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5大会来袭!哪家公司能开年大涨?

“科技界春晚”CES开幕,芯片巨头炸场:AMD最强AI笔记本芯片亮相,最佳游戏CPU速度远超英特尔酷睿;高通新型AI芯片用于仅售600美元的中端机型;英特尔发布新一代酷睿Ultra系列芯片,续航增强,架构原因不支持Copilot+。【你更看好哪家公司表现?英特尔有机会重回$30吗?】

avatarHiEV
03-27

VLA,是不是自动驾驶的下一站?

作者 |肖恩 编辑 |德新 中国农历新年结束没多久,马斯克就给中国的特斯拉车主送上一份大礼——2月26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特斯拉向中国区购买了FSD的HW4.0车主开启了功能推送。 此前一度传言FSD因为数据问题入华时间将推迟,而且这次推送的是和美国相同的V13版本,对于它在中国的表现大家非常好奇,随后各大媒体和大V都对FSD进行了详细的测试。 从媒体的测试结果来看,FSD的表现无疑是不及格的,认错路和违反交规是常规操作,甚至用接管次数这个指标已经无法评价它的表现了,要用违章次数才能体现出FSD在中国的拉跨,中国智驾遥遥领先的的声音更响亮了。 但是FSD的表现真的如此不堪吗? 一、端到端架构:特斯拉智驾指明的方向 作为智驾从业者,我也体验了FSD在城区的表现。 如果以接管次数为评价指标,FSD和国内第一梯队的方案相比,确实是不合格的,但是几乎所有的接管都是和交通规则和道路相关。这也侧面印证了马斯克的说法,现阶段由于数据问题特斯拉只能通过互联网的视频来训练FSD,无法很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的交通环境。 除此之外,FSD的基础能力堪称惊艳,异常流畅的控制、行云流水的绕行、果断的超车和变道,给人的体验就像是经验丰富的专车司机,在遇到拥堵情况时决策毫不拖泥带水。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FSD如果适应了中国的交规和道路,它的表现将超过国内现阶段的智驾方案。 特斯拉从V12开始全面转向端到端架构,和之前的版本相比FSD的表现有了巨大的提升,从BEV、Transformer到占用格栅网络。在传统的感知-规划-控制的架构下,特斯拉给智驾行业带来了非常多的启示,为了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特斯拉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第一次在量产车上引入了端到端的架构,为智驾行业指出了新的技术方向。 也许是怕中国学生学得太快,特斯拉并没有公布自己端到端架构的细节。 国内智驾行业开始自己探索端到端这条技术路径,其中最典
VLA,是不是自动驾驶的下一站?
avatarSodmos
01-16
英伟达还有潜力再创新高
上车英伟达
avatarHiEV
01-11

长城首秀CES:打造全球AI科技公司,ASL为整车智能开路

作者 |张马也 编辑 |德新 2025开年的科技大秀CES正在上演,在这场全球最大的科技展览会上,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长城在这届CES带来了魏牌全新蓝山、灵魂摩托S2000两大拳头产品,以及Hi4动力架构、长城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的展示。 长城在这届CES上展露锋芒,某种程度上也呼应了中国汽车尤其在智能化、新能源化上的崛起。 更进一步,新任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CES的分享会上提出,「长城正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 CES上,中国汽车被全球观众和媒体围观和仔细研究的场面,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24年国内的最后一场车展,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销商聚集在广州的会展中心。他们对于这些来自中国主机厂的新车型同样展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包括流畅的车机、智驾硬件,也包括这些车的节油性能、快充能力、电池配方以及新的底盘技术。 CES这一场合,无疑让中国的汽车科技,站上了更加中央的世界舞台上。 一、成为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 作为长城智能化转型的战略车型,长城一直对魏牌蓝山情有独钟。 广州车展上,长城一次展出了23台「清一色」的魏牌全新蓝山。这回,在拉斯维加斯的展馆内,我们再次看到了这抹熟悉的「沧浪青」。 全新蓝山作为连续两次大展的唯一车型,这足以体现长城对于智能化和AI未来的决心。 全新蓝山搭载了基于端到端架构的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可以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全场景NOA。智能座舱 Coffee OS也让座舱能不断学习,满足车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益于在智能化以及动力上的更新,全新蓝山在上市近几个月在国内的销量,已经常态稳定在6 - 8千台,并且持续攀升。 当北美本土大部分的汽车车机还停留在需要连接CarPlay才能导航的阶段,蓝山这样千人千面能够快速响应的智能座舱,可以说让北美用户羡慕不已。 而在展馆之外,不少中国车企和技术公司的高
长城首秀CES:打造全球AI科技公司,ASL为整车智能开路
avatar源自
01-11
崩盘,2025美股中房崩盘

【一周科技动态】微软2025的5大期待:OpenAI的后蜜月时代?

