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深度研究公司

面哥投资笔记
2021-03-29

最近在想,为什么每一次市场大跌都创造出极好的买入机会,而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很难把握这样的机会呢?

现实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行情是非常熬人的,意志不坚定的,很容易就放弃了。

如果整天喊着口号,在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权,那也太简单了。但是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呢?很多人是没到合理价位,钱就没了;或者到了合理价位,也迟迟不敢出手;或者还有没入门的,整天换来换去,最后啥也没落着。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不然每个人都成了巴菲特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还是出在这几个方面:

1、缺乏对投资对象足够的认知,导致一涨就卖,一跌就慌,而看到未来星辰大海的人,不会这样整天焦虑;

2、缺乏乐观的心态,当外围环境不好的时候,市场整体悲观,很多人也跟着悲观,导致失去了最好的入场机会;

3、没有做好仓位管理,买卖比较随意,不是用长期不用的资金,或者加了杠杆,在高位买入等,这样就身不由己,极其被动;

4、缺乏股权的思维,优质股权是未来最好的资产,大家一定要珍惜;核心地段房产虽然也很优质,但比不过优质股权的,这点我深信不疑。

既然要投资权益资产,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怎样才能加深对公司的认知呢?

优秀的公司基本都是一样的,有好的管理层,能不断进取,不断拓宽自己的护城河……劣质的公司千差万别,激励不到位、业绩波动、没有护城河、人浮于事、管理层内斗、财务造假等等,前者是少数,后者是多数,有时候变得平庸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不进则退。

前些年中国富豪榜很多是地产公司、传统资源型企业,现在大家看都是各行各业的优质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板,因为优质公司的股权致富。

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要深度研究公司,首先还是要多读资料,从一手的招股书、年报看起,再看研报、**的言论,媒体报道等。

一家公司最基本的一手资料,就是每年的年报、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我从某防水材料龙头的年报里,读出了当年宏观经济的真实现状,以及公司对现金流的高度重视;从某工程机械龙头年报里读出了他们对行业周期的理解,对过去经历教训的反馈,对未来的精心谋划;从某光伏龙头的年报里,读出了他们对材料路线的坚持,对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布局;从某化工行业龙头年报里,读出了他们对未来支柱产业的部署,实现长远目标的路径和部署;

产业高端化、国产替代,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这些是国家重大战略,是我们的长远目标,实现的主体就是一家家公司,一个个实体,规划在先,路在脚下。

从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看出它发展的历史、股东情况、上下游企业、主营业务的增长情况,企业质地如何,可以从这份资料里看的差不多。

但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这份材料是企业为了上市而精心策划的,里面肯定有很多经过包装的部分,我们留待上市之后再来确认,上市之后,有千百双眼睛盯着,有问题还是可以查出来;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双康”在爆出问题之前好几年,就有人开始质疑他们了。

我研究上市公司,一般上市要满三年,经过三年的上市期,该有的问题也暴露了,上市公司也不敢随便在财报上做手脚,作为公众公司,现在造假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一个谎言要用另一个谎言去圆场,结果就是编不下去了。

很多人喜欢看大V的文章作出决策,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大V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猜对了纯属运气,还有一种是对这家公司持续研究和跟踪,对商业模式的理解非常透彻,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每年的年报和季报还没有出来,他就能预测当季或者当年的营收利润数据,而且事实证明八九不离十。

很多朋友喜欢看研报,看目标价看的心潮澎湃,都是翻一倍,两倍的空间,如果看研究报告投资,很多投资者估计会很惨,研报是给机构看的,不是给散户看的。

据我了解,研究员只会看三年的,而且很多利润数据都是按照模型推演的,那种数据和现实商业环境有较大的差距,研究员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我们是要拿自己的身价去博弈。

除此之外,一个公司的管理层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对此不以为然,现在越发觉得,管理层太重要了,他们是一家公司的舵手,驶向何方完全由他们掌控,优秀的管理层一定是具备对行业趋势的深刻认知,对未来发展方向判断准确,并且能带领一帮人一起干事情,该有的激励一定要有,老板其实就是把利益分配好,管理层是把公司运转好,规划好,员工得到需要得到物质利益,同时也有精神鼓励,有盼头。

管理层会整天和我们投资者一样,想着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明天跌了多少吗?

不会!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公司能否良好地运转,继续赚钱,更加容易、赚更多的钱,甚至在赚到足够多的钱以后,物质利益并不是他们考虑的唯一因素。

同样的公司在不同管理层手中,展现出的效率和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点非常重要。

优秀的管理层体现出的是业绩连年出色,能在社会转型中不断带领企业前进,在员工激励上做的很好,在股价上表现为穿越牛熊。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点,我们要想通过股权实现财富增值,就不能像挤牙膏一样,不能将有限的资金过度分散,而是应该深度研究,将筹码集中在几个自己看得懂的机会上,如果是基金也要投向自己看得懂的基金经理。

最后,今天有两只可转债发行,质地还不错,大家不要忘了申购。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投资标的均仅代表个人的意见,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