的答案源自于mRNA技术在实体瘤领域中的突破。 近日BioNTech的BNT111联合PD-1在黑色素瘤适应症II期临床上的成功,正是其想象力的重要里程碑兑现。这与去年moderna的mRNA-4157联合K药治疗黑色素瘤的结果形成了相互印证,共同证明了mRNA在黑色素瘤上的潜力空间, 但投资者或许更为关注的是,mRNA疫苗双雄究竟谁能率先冲线成功。 01 划时代的疫苗突破 众所周知,传统的疫苗都是将病毒进行灭活或者通过一些方式培养使其定向变异,然后将其制备成制剂,注射进入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激活人体B细胞,使其产生抗体并使B细胞拥有记忆功能,在遇到真正的病毒时,有记忆的B细胞可以迅速活化成为效应B细胞,合成大量抗体来杀灭病毒。传统疫苗的核心,在于用冲淡过的毒性让人体的B细胞对特定抗原产生记忆。近几年最典型的灭活疫苗就是科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 但机制的底层逻辑形成了传统灭活疫苗本身的很多桎梏。在生产上,它比较主流的方式是需要用细胞去培养抗原(大规模生产时以鸡胚培养为主),然后一步步进行灭活和纯化。用细胞去大规模培养抗原这一步便大大延长了疫苗的生产周期,且需要人工的步骤较多,严重限制了其产能的扩大。 并且在传统的认知中,疫苗一般是用来治疗传染病的。这是因为在传统疫苗中的抗原在进入人体时已经是蛋白质,因此只能以外源性抗原的角度刺激CD4+T细胞,然后走体液免疫的路线去诱导B细胞。而癌症不属于外源性抗原的范畴,
      200评论
      举报
      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6

      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今年上半年,血液肿瘤领域龙头亚盛医药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实现总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477%,创历史新高,且净利润达1.63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此外,亚盛医药在血液瘤领域的首个上市品种奥雷巴替尼(耐立克),还获得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今年6月,武田制药以总交易金额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6亿元)引进耐立克在中国等以外的全球权益,创下中国小分子肿瘤药最大BD。 MNC巨头的站台,无疑为亚盛医药巩固血液瘤龙头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01 血液瘤核心产品,全球潜力开始释放 亚盛医药能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公司对于自家核心血液瘤管线耐立克的价值全力挖掘,不止于国内的商业化加速,耐立克的全球化潜力正在开始释放。 耐立克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潜力。 截至目前,耐立克已在国内获批2项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成年患者,以及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 CML是一种与白细胞有关的罕见癌症,发病率约占成人白血病患者的15%,中国每年约有1万-1.5万的新增CML患者,且由于生存期普遍较长,存量患者数逐年增加。耐立克的获批,打破了T315I突变CML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填补了临床药物治疗空白。 得益于市场先发优势、纳入医保,以及在血液瘤治疗中的显著疗效,耐立克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20%,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 截至今年6月30日,耐立克的全国准入医院和 DTP药房共达到670家,其中准入医院数量较去年底增长达79%,并已获20个省83个城市114个项目的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或惠民保报销。今年7月,耐立克还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空间
      150评论
      举报
      逆势新高,血液肿瘤Biotech的巨头底色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5

      手握新型ADC、TCE多抗的天命Biotech

      8月21日,乐普生物发布2024H1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录得收入1.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主要源于PD-1普特利单抗的销售增长,实现收入约0.95亿元,同比2023H1的0.44亿元增长115.45%。由此可见,乐普生物销售渠道已基本构建覆盖一个网络,商业推广有序推进,业绩有望保持长期稳健。MRG003预计年内申报,则有望成为国内首款EGFR ADC,随着其未来商业化的兑现,公司差异化ADC龙头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如今,乐普生物就像一颗蓄势的火山,将要迎来属于自己的腾飞时刻。除了一系列即将商业化和推进至关键性临床的ADC管线群,BIC、FIC创新分子如潮水般的输出,也进一步印证了公司创新研发平台强大的研发能力,未来造血将更加多元化。 未来十年注定是ADC、多抗共舞的时代。 ADC、多抗作为过去化疗和现在IO单抗的各自迭代,2024H1分别实现了60亿美元、63.5亿美元的全球销售,更是创造了如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2024H1销售17.72亿美元)和VEGF-A/Ang-2双抗法瑞西单抗(2024H1销售20.27亿美元)这样的新重磅炸弹,两大领域俨然行齐头并进之势。 常言道:“选择对的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这意味着若Biotech能同时掌握ADC、多抗两大领域的研发脉络,无论是商业化还是出海都前景可期。而如若要问哪家Biotech在未来最有可能获得时代的垂青,在新一代ADC和多抗技术平台拥有前瞻性布局且领先的乐普生物必定位列其中。 01 先行产品群,加速进入商业化、临床后期 乐普生物继PD-1普特利单抗商业化放量后,EGFR ADC产品MRG003也即将成为公司下一个商业化更强劲的创新品种。 MRG003在2023年底已完成注册临床的入组,目前处于随访阶段。公司预计在年内将完成NDA的申报,最快2025年获批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EGFR ADC
      171评论
      举报
      手握新型ADC、TCE多抗的天命Biotech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2

