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股经纶
满股经纶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4粉丝
2主题
0勋章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3-17

“宇宙药厂”辉瑞又有新动作,豪掷430亿美元的买卖到底值不值

据媒体报道,3月13日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PFE.US)拟以每股229美元现金的价格,按4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60亿)的总企业价值收购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龙头公司Seagen。目前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这项交易,待Seagen的股东和监管批准,两家公司预计会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完成交易。据悉,Seagen是一家1997年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癌症治疗的研发和商业化,是ADC药物领域的行业领军者。自2002年时纳斯达克上市,至今股价最高涨幅达到近100倍。实际上,在2022年6月时便有媒体报道,默沙东欲收购Seagen,但两家公司最后并未达成一致,收购计划无果。ADC药物是什么,为何各大药厂都争先恐后布局?辉瑞的此番行为又有着什么深意? “最伟大的技术之一”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中文全称为“抗体偶联药物”。其实最初ADC药物仅仅只是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药物,人们希望可以往人体血液内注入一些“子弹”,这些“子弹”能被输送到人体的特定部位来“破坏”疾病,因此最初也被称为“魔法子弹”。不过随着单抗药物的发展,“魔法子弹”的设想逐渐转变为现实。现在的它,可以将靶向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化疗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在一起,共同“击杀”肿瘤组织。因此ADC药物不仅有着靶向疗法的作用,还有化疗疗法的作用,因此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ourla公开赞美“ADC是对抗癌症最伟大的技术之一”。除了在功能疗效上占优,ADC药物还有其他让制药公司不忍释手的鲜明特点。一是适应症的拓展空间广泛,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若一款ADC药物获批大适应症,其营收情况将会相当可观;二是ADC作为一个平台型的技术,外延价值较大,这意味着ADC药物不仅可以用在眼前最热门的抗肿瘤领域,未来也有机会拓展到心血管、糖尿病等病种。正是以上种种优势,让ADC赛道在资本市场中
“宇宙药厂”辉瑞又有新动作,豪掷430亿美元的买卖到底值不值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2-28

中国游戏迎来“破茧”,但何时才能“成蝶”?

多年以来,国内游戏游戏行业长足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对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游戏经常会被称为“电子鸦片”而受到口诛笔伐。但2023年年初以来一系列机构发表文章表示看好游戏行业,似乎都在为游戏拨乱反正,对游戏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予以肯定。 人民网在今年1月发表文章《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科普,游戏行业大有可为》。2月中旬,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等多方共同承办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于广州黄埔区圆满举办。大会结束不久后,便有新华社发文《别忽视游戏行业的科技价值》、光明网发文《我国游戏产业进入承压蓄力期 “游戏”+或创造更多价值》等对游戏行业表示看好。行业是否将迎来期待已久的触底反弹?后续又会往哪些方向发展? 01 游戏上行障碍松动   据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这是中国游戏产业自有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局面。除了2022年疫情反复无常,国民消费普遍低迷这一大环境因素之外,版号的限制发行、严格的“防沉迷”监管,和用户数量见顶这“三座大山”,都在压制着游戏行业向上增长。好在进入2023年,上述情况似乎都有所好转。 图片 版号方面,发放数量边际扩大。游戏版号作为游戏在中国市场运营的门槛,直接影响着中国游戏的供给和市场的兴衰。但游戏版号的发放在2021年8月却被直接按下了暂停键。一直到2022年4月,游戏版号才终于开始常态化发行。 2023年的第一批游戏版号共发放88个,其中腾讯(00700.HK)、网易(09999.HK)、心动公司(02400.HK)等多家头部上市公司都榜上有名。在过去一年头部游戏厂商版号收缩严重的情况下,今年年初版号的大量发放,必然会为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强确定性
中国游戏迎来“破茧”,但何时才能“成蝶”?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2-17

