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首批21款车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上市。 HiEV获悉,在这一批次21款车型中,除去有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A和天神之眼B,仅海狮07EV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其余的天神之眼C车型均系比亚迪自研,包含英伟达OrinN和地平线J6M平台。 比亚迪全民智驾项目于去年9月在内部立项,在实现第一阶段天神之眼C平台搭载自研的「高速NOA与自动泊车算法」之后,继续向「端到端城区」迈进。 比亚迪的自研算法开发,由新技术院下的算法中心在全力推进,这一团队的目标是在今年实现自研端到端城区智驾的量产。 一、从高速向城区,比亚迪自研第二阶段 2024年第三季度末,比亚迪在内部立项了推动全民智驾量产的「A项目」,即比亚迪的大部分车型,上至百万级的仰望下至10万元以内的海鸥,要标配智驾。 其中,配置份额最高的天神之眼C平台,要率先实现自研算法量产,功能上覆盖高速NOA与自动泊车。C平台指的是英伟达OrinN与地平线征程6M这一级的中算力平台。 2月,这一部分的自研算法成功交付,随即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顺利对外发布。 在下一阶段,比亚迪要实现「端到端城区」算法的自研量产。HiEV获悉,端到端城区算法的开发前期基于双OrinX平台正在开展。 比亚迪的智驾开发归属于外界熟知的「规划院」。 2024年,比亚迪改组「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为「新技术院」,并将智驾开发升格为「智驾中心」与「算法中心」两大部门。 其中算法中心,由前比亚迪第五事业部软件中心总监李锋领导。「算法中心」作为供应商之一,向韩冰领导的「智驾中心」竞争定点车型,「智驾中心」则负责所有车型智驾方案的验证和集成交付。 具体到端到端城区智驾,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去年8月接受晚点采访时曾提到,「正组建一个精英团队,主攻端到端。」 目前,这一工作正由算法中心旗下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