      盲盒开出王炸:肺癌领域大变天

      第三代EGFR-TKI可能正在遭遇最强狙击。 奥希替尼在2024H1的销售依旧强劲,全球销售额为32亿美元,排在所有抗肿瘤药物的第五位。 奥希替尼的专利期到2032年以后,但带来最大的冲击并不是me-too甚至me-better的同类药物们,更是来自于更前沿的对手。 近日,强生的 EGFR-MET 双抗Amivantamab(埃万妥单抗) 在最新的三期临床研究中成功头对头击败了奥希替尼,这个可能意味着以EGFR双抗为首的新一代药物即将崛起。 市场投资者在过去常常思考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机会,如今连带作为EGFR-TKI的奥希替尼市场都有可能遭遇新一代疗法的冲击,不仅是埃万妥单抗,更多新型ADC疗法也在冲击这个市场,肺癌领域的格局变天将至。 01 击败肺癌药王的迭代者 据资料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适应症比例大约在85%左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在中国NSCLC人群中占到了40%~50%,独占鳌头。国内过去大量同肺癌斗争的研发历史,大部分是EGFR-TKI小分子靶向药迭代的历史,过去贝达药业一代靶向药埃克替尼带领了中国创新药走过了蛮荒时代,视角拉倒近十年,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把靶向药横空出世,横扫肺癌适应症市场,迅速完成了从后线到前线用药的迭代。 2015年11月,奥希替尼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首先上市。其在国内于2017年上市,并在国内纳入医保。2019年,其正式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在国内,它2023年全年销售额达到了70亿元。作为对比,瀚森医药的阿美替尼2023年销售额为35亿元,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为20亿元左右,奥希替尼遥遥领先。 不过,在肺癌领域有两个关键的未来走向问题。一个是奥希替尼耐药后的后线治疗,一个是未来小分子靶向药的联用问题。 关于第一点,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寻求突破。国内方面,最近几日上
      342评论
      举报
      盲盒开出王炸:肺癌领域大变天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1

      核药龙头翻倍狂增

      “姜的还是老的辣。” 2024年在国内医药板块泥沙俱下的行情之下,今年股价能够维持双位数正收益的企业屈指可数,坚定深耕科技创新的大药企远大医药算是其中一个,今年以来截止20日收盘公司录得了16.75%的涨幅,而同期的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则录得约23.22%的跌幅。 8月19日,远大医药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60.5亿港元,剔除汇率变动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约15.6亿港元,剔除汇率变动同比增长58.0%。 令人注意的是,远大医药2024H1研发及项目投入约14.8亿港元,在如此背景下,公司坚持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且仍然取得了溢利层面的高速增长,远大医药让投资者见识到了属于大药企在稳健不失弹性的经营经验和在逆境中的搏击而上。 更关键的是,公司在上半年取得了33项重大里程碑(其中创新产品15项),并进行了3项重要企业并购(M&A),使得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增加,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易甘泰®钇[90Y]及创新液体栓塞剂LavaTM等拳头产品的放量、创新药大量的临床里程碑以及对百济制药、天津田边和多普泰的并购,使得公司在基本盘实力增厚的同时,各个特色创新药领域的实力也快速提升。 01 拳头板块:核药进攻如潮 易甘泰®作为国内稀缺性极强的创新型核药,它正在兑现广阔的潜力。 2024H1,远大医药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实现收入约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6%,自2022年易甘泰®在国内上市以来,公司核药板块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测算:中国原发性肝癌年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发病例合计超过50万例,这类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目前渗透率大约在0.2%,显然有能力让肝癌降期实现手术的易甘泰®,远期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易甘泰®的国内商业化成功,仅仅反映远大医药超前瞻选品能力的一个小缩影(2018年连同鼎晖收购Sirtex)。近
      246评论
      举报
      核药龙头翻倍狂增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20