困难重重也要“吃”外卖,抖音只是想抢美团饭碗吗?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进行试点的抖音外卖业务,将于3月1日推广至全国。不久抖音内部人员便回应,没有“3月1日全国上线外卖服务”的计划,目前“团购配送”项目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当中,近期已开放该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驻。后续将视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并无具体时间表。 无风不起浪,短视频霸主抖音为何将目光转向了外卖业务?庞大的自有流量足以支持他在外卖市场立足吗? 01 为何布局外卖赛道?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抖音就已经想动外卖业务这块“大蛋糕”了。 2021年7月,抖音进行首次外卖业务试水,内测“心动外卖”小程序。2022年8月,抖音宣布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喊出了在短视频时代“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12月,抖音与达达、顺丰同城、闪送达成合作,为抖音上的生活服务商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现在,在字节跳动的招聘官网检索“外卖”二字,能够出现97个相关职位,涵盖了外卖业务所需要的产品、销售、运营、市场、研发等岗位。 (图片来源:字节跳动招聘官网) 虽然明面上官方否认,但从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抖音的确是想要一点点啃下外卖这个大骨头的。从短视频起家的抖音先是进军电商行业,随后又大刀阔斧地推进本地生活领域,现在它的“魔爪”伸向了外卖业务。抖音不满足于短视频霸主的原因,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环境来看,2022年广告市场有所衰退。广告营销的热度通常与人们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2022年国际形势严峻、疫情反复,受此影响人们的收入、消费水平均有所降低,因此广告市场受到较大冲击。据中关村互动营销实验室发布的《2022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互联网广告收入较去年不升反降,下跌了6.38%。 而广告收入是字节跳动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行业的不景气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营收情况。据悉,2022年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虽仍保持增长态势
困难重重也要“吃”外卖,抖音只是想抢美团饭碗吗?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2-08

浅析ChatGPT的出现与走红:又一次人工智能浪潮?

近期市场上最热的风口,自然是推出时长2个月,斩获上亿活跃用户的AI应用——ChatGPT,其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当年的TikTok,一跃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应用。而在用户暴增之外,科技巨头的警惕追踪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都使这一话题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图片来源:网络 人工智能概念作为科技行业长盛不衰的方向在市场中几经沉浮,如今的ChatGPT作为一款爆款AI应用问世,是炒作带来的昙花一现?还是AI时代到来的前兆?从股市角度来看,ChatGPT又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01 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一款由OpenAI 团队研发的语言聊天机器人,于2022年11月30日向线上社区发布测试。以对话为载体的ChatGPT在测试与使用中表现出了远超过往聊天机器人的智能与性能,能够回答多种多样的日常问题,且在问题回答上更为全面,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回答阐述,因此在社区内迅速火爆。 乍听之下,似乎ChatGPT就是一款更为智能,更为先进的“siri”。但ChatGPT在知识积累、深度内容搜索,乃至于内容创作领域都表现出了远超过往人工智能的性能,甚至于可以被用于进行文书协作、代码编写和 debug、方案设计等诸多场景中,其应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部分市面上的办公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业内的视角来看,ChatGPT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数据库应用,但基于基于NLP技术的语言模型使得用户可以非常简单地使用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而不需要经过对专业知识/专业工具的了解和学习,其便利性超过了搜索引擎和专业软件。用户能够感受到一种“万能性”,仿佛在和一个无所不知的人面对面交谈,并能够指示它帮你完成许多工作。 02 ChatGPT为何大火? 事实上,在ChatGPT走红之前,2022年中旬也曾有一项基于AIGC技术的应用在市场上走红大火,即AI作画模型Midjourney。两者均是人工智能技
浅析ChatGPT的出现与走红:又一次人工智能浪潮?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2-06

美联储利率“刹车”进行时,步入尾声的加息会带来什么影响?

2月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2月份的FOMC会议声明,上调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BP,符合此前CME期货价格预测的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以来第八次连续加息,也是2023年的首次加息。本次加息后,美联储利率达到4.75%,为2007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市场早有预期,但美元指数面对美联储的加息依旧应声大跌,日内出现了超过100点的跌幅,在此过程中贵金属价格也持续维持着强劲的势头,Comec黄金甚至一度上攻至1970美元/盎司附近。然而在大幅下跌后,美元指数隔日又反弹重新夺回失地,并导致了一系列资产的价格调整。 截至2月3日午间,美元指数重新接近102美元附近,回收加息带来的跌幅,现货黄金在回调40美元后后稳定至1917美元/盎司附近,目前维持小幅上行走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则在两日内回调超过200个点,连带着影响今日港股、A股市场大幅回调,成为了本次加息的“牺牲者”。 01 放缓已成定局,关注转向时机 本次加息是自美联储“超速”以来首次的放缓,自去年11月美国通胀拐点得到确认以后,市场就已经在猜测美联储会对加息节奏做出调整,而美联储官员尽管一直以“鹰派”示人,但言语中也不乏释放出可能放缓的信号。因此在本次加息前,市场预测25BP的概率已经接近100%,市场的预期是相当充分的。 图片来源:CME 在2月2日的美联储FOMC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关于经济、就业、失业率的表述与前几次完全一致,但在通胀问题上,美联储官员的描述变为“目前通胀有所缓和,但依旧存在”,并且删掉了有关新冠疫情和供应链相关的描述,在信号上转鸽,但依旧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这一表述。 由于当前市场已经充分预期了加息预期的放缓,因此2023年对于美联储会议,市场更为关注的问题在于“何时停止加息”以及“何时转向降息”,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此作出了回应。“3月份FOMC会议前的两次通胀以及一次非农数据将成
美联储利率“刹车”进行时,步入尾声的加息会带来什么影响?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1-09

