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财报
九点财报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资产软,负债硬,现金为王,专注财务基本面研究。
IP属地:未知
4关注
286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4-18

被公募看中的海康

核心资产抱团行情差不多到了末期阶段,海康这家公司的关注度才渐浮出水面。2021年一季度海康的公募持仓市值228亿元,至年末持仓市值飙升至489.57亿元,张坤、刘彦春等知名基金经理均在重仓。全球安防领域前5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有16家,市占率合计高达62%,其中海康一家市占率占了25%。4月16日,海康威视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营收814.20亿元,同比增长28.21%;扣非净利润164.45亿元,同比增长28.42%。业绩增速远超过去四年均值。数据来源:IFind海康自成立以来收入一直比较稳定,十年复合增长率33.22%,毛利率及净利率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在40%和20%以上,可见公司的产品在行业内极具竞争力。在财报中能明显感受到,海康正在从一家纯硬件制造企业,转型为一家AI物联网大数据综合服务商。在数字化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海康的确定性主要有三点:城市及农村智慧城市升级;交通、物流、汽车、消防等智能化加速;海康的行业地位。1数字化增量空间公司是一家以摄像头为主的硬件厂商,目前摄像头类产品依然是营收支柱,收入651.46亿元,占80.17%,贡献了83%的毛利,创新业务122.71亿元,占比15.07%。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业务增长了98.93%,这意味着公司从G端转向C端的策略是比较顺利的。海康的产品主要还是面向政府,城市交通摄像头安装、更换、升级以及农村地区智慧升级等,其实就是围绕交通智能化,消防智能化。海康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为政府服务,产品质量以及交付能力得到了多年的认可,这部分份额是比较稳定的。从事业部收入结构来看,海康公共服务事业部(PBG)收入191.61亿元,同比增长19.85%;企事业事业群(EBG)收入166.29亿元,同比增长12.94%。疫情前政府端的增速一直在4%左右,而疫情之后增速明显加快,包括事业单位的收入增速,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后,各地搞了一波基
被公募看中的海康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4-11

暴跌4000亿,长城汽车跌惨了

过去一年时间里,对于魏建军来说是幸运的,其执掌的长城汽车赶上新能源大风口,市值站上6000亿元,一举成为河北首富。然而好景并不长,自2021年10月份以来,长城汽车股价高位至今已经腰斩再腰斩,市值缩水超4000亿元。在年报中,长城汽车写下了"预计2045年,长城汽车将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赶紧打开计算器算了一下,23年以后的事情了,新能源汽车的故事能不能讲到2025年都是个问题。3月30日,长城汽车公布了2021年财报,年度扣非净利润增长仅9.55%;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71.93%。主营业务利润下滑的同时,对应的是本土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至352万台。同样大环境下,长城汽车为什么销量下滑,股价跌幅最惨,公司将面临哪些困境。1供应链成本问题供应链其实也是成本问题,供应链掌控能力较强的特斯拉2021年毛利率较上年增加4%,而长城汽车的毛利率减少了1%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智能化程度更高,需要的芯片数量也就更多。2021年全球芯片产能断缺,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也因芯片问题停产。长城汽车早在去年一季度,就传出长城重庆永川、徐水两大生产基地停产,涉及的车型包括哈弗H6、长城炮及坦克300等车型。其次是电池问题。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旗下本身有蜂巢能源这个电池新贵,在产能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作为电池上游的材料碳酸锂价格从去年11月份的18万/吨,一路暴涨至50万元/吨。对于一辆续航300公里的电车来说,成本增加约5000元,成本暴涨导致长城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压力。那么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一个问题,停产不仅仅是买不到材料的问题,而是成本太高,卖车不赚钱。例如,比亚迪,2021年销量60.38万台,本土车商中市占率第一,但是2161.42亿元的营收中,却只有30.45亿元的净利润(含补贴款)。而长城汽车的情况也差不多,2021年营业收
暴跌4000亿,长城汽车跌惨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4-06