      下一代药王最垂涎的Biotech

      哪里才是GLP-1的下一城? 在不断的产品迭代和市场竞争普及的背景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来自礼来以替尔泊肽为首的产品组合压力。这不禁让投资者思考,当人们对减重的绝对值颗粒度脱敏之后,巨头如何巩固和争夺这硕大的代谢份额? 几乎所有的言论都指向“如何更健康的减重”。而其中,肌肉保护更是成为创新浪潮的“风暴眼”,礼来用真金白银收购Versanis和投资BioAge Labs预示了这一趋势。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家中国Biotech的表现,也在牵动GLP-1巨头们乃至全球市场投资者的目光。 8月19日,来凯医药公布2024H1业绩报告并举行了中期业绩说明会。公司贯彻了高效资金运用、聚焦核心管线的策略,目前现金及存款余额足够支持公司未来两年的运营。 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双翼渐丰”来形容来凯医药可谓恰当,尽管目前公司市值较小,但体内积蓄着成长为雄鹰的管线力量,分别是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有望成为GLP-1最佳减重伴侣的ActRII抗体LAE102、手握三期临床剑指乳腺癌&前列腺癌两大适应症的AKT抑制剂LAE002。 2024H1在管线聚焦策略高效执行下,来凯医药这两大管线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超预期的进展,LAE102在2024年6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并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ActRIIA抗体,而LAE002则是在2024年5月完成了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三期临床的首例患者入组,两大管线临床推进速度比公司原计划有了极大的提前。 更令投资者瞩目的是,来凯医药凭借着自身对ActRII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在推进LAE102进入临床的同时公司还构建起了围绕ActRII通路新药研发平台,产品组合包括LAE103(ActRIIB抗体)和LAE123(ActRIIA/IIB双靶点抑制剂)等。 01 “减重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纵览过去60个交易日,来凯医药的股
      261评论
      举报
      下一代药王最垂涎的Biotech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9

      荣昌生物踩了脚刹车

      现实给荣昌生物浇了一桶冰水。 自公司在2024年3月底抛出定增预案以来,特定投资对象迟迟未能落地。如今公司在7月底调整定增方案,从3月底计划募资25.5亿调整至19.53亿。殊不知,经历了几个月的市场动荡,公司的股价从3月底53.87元每股跌至如今的不到27元每股,这意味着公司要对股东股份有着更多的稀释才能达到预期的募资额,同时也加大了公司的债权的借款压力。 近日来,荣昌生物的管理层发生了较大变动,何如意博士不再担任公司首席医学官和高级管理人员,随后又任命何如意博士为公司首席战略官和公司董事。何如意博士作为前FDA雇员,拥有充足的经验,也是荣昌生物标志性的人物之一,2023年税前年薪772万元,持股数量160万股。这也被外界视为荣昌生物发生内部重大变革的一次信号。 在市场等待荣昌生物作出更大变革之际,8月17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给了投资者审视公司变革和发展的一个窗口。 2024H1,公司实现7.4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0%,增长来源于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归母净亏损7.8亿元,同比亏损额增加0.77亿元。 若单以2024年二季度看,公司营收4.1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62%、25%;归母净亏损4.32亿元,同比亏损额增加0.52亿元。 可见,产品销售增长趋势显然是正向,但亏损额依旧没有缩减的迹象。 01 2024H1昭示的一些改变 对于市场投资者的诸多“劝谏”,荣昌生物的管理层似乎有听进去一些。 2024年中报,可以看到荣昌生物在部分管线适应症临床数量上较2023年年报有所减少,基于现金流的窘迫,公司可能选择性的放弃了一些适应症的开拓。 2023年年报显示,维迪西妥单抗除去已上市的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和胃癌,在研适应症高达13个,而2024年中报时,维迪西妥单抗的在研适应症只剩5个。对比分析下,主要减少的适应症是处于早期临床的妇科肿瘤(宫颈癌、H
      386评论
      举报
      荣昌生物踩了脚刹车
    • 话题虎话题虎
      ·08-21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近期发布财报的 $京东集团-SW(09618)$$快手-W(01024)$ 今天双双下跌(财报都很不错,都跌了近10%。。),刚发布了财报的 $小米集团-W(01810)$ ,看涨的应该很多吧[贱笑] 八日连涨的纳指标普昨天也稍稍回调,不知道Jackson Hole年会前,多少人已经适当先止盈了~首先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仓右嘉措 @特斯拉多头和PLTR多头 @上海滩股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热议主题 Top 3:季度利润大增82%!绩后腾讯能冲400吗? $腾讯控股(00700)$ —精彩发帖⭐: 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就是腾讯的业绩怎么样,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外的投资者还有真正投腾讯的人,对他现在的持续强势是否认可?又有多少人对他的业务和规划比较了解?这些放在一边,又有多少人对他市场是认可的?对他所在的营商环境是认可的?把这些方面全都加在一起讲,我认为不是一日游就
      9,406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5

