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0关注
146粉丝
0主题
0勋章

收黑钱的汽车媒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汽车智能化,除了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驾乘体验之外,也在一些领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公关领域,现在很多车企的公关部都要考虑是不是要借助可追踪可记录的数据,来对一些黑公关进行反击了。 因为比亚迪和“姚十八”之间的纠纷有了新的结果。 2024年5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正式起诉某汽车博主的声明。声明中。比亚迪对“方程豹18L油耗事件”始作俑者姚*强提起正式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人民币。 给不知道的朋友简单介绍下前因后果: 比亚迪的方程豹刚上市的时候,有一家媒体“姚十八”做了一期方程豹的测评节目,结果是方程豹的油耗高达百公里18升,这油耗基本上达到了很多美系肌肉车的油耗,这对于一台插混越野车来说,油耗高的过于夸张——这种数据要是真的,是可以直接把方程豹这台车锤死的那种。 后来被一些网友在视频节目里发现了违法行为,于是就向交警部门举报,然后比亚迪官方也查了下这台车的后台数据,结果还真是测试方法有问题,比如有3个时段车速都超过了180km/h,这就明显是故意造假了。 后来交警那边处理的结果是,姚十八高速违法,被内蒙古及陕西等多地交警处罚,累计已被扣超12分。 接下来就是开头说的,比亚迪官方亲自下场起诉了这家媒体。 这件事基本上比亚迪会赢,因为证据都明摆着。 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原本在汽车媒体生态里的“黑公关”“黑媒体”,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逐渐被市场淘汰,这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这个可以从公关和媒体的角度各自讲一下: 从公关角度讲,很多时候公众会有同情弱者,同情弱势方的倾向,而媒体和车企之间,通常情况下媒体都是弱势方,因此一旦双方发生了冲突或者矛盾,只要媒体的问题不是特别大,大多数情况下媒体往往能在舆论上压倒车企。 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车企公关尽管知道对方就是来跟你收保护费,或者是收了其他人的钱来黑你,但大多数时候公关都会尽可能大事化
收黑钱的汽车媒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美国给中国新能源车加100%关税这事儿吧,其实算是拜振华点名了新能源车产业——这个产业是绝对有技术含金量的,而且可以带动国家的发展,是一个技术高点的产业。 中国拿下来,是走对了! 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化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成本和技术的优势下,无论美国做什么,都难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就算是美国不让进口,不让盟友进口,但还有大把的亚非拉兄弟们,比如中国新能源车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虽然美国汽车市场很大,但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也不是必须的,而且就跟印度一样存在不确定性,这种市场本身目前也不会给中国车企机会,像比亚迪,上汽,奇瑞这些车企也不可能会考虑去美国卖车。 印度和上汽MG这事儿,后来也说明白了,其实上汽是要了个很高的价格,那个价格基本上把最初的投资收回来了,其次更重要的是,印度MG的股权中,经销商以及部分小股东是投票权的,所以按照投票权来算,上汽还是占了主导位置,根本不吃亏。 所以进美国市场这事儿,很显然大家都不是傻子,现在确实不合适进,也没必要硬着头皮往里头挤。 你说已经建好的工厂? 美国要是对摩西哥进口的征税,那么这些地区的工厂也可以向其他地区供应,不是非要往美国卖。
比亚迪高阶全能SUV上市。5月10日,比亚迪全新一代e平台3.0 Evo及首搭车型海狮07EV全球同步首发。全新平台集合了全球首创CTB整车安全架构、全球首创十二合一智能电驱、全球首创智能宽温域高效热泵、全球首创全域智能快充、全球首创智能运动控制五大最新技术集群。其中,23000rpm全球量产最高转速电机、智能升流快充技术、智能末端快充技术、超级iTAC等突破性技术全部搭载于海狮07EV身上,令其具备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卓越表现,拥有了“全能王”的超凡实力。

