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哥投资笔记
面哥投资笔记
个人资产配置,公众号:面哥投资笔记(ID:miange18)
IP属地:未知
5关注
3510粉丝
0主题
0勋章

聊聊我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这两天很多公司出了财报,比如腾讯和拼多多,这两家公司表现不错,股价已经反映了市场的看法。 倒是周五的一条消息,把我惊呆了,新能源汽车现在真的很疯狂,我的态度是不入,这钱我赚不到,有很多其他更确定的机会。 $蔚来(NIO)$$理想汽车(LI)$ 新能源汽车确实有需求,但人们其实并不关心是靠什么驱动的,其实是需要体验更好的交通工具,传统汽车的智能体验确实太差,人们需要更加智能的汽车,但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是靠补贴生存的,很多企业造车是为了拿到补贴。面哥现在开的刚好就是新能源汽车,我的体验一般,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没有车号,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因为车号的限制,也不会买新能源汽车;最近几年随着特斯拉国产化和降价,它的智能化体验吸引了不少人,但也只是适合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对于国产汽车,也是因为车号限制;乘用体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估值非常高 一个行业再好也支撑不了过高的估值,我们不能凭借想象力投资, 2、这个行业并没有决出胜负 我不喜欢投资还未分出胜负的行业,投对了也是赌博,如果投资错了,可能价值归零; 3、汽车行业盈利能力不强 汽车行业价格很难提高,而且实际情况是不断降低价格,要盈利本质是降低成本,需要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 从生意的角度,我不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本身竞争激烈,目前还没有产生行业的几家绝对龙头,可能特斯拉比国内这些厂家还好一些,从公司的角度看,我也没看到某家公司具备这样的潜力,所以还需要继续观察。 我自己喜欢持续、稳定、大规模赚钱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就是互联网巨头,高端白酒龙头,这些公司并不
聊聊我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买入优质公司就能赚钱吗?

昨天说到投资计划,有很多朋友以为我还在计划呢?其实我每周公布的定投记录就是两个基金的组合——海马投资计划和大禹教育金计划,我只是想到就顺带说下。 一、投资医药股的正确姿势 最近两天,市场表现一般,波动最大的是医药股,因为最近几天有个医药带量采购,有些企业中标了,有些企业落选,即使入选了,价格也下跌很厉害。 最近信立泰、恩华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股价都大幅下跌,可以说世界各国,医药行业都与政策紧密相关,这一轮采购肯定是对原来医药企业整体是不利的,因为核心在于价格下调,直接影响到利润。 如果没有入选,将会严重影响销量,毕竟老百姓看病拿药,医院还是最主要的渠道。做仿制药的面临多家企业的竞争,可以说十分惨烈,甚至还有原研药的竞争。 本人粗浅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医药还是看研发,没有核心竞争力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并不是每家企业都具备研发的实力,我们做投资可以选择。 坚持以前的观点不变,要么买龙头(恒瑞,价格不便宜),要么买主动型基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不投资医药股,因为没有什么股票是必须要买的,不买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翻看A股长期ROE较高的公司里,医药行业只有恒瑞医药一枝独秀,其他的都是消费、金融、家电、地产等行业的龙头。 二、买入优质公司就能赚钱吗? 按我的理解,A股的优质股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1、A股五大金刚: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格力电器、恒瑞医药 2、其他优质股:万科、五粮液、海天味业、伊利股份、上海机场、长江电力、海康威视、美的集团 不过,上面这些股票我列上100遍,烂熟于胸,也并不代表我能多赚多少钱,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能越过贪婪与恐惧这一关;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也很了解上面这个名单,但真正赚到大钱的人不超过5%,因为即使买了好股票也都拿不住;真正赚到大钱的都是那些能拿得住的人,能长期持有3年以上,不盲目操作的一般收益都还不错,就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为什么能拿住?
买入优质公司就能赚钱吗?

也谈拼多多:超越淘宝的底气在哪里?

