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李先生
华尔街李先生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LZH NEWS立之恒财经
IP属地:0
7关注
81粉丝
6主题
0勋章

Facebook遭遇多项不利因素,元宇宙会是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吗?

Facebook近日遭遇多项不利因素最近几个月,Facebook面临多项不利因素,苹果iOS隐私政策变化让Facebook营收承压,反垄断、青少年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等问题,以及近日长达7个小时的全球性宕机,导致了Facebook及其子应用群无法正常登录使用,多项不利因素让Facebook股价大幅跳水。 10月25日Facebook公布三季度财报三季度,同时宣布了5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那么Facebook的财报到底如何?近日Facebook被曝出要改名元宇宙的消息,而且从四季度开始,财报将独立披露VR/AR业务的经营情况,元宇宙会是Facebook未来实现高增长的“解药”吗?营收不及预期,用户增速放缓,用户黏性下滑报告显示Facebook第三季度营收290.1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低于市场预期的294.5亿美元。营收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受苹果隐私新政影响,导致精准定位用户的广告能力下降,广告投放的成本增加的同时,衡量广告投放效果的难度也提升,进而导致广告收入增长受阻。 数据显示,三季度Facebook广告收入28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略低于上一季度的285.8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以来,让人们线下消费的行为受到影响,促使消费者转为线上消费,进而推动了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目前企业仍在向线上转移,但数字化转型的速度,相较于去年疫情最严重时候的增速明显放缓,这也对公司营收增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Facebook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广告,因此其核心用户指标的趋势变化,会影响广告客户投放的决策,进而影响Facebook的营收情况。 财报显示, 第三季度,Facebook日活用户数达19.3亿,同比增长6%,较上年同期12.3%的同比增速,增速严重放缓;Facebook月活用户数达29.1亿,
Facebook遭遇多项不利因素,元宇宙会是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吗?

WeWork VS 优客工场, 未来共享办公市场的转型应如何?

10 月 21 日,共享办公服务提供商 WeWork 正式以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方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 "WE",募集资金13亿美元,包括8亿美元 PIPE。上市首日WeWork开于每股11.28美元,目前股价为13.18,累计涨幅20%,市值约为105亿美元。WeWork总部位于纽约的Wework成立于2010年,上市前共经历了17轮融资。这并不是WeWork第一次尝试上市。2019年8月,WeWork曾通过传统IPO流程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未能成功。值得关注的是,WeWork在当时的IPO招股书中曾173次提到中国,并把中国共享办公的业务增长作为其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增长机会之一。的确,伴随着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共享办公行业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70%以上的“独角兽”初创企业都在美国和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国内对疫情的稳定控制和创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市场环境仍旧乐观。提到共享办公的中国市场,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优客工场是WeWork无法回避的竞争对手。在优客工场的初创期,很多业内人士将该企业称为“中国版WeWork”。2020年11月18日,优客工场通过SPAC的方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联合办公第一股”。 根据WeWork上市的公开资料显示,大客户、定制化、轻资产输出将是WeWork未来的发展路径,这也与优客工场目前的发展方向存在着大量交集。 然而,对比双方的营收和市值,却与公众层面的认知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WeWork2021年一季度收入5.98亿美元,二季度收入5.93亿美元,按照该公司的初步计算,第三季收入在6.5亿美元至7亿美元之间,保守估计2021年全年收入约25亿美元。WeWork的估值约90亿美金,PS值约为3.7倍。再看优客工场,2021年的收入预计13.5亿人民币,而其市值却只有5亿人民币,PS值不到0
WeWork VS 优客工场, 未来共享办公市场的转型应如何?

Snap 在Q3公布后出现大跌,未来将会怎样?