光伏新能源板块大涨,原材料暴跌利好明年装机预期

截至1月6日港股收盘,光伏能源等板块大涨,其中绿色电力涨5.40%,光伏太阳能涨4.68%。个股方面,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领涨光伏太阳能板块,涨幅超15%;福莱特玻璃(06865.HK)收涨13.18%,阳光能源(00757.HK)、新特能源(01799.HK)、信义光能(00968.HK)涨超6%。 近期光伏板块走强爆发,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催化。日前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重点和新时代十年发展成就,以及部署了2023年的重点任务。 会议谈到要继续建设绿色新能源体系,改善能源结构,积极推动能源革命。同时会议强调2023年将继续加大风光伏建设,并设立了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两者累计装机达9.2亿千瓦,其中新增装机将达1.6亿千瓦,同比增长超33%。 01 产能持续放量,光伏主材硅料价格暴跌 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硅料近期的暴跌,装机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回顾多晶硅近两年的价格波动,202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光伏需求的高速增长,多晶硅的供给明显不足,供不应求下硅料迎来长达两年的价格上涨周期。多晶硅的价格从2020年7月初的6.43美元/kg快速上涨至2021年同期的27.63美元/kg附近,一年的涨幅超300%。之后多晶硅的价格依旧维持波动上涨趋势,在2022年的8月达到顶峰38.2美元/kg。多晶硅的价格从9月份开始下跌,11月以来更是以暴跌的趋势,远超下跌的预期。 (数据来源:wind) 近期硅料价格接连大跌,主要是硅料价格受供需周期影响较大,企业扩产增量的逐渐释放,市场需求明显减弱,前期存在库存压力的企业让价成交,导致硅料价格连续回落。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月4日发布的最新硅料成交价格,国内硅料价格延续跌势运行。其中,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
光伏新能源板块大涨,原材料暴跌利好明年装机预期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1-05

互联网医疗迎来风口?医药电商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随着全国各地的不断开放,各个地区疫情都处于达峰状态,大家纷纷开始抢药、囤口罩、前往医院问诊,导致医院服务资源的紧缺,相应的线上问诊、网络购药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这也使得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关注进一步提升。 当前井喷的线上问诊需求,到底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还是互联网医疗崛起的趋势性机会?医药电商又在其中担当了什么角色,它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中的破局点又在哪里? 01 社会刚需驱动医药电商进入高速成长期 医药电商作为互联网医疗中的一个重要形态,同时也是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于2005年,先后经历了初创期、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洗牌期,行业格局逐渐形成。此外,政策对医药电商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明朗。随着政策推进,医药电商备案、审核、经营范围、价格管理等制度和规范愈加明晰,网售处方药、电子处方流转逐渐放开等一系列政策的规范与完善将给医药电商带来巨大机遇。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 目前,由于药品供应多样化和用药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深化、慢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之一。2021年,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以零售端销售额计,已经达到1.8万亿元。零售端销售额预计将由2021年的1.8万亿元以4.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2026年的2.2万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而医药电商则随着国内医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额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964亿元,渗透率仅达0.93%。从中长期看,基于医药电商目前较低的渗透率,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有望突破,互联网医疗行业仍将是高成长性行业,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电商市场数据报告》 02 医疗监管放宽进行时,政策助推行业发展 自2018年开始,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
互联网医疗迎来风口?医药电商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avatar满股经纶
2023-01-03