京东方正在围剿日韩厂商

面板行业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虽说韩国后来者居上拿下了全球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日本在技术上的积累依然顶尖。目前主流的OLED技术,索尼在20年前就已经做过探索,不过韩国在逆周期加大力度投资,还是拿到了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当下市场的格局是,美国和日本主要致力于行业上游的原材料研发,超高端市场份额仍被韩国占据,中低端的产能逐步转向中国。京东方目前在全球LCD市场中已经位居第一,公司12条LCD产线占据全球近30%产能。数据来源:IFind根据年报显示,京东方2021年营业收入2193.10亿元,同比增长61.79%;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412.96%,毛利率28.87%,财报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是京东方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年。1日韩产能退出京东方这波利润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疫情加大了下游面板需求量;二是日韩厂商产能退出导致面板涨价。面板是典型的周期行业,平均1到2年就会出现一次价格低谷,主要原因也是产能过剩引起的。各大厂商价格战打完后,实力不济的厂商就此出局,有实力的厂商可以趁此扩张,之后在顺周期来临时赚得盆满钵满。由于面板行业的前期投资金额较大,随便一条10.5代线差不多要近500亿元的投资,大量的头部厂商也只敢押技术比较靠前的新产线。2021年的这波涨价周期,就是因为过去几年价格战太过激烈,日韩厂商盈利压力太大,纷纷关厂。2019年,LG和三星宣布2020年底全面关停LCD产能,转型OLED。产能收缩给了京东方很好的发展机会,京东方在自建产能的同时,顺手又收购了中电熊猫的南京8.5代液晶产线和成都的8.6代液晶产线,稳固了LCD领域的头部地位。就目前市场需求来说,面板需求量最大的依然是TV面板,而主流的TV面板依然是LCD屏,OLED占比只有2%,即便日韩厂商重押未来的OLED,短期技术转向仍需要1-2年的时间。2020年全球TV面板
京东方正在围剿日韩厂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4-01

负债1.6万亿,碧桂园真的没问题吗?

二级市场的股价代表了机构对房企的态度,一线头部中,保利地产股价创历史新高,恒大、碧桂园一直在下跌。头部上涨的预期是,风波过后龙头的集中度会更高,预期会诞生两家头部公司,但也会有几家一线的倒下。地产行业本身同质化就比较严重,如果剔除投资属性回归纯消费属性,那么行业的产能其实是过剩的。上一波商品房涨价行情起始于2015年,涨价去库存加上央妈推出的PSL工具,成功刺激了商品房进入量增价涨的几年。也正是在这几年的上涨周期中,有两家地产靠着超常的扩张速度,成为了行业一线头部,即恒大和碧桂园。彼时的恒大负债只有6000亿元,碧桂园负债不到3000亿元,而时至今日恒大的负债已经接近两万亿,碧桂园负债也高达1.65万亿元。在多家头部房企都出现资金链紧张之际,碧桂园显得格外平稳,不仅融资成本降低,而且还在不断并购,一副不缺钱的样子,碧桂园是如何做到的?1利息全部资本化房地产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其实不这么重要,只要会计财技够硬,几十亿上百亿的利润很容易调节出来。而对于债权人来说意义就很重大了,靓丽的财报业绩能更直观的反映房企的经营状况,所以一般都会顶着多交税的压力也要修饰一下利润表,为的就是交出一份好成绩。根据碧桂园财报显示,公司负债总额虽然有1.65万亿元(包含预收账款),但是公司的财务费用却能收益34.97亿元。财务费用中包括了利息收入及利息支出,通常房企的财务费用结构中,最大一笔支出是利息支出,比如万科的财务费用中就包含了78.61亿元的利息支出。碧桂园的操作比较激进,是将利息支出全部资本化,而这么做的好处不仅可以增加利润,提高净利率,同时也能增厚资产,达到变相调节"三条红线"的目的,简直是一举三得。从2021年的财报中,能明显感觉到碧桂园有收缩的意思,短期借款下滑了17%,利息费用下滑,应付账款下滑了26.78%。但负债是垒上去容易,减下来难,公司长期借款仍然在增长,其他应付仅下滑2.6
负债1.6万亿,碧桂园真的没问题吗?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28

云南白药炒股巨亏

贵州有茅台,云南有白药,茅台还是那个卖酒的茅台,而白药已经不是那个卖药的白药了。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创新,疗效更好、品类更丰富的特效药上市,对传统老字号的冲击还是蛮大的。根据近十年公司发展情况来看,从传统中药转型到大健康,再到准备去卖茶叶,白药一直在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而与此同时,公司的销售政策也从之前的"款到发货"逐步转向了"加大赊销力度"。在2021年财报中,明显能感受到白药对增长的焦虑,毛利率、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均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新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创下1998年以来的新高。1投资业务亏损云南白药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是妥妥的百年老字号,之前一直是国资控股,2019年混改之后引入民营资本,现在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民营资本进场后,白药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向资本市场开始股票投资,到2021年年报,证券投资期初账面价值为108.68亿元,资本市场的波动也对公司的利润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21年,公司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下降49.17%,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炒股亏损。根据财报的数据统计,2021年亏损最大的是港股的小米集团,亏损14.04亿元,其次是恒瑞医药和腾讯,不过白药已经清仓了腾讯、恒瑞、伊利和中国生物制药。值得注意的是,连卖药的都不看好恒瑞的创新药,那恒瑞还有啥希望?7000亿市值的恒瑞如今只有2000多亿,逻辑崩塌后的下跌简直是毁灭性的。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A股历史上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参与过股票投资,不过大多数都是铩羽而归,比如血制品行业的上海莱士,2018年炒股亏了20亿,一把亏掉了公司三年的利润。白药的投资风格还是比较偏价投的,投资的也都是行业内比较赚钱的龙头公司,亏损其实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2多元扩张转型云南白药的营收主要分为两块,工业产品自制和批发零售,其中工业产品自制包括了药品事业部、健康产品事业部和中药资源事业部。药品主要包括散剂、气
云南白药炒股巨亏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25

小米还有没有未来?