      中国医药巨无霸,诞生了

      8月4日下午,天士力宣布,集团分别向华润三九和国新投资转让28%和5%的股份。转让合计款项达到了62亿元。 从中成药到创新药到血制品,华润这两年的开疆拓土日渐加速,其独到的眼光外加稳准狠的出手,给了大家对其收购后下一步动作的巨大期待。 而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华润系频繁在医药领域收购动作,俨然像一只画笔一样,渐渐地向投资者描绘出一个中国医药巨无霸的轮廓。 01 收购频出手:质地和时机几何? 天士力被收购,引发了行业内的轩然大波。 引用某媒体对天士力的评价:“它陪伴了最初一代医药研究员走过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从22年前的上市到2013年成为市值第二高的医药股,其权重波动可影响板块指数。后期由于几次不算很成功的收购导致后期转型并不算成功,而在目前,天士力仍然依靠复方丹参滴丸这一壁垒产品“守成”来稳住营收的护城河。 据估算,2023年复方丹参滴丸的总市场营收根据米内网数据的统计为39亿元,而天士力的总体营收在2023年为86.74亿元,也就是说,在20多年后的今天,天士力依然的核心产品依然占有其45%的营收。往前追溯到2020年,该药以盒数估算大约卖了28亿元,而2020年的营收额为135.76元,当时占比大约为20.6%。 净利润近年公司的波动很大。2020年利润11亿元左右,2021年实现了翻倍超过了23亿元,22年则直接亏损超过了2亿元,直到2023年,重新回到10亿元左右的区间。 三年时间过去了,核心产品的营收占比不但没下降,反而大大上升;但核心产品的营收是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这其中缘由,是天士力这几年接班人进行的几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在研发费用上,2020-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6.9亿元和5.8亿元;而后便开始倾尽热情投入研发中,2022研发费用直接达到了8.5亿元,2023年则超过了9亿元。根据米内网的数据表,2023年的中药企业研发费用中,天士力处在了名列
      415评论
      举报
      中国医药巨无霸,诞生了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13

      国产First in class横空出世

      8月12日早,广生堂发布公告:公司宣布完成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二期临床试验并取得积极临床结果,将支持GST-HG141进一步开展三期确证性临床试验。 据公司公告称,GST-HG141具有与在市一线乙肝抗病毒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属于全球领先的潜在First-in-class项目,有望成为全球口服乙肝抗病毒治疗里程碑式的创新药。 受该消息影响,广生堂当日收涨20%,不过随后在第二交易日迅速回落,并未延续“类香雪制药”的走势。 尽管广生堂未能给部分投资者带来短期持续的赚钱效应,但GST-HG141这类创新机制的药物潜力以及乙肝药物市场,仍然值得深度探讨与分析的价值。 01 乙肝治愈的难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治愈乙肝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数据显示,全球受乙肝和丙肝影响的有3.25亿人,每年导致140万人死亡。据估算,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中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是全球最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阻止肝脏炎症,减轻甚至逆转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 而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临床上有三个治疗里程碑:部分治愈、功能性治愈、彻底治愈(区别如下)。 功能性治愈和完全彻底治愈区别在于,功能性治愈未能清除肝内共价闭合环状的DNA和整合基因组的HBV DNA,功能性治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足以压制乙肝病毒,也能安全停药,肝损伤恢复,肝癌风险降到最低。 而功能性治愈,不同于彻底治愈的完全清除掉乙肝病毒,由于乙肝病毒仍然存在,随着患者免疫力下降,仍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药物不存在像吉利德推出的丙肝特效药Sovaldi把大部分病人都彻底治愈且治疗市场萎缩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也无法短时间实现乙
      150评论
      举报
      国产First in class横空出世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07

