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0关注
16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未来加电站
11-18 21:21

1000万比亚迪用了30年,2000万比亚迪会用多少年?

2024年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 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比亚迪30年来有多敢?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凭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发展到如今近百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 比亚迪从0到1000万,用了30年,那么接下来值得期待的是,比亚迪从1000万到2000万,会用多少年? 如果我们参考比亚迪10月销量突破50万,那么可以得到的数字是一年500-600万,按照保守500万来估计,比亚迪从1000万到2000万,速度快得话,只用2年就可以了。 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事实上这就是因为比亚迪前30年积累了足够的势能,才能在后续的时间里开始迅猛狂飙。 这让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蔚来创始人李斌回应质疑时,就用的比亚迪的案例作为佐证。 李斌重点说了,比亚迪从2008年到2020年一直都是四五十万销量,真正突飞猛进还是在2020年之后才开始的。 2020年发生了什么呢? 答案有很多,但其中两个我认为比较重要: 一个是比亚迪长期在DM技术上的发力,终于开始收获成果——当消费者发现同样的价格,卖比亚迪的车不但更便宜,而且配置更高,综合油耗也比合资车更低时,原先合资车稳定的市场份额就开始动摇了。 第二个是品牌认知方面,由于比亚迪一直坚持做新能源车,这件事是从2008年就开始做,从F3DM到542的混动唐,再到比亚迪汉,可以说比亚迪这几年一直在加深消费者对其“新能源车第一”的认知,一旦市场的风向开始彻底转向的时候,毫无疑问比亚迪会成为最大的收获者。 $比亚迪(002594)$
1000万比亚迪用了30年,2000万比亚迪会用多少年?

仰望U9跑纽北7分17秒900的细节

中国车企之间有个新默契——纽北。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靠堆砌配置已经很难打造爆款了,除了自身产品过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来让消费者知道你的产品好。 比如说如何证明你的产品性能强?通常做法就是跑个零百加速,这在燃油车时代很有效,因为大众级别的性能车,零百加速也很难跑到2-3秒,通常零百能跑到5秒左右的燃油车,就已经是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买不起的了。 但在新能源时代,有了电机的加持后,双电机的车零百跑到4妙多,三电机的车零百跑到3秒多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原先依靠跑零百来证明自己性能强的营销方式就不太好使了。 所以中国车企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最为知名的赛道——纽博格林北赛道(Nurburgring Nordschleife)。 因为加速强的车,在弯弯曲曲的赛道上不一定能跑的快:事实上一台车要想在赛道上跑得快,就意味着它的性能必须是全面的强,而这正好符合了很多车企的传播需求,因此中国车企定位性能的产品,基本上都会拉到纽博格林去跑个成绩。 目前“纽博格林”营销最成功的是小米,通过SU7 Ultra非量产版本的“破纪录”成功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小米造的车很强,能够进入世界前几名的标准。除了小米,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龙头老大比亚迪其实也在纽博格林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而且有意思的是,小米成功跑的那一圈,还是比亚迪因为要解决自己产品的问题,让出来的。 比亚迪去跑赛道的车是仰望U9,是旗下仰望品牌的最高端车型,这台车在纽北赛道上跑出了7分17秒900的成绩,这个成绩虽然看上去很不错,但它一方面在排名上不够靠前,另一方面也远远不是仰望U9全部实力,所以了解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7分17秒900不是仰望U9全部实力呢? 因为这台车搭载了四个电机+云辇系统的情况下,整车重量接近2.5吨,比特斯拉和保时捷同级别的性能车重了100-200kg,这在赛道上其实是非常不利的情况。再
仰望U9跑纽北7分17秒900的细节

方程豹新车上市,这次不太一样

11月12日,比亚迪旗下的子品牌方程豹上市了一款新车型——豹8。 这台车最大的特点,是它在自身的市场定位中,第一次做到了智能性能一齐拉满。 在过去,硬派越野车型的市场容量不大,一方面是其售价较高,另一方面是硬派外观和越野性能往往意味着高油耗,这都跟家庭用车的初衷相违背,因此愿意购买这类车型的人少。 但买的人少,不代表需求少——事实上硬派方盒子造型有相当大的市场,同时人们在自驾游的时候,也希望自己的车越野性能越强越好。而比亚迪方程豹豹8,就是在这两个需求上诞生的车型。 首先,豹8有专业级的硬派SUV采用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带大梁”。整车引擎、变速箱等重要部件均装载于大梁之上,这意味着豹8是一个真正,可以征服很多难走地形的硬派越野车。 再加上豹8作为一款3.3吨重的硬派SUV,百公里加速仅需4.8s,百公里亏电油耗仅8.5L,搭载的比亚迪全功能版云辇-P液压悬架,是全球首款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与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同款。 当然,最重要的是,豹8在智能化方面,选择了跟华为合作,这是我再标题中说的“不太一样”的地方。 因为方程豹作为比亚迪旗下重要的新品牌,它选择了”入华“与华为合作后,一方面是可以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水平上迅速拉到跟行业头部对齐(和问界一样),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华为的”inside“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功。 豹8,对比亚迪和华为双方而言,都是一台非常重要的车,比亚迪需要豹8来打下新的市场,以及验证华为inside的吸引力,而华为成功跟比亚迪“牵手”,获得比亚迪的认可后,也就意味着华为的供应商角色真正走通了。 过几天,我会写一篇文章详细聊聊这件事。 $比亚迪(002594)$ $赛力斯(6011
方程豹新车上市,这次不太一样