市场从未考虑过互联网行业的护城河问题,那是因为在增量的大环境下,传统产业叠加互联网的模式有足够的想象力。而当流量见顶,互联网行业迎来强监管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支撑起这样的估值。其实你去看互联网的年报,有很多公司不是不想赚钱,而是它的商业模式真的没法赚钱,而有些公司却是很赚钱,但又不能赚太多的钱。1)比如美团,在被要求为商户降低平台费用后,以美团的现有模式来看,必定会加重亏损,因为美团本身也不赚钱。外卖作为美团的基本盘,如果价格传导至C端的话,那以往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2)比如百度,作为一个流量的供给方,百度在流量购买上显然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愈加明显,不止百度一家,知乎、B站、快手的情况都差不多。对于小米来说,互联网行业的这次调控,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小米商业模式的抗风险能力。1小米的变现基础小米于3月22日晚间发布了2021年财报,全年营业收入3283.09亿元,同比增长33.53%;净利润193.39亿元,同比下滑4.99%。营收增速创近三年以来的新高,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影响,经调整净利润增长69.5%(扣非净利润)。数据来源:IFind四季度单季度业绩也非常强劲,收入855.75亿元,同比增长21.4%;经调整净利润44.73亿元,同比增长39.6%。从数据来看,抛开投资类损益影响,小米的主营业务增长十分强劲。综合经营数据来看,小米财报的亮点还是比较多的,最重要的是手机销量的增长以及海外的变现能力开始爆发。1)手机业务全年销售量1.903亿台,同比增长30%,全年增速是主流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一家。但略微有瑕疵的是四季度手机增速只有4.4%,这难免会降低未来两个季度的出货量预期。2)海外业务营收增长了33.7%,收入占集团总收入占比为49.8%,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里,小米算是国家化进展最顺利的一家。同时,海外互联网收入同比
小米还有没有未来?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21

国家大基金定增,深南电路的未来看点

如果说处理器是集成电路的大脑,那么PCB就是神经脉络,作为集成电路上游的PCB行业,在智能化时代按说会很赚钱才对,但深南电路这份财报却并不这么靓丽。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139.43亿元,同比增长20.19%;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3.53%。毛利率下滑至23.71%。深南电路的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印制电路、封装基板和电子装联,分别占总营收结构62.66%、17.32和13.91%。公司在印制电路板领域排名全球前八,但印制电路板行业已经过了高增长阶段,即便是数字化时代,行业增速也只是个位数增长。国际机构预测2021年-2016年全球PCB产值的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4.8%。1增速下滑原因深南电路的增长率明显要高于行业增长率,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行业内很难建立话语权。上游要受制于材料价格波动,下游竞争相对激烈。PCB的上游主要材料为覆铜板和环氧树脂,下游主要是通信、数据中心、工控医疗和汽车等行业。其实,任何电子产品都离不开PCB,哪怕小到一个电子手表。1)过去一年,上游覆铜板及环氧树脂价格暴涨,是导致深南电路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印制电路板整体收入增长5.13%,而营业成本增长了9.74%,导致毛利率下滑3.14%。分业务来看,数据中心的订单同比增长45%,汽车类订单增长150%,但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类的业务基数较低。这两块业务未来的预期确定性非常高,一方面是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中心的需求量会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的转型也将增加汽车行业对PCB的需求量。2021年,印制电路板业务收入87.37亿元,同比增长5.13%,占总营收占比62.66%,也是增速最慢的一块业务。2)电子装联业务收入19.40亿元,同比增长67.22%,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但是毛利率只有12.56%,且毛利率还减少了2.05%。电子装联业务,官方一点的解释是属于
国家大基金定增,深南电路的未来看点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8