      第一家硬闯科创板的Biotech

      Biotech在A股上市“遇冷+收紧”已非新鲜事。2024年,A股仅有海升药业(北交所)和爱迪特两家医药企业上市,而中止IPO的医药企业数量,2024H1已经达到36家,无限接近于2023年全年的38家。 据报道,截至6月30日,仍有42家医药企业IPO目前处于审核状态,其中科创板15家。至于今年申报IPO的医药公司,更是人迹罕至。 即便如此,依然有未盈利Biotech选择逆流而上。近日,鞍石生物与华泰联合证券高调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当然,科创板的辅导一般用时在3个月到1年不等(视企业情况),而从申报再到过会(平均大约在307天)。显然,鞍石生物旨在押注科创板一年或一年半后的政策松解,意图做第一个“吃螃蟹的Biotech”。 2024年唯一一家上市成功的爱迪特还是采用了标准一,一方面,相信鞍石生物此时辅导也是受到近来国家支持创新药政策和标准五审核松动的风声影响;另一方面,鞍石生物首款创新药伯瑞替尼的商业化也给了公司底气。 鞍石生物显然是新一代融资能力很强的Biotech,在行业如此的投融资背景下,2023年底仍完成了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招商、IDG资本、燕创集团、凯辉基金、贝恩资本等。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家“硬闯”科创板的Biotech,有何过人之处? 01 鞍石生物与伯瑞替尼的故事 拨开鞍石生物的官网公示的管线图,赫然发现公司的管线其实并不多,唯一一款吧已经商业化的品种为一款靶向c-MET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伯瑞替尼,其次处于临床二期阶段的管线/组合就分别为靶向EGFR 20ins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达替尼、伯瑞替尼与安达替尼的联用组合,剩下的管线均处于IND或临床前阶段。 其中,最具看点的莫过于已经商业化的伯瑞替尼,同时伯瑞替尼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伯瑞替尼真正的源头研发机构来自于中美冠科(康方生物的几位创始人也出自该公司
      332评论
      举报
      第一家硬闯科创板的Biotech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08

      创新一哥即将上岸

      “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不负众望。 8月7日晚,百济神州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营业总收入为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其中产品收入为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73%),而归母净亏损大幅缩小为28.77亿元(同比收窄44.87%)。 转至季度观察,2024Q2实现产品收入9.21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拆分产品来看:泽布替尼实现收入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30%),得益于慢淋CLL治疗领域的进展,美国市场贡献最快、最大的增量(实现收入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36%);替雷利珠单抗在国内继续保持强势,实现收入1.58亿美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9%)。 (图源:公司公告) 百济神州这份成绩单更市场超预期的是亏损额度持续收窄,2024Q2公司净亏损1.2亿美元,早前大行普遍预期在1.6亿美元/2亿美元,同比2023Q2亏损的3.81亿美元有了质的提升。 01 超预期细微点 这样超预期的亏损收窄是如何实现的呢? 百济神州最新财报一经发出,2024Q2的成绩被外界认为是公司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非GAAP)公司实现首次季度经营层面盈利,非GAAP下公司营业利润高达4800万美元。 这些主要得益于两大方面: 1)泽布替尼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极大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2024Q2毛利率攀升至约85%,从2023年的82.7%再到2024Q1的83.3%有一个的攀升; 2)公司在运营效率上渐入佳境,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6.3%,而剔除股权激励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仅增长9%(环比降低2%);另外剔除股权激励的研发费用也有所收缩,同比增长6%(环比降低6%),鉴于实体瘤业务大部分临床处于早期,可预见研发费用短期波动不大。 基于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各海外大行都分别提升了对该产品的销售预测,这也进一步推升了市场对于公
      242评论
      举报
      创新一哥即将上岸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05