比亚迪破历史新高难掩“颓势”,合资油车狂跌仍显“王者锋芒”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比亚迪10月销量50万台车,成为中国车企及世界新能源车企单月销量纪录创造者。 这个记录意味着啥?如果简单粗暴,按照每个月至少50万台的销量去线性推测,那么明年比亚迪至少能交付出600万台车,参考2023年的排名来看,比亚迪至少可以排到第四名或者第五名。 在2023年的榜单上,比亚迪以302万的销量位列第九,已经有资格跟全球大车企坐在一桌上吃饭了。如果仔细看这个榜单上具体的名次和对应销量,也许你会问:按照600万台来计算,明年比亚迪为啥不是第六名呢? 因为比亚迪的销量不是王传福凭空变出来的,而是实打实从合资品牌嘴里抢来了大量的肉吃,比如秦dmi就在抢丰田、大众和日产的基本盘,比亚迪卖一台秦,就意味着合资少卖一台车,少赚一台车的钱。 而且比亚迪的价格战打了这么久,利润居然还不错,这大概能让很多合资车企感到害怕了。别看丰田1000万辆很吓人,这1000万辆里面中国占了190万辆,而且市占率整体是在下滑的,如果丰田少了50万辆,比亚迪多了50万辆,那这两者的差距就会减少100万辆。 反正,丰田23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7%,24年上半年,丰田在中国的销量减少17.1%至73.49万辆,24年丰田的销量继续下滑,让出更多的市场份额给自主品牌,是已经注定发生的事情。 为啥只说丰田呢?因为本田和日产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吃掉很多了。 本田和日产销量被吃掉的影响,甚至已经体现在合作一方的利润上了,比如广汽集团这种国内巨头车企的Q3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40.40亿元,同比降低24.18%;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减少97.34%。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现金牛”广汽本田的销量下滑过于严重,而广汽丰田虽然还有销量,但已经被价格战打掉了大量利润。 要知道,比亚迪不仅仅是在国内吃外企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国外也开始有这个趋势。 根据泰国新能源机构power env
比亚迪破历史新高难掩“颓势”,合资油车狂跌仍显“王者锋芒”

亏损=利好?机构/游资下场炒作题材股是什么思路?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近期市场的走势很有意思,因为在一个明确的“牛市”氛围里,人气最高,讨论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反而是题材股。这些题材股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概念,没有业绩。 而一些业绩还不错的公司,却一直在阴跌。 周五高位题材股全面跌停,下周会不会继续炒作我不关心,但可以跟大家聊聊炒题材股的“合理逻辑”。 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很有意思:我之前跟大家讲过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大体上有三类:机构、散户、游资。不同参与者有不同的思路,以及优劣势,国内机构参与者是最主要的群体,因此很多时候了解了机构在想什么,预期是什么,往往可以让投资事倍功半。 炒作题材的群体里面,机构比例应该不大,主要是以游资为主,散户会跟风而来,机构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关系我们之后会讲。 为了能够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市场上的投资思路,我们也可以分成三大类:红利投资,成长投资,题材炒作。 这三类思路的基本操作方式是什么呢? 红利投资:低估值买入,稳定获取股息,估值超高会卖出。 成长投资:业绩成长快买入,业绩成长放缓卖出,估值超高会卖出。 题材炒作:??????(下面讲) 首先要明确一下,为什么会有题材炒作这种“投资方法”? 有句著名的话叫“XX的共识,也是共识”,而题材炒作,就是一种基于共识的交易行为,以某种契机为起始,开始有一部分群体会认为这个契机相关的题材股会涨,他们就会形成“买入”的共识。 说白了,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行为,而带有这个共识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种共识,在什么情况下会瓦解?那必然是没有后来者接盘买入的情况下。 后来者买入接盘没有了,有两种可能性,大多数人都只想到了第一种:股价太高了,没人敢买了。 很多人没考虑到更为普通的第二种情况:卖出的太多,导致后来的买盘跟不上。 而“卖出的太多”,在大多数人脑子里都会形成一种“散户割肉”的场景,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只股的主要股东,
亏损=利好?机构/游资下场炒作题材股是什么思路?