2023港股市场展望,一些有关港股走势和机会的分析

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悄然度过,恒生指数在1.96%的涨幅中为港股市场迎来了“开门红”。回顾过去的时间,自2021年3月起到2022年10月期间,港股经历了长达18个月的熊市下跌,正好是一个波浪周期的时长,当前恒生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也具有吸引力。 在2023年中,港股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应当如何应对?对2023年上半年,乃至全年的展望又该如何看待?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浅析,并给出一些看法,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在新的2023年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01 回顾:全球经济下行压制港股流动性 从估值上看,在2021年-2022年的时间里,恒生指数估值最高跌幅超过50%,下跌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也使港股当前处于超跌后的估值偏低状态,相较于高通胀、高估值的欧美市场,经历持续回调的港股市场目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 2022年对全球而言都是压力严重的一年,抛开国内反复的疫情不谈,影响最为严重的事件还是发生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冲突。这场超出预期,且延续至今的冲突导致了全球的高通胀压力,包括商品、金融、航运等各个领域的受损使得各国不得不做出调控。其结果,就是主要央行自3月份开始加息缩紧流动性以及推出财政刺激政策,使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加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联储年内6次的激进加息政策,使美国2022年累计加息375个基点,从而变相影响美元的剧烈波动。由于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商品资产在流通时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因此美元的变化冲击了整个资本市场,快速加息引发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也使得港股市场在2022年持续承压,估值上收缩下行。 港股在2022年持续走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导致国内多个重要经济城市出现了封城管控的现象,对开工、人口流动以及市场信心造成了冲击
2023港股市场展望,一些有关港股走势和机会的分析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2-28

2023春节在即,走出疫情后的消费场景将迎来哪些机会?

伴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二十条”“新十条”的推出,以及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定调扩大内需的主要工作方针后,消费行业的复苏成了市场较为关注的方向。市场对于消费场景修复的信心更为乐观,对其2023年基本面复苏的节奏和时间周期也更为关心。 恰逢2023年春节在即,对消费行业的刺激叠加政策变化带来的信号,是否能够为消费行业带来向好的趋势?2023年的春节能否成为消费板块的“小阳春”? 01 消费需求延后,等待市场真正走出疫情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当前的环境是一个和过往年份不尽相同的特殊年份。随着国内政策的调整,各城市疫情感染率快速上升,诸如深圳、北京等地的疫情的高峰期已经到来,这使得原本的“年货”消费需求遭到了抑制(延后),考虑到多数人感染后身体面临较长的恢复期,对消费场景的影响较大,或许会与往常形成不同的节奏。 2022年以来,疫情影响下的场景确实对消费链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包括消费出行、餐饮链条、门店业态、零售业态等产业链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在政策改变的当下,居民依旧未能真正地从疫情中走出,对疫情感染、二次感染的担忧依旧压制着消费的需求,这种边际变化的影响需要时间来予以释放。 举例而言,在过往的春节行情中,有关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的需求往往会较为旺盛,带动白酒企业的销量上行。这是由赠礼需求\亲朋好友聚饮需求推动的。然而在当前疫情高峰的场景下,对疫情传播风险的担忧会延后当前需求,宴会聚会的场景会明显下降,消费者会倾向于观望获得,这或许会导致相关的消费节奏延后,在不确定性消除后才会迎来爆发。 根据当前市场的预测,伴随各地的感染率达到顶峰,消费需求将处于一种“早阳早恢复”的状态。消费占比高+医疗资源充裕+较早开始大范围感染的城市在春节返乡期间能够迎来恢复,市场预期和消费终端也能更早的恢复到正常状态。结合百度收缩指数的数据来看,目前一线城市的疫情已经逐渐逐步开始呈现出触顶回落的趋势,而低线
2023春节在即,走出疫情后的消费场景将迎来哪些机会?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2-15

即时零售:始于应急,兴于便利,盛于生活方式

日前,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2中国零售领袖峰会上,美团(03690.HK)闪购的部总经理肖昆发表了《“快”能创造多大的市场机会》的主题演讲。肖昆谈到即时零售:“始于应急,兴于便利,盛于生活方式。” 即时零售是随着配送体系的发展和线上消费渗透率提升发展起来的消费新业态,是本地零售的线上延伸。简单来说,即时零售跳出了餐饮外卖的范畴,将商超、医药、生鲜果蔬等实体零售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通过高效的配送体系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配送时效在30分钟—60分钟以内,零售市场从“万货商店”开始向“万物到家”时代发展。 01 即时零售具备高速发展的条件 即时零售是伴随着零售数字化和即时配送业务的快速崛起而诞生的,当下即时零售已经具备高速发展的条件。餐饮外卖的率先爆发已经为即时零售的爆发培育了沃土;而电商行业的发展抢夺了传统行业的流量,打不过就加入,传统零售被迫寻求线上转型;而三年疫情限制了消费者到店消费成为需求激增的催化剂,即时零售的风口已起,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11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仅平台模式的规模在2021年达到2276亿元,2016年至202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81%,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规模的门槛,达到约1.2万亿元。 但从渗透率来看,即时零售目前的渗透率仍然极低,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待以挖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9.76万亿元,据美团研究院,2020我国的即时零售整体市场规模为1463亿元,即时零售的渗透率仅1.5%。 02 巨头角逐,零售业开启下半场 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分类,业内一般将其分为两种,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平台模式属于轻资产经营,不直接拥有商品,通常依托互联平台连接消费者与商家,平台提供即时配送运力服务。自营模式则自身直接拥有门店和商品,同时具备自主配送运
即时零售:始于应急,兴于便利,盛于生活方式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2-14