最近正值双十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我把各大电商平台都扫了一圈,结果在看拼多多时没忍住,一不小心下了很多单。$拼多多(PDD)$ 作为一个消费者,感叹“百亿补贴真香”的同时,我也对拼多多的模式感兴趣,以前是看不懂,后来是追不上,作为投资人,必须要把这门课补上。 最近几年,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迅速崛起,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拼多多与淘宝天猫们的新旧模式之分。 一、传统电商的大促模式 什么是大促模式?指的是传统零售行业希望借助资金优势,以集中大促的方式发起价格战,刺激消费需求(比如通过降价、出售更便宜的商品),试图提高销量、赢得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模式。 这种竞争思维经常发生在模式、业务高度相同的两家企业之间。双11等电商大促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下。双11诞生之初,淘宝等传统电商在线上面临着同质化竞争,而在线下还面临着商场等零售实体的竞争,因此,头部电商平台利用资金优势发起大促,能够在短期内使得用户在相同的购物模式中选择价格更低的一方,从而收获更多市场份额。 大促思维的本质仍然是传统的“货为先”,试图通过对商品的运营来掌控消费者,因此,是通过人为的“造节”等营销活动来替消费者创造需求,提高平台交易量。 二、新电商的“人为先”模式 那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是什么模式呢?——“人为先” 所谓“人为先”就是先去理解消费者,再去为消费者寻找合适的商品,确定最具性价比的价格。而传统的电商平台注重规模扩张,以平台优势提高销量。 以算法推荐和社交场景为核心模式的新电商,正在不断迭代传统电商的“搜索模式”。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的拼单模式,给消费者创造了社交拼团的购物体验,从“人找货”变成“货找人”,首先是发现“人的需求”,再来满足用户需求,而这一对人的真实需求的发现和满足,并不需要借助“大促”
也谈拼多多:超越淘宝的底气在哪里?

由新东方市值创新高所想到的

昨晚新东方涨了9%,市值创了新高,公司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招生增速超过了营收的增速,刚好前几天有个新闻在朋友圈流传,说是北京某著名小学招生考试,几百个名额,几万人竞争……$新东方(EDU)$ 说实话,对于新东方和好未来 $好未来(TAL)$ 我一直在关注,之前一直没有买是因为觉得太贵不敢买,这也是大多数人担忧的原因。 从商业模式上,教育培训是刚需,只要凭考试入学的招生门槛存在,这个行业就会一直存在刚需;作为行业头部公司,新东方、好未来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两家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还非常低,还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从实际运作看,教育培训行业一般是先收费再培训;而且可持续性强,只要效果好一般不会换机构,继续学下去。 财务上,从招生、营收、利润看,新东方和好未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即使是去年受行业政策影响,依然保持增长。 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没买?面哥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这类公司,可以参照互联网公司来看,先看用户数(招生数),再看营收和利润;估值上,盈利的增长会慢慢消化高估值;但是短期内规模扩张还会消耗很多费用,对于成长股的估值不能按照成熟行业的估值走。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因为行业政策影响造成股价波动,或许是入场的好时机;但是既然没买到也不会可惜,相信以后还会有机会。 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寻找和发现这样的机会;很明显,这样的机会就在身边,一个生意如果要做大,必然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最近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消费升级,比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房地产、家用电器、装修装饰、电商、游戏、直播、影视娱乐、汽车、旅游、医疗健康等;在这些领域确实出现了很多大牛股。 总体来说是大家有钱了,肯花钱了,好东西即使不断涨价,依然供不应求;典型的就是高端白酒,市场已经趋之若鹜。 但是,很多大家讨论的是概念股,只具备投机价值。要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我觉得要判断一个产品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有没有
由新东方市值创新高所想到的

关于中概、抄底和机会

近期市场连续重挫,尤其是中概股,更是惨不忍睹,中概到底怎么了,当前能不能抄底?有哪些机会?本文简单说说! 一、中概股为什么这么惨烈? 中概股的表现成了这几天的热搜,你就知道有多惨烈,经历两天暴击之后,中概股市值直接蒸发4000亿元人民币,去年至今中概互联网(KWEB)跌去了75%,想象一年多以前是什么样子? 不久之前,我还听到过关于买入中概互联的言论,现在完全没了声音,想象如果是加杠杆买入的会怎样?我知道很多互联网从业者买基金,前两年这个逻辑还非常硬,现在对比令人唏嘘,真的无法想象。 对于中概股,我确实没有很多的看法,我自己持仓腾讯和中概互联,目前都遭受了重击,行业的环境目前仍然不乐观,杀跌主要是退市情绪的影响,目前来看,确实有从美股集体退市的风险,结果可能是在港股上市或者私有化退市,估值和流动性都会受到影响。 港股是个奇葩的市场,这么多年一直有港股极具投资价值的声音,但是后来呢?看恒生指数最近5年的年K线就知道了,每一年年初都说“南下香江去”,结果到了年底就懵了,第二年继续。 港股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低估之后还有更低,什么叫作价值毁灭,真的太惨了!除了腾讯之外,面哥这几年都没投资港股,虽然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更多的还是值得庆幸! 有人说港股最大的投资价值在于有一些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恒生科技指数去年至今跌了60%,中概互联也差不多,确实令人汗颜;这个市场,真的是一言难尽。 中概互联有没有投资价值呢?显然是有的,估值体系确实需要重估,一方面是行业的监管因素,另一方面是行业的增速,都会有影响,但是依然赚钱,有投资价值。目前受情绪影响很大,建议不要抄底,等企稳之后再做决定。 二、A股要不要抄底? 从各主要指数的回撤来看,目前并不是最至暗的时刻,比如你看如下图就知道了: 图片来自:@懒人养基 沪深300最大回撤18%,中证新能源20.62%,中证白酒20.24%,主动股票型
关于中概、抄底和机会

