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本论
科技资本论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0粉丝
0主题
0勋章

马斯克画的AI大饼 特斯拉何时才能兑现?

7月24日特斯拉股价暴跌12%,因为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很糟糕:总营收255亿美元,同比增长仅2%。净利润14.94%,同比大降  42.85%;毛利率也继续下降,从去年同期的18.19%下降到17.95%。 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198.78亿,同比减少7%。其实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势下,对于特斯拉电动车走下坡路,市场早有心理准备,投资者转而把希望寄托在FSD上。然而,此次财报没有披露FSD订阅率,可见情况也不乐观,至少没到值得披露的规模。 人形机器人Optimus虽然在技术上跑在全球前列,但还没开始量产。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确认,今年会有一些Optimus投入特斯拉工厂使用,明年初开始限量生产,到明年底会有1000个机器人投入工厂使用,2026年会提高产量向外部客户提供。 去年以来马斯克一直说,不应该把特斯拉视为一家电动车公司,而应该是AI公司。但FSD和Optimus这两大AI产品,前者面临市场不成熟,后者还无法量产,短期内都无法贡献营收增长。 幸亏特斯拉还有一块储能业务。二季度储能业务营收3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算是给增长乏力的特斯拉带来一丝亮光。 接下来本文要探讨的是: 1、储能业务能否接棒电动车,成为特斯拉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2、储能和电动车、FSD、人形机器人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跟苹果、微软等其它科技巨头相比,特斯拉的AI战略有何优劣? 3、马斯克的AI大饼,特斯拉何时才能兑现?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第一,储能业务是否能成为特斯拉增长的新引擎? 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包括太阳能(2016年收购住宅太阳能系统安装商 SolarCity)和锂电池储能系统,产品有Powerwall(面向住宅)、Powerpack(面向企业)和 Megapack(面向公用事业和大型商业项目),分别于 2012 年、2015 年和 2019 年推出。
马斯克画的AI大饼 特斯拉何时才能兑现?

为了抗衡苹果 三星和谷歌紧紧地抱在一起

借着奥运的热度,三星在巴黎举办了2024年夏季Galaxy Unpacked,发布了两款折叠手机、两款手表,以及一款智能戒指。发布会主题是介绍Galaxy AI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无论是能解答数学题的circle  search,支持16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和口译功能,还是将手绘的草图生成各种风格的图画,都是谷歌在5月I/O大会上演示过的Gemini功能。有人戏谑,谷歌刚刚发布了一款名为三星 Galaxy AI 的新手机。而在个人AI助理上,三星干脆就不装了,直接就用“Hei ,Google ”来调用。这就等于三星自己也公开承认,所谓Galaxy AI其实就是谷歌Gemini。如果非要说三星自己做了什么,那就是它给用户提供一个选项,你可以选择Galaxy AI是基于设备还是云端。另外就是结合了折叠屏的设计,比如Z Fold6 可左边看视频,右边向AI提问。Z Flip6在实时翻译时一块屏幕显示对方的语言,另一块屏幕显示自己的语言。除了这两款折叠手机,三星还发布了两款手表,采用谷歌的Wear OS 5。三星已经在今年5月宣布将从9月开始逐步停止Galaxy store对Tizen OS的支持,到明年9月彻底关闭。这意味着,三星手表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操作系统Tizen OS,全身心投入谷歌Wear OS的怀抱。三星对谷歌,现在可谓全心全意。其实,在过去十多年,三星一直是谷歌的亲密盟友。靠着和谷歌Android的紧密合作,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Android手机厂商,而谷歌Android和Google Play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三星手机。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从 2013年7月,三星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厂商,此后十年一直稳坐全球手机老大的位置。直到2020年1月,三星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仍高达31.29%,远超过苹果的24.76%。2021和2022年
为了抗衡苹果 三星和谷歌紧紧地抱在一起

苹果就是人工智能“荡妇”?

苹果就是人工智能荡妇!这是我在Reddit上看到的一句话。话有点糙,不过用来形容苹果当下在人工智能上的策略,倒也蛮形象。 继在6月12日WWDC大会上宣布和OpenAI合作之后,又传出苹果正和谷歌洽谈,并预计在秋季将Gemini整合进iOS。与此同时,还有消息说,苹果还在跟Meta讨论合作事宜。 接下来是不是轮到Anthropic了?毕竟它在6月21日发布的Claude 3.5 Sonnet收获了很高的市场评价,不仅性能不输GPT-4,还比三个月前推出的Claude 3 opus 速度快 2 倍,成本低 80%。 有人开玩笑,坐等马斯克推特发飙,因为除了Grok,大模型似乎都在苹果的考虑范围之内。 苹果为何如此花心,见大模型都想上?不妨听听我的分析。 苹果和OpenAI的合作主要基于Siri。当OpenAI 5月发布GPT-4o时,我就觉得它是为Siri量身订做的,因为所有的演示都是通过语音来调用大模型,包括发送图片、查天气情况、实时翻译等,非常贴合Siri的使用场景。自从chatGPT问世以来,大家对Siri的弱智再也无法忍受了,要求苹果对它进行AI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而GPT-4o的表现简直就是我们理想中的Siri。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一个月后苹果在WWDC上隆重介绍了新siri,而对OpenAI的合作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根据演示,新siri发图片等AI功能应该来自苹果自身的端侧大模型,chatGPT是当用户处理复杂任务时,苹果才推荐使用。此外,数据留在苹果的私有云上,OpenAI拿不到。 有消息说,苹果和OpenAI的合作互不付费,但如果有用户订阅chatGPT,苹果能获得类似应用商店一样的分成比例。 通过这样的平等合作,苹果完成了万众期待的siri升级,同时又保留了自己在AI上的主导权。 跟谷歌合作和跟OpenAI合作的消息是同步传出来的,为什么OpenAI已经落
苹果就是人工智能“荡妇”?