再论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逼近决赛圈,估值体系或将迎来变化

日前,理想汽车公布了截至9月30日止的2022年Q3业绩。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3.4亿元,同比上升20.2%,环比提升7.0%,其中交付车辆为26524辆,车辆销售收入为90.5亿元,同比增长22.5%、环比增长6.6%,整体车辆销售毛利率为12%。三季度公司净亏损16.5亿元,较二季度的亏损6.5亿元进一步扩大。 尽管营收进一步增长,理想汽车三季度的亏损再次扩大了规模。但本文并非聚焦理想汽车的财报分析,而是想借着理想汽车的财报,来聊一聊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环境。长期亏损的新能源车企为何能被一直看好,现在这种看好的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本文想要去浅浅地聊一下的,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1 “性价比”是产业崛起的核心 谈及新能源汽车,可能不少人觉得产业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是“便宜”、“政策补贴”等因素,才使电动车行业崛起并强盛至今。诚然,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能够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对于购车方来说,需求“便宜”的方法有很多,20万的油车买不起,可以买10万的,可以通过降低配置来满足自身的购车需求。购买电动车的人所寻求的肯定不是这样的“便宜”,最初打开汽车市场的核心,必然是“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即“在相同价格的前提下,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更好的配置”。 这种性价比最初来自政策补贴,包括一线城市获得牌照的难度或是政策补贴给予的金额,让购车者将原本的预期得以向上提升,用来买20万燃油车的钱,可以购买25万的电动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车的“便宜”不再局限于政策,而是来自性能,或是持续运行带来的优势。 举例来说,在2017-2019年期间,市场上关于油车的测评多集中于“百公里加速”(测试汽车车速提升至时速100小时所需的时间),即汽车在发动机性能方面的优势。然而在2020年初,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交付,同期大批量的电动车涌入市场后,这种测评的存在就逐渐失
再论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逼近决赛圈,估值体系或将迎来变化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2-06

非农数据超预期的背后,美股市投资者能迎来“圣诞节礼物”吗?

12月2日,美国公布了11月份的非农数据。在经历了多轮加息和政策调节后,11月份美国迎来了一个“强非农”时间节点。11月非农就业新增26.3万人,预期为20万人,前值为26.1万人,大幅超出预期;11月失业率为3.7%,与前值持平,低于预期;劳动参与率为62.1%,略低于预期,11 月时薪环比上涨 0.6%、同比上涨 5.1%,均大幅高于预期。 在非农数据大超预期的背景下,美股在周五却并未产生较大的波动。12月2日,道琼斯指数收涨0.10%,纳斯达克综指收跌0.18%,美债呈现出小幅走弱的趋势。如何解读本次非农数据的“超预期”?随着非农数据向好,美股未来走势是否承压? 01 服务业组成新增就业主力,整体就业韧性得以体现 “大非农”会披露新增就业人数的具体组成。从11月份的数据来看,在美服务业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新增就业占比,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休闲酒店、医疗保健、其他服务业,三者占据了近60%的新增就业人口;整体服务行业贡献就业18.4万人次,占总新增就业的83%。 在此前的数据中,服务业的就业缺口一直是美国劳动市场趋紧的核心矛盾。在此前的疫情中,大量的服务业人员离开的行业岗位,失业率和主动离职率都相对较高,导致了服务业职位空缺率的扩大,也更易陷入用工荒。尽管目前增速最高,但长期来看依旧存在较大的缺口,对工资上涨的推动作用也将持续。 11月非农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6%,同比增长5.1%,服务业依旧是平均时薪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其中,运输仓储、信息业、教育保健以及休闲住宿业工资涨幅最大,而这几类行业对应的职位空缺率均较大,换言之就是需求仍然大,缺口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铁路工人前期多次计划**,导致了11月零售业、运输仓储业的就业人口大幅下降,导致其工资环比增速明显。 整体来看,美国的非农整体就业情况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尽管就业意愿不高,但除去冲击较大的休闲服务业外,绝大
非农数据超预期的背后,美股市投资者能迎来“圣诞节礼物”吗?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2-02

