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财经
博望财经
关注VC/PE、美股、港股、A股。
IP属地:未知
0关注
55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博望财经
12-25 19:41

首单改造产业园REITs获批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来袭!

文|博望财经 来源|博望财经 公募REITs市场再添新成员!2024年12月25日,华夏金隅智造工场产业园REIT(以下简称“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正式获得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以及上交所无异议函。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基础设施资产金隅智造工场产权一期项目由原北京天坛家具厂房升级改造而来,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作为首单改造产业园REITs,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获批具有重要开创和示范意义,标志着城市更新对接资本市场打开了全新路径,也标志着我国公募REITs底层资产类型进一步多元化,存量盘活渠道进一步拓宽。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也是基金原始权益人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以及旧城改造有关工作政策的重要探索。金隅集团以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为起点,正式踏入公募REITs领域,迈出金融创新的一大步。金隅集团通过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向市场展示了其资产运作和管理能力,提升了资本市场影响力并拓宽投融资管道,搭建了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上市平台。 01 价值可期 地理位置优越、差异化优势显著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基础设施资产金隅智造工场产权一期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2017年前为金隅天坛家具公司的生产基地。随着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变化,金隅集团以原金隅天坛家具公司生产空间为载体,通过对存量工业厂房盘活改造升级,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产业并辅以部分产业配套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9.09万平方米,2018年6月开始运营,目前已进入稳定运营期。 金隅智造工场产权一期项目紧靠上地区域产业集群,临近京藏高速,高新科技企业云集,对创新性科技产业园区需求旺盛。项目高层高、高举架、高荷载的独特建筑结构可以为“硬科技”企业提供稀有的产业空间,满足租户“研发、办公、试验、生产”的多重需要。同时,园
首单改造产业园REITs获批 :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来袭!
avatar博望财经
12-25 15:37

长城基金谭小兵旗下基金4年38亿变3.65亿,704%换手率引质疑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12月即将收官,10月份的一波大涨,公募基金业绩排名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短期来看无论是主动权益主题基金还是指数类基金,4季度均有大幅上涨,作为券商系基金公司,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和业绩往往会优于同行公司。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笔者发现,长城基金经理谭小兵旗下产品业绩仍不理想。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行业配置较为集中,谭小兵主要押注医药主题板块,这与杨建华偏好投资消费类股票尤其是白酒股类似,当所投行业整体表现不佳时,基金净值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过去几年医药行业持续走低,消费类股票在 2022-2024 年期间表现疲软,导致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下滑。 01 谭小兵4年时间38亿变3.65亿元,旗下基金最高换手率704%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谭小兵曾就职于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2014年2月加入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兼投资经理。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2月20日) 目前谭小兵在管6只基金,累计任职时间8年又324天,目前基金管理规模26.85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94.98%。然而,笔者发现,从任职回报上看,有5只基金出现亏损,其中长城健康生活混合A亏损最大,其收益率-48.63%。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A任职3年又196天,任职回报-44.29%。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2月20日) 笔者发现,长城健康生活混合A基金业绩不太理想,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8月14日,基金规模3.65亿元。截至12月20日基金单位净值0.5138,自基金成立来收益率-48.63%,今年来收益率-11.58%,近6月来收益率5.31%,近1年来收益率-9.95%,近2年来收
长城基金谭小兵旗下基金4年38亿变3.65亿,704%换手率引质疑
avatar博望财经
12-24 17:38

李颖耀入主山西银行挑战重重:资产缩水,盈利欠缺,股权遭拍卖

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作为一家年轻的城市商业银行,山西银行过得并不好。 据官网显示,山西银行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于2021年4月挂牌开业,由山西省政府授权山西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省属金融国有企业,营业网点300多家,遍布全省10个地市,搭建了连接东西、横跨南北的省域内金融服务网络。 这家被山西省政府给予厚望的银行,目前却面对诸多挑战和问题。 业绩层面,山西银行表现出资产规模缩减、盈利承压、成本收入比持续攀升,这些均对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构成了一定挑战。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在开业初期资产总额持续攀升,但今年9月末,山西银行的资产总额为3482.2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近81亿元。 同时,山西银行的盈利质量不容乐观,盈利主要得益于风险资产拨备回冲,而非经营效率的提升。此外,山西银行近三年的成本收入比持续攀升,从2021年的61.1%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81.54%和2023年的80.87%,连续两年超过80%的高位,并且远超监管标准(45%)。 股权方面,山西银行股权结构复杂,且股东退股意愿强烈。截至2023年末,山西银行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59.0866%)、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集团”,持股比例7.3294%)和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3.0322%),均为国企。但同时依旧保有2800多个自然人股东及近300户法人股东,股东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如此,近年来山西银行股权频遭拍卖,导致股东结构出现动荡。 合规方面,山西银行因信贷违规屡收百万级罚单。2023年2月,山西银行多家支行因存在变相超越贷款权限审批贷款及贷后管理不到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120万元;
李颖耀入主山西银行挑战重重:资产缩水,盈利欠缺,股权遭拍卖
avatar博望财经
12-23 19:39