继微软、苹果之后 又一个操作系统级的AI生态来了

自去年8月发布AI  PaaS、今年1月推出AI助理后,6月26日钉钉在AI上又有重大发布。 这是一次操作系统级别的更新:一是底层模型开放,接入智谱、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和猎户星空,加上原有的通义,集齐了国产大模型七颗龙珠。二是随着钉钉AI PaaS的升级,AI助理从一年前的归纳摘要、生成图片等AIGC场景,扩大到控制工业机器人的具身智能等行业场景;三是钉钉推出了平台方应用AI搜索,打通用户数据,做每个人的答案之书,我认为它极可能成为企业级AI的杀手级应用。 钉钉的AI架构跟微软、苹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核心都是,打通用户的私有数据,让大模型更懂你,提供更个性化且安全的AI服务。不同的是,微软、苹果面对的是C端市场,而钉钉面对的是企业级市场。 钉钉一直自定义为生产力的操作系统,月之暗面CEO杨植麟认为,钉钉也是AI最大的生产力试验场。 AI助理全面升级 钉钉总裁叶军宣布,自1月推出AI助理以来,钉钉上至今有50万个AI助理,其中700多个入选钉钉官方的AI助理市场。 钉钉上有200多万个用AI的组织,大家把AI玩出来了各种花活: 制造业有很多在产线上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积累了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是公司非常宝贵的资产,但问题是这种经验很难复制和传承,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在太慢了。东风本田通过钉钉AI助理,用一位20多年冲压老师傅的经验训练了一个冲压数字员工,把他的经验完全复制下来,解决了这个行业性的难题。 东风本田的冲压数字老师傅 强脑是研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它生产的智能假肢可以通过大脑来控制,让缺失手脚的人也能拿东西、写字,行走、跑跳。但智能假肢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前完全靠工程师去解决。现在强脑用钉钉AI助理功能打造了一个康复助手,患者可随时随地咨询,方便又简单。 服务助理也是比较常见的AI助理。比如当客户提交
继微软、苹果之后 又一个操作系统级的AI生态来了

蔚来,困在高端里

欧盟将从今年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蔚来将被征收21%。不过不要紧,因为就算不加征关税,蔚来汽车在欧洲也卖不动。 我在EU-EVs(欧洲电动汽车)网站上发现,2024年迄今(6月19日),蔚来汽车在欧洲四国总共只卖了710辆:挪威351,德国180,荷兰130, 瑞典49。 2024迄今蔚来在挪威销量 2021年5月,蔚来雄心勃勃地宣布出征欧洲。就在一个月前,蔚来下线了第10万台车。股价经过一年的疯涨之后有一些回调,在40-50美元之间震荡,市值约1000亿美元,是现在的十倍。 蔚来的欧洲第一站是挪威,这是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无需教育市场,拥有成熟的基础设施,而且没有关税,没有本土汽车品牌竞争。 次年,蔚来就进军BBA的老家德国。当年10月,蔚来在柏林盛大发布了三款汽车,推向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不过诡异的是,只租不卖。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最终是一种服务,欧洲很大一部分汽车消费来自公司用车,即租车。 蔚来非常自信,保持了跟国内一样的高端定位和定价,配备75kWh电池包的ET7、EL7、ET5在德国月租分别为1199欧元、1299欧元和999欧元。而同等档次的奔驰EQB、福特电马和特斯拉Model Y月租价格仅为464欧元、487欧元和629欧元。 李斌信誓旦旦,蔚来不仅要把车卖到欧洲,而且要把蔚来的一整套体系输出到欧洲,包括NIO house(牛屋)、换电站以及社区文化。 为了彰显高端的品牌形象,蔚来在奥斯陆、柏林、阿姆斯特丹等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开设了一两千平米的NIO House,这样规格的NIO House在欧洲共建了7个。此外还有8家蔚来空间、55家蔚来服务中心。 豪华气派的挪威奥斯陆牛屋 蔚来把换电模式也搬到了欧洲。除了在各国兴建换电站,还在匈牙利建了一个能源工厂,专门负责欧洲换电站的制造、研发和售后服务,这个工厂在2
蔚来,困在高端里

苹果智能如何后发制人 ?