平安财报:中国平安的迷茫期

一年前,如果你说80元/股的平安没有投资价值,那很多人就会把"内含价值"这个指标甩在你脸上。根据平安2021年财报披露,集团内含价值1.396万亿元,如果真的按内含价值来估值的话,那平安现在不到9000亿的市值确实严重低估了。但2020年的内含价值也高达1.33万亿元,可见用内含价值来估值是不靠谱的。对于平安这种规模的公司而言,基本没啥故事可讲,讲了也没人信。因为关注平安的基本都是国内外较大的资金,他们本来就是赚业绩增长的钱,而平安这两年的调整,也恰恰是因为业绩上出了问题。拐点在2019年四季度就出现了,2019年四季度平安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超29%。如果你去看平安股价走势,高点也在2019年四季度,可见大资金的预期比较精准的。1保险业务下滑明显2021年,也算是平安上市以来比较黑暗的一年,净利润下滑了29%,是上市以来第二次年度大幅下滑。最低谷的一年是2008年,当年的净利润从151亿元下滑至6.62亿元,下滑幅度高达95.61%。金融危机的影响必然很大,因为伴随金融危机的往往是家庭负债急剧上升及资产价格暴跌。而资产价格暴跌恰恰是导致家庭负债崩盘的核心因素,这是个死循环。疫情之后,最明显的感觉是整个消费行业的增速开始下滑,几乎所有消费公司业绩都受到了影响。保险属于可选消费,也可以说是高端消费,当然不会例外,因此平安保险业务下滑的部分原因,是消费者购买力不行了。在平安的收入结构中,保险业务占总营收占比58.38%(支柱),其中人寿保险占比37.62%,财产保险占比20.76%。人寿保险中个人寿险占比是36.08%,团体占比1.54%;财产保险中,非机动车辆保险占比14.50%,机动车辆占比4.52%,以及意外和健康险1.74%。数据来源:IFind保险板块几乎所有业务线都在下滑,唯一增长的是意外健康险,增速32.36%,但增速低于2019年的36.40%及2018年
平安财报:中国平安的迷茫期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7

上海家化,靠营销费用砸出来的佰草集

疫情之后,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消费行业,居民收入增速下滑的影响,导致整个消费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降级。与此同时,另一个行业不仅增速全球第一,销量及单价上均出现了比较强劲的涨幅,就是化妆品行业。根据全球主流的外资品牌财报来看,欧莱雅2021年全球营收创下了14年以来的新高,营收322.88亿欧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为45.97亿欧元,同比增长29.01%。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化妆品市场强劲的购买力(女人的购买力)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是全球奢侈品品牌最重要的市场,化妆品行业同样分奢侈品牌和大众品牌。1本土品牌复苏性增长3月16日晚间,本土化妆品品牌上海家化发布2021年财报,全年收入76.46亿元,同比增长8.73%;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50.92%;扣非净利润增长70.76%。收入增速低于主流外资品牌,但是扣非净利润增速却非常强劲。大幅增长背后的意义重大,充分说明本土品牌在化妆品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已经有复苏的迹象了。近十年以来,国内日化市场从牙膏到洗发水再到化妆品等,几乎被外资厂商垄断,能脱颖而出的本土品牌,要么是血拼价格战做做下沉市场,要么是在区域化默默无闻。数据来源:IFind根据上海家化历年公开财报数据来看,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润创下了6年以来的新高。而在8年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净利润就已经高达8亿元,经过了8年的时间发展,公司的扣非利润仍低于8年前,中间的几年甚至出现了跌破3亿元的低谷期。2021年之所以能从泥坑里爬出来,靠的是疫情后线上直播平台崛起,线上渗透率不断增长给了中腰部品牌更多的接触消费者的机会。对比上海家化2018年数据可以发现,公司线上销售占比从2018年的20%左右增长至2021年42.04%,份额足足增长了一倍。而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64%,下滑至2021年的58.73%。线上平台的快速发展,意味
上海家化,靠营销费用砸出来的佰草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6

华熙生物,深陷化妆品泥潭

2021年最火的赛道除了新能源就属医美了,以暴利著称的医美行业,行业毛利率堪比白酒。有卖方机构曾测算过,国内每毫升玻尿酸终端价格超过800元,原材料其实只有30元。华熙生物作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常年维持70%以上的销售毛利率。正是因为毛利率高,市场渗透率低,资本市场动辄给出了超出百亿的估值。不过华熙生物的千亿市值已经腰斩,公司第三大股东也已完成了清仓减持。正所谓,资本市场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动人的,而资本退出后,总要有人留下买单。1增收不增利3月11日,华熙生物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49.48亿元,同比增长87.93%;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长21.13%;扣非净利润6.63亿元,同比增长16.74%。数据来源:IFind从营收情况来看,收入增速创下了近几年以来的新高,而扣非净利润增速近几年却一直在下滑。2020年增速几乎零增长,去也仅仅只有不到20%的增长,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在华熙生物的收入结构中, 功能性护肤品(润百颜、夸迪等)的收入占比为67.09%;原料产品(化妆品级、食品级、注射级等)占比为18.29%;医疗终端产品占比14.15%。而在2019年的收入结构中,功能性护肤品的收入结构只有33.66%,占比最高的是原料产品40.37%,其次是医疗终端产品25.94%。对比收入结构可以发现,短短的两年时间,华熙生物已经从一家ToB厂商,转向了卖化妆品的ToC厂商。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产品几乎面临天花板。近三年来,公司透明质酸原料产品的收入增长几乎停滞,2020年负增长,去年在负增长的基础上增速28.62%。2021年,华熙生物收入结构中增速最快的是护肤品,收入从13.46亿元增长至33.19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三位数增长。华丽增长数据背后,是产品的毛利率下滑。公司近三年以来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出现下滑趋势,曾经的主力产品原料业务毛利率下滑最为严重。其实整体
华熙生物,深陷化妆品泥潭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5