创金合信皮劲松年内遭遇“滑铁卢”:在管四只基金全部表现不佳

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2024年接近岁末收官,公募基金也到了一年一度盘点时,当数字经济主题大概率年终笑傲时,医药基金再次成为年内赛道型产品的最短板,这也让医药明星成为“苦主”,比如昔日明星选手创金合信的皮劲松。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皮劲松目前在管四只基金产品,其中还包括了一只去年年底新管的发起式医药主题QDII;但是,除去这只产品目前年内下跌还在8%左右,剩余产品的下跌都至少达到了15%。或许也是因为业绩不佳导致投资者用脚投票,三季度末他所管理的4只基金合计规模仅为6.42亿元。 01 代表作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连跌三年 从任职回报来看,目前皮劲松最好的成绩还是最早管理的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从2018年10月31日开始,到时下已经管理了6年零52天,最新的A类份额回报约为54.39%,但今年到目前已经下跌17.08%,在同类的927只基金中排在第900位。 从分年度的成绩来看,该基金在19年和20年都排在同类基金的前60位之列,但是从2021年开始就排名大幅后退,当年尽管取得了3.82%的正收益,但也在507只基金中排名第307位;2022年,该基金全年录得净值增长率为-24.96%, 在690只基金中排在第467位;2023年,该基金全年录得净值增长率为-19.52%,在822只基金中排在第645位。 笔者从基金三季报中寻找问题所在,从细分赛道来看基金经理更倾向于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医药股中来布局,彼时排在重仓股前三位的公司均来自科创板且占比突破9%,它们分别是佰仁医疗、爱博医疗、泽璟制药—U。遗憾的是,前两大重仓股年内到目前均呈现下跌走势,同时它们也是连续多个季度在十大重仓中“榜上有名”。 整体看十大重仓股组合,至今年内表现最差的是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前者年内的跌幅是32.14%,后者年内的跌幅是29.03%。皮劲松在两只重仓股上存在的失误不同:一方面是他在开立
创金合信皮劲松年内遭遇“滑铁卢”:在管四只基金全部表现不佳
avatar博望财经
12-23 16:08

春兴精工业绩连年亏损,实控人孙洁晓疑股权交易致元气大伤

文|海山 来源|博望财经 春兴精工(002547)当前面临的风险化解任务依然艰巨。 作为曾经的“5G龙头股”,春兴精工自2020年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今年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仍面临营收下滑与亏损加剧的两大挑战。令人担忧的是,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98%以上。 而对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孙洁晓,春兴精工也是有苦难言。尤其2018年春兴精工与孙洁晓控制的苏州工业园区卡恩联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卡恩联特”)之间的股权交易,成为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该交易严重影响了春兴精工的资金流动性,导致其负债水平不断攀升。并且,孙洁晓所持股份遭司法冻结,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公司控制权稳定性的担忧。 春兴精工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其未来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01 连续多年亏损 深陷业绩困境 资料显示,春兴精工主要从事通讯系统设备、汽车、航空等精密铝合金结构件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在2019年,春兴精工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了高点72.62亿元,当年净利润尚有2213.37万元。然而,此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开始呈现出连年下滑的趋势。2020年至2023年间,春兴精工营业收入分别为51.53亿元、26.73亿元、25.88亿元和23.2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9.03%、48.12%、3.21%和10.03%。可见,公司经营确实出现了问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利润方面,春兴精工自2020年起便再未实现盈利。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出现了10.58亿元和10.33亿元的巨额亏损。此后情况有所缓解,但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了1.43亿元、2.48亿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春兴精工明显有些“伤了元气”,4年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这样业绩令投资者们感到担忧。,担心起出发退市条件。春兴精工的“脖子够硬”,多次明确回复其“不存在被ST或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情形”。 来源:深交所互
春兴精工业绩连年亏损,实控人孙洁晓疑股权交易致元气大伤