6月11日苹果股价大涨7.26%,回到了200美元上方。而在前一天WWDC 2024开幕式结束后,苹果股价一度跌了近2%。很多人当即表示对苹果的AI表示失望,觉得没太多新意;有人还诟病苹果在模仿谷歌,满满的安卓味。 但我在WWDC的一系列发布上,惊喜地看到了苹果在AI上超预期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之前当苹果和openAI达成合作将chatGPT引入iOS的消息传出,人们不由得纷纷慨叹,苹果在AI上严重落伍了、只好求助于第三方。甚至有人开始担心,就像当年苹果架空了运营商,让运营商沦为它的管道,苹果可能将沦为openAI的管道。 但事实证明,苹果充分保证了自己在AI上的自主性和控制权。无论是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偷换成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还是在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中直到最后几分钟才简单介绍跟openAI的合作,处处都可以看出,苹果虽然在AI基础研究上稍逊一筹,但也绝不允许苹果生态的AI控制权旁落它人。从苹果智能的布局可以看出,它如何步步为营,后发制人。 首先,苹果采取了本地优先的策略。苹果这次发布的AI功能实在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总结一下,苹果就是将AI功能深度集成到iOS、pad OS,MacOS sequoia三大操作系统中,覆盖了消息、照片、备忘录、Facetime、siri等本地应用。 跟chatGPT这种聊天机器人不同,苹果智能充分融入了各种使用场景,并利用用户的个人数据,提供个人化的智能。比如writing tool 提供的是大家已经很熟悉的AI写作功能,它可以帮你重写、校对和总结文本,不仅可以在苹果自家的Mail、Notes、Safari、Pages、Keynote中自动使用,还可以在第三方应用中使用。 image playground提供图片生成功能,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如果跟使用场景结合起来就大不一样
苹果智能如何后发制人 ?

马斯克配得天价薪酬吗?

6月13日,特斯拉股东大会将决定是否批准马斯克的天价薪酬计划。最近几个月来,支持派和反对派都在积极行动,游说股东们投下赞同或否决票,交锋之激烈程度并不亚于拜登和川普竞选总统。 特斯拉公司特意制作了呼吁支持马斯克薪酬计划的网站,并且向谷歌购买了广告;马斯克也在 X 上游说股东,提供特斯拉德州工厂的私人参观机会,以争取大家的支持。 持有特斯拉股票、同时也是特斯拉车主的油管博主们则纷纷制作视频,催促大家赶紧去给马斯克投赞成票:如果薪酬计划通不过,马斯克离开特斯拉,特斯拉的股价就完蛋了,对大家有什么好处? 反对派们则发布联名信,敦促股东们投否决票,理由是该薪酬方案“数额过大”且“稀释了股权”。 这个引发激烈争议的薪酬方案是特斯拉董事会于2018年1月为马斯克制定的,分12个阶段。以1000亿美元为起点,特斯拉市值每增加500亿美元,同时经营指标(营收和息税前利润)达到1个里程碑,马斯克就可获得1%的特斯拉股份。 经营指标共有16个里程碑,马斯克可以任选其中的12个。如果12组目标全部完成,马斯克就能获得特斯拉12%的股份。 这个方案堪称史上最贵的高管薪酬,但对马斯克的挑战也极大。按照方案中设计的16个里程碑,特斯拉的营业收入将达到1750亿美元,是2017年的15倍;息税前利润将达到140亿美元,是2017年的21倍;市值达到6500亿美元,是2017年的11倍。 而当时特斯拉市值只有598亿美元,2017年营收117.59亿美元,亏损却高达22.41 亿美元。而且方案执行期间,马斯克没有工资和资金,如果完不成任务,他什么都拿不到。 但马斯克就喜欢这种刺激的方案,因为他刚完成2012年的薪酬方案。2012年的薪酬方案也是没工资、没资金,分10个阶段,特斯拉市值每涨40亿美元,经营指标(产品和产量)达到一个里程碑,马斯克就能获得0.5%的特斯拉股份作为激励。 相比2012年的薪酬
马斯克配得天价薪酬吗?

微软重构的AI PC时代 国产大模型何处安身?