      华东押注一个“死”胡同

      8月4日晚,华东医药发布公告:公司与艺妙神州签订了产品独家商业化合作协议,以“1.25亿元人民币首付款以及最高不超过9.5亿元人民币的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获得艺妙神州靶向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IM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的中国大陆权益。 这并非华东医药第一次引进CAR-T管线。 2023年初,华东医药以“2亿元首付款+最高不超过10.25亿元人民币的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引进科济药业BCMA 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益,该产品已经在今年3月获批。 从两笔交易中,我们看到了华东医药进军CAR-T领域的决心,同时相信投资者对于公司在CAR-T产品上的执拗感到“费解”。 全球CAR-T领域的商业化进展陈呈现了“冰火两极”的局面。 欧美市场方面,2023年,传奇生物/强生的Carvykti以273%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CAR-T产品,BMS和吉利德各自的两款产品组合合计仍然取得了正向增长,而诺华的同类首创产品Kymriah却遭遇下滑(连续两年下滑)。 尽管国内CAR-T产品大部分未公示具体的销售数据,首批两款在2021年获批的CD19 CAR-T产品商业化规模严重受限,2023年药明巨诺收入1.74亿元,复星凯特的产品上市至今累计惠及超过600位淋巴瘤患者,整体放量速度仍然受到CAR-T产品的价格可及性影响。 从华东医药的BD地区权益看,公司似乎笃定了在国内CAR-T市场大展拳脚,押注细胞疗法在国内的未来。 01 在打什么算盘? 围绕产品的角度分析,华东医药引进的两款CAR-T均为时下最热门的靶点,并且国内的先发优势并不算明显。 BCMA 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是国内第二款获批产品,较信达生物/驯鹿生物第一款获批的伊基奥仑赛晚了足足半年多的时间;而艺妙神州CD19 CAR-T产品IM19则是国内的“后发”选手,预计将在2
      446评论
      举报
      华东押注一个“死”胡同
    • 话题虎话题虎
      ·08-13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本周大家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市场是否会重新交易衰退,即将发布的PPI、CPI数据尤为关键。其次中概科网股将接棒美股科技股,迎来业绩高峰期,上周中概全周涨3.6%,大家期待这次的中概财报吗?[保佑]首先恭喜以下三位小虎: @不是昵称 @ifeng @西伯利亚_热狗 成为上周社区主题发帖活跃&精彩用户,可获得5美元代金券奖励!🎁(若有疑问可咨询虎妞:itiger2014)-主题发帖虎币奖励已陆续发放,文章篇幅有限,下列精彩发帖均为随机选取~~热议主题 Top 3:【热议】暴跌之下,现在该跑还是抄底?—精彩发帖⭐:这周白干了,甚至有点懊恼,上周五买的苹果英伟达的价外 put,高达 10 倍的收益居然全吐回去了,40w 啊[喷血]   被拔网线的节奏打乱,但转过头一想,这周一差点熔断,过山车行情,到一晚上多空双杀 2 轮,多杀多,没有损失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现在美股没有你想的那么坚挺,大方向没问题,等待。(用户: @认真搞钱 )到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股市会逐步筑底,现在先观望一下,未来几个月可以逢低建仓。(用户: @snowpeak$标普500(.SPX)$ 保险的做法
      7,7362
      举报
      【虎友观点大分享】参与主题活动,周周领取代金券奖励!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06

      跨时代的疗法,开始乱杀

      近日,一款新的细胞疗法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在大洋彼岸,Adaptimmune的TCR-T疗法药物Tecelra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全世界首款上市的TCR-T药物。在CAR-T还在血液瘤适应症中寻求突破时,该疗法直接被批准了实体瘤适应症——滑膜肉瘤。 而恰巧国内方面也来了新的消息,香雪制药的TCR-T药物TAEST16001注射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大大加快了临床和审批上市的进程。 而今日,又以该疗法的新消息传来:老树东北制药开出了新花——收购了在TCR-T疗法深耕的公司鼎成肽源。 该疗法的备受重视并不是偶然,由于对实体瘤的显著作用,它的适应症空间将要比CAR-T大非常多,未来随着靶点的拓展,它的商业化价值或许将远超现在的估量。 01 TCR-T——另辟蹊径的细胞疗法 TCR-T与CAR-T疗法步骤是看起来是大体相似的。基本思路都是提取患者的血液,在血液中分离和纯化T细胞。然后对T细胞进行在体外进行基因修饰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特定抗原,使其成为CAR-T或TCR-T细胞,然后再将成品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最后注射进入患者体内。 但在疗法机制上,二者有较大差距。概括来说,CAR-T疗法中的T细胞靶向的是谁呢?是血液瘤细胞例如B细胞表面的抗原,最经典的抗原自然是CD19和BCMA。而这也造成了CAR-T的局限性,首先是实体瘤用的靶点基本都不是肿瘤特异性靶点,其在正常细胞上也会适当表达,这对其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而血液瘤不同,虽然正常B细胞也会被攻击,但只要患者造血功能正常便能及时恢复。此外,就是CAR-T细胞是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来杀灭肿瘤的,但实体瘤微环境相当复杂,其内部太多不规则的血管和细胞,大大影响了CAR-T与癌细胞的接触。 而TCR-T疗法具体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是如何的呢?核心在于TCR与MHC两个关键概念。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多肽综合体(MHC)是
      273评论
      举报
      跨时代的疗法,开始乱杀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8-02