2024北京车展,会是一个转折点

2024年的北京车展会成为车展的一个转折点,他在原本的品牌展示,消费者买车的两大作用之外,还会增加一个极其重要的新功能,那就是为不远万里前来中国的外商投资者做一场中国汽车产品、中国汽车工业的展示。 这个趋势其实从两年前就开始了,之前可能是外商被某个车企邀请到中国来考察,而随着中国汽车的影响力日益变强,越来越多的外商开始主动进入中国,主动联系中国车企寻求车辆贸易的事情。 而出现这个现象的本质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新能源车,代表着目前汽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而中国的汽车工厂,也代表着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力。 先进技术意味着产品性能强大,先进生产力意味着产品成本低廉,这两者叠加在一起时,实际上就开始了对外输出“汽车革命”。 对外输出产品,输出革命,那肯定会遇到不认同的情况,比如海外很多人会认为,中国新能源车的价格之所以又便宜又好,是因为国家给了大量的补贴,是不公平竞争。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亲自来看看,一台车的体验如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生产规模有多大,很多人就明白了。 以比亚迪为例,这家中国新能源车企中的龙头企业,在不久前的4月12日,就接待了北欧企业家参访团前来比亚迪考察、学习,有学员在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的领先不是靠补贴而是创新和技术。 今年的车展展台上,估计会出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发色的人,而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了解中国新能源车,然后看看能不能把车运到自己所在的国家售卖。 一个成本低,性能还比传统油车好的产品,你说是赚钱的概率大还是不赚钱的概率大? $比亚迪(002594)$
2024北京车展,会是一个转折点

燃油车已经成了少数派

2024年的4月,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上,注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在乘联会这个车企组建,非官方的组织发布的数据中,4月1-14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突破了50%。 达到了50.39%。 这意味着,如果以乘联会的口径为准,那么从今天起,你们身边买纯燃油车的人,都是汽车市场中的“少数派”。 而多数派“新能源车”,也就意味着,每卖出两辆乘用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这个50%的达成速度之快,就连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也未曾料及——仅仅在前一个月,也就是2024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 看,作为自主品牌里新能源老大的比亚迪,它的创始人的大胆预测,在现实的速度面前也显得“过于保守”了。 达成这一历史性节点,更是比咱们国家最初原定的2035年提前了11年。 虽然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但为啥会提前这么多时间达到? 大众都能看见的,是中国新能源车企持续“卷价格、卷技术”,产品力发生质的提升,特别是今年的价格战,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此外,不断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大众看不到的深层逻辑是: 因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卷死国内的绝大部分合资品牌,从而有足够的市场来支撑起收入规模和利润,来完成自身新能源技术的迭代。目前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也就2800万上下的规模,自主品牌要想多吃一口,那么合资品牌势必要少吃一口。 在油车技术上,自主品牌没有优势,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动价格战,利用技术、成本,以及新能源车本身对燃油车的优势,去抢夺合资品牌的市场就成了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以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为例,这家公司在燃油车时代其实不出彩,基本上是靠着“便宜大碗”的方式在10万以内的市场赚钱,同时把钱投入到电动化的研发中。 后来比亚迪起来之后,就开始主动发起价格战了——随着
燃油车已经成了少数派

汽车新能源化,会让很多细分市场变大

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有三个:腾势、方程豹和仰望。 最初很多人都认为比亚迪做不同的品牌,仅仅是为了价格区分而用,比如腾势的车,跟比亚迪自己品牌的车相比,差异点是有了奔驰设计加成的豪华比亚迪,所以要买出豪华体验上的溢价。 但豪华本身的溢价,除了内饰用料、设计之外,还有品牌本身的认可度,而腾势这个品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法通过名字直接把它跟奔驰联系起来,所以腾势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用更强的产品力,和更好的原创设计去打动那些消费者。 而方程豹就不同了。 方程豹之前只有豹5这一款车,所以大家对它的品牌定位并不是特别清晰,之前普遍的认知是,腾势管30-40万市场,方程豹管40-60万市场,仰望管百万市场,这次全家族亮相献礼比亚迪之后,全部成员都出现了:豹3、豹5、豹8、豹9。 其中3、5、8都是方盒子越野,而9则是一个超跑造型。 方程豹品牌成员全体亮相后,这个品牌的定位、调性就彻底明确了。、 在我看来,方程豹这个子品牌,可能会成为比亚迪最成功的子品牌。 因为通过豹5,比亚迪打开了“越野方盒子”的细分市场,并用豹5的销量,证明了这个市场的销量,足以再养活一个独立的品牌。 为什么说是“再”呢? 因为这个市场上,还有一位重量级玩家:长城汽车,和它的子品牌坦克系列一直都卖得相当不错——坦克品牌的市场份额集中在燃油方盒子越野车上,而方程豹的定位则是新能源方盒子越野车。 原本方盒子越野这个细分市场最大的痛点是油耗高,舒适性差,而这两点都可以通过汽车电气化来解决,所以一但没有了油耗、舒适性问题,那么外观帅气的方盒子越野细分市场就有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随着比亚迪和长城两家的竞争中不断推出更好的方盒子产品,会把这个细分市场做大。 汽车新能源化其实早就不是简单地用上电机电池,事实上新能源化的汽车,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
汽车新能源化,会让很多细分市场变大