阿胶爆雷,应该怎样投资医药股

今天最热门的事情就是东阿阿胶“爆雷”,股价跌停了,导火索是东阿阿胶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下跌80%。 其实东阿阿胶这家公司争议一直挺多的,比如一直在提价,但是需求跟不上,利润在增长,现金流却很差,反正这个雷迟早是要爆的,这类公司可能就是所谓的“伪护城河公司”。 最近投资雷确实挺多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投资策略尽量保守,还是可以避免掉大部分的雷,总体感觉最近几年的雷还会陆续出现,大家投资要适度分散,远离杠杆。 其实我倒想说说医药股,我自己曾经研究过,主要关注化药和生物药;医药行业本身差别就挺大的,做红药水的是医药,做PD-1免疫疗法的也是医药,怎么选?我还是选择“高精尖”、增长空间广阔的细分领域,比如癌症。 医药行业门槛本来就很高,大公司的优势很明显,有些小公司即使技术不错,大公司也可以直接收购,所以要投资的话肯定是从大公司里优中选优。 理想的状况是,公司手里有独家专利,有畅销药,能确保利润,公司营销能力强;同时有一个完整的研发管线,有很多药物研发同时进行,在研产品市场潜力大。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公司是非常少的,我只知道恒瑞医药,其他的公司即使有很牛的技术,但是也存在依靠单一产品的风险。 大部分公司在做仿制药,有些仿制药确实很赚钱,但也让药企丧失了创新的动力,长期来看竞争力存在疑问,近年来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鼓励国产创新药,有人把仿制药当作化工股估值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是这样想的,你如果和别人做一样的仿制药,其实是没啥竞争力的,要想有竞争力,必须做点门槛高的、别人搞不来的新药。仿制药除非是把规模做大,把成本降下来,这是工业品的思路。 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我更主张主动投资医药股,因为有一定的门槛,可以把它交给放心的基金经理去处理;当然,如果对医药股理解非常深,也可以自己挑选股票。 简单比较一下目前的主要医药指数及基金;在A市场中,主要有四只医药指数:全指医药(000991
阿胶爆雷,应该怎样投资医药股

市场火热时,需要冷静

1、自4月底以来,市场的热门板块涨幅其实是不小的,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注意的是风险,特别是热门板块风电、锂电和光伏等,不少个股的反弹幅度超过了100%,做好投资最重要的品质是独立思考,越是市场狂热的时候,越是需要冷静,我们应该看到风险,宏观的微观的,国内和国外的,其实都要注意。 2、热门赛道赚钱效应其实也是结构性的,比如光伏和锂电,上半年都是上游赚的多,中下游很多企业赚辛苦钱,甚至很多企业其实是不赚钱的,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必须下功夫去研究才行,当然研究了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买行业指数基金,建议90%以上的人这样做,省时省力还不会少赚。 3、投资新能源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变化太快,那么投资中游的公司其实很被动,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行业的巨头,有资本有研发实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二是设备和耗材,特别是不容易被取代的环节,比如光伏的非电池片环节的设备,胶膜和金刚线等耗材;锂电环节的结构件等。 4、当前阶段,除了关注新能源之外,还应该关注那些逻辑没有被破坏,但是被低估的行业,比如医药领域的血制品,食品饮料的牛奶等;除了常规股票之外,应该重视ST公司、可转债冷门品种。 5、坚持新能源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赛道,但是短期内难以避免会有波动,甚至是很大的波折,大家千万不要忘记了初心,我们想要的是胜利的彼岸,而不是眼前的琐事,主线一定不会错,但过程会有很多煎熬,如果连这些考验都经受不住,那么很明显你是与新能源的机会无缘的,甚至是与绝大部分投资机会是无缘的; 6、我们目前正处于工业革命、能源革命的关键节点,不要把它当作概念炒作,不要被市场上多变的干扰信息所打断,当然市场上的各种资讯有很多,比如新能源板块,利好的公司太多了,但是我们主要抓住那些细分领域的龙头,还有未被发现的细分领域龙头。 7、高成长和高价值都需要,高成长进攻,高价值防守,当然面哥也预测不了什么行业会好,所以不妨做
市场火热时,需要冷静

5年涨了7倍,上海机场为啥这么牛?

