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开启财报季,惊喜or惊吓?

又一财报季即将到来,美国银行业面临“大考”,但情况很可能不乐观。本周,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将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你认为银行股给市场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avatarMr. LL
11-18 01:53

Mr. L看世界|市值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并购重组行情会持续多久?

11月16日清晨,初冬的北京有点凉,朝阳区和海淀区同时有两场闭门会,“L”选择了后者,虽然住在朝阳,但海淀的闭门会称之为“金媒重聚”,让人期待;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天演讲人是谁,所以人来的很齐,11月15日晚,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这是在9月24日一行三会的重大利好后的再一次市场利好,所以11月16日的闭门会让大家都很期待,因为主讲人是经历过2014-2015年牛市行情的主管领导,当日演讲的主题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写到这,也许大家都很好奇,写这些与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用呢?请允许我用一篇随笔来解释本周末“L”对市场的理解: 1、  关于周五证监会的市值管理指引,我的理解: 首先,11月17日一早,有报道发现对于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正式稿删除了“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并据此解读为取消异动公告。由于担心市场对该内容有误读导致11月18日开盘产生误读,报道特别根据这一情况进行了更新:据接近监管人士介绍,正式稿的修改一方面是因为交易所的规则已经对股价异动公告有明确的要求,无需重复;另一方面是根据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原条文的写法可能在实务操作中引发歧义,或被误读为董事会的责任仅限于按规定发布股价异动公告。这里“L”只是对相关报道进行了“借用”从而提醒诸位,别误读哦。 其次,市值管理的元年开启,“L”的理解是这样的,股票异动非公司责任的,上面的内容适用,如因上市公司责任,你不公开是不可能的。这是有明显区别的,市场行为与公司无关但是你董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 另外,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闭门会内容这个指引放在一块说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A+H股,大家还记得么!一系列的暴涨&炒作&并购重组,让一个概念就能炒爆市值,炒爆板块甚至各种各样的妖股,最后在2016年的一月,一系列热闹过
Mr. L看世界|市值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并购重组行情会持续多久?

美国宏观策略周报(10月14-18日):第三季度财报季正式开始

上周,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普500(.SPX)$ 和纳斯达克100指数 $纳斯达克(.IXIC)$ 分别上涨了1.13%和1.19%。上周主要涨跌股: $英伟达(NVDA)$ (+7.91%)、 $礼来(LLY)$ (+5.06%)、 $摩根大通(JPM)$ (+5.24%)、 $优步(UBER)$ (+16.24%)、 $富国银行(WFC)$ (+7.08%)、 $特斯拉(TSLA)$$谷歌(GOOG)$ (-2.29%)、 $Meta Platforms, Inc.(META)$ (-1.01%)、 $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CEG)$ (-6.76%) 和 $Vistra Energy Corp.(VST
美国宏观策略周报(10月14-18日):第三季度财报季正式开始

Q2银行业绩单:有人欢喜有人忧?

本周,美国主要银行纷纷公布了Q2财报。总体来说业绩表现均不错,从不同业务分类上也出现一些有特征性的差异。投行业务继续复苏。主要的投行业务部门都录得恢复增速,也正在从前两年的放缓中恢复过来。IPO以及M&A虽然远不及低利率时代的峰值,但是也开始增长。当然,进一步的投行活动可能还要在利率下降之后展开。类似私募等业务才能进一步恢复。股市屡创新高,带领财富管理业务续创新高。得益于Q2股市的强劲表现,许多银行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获提升,他们正越来越依赖这类业务来产生稳定的手续费收入,以抵消交易业务的低迷。其中GS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7%。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均录得6%的增长。当然也有表现不好的,例如MS的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同比仅增长2%。消费者业务出现分歧。由于就业强劲以及工资上涨,消费者的消费借贷活跃,但是仍然较高的通胀和利率水平给消费者预算带来了压力,并且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中出现分歧。Q2越来越多的借款人活跃使用信用卡,也有更多的人拖欠还款。虽然整体信用卡贷款损失趋于平稳,但信用评分较低的消费者支付率下降幅度更大,借款也开始增多,部分银行开始提高拨备,以应对潜在的消费贷款损失。从数据上来看 $高盛(GS)$ 的税前利润增幅最大,而 $美国银行(BAC)$ 的影响最为负面。贷款业务整体出现下滑,其中 $摩根士丹利(MS)$ 下滑幅度最大。由于消费者业务的不稳定,以及高利率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富国银行(WFC)$ 的净利息收入下滑趋势最明显。摩根大通
Q2银行业绩单:有人欢喜有人忧?