比亚迪的第700万台车,为什么选择了腾势?

比亚迪的第700万台车下线了,树立了全新的销量里程碑的,是一台腾势N7。 虽然说意义上没有100万,500万那么重大,但700万也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时间点——对于比亚迪而言,选择什么车作为第七百万台,也间接向外界传递了这家世界NO.1新能源车企想表达的信息。 第七百万台车,是腾势N7,这意味着比亚迪目前的主要传播产品就是腾势系列。 为什么不是价格更贵,定位更高的仰望和方程豹,也不是更走量的王朝系列,而偏偏是腾势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因: 1. 比亚迪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目前在自主品牌里是最大的,目前销量最大的王超+海洋系列主要在跟合资品牌打价格战以争取更多的市场,在这一战场上,比亚迪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此时价格是最有利的武器,第700万台车的传播资源没有必要给到王超+海洋系列。 2. 对于更高端的仰望、方程豹来说,它们的订单数量和产能跟王朝系列相比起来是比较低的,但其实目前也处于一个订单起量的状态,比如仰望最近就突破了自主品牌在百万级高端市场的销量记录,这样的势头下也不太需要在“700万”中亮相。 3. 腾势系列在比亚迪的体系中,算是改革先锋,最开始跟奔驰合作,到现在的搭载智驾,都是第一个。而腾势主打的是30-40万的市场,这个市场腾势目前纯电还是比较难打,腾势目前主要靠混动的D9车型走量,而纯电的产品腾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 今年是腾势汽车出海“元年”。2023年,腾势先后亮相曼谷车展、慕尼黑国际车展以及东京车展,腾势D9在海外的订单价高达80万,并且在日本已经拿到了首批订单。2024年,腾势首先会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推出右舵版本,并继续进军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 综合以上三条来看,第七百万台车给了腾势,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决策。 目前国内市场上,比亚迪的增量很大程度上来自吃掉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这需要打价格战,目前来看打的其实比较艰苦,
比亚迪的第700万台车,为什么选择了腾势?

比亚迪2023年财报,会有哪些预期?

目前有一些公司已经出了23年报,有一些公司出了23年的预告,比亚迪属于后者:比亚迪的预计是盈利290-310亿元,增长74.46%-86.49%。 这个估值市场已经pirce in了这份预期了,伴随着这份利润预期的,其实还有目前比亚迪背后已经做到的很多成绩,比如产销量,比如市场份额,比如产品的竞争力,这些都是预期。 所以现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是,对于全科状元比亚迪,有哪些预期是市场已经price in的,有哪些预期是市场可能判断不到的? 先说说一些明盘的情况: 1. 销量:比亚迪的销量,在新能源车领域,不仅是中国冠军,同时也是世界冠军,已经超过了特斯拉。 具体的数据上,2023年比亚迪全年汽车销售302万辆。全球每卖出5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比亚迪,全球每卖出3台混动,就有1台比亚迪。中国每卖出3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比亚迪,中国每卖出2台插混,就有1台是比亚迪。 而市场price in 的预期是今年(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应该在400万以上,据传比亚迪自己定的目标是450万台,这是一个看起来有挑战的数字了,因为去年的302万,是经过一轮大幅度压库才完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价格战,是比亚迪率先以7.98秦发起的原因——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基本上是趋于稳定的2600-2900万区间,要想完成400万以上的年销量已经不能指望市场本身的容量扩大了,接下来必须要抢夺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个400万的预期,其实可以进一步提炼成:比亚迪能不能通过价格战,进一步抢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2. 技术:比亚迪这些年来研发了不少技术,比如易四方、云辇、DMO等等,后续还要计划把整个车全部智能化。 比亚迪目前的技术市场基本上都已经price in了,后需要看的是再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能不能快速追赶到第二梯队。 对于比亚迪这种规模和级别的企业而言,智能驾驶做到
比亚迪2023年财报,会有哪些预期?