最近在关注硬资产,其中“坐地收钱”的生意确实不错,这类生意典型的特征就是占据独有的资源,其他人基本很难复制,例如水电、高速、机场、港口、核心地段的商业地产等就是这样的生意。$上海机场(600009)$ 上次提到长江电力,今天来说说上海机场。本文非吹票,相反我认为上海机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太高。 一句话评价:这是典型的“坐地收钱”的生意,虽然它不是国内最大的机场,却是盈利能力最强的机场,业绩稳定增长,分红稳定,和长江电力一样,不仅是只不错收息股,还附带看涨期权。 一、机场的生意模式 机场的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收入。航空性收入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和安检费;非航空性收入包括商业餐饮和广告等,说白了就是收租,不管是停靠飞机,还是在机场开店,都要交租。 前者是政府定价,类似于公用事业,要增长只能走量;后者是市场定价,就有提升空间。其实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收入都是靠人流量大,主要和机场的定位、地理条件有关。 机场的成本主要是人工、折旧摊销、运行成本等。以2018年为例,上海机场的运行成本占41%,人工成本36%,折旧摊销占17%,燃料动力消耗占7%。 机场的三项费用占比很低,主营收入+其他收入(上海机场有投资收益),扣除成本、费用税收之后就是利润。 二、竞争优势 1.定位高,辐射长三角 上海有两个机场——虹桥和浦东机场,前者在上海机场母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上海机场的主要资产是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主要是国内客流为主,浦东机场国际客流较多。 上海机场首都机场、浦东机场、白云机场是我国定位最高的机场,地理条件优越,辐射最富裕的长三角地区,并且到达周边目的地距离适中,周边区域没有大型机场竞争。 2.国际旅客占比高 2018年上海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一半,对比首都机场、白云机场占比为 27.1%、24.84%,这形成上海机场独特的优势。因为国际航班停靠
5年涨了7倍,上海机场为啥这么牛?

加了点腾讯

大家都知道,我对腾讯念念不忘,今天跌破550火速加了点,不过吃相太难看,加的价格稍高了点。 后面有机会再加,最近这轮反垄断,大概率要砸一个坑,不知道会跌多少,做好分批加仓的准备。 之前说过,反垄断的目的不是要把它们搞死,而是要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而不是任由巨头控制市场,从监管的表态来看,也是比较中性的。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巨头们再也不能野蛮生长了,增速会慢下来,但是反垄断是反垄断行为,不是反垄断地位,互联网行业天生就是集中度高,电商的集中度不如社交。 所以,不要被新闻吓坏了,要知道它们的工作就是制造热点新闻,我对互联网巨头的前景看法没有任何改变,腾讯和阿里这些巨头的护城河是非常深的,不要被眼前的纷扰打乱投资节奏,虽然以后爆发式增长难有,但是稳定增长无忧。 从目前来看,电商的竞争环境要更差一些,三巨头争霸,各有所长;而社交是腾讯一家独大,这种竞争优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且腾讯还有很多价值可以挖掘,比如视频号、小程序、云计算、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产业互联网等,它的投资业务也是战略投资为主,发展前景更加值得看好。 从投资角度,可以有几种选择: 1、抄底阿里 2、买京东、拼多多 3、抄底腾讯 4、买中概互联 我觉得几种都可以,自己倾向于3和4,我之前也是这样布局的,但是现在认知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最近在研究周期成长行业,我发现自己的覆盖范围真的非常有限,个人精力和能力不允许,我会继续关注年盈利能力100亿及以上,或者未来具备这个潜力的公司,数量不会太多;我想如果公司成立很多年,但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盈利或者具备这个潜力,那么它的商业模式是存在缺陷的。 大公司以外,其他的用基金来覆盖,我只要抓住几只自己看好的基金,这些基金的经理和投资方向刚好是我认可的,那我买它没问题。 最近一个感悟是由我的几个基金组合表现得出来的,从最近一个季度来看,我的四个基金组合里,表
加了点腾讯

腾讯财报解读:满分100,我打80分

$腾讯控股(00700)$ 财报出来了,已经有一堆解读了,我也凑个热闹,谨代表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妥可以多交流。 在解读之前说几点自己的理解: 1.长期与短期:短期内的业务小幅波动是正常的行为,关键看业务有没有偏离长期的航道,如果长期看好的逻辑没有变,大可不必担心;长期的战略投资,在短期内体现为成本投入太大,必然影响利润,不应该解读为利空。 2.互联网公司,用户>营收>利润,先看用户的增长,再看收入,最后看利润,不要本末倒置。 3.这次业绩被有些媒体解读为难看,除了投资业务的影响外,主要是收入增速下滑,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增速降低;主要原因是游戏版号暂停审批,导致游戏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同时视频、云计算、金融科技等耗费资金巨大;我想说,这正是检验腾讯在缺少游戏引擎的情况下,其他业务真实表现的机会,实际情况说明其他业务还不错。 4.腾讯对游戏的依赖进一步降低,其他业务占比上升,以游戏为主的增值服务的占比从78%下降到56%。金融科技和云服务由最初的5%上升至25%。各项业务更加均衡,慢慢不再“偏科”,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绝对是大好事。 用户: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约10.98亿。每天平均有超过7.5亿微信用户阅读朋友圈的发帖。截至2018年底,QQ智能终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至6.998亿,整体月活跃账户数增至8.07亿,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账户数同比增长13%,QQ看点的日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逾300%。小程序日活跃账户数增长迅速,用户人均日访问量同比增长 54%。约有80%的中国500强企业成为企业微信的注册用户。从四季度看,腾讯各个应用活跃用户数都在增长,这一点是个很大的亮点。 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腾讯财报解读:满分100,我打80分