涨跌纷纭——一周大科技表现本周四美股休市,而且是计划外的休市,因此交易日稍短,甚至还一定影响到了重要期权的定价 $纳指100ETF(QQQ)$ 。最重要的宏观数据是发布于周五的12月非农,因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的关注远高于通胀,所以12月非农数据的影响力可能超过随后到来的FOMC会议。不过,目前市场共识,本月降息概率基本为零。因此美元非常强势,美债曲线也继续steepen。目前美股的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2025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势必带来更大的波动。Trump的政策可能成为不确定性的一个重大来源.至1月8日收盘,过去一周,大科技公司走势开始分化(也是不确定性的体现)。其中 $苹果(AAPL)$ -3.08%, $英伟达(NVDA)$ +4.33%, $微软(MSFT)$ +0.72%, $亚马逊(AMZN)$ +1.24%, $谷歌(GOOG)$ $谷歌A(GOOGL)$ +2.45%, $Meta Platforms, Inc.(META)$ +4.31%, $特斯拉(TSLA
【一周科技动态】微软2025的5大期待:OpenAI的后蜜月时代?
1. CES2025芯片巨头表现点评 在本次CES开幕中,AMD、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巨头集中发布了重要产品,每家公司都有值得关注的亮点: AMD:AI笔记本与游戏CPU双发力 • 最强AI笔记本芯片:AMD抢先发布搭载AI加速器的新款移动处理器,瞄准高端笔记本市场。AI性能的领先可能吸引更多OEM厂商合作,特别是在AI性能需求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 • 最佳游戏CPU:AMD的Ryzen系列处理器以性能提升明显,特别是在多核任务中对Intel酷睿形成超越。其生态布局(搭配RDNA架构显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地位。 看好理由:AMD近年来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产品发布可能推动其股价向上突破。 高通:中端市场AI下放 • 中端机型AI芯片:将AI功能扩展到600美元价位的智能手机,标志着高通的AI战略进入普及阶段。这可能提升其在中端市场的份额,对安卓生态的整体竞争力形成推动。 • 5G与AI融合:结合高通在通信领域的强大积累,其AI芯片有望为物联网(IoT)设备和低功耗边缘计算场景带来更多应用。 看好理由:高通在AI领域的普及策略与中端市场的规模优势匹配,可能为其带来长期增长。 英特尔:新酷睿Ultra系列增强续航 • 续航优化: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在功耗与续航上的改进适应了用户对轻薄笔记本的需求。 • 架构不支持Copilot+:尽管有性能和功耗优势,但不支持AI加速器功能(如微软Copilot+),可能使其在AI驱动的软件生态中处于被动。 • 竞争压力:在高性能计算、AI与GPU市场中,英特尔仍面对AMD和高通的强大竞争。 看好理由有限:虽然产品性能有改进,但缺乏AI功能支持可能削弱其市场吸引力。 2. 英特尔是否有机会重回$30? 英特尔目前的处境复杂,是否能回到$30以上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利好因素 1. PC市场复苏: • 随着PC

英伟达大跌, 看跌期权日内收益408% !

英伟达大跌, 看跌期权日内收益408% ! 智投模型多次预警英伟达看跌买入! 帮助会员锁定利润!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 OPITIOS 美股智投,全网唯一实现美股期权监测和日内交易的 AI 量化团队。今天是美东时间的 1 月 7 号,我们为大家复盘下本周AI 量化模型推送了的一些期权和正股的交易亮点。 今天我们的AI模型推送了以上 14只期权信号预警,其中涨幅收益最高的是早上 10点推送的这只行权价 140 的 英伟达看跌期权,最高达到惊人的 408%.而在此之前,智投模型预警已经连续推送了2次英伟达看跌期权预警,收益均超过100%。今天英伟达/苹果3C策略再现! 完美实现了模型的经典准确预测! (做一个3C的策略 标注, 比如 CCC大写) 英伟达大跌, 看跌期权日内收益408% ! 智投模型多次预警英伟达看跌买入! 帮助会员锁定利润! 今天的美股高开,随即转跌.是由于消息面的影响. 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上升至54.1,预期53.5,前值52.1。衡量原材料和服务业支付价格的指标上升逾6个点至64.4,创2023年年初以来新高。 其实这样的机会不要恐慌! 反而是最好的加仓时机! 请在交流群找到我们, 免费分享加仓时机! 我们是全网率先提供无人工干预的信号推送和高预警胜率的AI量化模型团队。我们会不断地在努力,也希望能够获得你的点赞支持和转发,评论区找到我们关注我们。
英伟达大跌, 看跌期权日内收益408% !
这么一来4090价格必跌这个时候3080更是降至冰点,那么2080就是不错的选择,此时正是入手1050的好时机呀。
英伟达和腾讯有什么关联吗。。。你干脆说美国科技和外星人科技
avatarRyan.Z
01-07

暴涨的6大机器人概念股,你最喜欢谁家的基本面和财务?