【财报解读】招商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2%

$招商银行(03968)$ 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净收入3390.7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6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466.02亿元,同比增长6.22%;实现净利息收入2146.69亿元,同比下降1.63%;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44.09亿元,同比下降1.66%;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AE)分别为1.39%和16.22%,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84个百分点。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每股现金分红1.972元(含税)。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110284.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7%;贷款和垫款总额65088.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6%;负债总额99427.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5%;客户存款总额81554.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2%。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1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75亿元;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下降 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7.70%,较上年末下降13.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4.14%,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招商银行在2023年度业绩报告中,呈现出一些积极和一些挑战性的方面。 首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增长6.22%,虽然营业净收入略有下降,但整体盈利能力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这意味着公司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目前,招商银行市盈率4.88,仅高于历史数据40%,表明估值处于偏低水准。 其次,公司建议派发每股现金股息1.972元,这对持有公司股票的散户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可以从股
【财报解读】招商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2%

[财报解读]美国银行财报解读:揭示增长压力,但长期看好

美国银行(BAC.US)最近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行面临着多项挑战,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并未达到分析师预期。 一. 支出挑战: 美国银行在第四季度面临了多项支出削减利润的挑战,包括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进行的21亿美元特别评估和与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相关的16亿美元费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净利润的下降。 二. 固定收益交易业务下滑: 第四季度,美国银行的固定收益交易业务表现不佳,导致营收规模意外下滑。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总计营收下降了5.8%。客户谨慎情绪、持续高利率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对业务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抵押贷款业务和市政债券交易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固定收益业务的疲软表现。 三. 净利息收入下滑: 美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也出现下降,主要受固定收益和外汇交易业务的收入下滑以及整体支出的增加影响。净利息收入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同比下降了5%,达到139亿美元。尽管利率上升,但整体资产负债表保持弹性,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甚至上调了全年净利息收入预期。 四. 长期增长潜力: 尽管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了一些挑战,但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莫伊尼汉表示,严苛的支出纪律使该行能够继续投资于增长计划。该行拥有强劲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为实现负责任的业绩增长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投资银行业务和股票交易业务方面取得良好业绩,为收入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助力。 五.结论:  尽管美国银行面临短期的利润下降压力,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该行仍然具备增长潜力。严格的支出纪律和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为其未来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考虑,我们对美国银行(BAC.US)的财报解读保持看多的观点,相信该行将能够克服当前挑战,实现持续的增长$美国银行(BAC)$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
[财报解读]美国银行财报解读:揭示增长压力,但长期看好