丸美股份更名:迟到的转型,研发投入不到3%,科技美妆疑画饼

文|司凡星 来源|博望财经 伴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的崛起,科技正在重塑化妆品行业。 继珀莱雅、贝泰尼之后,丸美也开始大打科技牌,12月12日,丸美股份公告,正式更名为丸美生物,此次更名已获得上交所批准并公告完成。 公司解释称,这是为了强化其“生物技术”核心定位。而这次更名,也意味着公司在发展战略上的重要转型。不过,名字听起来科技含量十足,但背后的科技实力是否名副其实? 未来,丸美又如何向市场传递更多的确定性,自证投资价值呢? 01 研发占比不到3%,科技美妆是否画大饼? 当丸美为自己披上科技底色的外衣,研发投入便成为业界对其实力最直观的衡量标准。 据以往财报数据看,2019-2023年,完美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486.86万元、5015.42万元、5048.82万元、5292.57万元、6228.76万元,虽然强调科技,但自2019年上市以来,丸美的研发费用均未过亿,研发占比未超过3%。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丸美股份研发费用达到5443.71万元,同比增长23.08%。尽管研发投入高增,但横向对比来看,丸美的研发强度依然处在掉队的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贝泰妮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08%、4.97%,均高于丸美股份的2.79%。 早在2020年,孙怀庆就回应重销售、轻研发的质疑称:“研发占比达到2%已经算是业内高水平,日本资生堂的研发占比仅有1.6%。”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网红到长红,终究要回到产品力本身、看品质体验是否扎实,而这背后需要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力。在消费分析师于洋看来,为了支撑其科技型企业的定位,丸美必须优化配置,逐步提高研发比例。 科技美妆的愿景很美,但丸美却需要用实力说话,不然只能沦为画大饼。 生物科技是以研发为起点,将护肤作为产业落地的一环,而化妆品公司是以解决用户变美需求为起点,以研发为手段。从这个角度而言,丸美依然只是一个挂
丸美股份更名:迟到的转型,研发投入不到3%,科技美妆疑画饼

金融科技公司三季报盘点:多数公司向好,嘉银科技营收垫底,多项指标下滑

文| 诗弦 来源|博望财经 $嘉银科技(JFIN)$ 最近,一批金融科技中概股陆续公布了三季报。 《博望财经》发现,已公布财报的7家金融科技公司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主要表现在促成贷款规模普遍上升,并伴随资产质量的改善,其中一半以上企业的三季度业绩呈明显增长态势。 但仍有部分企业因业务转型和成本的增长导致业绩承压。 01 马太效应增强,嘉银科技营收垫底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嘉银科技、宜人智科等7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明显的分化。 仅就营收来看,陆金所、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营收均超30亿元,位居前三甲。小赢科技与宜人智科营收增速明显,均较2023年三季度有10%以上增长。 就净利润而言,奇富科技和乐信净利润增速最高,均达到30%以上。其中,奇富科技的净利润登顶榜首,达到近18亿元。此外,信也科技与小赢科技的净利润也出现8%以上的增长。 相比之下,尾部平台嘉银科技和宜人智科的净利润则下滑明显——由于风险承担模式下的贷款量增长导致需要大量拨备,宜人智科净利润同比下滑近36%。嘉银科技则呈现出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在仍盈利的6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嘉银科技业绩垫底。 今年初起,嘉银科技的业绩就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到了三季度更是疲态尽显。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嘉银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4.75亿元、14.76亿元,同比增长31.5%、15.5%;净利润分别为2.73亿元、2.38亿元,同比下降了2.4%、27%;直到今年三季度,营收规模也进入下降通道。 这背后是嘉银科技平均未偿还贷款余额的变动导致的担保负债清偿收入变化——由于公司提供担保服务的平均未偿贷款余额增长,嘉银科技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担保负债清偿收入分别为5.245亿元、4.248
金融科技公司三季报盘点:多数公司向好,嘉银科技营收垫底,多项指标下滑