周二盘前,我唯一机器人概念自选股 $Arbe Robotics Ltd.(ARBE)$ 飙涨超过90%,收涨52.9%。看了下老虎资讯的推送,还有一些机器人概念股飙升: $GUARDFORCE AI CO., LIMITED(GFAI)$ $Microbot Medical Inc(MBOT)$ $Nauticus Robotics, Inc.(KITT)$ $Serve Robotics Inc.(SERV)$ $Lifeward Ltd(LFWD)$ 毋庸置疑,这些是 CES 2025年受到事件驱动的个股。此次CES大会上, $英伟达(NVDA)$ CEO 的黄仁勋的分享成为焦点。英伟达发布了一系列从消费级GPU、芯片、模型、软件系统、自动驾驶方案、机器人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盘前继续上涨的有: $Arbe Robotics Ltd.(ARBE)$$Lifeward Ltd(LFWD)$ 。由于当前的交易或存在投机的熟悉,波动和风险都较大,我稍微多看了一下各AI
暴涨的6大机器人概念股,你最喜欢谁家的基本面和财务?
$英伟达(NVDA)$ 看老黄的演讲,英伟达好像没有天花板似的。AI的底层硬件都是他们做的,上层的应用软件,比如大模型、自动驾驶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美光科技(MU)$ 美光是这款GPU的唯一供应商吗?为啥只提到美光,没提其他供应商呢?
能比么,制裁英伟达的是谁,制裁腾讯的是谁

基于本分的自洽,是vivo对变局的解答

越是不确定,就越需要定力,相信这是很多行业在2025开年达成的第一共识。 以变革节奏快而著称的科技领域,更是如此。面对时代变局,科技企业何处寻觅定力、活力与合力?近日,中国深圳,一场以此为题的高端对谈,明确且直白地给出了解答。 这次对谈的主角,实际上也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选,vivo。 据Counterpoint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vivo夺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已经三年又三个季度蝉联国内国产手机TOP1。海外市场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第三季度,vivo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全球TOP5,且是增幅最大的品牌。 常胜且长胜,在当前行业周期内,vivo的表现可谓独一份。可是与此同时,vivo又是所有厂商中最为低调的那个。天然的反差,赋予了vivo一层神秘感。此次vivo会客厅活动打开了一扇走近样本、审视变局的窗口,我们得以看到: 顶着冠军光环的vivo,实质上从来没有把市场成绩当作发展目标。 聚焦是非,不计得失,方得始终。这一结论看上去颇有“凡尔赛”文学韵味,可穿透表象,却是vivo对科技企业底层本分的专注与坚守。 用户导向,以终为始的创新 “所有的决策,或者说所有的产品的方向,还是要回到用户导向”,在活动现场,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直言,用户导向型创新,就是vivo的核心竞争力。 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智能手机可谓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同时,该领域战况之焦灼是有目共睹。中华酷联、华米OV、VO荣米华,仅国产手机就已经历了N轮残酷洗牌。而归根结底,产品和服务,始终是厂商与用户之间连接的核心枢纽。 用户导向型创新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可以直接结合产品来倒推。 进一步拆分,首先需要深刻洞察市场,如胡柏山所强调,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进而才能知道如何排兵布阵,以及每个细分领域好产品的黄金标准。 从
基于本分的自洽,是vivo对变局的解答

英伟达CES“王炸”不断、股价新高! 用期权策略乘胜追击

$英伟达(NVDA)$ (Nvidia Corp.)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宣布了一系列新芯片、软件和服务,旨在继续保持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周一,英伟达股价创下收盘新高,收盘价149.43美元,上涨3.43%。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5年度消费电子展(CES)上,黄仁勋展示了如何将其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引入到消费级PC和笔记本电脑。他还推出了名为“Cosmos”的基础模型,这些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视频影像,可用于训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大幅降低成本。此外,黄仁勋还发布了搭载“Blackwell”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游戏芯片,该技术推动了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的销售增长。随着英伟达股价大幅上涨并创下新高,投资者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期权策略来抓住涨势、对冲头寸或投机未来的股价变动。看涨策略(预期进一步上涨)牛市看涨价差(Bull Call Spread)操作:买入一个看涨期权,同时卖出另一个较高行权价的看涨期权。优势:与直接买入看涨期权相比成本更低,但收益上限受限。示例:买入行权价为150美元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行权价为160美元的看涨期权。合约示例:$NVDA Vertical 250131 150.0C/160.0C$现金担保看跌期权(Cash-Secured Put)操作:卖出较低行权价的看跌期权,若股价下跌,可能以折扣价格买入股票。优势:利用高波动性获利,并赚取权利金收入。示例:卖出行权价为145美元
英伟达CES“王炸”不断、股价新高! 用期权策略乘胜追击

谷歌CEO又传被投资者要求辞职?