【财报解读】美国银行Q4营收下降10% 营收及收益均不及预期

$美国银行(BAC)$ 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20亿美元,同比下降10%。 调整后的营收为235亿美元,同比下降4%,未达到预期的237亿美元。 美股收益0.35美元,同比下降58.82%。 第四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0.83%,同比略有下降。 目前,公司估值为0.98,行业均值1.03。 净利息收入为139亿美元,同比下降5%。这是由于较高的存款成本和较低的存款余额抵消了较高的资产收益率。 非利息收入80亿美元,降低了18亿美元,同比下降18.7%。 信贷损失准备金为11.0亿美元,较22财年第四季度为10.9亿美元,小幅上升。 Q4的效率比率为81%,较22财年第四季度的63%,大幅上升。 平均贷款和租赁余额为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平均存款为1.91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1%。 美国银行在2023年增加了460万个信用卡账户。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在周五的声明中表示:“我们严苛的支出纪律使我们能够继续投资于增长计划。”“强劲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使我们能够在2024年继续实现负责任的业绩增长。 财报解读: 美国银行的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出一些挑战和调整,以下是我的解读,供参考: (一)净营收下降: 净营收为220亿美元,同比下降10%,调整后的营收为235亿美元,同比下降4%,未达到市场预期。 这表明银行在该季度面临一些业务方面的艰难情况。 (二)净利润下降和收益表现不佳: 美股收益为0.35美元,同比下降58.82%,显示了在净利润方面的较大幅度下降。 非利息收入也降低了18.7%,进一步表明收入表现不佳。 (三)贷款和存款方面的情况: 平均贷款和租赁余额略有增长,但平均存款下降。 高贷款成本和较低的存款余额影响了净利息收入,
【财报解读】美国银行Q4营收下降10% 营收及收益均不及预期

【财报解读】联合健康Q4医疗费用超预期 昨夜收盘跌3.37%

$联合健康(UNH)$ 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收入为9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市场预期为921.8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16美元,市场预期为5.98美元。 其中,UnitedHealthcare业务收入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Optum业务收入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医疗费用与保费收入比率为85%,而市场预期的为84.1%。公司重申2024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7.5至28美元,收入为4000亿美元。该股盘前跌5.6%,报509.22美元。 目前,联合健康估值为1.3,行业均值0.66。 第四季度,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但仍超过63%,表明企业潜在风险有所降低。 昨夜收盘跌3.37%,股价走势仍不稳定。 财报解读: 联合健康的第四季度业绩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趋势,以下是我的总结输出,供参考: (一)强劲收入增长: 公布的收入为9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市场预期。 这反映了公司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二)业务分部表现: UnitedHealthcare业务收入达到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而Optum业务收入更是大幅增长,同比增长24.2%。 这表明公司在医疗保健服务和优化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三)盈利能力: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16美元,超过市场预期,展示了联合健康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重申了2024年的调整后每股收益目标为27.5至28美元,以及400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四)资产负债率和估值: 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但仍超过63%,这反映了公司在管理潜在风险方面的一定成功。 此外,联合健康的估值为1.3,高于行业均值0.66,显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乐观看法。 总结: 总体来说,联合健康在第四季度取得了强劲的
【财报解读】联合健康Q4医疗费用超预期 昨夜收盘跌3.37%

【财报解读】摩根大通高利率加持,营收利润双创新高,领跑银行股

美国大型银行财报季表现分化, $摩根大通(JPM)$ 23年营收利润双创新高,美银账面仍有债券浮亏近千亿,花旗上季业绩惨淡,多项一次性支出导致其由盈转亏。 2023年,美联储数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和地区银行地震,令美国最大的银行受益匪浅,坐享高额的净息收入和大笔资金流入。 财报显示,摩根大通第四财季营收38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97.8亿美元,净利润93.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 每股收益3.04美元,略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每股3.35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110亿美元下滑15%,但仍创下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年,营收、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昨夜美股收盘,$摩根大通(JPM.US)$ 收跌不足1%,股价仍在高位徘徊。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截至去年年底,摩根大通CET1比率为15.0%,总亏损吸收能力高达5140亿美元,持有现金和有价证券1.4万亿美元。 分业务来看,得益于去年对第一共和银行的收购,摩根大通消费银行规模大幅扩张,上季营收增长了15%至181亿美元,净利润增长5%,达到47.9亿美元。 华尔街并购与IPO仍在冰冻中,因此该行企业与投资银行业绩依然平淡,上季营收微增3%,净利润下降24%。 摩根大通还披露称,上季信贷损失拨备为3.66亿美元,反映了2.4亿美元的净储备和1.26亿美元的净冲销。 外汇储备净额的增加是由于商业地产估值前景恶化所致。去年的拨备为2.84亿美元,反映了2.49亿美元的净储备和3500万美元的净冲销。 此外,摩根大通还表示,上季由于出售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亏损7.43亿美元。 财报解读: 摩根大通第四季度的财报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方面,以下是我的总结,供参考: (一)全年业绩创新高: 虽然第四财季营收和净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摩
【财报解读】摩根大通高利率加持,营收利润双创新高,领跑银行股