微软重新定义了PC。花了一年时间对芯片和windows 的每一层进行彻底重构后,微软推出了Copilot+PC,并预测一年内出货量将达到5000万台。全球PC产业都亢奋了。无论高通、英特尔、AMD这样的上游芯片供应商,还是戴尔、惠普、联想这样下游的OEM厂商,无不惊呼“一个新的AI时代开始了”,纷纷表示将“All In”。Copilot+PC究竟有多强?第一,AI能力从云端扩展到了硬件终端。微软用40多个AI模型重构了windows 11,在不联网的情况下,AI在本地也能运行。微软在发布会上重点演示了Recall(召回)功能,它由多个多模态小模型支持,工作人员输入一个模糊的关键词“孔雀蓝”,Recall很快就把她之前在网上给奶奶挑选的蓝裙子找出来了。此外,image creator可以在本地根据草稿生成图像、更换图片背景等,AI模型就运行在NPU上,无需往返于云端,用户也无需订阅服务。第二,算力达到每秒45 TOPS(每秒运算能力45万亿次)。英特尔去年10月就抢先推出了AI PC概念,以及首款内置神经处理单元 (NPU)的CPU 酷睿Ultra(Meteor Lake)。接着,AMD也推出了AI PC产品锐龙 8040 系列。但微软首批Copilot+PC却采用高通Snapdragon X Elite处理器,因为微软要求算力至少要达到40 TOPS。而英特尔Meteor Lake只有34 TOPS,AMD 锐龙 8040 系列也只有39 TOPS,两家都要下半年才能推出符合Copilot+PC标准的产品。第三,Copilot很快将获得openAI刚发布的GPT-4o。它支持实时翻译,能将40种语言和英文互译,跨国会议完全不是障碍了。它还能陪你打游戏,给你提供实时的策略支持。微软还将在键盘上专门设置一个Copilot键,这也是微软30年来首次在键盘上为一个互联网应
微软重构的AI PC时代 国产大模型何处安身?

百度很矛盾

刚平息公关副总裁璩静短视频风波,百度又交了一份差强人意的财报。今年一季度,百度总营收315亿元,同比仅增长1%,实在是勉为其难。文心大模型推出已满一年,投资者迫切想知道它对于百度的业务有多少提升和贡献。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百度广告受益于AI,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季度产生数亿元的增量。但根据财报,一季度百度在线营销收入170亿元,同比仅增长3%。当分析师询问百度广告为何增长放缓,李彦宏解释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建材、家电等上下游诸多产业的疲软,从而影响了广告市场。但这样完全归咎于大环境似乎站不住脚,毕竟腾讯一季度网络广告收入可是同比增长了26%,达到265亿元。与此同时,百度叫嚷了多年的造车业务似乎也不了了之。财报没有提及百度和吉利合资的集度汽车营运情况,事实上集度早已低调更名为极越。不过李彦宏透露,基于RT6的无人出租车正在大规模生产,单车成本(不含电池)将控制在3万美元以下。考虑到电池占电动车成本的20-40%,这样的性价比用来做出租车真的合适吗?总之,老业务疲软,而新业务前途不明,有散户忍不住感叹:百度连饼都不画了。当璩静短视频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时,人们满腹不解:百度怎么了?怎么会千万年薪聘用这样的高管?如今的业绩更加重了人们的怀疑:百度到底怎么了?这家公司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下是我个人对百度的一些思考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特此声明。脆弱的搜索关于百度在线营销增长放缓,我认为有两大原因:第一,中国的互联网广告更多投向了短视频、直播,侵蚀了传统的搜索广告。第二,虽然李彦宏在财报会议上称AI有助于搜索市场的增长,但其实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市场已陷入下滑。你肯定想不到,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竟遭遇了微软必应(Bing)的猛烈攻击,正在快速地丢失市场份额。根据Statista的最新数据,2024年5月,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虽仍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掉到了55.85%,第二名
百度很矛盾

GPT-4o,苹果Siri的拯救者?

今天OpenAI举行了一个简单随意的小型春季更新会,没有如人们期望的那样发布什么石破天惊的重磅技术,而是由美女CTO Mira 和两个帅哥开发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演示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大模型GPT-4o。 说它好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GPT-4o是跨模态的,同时支持语音、文本和图片。OpenAI的整场演示大部分指令都是用语音,穿插着发一些图片指令,整个操作非常简单,就算不识字或者盲人也能轻松使用。 其次,GPT-4o交流水平已经很接近人类。当你提出一个问题,ChatGPT很快就能做出回答,平均时延为320毫秒,跟人类的反应速度相当。而且GPT-4o说话听上去情绪饱满、有血有肉,完全听不出是一个机器人。 另外,GPT-4o是全能的,能支撑各种场景的应用。OpenAI现场演示了几个应用,第一是在演讲前有点紧张,GPT-4o教你如何深呼吸放松,还能识别出你的呼吸方式不对;第二是晚上睡不着,让GPT-4o讲个睡前故事,它能根据你的要求调整语气和风格;第三是给它一张天气走势图,它能讲出气温的变化;第四是实时翻译,Mira和帅哥经理一个用意大利语、一个用英文也能无缝对话。第五是只要打开摄像头,GPT-4o就能识别你的情绪。 OpenAI 的帅哥不停地用“hi,ChatGPT”来调用GPT-4o,这让我想起了"hi,Siri"。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存在已经12年了,一直不受用户待见。即使在chatGPT诞生之前,Siri也一直广为诟病,因为它只能帮你设个闹钟、打个电话,或者写条简单的备忘录,如果要查询某个问题,它只能给你搜出一堆链接,被用户嘲讽为智障助手,而且苹果似乎从来没有更新过它。 有了ChatGPT之后,Siri就显得更加愚蠢。苹果也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终于要采取行动了。今年以来传出苹果在和谷歌、openAI洽谈合作,将它们的AI引入iphone。至于最终选择哪一家,
GPT-4o,苹果Siri的拯救者?