万华化学跌惨了

作为国内化工最赚钱的企业,全球MDI领域的龙头公司,万华化学这份年报的业绩非常靓丽。2021年全年营收1455.38亿元,同比增长98.19%;净利润246.49亿元,同比增长145.47%,毛利率26.26%。万华业绩爆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疫情防控世界领先,国内复工复产相对顺利,而海外MDI受疫情影响产能受限;二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MDi也迎来了高景气的上涨周期。虽说这份财报非常靓丽,但万华自去年2月份以来,股价持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0%,资本市场为什么不看好万华?1周期的影响MDi的周期性没有规律,一般上涨周期1-3年,下跌周期1-4年,周期行业的价格完全受产能影响。数据来源:IFind自2011年以来,第一波涨价周期是2012年至2013年,第一波跌价周期是2013年至2016年;第二波上涨周期是2016年至2018年,第二波跌价周期是2018年至2020年,第三波上涨周期是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第三波跌价周期是2020年10月至今。从万华历年来业绩变化情况来看,万华的净利润增速完全受周期价格影响,涨价周期中业绩增速快,跌价周期中业绩增速甚至会负增长,所以二级市场一直给予万华以周期估值。随着MDi产品价格下跌,万华近四个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0.82%、373.80%、139.13%和8.84%。在股价上,万华受周期性影响较弱,主要原因是无论周期的涨跌,万华的盈利能力一直相对稳健,并不会像猪周期那样,赚的时候赚死,亏的时候亏死。万华的优势在于规模和产能,公司是国内MDi龙头也是全亚洲最大的MDi龙头。截至2021年末,烟台产能110万吨/年,宁波120万吨/年,匈牙利BC拥有35万吨/年,TDi方面国内拥有35万吨产能。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聚氨酯业务、石化业务板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1)聚氨酯主要包括MDi和TDI,目前MDi
万华化学跌惨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4

京东物流还要亏多久?

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全年营收1047亿元,同比增长42.68%;归母净利润-158.42亿元,同比下滑283.21%,营收高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亏损却翻倍了。一直以来,京东物流给人的印象就是服务好、速度快、能送到家门口等一系列的优质体验。公司2021年约90%的订单下单当日或次日均能送达,其中约60%的订单为211限时达。在时效性方面,京东物流远超不能送上门的三通一达,甚至可以媲美口碑一流的顺丰速运。但良好的用户体验并未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而且越亏越多。1毛利率下滑财报显示,京东物流营业收入四年时间过千亿,但毛利润、毛利率均下滑明显,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8.58%下滑至5.52%,远远低于三通一达(韵达8%左右),更是低于顺丰的11%。数据来源:IFind2021年的亏损中,还包括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之前小米和快手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不过,非国际财报报告准则年度净亏损12.2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7.95亿元。现金流是反映经营状况的最真实指标,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2.07亿元,上年同期为102.01亿元,融资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均大幅增长,赚钱没有花钱多。快递行业以电商阵营的格局划分比较清晰,阿里菜鸟系的三通一达,靠拼多多的极兔,以及走高端路线的顺丰,而京东则完全是绑定了京东电商,印象中就是给京东送快递的,以前确实是。从京东物流的财报中也能看到,公司之前的主要是帮京东电商送快递,而2021年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了72.7%,占比也超过了56.5%。份额的提升,对应的是毛利率快速下滑,足以说明京东正式掀起了一波新的价格战。快递行业本身没有自主定价权,因为背靠电商基本都是包邮形式,而电商物流的成本其实是算在了电商经营成本中,这就导致了电商会不断压低物流成本。2价格战激烈参考海外快递发展史,当行业的CR3达到70
京东物流还要亏多久?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1