四大银行3个月平均涨超20%,财报还能助力?

10月以来,股市低点回升,乐观情绪也堆叠在了银行股。看涨的投资者疯狂押注美联储提前降息。市场甚至一度认为美联储2024年要降息五次。但美联储却还没有任何对降息的讨论。银行股的交易中可能有不少投机成分,金融板块过去三个月的回报也超过10% $金融ETF(XLF)$ 对降息的预期是否会改过银行财报的情况呢?1月12日, $富国银行(WFC)$ , $花旗(C)$ , $美国银行(BAC)$ $摩根大通(JPM)$ 将公布业绩。而4大银行过去3个月的回报也超30%以下几个关注点可能会对不同银行带来影响。💳 坏账影响:预测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顶级银行的坏账将增加244亿美元,可能会影响部分商业贷款比例较大的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股价。其中前四大银行预计Q3净核销额为5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0%,为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Q4预计会更高。📉 经济压力:商业房地产和个人贷款违约率上升,显示财务压力;不过另一方面,由于降息预期,国债收益率回落,因此受到利率上升和负债增长的影响开始减少。💸 盈利挑战:虽然23Q4并未降息,但是24年的降息预期可能会让银行面临净利息收入下降,而目前存款成本增加、贷款增长放缓和一次性支付减少,也可能导致利润下降。📊 评级下调:这主要是针对部分区域性银行的不断上升的坏账担忧,评级下调未来可能面临财务挑战。🔍 应对损失:银行正在储备紧急资金以应对未来损失,可能会裁员并为可能的损失进
四大银行3个月平均涨超20%,财报还能助力?
avatar美股解毒师
2023-12-15

明年降息,银行涨在前头?

周三隔夜,美联储12月FOMC决议鸽声嘹亮,点阵图中位数显示,官员预计明年降息三次。此前一直着补的鲍威尔也不给市场加压了(因为加了也没用,称本次会议讨论了降息的前景。周四,$PHLX / KBW银行指数(BKX)$ 涨了5.34%,银行业对降息最为关注,影响也首当其冲。 $区域银行指数ETF-SPDR KBW(KRE)$ 也反弹了4.8%,更是 $硅谷银行(SIVBQ)$ 危机以来,最得力的一次“如释重负”。银行业今年整体呈现资金流出趋势,表现(-5%)也远远不及大盘。降息的影响包括:第一、较低的利率对信贷趋势产生积极影响。此前,更高信贷成本的担忧一直在拖累银行估值,投资者因此降低仓位。第二、较低的利率将以多种方式使银行收益受益,包括降低融资成本、减轻更高信贷成本的压力以及降低AOCI中未实现损失。第三、降低利率将提高债券收益率,降低银行资产期限错配的问题。从大银行上来看,此前因为高利率环境业务受到影响的投资银行 $高盛(GS)$ $摩根士丹利(MS)$ 可能会迎来更放松的环境。
明年降息,银行涨在前头?