PMI持续走弱,防疫政策放松,后续消费市场将如何变化?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运行情况。11月PMI指数为48.0%,相较上个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仅略好于今年4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需求不足和疫情扰动的拖累下,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走弱,因而政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随着12月的到来,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放出了监管政策松绑的信号。从数据视角来看,近期国内经济情况表现出了怎样的趋势?在疫情松绑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01 PMI持续走弱,经济或持续探底 11月大、中、小型制造业PMI指数分别49.1%、48.1%、45.6%,今年第三次出现全部低于50分水岭的情况,且小型企业的经营压力更大。近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和需求偏弱对经济修复产生了较大拖累,在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的影响下,11月PMI整体呈现出加速回落的趋势。 从历年数据来看,由于双十一、春节等因素存在,11月制造业PMI通常会因为季节性而相较前几个月份有所回升。然而11月PMI数据较10月份有着较大幅度的回落。从分类指数来看,PMI五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中,生产和订单指数端降幅较为明显,反映需求和供给两端共同回落,但内需内生动能不足是主要的原因。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众多下行的PMI指数中,地产、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相对较好,但仍处在下行趋势中。11月,建筑业PMI回落2.8%至 55.4%,但与基建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业PMI却回升1.5%至62.3%。随着11月初地产政策的调整以及5000亿专项债限额的落地,基建投资预计在12月依旧会维持较高的增长。地产“三支箭”政策的落地有望改善12月以及2023年房企融资的环境改善,但在11月份的数据上仍未有明显好转。 从服务业视角来看,11月服务业受疫情干扰较为严重。11月服务业PMI当月回落1.9%至45.1%,连续三个季度位于
PMI持续走弱,防疫政策放松,后续消费市场将如何变化?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1-24

海外业务亏掉16亿,成为快手盈利之路的最大绊脚石

11月22日,快手(1024.HK)发布2022年Q3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快手Q3实现营收 231.3 亿元,同比增长 12.9%,高于预期的225.6 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为6.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16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好于预期的亏损17.4 亿元。 在国内外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宏观经济处于逆风环境,今年多数互联网上市公司业绩承压,面对挑战,各互联网企业纷纷降本增效,深耕主营业务,并积极寻找突围机会。快手与行业一同面临压力,在宏观不确定行业复苏较弱的情况下,快手的各业务的表现如何?有何应对之策? 01 广告业务承压拖累整体收入增速,电商业务有较大挖掘空间 结合前几季度的营收来看,快手的收入整体维持增长,但从同比增速来看,快手的季度收入增速从2021Q2开始呈持续放缓趋势,本季度实现12.9%的同比增长,与2021年同期33.4%的增速相差甚远,季度增速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分业务来看,快手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在线营销服务、直播服务和其他,2022年Q3这三块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15.9亿元、89.5亿元和25.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0%、39%和11%。 在线营销服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宏观经济逆风的影响,在线广告行业复苏缓慢,公司的广告业务营收也呈明显的放缓趋势,Q3公司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仅增长了6%,拳头业务增速的放缓是导致快手整体收入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直播服务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8%,相较于广告业务增长强劲,但仍然低于Q2的增速19.0%。直播业务的增长,快手表示得益于公司进一步丰富及增强直播平台的交互形式,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同时通过算法构建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升直播付费转化率。Q3快手直播业务平均月付费用户同比增长29.3%至5,960万。 其他业务收入在三季度同比增长39.4%,为三块业
海外业务亏掉16亿,成为快手盈利之路的最大绊脚石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1-18