2022“开门红”,伊利股份打造全新发力点

3月10日,伊利股份披露了2022年1月至2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显示,经初步核算,伊利股份2022年前两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15%以上;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59天,215亿,平均每天收入超3.6亿,伊利用“开门红”的硬实力告诉全世界,自己行业内“奶茅”的地位无可动摇。1重点品牌强势增长从伊利前两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各品类重点产品销售同比均有所提升。具体来看,伊利的白奶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金典等高端产品的增长更胜一筹。尼尔森数据显示,1月,公司常温白奶同比增长12.6%;其中,金典增长15.1%,增速为同品类第一。冷饮业务的销售也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巧乐兹旗下高端品牌绮炫增长率达到74%以上,高端品牌甄稀增长率达到82%以上,超高端品牌须尽欢增长率达到748%以上。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奶茅”,早已在竞争激烈的乳制品行业站稳脚跟,稳坐头把交椅。在这种背景下,伊利还能增长如此迅猛,实属不易。伊利能做到今天的进步,持续创新是一大重要因素。不管市场有多宽广,产品有多畅销,伊利从来不会满足现状,不断通过创新驱动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从消费者健康、营养需求出发,优化产品结构,升级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今年以来,伊利陆续推出了“金典超滤牛奶”、“安慕希丹东草莓”、“畅轻蛋白时光”、“金领冠塞纳牧有机奶粉”、“须尽欢厚乳冰淇淋”等多款新品,在口感和包装等方面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2第二增长曲线发力今年两会重点指出,“三孩配套政策”被写入2022政府报告。此时我才理解伊利为何要将奶粉+奶酪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不得不佩服伊利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眼光。伊利奶酪业务的增长势头非常可观,1-2月,伊利奶酪业务也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1月伊利奶酪的市场份额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1-2月合计内部销售数据同比去年增长翻倍,增幅远高于同行业。伊
2022“开门红”,伊利股份打造全新发力点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28

老板电器踩雷恒大

主做厨电的老板电器,2021年格外的凄惨,全年营业收入101.48亿元,同比增长24.84%;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下降19.66%。在整个地产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的营收依然稳健,但净利润因为踩雷导致下滑严重。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7.1亿元的坏账,其中包括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坏账约6.3亿元,其他客户约8000万元,在老板电器整体应收账款中占比较高。恒大的流动性问题,已经人尽皆知,大面积的商票无法兑付,新的融资一直未妥善解决。尽管这个阶段变卖资产,也无法偿还过万亿的负债。在2021年7月份,标普曾因公司的流动性紧张为由将恒大主体评级下调至B-,而市场的投资者也提前预期到上游的供应商货款会有兑付危机。2021年9月1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公开发问老板电器:请问贵司是恒大地产的供应商吗?如果是,本报告期对恒大地产的应收账款同比是否有上升?彼时的市场已经人心惶惶,而老板电器的董秘给出的回复是:公司在工程渠道和恒大有业务合作,目前合作一切正常。显然,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应收账款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也许是公司有意隐瞒以免引起二级市场的恐慌。总之不管什么原因,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是受伤最严重的。1应收账款风险截至三季度报,老板电器账面应收票据18.30亿元,应收账款余额17.05亿元(上年同期7.82亿元),同比增长118.04%,较中报环比增加7.17亿元,环比增长72.57%。该增速创下了2017年以来的最高,说明公司加大了赊销力度,按照公司年报公布的高增长来看,四季度的应收额应该也保持了大幅增长。一般来说,营收的记账方式是仓库发货后就可确认营收以及净利润,而赊账的款会计入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款会在确立无法收回后计算减值额,从当期的利润表中扣除。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是按照账龄来计算的,假设3-4年收不回来的话,那就计提50%,5年以上的全部计提,1-2年
老板电器踩雷恒大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27

低谷期的上海机场

机场这个行业不是简单的收收飞机起落费,不同的国家对机场的定位也不同。在美国,机场就是公用事业股,而你一定想不到全球市值最大的机场竟然是泰国机场。泰国整个国家的GDP就5000亿美元,GDP总量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比仅0.6%,而美国的GDP总量占全球总量的24%,欧盟占比16.99%,中国是17%。欧美GDP占比自2000年以后一直在下滑,这是因为在全球体量中中国的增长速度迅猛,1997年的3%到2020年已经超过欧盟。但机场的生意模式似乎跟GDP没有太大的关系。泰国机场十年40倍靠的也不是本地旅客,而是国际中转,香港区域的GDP同样不高,但香港机场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所以机场靠什么赚钱?机场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航空性收入(飞起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安检费);另一部分是非航空性收入(房租、免税商业、停车上场费)。航空性收入跟飞机的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及货邮吞吐量有直接的关系,飞机飞的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但是航空性收入的价格均由民航局来定,机场没有自主定价权,这也是为啥传统机场都是按照公用事业来估值的原因。非航空性收入的灵活性就比较强,尤其是机场内的餐饮、广告牌以及免税性消费收入,完全由机场来定,业绩的好坏不仅要看旅客的吞吐量,也要看乘客的消费能力。上海机场消费是全球客单价最高的机场没有之一。非航空性收入占比高的机场通常都是按照消费公司估值,且成长性高于传统消费。非航空性收入的想象空间是源于机场的特殊性商业模式,类似大型商场,而机场的封闭式运营更优于商场。为了让游客能在封闭区域内有更好的休闲体验,机场通常会设计一些观光休闲类建筑,比如知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已经被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新加坡樟宜机场内部1业绩下滑原因搞清楚机场的赚钱逻辑之后,再来看上海机场发布的年度预告。2月26日上海机场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全年营收37.28亿元,同
低谷期的上海机场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21