业绩增长和资产质量承压,贵阳银行又陷“高价采购数据库”风波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贵阳银行(601997.SH)陷入“采购假数据库”风波后,一直未做出正面回应。 据悉,贵阳银行曾在在2019年2月和2020年10月两次采购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易鲸捷”)的国产数据库,两次采购金额分别为4398万元、4.27亿元。 但令市场疑惑的是,贵阳银行的采购价格较同行高出不少,且采购完成后又迟迟未正式上线,直到近期被某微博大V爆出,“贵阳银行上线的新核心业务系统,其中的数据库供应商由原定的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易鲸捷”)改为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Oracle(下称“甲骨文”)。 而另一方面,根据贵阳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双降,且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双双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贵阳银行也是17家城商行中第二家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下滑的银行,而第一家为郑州银行。 与此同时,WEMONEY研究室还注意到,贵阳银行近一年来人事变动较为频繁,已有多位董监高离职。且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年以来,贵阳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多次因贷款问题被监管处罚。 截止2023年11月22日,贵阳银行报收于5.12元/股,PE为3.0倍,PB为0.34倍,市值为187亿元。 贵阳银行上市以来股价走势,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采购疑云 贵阳银行的数据库供货商——易鲸捷成立于2015年12月,其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济南维鲸捷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贵州易恒捷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易鲸捷36.0961%、29.5332%、8.3581%的股份,其实控人为李静(女)。 而贵阳银行的总部距离该供应商约10.9公里,2020年10月贵阳银行向易鲸捷采购国产数据库,采购金额为4.27亿元,且采用“单一采购源”方式。 但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邮储银行在2021年3月以单一来源方式采
业绩增长和资产质量承压,贵阳银行又陷“高价采购数据库”风波

百信银行:数字银行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在过去十年间,我国普惠金融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快速发展,硕果累累。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诸多探索实践中,数字银行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形态,已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参与方。 在这其中,有这样一个“国家队”的数字银行样本——百信银行,值得探究。 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也是第一家具有国有背景的数字银行,百信银行在过去6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数字技术为底层支撑,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和覆盖面,探索出了一条有百信特色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01探路前行,数字金融顺潮而上 银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形态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也面临深刻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我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伴随技术变革,银行业转型已步入4.0时代。从以物理网点为基础的1.0时代,逐步跃迁至以ATM自助设备为代表的2.0时代,再到通过以手机银行App获得服务的3.0时代,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从物理网点服务到线上化、移动化服务的转变,但银行业务范围和商业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数字化”可以视为银行业迈入4.0阶段的开端,它是继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之后,商业银行发展的新阶段。 4.0时代,随着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信银行等一批新型互联网银行的成立和发展,国内真正意义上智能化、开放化、无形化的数字银行开始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其他民营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它的成立可谓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在“国
百信银行:数字银行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邮储银行净息差同比下滑18个基点,存贷比为六大国有行最低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以2.05%的净利差位居榜首,也是在LPR下行、存量按揭利率调整背景下,利息净收入第二家保持正增长的银行。 但与上半年相比,其净息差也环比下滑3个基点,同比更是下滑达18个基点。而反观其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831.46亿元,同比下滑0.39%;实现归母净利润260.91亿元,同比下滑2.41%。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从单季度来看,邮储银行的前三个季度业绩已经环比连降。三季度末,其存贷比仅为59.44%,在六大国有银行中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6%,也处于六大行中最低水平。 截至2023年9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5.32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87%。客户贷款总额8.02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1.23%。客户存款总额13.49万亿,较上年末增长6.12%。 2023年11月16日收盘,邮储银行报收于4.54元/股,PE为5.1倍,PB为0.58倍,市值为4501亿元。 邮储银行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元/股),数据来源:Wind 净息差居六大行之首,下行压力已显现 银行利息收入的本质是以较低的利率吸收存款,然后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在二者之间赚取差价。  目前,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息为1.55%,而邮储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息为1.58%,略高于前五大行。 尽管只高了0.03个百分点,但对于储户来说,把钱存到邮储银行显然更划算。而对于银行来说,支出的利息高则意味着成本高,势必挤压息差和利润空间。 但邮储银行既能做到较高的存款利率,又能保持较高的净息差,这种现象引发了市场关注。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邮储银行背靠邮政集团,其净息差很特殊,并未完全反映全部利息支出成本。 从半年报中可以发现,在业务及管理费中,有一项名为“储蓄代理费及其他”的支出占比较高。 邮储银
邮储银行净息差同比下滑18个基点,存贷比为六大国有行最低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1-14