SnapQ4的未来营收预期不及市场预期可能是导致大跌的主要原因Snap自19年股价启动以来,已上涨10多倍,无疑是近两年的超级明星股。然而,自10月21日发布Q3财报之后,股价暴跌21.6%,究竟是什么原因?对于Snap这种高成长的社交软件公司,市场核心关注的是DAU(日活跃用户)增速、ARPU(平均用户营收)、获客成本、现金流等指标,其次才是营收和利润,而且一般来说对亏损的容忍性比较高,主要关注的是未来公司是否能有更大规模的盈利。那么从数据来看,营收同比增长57%达到10.7亿美元,市场预期11亿美元,比预期稍低一点,这个不是大问题。DAU同比增长23%,环比也有4.4%的增幅,达到3.06亿人,比市场预期的3.01亿基本是in line,,这个影响也并不足以造成这么大的跌幅。大问题实际出在了未来预期上。首先是公司对于Q4的业绩指引:预计四季度营收11.7亿至12.1亿美元,而市场预期13.5亿美元,相比来说低了不少。据管理层的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在于苹果的隐私政策,苹果让合作的广告商难以评估和管理在IOS上投放的广告(拿不到数据)。另外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仍然紊乱,并且多地出现能源紧缺和用工荒,这对于企业的广告投入有持续不利影响。Q3的经营情况Snap的DAU增长仍然稳健,全球来看有23%的同比增速。不过拆分来看北美和欧洲的增速已明显放缓,基本见顶,增量主要来源于海外。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海外的变现能力相比欧美差距比较大。不过好的方面是Snap全球范围内的ARPU同比增长28%——用户和ARPU齐升意味着商业模式运转健康,增量主要来源于欧美,分别增长49%和34%,而海外其他地方仅增长3%。这意味着海外目前市场仍有待扩张,未来主要是问题是的用户的变现能力。从营收成本来看,Q3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达到40%,也就是说毛利率提升至60%。这个毛利率水平相对其他广告商如fac
Snap 在Q3公布后出现大跌,未来将会怎样?

美国消费变迁与中国投资机会

美国消费市场变迁的三个阶段:大众消费→品牌化消费→理性消费如果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将1920年至今美国消费变迁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众消费、品牌化消费、理性消费阶段。一战之后美国经历“柯立芝”繁荣,大众消费在20年代逐渐在美国社会占据消费主流地位,汽车、电气、 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促使相关工业品投资产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末,人均GDP由9000美元向30000美元加速迈进,美国居民更多追求品牌化消费,甚至通过高档消费来炫耀其收入和地位;90年代以来,美国数次经济危机和贫富差距扩大使美国居民不再盲目追求高价商品,而更多地关注商品性价比,理性消费登上历史舞台。五大核心驱动美国消费市场长期繁荣1)经济繁荣+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繁荣+收入稳定增长是美国消费崛起的核心。二战后至今的近百年间,美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大致可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46-1973年为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期,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恢复,美国经济在这一阶段增长明显,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均迅速提升;②1974-1980年是美国经济的滞胀期,此时美国GDP曾短暂陷入负增长阶段,失业率增加与通货膨胀并存;③1983-1999年是美国经济的复苏期,受信息及通讯革命的驱动,美国在90年代步入互联网时代;④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高涨与破灭,但至今依然保持全球经济霸主地位。2)人口扩张+年龄结构优化从人口结构来看,美国堪称“最年轻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稳定增长成为支撑美国消费行业的刚性力量。二 战结束后,美国迎来婴儿潮,1946-1964年间美国共有7600万婴儿出生,美国总人口从1946年的1.41亿大幅上升至1964年的1.92亿。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达到婚育年龄,再次引发了新 一波人口高峰。虽然此后美国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基本稳定在1%-
美国消费变迁与中国投资机会

阿斯麦Q3超预期,对比英特尔哪个更值得投资?

10月20日,阿斯麦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在GAAP会计准则下,该公司Q3净销售额52.41亿欧元($6.1B)低于市场预期的52.96亿欧元($6.17B),上年同期为39.58亿欧元($4.6),同比增长32.4%;净利润为17.40亿欧元($2.03B),上年同期为10.62亿欧元($1.24B),同比增长63.8%。 而英特尔也将于10月21日公布Q3财报业绩,此前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191亿美元,对应每股盈利1.08美元,毛利率53%,大致与去年同期持平,所以市场对英特尔不免有所失望,认为哪怕阿斯麦的净销售额低于市场预期,但对比英特尔还是更具有投资机会。阿斯麦和英特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家半导体公司。ASML是光刻系统的顶级供应商,该系统用于在硅片上蚀刻电路图案,同时被用来制造世界上最小的芯片。而英特尔是个人计算机和数据中心CPU的最大生产商,另外也持有阿斯麦的少量股份。2019年底全球芯片短缺盛行,阿斯麦和英特尔开始备受市场关注,受益于新型光刻系统需求持续强劲,过去三年阿斯麦的股价飙升了约300%,目前市值为3150亿美元,而在过去三年里,英特尔的股价涨幅不到15%,当前市值为2250亿美元作为半导体股的两座巨头,为何阿斯麦比英特尔更受欢迎更值得投资?阿斯麦业绩将持续火热2019年,由于全球内存芯片供过于求,抑制了市场对新系统的需求,阿斯麦的收入仅增长了8%。然而,随着内存市场的稳定和顶级芯片厂商提高产能以应对新芯片需求的激增,其收入在2020年增长了18%。阿斯麦的每股收益在2019年仅增长了1%,不过在2020年增长了38%,因为该公司销售了更多利润率更高的EUV(极紫外线光刻)系统。EUV总销量增长了60%,占其全年收入的32%。2021年上半年,阿斯麦收入同比增长45%,每股收益飙升110%,随着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三
阿斯麦Q3超预期,对比英特尔哪个更值得投资?