怎样深度研究公司

最近在想,为什么每一次市场大跌都创造出极好的买入机会,而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很难把握这样的机会呢? 现实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行情是非常熬人的,意志不坚定的,很容易就放弃了。 如果整天喊着口号,在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权,那也太简单了。但是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呢?很多人是没到合理价位,钱就没了;或者到了合理价位,也迟迟不敢出手;或者还有没入门的,整天换来换去,最后啥也没落着。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不然每个人都成了巴菲特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还是出在这几个方面: 1、缺乏对投资对象足够的认知,导致一涨就卖,一跌就慌,而看到未来星辰大海的人,不会这样整天焦虑; 2、缺乏乐观的心态,当外围环境不好的时候,市场整体悲观,很多人也跟着悲观,导致失去了最好的入场机会; 3、没有做好仓位管理,买卖比较随意,不是用长期不用的资金,或者加了杠杆,在高位买入等,这样就身不由己,极其被动; 4、缺乏股权的思维,优质股权是未来最好的资产,大家一定要珍惜;核心地段房产虽然也很优质,但比不过优质股权的,这点我深信不疑。 既然要投资权益资产,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怎样才能加深对公司的认知呢? 优秀的公司基本都是一样的,有好的管理层,能不断进取,不断拓宽自己的护城河……劣质的公司千差万别,激励不到位、业绩波动、没有护城河、人浮于事、管理层内斗、财务造假等等,前者是少数,后者是多数,有时候变得平庸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不进则退。 前些年中国富豪榜很多是地产公司、传统资源型企业,现在大家看都是各行各业的优质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板,因为优质公司的股权致富。 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要深度研究公司,首先还是要多读资料,从一手的招股书、年报看起,再看研报、**的言论,媒体报道等。 一家公司最基本的一手资料,就是每年的年报、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我从某防水材料龙头的年报里,读出了当年宏观经济的真实现状,以及公司对
怎样深度研究公司

买入格力,坐等被虐

一、买入格力 今天买了格力,成本价是51.73元,关于格力电器的投资逻辑我之前说过:简谈格力的投资逻辑 再啰嗦几句,格力电器的好,大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关于对格力电器的质疑,我可以谈谈我的粗浅理解。 一是和房地产高度相关,未来的增速难以维持。 确实是有影响,但空调行业作为一个细分行业,它会长久地存在,需求不会停止,格力市场占有率最高,还有可能提升。 未来增长可能来自三个方面:1.挤占其他厂家的市场份额;2.空调品类的拓展;3.产品升级,价格提升 二是财务造假,对于这样的大公司应该不会的,我用常识判断,后果会怎样,有必要吗?关键很多人可能还不理解它的商业模式。 三是多元化和董阿姨,多元化比例很小,主业还是空调,多元化也可能带来增长;个人理解,董阿姨在不在格力影响应该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换一个人来也没那么坏。 二、白酒行业 昨天我看到一篇好文:长期投资要关注供给侧分析 ,说的是经济好的时候大家更多地意淫需求侧,成长空间有多大;而在状况不好时,要分析供给侧的变动;这些年为什么个行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因为在行业整体下滑的过程中,行业竞争格局在优化,强者蚕食弱者的地盘。 这个规律适用于大多数行业,白酒、乳业、空调、钢铁、水泥、游戏;但是赚钱能力强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标的,优秀的公司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不盲目扩张;将赚来的钱以分红或回购的形式回报给股东,是最有利于股东的价值实现形式,美股很多公司就是这么干的。 说回到白酒行业,同样是强者恒强,生意模式无敌。个人认为主要看行业排名前列的几家公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先把泸州老窖剔除,高端产能受限、管理层吹过的牛从没实现。 剩下茅台、五粮液、洋河;茅台是独一档的存在,不过价格也很好,暂时难以介入;五粮液新任管理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收效显著,如果按照当前的盈利速度,目前的市值应该在合理范围之内,为啥是这样以后再分析;洋河高
买入格力,坐等被虐