2023年度MPV销量冠军,2024款腾势D9正式上市

3月6日,2024款腾势D9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3.98万元起。销冠MPV增配不增价,并推出2000元定金抵扣车辆尾款10000元等上市权益。针对老用户也推出了30000元置换补贴等感恩回馈。 作为腾势汽车破局豪华MPV全品类冠军的扛鼎之作,腾势D9强势打破传统MPV车型20余年统治,彻底改写MPV市场格局。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豪华汽车品牌,腾势汽车敢于自我超越、不断进化,2024款腾势D9将从“设计、乘坐、驾驭、智能、电动、安全”六大豪华实现王者进化。 设计豪华的王者进化 2024款腾势D9采用了π-Motion势能美学的主流设计,并根据流行趋势和用户需求,新增璀璨紫外观配色,豪华且优雅。 豪华内饰方面,2024款腾势D9新增云峰棕与旷达米、鎏年棕的双色组合。同时,新车内饰豪华质感臻于至善,空调出风口增加亮饰条,四门及后尾门增加金属踏板,豪华细节的修饰恰到好处。 乘坐豪华的王者进化 2024款腾势D9以“2+2+3”布局构建出超大无差别7座驾乘空间,入座即享最佳人体工程学状态,豪华舒适性媲美飞机头等舱。 舒适配置方面,2024款腾势D9新增7.5L智能冷暖冰箱、前排电吸门等多项全系标配配置。驾驶配置方面,2024款腾势D9全面升级真皮方向盘,辅以流媒体内后视镜等实用配置,让驾驶感受再上新台阶。 驾驭豪华的王者进化 2024款腾势D9依托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提供DM-i超级混动、EV纯电动双动力选择,满足全场景出行需求,长途行驶再无里程焦虑。 智能底盘方面,2024款腾势D9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在不同路况自动匹配不同阻尼,舒适、运动双模式可选,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 智能豪华的王者进化 2024款腾势D9基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打造D9全维智能豪华。腾势Link 超智能交互座舱进化为9屏互联,全场景智能语音达到毫秒级响应,更有百万APP供用户随
2023年度MPV销量冠军,2024款腾势D9正式上市

2024年看比亚迪,要看海外

Dolphin Mini,在中国被称为比亚迪海鸥,这台车在墨西哥开始了预订。 国内售价7万多起步的海鸥(海豚Mini)到了墨西哥市场起步,基础版售价358800比索(折合人民币15.1万元),顶配版本售价398800比索(折合人民币16.8万元) 出国价格暴涨超过100%,卖的如何呢? 三天内已收到6170个订单。 这6000张订单现在我确实无法理解,因为海鸥是纯电车型,其次是墨西哥这个地方充电条件远远不如中美欧地区,这是后面值得调查,去了解的地方。(希望了解的人能给我科普下) 今天先简单谈谈这件事。 因为现在有个更大的背景——根据拜登最新的发言,美国将对中国新能源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封杀。 而之前比亚迪,以及其他车企在墨西哥建厂,其实目的除了供应本地市场之外,主要是出口到美洲其他国家,比如美国。 现在来看,比亚迪在墨西哥的产能,很有可能无法按照预计的去出口美国市场了。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参照国内“平行出口”的方式,如果利润足够大,产品力足够强,不愁有墨西哥人通过人肉开车的方式,或者走二手车引入的方式,把车卖到美国市场去。 当然我们不用想那么复杂,光是美洲市场的规模,其实就足够比亚迪去进行攻略。 对于比亚迪而言,国内的400万目标我相信最终可以完成(毕竟这几天杀价到了相当血腥的地步),但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目前对比亚迪的预期是接近瓶颈,所以接下来大家看的是比亚迪能不能开拓出海外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需要的是全产业链实力——全产业链、公关&领导形象战略眼光。 在全产业链上,比亚迪是少有的车内有价值的零部件几乎全部自己造的车企,电池就不多说了,比如IGBT、SiC这些功率半导体目前比亚迪也开始了自产,这一点意味着对于比亚迪而言,外资很难通过卡脖子的方式去限制这家公司的生产制造。 在公关&领导形象上,过去这部分确实是比亚迪的弱势
2024年看比亚迪,要看海外

宋Pro DM-i荣耀版10.98万元上市,还有燃油SUV什么事?