高盛将获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100%的控股权

美国的投资银行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自2020年1月份美中达成的相应的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对美国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银行继续押注中国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同时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投资。10月18日,高盛宣布,证监会已对高盛成为旗下中国合资企业高盛高华证券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高盛將收购目前尚未拥有的高盛高华股权,这标志着高盛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17年后掀开了新的篇章。相关的手续得到批准完成之后,高盛高华将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有限公司。高盛是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公司,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等各领域的众多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于1869年,总部设在纽约,在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2004年,高盛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高盛将获得中国合资公司GSGH的100%控股权2020年3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其对合资公司所拥有的33%股权提高至51%控股,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重组进程中,高盛除了发展并加强现有本土A股上市、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内金融顾问等业务,更计划在中长期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并持续投资于人才和技术。当前高盛已启动收购合资公司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高盛的中国战略计划曾概述,未来将拥有中国公司100%的所有权,加强现有业务,扩大现有市场以及人才、技术投资。完成100%控股后,集团会更好地投资中国,除了主打的投行业务外,投资、资管业务以及个人财富板块都是未来中国市场发展的重点方向。中国金融业加快推进双向开放在外资券商持股比限制放开速度加快背景下,中国证监会已核准多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秉持开放理念,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步伐加快推进。2020年初,证监会提前一年放开证券、基金和期货经营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均和本国企业一样
高盛将获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100%的控股权

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现状及消费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自己的健康,近些年全球的健身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美国出现了24 hour fitness和Anytime Fitness的大型健身品牌,其中像Anytime Fitness在全球30个国家有3500多家健身房。 在刚过云的2020年又有两家健身品牌Xponential Fitness(XPOF.US)和F45 Training(FXLV.US)成功上市,且市值都超过了10亿美元。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身,以下的内容主要分析中国健身行业和消费现状。市场规模:健身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会员渗透率有待提升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近几年不断增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并达到3771亿元。2020年中国健身房会员7029万人,渗透率为4.87%,而美国健身房会员的渗透率为19.0%,这意味着中国的健身房事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用户调研:消费者对健身房评价总体较好,团课质量有待提高中国近半数消费者年卡消费金额在1001-3000元之间,而低于1000元与高于5001元的年卡消费受访者比例分别占比10.0%和18.8%。中国健身房消费者对健身房的总体评价较好,不满意健身房的比率仅为6.5%,其中对健身教练的总体评分较高, 但是当前仍有超三成受访者对健身团体课表示不满意或是一般,团课的质量仍需要提高。行业趋势:健身房小型专业化趋势明显从表面看,健身房小型、专项化趋势明显,这一类健身房真正的优势在于能在某一细分运动领域吸引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也能得到更多的社区归属感,出现了更多如瑜伽等细分健身领域的健身房。预计2025年中国的基础阶段体育健身人口可能会增长至3.25-3.5亿左右,在中国总体的体育健身人口中,可能达到65%-70%的占比。全球健身房市场发展阶段2020年COVID-19全球疫情之前,健身房行业
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现状及消费分析