      20亿美金BD,国产双抗憋了个大

      2024年8月1日,宜明昂科-B(01541)发布公告称,与Instil Bio, Inc (NASDAQ: TIL)全资子公司SynBioTx Inc.达成独家对外授权协议:宜明昂科将其两款在研创新管线产品IMM2510(VEGFxPD-L1 mAb-Trap)和IMM27M(CTLA-4, ADCC加强型)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授权SynBioTx Inc.,同时保留两款产品在大中华区的权利。宜明昂科将获得5000万美金的首付款及近期付款,以及超过20亿美金的后续开发、注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单位数至低双位数的大中华区以外的销售提成。 IMM2510由宜明昂科自主研发,是一款靶向VEGF及PD-L1的双特异性分子,采用单克隆抗体-受体重组蛋白(mAb-Trap)结构。IMM2510能够通过阻断VEGF/V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使肿瘤细胞对免疫反应更敏感,同时通过阻断PD-L1/PD-1相互作用及诱导Fc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活性激活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巨噬细胞,从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同时靶向 PD-(L)1 和 VEGF的双特异性分子在治疗恶性实体瘤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今年5月,康方生物披露了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单药头对头K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NSCLC III期临床数据取得阳性结果,点燃了业界对于其未来在该适应症上替代K药等PD-1单抗的期待。普米斯生物的PM8002(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也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取得亮眼的临床数据。而在2022和2023年,康方和普米斯分别与Summit Therapeutics和BioNTech达成了金额可观的授权合作。 作为国内临床开发进度处于第一梯队的VEGF/PD-L1双特
      591评论
      举报
      20亿美金BD,国产双抗憋了个大
    • 小虎AV小虎AV
      ·08-16

      前谷歌CEO惊人言论曝光!AI的崛起得靠“卷”和“抄”?

      前谷歌CEO兼董事长Eric Schmidt,前天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围绕AI的主题采访,但由于他以为这是一场“保密”的谈话,过于放飞自我,视频一经发布就被撤掉了。 $谷歌A(GOOGL)$一些颇具争议的言论:-现在谷歌为什么在Al领域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谷歌觉得work-life balance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看看马斯克,台积电,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卷员工,台积电会让物理学博士第一年下工厂千活,你们能想象美国的博士生去流水线吗?-自己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经觉得英伟达的CUDA是很蠢的编程语言 (但事实上现在所有的大模型都要在CUDA上运行,而只有英伟达的GPU支持CUDA);还有微软跟 OpenAl的合作,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微软怎么能把最重要的Al业务外包给那种小公司,结果再次看走了眼,再瞧瞧苹果在Al上的温吞,大公司真的都官僚化了,爱奋斗的都在创业;-TikTok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在座各位年轻人以后如果创业,能偷音乐什么的就赶紧去做(似乎是在黑TikTok早期纵容盗版BGM),可以先通过 AI 工具盗取知识产权(IP),然后再雇佣律师处理法律纠纷;-Al芯片属于高端制造业,产值很高,但不太可能拉动就业,芯片制造厂里面全是机械化生产,不需要人,人又笨又脏,所以不要指望制造业复兴,苹果把 Mac的产线迁回德州不是因为德州工资低,因为根本不用再大规模雇人了;-电力在引入工厂之后,刚开始并不比蒸汽机创造了更多的生产力,现在的Al和当初的电力一样,有价值,但还需要创新,才能真正拿到巨大的回报,目前大家都还只是在摘取“低垂的果实”(至少肯定了AI浪潮才刚开始)各位小虎们,你们赞同Eric Schmidt对当前AI发展的理解吗?AI创业可以先偷IP再善后吗?
      1.05万10
      举报
      前谷歌CEO惊人言论曝光!AI的崛起得靠“卷”和“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