防疫政策优化已有一周,聊一聊防疫宽松后的数据与市场

自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已有3年,随着新冠病毒毒性的下降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海外许多国家均对防疫政策作出了调整。而就在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出要在防住疫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图片来源:卫健委,华安证券 国家疾控局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日后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 3 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 3 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结构调整,未来在疫情防控领域的关注点将在防疫和民生领域寻求平衡。宽松的疫情政策预期会为社会经济面带来怎样的影响?而站在投资者视角,又该如何思考防疫政策的变化带来的机会? 01 疫情反弹难以避免,重症率是关注重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前提并非经济受损而做出的妥协,而是此前的政策应对疫情有所遗漏,因此需要做出调整。事实上,新冠疫情延续到第三年,病毒的毒性与传播力、民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水平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编。疫苗的广泛接种使感染比率下降,而毒株的变异使感染后的危害远不如前。对此,许多国家均对防疫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以适应病毒的变化。 但调整到国内,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其疫苗接种率相较于其他国家推进速度较为缓慢,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也导致盲目放后影响会较为严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在重症监护室的资源上远不如海外国家,而在老年人口疫苗接种的水平上也略有瑕疵,因此在放开疫情后,恐怕感染人数的反弹将会是难以避免的。 放开疫情防控有个先决条件,就是无症状和轻症比例高,重症患者少,不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瘫痪,同时政府也不用耗
防疫政策优化已有一周,聊一聊防疫宽松后的数据与市场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1-07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会为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11月4日,包括人社部在内的五个部门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办法》规定,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 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办法》的推出意味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实施,该基金将在未来成为支撑养老保险的一大支柱,也意味着市场不久后将多出一支投资于个人养老产业的资金,一笔或许将提振市场的“聪明钱”。 01 财政压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有关个人养老储蓄,或者说另起一养老保险体系一事,市场早有预期。截至2021年,我国出生人数和出生率分别为1062万和0.75%,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4.2%,超过了联合国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4%),叠加出生率不断下滑,未来老龄化进程将会愈演愈烈.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测算,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09亿人。 全球&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然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养老压力,国内原有的基本养老金逐渐力不从心。我国基本养老金采用现收现付制,近年来收入增速不断放缓且开始低于其支出增速。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收入同比下降14%至4.92万亿元,支出为5.47万亿元,缺口高达5428亿元。对财政补贴的依赖也日渐加深,2020年,财政对基本养老金补贴达到9427亿元,同比增长10%。 为了缓解财政负担,发展第三养老产业的支柱成为了政策上的优选。第三支柱是在国际上为个人养老金计划,囊括个人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养老信托、养老理财和养老储蓄等,一般由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自主决定是否设立,其目的多为追求更优的养老生活保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会为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1-02

香港举办金融盛会,港股有望迎来流动性释放窗口

为了抑制通胀,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以来,已经连续加息5次,累计300个基点,其中6月、7月、9月连续三次加息75个基点,市场的流动性持续缩紧。 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1月3日的凌晨,公布最近的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年内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若市场预期实现,届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4%,自3月以来累计加息高达375个基点。 尽管美联储的加息力度已是历史罕见,但美国的通胀压力依旧很大,当前的通胀率是美国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同样会参考经济数据的表现,就业和物价是两大参考指标。当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整体维持在较为良好的状态,职位空缺仍旧很高,支撑就业率上行,因此,解决通胀仍问题是美联储的首要目标。 但考虑到当前市场经济的疲软,美联储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的暴力加息不可持续。12月美联储将会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市场不乏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的声音,美联储最激进的加息预期或将见顶,本周非农数据的公布将会是影响美联储加息放缓时点的关键数据。 01 立足对经济的长期看好,南向资金维持流入抄底港股 美联储加息对全球的资本市场影响巨大,港股市场和美股保持相当高的相关性,对美联储态度的反应更加激烈。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在谈论到港股时,市场大多都是估值偏低、流动性不足的声音。10月份,港股市场甚至走出了远超美股的大跌行情,10月跌幅高达14.72%。 这是因为港股市场一个非常典型的离岸市场,从投资人结构的角度,港股高度机构化,散户少,这就使得市场在上涨或是下跌的时候幅度更大,容易偏离价值,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市场环境在港股市场的反应是非常明显的,在下行趋势中,港股市场更不容易“止跌”。从资金的角度,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最优通道之一,外资持股在港股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美元流动性持续缩紧,海外资金回流造成港股市场的流动性缺失。 近期的港股市场明显的价值
香港举办金融盛会,港股有望迎来流动性释放窗口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0-25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锂电池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欧美车企之间,没有几十年的技术底蕴差距。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丧失先机,大家的技术沉淀都差不多。相反,中国的新能源车行业在政策的扶持之下,研发精力更加集中,发展更加迅速,早在2015年,中国就以年销33万辆的绝对优势登上了全球汽车销售榜的榜首。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交通领域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或将助力中国实现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 01 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创新高,锂电池安全问题备受重视 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汽协发布的9月汽车产销数据,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再创历史新高,渗透率进一步提升。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3.9%,市场占有率达到27.1%。1-9月累计完成产销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车代表了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成长具有高确定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新能源全车动力电池自燃、爆炸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接报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共有64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8.8%的同比增长,平均到每一天约有7例的新能源火灾事故发生。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电池最关键的电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组成,正极材料主要有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和钴酸锂。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区分不同的锂电池,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分天下。两种电池各有优缺点,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所以续航里程更长,但是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电池循环寿命短。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较低,所以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锂电池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0-20