10.5亿美元出售MoPub的广告业务,推特还有故事可讲吗

作为老牌社交媒体之一,推特(Twitter)在2020年前几乎从未得到投资者广泛认可,因为自从上市之后股价一直在下跌, 直到2020和2021这两年,公司的收益才有比较大的改善,股价也从之前不断下跌的走势中重回高位。可见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从推特的第二财季财报中看到——依靠数字广告收入特别是MoPub的广告业务,它不仅成功扭亏为盈,营收增长的幅度也达到了之前几个季度的总和出售旗下的MoPub的广告业务10月6日,推特却宣布将以10.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移动广告公司MoPub,接盘方则是手游公司AppLovin。按照推特公布的信息,这笔交易将以全现金形式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要知道MoPub这几年为推特创造了很大的营收,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推特要卖掉MoPub的广告业务。2013年,推特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MoPub——那时候MoPub刚成立3年,该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吉姆·佩恩(Jim Payne)曾先后任职于谷歌和另一家移动广告平台AdMob,2010年他创建了MoPub,在被推特收购前,MoPub已经累计获得了1850万美元的融资,并且将年营收提升到了1亿美元。收购MoPub无疑是个优秀的决策,一方面,它托管着规模巨大的,可实时定价的移动广告服务器,能够让客户自助交易并自由选择投放广告规模,这对推特的广告业务大有助益,收购MoPub算是推特向广告变现的开始。2014年,推特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TapCommerce,后者业务涉及广告自助交易和移动广告的精准二次投放;紧接着,推特又在2015年收购市场营销技术提供商TellApart,该笔交易总价为4.79亿美元,是推特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TapCommerce能够帮助推特改善广告定位和统计分析等功能;TellApart的加入则能够优化推特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和反馈。随着它们相继的被推特收购,推
10.5亿美元出售MoPub的广告业务,推特还有故事可讲吗

奈飞的《鱿鱼游戏》全球爆红,Q3财报值得期待

《鱿鱼游戏》播放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在过去一个月里,奈飞的股价逆市而上,攀升至历史新高,截至10月12日,奈非的市值已经来到了2775亿美元,奈非强势的股价表现与FAANG中的其他几只股票,如脸书、亚马逊、苹果和谷歌以及整个科技板块的下跌行情截然相反。 这得益于奈飞9月17日放映的《鱿鱼游戏》(Squid Game)系列剧大受欢迎,这部关于生存游戏的反乌托邦韩剧一直被认为是荒诞和不现实的,该剧虽然以韩国人的儿时游戏为主,却可以跨越文化差异让其他国家的观众产生共鸣。在展现人性的同时,该剧也向观众抛出了另一个社会问题——公平正义。原剧本曾经一度无人问津,但现在却有望登顶奈飞有史以来的收视冠军。在近90个国家收视率最高,这也是近期奈飞APP下载量激增的关键催化剂。奈飞亚太地区创意活动的负责人Minyoung Kim表示,从各方面来看,这部韩剧的总观看时长和观看至少两分钟的用户数量都有望超过Netflix目前的最高纪录——《布里奇顿(Bridgerton)》和《绅士怪盗(Lupin)》。Netflix在YouTube上发布的《鱿鱼游戏》预告片播放量已经超过1400万,是上面两部剧的两倍多。奈飞发力零售,与沃尔玛签约销售《鱿鱼游戏》等周边产品奈飞周一宣布,将在沃尔玛公司的网站上出售旗下几部最受欢迎节目的周边产品,包括最近爆火的《鱿鱼游戏》,这是奈飞迄今与一家全国性零售商达成的最大一笔交易。沃尔玛将出售来自奈飞儿童节目《CoComelon》的玩具,来自其真人秀系列《Nailed It!》的烘培用品,以及《鱿鱼游戏》的T恤,其中许多商品将由沃尔玛独家销售。奈飞表示,双方的合作从7个节目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扩大。《鱿鱼游戏》的爆火将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奈飞全球化进程自2010年,奈飞一开始进军加拿大市场,2020年,奈飞在美国、加拿大地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0%,奈飞联席首席执行官
奈飞的《鱿鱼游戏》全球爆红,Q3财报值得期待

法拉第未来遭遇做空机构质疑,未来是否能交付汽车成为关键的问题

FF在电动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汽车行业正处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转型的初期。而法拉第正在创造新技术,整合绿色出行和互联数字生态系统,试图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未来。凭借着在电动汽车消费的高端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自7月份成功通过合并上市以来,该公司的对下一阶段的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图,探索方向也已相对明确。而按照规划,未来五年,FF的乘用车规划将包括 FF 91 系列、FF 81 系列和 FF 71 系列。其中,FF 81 预计将于 2023 年量产上市,FF71 预计将于2024 底量产上市。预计其未来5年累计销量将超过40万辆,其中在相关声明中表未首款旗舰车型FF 91已获得逾1.4万份预订。不过,随着成功上市成为一家公众的的公司,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机构关注,FF未来是否能够按预期的交付汽车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开始质疑该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10 月 7 日,美国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 发布了一份关于 FF(法拉第未来,FFIE.US)公司的沽空报告,称FF不具备卖车的实力。这份 27 页的报告在开篇就称 FF 一辆车都不会卖出去,到目前为止,FF 只是一个从美国投资者那里圈钱,然后将钱“倒入其创始人贾跃亭所创造的债务黑洞。报告称:“经营八年,FF仍未能交付汽车并再次表未明年也不可能交付“。公司违背了在美国及中国五个地方建厂的承诺,对于第六个工厂的建设也多次推迟。此外,FF 正在遭受数十家被欠款的供应商的起诉,并且未能披露在中国已被法院冻结的资产。”针对上述机构的沽空报告,FF 相关人士表示,该报告充满大量误导性信息,缺乏逻辑且无事实依据;FF 对该机构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失望且予以谴责,并将对此类不实指控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今年年初,FF 宣布通过与一家 SPAC 公司 Property Solutions
法拉第未来遭遇做空机构质疑,未来是否能交付汽车成为关键的问题