2024年3月1日,比亚迪荣耀全家桶再添大将,万众期待的宋Pro DM-i荣耀版以10.98万元起的价格震撼推出。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0.98万元——13.98万元,重新锚定A级SUV市场新价值,在该细分市场正式拉开“电比油低”大幕! 电比油低,绝杀燃油SUV 随着宋Pro 荣耀版的上市,搭载DM-i技术的A级SUV售价正式进入10.98万以内,一举实现“电比油低”,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新能源SUV的门槛,充分满足了主流家庭用户对低成本、高价值的期待。 去年宋Pro DM-i冠军版让A级SUV市场实现油电同价,通过降维打击,推动主流赛道油电变局。不到一年时间,“油电同价”已成过去,“电比油低”正式来袭,荣耀版要做的不仅是颠覆,更是要彻底击穿燃油SUV市场,让A级SUV油转电再提速! 电比油强,入门即高配 宋Pro DM-i荣耀版的核心技术领先燃油SUV一个时代,拥有“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实力。零百加速7.9秒;电量从30%快充到80%仅需30分钟;NEDC 亏电油耗低至4.4L;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比燃油SUV更快、更省、更长! 此外,宋Pro DM-i荣耀版还实现了外观焕新和智能升级:新增黑骑士外观颜色,犹如暗夜高光,锋芒涌动,深邃而充满力量感;全系升级智能语音连续通话,一次唤醒,多次交互,连续对话,效率更高,体验更好。更值得一提的是,宋Pro DM-i荣耀版还把高阶配置下放至入门车型,10.98万就能拥有3D全景透明影像、自适应旋转悬浮Pad、NFC 数字钥匙、智能上下电、手机遥控驾驶、双温区自动恒温空调等功能,可谓入门即高配,把“起步精装,拒绝毛坯”贯彻到底。 中国力量,普世科技普惠用户 曾经新能源SUV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现在宋Pro DM-i荣耀版实现“电比油低”,让更多人能拥有经济舒适的出行体验,这得益于宋Pro
宋Pro DM-i荣耀版10.98万元上市,还有燃油SUV什么事?

比亚迪亮相2024日内瓦车展 全球化进程再加速

2月26日,比亚迪携八款新能源车型亮相日内瓦车展,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布局,推动绿色出行,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比亚迪亮相2024日内瓦车展   发布会上,比亚迪首次向欧洲消费者展示其自主研发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并亮相了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宋PLUS DM-i(海外版命名为SEAL U DM-i)。该车型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在欧洲上市,旨在满足欧洲用户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提供高效、节能的驾驶体验。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16年前,我们在日内瓦车展上带来了第一代DM技术。经过几轮技术迭代,今天,我们带来创新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欧洲的消费者将会体验到这一动力技术的诸多优势。比亚迪相信,这项技术可以成为推动绿色出行转型的关键力量,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电动汽车。”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发布宋PLUS DM-i   此次车展,比亚迪旗下百万级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首次亮相欧洲,其首款旗舰车型仰望U8凭借颠覆性的技术和卓越的性能表现,在日内瓦车展现场成为全场焦点。   比亚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在发布会上对仰望U8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诠释了比亚迪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独到见解与艺术美学追求。他表示:“仰望的设计美学唤起人们的情感,它所使用的新能源科技使生活更加惬意。仰望是可持续奢华的体现。”     比亚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阐述仰望U8设计美学   继去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车展首秀后,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热度不减,其首款豪华MPV D9吸引众多参展者体验。另外,此次腾势品牌也首次对欧洲用户展出其智能豪华猎跑SUV N7。   作为2024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将作为官方用车,为赛事提供绿色出行服
比亚迪亮相2024日内瓦车展 全球化进程再加速