周鸿祎究竟要卖什么?

周鸿祎出圈了,除了财经、科技媒体,就连那些娱乐媒体、八卦大号,都在议论和分析这个天天作妖的红衣大叔。有人夸他是营销高手,没脸没皮地爬上车顶,让嫩模们黯然失色,轻松拿捏整个北京车展的关注焦点。有人批判他高高在上,二手车商咬牙用990万买下他那顶多值100万的迈巴赫,也没法跟他交上朋友。有人诟病他不务正业,天天沉迷于拍视频讲AI,以CEO身份降维做自媒体,就好比阿里、美团做社区团购抢菜贩子的生意。无论褒贬,大家对周鸿祎有一个共识:一切都是为了流量。然而,周鸿祎为何如此不择手断地抢流量?他自家的360公司现在活得怎么样?周鸿祎究竟想卖什么?坦白地说,我已经许多年不关注360和周鸿祎,在此之前,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于2010年的3Q大战。不过周鸿祎种种的出格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花了几天时间研究了360近几年的财报等公开资料,分享一点个人的分析和判断。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判断可能有失准确,请勿作为投资参考,特此声明。周鸿祎和360成名于PC互联网时代。2010年叫板腾讯的3Q大战让周鸿祎在全国名声大躁,甚至在互联圈内被称为枭雄,当时的荣耀远非现在爬车、卖车带来的这点影响力可同日而语。跟腾讯握手言和后,360不断巩固和加强自己在PC互联网市场的地盘。360浏览器、360搜索、360安全卫士、360软件管家等等,一不小心你的电脑就装了个360软件。但凡你装了哪个产品,各种弹窗广告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这构成了360最大的收入来源——互联网广告。有众多的产品矩阵和海量的活跃用户,还可以用来代理和联运页游、手游、端游,这就形成了360另一个收入来源——游戏。除了众多2C产品,360的另一大产品体系是安全,主要针对2B,给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安全解决方案。而这块业务后来又延伸出智能安全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摄像机、可视门铃、行车记录仪等,主要针对家庭和小企业。从2010-2018年,3
周鸿祎究竟要卖什么?

被OpenAI压制一年后,谷歌终于翻盘了

自从ChatGPT诞生以来,谷歌这个Tranformer的发明者、AI的祖师爷被OpenAI打得抬不起头来。过去一年来,市场对它的质疑一浪高过一浪,很多人鼓噪要CEO“劈柴”(皮查伊)下课。 最近谷歌终于翻盘了。 谷歌和OpenAI的盟友微软在同一天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谷歌营收80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1%;净利润236.62亿美元,同比增加57.21%。而微软同期营收619亿美元,同比17%;净利润219亿美元,同比增加20%。第二天,微软股价上涨1.82%,而谷歌股价大涨9.97%。 谷歌的一季报向资本市场证明了什么?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AI并没有杀死谷歌搜索,而且让它变得更强。 ChatGPT自推出以来,市场预判受冲击最大的当属居垄断地位的谷歌搜索。一方面,比起传统搜索给出一大堆网址链接,大模型直接生成的答案对用户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微软迅速将ChatGPT接入搜索份额仅3%的Bing,从措手不及的谷歌搜索手中抢夺地盘。 而且效果一度非常明显。有机构显示,Bing发布新版搜索引擎的一个多月内,访问量提高15.8%,而谷歌下跌了1%。 虽然谷歌也紧跟着推出了聊天机器人Bard,但Bard在发布演示时出现明显的错误,给用户留下很不好的第一印象,因此获得的关注度远远低于ChatGPT。虽然谷歌又紧接着推出了大模型PaLM2,用它来接入搜索、邮箱、地图等全线产品,但谷歌AI已然落入下风,在用户心目中变成了OpenAI的追赶者。 而且市场还担心,由于生成式AI使得搜索结果的集中度提高,广告的有效投放区域缩小,将影响未来的广告收入,AI终将杀死谷歌的传统搜索。 但是,AI不仅没有杀死谷歌搜索,而且让它变得更强大。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谷歌广告业务收入达 616.6 亿,同增 13%。其中,搜索业务收入462亿美元,同比增长 14%。 谷歌一季度各业
被OpenAI压制一年后,谷歌终于翻盘了

一季度财报摆烂 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浪潮何时能到?