刘舒琪治下通威股份:业绩亏损、负债高企,50亿并购卡壳

文|海山 来源|博望财经 光伏行业的淘汰赛还在加速进行。 2023年产业链供需关系调整,到了2024年供需失衡进一步显现,价格战之中亏损、减产、卖身自保,业内企业持续承压,尸横遍野。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2024年,中国光伏正在经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供需关系严重失衡,行业陷入内卷式恶性竞争,内卷也外溢到国际市场,还导致了贸易保护加剧,中国光伏产业的利益和形象均受到影响,行业已陷入近年来少有的危机当中。 面对不景气的下行周期,作为硅料龙头的通威股份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利润过百亿到年亏季亏、亏损加剧,对于逆风开盘的“创二代”刘舒琪而言,如何带领企业尽快走出泥潭是其接班后的首要任务。 然而,复盘其上任一年多的表现,从160亿定增预案,到2023年斥资540亿扩建产能,再到如今润阳股份50亿并购案,可以看到的是,这位女掌门并不缺二次创业的魄力与冲劲,但衍生风险隐忧同样值得深思。逆势大举扩张是豪赌还是有底气的远见?未来,蒙眼狂奔的通威,能否逆风翻盘? 01 50亿并购案,是福是祸? 8月13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增资及现金收购等方式,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这个光伏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行业瞩目,也预示着光伏行业巨头整合拉开序幕。 然而,通威的并购事宜却迟迟没有进展。11月13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表示,交易各方还在持续就交易相关事项进行磋商,但不排除原交易方案可能存在调整或终止的风险。 并购生变的不确定性担忧并非没有原由。虽然说润阳股份曾连续3年电池出货排名全球前三,2022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巅峰时期估值一度高达400亿元。但在这轮下行周期内,润阳股份也面临技术淘汰、负债累累、停工停产的各种麻烦与窘境。 技术面,2023年光伏行业发起n型技术对前代p型技术的迭代
刘舒琪治下通威股份:业绩亏损、负债高企,50亿并购卡壳

博时基金陈西铭业绩不佳,高位持股+大额赎回引基民质疑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距离2024年年终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基金行业也将进入年终大考的关键时刻。三季度沪深股指悉数回调,白酒和消费板块回撤压力增大,不过,幸运的是在924新政后,沪深股指大幅反弹,反映到基金市场,一些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大幅回正。 不过,笔者发现,博时基金经理陈西铭旗下基金业绩并不理想,博时健康生活混合A自基金成立来亏42%,旗下基金还曾被大额赎回。鉴于基金亏损过大,基民呼吁如何防止高位持股。对于医药板块上涨,陈西铭也曾表示,医药行业经过三年多调整后目前在磨底蓄力阶段。 01 高位买入药石科技致基金亏损? 基民质疑基金新手管理32亿基金 在博时基金的医疗板块中,博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作为博时基金昔日的明星产品,曾凭借“喝酒吃药”行情,造就了明星基金经理葛晨。葛晨在博时基金近四年的时间里掌舵了四只基金,博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自2018年起,葛晨凭借该基金在2019和2020连续两年实现超过84%的年度卓越回报,赢得了“医药捕手”的美誉。 然而,近年来医药股遭遇重创,葛晨也于2022年2月转战私募基金领域,博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与博时健康生活混合基金的管理职责相继由张弘和陈西铭接任,其中张弘管理了一年时间后离任,而陈西铭则自2023年3月起开始执掌这两只基金。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陈西铭于2016年-至今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资深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博时健康成长主题双周定期可赎回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2月9日任博时健康成长主题双周定期可赎回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3月14日任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博时健康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2月13日) 陈西铭累计任职时间3年又6天,目前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32.2
博时基金陈西铭业绩不佳,高位持股+大额赎回引基民质疑

复盘过去十五年,跨年选成长、价值,还是红利?

文|咚夏 来源|博望财经 投资圈人千千万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资目标。 正如有人追求踏实稳健,喜欢“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稳稳幸福;也有人追求高成长高爆发,热爱于“山林间驰骋,猎物盈怀”的获得感。 如果你不想种庄稼,想做猎人,就要勇攀山峰,不要守在田里。 恰逢2024年收官月,跨年行情热度风起云涌,今年跨年行情轮将如何演绎?有哪些板块行业值得投资者“猎守”呢? 01 以史为鉴:布局跨年行情 所谓跨年行情是A股市场经典的“日历效果”之一,是指一年中的12月至次年3月可能出现市场活跃行情,但跨年行情每年并不是必然出现。 一般跨年行情敲响“发令枪”,有哪些信号?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金公司研究部复盘近 15 年A股市场在跨年期间的表现,有超过半数的情况出现上涨。其中12-13年、14-15年表现最为亮眼,股指涨幅超过20%。这几次上涨行情背后的共同特点,都是出现了明显的政策预期带动风险偏好提升和经济数据改善,而资金面活跃往往对于市场表现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数据来源:Wind 那今年的市场环境如何呢? 从政策面来看,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隔14年再次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释放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加码强烈信号,并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等积极表述,政策信号超预期积极。 从经济状况来看,最新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连续3个月上升,且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表明国内经济逐渐恢复。 从资金面来看,A股资金面相当活跃,截至12月13日,已连续53个交易日突破万亿成交,创A股历史新纪录。 综上所述,政策积极超预期,同时多重利好在积聚。中金公司研究也认为结合历史规律和当前的市场情况,24-25年的跨年行情将值得期待。但需注意的是,跨年行情往往呈现出“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特征,期间容易出现风格切换。 也就是说,资金临近年底,风险
复盘过去十五年,跨年选成长、价值,还是红利?