台积电Q3营利双增,未来依然可期待

台积电三季度营收和利润都增长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9日盘后公布2021年9月营收,营收金额1,526.85亿元,较8月增长11%,较2020年同期增长19.7%,创单月营收新高记录。合计第三季营收为4,146.69亿元,较第二季增长11.4%,较2020年同期也增长16.3%,单季营收超过4,000亿,同创单季新高记录。在本年度一季度的说明会台积电曾强调,因市场需求强劲,上调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与预测指标。总裁魏哲家预计,2021年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全球不含内存的半导体产业,产值将较2020年增长达17%,较先前预估增长12%增加5个百分点。芯片代工方面,产值也由原本预估16%增加4个百分点到20%。从第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表明该公司正受益于全球芯片的持续短缺。对于台积电第三季度的表现,行业分析师查尔斯·舒姆(Charles Shum)称:“在苹果和AMD公司等客户强劲订单的支持下,尤其是7纳米和5纳米芯片订单,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达到了147亿美元的指导性预期。台积电3nm已被全部预定根据报道,在台积电举办的2021年技术论坛上,台积电宣布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提前试产4nm制程,计划将在明年下半年试产3nm制程,并且,台积电在3nm芯片生产设施上获得了200亿美元的投资,台积电CEO魏哲家曾表示,3nm工艺将会给芯片带来不俗的性能提升,相比5nm工艺,3nm工艺将使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提升70%,速度提升10%-15%之间,能效提升25%-30%。出色的3nm制程工艺,产能势必会受到合作伙伴的抢夺。根据外媒报道称,台积电3nm工艺已经准备了4波产能,其中这些产能中的大部分将留给苹果,这也就意味着,苹果将优先使用上台积电的3nm制程工艺。至于台积电后三波的3nm产能,将会被高通、英特尔、英伟达以及AMD等厂商预定。值得一提的是,6月
台积电Q3营利双增,未来依然可期待

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全球化,各地贡献自身力量

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全球化,各地贡献自身力量发展至今,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了千亿美元的产业,并且产业链已经实现全球化,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是真正地实现供应链全球化的产业,美国、韩国、日本、中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发挥各自的产业链优势为全球半导体产业贡献一份力量,全球目前并未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半导体的自给自足。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占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47%。排名第二的是韩国,韩国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占比为19%。日本和欧盟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占比均为10%,并列第三。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和5%。根据BCG和SIA联合发布的《在不确定的时代加强全球半导体产业产业链(2021.04)》的报告显示,若按设备制造/组装所在地统计,2019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占比高达35%;美国则排名第二,销售额占比为19%。具体来看,美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前端EDA/IP、芯片设计等领域贡献了重要力量;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半导体材料等重要环节提供了核心技术;韩国在芯片设计-存储领域、半导体材料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则在晶圆制造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链增加值上,这六大国家/地区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总增加值贡献了9%及以上的价值。其中,美国在EDA/IP贡献了74%的增加值;在芯片设计-逻辑上贡献了67%的增加值;在芯片设计-存储贡献了29%的增加值;在半导体制造设备贡献了41%的增加值。中国大陆则在全球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增加值占比高达38%。中国台湾在全球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前道晶圆制造和后道封装、测试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了22%、20%和27%。韩国在全球半导体芯片设计-存储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增加值。日本在全球芯片设计-DAO、半导体制造设备、半导体材料增加值占比分别高达24%、32%和19%。欧洲在全球芯片设计
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全球化,各地贡献自身力量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Tesla、BYD领衔纯电、插电市场2019年,全球纯电汽车市场,特斯拉以超过30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一位,北汽以15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二, 比亚迪14.7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三。三家企业也是全球仅有的销量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电混动市场中,比亚迪以72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一位,宝马以4.7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二,三菱以399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三车型销量中, Tesla Model3最畅销2019年,特斯拉mode3以销售超过30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成为全球仅有的单一车型销量超过10万辆的车型, 超过第2-5名的总和;北汽EU系列以11.1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二; 日产聆风、比亚迪EV/S2EV、宝骏E系列排名3、4、5位, 销量均在5万辆以上,是畅销车型的第二梯队;宝马5系新能源、三菱欧蓝德、雷诺ZOE、现代KONA和宝马i3分别位列6-10位。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上升,欧洲市场表现最优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从2016年Q1的0.97%增长至2020H1的2.87%,截止2019年底,中国、美国和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截止2019年底,中美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468%、1.86%和2.71%;中欧高于全球渗透率水平,美国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和欧洲新能源政策的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宰大幅上升,达到7.83%,并一举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和美国分别为3.62%和2.02%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注册量接近800万辆截止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注册量接近800万辆,累计7886500辆,其中中国累计注册量接近400万辆,占比接近48%美国注册量超过145万辆,占比约为18%,和他国家和地区注册量相比大幅领先全球销量前10的国家累计注册量超过700万辆,占全球能源汽车注册总量的9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前程无忧退市前最后一份财报,退市后的私有化是否能高估?