【实地调研】还有多少人相信蔚来一定会倒闭?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没更新,但其实我一点也没闲着。一方面是持续跟机构人士交流市场的情况和预期,另一方面也在持续调整改进投资模型和策略。当前市场真实情况可能还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之前的连续下跌,主要问题是机构面临着大量的赎回,以及自身持仓的安全线要求导致的。因为对于机构来说,赎回跟控制风险这两件事,既不用考虑当下公司估值低不低,也不用考虑未来的长期收益,他们只需要按照规则卖出减仓即可。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中国股市估值低,但仍然有稀里哗啦的卖出。因为都是被动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就好比是自然灾害,我们的投资思路,投资方法都没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满怀信心地继续等待。为什么我还是如此有信心?一方面是没有杠杆,不怕爆仓。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销量,渗透率依然在增长,而且已经开启了出海大潮。在这种情况下,我现在做的就是多进行调研,考察,访谈,挖掘各种各样的细节。把各种经得住推敲的各种细节凑在一起,让自己的投资体系拼图越来越大,越来越详细。拼图的方式有很多,但最靠谱的是跟人沟通+实地考察。比如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就特意去了一趟有着“蔚来小镇”外号的兴福镇。之所以叫蔚来小镇,是因为这个镇上稍微有点钱的,基本上都买了蔚来,目前整个小镇大约有800台蔚来了,这个密度和比例,高居全国之冠。除了车,这个镇上还有3座换电站,以及全国唯一一座小镇上的蔚来售后中心(ASC)。这个售后中心方圆100公里以内,除了淄博市区的售后,再无第二家。对,兴福镇的上级市是滨州,滨州因为车太少,所以是没有蔚来售后的。一个镇子上的蔚来比上级市都多,兴福镇就是这么独特,豪横。买蔚来多也是有原因的——兴福镇这个镇子本身,也是全国知名的产业小镇,有产业就意味着有钱。它的主导产业是厨具。这里说的厨具,不是大家第一反应的”锅碗瓢盆“,而是外卖店、餐厅、食堂用的灶台、油烟机、冰箱、冰柜、岛台这些商用厨具。可以说在
【实地调研】还有多少人相信蔚来一定会倒闭?

比亚迪的新年品牌营销日渐进步

比亚迪的宣传确实日渐进步,当然这也和企业需要推广方程豹跟仰望这样的高端品牌有关。这种传播是品牌宣传,它的目标并不在于帮助比亚迪卖多少车,而是逐渐提高比亚迪的品牌知名度和声量。投入大,见效慢,但如果品牌塑造成功了那么会有很长时间的红利。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的新年品牌营销日渐进步
东北旅游热按理来说根汽车没关系,但比亚迪还是借助这一轮东北的流量,蹭上了车。 具体方法是官方助赛了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具体助赛情况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助赛费效比应该不低。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1月25日12时报名结束,报名人数近7000人,其中,滑冰马拉松1855人、冰雪奔跑马拉松3997人、雪地自行车马拉松689人、越野滑雪邀请赛100人、冰上龙舟超级联赛200人。 这其中应该不包括来游玩的人。 然后比亚迪怎么做的呢? 比亚迪在现场展出方程豹豹5、腾势D9、N7和宋L等新车型,并搭配了对应的“能力展示”。 具体上: 1.豹5 :DMO越野专用混动架构(智能电四驱、宽温域热泵、冷暖冰箱、前后排加热) 2.N7:全球首搭脉冲自加热技术、高功率双枪超充、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 2.D9:2023年中国销量最高的MPV、-30℃-60℃宽温域高效热泵 3.宋L:宽温域高效热泵、碳化硅模块、800V高压、自研四活塞铝合金定钳 其中最重要的有脉冲自加热技术、-30℃-60℃宽温域高效热泵这两项,前者让电池在东北的低温下充电速度得到了保障,不至于大部分时间都在给电池加热,而后者则是给整车能耗和供暖提供了保障。 再加上方程豹的“豹式掉头”,比亚迪的这一轮营销应该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事实上这么大的公司,从刚开始哈尔滨爆火,到果断下场营销内部是需要走策划,申请这些流程的,对于比亚迪这种传统组织架构的公司而言,这个反应速度已经实属不易。 希望这种小的营销的及时性和数量能保持下去。$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能不能叫板新势力?