将帅齐换,改名、修改章程的威海银行能摘掉僵尸股帽子吗?

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威海银行(09677)$ 威海银行近期动作频频,颇受市场关注。 在经历了长达近3个月的静待期后,威海银行将帅的任职资格终于获批。2024年9月,威海银行进行了高管团队的更换,原行长孟东晓被委任为新董事长,原副行长张文斌被委任为新行长。直到12月6日,威海银行收到了山东金融监管局关于董事长、行长及董事任职资格的批复。靴子落地,也被市场认为是威海银行高管团队年轻化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威海银行面临着超期服役问题,原董事长谭先国自2011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已超过13年,触及了监管的7年轮岗红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改名。12月12日,威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拟将本行中文全称由“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威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此,威海银行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本行董事考虑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发行的股份简称为“威海银行”,与本行简称“威海市商业银行”不一致,容易造成歧义,因此为保证本行名称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本行拟参考同业对本行名称进行变更,以确保避免对股东造成任何混淆。 第二把火烧在了修改章程上。上述公告还提及,对威海银行的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增强业务独立性,削弱股东的影响力。 之所以动作幅度如此之大,或许与威海银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不无关系。 一方面,威海银行的业绩增长速度在近年来有所放缓,2023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36%和1.82%,相比前几年的增速有所下降。同时拨备覆盖率下降至152.1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风险抵补能力有待加强。2024年上半年威海银行成效甚微,虽然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涨,但幅度仍偏低,同时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较年初增长超40%,显示出其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产质量面临压
将帅齐换,改名、修改章程的威海银行能摘掉僵尸股帽子吗?

靠人形机器人概念市值创新高,手握三张王牌的禾川科技未来可期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身处持续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禾川科技再创新高。 尽管禾川科技基本面表现欠佳,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减少2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0.8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53元,但依旧颇受市场关注,热度不减。股价方面,近期持续上扬,截至发稿前,股价53.58元/股,市值超过80亿。 来源:百度股市通 诸如网友“棒球手大胖蝶”这样评价禾川科技,“亏损这么多,说明在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没少下功夫啊。看看它的产品线,都是在搞智能化、自动化,这可是未来的趋势,前景肯定不差。” 强劲上升的K线背后,是市场给禾川科技的底气。近期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此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逐渐转变为市场需求拉动。 多家券商也表示看好禾川科技。其中西南证券在研报中提及,禾川科技新产品的放量以及对传统行业的拓展将支持未来业绩成长,不断完善“光、机、电、传动”的一体化产品布局,如机床、变频器、工业电机、丝杠导轨、光伏逆变器等产品正在逐步放大。此外,禾川科技在巩固新能源行业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也在拓展纺织、包装、物流、木工、印刷等传统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因此给予持有评级。 人形机器人龙头禾川科技,究竟靠什么征服了投资者? 01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禾川科技加速布局 据官网显示,禾川科技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集成,自设立起便开始通过核心技术及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国产产业链自主整合、优质终端客户自主开拓,力争成为一家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具有全球竞
靠人形机器人概念市值创新高,手握三张王牌的禾川科技未来可期