二季度营收增长,但利润大幅下降9月24日,前程无忧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长32.6%,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下滑了51.8%。而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前程无忧就出现净利润大降的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前程无忧净利从同期的2.05亿元下滑至5720万元,同比下降了72%。同时,报告期内,前程无忧的各项费用支出也在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前程无忧运营费用同比增长了45.3%至5.7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也从同期的2.93亿元提升至4.56亿元,同比增长了55.7%。并且,2021年二季度,前程无忧广告和推广费用高达1.27亿元,同比增长86.9%。前程无忧表示,主要是由于品牌广告支出增加,以及员工人数和员工薪酬支出增加。私有化协议已达成,下半年将退市三个多月前,前程无忧曾宣布与Garnet Faith Limited签订私有化交易的最终协议,Garnet Faith Limited将以57亿美元收购前程无忧,并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前程无忧也将退出纳斯达克市场,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截至美东时间9月27日收盘,前程无忧报价每股71.7美元,跌1.3%,总市值47.6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与6月初刚登陆纳斯达克的BOSS直聘相比,后者一上市市值就超150亿美元,如今前程无忧的市值还不及其三分之一。有业内人士曾分析认为,前程无忧私有化的最直接原因很有可能是估值问题。当前,前程无忧在美股市场的估值较低,私有化后回到国内市场或许可以寻求到更高的估值。对此,前程无忧回应称,“公司99%的业务都在国内,相关数据也与国内就业市场息息相关,考虑到中美贸易环境的变化,公司决定在这个时候进行私有化。”这是继智联招聘、58同城后,又一家从美股私有化退市的企业。作为招聘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次
前程无忧退市前最后一份财报,退市后的私有化是否能高估?

中国恒大是否能从困难中走出来?

为债务而窒息8月18日,许家印卸任恒大集团董事长8月19日,恒大集团总裁减持恒大相关股票,套现过亿;8月2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约谈恒大集团高管。尽管恒大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董事长变更是恒大地产借深深房回归A股终止后的正常变动,未涉及具体管理架构、股权的变化9月11日,恒大财富出现违约,未经证实的违约资金总额为400亿,而这400亿,不过是近2万亿负债中的一小部分(2%)。恒大的总资产从100亿发展至1000亿只用了5年,从1000亿至1万亿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而从1万亿到2万亿也只用了5年时间,中国恒大在资产增速上连续创造了神话。但这个神话造就了今日极其庞大而难解的债务危机,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表内债务达到1.97万亿元的天文数字。这个数值相当于2020年全国的商品住宅销售总额17.4万亿的12.7%中国恒大负债总额(亿)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中国恒大已跨过杠杆极值十次危机有九次是债务引发的,这是个财务常识,即当企业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债务成本时,举债将变得不“经济”,不适合再扩大债务。如果再举债,过高的利息支出将降低股权资本的收益率,同时加大了经营风险,尤其当企业的净利润率低于ROE和负债成本时更是如此。根据中国恒大的年报,可以看出其在2019年,中国恒大ROE已经与债务成本基本持平,分别为9.30%和8.99%,而在2020年,其ROE已经明显低于债务成本,分别为8.96%和9.49%;与此同时,中国恒大的净利润率自2019年已降至7%以下,2020年仅为6.2%。2021年,上述指标将更加恶化。中国恒大,早已跨过继续扩大债务的临界点了。中国恒大2018年-2020年的ROE、负债成本和净利润率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400亿的财富毁约只是开始9月11日,恒大财富确认违约,未经证实的违约总规模为400亿。9月13日,恒大集团公布恒大财富的三种
中国恒大是否能从困难中走出来?