在前不久的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中,比亚迪发布了璇玑架构和璇玑大模型,展示了公司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技术水平。此次科技日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体验这些技术的机会,感受比亚迪品牌的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体验 智能座舱部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智能进入、智能语音、车载无人机、户外露营K歌、游戏车五个部分,我最关注的则是智能进入和智能语音这两个和日常用车息息相关的部分。 智能进入 此次智能进入的亮点为UWB数字钥匙和手掌钥匙,其他已经普及的技术方式就不在赘述了。UWB数字钥匙是指在手机上录入车钥匙信息,靠近车辆时无需掏出手机即可解锁,简单说就是将车钥匙信息录入到了手机里,现场通过使用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手机,均可实现解锁,据工程师说他们在测试了上百款机型后,仅有一款百元机为成功解锁,可见比亚迪对此功能的适配度已经非常高了。 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提升,左侧B柱区域布置功能早已是百家争鸣的状态,前有福特把密码锁放在B柱,中有特斯拉在B柱刷卡解锁,后有极氪将开门键设置在B柱上,而这次比亚迪在这个位置安装了手掌识别装置,实现了抬手解锁的功能,让B柱宇宙更加丰富,这项功能的便利性我认为虽然不如UWB数字钥匙,但总比身上装一把沉甸甸的钥匙要从容很多,体验过程中手掌录入速度很快,在使用手掌钥匙开门的时候无需严格对准感应器,手掌和感应器有一定角度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开门,顺便说一下,这次手掌钥匙的体验车型是宋L,相信以比亚迪的速度,这项功能很快会普及到比亚迪各个车型上。 智能语音 此次比亚迪智能语音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达到了新势力品牌的平均水平,同时展现了独特之处。免唤醒、全场景连续对话、语音快捷指令等功能一应俱全,智慧助手和多车畅联是其中的亮点。智慧助手能够响应语音指令,如“为我规划五天广州之旅并预订均价500元的酒店”,进而实现具体行程的制定及酒店搜索。在行程规划过程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能不能叫板新势力?
比亚迪最后一个科目的补课效果已经有了 之前我们聊比亚迪这家车企的时候(300万年销量那篇文章)就说过比亚迪的成长,最核心的是它自己先有技术储备,然后成为了汽车电气化这一时代进步下的红利。 比亚迪当前的运营思路,基本上就是把汽车电气化,然后车内有个好用(能转动)的平板电脑(DILINK)就行,因为这样的使用体验已经超越绝大多数燃油车了。再加上比亚迪控制成本的能力,这就让比亚迪成为了最早能跟5-15万区间内燃油车掰腕子的新能源车选手。 但现在比亚迪要想超过300万年销量,就必须在智能化上开始“补课”了。 比亚迪之前其实已经招兵买马做了很多智能化上的储备,而这次技术鱼池又一次放大招了——官方放出的一个视频里比亚迪代客泊车全程展示了自动过闸、礼让行人、智能找车位、极限车位泊车这些功能。

比亚迪为什么能年销300万?之后的挑战又是什么?

2023年结束了,车企也纷纷交上了它们的答卷。 这份答卷中,毫无疑问的是比亚迪以超过300万辆车的销售成绩,成为了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这也是自大众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车企以来,时隔39年,中国车企终于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 当然,这篇不是特意来吹比亚迪的,毕竟迪子成王是个事实,没必要敲雷打鼓。 但为什么成王的是迪子,以及迪子后续会遇到什么挑战,才是我们需要真正关注的点。 如果回顾下之前的销量: 2021年销售74万 2022年销售186万 2023年销售302万 ——销量到这个级别,仍然能以如此大幅度增长的,也就只有比亚迪了。 能够这样成长的最核心原因是:比亚迪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它把汽车电气化的时代红利从头吃到尾。 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是一个“追赶者”,它的在内燃机上的技术跟合资比都有差距,因此当年比亚迪的品牌其实是一个比较低端的品牌。 但随着市场开始从油车切换到电车,比亚迪之前积累的技术一下子就用了起来,从最开始混动唐的532,到后来的dmi技术、刀片电池,这些跟当时绝大部分友商比起来都显得“遥遥领先”的水平,让比亚迪在公众认知中逐渐成了”新能源技术王者“。 再加上作为传统主机厂出身,比亚迪原本就有一个成熟、可靠的渠道来帮助其把生产的车迅速销售出去,以及原本燃油车时代的品牌积累,足以让普通消费者认为它是一个“绝对不会倒闭”的老店,所以比亚迪在74万——186万——302万这三个销售数字中,也完成了一次品牌和公众认知的蜕变。 接下来302万我认为大概率不是比亚迪的上限,比亚迪在未来会突破400万甚至500万,毕竟除了国内市场,还有海外出口这部分业务也做的越来越好——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开始建设其海外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而这个工厂在拥有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物流成本低)后,相信会给比亚迪带来更多的销量。 虽然比亚迪前途无限,但我们仍
比亚迪为什么能年销300万?之后的挑战又是什么?
avatar未来加电站
2023-12-18