重庆啤酒高端化的阻力

8月19日,重庆啤酒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71.39亿元,同比增长27.51%;归母净利润6.22亿元,同比下滑-3.34%。这份报告发布后,重庆啤酒股价连续两天跌停。2月7日,重庆啤酒发布2021年年度预告,全年实现净利润11.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0%,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141.30%。而年报预告发布后,市场并没有太强烈的预期,原因在于扣非净利润增速高增长是源于上年同期重庆啤酒并表乌苏、1664等品牌的收入计入到了非经常损益中,而本期相关的利润又直接计入到净利润。根据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因此2020年度纳入的子公司收益全部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由此可见,重庆啤酒早在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就已开始下滑,全年增速低于10%,而如果扣掉关厂贡献的1.9亿元,公司整体净利润是下滑的。1高端品牌的瓶颈啤酒行业一直以来赚的都是规模的钱,全球最大的啤酒厂百威英博,便是靠着不断并购成功实现了全球化。百威在中国市场的高端份额占比46%,在欧美市场也是第一,美股市值最高时超过2000亿美元,疫情前净利润一直在90亿美元左右,销售毛利率高达60%,是全球吨价最高的啤酒企业。A股一直未诞生大市值的啤酒公司,一方面是因为无法突破区域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品牌提价力弱。而重庆啤酒则不同,嘉士伯将旗下1664、新疆大乌苏等品牌注入到重庆啤酒后,公司的千升价格现在已经是本土啤酒品牌最高,吨价接近百威啤酒。既然价格已经是最高,为什么利润增速没有高增长呢?影响利润表的无非就是价格和成本。按照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计算,重庆啤酒的千升价格在4600元左右,而2020年年底的千升价格是4514元,说明这半年时间重庆啤酒的价格只提升了2%。而同期无论是包装还是麦芽价格增速均高于提价增速,同时为了加快高端
重庆啤酒高端化的阻力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18

海澜之家虚增利润?

证监会每年都会发一份上市公司会计年鉴,而每年都要提到利用存货修饰利润表的问题。比如在2018年年鉴中,会里提到不少上市公司存在存货出现大额减值或核销,以前年度可能未足额结转营业成本。个别上市公司当期确认大额存货跌价准备或者将存货大规模结转成本,这些情况表明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可能存在存货结转不及时或者少记营业成本导致存货不实等问题。利用存货操作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操作复杂程度一般投资者很难发现,比较主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造假者通过虚构价值和数量不易确认的商品采购,将资金流出上市公司体外,再通过购买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将资金流入,创造收入和利润。这种造假,往往伴随着存货增长大幅超过同期营业成本增长幅度,且所备存货与企业销售速度相比显著高于同行业水平。第二,造假者将生产的产品全部计入存货,然后再按照当期销售的数量体现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里。通过扩大生产将固定成本打入更多的存货里,达到降低当期成本,提高毛利率,增加利润的效果,其实就是数字游戏。特别是在服装业,这种情况要格外谨慎,因为服装的生产规模较大,且库存相对较高更容易操控利润。1异常的库存数据海澜之家的库存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对比同行业的两家服装上市公司后,可以清晰的发现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要高很多。数据来源:IFind存货周转天数过高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卖的不太好;另外一种是存货增速太快。从时间节点上来看,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三家服装厂存货周转天数都相对较高,但海澜之家高的还是有点不正常。截至2021年三季度海澜之家库存账面9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亿左右,存货占资产总额的30%左右。同期的森马服饰账面存货40.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8亿元,存货占总资产总额的21.48%。同期的太平鸟账面存货2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6亿元,存货占资产总额的28.6%。海澜之家的确有点异常,再来看海澜之家的存
海澜之家虚增利润?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16