【车企观察】给电动车加上“油箱”,到底有没有“销量魔法”?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今天我们简单聊两个新闻,然后追踪一下一家已经开始强势二次崛起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 第一个新闻,是彭博社报道,据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电动汽车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中国正在向本国汽车制造商要求,要求其暂停在欧盟的扩张。 中国车企出海规模一旦大了,要想生意长远做下去,就必须像几十年前外企进入中国一样,要跟本地企业进行合作,以及在本地建厂带来工作岗位。 第二个新闻,是1-9月合资车销量同比下滑的情况,在这个榜单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 比如曾经的“GK5超跑”飞度,1-9月销量同比降幅高达67.6%,大众Polo销量同比降幅50.7%,大一点的车,比如别克昂科威销量同比降幅也有47.2%。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大规模流失。 这些市场份额,都被自主品牌的新老势力拿走了。 我们将这两个新闻结合在一起看,就会意识到,随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中国市场的销量对这些外资车企可有可无时,那么对应的国家也就不会欢迎中国汽车了。 除非,中国汽车愿意在当地建设工厂、供应链,以及输入一些技术。 基于以上两条新闻背后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汽车出海这件事上,越早和当地势力达成合作共赢的关系,越有机会成为全球级车企。 而今天要追踪的零跑汽车,就是目前在这条路线上走的最远的造车新势力。 说零跑目前走的最远,是因为它在除中国的全球市场上,已经和世界级的大车企Stellantis进行了深度绑定:Stellantis投资约15亿欧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获取了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成为零跑汽车的重要股东。 双方成立了一家专门做除中国以外全球市场的公司。在合资公司中Stellantis占51%,零跑占49%。 在欧洲,零跑C10、T03已经开始与Stellantis集团旗下的Jeep、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标致、雪铁龙等品牌的
【车企观察】给电动车加上“油箱”,到底有没有“销量魔法”?

贷款回购概念股,能不能无脑买入?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今天的话题就是标题里说的,贷款回购概念股,能不能无脑买入? 答案是不行。 接下来我要跟你们讲一下目前市场上散户都不知道的几个细节。 首先是贷款回购这件事,目前银行在抢首单,所以目前成功贷款出来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强的公司,那些业绩强大的公司会随后跟上,所以这不是一个短期炒作的概念,而是一个中期的概念。 而且一个更有意思的细节是:越大的公司,因为合规问题,以及流程冗长,所以反而贷款回购的速度越慢,现在走在前面率先批下来贷款额度的,要么是早就做准备的大公司,要么就是相对更为灵活的小公司,所以我们不能着急,没准哪天你持有的标的就审批下贷款回购了。 接下来说昨天的文章里的利率,我特意写出了虽然公开层面,回购增持贷款的利率仅为1.75%,但企业实际拿到的,可能是+50bp,也可能是+0bp(平出)。 这意味着啥? 对于银行来说最怕的是有的公司贷款回购了然后还不上钱,所以银行对公司也是有调研考核的,我们不知道具体的考核标准是啥,但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常识是,如果公司自己的股息率比贷款利率高,那么说明未来大概率还的起钱。 对于不分红的公司,就要看成长性了。 这一点对我们筛选合适的投资标的同样有参考价值,而且这里的点在于前面我说的这些公司实际的贷款成本是1.75%+50bp=2.25%(如果银行平出就是1.75%),也就是说如果参考股息率,你可以考虑找2.5%以上股息率的公司,这些公司理论上讲能批到的贷款额度会更多,回购力度也就更大。 当然,你要是愿意冒点风险,找1.75%以上也可以。 最后说个最炸裂的。 根据可靠内部消息,这批贷款不是纯贷款,前面我说了一个细节就是银行得审核这些公司是否还的起钱,然后你猜如果银行里面的人,不能对所有行业各个公司都做到深入了解,但还是得批贷款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一级市场其实挺常见,毕竟投资人不可能当“懂王”。 那么一级市场怎么解决呢?方法也很简
贷款回购概念股,能不能无脑买入?