成立不到三年净值仅剩六毛,华安品质领先连续两年亏损

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渐近年底,在股市即将画上一年句号的同时,公募基金也在为年终排名做最后一搏;一方面是新一年的状元归属引发关注,另一方面是业绩惨淡尤其是连年亏损产品的命运同样是焦点所在,例如本文的主角华安品质领先。 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的3月8日女神节,2023年全年,该基金净值下跌约为13.26% ,不过还能在同类基金中排在大约中游的位置;但是2024年到目前,该基金的净值下跌约为18.27%,在同类的4115只基金中排在第4064位。 由此,该基金的年化收益同样惨淡,截至12月11日交易日落幕,其最新的数值仅为-14。66%,在2797只同类基金中排在了第2573位。 01 王春接替前任张亮选股思路上的瑕疵完全暴露 说到该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张亮,他仅管理了产品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卸任,他的事情在今年终于水落石出,这位曾经的明星因为老鼠仓遭到了重罚。接替他管理的是王春,但至今同一时间段的任职总回报是-38.58%。 从基金季报的重仓股调仓中可以发现一定的问题。首先看时间点最近的今年三季报,王春所重仓的公司多来自新能源、电气等几调赛道,具体前四大重仓股的占比均超过了6%,同时另外六大重仓股的占比不到5%,前四的公司分别是平高电气、特锐德、许继电气、中天科技。虽然它们在年内实现了悉数上涨,不过却主要是依靠近三个月的涨幅才实现了翻红。 从全部组合的标的公司来看,至今年内表现最好的公司是宁德时代、中国西电和亨通光电三家,它们的同期涨幅都超过了50%。不过,宁德时代是王春在三季度才新纳入组合中的标的,或许对组合的正向贡献较为有限。此外,在9月30日的重仓股组合中,恒工精密是惟一一只至今年内下跌的标的。 对照此前几个季度来看,王春似乎也是习惯在制造业的大框架下选择标的(其中囊括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公司),那么他的真实能力圈在哪里呢?天天基金wang1数据显示
成立不到三年净值仅剩六毛,华安品质领先连续两年亏损

布鲁二冲港交所:单一IP依赖度高,业绩向好却难获资本市场青睐

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布鲁可二闯港交所了。 12月6日号,中国证监会的国际合作司公布了《关于Bloks Group Limited(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紧接着,布鲁可在12月8日号就更新了招股书,高盛和华泰国际这两大巨头担任联席保荐人,看来这次布鲁可是下足了功夫,誓要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大业。 回顾布鲁可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1月17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半年前提交的上市申请已失效。 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布鲁可业绩依然亮眼。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权威数据,布鲁可在2023年实现了约18亿元的GMV,同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70%,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规模化玩具企业。 尽管布鲁可业绩斐然,却似乎并未完全获得二级市场的青睐。原因究竟为何?布鲁可常被拿来与乐高相提并论,被寄予“中国版乐高”的厚望。然而,要真正达到乐高的高度,布鲁可还差多远? 01 上半年业绩飞跃,净利润2.92亿元 布鲁可的故事始于2014年,起初,公司在儿童市场进行了多番尝试,包括早教机和AR七巧板等,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直到公司决定切入积木玩具领域,才逐渐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创始人朱伟松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低龄婴幼儿积木玩具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为此,他果断调整策略,通过与奥特曼等知名IP授权方签订协议,开始涉足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奥特曼为代表的拼搭角色类玩具。这一转型举措,为布鲁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布鲁可的产品线清晰划分为“拼搭角色玩具”和“积木玩具”两大类。其中,“拼搭角色玩具”是公司力推的产品线,以积木人为核心,最为畅销的是奥特曼积木人。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变形金刚、漫威、斗罗大陆、叶罗丽、火影忍者等授权IP的积木人,以及自有IP《百变布鲁可》与《英雄无限》的系列产品。 凭借卓越的产品力和市场策略,布鲁可已迅速崛
布鲁二冲港交所:单一IP依赖度高,业绩向好却难获资本市场青睐

高管“落马”、数据“打架”,四川银行为何按下“暂停键”?

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四川银行怕是要“食言”了。 今年4月,四川银行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扬言,“将力争全年资产规模突破4510亿元”。但就年中总资产3776.07亿元来看,四川银行与既定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四川银行继续以激进的速度扩张,让本就不充裕的资本会进一步消耗。 当然,这与四川银行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有很大关系。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寻求创新和发展,而四川银行作为一家新兴的城商行,在市场份额、客户基础、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无法与享受先行优势的城商行相媲美,无疑处于劣势地位。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经营效率方面,虽然四川银行自成立以来业绩持续增长,但经营效率仍然偏低;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虽然2023年末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46%,但进入2024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上升至1.59%,较2023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四川银行在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方面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如此,四川银行在数据披露方面也存在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数据不对应情况,这就导致外界难以准确了解其真实贷款和资产质量情况。就拿2023年“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这一指标为例,其中年报显示为1764.22亿元,但审计报告中则显示为1671.27亿元,二者相差近93亿。 此外,四川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合规问题也频发,其中副行长杨朝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此期间四川银行还频收罚单,贷款领域为“重灾区”。 一路“狂飙”的四川银行为何按下暂停键? 01 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关键数据“打架” 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川银行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引入28家投资者,采取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300亿元。 四川银行自称,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
高管“落马”、数据“打架”,四川银行为何按下“暂停键”?