路边社消息, $谷歌(GOOG)$ CEO劈柴(Sundar Pichai)又又又面临投资人压力可能辞职! $谷歌A(GOOGL)$ 投资人施压:据网上流传的rumor,大型投资机构(如 State Street、Vanguard 或 TRP)对Pichai表现不满,因其一系列失败项目和缺乏远见,欲施压谷歌董事会迫使劈柴于2025年辞职,近三次财报会议对他不利。图片具体原因:谷歌在AI竞争中的表现不佳初期失利:谷歌作为 AI 领域强者,面对 OpenAI 进攻时表现不佳,其 AI 被质疑画饼,反击举措如 Bard、Gemini 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状况:Gemini 2.0 虽有进步但未达惊艳程度,谷歌仍未恢复其 AI 引领者地位,投资者和大众对其信心不足。谷歌其他业务表现谷歌云:从 Oracle 挖来印度人管理,未做出突出产品。广告业务:因 LLM 可能改变搜索生态和使用方式,谷歌广告业务能否持续盈利受质疑。尤其是 $AppLovin Corporation(APP)$ 的AXON连续提升市占率的情况下,更显示出后继乏力。对Pichai辞职的看法支持其辞职:谷歌发展不佳,Pichai被视为合适背锅侠,其 CEO 决策权相对弱势,公司内部不服者众多,公司可能存在 “大企业病”。反对其辞职:Pichai辞职不一定能解决谷歌所有问题,但不辞职难让投资人满意,而创始人 Larry Page 隐居幕后已久且无意出山,能否找到合适接替者存疑。同时,他让谷歌在 TPU 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从而不太受限于
谷歌CEO又传被投资者要求辞职?
avatarfaysl
01-07
美光大涨吧,哈哈

31家2025最具潜力的公司-by WFC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重点介绍了31家公司,它认为这些公司能够为华尔街投资者 “提供高于平均的上升潜力”。该股票名单涵盖了标准普尔11个板块中的8个,其中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和信息技术板块的公司数量最多。以下列出了富国银行在其增长名单中强调的所有31只股票SBA Communications $SBA通信(SBAC)$ Academy Sports & Outdoors $Academy Sports & Outdoors, Inc.(ASO)$ DexCom $德康医疗(DXCM)$ Keysight Technologies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KEYS)$ NIKE $耐克(NKE)$ Trex Co. $Trex Co Inc(TREX)$ Airbnb $爱彼迎(ABNB)$ Danaher $丹纳赫(DHR)$ O'Reilly Automotive $奥莱利(ORLY)$ Intercontinental Exchan
31家2025最具潜力的公司-by WFC

半导体大爆发,台积电创历史新高,还能买吗?

昨夜,半导体再次大爆发,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2.8%、美光大涨10.5%、阿斯麦大涨7.6%、台积电大涨5.5%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1月3日,微软副董事长兼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官网发文称:2025财年有望投资8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 根据微软于去年10月公布的2025财年一季报,微软在该季度资本开支达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7.6%。微软在财报会上表示,部分资本开支将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表示,预计第二季度的资本支出将继续增加。 由此来看,微软2025财年在数据中心上的投入大超预期! 除此之外,为英伟达、苹果提供代工服务的鸿海精密在上周末宣布去年四季度的营收为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3%,12月单月营收654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2%! 鸿海精密表示,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将大幅增长,预计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在内的云业务收入,2025年将与其制造iPhone手机部门的收入相当! 与此同时,昨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预计台积电2025年营收增速指引在20%,分析师称,台积电的传统是年初给出保守的指引,然后再超额完成! 高盛的分析师则预计2025年的营收增速为26.8%! 台积电将于1月16日发布财报,届时,公司将提供全年的业绩指引,预计将对自身股价及整个半导体板块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2025 CES全球消费电子展于今日召开,市场期待英伟达ceo黄仁勋能够宣布激动人心的消息,进而带动了美光等供应商股价大涨! 总而言之,AI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尚未看到触顶迹象,无论是美光的HBM产能还是英伟达的GPU,目前都是供不应求,投资者无需担忧业绩风险。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在台积电、英伟达等半导体公司巨大涨幅之下,估值端是否存在风险?
半导体大爆发,台积电创历史新高,还能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