【企业追踪】美股长牛几十年的关键原因,A股上市公司要学起来了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财经圈里,为什么美股能长牛几十年,以及为什么美股熊短牛长一直是热门的话题。 现在这个话题背后可能会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机会,因为A股上市公司要学起来了。 先简单介绍下美股长牛的情况,以及原因: 下图是标普500指数从1960年代中期至今60多年的走势,图中的阴影的部分是不断创新高的部分,占比约45%;白色部分是超过20%的回撤(以收盘价计),及其后上涨但不创新高的时间,占比约55%。 阴影部分可以理解为深度牛市,所以很多人的印象中美股一直在创历史新高,创新高后还能一路向上,说明这个市场已经没有长期亏损者,不管你是什么价格买的,只要不乱操作,都处于盈利状态。 在美股的长牛对比下,其他地区的股市,确实显得有点“不那么能打”。 美股长牛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们探讨最关键的一个——美股最近十几年之所以能长线走牛,关键是头部那几家科技公司持续的巨额回购。 数据对比上,我们大A,2023年全市场回购加起来也不到900亿人民币,而在美股,前段时间谷歌公司做了一个回购计划,这个计划里的额度你们猜猜是多少?答案是700亿美元。 也就是说,谷歌一个公司的回购,就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大A的5-6倍。 这个数据我觉得足够说明问题了。 随着10月18日至周末,央行传出的一个重要消息,过去大A回购力度太低的情况可能就成为历史了。这个消息就是回购增持贷款正式落地,到周末晚上已经有23家公司披露了相关进展。 这个消息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还是长期有效的那种: 市场的反应特别快,比如同花顺平台立即推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指数——“回购增持再贷款概念”(代码886089),预计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炒作的热点,进一步激发更多企业参与回购增持的行动。 企业回购股份一直都有,为啥大家特别认可这次的回购概念? 它有效地消除了之前媒体关于“企业减持激增”的负面报道,极大地恢复了市场信心。 与其他贷款相比,回购
【企业追踪】美股长牛几十年的关键原因,A股上市公司要学起来了

【车企观察】蔚来李斌,真就活该遭人背后捅刀?

文丨胡尚玉 导读: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特斯拉以其Model Y车型在中国20-30万价格区间的纯电动车市场占据了霸主地位。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蔚来子品牌乐道成为了有力的挑战者,但遭到了友商的围攻、背刺。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乐道遭友商集体背后捅刀的本质原因。 正文: 特斯拉为什么总是被踢出销量榜单? 在各大车企轮番“狂轰滥炸”的销量传播下,中国新能源车似乎就要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别看各个新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在台下默默看着大家的特斯拉最近几年一直是纯电20-30万市场的销量冠军,遥遥领先的那种。 以懂车帝上“近一年销量数据”为例,你会发现除了榜单第一的特斯拉Model Y,其余车型不但销量差很远,平均成交价差的更远。 尽管有很多品牌和车型都尝试对特斯拉发起了挑战,但目前为止无一成功。所以你会发现在它们发的销量榜单上,都用“中国品牌”或者“新势力”这样的定语,把特斯拉排除在外了,不然没法当第一。 可以想象,打败特斯拉Model Y ,吃掉纯电市场最肥美这一部分,成了多少车企的终极目标。早些时候有威马W6、零跑C11、蔚来ES6、极氪001、小鹏G6等等纯电车型试图从价格、配置、补能等各种方向挑战,但无一不折戟而归。 号召围攻特斯拉,李斌和乐道遭人背后捅刀 然后就是上个月(2024年9月)又有一批实力更强的选手,来挑战特斯拉Model Y 了:乐道L60、极氪7X、智界R7、阿维塔07、智己LS6、岚图知音,六款新产品,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全部对标特斯拉Model Y。 按照过去车企之间的互动记录,在大家的目标都是从特斯拉Model Y 那里“虎口夺食”的情况下,自然应该要站在一条战线上,最起码不要互相攻击拉踩才对。 但这次6款车围攻特斯拉的事情走向,就有点不一样了。 这次事件的主角品牌,叫乐道(ONVO)。 乐道汽车很多人大概都没听说过,它是蔚来(NIO)的
【车企观察】蔚来李斌,真就活该遭人背后捅刀?

牛回速归?99%股民不知道这场牛市的运转内核,这一篇梳理清楚了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最近几天市场的反转就突然开始了,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项新的刺激股市的政策,我把原文给大家贴过来: 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与股票增值能力;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向上市公司与主要股东贷款支持回购与增持股票。 这段话里的政策说的很明白了,为什么会引起市场的巨大反响,甚至间接掀起了一轮上涨呢? 因为市场从这段话里,读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预期(剧本)。 ——市场预期国家队会利用这个新政策来获取近乎无限的弹药,从而可以轻而易举把A股推上去。具体可能进行如下操作:(国家队还没有这么干,但市场已经先走了这个预期了) 1.首先一个明盘的信息是:国家队前期买了大量的沪深300ETF。 2.这次的政策是,国家队现在可以拿沪深300ETF去央行质押换国债。 3.置换到国债后,国家队在高位卖掉国债,压低国债收益率,利好股票估值提升,同时获得现金。 4.国家队拿着现金再去买沪深300ETF,同时沪深300ETF的质押率提升。 5.重复步骤2-4,国家队左脚踩右脚,迅速升天; ——站在场外的机构和股民一看,好家伙原来国家队有点“双拳难敌四手”,面对不停地砸盘也只能采取防御的姿态,但突然就有了无限弹药的BUFF,那肯定要跟着国家队干呀! 到了9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较昨日此时放量超4000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一轮牛市得到了确认。 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短短几天从2700到最高3400多,这其实是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暴涨方式,因此现在市场上又衍生出了很多针对这轮短期暴涨的预期:积极一点的认为会有回撤,然后再上攻,消极一点的就直接用08年,15年牛市的持续时间变短的趋势来预测了。 如果想尽可能完整参与这一轮牛市,尽可能抓住机会,就需要我们将各种影响
牛回速归?99%股民不知道这场牛市的运转内核,这一篇梳理清楚了