在发布了史上最惨一季报后,特斯拉股价竟然在盘后飙升了12.9%。从去年底以来,特斯拉股价一路下跌,从260美元左右一路跌到最低138美元,几近腰斩,伤透了投资者的心。 而在惨不忍睹的一季报中,投资者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利空出尽是否就等于利好?特斯拉股价能否从此走出谷底,趋势扭转? 经历连续四个月的跌跌不休,投资者对特斯拉一季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果不其然,一季度营收213亿美元,同比下跌9%;净利润11.3亿美元,同比下滑了55%;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四季度的8.2%,进一步下降到5.5%。 此外,由于库存增加27亿美元,加上1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投入,一季度自由现金流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负数,高达负25亿美元。上一次自由现金流为负发生在2020年Q1,当时正逢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但也只有负9.21亿美元。 特斯拉在财报中解释,公司正处在两个增长浪潮之间:一个是model3/Y的全球性扩张;另一个是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推出。财报同时明确表示,2024年的汽车销量增长率可能会明显低于2023年的销量增长率。这简直有点摆烂,意思很明显,让大家耐心等待特斯拉的第二个增长浪潮。 不过除了这一连串的坏消息,特斯拉也释放了一些令投资者振奋的积极信息。 第一,cybertruck在四月创下了一周生产1000辆的纪录,产能正在爬坡。cybertruck因外形设计和使用材料的独特性,导致生产难度很高(参考《特斯拉的新挑战:Cybertruck量产究竟有多难?》)。在2023年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也曾对cybertruck的交付表示过担忧。因此,市场对于特斯拉能否交付cybertruck一直持高度的怀疑,最近甚至有消息说特斯拉已经停止Cybertruck生产。 现在谣言不攻自破,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明确表示,特斯拉今年能实现Cybertruck的产能爬坡。 cybertruck生产线
一季度财报摆烂 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浪潮何时能到?

AI能拯救iPhone吗?

苹果的坏消息又来了,近日IDC发布报告称,今年一季度iPhone的出货量5010万部,同比大跌9.6%。与苹果的颓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机业终于扭转了2021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8%,达到2.894亿部。不过看看销量前五的品牌就会发现,增长来自小米和传音,两者都是经济型手机,尤其传音,几乎就是低价的代名词。传音一季度销量为2850万台,排在第四位,这也是它首次进入全球销量前五;同比增长率达到84.9%,是增长最快的品牌。惟一的解释就是,因为经济下行,全球人民都在消费降级。但有另一个现象更值得注意,三星从苹果手中夺回了一季度的销冠,销量为601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跌了0.7%,大大地跑赢了苹果。而去年一季度,三星手机销量的同比跌幅高达19%,苹果的同比跌幅却只有2%。这又是为什么?一切都要归功于AI。今年1月份,三星推出了基于谷歌大模型Gemini nano的AI手机Galaxy S24,一上市就表现惊人。S24在韩国本土仅 28 天就卖出了 100 万台,而 Galaxy S23 花了大约七周的时间才达到 100 万台的销量。跟2023年推出的S23相比,S24前三周销量在韩国增长了 22% ,在美国增长了14%,在西欧增长了 28%。但由于在其它地区(应该主要指中国)下降了18%,导致整体销量只增长了8%。即便如此,S24的表现已经大超预期。三星本来预期S24一季度销量为1200万台,2月底就将预期调高到1300万台,并预计S24全年销售将达到3500万台。S24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就是AI,第一大功能是实时翻译,无论对方用什么品牌的手机,哪怕是座机,当你们通话时,S24都能实时翻译成对方的语言,现在能支持13种语言。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外贸洽谈或者跨国会议,这简直就是神器。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去国外旅行,需要预订酒店什么的,几乎就没
AI能拯救iPhone吗?

马斯克说Robotaxi 8月8日亮相 为什么没人信他?

马斯克最近发推说,特斯拉将于 8月8日揭开Robotaxi的面纱。有趣的是,没有人信他。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路透社发了一条消息称,特斯拉将放弃生产2.5万美元的廉价车型 Model 2 ,转向专注于机器人出租车。马斯克马上发推回应:“路透社在撒谎。另外,robotaxi 将于 8/8 亮相。”这本应是一个震撼业界的重磅新闻,现在却没人当真。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经跌了超过30%,一季度汽车交付量又没有达到预期。心灰意冷的投资者们都认为,老马恐怕只是为了稳定股价。吃瓜群众们更不相信,有人调侃“他没有说哪一年”,8月8日亮相的肯定只是一张图纸,或者一段模拟视频。还有人嘲讽说,想起optimus发布时由真人穿着连体衣假扮的机器人,这次说不定会如法炮制。还有人拍了一张图,一个人上半身藏在驾驶座位里,双手控制着特斯拉的方向盘,以此来嘲讽马斯克说的Robotaxi不可能是真的。总而言之,人们认为,特斯拉根本还没做好准备,不指望今年就能用上Robotaxi,更不指望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就如Cybertruck 从发布(2019 年 11 月)到开始交付(2023 年 12 月),间隔了近 4 年,而且 价格比承诺的要高,功能却比承诺的要少。前车之鉴其实,与其说人们不相信马斯克和特斯拉,还不如说人们根本不相信Robotaxi,不相信真的无人驾驶能这么快就大范围推广。特斯拉的FSD从技术分级上只是L2+,而谷歌旗下的waymo和 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都是L4,它们在加州等地运营了好几年,可没少惹事。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有两个事故足以令他们闻自动驾驶色变。一件是2023 年 10 月,当一名人类司机在旧金山撞上一名行人并驾车逃离现场时,一辆路过的 Cruise 汽车从受害者身上碾过,将她拖行了 6 米才停下来。接着,12 月 11 日,在凤凰城,一辆 Waymo 与一辆向后行驶的皮卡车发
马斯克说Robotaxi 8月8日亮相 为什么没人信他?