优质股估值表2019\/6\/2

优质股估值表说明 估值离不开“估”字,并不是价值的本身,PE、PB等指标是相对估值的指标,也不是估值本身,最好的估值方法是DCF,但有诸多变量不确定;所以我们多采用相对估值的指标,还要记住一条——安全边际,估值时要打一定的折扣。 评级带有个人主观成分,结合公司质地、行业属性、估值、ROE、资产负债情况等综合评级,总分10分,越高代表越好,8以上进入观察区,9以上可以买入。 ROE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低杠杆行业,长期的收益率约等于长期ROE,时间越长越接近,连续5年ROE大于15%代表优质公司,纳入考察范围。 对于成熟行业,稳定增长的股票,用历史估值数据PE、PB等来确定,PE、PB历史百分位低于30%低估,30%-70%正常估值,大于70%高估。 对于高分红股,用股息率来衡量,股息率大于3%进入观察区,大于5%进入买入区。 对于金融地产股和周期股用PB、PS等指标衡量,各项指标综合评定,因为周期属性会有适当的打折。 现金流充足、竞争格局稳定、不需要太大再投入、产品形态不易变化的行业股票(尤其是消费股),单纯看历史估值数据对比就可以。 要谨防低市盈率陷阱。低估并不是买入的理由,要注意动态观察,任何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业绩波动,原来的低PE可能因为公司业绩变差反而变成了高PE。 好股要有好价,在好价格未到来之前,要做好资金的调配,确保在机会来时拥有足够的现金。 所有的数据都是过去的历史数据,过去并不代表未来,所以我们要动态观察,重点关注公司经营情况、资产质地、负债情况等,看看有没有变化。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投资标的均仅代表个人的意见,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优质股估值表2019\/6\/2

如果要买美股指数基金,选哪只?

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股市最近在暴跌,美股的主要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从高位下跌超过20%,进入技术性熊市; 市场短期走势难以预测,参考历史数据,2000年和2008年的跌幅分别为49%和57%,熊市持续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31个月;这个周末最新的消息是,“股神”巴菲特“抄底”了。 股神的操作我们比不了,我不提倡抄底,但如果特别看好美股指数未来的走势,又怕错过反弹行情,目前的位置可以建立目标仓位20%-30%左右的底仓,但一定要做好越跌越买的准备,我自己在周四买入了一份华安纳指100,也是做好了上述准备。 那么,如果看好美股指数,买什么指数基金呢? 按照我们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咱们一般会选QDII基金,而不会选港美股的基金,虽然它们的费用确实很低廉,跟踪误差更小;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最近因为外汇额度的原因,有很多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者限额申购; 还有就是最好选择场外指数基金,一是有溢价的问题,另外就是场内的交易量一般很小,涉及流动性的问题,而场外不存在这个问题, 1、标普500指数 根据标普指数公司官网介绍,标普500指数被广泛认为是唯一衡量美国大盘股市场的最好指标。追踪该指数的资产价值超过9.9万亿美元,其中投资于该指数的资产占约3.4万亿美元。该指数成份股包括了美国500 家顶尖上市公司,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约80%。 跟踪标普500指数的QDII指数基金一共有三只,博时标普500ETF(513500)以及它的场外基金博时标普500ETF联接(006075)、易方达标普500(161125)、大成标普500等权重指数(096001) 大成标普500是等权重指数基金,所谓等权重就是每家成分股公司不按流通市值加权,而是均等加权,这个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编制规则,排除掉。 剩下博时标普500ETF和易方达标普500,从规模、成立时间、费率、长期收益等角度综合考虑,我选博时标
如果要买美股指数基金,选哪只?

过去的教训和未来的策略

无论成长还是价值型投资,买的都是它未来的价值,从资本利得的角度说是股价的上涨,从价值的角度说是内在价值的提升。 过去的一年多,在高点投资新能源,主要还是过于关注市场的变化,想赚快钱,而忽略了价值、护城河等根本因素,主要犯了三点错误: 1、没有从企业的完整生命周期来考虑 新能源本质是成长股,成长股的优点是短期内业绩快速增长,同时拔高估值,形成戴维斯双击。但是这种高速成长是否能一直延续下去?是个大大的问号,一旦业绩下滑就是双杀,问题是没有公司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甚至很多公司最终的结局都是破产,新能源行业变化非常快,竞争格局越来越不好,很难判断未来5年、10年会是啥样? 2、没有从价值角度看待投资 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是否持续变好?所获得的资产是否分配给了股东?因为需求增长和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考虑,新能源行业把赚来的钱大部分用来投资,分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还从资本市场大手笔融资,摊薄了价值。 与之对应的是,对于另外一类公司来说,稳健的增长,大把地赚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多年,这种成长依然大概率能够延续,甚至永续成长,哪个好呢? 3、没有以合理的价格买入 任何投资,都需要恪守安全边际,也就是资产再好,也不能付出过多的溢价,而在新能源行业火热估值很高时买入,就必然付出过高的价格,而在面对不利局面时,就过于被动。 为此,我们在投资时,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贪婪,不要在市场火热时买入,为避免永久亏损和回报不足,我们必须买的足够便宜。 未来的策略 一般认为,成长股靠业绩增长,价值股靠分红和估值提升,没有增长;这类观点其实并不科学,比如像茅台这类公司,业绩是在不断成长的,分红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它算哪一类呢? A股在进入成熟市场之前,必然是周期大波动的市场,这样的市场每隔2-3年就会有一次不错的投资机会,只有在绝对的低点进入,在达到卖出条件时卖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过去的教训和未来的策略