【车企观察】比亚迪传播三连击:900万下线+仰望U9+超跑工厂

观察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龙头老大的比亚迪是必须要追踪观察的。 近期比亚迪的各种传播动作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就是900万台车下线+仰望U9+超跑工厂三连击。 先说比亚迪这次传播动作的背景: 2024年9月25日,比亚迪集团第9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深汕工厂举行,下线车型为百万级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达成第9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 其实在不久前我也跟大家聊过比亚迪800万下线,从800万到900万,实际上仅仅过去了2个月。再往后2个月,估计就要迎来一千万下线了, 800万的传播目标是通过泰国工厂新车下线,展现比亚迪的出海战略进展顺利。在国内传播这件事的目标,就是让消费者看到自己买的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车型”,从而间接向潜在的消费者传达了”比亚迪是全球车企,产品闭眼买不会踩坑“的信号。 到了900万,传播目标就又不一样了。 首先我们看第900万台的车型——仰望U9,这是一个不亲民的顶级旗舰车型,在比亚迪内部的产品序列里,绝对是最靠前的。 在“900万”这一个大数字上,用仰望U9超跑作为代表,同时在信息里增加了“超跑工厂”这一辅助信息,意味着比亚迪在这一轮传播里,目标主要有两个: 传播仰望U9产品本身,因此来拔高比亚迪的品牌形象。 用超跑工厂,来为仰望U9的产品力进行一轮背书,同时向外界宣告中国汽车工业树立荣耀里程碑。 我个人对这件事里最感兴趣的是仰望U9背后的超跑工厂。 因为这个工厂其实可能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对于通常的工厂来说,往往“无人化”,“黑灯”,“生产效率”这样的关键词会成为工厂传播中主要的点,但对于超跑工厂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仰望U9性能很强,但价格也很贵,因此它的销量注定不会太高。 而工厂里的流水线,是为大规模量产准备的,这意味着如果从效率上来说,改造现有的生产线去生产仰望U9,远远要比新建工厂划算得多。 那为什么比亚迪还要
【车企观察】比亚迪传播三连击:900万下线+仰望U9+超跑工厂

【企业追踪】宁德旗下锂矿停产,反转要来了?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近期有个比较大的新闻,是关于宁德时代和锂矿的,我把新闻给大家贴一下: 9月11日晚间,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回应记者称:“根据近期碳酸锂市场情况,公司拟对江西宜春碳酸锂生产安排进行调整。” 此前,市场传闻宁德时代将暂停在江西宜春的锂矿业务。受此消息影响,9月11日A股锂矿板块大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多只个股涨停。 部分券商研报分析称,在供应过剩的下行周期,大型矿山停产或减产是行业触底的重要标志。 这事儿有意思在于,当前碳酸锂的价格其实没有到底的趋势,因为国内除了宁德时代,也还有很多其他的生产商,所以即便宁德时代暂停了生产,那么其他的成本更低的锂矿可能会供应上来——事实上根据我们对锂矿企业的追踪来看,目前几家龙头公司仍然在坚持扩产。(后面会详细讲) 宁德停产的理由,根据媒体的分析就是因为亏损了。 根据媒体“金融界”的一篇文章指出:宁德时代锂业务的现金成本大约是每吨10968美元(不含税)或者89000元人民币(含税)。媒体参考上海有色网(SMM)的数据后判断宁德时代的锂业务已连续两个月亏损。因为从2024年7月中旬开始,碳酸锂的现货价格就一直在宁德时代的成本线之下。 宁德时代主动停产,能让出多少市场份额呢?瑞银表示,宁德时代暂停江西的锂业务将导致中国碳酸锂月产量减少8%,相当于每月减少5000-6000吨碳酸锂当量(LCE),在市场供需趋于平衡的背景下将长期利好锂价。 我们把这些信息简单分类整理一下: 1.停产本身让出了大约8%的产能,这个数量上足以暂时打破供需平衡。 2.这8%是成本较高的锂矿,目前锂矿的价格下宁德时代是亏损的,也就是说除非锂矿价格暴涨,否则宁德时代短期内不会重启生产。 3.市场反馈:认为是巨大利好,高盛、瑞银多家机构认为是转折点。 除了新闻中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些平时的基本信息也需要我们知道: 1.虽然宁德时代旗下的矿亏损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
【企业追踪】宁德旗下锂矿停产,反转要来了?