新能源汽车新机会:诞生于整车、动力电池的末位淘汰赛修罗场之中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目前市场确实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各种政策和利好都给下来了,但无论是指数还是很多公司的股价都就是不动,说白了就是当前各种利好政策,都没能改变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哪怕中汽联公布的中国新能源车11月产销数据突破百万的情况下,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赛道未来依然是比较悲观的。 至于怎么个悲观,就是各人有各人的解释了。 我的判断是:如果从目前一些龙头公司当下的估值来出发,那么市场对新能源车赛道悲观的预期在于:他们认为渗透率已经接近到顶了,整体产能大于需求(碳酸锂的期货价格似乎也符合这个逻辑),以至于后续业绩可能没什么成长机会,所以现在给出了极为保守的估值。 这个逻辑不是随便想出来的,而是依据实际的情况(龙头估值+渗透率趋势+需求预期)后,依据“奥卡姆剃刀原理”给出的最简单最合理的预期。 但这个预期,我认为存在合成谬误。 (解释:对局部说来是对的东西,仅仅由于它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不一定能说它对总体而言也必然是对的。) 因为渗透率提升的放缓,以及需求不足,其实都是基于“卖新能源汽车”这个角度去出发的,这个预期虽然简单合理,但它并没有考虑到两件事,以及一个新变量加入: 1. 第一件事是指:碳酸锂期货的价格大幅度暴跌到10万以内这不假,但期货碳酸锂,未必是电池级的。 2. 第二件事是指: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竞争态势已经开始产生巨大变化。 3. 一个新变量是指: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汽车购置税的技术要求公告,市场上大量的动力电池产能会被政策强制进行一次“落后产能出清”。 先说第一件事: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预期都是基于碳酸锂的供需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判断碳酸锂供需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考价格走势,或者是看期货的走势。 而在这一两个月里,碳酸锂期货价格不断的下跌,已经跌破了10万/吨,达到了9万多的水平(甚至一度下探到8万多)
新能源汽车新机会:诞生于整车、动力电池的末位淘汰赛修罗场之中
avatar未来加电站
2023-12-04
最近关于比亚迪的新闻挺多的,除了之前我发的李云飞那条微博要坚决打黑公关之外,还有一个新闻是王传福和方程豹品牌总经理为豹5车主交付时,王传福突然示意方程豹总经理站在客户旁边,让客户站C位当主角。 这个事情在网上好多人都讨论,其实王传福亲自交付的事情我觉得不太算得上新闻,因为很早之前王传福就一直会给车主交付,比如之前我认识的一位宋DM车主就是王传福亲自交付的,每次聊到这个事情,他都特别开心一脸自豪。 对于不同的品牌,不同性格的创世人,其实这些小事情往往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 就说所谓的用户服务也好,让用户当主角也好,在不同企业文化和创始人的理念下,体现出来的形式是不同的,没有优劣之分。就这次事件的比亚迪来说,作为一个传统车企(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在加上它的创始人王传福是一个技术出身的人,所以比亚迪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落地方式并不是像蔚来那样做海底捞式服务,因为传统车企的组织结构不支持他这样做。 比亚迪从过去的一家普通燃油车企业,到现在的新能源百万级王者,它的车价位也从几万块到百万都有,因此让比亚迪去学蔚来也是不现实的。 技术出身的王传福,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其实比亚迪自己也说过——不断完善客户需求体验,用技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确实不是空话,比如说有个新疆的车主发现自己的元EV老掉电,然后比亚迪就派出工程师去测试他的车,实地考察为他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后,这样当地其他的元EV也就没问题了。 王传福亲自交付确实算不上新闻,其实我觉得比亚迪可以多聊聊这种用技术帮助用户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用车问题的例子更好。$比亚迪(002594)$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