雷军还是好学生

最近电动车市场很热闹:一是小米发布了第一款车SU7,外形酷似保时捷,号称一天预计量达到近9万台。二是特斯拉FSD V12给北美用户免费试用一个月,很多人直播使用过程,惊呼V12达到人类老司机的水平。 在我看来,这两件事情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代表2024年电动车产业的变盘和拐点。 小米汽车可谓生不逢时。2021年3月30日,雷军在公开演讲中宣布造车,称“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人人都佩服雷军的勇气,记得当时一个做智驾的朋友竖大拇指称赞:雷军是斗士!有人担心雷军造不好车,但没有人怀疑电动车市场的前景。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14.1万。彼时电动车产业的势头和前景,让多少有钱人蠢蠢欲动,本来准备退休的雷军就是这样被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就在雷军埋头苦干这三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狂飙突进。根据WAYS 威尔森的数据,2021年新能源车总销量293.2万台,同比增长1.5倍;2022年524.9万台,同比增长79%;2023年 730.5万台,同比增长39%。 按照政府最早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25%。但实际上,现在电动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4%。 雷军错过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黄金时代,而且肉眼可见的是,市场增速正在明显放缓。 中信期货的报告指出,2024年2月末中国新能源车库存达到43.8万辆,今年的核心矛盾仍然是产能过剩。该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为950万辆,同比增长23%,渗透率达到44%左右。 越来越慢的增速,越来越饱和的市场,这就是SU7上市面临的竞争环境。不过我还是很佩服雷军,他真把车造出来了,而且是自建工厂。 谁还记得李彦宏豪言壮语要造的车?集度汽车早已更名极越,在市场上也没什么声响。 小米汽车还有机会吗?当然有。 先说一个真事:去
雷军还是好学生

2024,腾讯的底在哪儿?

昨天盘后,腾讯发布2023年财报。营收6090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1152亿元,同比下滑39%。每股收益12.18元,同比下滑38%。说实话,这个表现差强人意。 当天晚上腾讯举行了分析师电话会议。今天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至298港元,但最终以290港元微涨收盘,可见市场还是很有分歧。 今年以来,腾讯的股价一直在300以下低迷徘徊,一度跌到260港元。互联网的旧世界已经老去,人们正在拥抱openAI开创的AI新世界。谷歌、Meta正在奋战大模型,争夺AI时代的控制权。而相比之下,曾经与它们齐名的腾讯在AI上明显落后了,完全没跟上节奏。 2023年腾讯做了些什么?2024年会有哪些转机?它的底在哪儿?在仔细研究了腾讯财报和电话会议纪录后,我有几个发现,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1、 游戏国际化成功 支撑腾讯收入半壁江山的仍然是以游戏为主的增值业务。2023年,腾讯增值业务收入2,984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社交网络(包括QQ的增值服务、音乐付费、游戏直播等)收入1,185亿元,同比仅增长1%;本土市场游戏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也只有 2%;而国际市场游戏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达14%,扣除汇率影响后的同比增幅为8%。 游戏的海外收入是从2020年开始在腾讯财报中单列。当年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9%至391亿元,其中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43%至98亿元。当时国内游戏仍在高速增长,海外市场开始爆发,但收入只占游戏整体收入的25%。 2021年,腾讯在国内游戏市场的增速开始明显下滑。当年本土市场游戏收入1288 亿元,只增长 了6% ;而国际市场游戏收入455 亿元,同比增长了 31% ,在腾讯游戏整体营收中的比重上升到26%。 2022年,因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实施,加上因版号问题而较少新游戏发布,中国整
2024,腾讯的底在哪儿?