银行招投标透露了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哪些信号?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近期,一份来自银行的千亿级别大模型采购结果公布,引发不少科技公司关注。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银行密集发布了“大模型”相关的需求调研、项目采购信息,有部分中标信息已经公示。小周整理了部分公开的招投标文件发现,目前已有明确“落地”需求的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并且需求多与模型训练、语言模型、数据处理相关。 一方面,这些公告固然是金融大模型正式“走出纸面规划”,开始落地到行业应用的信号; 另一方面,综合公告的情况亦可窥见,目前金融行业大模型谈“效果”依然为时尚早,这些需求后面真正的“难题”被看见,也许只是开始。 这种现状,或许恰好印证了此前恒生电子对数百家金融机构的走访调研结果: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只有8%在立项阶段,17%在测试阶段,超过70%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调研阶段,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的是极少数。 Part 1 多家银行公布大模型招投标项目 除了大家熟知的“大厂”们,银行供应商“预选”之列也让业内看到,“外脑”还有更丰富的选择。 今年10月,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600036)$ 披露了“招商银行预训练基础大语言模型(千亿级)采购项目”结果,中选供应商为“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 据悉,这家中标招行大模型项目的上海公司,也就是MiniMax,国内最早入场大模型创业的公司之一,创始团队出身中科院系,创始人是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MiniMax成立于2021年,比刚杀入AI大模型市场的另一家明星公司百川智能,还要早成立2年。今年,MiniMax还拿到了来自腾讯的2.5亿美元投资。而和MiniMax一起参与招行招标的还有清华大学系的智谱AI和all in大模型的百度。 招商银行之外,工商银行
银行招投标透露了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哪些信号?
avatar浩歌行
2023-11-10

净息差 | 招商银行2023Q2&Q3业绩交流会

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招商银行2023年的2次业绩交流会,由浅入深梳理一下净息差相关的知识,并对招行净息差做一个总结。 一、净息差的基本概念 净息差指的是净利息收入的收益率,即净利息收入与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 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生息资产 简单来说是指产生利息的资产,包括外汇生息资产和人民币生息资产。根据银监会的规定,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存款、同业存款、各种贷款、贷款交易、债券投资、购买转售资产和其他可以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 严格定义,则指金融机构以收取利息为条件(或隐含利息条件,即虽不收取利息,但其价值却受实际利率影响,如买入的零息债券)对外融出或存放资金而形成的资产。生息资产以账面余额填报,不扣减已计提的相应资产减值准备。 例如,招商银行的生息资产在财报中披露如下: ①、招行将生息资产分为4类,即贷款和垫款、投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以及存拆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注:收入在利润表中计入“利息收入”项下的资产均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不应计入 ②、生息资产的平均余额计算公式:(期初生息资产余额+期末生息资产余额)/2 ③、年化平均收益率计算公式:生息资产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例如,招行2023前三季度的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计算过程如下: 281175/9918066*365/273=0.0379=3.79% 计息负债 简单来说是指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务,包括客户存款、同业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拆放、应付债券(主要是同业存单)和向央行借款等。 严格一点的定义,则是指以支付利息为条件(或隐含利息条件,即虽不支付利息,但其价值却受实际利率影响,如发行零息债券)对外融入或吸收资金而形成的负债。 招商银行于2
净息差 | 招商银行2023Q2&Q3业绩交流会