“双减”政策下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网易有道VS高途

“双减”政策下的业绩表现7月24日,中国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高素质教育,让教育更加的健康和公平,“双减”政策已经成为了今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 ,其中“双减”文件中强调学科类(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 )的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受此影响,对此很多人都担心整个行业的发展。行业内包括新东方、好未来在内的多家中国教育机构股票集体暴跌,截至美东时间9月21日收盘,高途股价为2.46美元/股,总市值6.29亿美元,距离今年1月的股价高点149.05美元/股,跌幅高达98.35%,市值蒸发超375亿美元。网易有道12.59美元/股,总市值15.86亿美元。距离今年1月的股价高点42.17美元/股,下跌70%,市值增蒸发超过37亿美元8月31日,网易有道(DAO.us)公布二季度财报,9月22号,高途(GOTU.us)公布二季度成绩单,这两家公司是目前整个教育行业的“双减政策”颁布后最先公布财报的公司,面对这次的政策打压和禁止,他们的业绩表现如何?他们又如何实现转型自救?高途K12业务占比高达93.69%网易有道、高途均呈现营收增长却亏损扩大的情况。据高途(GOTU.us)9月22日披露的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二季度收入22.323亿元,同比增长35.3%;净亏损9.18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86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K12 (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 )业务仍是高途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二季度,K12在线课程收入为20.914亿元,同比增长51%,占总
“双减”政策下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网易有道VS高途

中国医美行业洗牌,“新氧”能挺得住吗?

北京时间9月10日,新氧(NASDAQ:SY)公布其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二季度实现总收入4.5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 37.7%,超出市场预期,财报中提到,二季度增长主要是由于每个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平均收入增加;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7370万元,同比增长145.2%。作为“医美社区+电商模式”平台,新氧被称为医美界“小红书+大众点评”的结合体,凭借联结商家端与消费者端的巨大流量入口,以及医美互联网化的光鲜外衣,获经纬中国、鼎晖投资、挚信资本等投资,成立6年后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曾达到22.8美元/股。今年随着中国医美行业监管趋严,其估值泡沫也随之而来,曾被称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的新氧, 上市发行价16.5美元,但现已跌了70%,年内跌幅达52%。截止9月10日收盘,新氧市值仅有5.5亿美元。营收增速放缓、营销费用高企、在盈利边缘徘徊.资讯服务收入成主要营收支柱有人说美团的业务模式是提供一个坐的地方,公司从(骑手端)、(商家端)、(消费者端)三方面抽取利润。作为医美界的“小红书+大众点评”,新氧的营收模式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医美服务提供商抽取广告费、以及从医美交易中抽取佣金,即信息服务费和预约服务费。具体来看,预约服务费是消费者通过新氧预订医美项目和产品支付的,信息服务费指入驻新氧的医美机构和产品的广告费,从近几个季度的趋势来看,信息服务费即商家付的广告费占比越来越高。2016年之前,新氧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预约服务费,2016年预约服务费占新氧营收的59.53%,信息服务费仅占40.47%,此后信息服务费版块的营收占比持续升高。2021年Q2信息服务费占比已达79.83%,这一趋势显示出信息服务费已成新氧主要营收支柱。利润方面,排除季节性因素以及汇兑和投资方面的影响,本季度利润回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销售和营销
中国医美行业洗牌,“新氧”能挺得住吗?

达达集团是否能在数千亿市场的即时快递和零售的市场里立足吗?