比亚迪半年报里有哪些亮点?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称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最近也给出了2024年的半年报——作为上市公司而言,它们的一些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 所以今天就来看看比亚迪的半年报里,有哪些比较值得一提的内容。 这份半年报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超越”。 比亚迪的势头依然不减,它在逐步超越很多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王牌公司”。 比如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011.27亿元,总营收超越了上汽集团,这意味着作为私企的比亚迪,其规模和实力已经超越了中国汽车工业上的“国家队”领头羊。这也是国家乐于看到的,因为这是中国市场有活力,以及远比一些西方“民主”市场更为公平的一种证明。 (当然,上汽的经营质量同样不差,但比亚迪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 在销量上,比亚迪是新能源的冠军这件事让我们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了,最新的情况是据易车榜最新数据,比亚迪7月销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与大众;此前,据MarkLines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销量已超越本田成为全球第七大车企。 这里最需要一提的是,虽然销量上比亚迪已经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比亚迪目前的主要基本盘仍然是以国内为主,海外市场的销量以及势头正在慢慢起来,这也意味着如果比亚迪能在海外做到和国内一样规模,那么比亚迪就会成为世界第一车企。 这是有可能的。 在利润方面,作为“价格战”发起的一方,比亚迪在半年报里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目前是中国汽车市场净利润最高的整车公司。 当然,我们说的是当下,那么提前未来的数据呢? 在研发投入方面,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据Wind数据显示,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研发费用排名第一,成为A股“研发之王”。 很显然的,研发上比亚迪同样没有落后,甚至能排到A股第一,这意味着比亚迪作为一个整
比亚迪半年报里有哪些亮点?

【企业追踪】加码112亿补贴,新时代“4万亿”会在汽车领域搞?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本期探讨话题:新时代的4万亿 本期追踪企业:负极产业 上期文章给大家好好解释了下为什么近期大盘表现不佳的核心原因:机构摆烂。所以这段时间我每周都会关注一下机构的朋友到底在干什么。 上周他们说:全公司,上到投资经理下到交易员都在探讨中秋节去哪里玩,很多人电脑打开的不是wind,而是“去哪儿网”或者就在刷小红书。 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开摆? 他们说,是也不是——最近主要是被老美影响了,目前内部普遍担心美国进入衰退,那我们的出口绝对会大受影响。 ——现在机构都在研究这个预期,市场上部分机构也在交易这个预期。 老美衰退,对我们出口影响有多大很难统计,但简单估算,美国的GDP占全球的25%,消费占美国GDP的60%+,也就是说,美国消费占了全球GDP的大约15%,而这15%牵连了大量的产业,如果崩了,那么大家都不好过。 如果复盘过去的历史,那么时间线上是这样的: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08年11月出了4万亿。现在机构有的在赌这次一定也会有4万亿,有的机构认为不一定有,决定避险,双方互道SB。 嗯,除了担心老美的衰退影响我们出口,机构还在摆烂,那说明市场还需要继续等待。 如果出口未来大概率因为老美要崩一下,那么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消费了。 消费的大头还用说吗?那必然是汽车。 最近网上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关于购车补贴的——最开始是你手上有国三排放旧车置换,或者18年以前购买的电车置换,可以补贴10000或者7000。 后来8月16日发了个新《通知》,把报废补贴标准从10000或7000提高到了20000或15000,提高了一倍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后,很多人的购车换车的热情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目前如果你手上有国三排放的车(需要在你的名下),报废后可以拿到2万块钱的补贴,在叠加上部分车企的置换优惠,以及部分地区的可以叠加地补(比如苏州),等于是买个新车可以直接减2
【企业追踪】加码112亿补贴,新时代“4万亿”会在汽车领域搞?