优质的资产会越来越贵

最近互联网反垄断成了热门词汇,最近一次重要会议又有提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前面提到过,互联网行业巨头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只关注经济利益了,要更多关注社会利益。 比如按照之前媒体的评论,不能只关注从其他行业抢地盘,而是要促进整个社会产业技术的进步。 现在的画风是这样: 我自己当然还是继续看好互联网巨头,从中外的反垄断史来看,对于这些公司绝对不意味着简单地打压,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而且竞争力并不会削弱,只是这个行业变化太快,我们要继续保持观察。 1、我以前也不会太在意,在今年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有钱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了,穷人变得更穷了”这句话的意思。 最近跑了下数据有个深刻的体会,我看今年股市行情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牛市,但是还是有超过半数的股票是在下跌的;而涨得好的公司,股价翻了绝对不止一倍,那意味着啥?持有优质公司股权的人资产在迅速增长,而持有劣质资产的人会远远跑输,甚至跑不赢通胀。 很明显,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这种分化会加剧,实际上造成这种分化的根源就是是否持有优质资产,优质的股票、优质的房产、优质的生意,这些人赚的盘满钵满,而普通人只能领着不上涨反而可能下降的工资,经受着通货膨胀,想实现资产增值太难了! 2、今年要是坚持持有这些板块,应该会很开心:消费、医药、光伏、新能源车、互联网。 今天刚好看到高瓴资本大手笔买入隆基的公告,这是光伏行业,曾经被唾弃的行业,现在成了香饽饽,因为它的投资逻辑变了。 我自己一直关注消费和互联网,如果自己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年带有成长性的周期行业增长一点都不差,比如三一、万华和海螺,这些行业巨头虽然处在强周期行业,但是能呈现螺旋式上升。 能够在周期低谷时,逆势扩张产能,在高峰时豪赚,做到“别人亏钱我赚钱,别人赚钱我大赚”。 而且中国的这些巨头,都有国际竞争力,在海外市场也风生水起,在国内早已是巨无
优质的资产会越来越贵

未来要投资什么行业

一、标普500指数的变迁 今天在看一本书叫《ETF全球投资指南》,里面提到了美股最具代表性的指数——标普500指数,这个指数是从1957年开始编制的,几十年来它的行业构成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也就是表面看还是那副药,但是配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实说明了指数投资的优势——自我更新,从长期来看,指数会自我进化,淘汰不符合条件的成分股,筛选符合条件的成分股,指数通过长期保持更新就能永葆活力,只有持续优秀的公司才能出现在指数名单中。 标普500指数(S&P500)被广泛认为是唯一衡量美国大盘股市场的最好指标。该指数成份股包括了美国500家顶尖上市公司,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约80%。从某种意义上说,标普500指数代表了美国主要的产业结构,我们从标普500指数的行业变迁可以看出,上世纪50-70年代,工业占据了指数的绝大部分权重,其他行业金融、公用事业等占比非常小; 但是进入2000年代,行业构成已经非常丰富,按权重排名前列的行业包括信息技术、金融、医疗、消费(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工业等,从标普5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可以看出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主要就是这些行业,特别是信息技术。 我们国内的指数,可以和标普500指数对标的是沪深300指数,它的成分股中,金融地产行业一家独大,占比39%;其他主要的行业包括消费、工业、医药和原材料;但从行业权重来看,金融地产权重太大,与标普500比起来不太均衡,不过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港美股上市,要把沪深300和中证海外互联网指数加起来,就可以大概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数了,那样的话就是信息科技、金融和消费三足鼎立。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啥?虽然各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历史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来看,金融、科技、消费、医疗、高端制造这些都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刚好这些行业都是我所关注的领域,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累积
未来要投资什么行业