联手英伟达和谷歌 苹果的AI自救

在2024 GTC会上,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算力核弹Blackwell上,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英伟达将omniverse平台引入苹果vision pro。 Omniverse是英伟达在2021 年的GTC大会发布的,这是全球第一个3D实时协作平台,即数字孪生平台,可供身处不同地方的团队在同一共享虚拟空间中进行实时协作。我记得老黄曾演示了一个厨房的数字孪生体,从厨房、锅具、拉面及面条上腾腾的热气,都栩栩如生,光影效果好比现实。 2022年元宇宙大火之际,英伟达的Omniverse也火了一阵子。后来随着元宇宙退潮,Omniverse很少被关注。而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人们对英伟达的关注更是聚焦在一卡难求的GPU上。 但其实,Omniverse在工业领域还是有很多应用。比如宝马集团使用NVIDIA Omniverse来设计其数字孪生工厂,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WPP集团在Omniverse平台上用虚拟制作方式取代传统的现场制作方式,电影制作公司、建筑设计公司等也利用Omniverse让不同国家的团队在数字空间中进行协作。 这次英伟达和苹果的合作形式是以API的形式提供omniverse cloud,开发人员可以通过API将工业系统的数字孪生流传输到vision pro头显中。注意,这个API面向的对象是工业系统,也就是B端企业。 这基本也证实了我之前判断的苹果vision pro 先2B再2C。目前vision pro又贵又重,加上没什么杀手级应用,对普通用户来说实在没什么价值,发售之后就出现了退货潮。而企业是有实际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类似宝马、WPP,他们要在数字孪生体中开展新型的生产方式,就非常需要vision pro这样的终端。他们不仅有能力支付每台3500美元的价格,而且相比这种新型生产方式节约的成本和创造的价值,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Omniverse将加快苹果visio
联手英伟达和谷歌 苹果的AI自救

优必选如何布局具身AI? 配得上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吗?

这两天优必选的股价疯了,我碰巧在3月7日下午听了优必选首席科学家的一个公开演讲,并在会后跟他做了简短的交流。本文把了解到的有用信息分享给大家,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特此声明。 3月6日,优必选股价暴涨88%;3月7日,开盘又大涨35%,一度冲上328港元,市值突破 1300亿港元,下午突然回落,以微涨收盘;3月8日开盘大涨11%,但马上回落并下跌,最终跌 12.75% ,以178 港元收盘。虽然坐了一个过山车,但短短三天时间最终涨幅达到近80%,在现今低迷的港股市场,已是令人瞠目结舌。 优必选于去年12月29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90港元,此后两个月股价一直在这个价位徘徊,且一度下跌到69港元。进入3月,优必选股价悄悄启动。202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人形机器人是一大重点。优必选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这是其股价突然大涨的根本动因。 但就在优必选股价暴涨的过程中,很多富途牛牛的投资者在讨论区纷纷表示困惑:就是那个会跳舞的机器人吗?值这么多钱吗?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优必选的上涨动能最终还是被打断。 人形机器人这个概念很新,而优必选很“老”。优必选早在2012年3月 就成立了 ,2014年研发并生产首款机器人Alpha机器人。2016年540台Alpha阿尔法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表演,惊艳全场,给优必选留下了高科技的美名。 后来优必选开始生产教育等各类功能性的机器人,给孩子讲故事、在商场做个导购、在酒店送个东西,但这种功能简单的机器人实用价值有限,不成气候。 直到最近几年,我们仍未看到优必选在机器人技术上有明显的突破。2018年优必选发布人形机器人walker, 2019年第二代walker再登春晚表演,2022年悟空机器人登上北京冬奥会表演。毫不客气地说,人们对优必选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华而不实的跳舞机器人上。 ChatG
优必选如何布局具身AI? 配得上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吗?

Anthropic推出Claude3 要和openAI打价格战

亚马逊投资的Anthropic刚推出了Claude3,关于这家大模型的介绍,参考我之前写的《亚马逊投资40亿美元的Anthropic,能跟OpenAI分庭抗礼吗?》。很多媒体惊呼Claude3全面超过GPT-4,并且罗列了很多数据,但其实这些都是Anthropic官网提供的。我也还没来得及去亲自测试和比较Claude3和GPT-4,所以暂不讨论这个话题。但我发现Claude3的定价体系很有策略,明显是准备和openAI打价格战。Claude3是一个系列模型,包括Opus 、Sonnet 和Haiku,上下文窗口都是200K。其中Opus最强,供 Claude Pro 订阅者使用;Sonnet次之,现正在为 claude.ai 提供免费体验;Haiku则是紧凑型的。Anthropic对这三个模型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定价策略。Opus是Claude3中智能程度最高的产品,潜在用途包括跨 API 和数据库规划和执行复杂的操作、交互式编码的自动化任务,药物发现等研发领域,以及图表、财务和市场趋势的高级分析、预测等策略性任务。Opus的定价是每百万token 输入15美元、输出75美元。Sonnet则在智能程度和速度上做了一些平衡,可以理解为Claude3的经济实用版,它可以用于数据处理,推荐、预测和定向营销,以及代码生成等。Sonnet的定价是每百万token 输入3美元、输出15美元,是Opus的五分之一。Haiku则宣称是最快、最紧凑的模型,我理解为Claude3的简化版。可以用于翻译等客户互动,内容审核,以及优化物流、库存管理、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知识等。Haiku的定价是每百万token 输入0.25美元、输出1.25 美元,相当便宜。我们再来看一下openAI的价格体系。openAI称,GPT-4 Turbo拥有 128k 上下文,比 GPT-4 更强大,而且价格更低——每
Anthropic推出Claude3 要和openAI打价格战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