【财报分析】现在这个摆烂的市场,是练内功的好时候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最近市场整体表现,用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就是:“摆烂”。 很多朋友可能会非常奇怪,甚至恼火为什么大盘整体就是上不去?前面的文章里我说过,整个市场的走向取决于三股势力的预期:散户的预期、机构的预期和游资的预期。 这里面机构其实分为很多种,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再细分一下机构,那么可以分为国家队,以及非国家队(券商、基金、QFII、保险、信托)。 目前来看,国家队之前一直在奋战,而非国家队的机构的朋友们,几乎没有不在摆烂的。 要证据? 看看最近市场的成交量,其实就反应了市场参与者的摆烂。 所以三股势力的预期中,机构一部分维稳为主且战且退,另一部分躺平摆烂,所以市场上只剩下散户和游资在来回博弈。 所以最近涨的快的,全市短期概念博弈,比如最近的《黑神话悟空》系列。 有一些比较优质的公司,随着业绩的继续增长,估值都得到了修复,另一些公司业绩还没走出坑的,估值就只能继续下滑了,总之,当前市场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力量,有的只管别暴跌就行,有的在躺平摆烂,大涨是肯定涨不了的。 网上部分媒体将其称为“垃圾时间”,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从中美的竞争角度来看,这段时间应该不会持续很久,因为随着美国进入降息节奏,全球市场上的资金一定会寻找更合适的地方。 机构躺平摆烂的阶段虽然没什么机会,但是一个“修炼内功”的好时候。 毕竟现在市场已经极度悲观了,虽然我们不知道汽车行业的内卷和价格战何时能结束,但毫无疑问的是,房地产难以持续的时候,只有像汽车这样的产业,才能在下一阶段支撑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给汽车持续不断的购车补贴) 昨天基本上该出财报的公司也都出财报了,有了24H1财报之后,公司之间也就有了可对比性,因此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进入持续练内功阶段了——我会把市场上主要的公司财报都做个对比,持续追踪,只有这样,等到行业开始好转时,我们才能抓住最好的机会。 今天,先从崩盘9
【财报分析】现在这个摆烂的市场,是练内功的好时候

比亚迪华为联手打造方程豹智驾

近日,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在深圳签订智能驾驶合作协议,官宣合作,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昆智驾,针对方程豹汽车展开智能驾驶的深入联合研发,首款产品聚焦在方程豹豹8车型,搭载华为乾昆智驾ADS3.0。 双方团队已立项并研发验证了很长时间。 这次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对比亚迪而言,智驾除了自研之外,也借助了华为的势能双管齐下。基本上意味着比亚迪在智驾,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可以迅速补齐,在后续的智能化时代不会失去如今销量一哥的地位。(看啥时候798秦能上智驾就有意思了) 对华为而言,除了X界的样板间,方程豹应该算是第一个真正“OEM”的,可以说华为智驾确实开始真正作为供应商了。 90076a151b804bc7895258c055d53ec5~tplv-shrink:553:733.jpeg
比亚迪华为联手打造方程豹智驾

【行业逻辑】在“奥德彪”满地跑的非洲,中国电动汽车卖给了谁?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奥德彪”是一个网络热梗,最初源于一个非洲小哥骑着自行车拉香蕉的故事。这个故事因为展现了非洲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勤劳而在网络上走红。后来,一些影视解说博主把从事货运以及驾驶相关的非洲小哥起名为“奥德彪”。除了骑着二八大杠拉香蕉的,也有开十八手货车的:可以说“奥德彪”里面的景象,成为了很多人对非洲的认知。从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上的“奥德彪”系列可以看出,非洲的绝大多数车都是又破又旧的二手车。实际的情况也确实是如此,以西非某地区为例,每年汽车市场的容量为10万台,但这其中二手车占据了9万台,新车只有1万台。新车中,皮卡又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按照大多数人对非洲的认知和理解,把电动车卖到非洲这种基建落后,经济落后的地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也不划算的事情。但实际上99%的人都不知道的是,有很多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开拓非洲的汽车市场,甚至他们可以把电动车卖到非洲这个用电都很困难的国度。所以,今天在我的好友《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的帮助下,给大家做一个行业分享,内容是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在非洲的情况。(由于需要对分享人的身份保密,因此文章中会隐去一些具体的地点)介绍电动汽车之前,先沿着前面的市场背景继续介绍。先说说非洲某国家每年卖出去90%的二手车:虽然汽车市场上90%以二手车为主,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非洲二手车市场上,7年以内车龄的车非常难以寻找,主要以奔驰宝马这类的高端车为主,其他大部分车辆车龄在10年左右。市场中的汽车尽管非常老旧,但价格却并不便宜。由于非洲汽车工业整体薄弱且长期依赖进口二手车,加上非常高的关税(算法和俄罗斯这边报废税差不多逻辑)、汇率、以及车走灰色清关渠道导致的高费用,所有因素加起来后,结果就是当地汽车价格非常高,如2013年1.8L的丰田卡罗拉现在在非洲当地的价格为10万人民币(国内2023年的混动双擎卡罗拉只要8万出头)。(图文无关,仅供参考)具
【行业逻辑】在“奥德彪”满地跑的非洲,中国电动汽车卖给了谁?