熟悉的味道,用熟悉的配方

今天A股,这一次还是没什么不一样。 这样的情况相信近几年入市的朋友已经领教了,远的不说,2018年大家应该感受到了,年初大涨之后,全年都在下跌。 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几个月优质股纷纷创历史新高,大家都很乐观,股票还是那些股票,公司还是那些公司,我听到今天有人态度180度大转变,对的,变化的只是投资者的情绪。 我之前的操作很消极,因为我想买的股票和指数都已经买了,后面想买已经没有好价格,只能耐心等待。 现在这个节点我们要兴奋起来——指数定投走起来,优质股权买起来。 上证50已经处于低估状态,沪深300在3000点以内可以定投起来,一些优质个股可以关注起来,五粮液、格力电器、福耀玻璃、洋河股份等。 关于指数投资,我之前的文章介绍: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50类指数基金怎么选? 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怎么选? 如果你把精力花在研究股票的短期涨跌上,你就输了。从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只和股票价值有关,推懂公司股票价值增值的是不断增长的业绩(净资产总量),我们要关心的是股票的价格是否已经低于它的实际价值了。 我之前说过眼投资“不变”的行业,其中投资消费垄断企业是个不错的选项。这个行业产品简单、形态变化不大,经营和财务稳健,资本再投入少,现金流充足,绝对是投资的理想标的。之前唯一的缺憾是价格太高,这不就机会来了吗? 分享一下我之前写的关于波动的看法: 波动是投资中的正常现象,对于股权类投资品种,波动是投资过程中必然面对的现象。 一个人承受波动的能力很难提高,一个家庭的波动承受能力下限,是由家庭中波动承受能力最差的那位决定的。 波动本身并不是风险,真正的风险是作出和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 投资就是反人性的,世界上能承受波动的人不多,在频繁波动下安睡、持仓不动的人更少。 做一项投资前,先考虑自己能否承受对应的波动,清楚知道自己的波动承受能力,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对波动的
熟悉的味道,用熟悉的配方

Facebook 尚能饭否?

前两天面哥吹爆的Facebook,发布财报之后爆雷了,一晚上跌去20%,相当于蒸发了一个 Adobe、一个迪斯尼、一个博通、两个黑石、两个高盛、三个通用汽车或五个纽约梅隆银行,原因是利润增长不及预期,并且一季度的业绩增长也很差。 公司高管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在广告数量方面,我们预计将继续面临来自两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用户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二是用户粘性向Reels等短视频方面转移,但其货币化能力低于Feed和Stories等更成熟的核心产品。 一份财报让Facebook一年白涨了,市场上有很多看空的声音出来,当然也有看多的理由: 看空的理由: 1、以Tiktok 为代表的短视频对于用户市场的冲击比较明显,用户时长减少,广告价值降低; 2、苹果ATT造成的用于精准广告投放的第三方数据缺失,安卓系统甚至Web可能以后也会跟进; 3、Facebook的用户增长停滞,第一增长曲线受阻,但并未像腾讯那样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互联网是变化极快的行业,一旦没跟上节奏,就会被抛弃,比如历史上的雅虎; 看好的理由: 1、Facebook家族的底层逻辑是通信,而短视频的逻辑是新的媒体形式; 2、相信小札的个人能力,历史上也遇到过困难,但都成功度过危机; 3、Facebook依然有庞大的用户数量,还有很多增长空间,相信小札能有办法。 面哥一直是Facebook的投资者,了解它的历史和创始人的经历,对它还是比较信任的,在正视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我还是看好Facebook的,对小扎的能力比较信任,困难的事情让他去操心好了。 我们说互联网公司,用户>收入>利润,至少目前用户数还是增长的,Facebook的用户增长在2021年四季度月度活跃用户人数(MAU)为29.1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每日活跃用户人数(DAU)平均值为19.29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收入上依然保持20%增长。 虽
Facebook 尚能饭否?

搞投资,还是做个老实人

昨晚,比特币又崩了,全球的原油、大宗商品也大跌,我很少提及这些投资品种,是因为自己不懂。 但是,我发现很多朋友可能也不懂,但是却用大资金去操作,这就让我看不懂;我自己认为,比特币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也不可能作为流通货币去使用,它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如果没有大幅波动,我估计大家都不会去参与炒作,原油商品这些背后的价格决定机制,我们更加难以把握。 我自己还是会老老实实地投资股票和基金,这个我可以搞得懂,也没那么复杂,不懂不做。 昨天有个数据挺受关注,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这是整体平均的水平,实际到手的收入还没有这么多。 刚好前两天深交所有个投资者调查报告,投资者的平均年龄是30岁,平均资产是59.7万,大家知道大部分人都是私营单位员工,干10年不吃不喝,也达不到投资者平均的账户资产,虽然都是平均数,但也表明普通的打工人要继续努力了。 我一直主张的资产增值方式是工作和理财双轮驱动,两方一起发力才能最大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收入最高的行业是互联网、科研和金融,我建议朋友们找工作一定要想办法进入这些行业,多挣点本金;另外也要多磨练自己的投资能力。 有的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比如有的公司进去的时候拿到股权激励,没几年就上市,人生财富进阶就这一把;但是很多人要打一辈子工才能实现;有的行业即使进去处于末流,收入照样跑赢大多数其他行业,没办法。 投资能力的提升,也不是我们说两句话就可以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管是买股票还是基金,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标的,其次是长期的持有,等待价值的实现,这两点要做好,都非常不容易。 其实最忌讳的是两种行为: 一是不懂也去投,还下重注; 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聊比特币的暴涨暴跌,还有狗狗币等,面哥孤陋寡闻,实在看不懂这些东西,在面哥眼里,最好的投资品是股票和基金,其他的往后靠。
搞投资,还是做个老实人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