摘要1. 达达集团二季报营收同比增长40%,但利润亏损6.4亿元,主要因为运营成本持续增加。2. 达达集团正在利用其业务生态来提高和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未来是否能获得更高的估值还是要看业绩的增长。北京时间9月8日,即时配送头部公司达达集团于美股盘后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达达集团在二季度实现营收14.75亿元,同比增长11.5%;净亏损6.4亿元,同比增加40%。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0日,达达集团股价从两周前的19美元上涨到目前的26美元,虽利润是亏损但市场似乎对本次的业绩报告的解读是偏乐观的,目前该公司的市值约为60亿美元,相比去年2020年6月份上市的市值增长了44%。从集团公司的分业务看来,旗下的达达快送二季度营收为5.94亿元,同比减少29.1%;旗下的“京东到家”业务营收为8.81亿元,同比增加81.34%,这也是京东到家业务营收首次超过达达快送业务营收。达达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达达快送业务营收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4月起,最后一公里的送货服务已由第三方公司执行,达达集团不再计算相关的收入与成本,对于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出于成本的考虑,从财报中可以看出,达达集团总成本为22.0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最多一项为运营与支持费用为11.36亿元,去年同期为11亿元。达达集团表示,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运营和支持成本将会持续增加。而另一个成本大头则是在销售和营销费用方面,二季度该项费用支出达到了8.24亿元,上年同期为3.86亿元,这一增长主要是对京东消费者的激励增加以及向零售商和第三方促销费用增加导致。从整体行业来看,如今,即时配送与即时零售领域俨然已成为了数千亿级别的大市场,市场空间大,前面没有巨无霸型企业,目前闪送,蜂鸟和顺风控股(002352.SH)旗下的顺丰同城在不断的追赶和竞争,这三家公司在
达达集团是否能在数千亿市场的即时快递和零售的市场里立足吗?

中国在线旅游的公司Q2业绩全部出炉,携程国际业务开始复苏

疫情后旅游业最好的一个季度。携程发布2021年Q2财报。至此,中国上市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公司都已公布Q2财报。和疫情发生后的各季度数据相比,携程2021年Q2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上升86%,环比上升43%;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Q2仍同比下降约32%。不过,Q2归属于携程集团股东的净亏损为6.47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净亏损的4.76亿元,净亏损扩大约36%。亏损同比扩大的原因在于投资部分的亏损,财报指出,若不计投资部分的亏损,2021年第二季度归属携程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7.28亿元。 数据来源:携程、同程、途牛2021年二季度报携程指出营收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市场的有效复苏,2021年Q2是疫情之后旅游业复苏最快的一个季度,依托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旅游企业大力营销、跨省游的逐步稳定开放,大多旅游企业的营收得到规模性复苏。在2021年“五一”假期,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内容战略初显成效,携程四项业务营收呈全线增长。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的佣金营收分别同比上升96%、80%、182%、141%,环比上升55%、37%、117%、55%。 数据来源:携程2021年二季度报其中,携程的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分别占总营收的42%、36%。财报指出,携程国内酒店和机票GMV同比均上升约150%,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国内酒店和机票预订在Q2均达到双位数增长。这主要由于该公司在产品供应链上持续发力。2021年Q2,携程强化了智能客户购票综合解决方案,加强与27家机场合作,通过联运的方式提高国内27个机场客运中转效能,该业务较201
中国在线旅游的公司Q2业绩全部出炉,携程国际业务开始复苏

耐克一季度因供应链影响营收不及预期,未来转型之路如何?

NIke(NKE.US)成立于1967年,以其标志性口号“Just Do It”而闻名。耐克是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运动鞋、服装、设备等产品及相关的设计、开发服务。公司主要通过耐克旗下的零售店和互联网网站,以及世界各地的独立经销商和授权经销商,向零售客户销售产品。耐克旗下拥有一系列品牌,包括 Air Jordan、Nike Golf 和 Nike Pro,以及 Converse 和 Hurley International 等。营收增长但不及预期美东时间9月24日周四盘后,耐克(NKE.US)发布了2022财年Q1财报。由于生产和发货的供应链延迟,阻碍了耐克及时满足市场对鞋和运动服的强劲需求,FY22Q1营收同比增15.6%至122.48亿美元,营业收入与FY20Q4营收持平,低于市场预期的124.64亿美元;得益于直营全价产品比例及利润率的提高,毛利润在海运费用飙涨的情况下,仍能同比增长20.1%至56.9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24.2%至18.74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18.1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增22.1%至1.16美元,好于预期的1.12美元。从不同地域来看,北美地区总营收同比增15.5%至48.79亿美元,不及预期的50.5亿美元,相较FY21Q4 的53.84亿美元营收下滑了9.4%;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总营收同比增13.6%至33.07亿美元;中国大陆总营收同比增11.3%至19.82亿美元,为各地区中增幅最小。耐克在直营和数字化方面的优势助推公司营收强劲增长,为公司提供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动力。随着疫苗接种人数的不断增加,线下实体零售稳步走向正常化,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得益于此,NIKE Direct 同比增长25%。同时,受会员的增长及复购率的提高,加上北美开学季热潮,耐克品牌数字业务保持同比25%的强
耐克一季度因供应链影响营收不及预期,未来转型之路如何?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