合资车企,不想卷了?

最近特别火爆的一个新闻,是说宝马决定放弃价格战,转而涨价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而BBA的营收和利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它们虽然还能赚到钱,但很多经销商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再加上价格战的本质,是通过降价这一手段,来牺牲品牌力从而达到维持或者增加销量的目的,对于BBA来说,它们的车能卖出高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品牌力,因此长期的价格战即便整体上不亏钱,对它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那么发起价格战的自主品牌呢? 如果从营收、利润和报表的角度来看,说实话它们目前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很多车企的高层在对外公开的交流会上都表达出了“要反对内卷”,“内卷有害”,“不参与内卷”的态度,事实上很多自主品牌也逐渐有了卷不动的趋势。 目前汽车圈的舆论,正在从“卷”开始向“不卷”变动,甚至有很多媒体人也都开始出来帮一些卷不动的车企说话,呼吁不要再继续打价格战,继续卷下去了。 理由方面有点可笑——价格战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下滑,从而最终还是整个行业受害。 这个论点看似有道理,但其实它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卷不卷这件事,打价格战这件事,跟产品的质量并不是直接的关系。 很多时候“一分钱一分货”这个朴素的道理,会让我们认为卷价格,必然会影响质量。 但实际上要从两方面来谈。 如果仅仅是砍物料成本,砍加工成本,砍人工成本,必然会影响质量。 但如果是通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人工成本,通过研发自产来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反而我们应该希望市场能够继续卷,更进一步去卷。 因此对于卷的不同态度,其实本身也能看出来这个车企是怎么考虑的。 比如在销量榜单上一直稳居第一的比亚迪,它的态度就是欢迎卷,要继续卷。 原因是什么? 因为比亚迪这家公司,卷的方向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依靠完整控制供应链上下游,并将绝大部分零配件都自产来降低成本,这种卷的方式,其实是非常
合资车企,不想卷了?
看了一个太平洋和皆电做的自动泊车测试,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断头路泊车。这个场景之前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而测试中大多数品牌的车也确实无法完成,其中搭载了华为系ADAS的问界和阿维塔,只能车头泊入,而小鹏和智己干脆就放弃了,唯一自己在断头路上掉了个头,然后倒车泊入的是比亚迪旗下的腾势。看来比亚迪在智能化上的补课效果非常好,这个视频可以说明的是,在自动泊车上,比亚迪现在算是第一梯队的成员了。

比亚迪为什么希望奇瑞做第二?

一般来说,像李云飞这个级别的在微博上亲自发布关于黑公关的事情,那基本上意味着比亚迪掌握了一定的实锤证据。黑公关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了,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意识到,公关的作用不仅仅是跟公众沟通,它本身其实也会在舆论场上为企业进行攻防。 正常来说,公关作为沟通角色,它的大部分操作都是在明面上进行,一个正常的企业公关策略,一般都是努力宣传自己的好,同时尽量不拉踩友商。 为什么说是尽量不呢,因为竞争中难免会遇到对比的问题,这时候有的企业会用匿名对比的方式,即自己产品实名,友商产品匿名的方式来对比,这也是一种相对体面的方式。 正因为大家在台面上都是“体面人”,都在客客气气和和善善说自己产品的好。 但这时候有的企业可能会出于一些原因去对友商的产品进行贬低,这时候就会动用“黑公关”了。 一般黑公关的作用是对友商的产品弱点进行精准爆破,从而凸显自己的产品更为优异,商场如战场,黑公关行为很难避免,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比亚迪,很显然会成为各方对标的主要对象,而自然也就更容易遭到黑公关的攻击。 李云飞除了在声讨黑公关,还特别“声援”了奇瑞——在重庆论坛上点赞奇瑞的出色和成就,直言更希望中国第二的位置是奇瑞。 这种发言其实不太常见。 在我看来,应该是比亚迪查了一圈都有谁黑自己后,发现奇瑞是最没有嫌疑的,所以特别夸赞了下奇瑞。 这有点类似于一场“内卷“——第一批做黑公关的企业,会发现是一个投入小,产出高的买卖,因为负面营销会让对手的客户转向自己,但如果市场上大量的企业都这么干时,大家就会陷入一种“内卷”的状态,导致黑对方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没底线,但收益并没有随之变高。 对于比亚迪而言,它目前NO.1的地位和立场,决定了这家车企大多数时候被动防守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产品力上它不需要去通过黑友商来获得用户的关注度,它更需要的是让自己尽量少被黑。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李云飞在重庆论坛上点赞奇瑞的出色和成就,因为
比亚迪为什么希望奇瑞做第二?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