全民钱包冲刺IPO“埋雷”:疑借牌上架,利率擦边监管红线

文|诗弦 来源|博望财经 最近,一家名为全民钱包的网贷平台被曝正筹备上市。 而财富独角兽发现,虽然全民钱包近年来的规模快速扩张,但其在实际业务运营中暴露出的“借牌上架”、过高的利率和“双担保”模式等多重疑似违规的情形,或将为其后续上市埋下隐患。 01 第三梯队助贷平台寻求上市 工商信息显示,全民钱包是一家网络借贷平台运营商,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册资本2亿元,法人、实控人为曾庆亮。 全民钱包主要通过现金贷与购物分期来开展助贷业务,为配合相关业务,曾庆亮曾在2020年连续出资设立小贷公司和电商公司。 官方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8月,平台累计用户突破2000万。 其中,现金贷作为全民钱包的核心业务近些年势头迅猛:一方面广泛通过融360、洋钱罐、易得花、安逸花等贷款超市、其他借款平台导流获客,一方面对接了江西裕民银行、小米消金、蓝海银行等“50+”资金方,进行放贷。 购物分期方面,App内的全民商城为用户提供潮玩摄影、手机数码、小机电、影音娱乐、钟表等商品分期付款,综合年化利率约为24%。以256G的iPhone15为例,其在商城内售价为6799元,分12期还款,月供642.91元起。 2023年2月,全民钱包获得了一笔战略投资,投资方为深圳TCL十方垂直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十方”)。企查查显示,后者是深交所上市公司TCL的孙公司。自此,TCL十方在全民钱包持股达15%。 虽然TCL旗下曾设有财务公司等金融业务板块,但据行业人士透露,上述投资仅为财务投资,二者并无业务协同。 外部资金的注入使全民钱包加快了业务拓展的步伐。市场传闻称,全民钱包当前放贷规模为百亿级。 当前的助贷江湖按放贷规模被划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在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平台组成了助贷圈的第一梯队,以陆金所、乐信、京东金融为代表;200亿元-1000亿元之间的平台处于第二梯队,典型的平
全民钱包冲刺IPO“埋雷”:疑借牌上架,利率擦边监管红线

国华人寿困局:割肉新世界,三年退保800亿,被广汇汽车坑惨

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老话也再次在资本大佬刘益谦身上得到验证。 国华人寿掌门人刘益谦在资本市场活跃了30年,早期从个体户起家,通过精准的市场操作,不仅在豫园商城股票上赚取了第一桶金,通过股票认购证的炒作获得巨额利润,而且在327国债事件中凭借精明头脑躲过一劫,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此外,刘益谦还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涉及资金总额高达160亿元。 然而,被称为“法人股大王”和“定增大王”的刘益谦,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国华人寿合计亏损超18亿元,投资收益不理想,至今也未能缓过来。此外,国华人寿四年累计减值损失30亿。其中,最大的败笔莫过于投资广汇汽车。 另外,国华人寿高额退保金和过度依赖银保渠道也饱受业界诟病,短短三年退保800多亿,近年来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原保费收入的比重近九成,业务风险早已不是秘密。 而最严重的是,国华人寿的合规风险也暴露无疑,年内连吃10张罚单,累计罚款近200万元,编制虚假资料、虚列佣金和费用、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等成为“重灾区”。 国华人寿还有故事可言? 01 前三季度亏幅扩大一倍,三年退保额达800多亿 据官网显示,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上海,注册地武汉,注册资本48.46亿元,是由原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银行保险、互联网为业务主渠道,其他业务渠道作为补充的差异化经营格局,搭建了基本覆盖全国的机构布局。 国华人寿自称,“一直以来,公司不断增强各项投资能力建设,已构建了自主投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第三方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投资体系”,早期也凭借此优势实现保费收入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还进入盈利的“快车道”,连续九年实现了盈利。 但近年来被按下暂停键。自2021年起,国华人寿一度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潭,净利
国华人寿困局:割肉新世界,三年退保800亿,被广汇汽车坑惨