锂矿价格再破新高,将支撑锂价继续走强

10月18日,澳大利锂矿商亚皮尔巴拉(Pilbara)年第十次锂矿拍卖落幕。此次的拍卖品是品位5.5%的5000吨锂辉石精矿。皮尔巴拉发布公告,在电池材料交易所(BMX)进行拍卖之前,公司已经接受该批锂辉石精矿7100美元/吨的拍卖前竞价并附加10%的押金。考虑锂含量和运费,这一报价等同于SC6.0 CIF中国等价基础的78.30美元/吨,预计11月中旬发货。 锂矿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对整个产业的价格都会有所影响。锂矿的拍卖价是锂价走势的风向标,在锂资源需求处在高位的情况下,锂矿的成交价备受市场关注。 01 锂矿价格再次突破新高 本次拍卖是皮尔巴拉历史上的第十次锂矿拍卖,也是年内的第七次。相较于上一次9月20日锂矿的拍卖成交价6988美元/吨,上涨了1.6%,再创历史新高。锂原材料的价格影响锂盐价格走势,与国内锂电产业链的生产成本息息相关。据隆众资讯测算,算上运费后,该批锂辉石精矿生产出的电池级碳酸锂的成本约54万元/吨,并预计在2023年2月至3月进入市场流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都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材料,都可以从锂辉石中提取。随着锂矿拍卖价格的不断创新高,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也在持续走强。10月份的最新价格,电池级碳酸锂现价54.7万元/吨,氢氧化锂的现价为52.65万元/吨。 考虑到当前锂资源的需求仍处在高位,而锂矿价格持续刷新高价,随着新成交的锂矿所生产的锂盐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将强有力地支撑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产业旺季即将到来,国内锂资源的需求或将加速释放,但国内青海盐湖受天气影响产量下降,供需失衡之下,锂盐的价格或将继续维持上涨态势。 (数据来源:Wind) 02 终端需求爆发,但供给弹性缺失 回顾历史上锂资源价格的变动,本轮锂资源价格的猛涨是从2021年开始的。2018-2020年,锂资源价格处
锂矿价格再破新高,将支撑锂价继续走强
avatar满股经纶
2022-10-19

“毛孩子”成长中,宠物经济将如何发展?

近年来,无论是在社区公园、街边步道,还是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毛孩子”的身影都随处可见。宠物,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宠物行业也随之成为快速发展的热门赛道,即使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也呈现出上行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宠物经济兴起得如此快速?在未来,它仍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01 多重因素促成宠物经济繁荣 首先,从医学角度来看,宠物能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科学研究表明,在与宠物进行互动时,人体会分泌出多巴胺、催产素等神经传导物,可带给人愉悦感和幸福感,还能减轻压力。同时,据宠物辅助治疗之父科尔森论述,宠物还能够满足人类“爱和被爱的需求”和“感觉自己和他人都是有价值的需求”。基于此,在精神压力逐渐变大的当下,宠物的抚慰显得愈发重要。 从我国的人口结构和结婚率来看,陪伴需求近年来也有明显的上升。据统计,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14.2%,逐年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2020年平均家庭户人口低至2.62人,家庭规模小型化,一人户的占比也从2016年的14%升为2020年的25%。对于这些老年人与单身青年来说,孤独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也正因此,作为满足陪伴需求的有效手段,宠物的需求显著增加。 另外,从相关政策来看,逐步放宽的养宠政策亦是为宠物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前提。从1980年的禁止养犬,到2003年的合法养犬,到2009年杭州、广州等地的放开养犬数量限制,再到其后对于宠物医疗、宠物食品等行业的规范,一系列针对宠物行业的法规陆续出台,推动了养宠产业化、体系化,让宠物经济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多重因素推动下,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历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978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24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8%。现如今,宠物行业正高速发展,那么具体的产业现状又是如何呢? 02 国产替代加速,市
“毛孩子”成长中,宠物经济将如何发展?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