华润,雪花啤酒的高端困局

华润雪花的故事要从SAB说起,1994年华润创业与国际巨头SAB联合创立了哈啤合资公司,华润持股51%,SAB持股49%。啤酒行业和一般行业不同,啤酒行业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必须要靠不断并购才能扩大市场规模,SAB不仅为华润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华润在1995年-2018年期间大大小小的收购高达40多家,几乎买遍了各大省份,也正因此,华润雪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啤酒品牌。2000年后,华润啤酒剥离了除啤酒以外的其他零售业务,专注打造雪花品牌,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雪花目前依然是大家心目中最便宜的啤酒。2015年后,SAB被全球最大的啤酒厂百威收购,由于触发了反垄断条款,华润以16亿美元的价格收回了SAB的雪花持股,至此,华润已经是中国啤酒行业的销冠。按照其拥有的市场份额,刷利润应该很快才对,但很遗憾,啤酒行业的销量在2013年之后就正式见顶,到2015年总产量已经下滑300万千升,2021年距离高点已经下滑30%。靠低价走量的经营策略也给华润上了沉重的一课,2013年之后华润啤酒净利润连亏两年,2015年亏损40亿元,直到2018年公司净利润也就不到10个亿,公司迫切需要产品结构性转型。1高端转型的困境华润深知靠"雪花"这种已经被价格战打烂的品牌直接进军高端很难,于是在2018年牵手了国际头部啤酒"喜力"。拿到喜力中国区经营权之后公司利润率从2019年开始明显好转,2021年迎来了再次高增长。至此,是不是意味着华润啤酒的转型成功呢?数据来源:IFind从净利润数据上来看,答案是确定的,而从营收情况可以看到,公司自2019年营收金额和增速逐年下滑。一方面原因是啤酒行业的整体需求量本身就在下滑;另一方面是因为华润为了控制成本在不断地关闭低效工厂。关闭低效工厂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整体毛利率,比如人工费用、水电和设备折旧等。2018年之后,公司关闭了2
华润,雪花啤酒的高端困局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14

关于宁德时代的几点思考

宁德高点至今回调近30%,单周回调17%,在年报业绩高增长预告发布之后,出现这样的波动确实比较反常。要知道,宁德时代2020年全年业绩才55.83亿元,而2021年四季度就赚超70亿元。宁德当下100多倍的估值很难说贵,一年前宁德时代200倍估值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已经很贵了,但后面市值又涨了50%。2021年宁德在上一年涨了230%的基础上又涨了70%,靠的不是故事,而是实打实的业绩。1关于业绩确定性如果2022年第一季度持续保持70亿元的净利润,那么宁德的估值就会瞬间降到40倍左右。是否能保持高增速,取决于下游车厂销量,就目前市场预期来讲,增长预期确定性很高。参考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给出的预期值,特斯拉今年保持50%的销量增长非常轻松;而乘联会预测今年的销量也将达到550万台,去年是350万台,可见增速50%是保底值。除了动力电池行业,储能行业的增量也很夸张,参考宁德去年中报给出的数字,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3亿元,同比增长727.36%。储能行业主要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为主,而新能源发电相比传统发电存在不稳定、不均衡的特点,比如风不是24小时都有,比如天黑了就没太阳,这才催生了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的需求。储能是全球主流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30年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目前的32%提高至65%以上。在光伏行业的财报里可以发现,大部分光伏企业的销售额基本都来自欧洲。国内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27Gwh,同比增长58.8%,2021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18Gwh,同比增长80%。市场未来的预期没问题,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都将保持较高的行业增速,上游的电池厂直接受益。2关于竞争的压力在电池领域,目前全球规模较大的电池企业
关于宁德时代的几点思考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1-23

数字化时代,走出泥潭的中兴通讯

如果说过去十年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房地产,那么未来驱动经济的将是新基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今年稳增长。2022年1月5日中财办副主任提到"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2022年1月10日,国常会再次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加上近期央妈的几次宽松,足以彰显稳增长的决心。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稳?当然不能重回房地产的老路,经济结构的转型就是要从传统的地产转向新经济、新基建。从近期多项数字化以及稳增长政策出台,以信息基础设施为首的数字化新基建产业毫无疑问会是未来的大趋势。2021年,四川、江苏、贵州、浙江等省市陆续出台"十四五"时期新基建规划方案。关于5G的规划,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26个,14亿人口下总基站数量目标为364个。截至2021年11月,全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39万个,剩余225万个基站待建。说到基站设备,就一定要聊到那个已经从低谷期走出来的全球前四、国内前二的基站设备商中兴通讯。1业绩高增长中兴通讯的业务模式跟华为差不多,运营商业务的三个客户是移动、联通和电信,消费者业务主要是手机。全球四家基站设备中,诺基亚、爱立信和华为以前都做过手机,只不过在市场激烈的洗牌后,诺基亚和爱立信已经没落了,而华为也因某些原因导致出货量下滑。在最新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兴高级副总裁透露,2021年中兴终端出货量超1亿部。2021年消费者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60%,其中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150%,海外同比增长50%,复苏较明显。在中兴的收入结构中,运营商业务增速趋缓上半年数据只有0.23%;政企业务增速为17.65%;消费者业务增速66.63%。运营商业务几乎都是基站、服务器类,是以投标形式完成的销售,全球主流的只
数字化时代,走出泥潭的中兴通讯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