信达澳亚陷老鼠仓风波,李淑彦换手率高达873%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近期信达澳亚基金风波不断,11月27日四川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李某彦存在泄露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行为的违法行为,对其责令改正,合计罚没154.29万元。消息一出,信达澳亚基金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数据来源于信达澳亚基金官网) 在舆情持续发酵之时,11月29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李淑彦卸任在管的所有公募基金及副总经理职务。在此之前,李淑彦曾担任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一职,在管6只公募基金产品,管理总规模超37亿元。笔者发现,李淑彦旗下基金业绩并不理想,其中信澳匠心严选一年持有混合A、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都出现亏损。 01 公募基金再现“老鼠仓”事件 李淑彦旗下基金高换手率873% 据四川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李某彦存在以下违法事实,李某彦于2015年5月11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0年10月30日至今担任公司所管理“信澳匠心臻选”的基金经理,自2020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公司所管理“信澳周期动力”的基金经理。 李某彦在任期间,负责上述两只公募基金产品(以下统称为信澳基金组)的运作计划、实施、追踪、调整和投资指令的下达,并对所辖基金运作中涉及的交易行为负责,知悉其所管理的信澳基金组股票交易等未公开信息。 在基金管理期间,李某彦还泄露未公开信息。由于李某彦与张某程关系密切,张某程知道李某彦公募基金经理身份。2021年7月9日至2023年4月13日期间,李某彦向张某程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信澳基金组交易“迈得医疗”“金一文化”“洛阳钼业”“太钢不锈”“圣龙股份”“中触媒”“润禾材料”“拓尔思”8只股票的未公开信息。 2023年8月31日,李某彦在微信聊天中向张某程泄露信澳基金组交易“中国卫星”“中国卫通”2只股票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张某程从事相关交易。同日,张某程控制使用“张
信达澳亚陷老鼠仓风波,李淑彦换手率高达873%

同一份财报净利润差近22亿,交银人寿财报变“戏法”图什么?

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左手亏损11亿,右手盈利11亿,交银人寿扑朔迷离的财报着实令市场看花了眼。 10月30日,据交银人寿官网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高达164.99亿元,净利润达到11.11亿元,综合投资收益率攀升至5.25%,较去年同期的3.91%上涨1.34个百分点。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10月31日交银人寿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报告中,尽管保费收入与偿付能力报告中的164.16亿元基本相符,但净亏损却高达10.87亿元。 也就是说,在2024年前三季度内,交银人寿的净利润数据出现了21.98亿元的“差额”。 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交银人寿所遵循的会计准则不同。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实施,使得更多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净利润的波动性。新准则的切换为交银人寿带来了偿付能力报表上的亮眼业绩,但旧准则下的亏损却暴露其负债端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业绩“变脸”自然备受市场关注,但更令市场担忧的,还源于交银人寿所暴露出来的经营风险及合规风险。 掀开交银人寿的面纱,究竟还隐藏着哪些秘密? 01 新旧准则切换导致业绩大相径庭,赔付支出飙升五倍 据官网显示,交银人寿是经国务院同意、监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银行控股寿险公司,是交通银行控股的中外合资保险机构,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初步形成了全国性寿险公司架构,目前拥有完善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数十种保险产品。 背靠交通银行,交银人寿也有过辉煌,2014年至2021年期间持续盈利。但好景不长,交银人寿业绩在2022年开始“变脸”,亏损3.5亿元,此后在2023年也仅实现0.8亿元的微弱盈利。根据旧的会计准则,到了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交银人寿又再次面临了10.9亿元的亏损。 毫无疑问,目前交银人寿的财务状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果不是因为投资
同一份财报净利润差近22亿,交银人寿财报变“戏法”图什么?

从传统制造企业到低空经济“龙头”,宗申动力做对了什么?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宗申动力(001696)$ 从老牌制造业企业到踏上新经济风口,宗申动力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赛道,正在“乘风而起”,“钱”景广阔毋庸置疑。 地利,重庆拥有强大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产业链格局完整,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天然的优势。 人和,宗申动力传统主业优势持续巩固,三大新兴领域协同发力。 自成立以来,宗申动力致力于中小型动力系统和工业互联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从摩托车发动机到通用动力机械,再到新能源和工业互联网领域,不断实现突破,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基本面上,宗申动力营收与利润双双实现正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5亿元,同比增长27.02%,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4.78%,业绩表现在同业公司中排名靠前。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宗申动力股价飙升,自2月6日最低点至10月31日最高价涨幅超过7倍,目前市值约316.26亿元,虽有回落,但仍涨势强劲。 来源:百度股市通 多家券商也给予了宗申动力很高的评价。其中华创证券认为,“宗申动力在低空经济领域属于估值较低水平。看好低空核心标的,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协同,三箭齐发打开未来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另外西南证券也发布研报称,受益于盈利能力相对稳定,期间费用率降幅明显、下游需求向好,公司表现更优、新能源业务拓展顺利,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给予宗申动力买入评级。 宗申动力的成功,能复制吗? 01 身处低空经济元年,顺势而为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 首先,国家战略定位清晰。自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以来,国家已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
从传统制造企业到低空经济“龙头”,宗申动力做对了什么?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