A股9家股份行三季报扫描:浦发净利润下滑最大,招商银行存款增速最高,华夏银行股息率最高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2023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普遍承压,整体来看,超过半数股份行增利不增收,还有3家股份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出现双降。 WEMONEY研究室根据三季报数据梳理,前三季度9家股份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同比下滑3.84%;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998.84亿元,同比下滑0.51%,日赚10.96亿元。 从盈利来看,有6家银行保持正增长,3家银行出现下滑。其中,浙商银行增幅10.54%居首,浦发银行下滑30.83%垫底。 与此同时,在营收方面,除浙商银行外,其余8家均同比有所下降。浙商银行也成为9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营收和净利双增的银行。前三季度,整体9家股份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但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9家股份行资产规模合计达到65.26万亿,较上年末增长5.16%;其中,招商银行资产规模达10.67万亿元位居榜首,兴业银行仅次于招商银行,为9.92万亿元,中信银行资产规模超越浦发银行位居第三,达8.92万亿元。 8家股份行营收承压,浦发净利润下滑超30% 2023年前三季度,除浙商银行外,8家A股上市股份行营收普遍承压。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以2602.79亿元的营收领跑9家股份行,其次为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实现营收1612.96亿元和1562.28亿元;浙商银行排名末位,为496.9亿元。 但从营收增速来看,浙商银行是9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正增长的银行。另外8家股份行中,平安银行营收下降幅度最大,为7.69%。浦发银行、兴业银行营收降幅均同比超5%,分别为7.56%、5.59%,其他股份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9家股份行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来源:Wind 在盈利能力方面,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前三,分别实现127.53亿元、514.33亿元、396.35亿元,
A股9家股份行三季报扫描:浦发净利润下滑最大,招商银行存款增速最高,华夏银行股息率最高

六大国有行三季报盘点:中行营收增速第一,农行利润增速第一,交行股息率第一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目前,六大国有银行2023年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 WEMONEY研究室根据三季报数据梳理,前三季度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万亿,同比下滑4.8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48%,日赚超38亿元。 从盈利来看,各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农业银行增幅4.97%居首,工商银行增幅0.79%垫底。 与此同时,六大国有银行营收出现分化,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营收同比下降,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同比稳增。前三季度,整体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但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 截至今年9月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达到181.94万亿,同比增长11.94%;其中,贷款总额为107.40万亿,同比增长13.14%;存款总额为134.15万亿,同比增长12.98%。 工建农三家营收下降,中行营收增速第一 从营收方面来看,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增速下滑最大,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次之。 三季报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12.68亿元、5884.40亿元和5333.58亿元,同比下降3.55%、1.27%和0.54%;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06.26亿元、2601.22亿元和1988.89亿元,同比增长7.05%、1.24%和1.66%。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来源:Wind 虽然工商银行的营收增速下滑最大,但营收规模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而中国银行以7.05%的营收增速跃居行业第一,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次之。 从利息净收入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只有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5015.26亿元、4684.25亿元、4336.28亿元、3529.72亿元、2118
六大国有行三季报盘点:中行营收增速第一,农行利润增速第一,交行股息率第一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4%!宁波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2.55%至193.49亿元

10月30日晚间,宁波银行公布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 前三季度,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9亿元,同比增12.55%。截至9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26702.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5%。每股净资产为25.81元,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4%。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产规模和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宁波银行资产质量始终稳定在上市银行领先水平。截至9月末,其不良贷款率为0.76%。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2023年以来,宁波银行稳步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积累差异化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 1.存贷双增,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宁波银行深耕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区域,在细分市场客群定位清晰,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竞争优势显著。 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继续践行“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理念,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从客户需求出发,持续升级商业模式,推进各项业务规模实现稳健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26702.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5%;各项贷款12167.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3%;各项存款1585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2%。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银行通过持续发力消费信贷,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2023年前三季度,个人贷款及垫款4739.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4%,实现逆势增长。 存款增速同样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存款总额为1585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2%,存款金额增加2882亿。其中,个人存款4075.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09%;公司存款11777.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 对私端,宁波银行持续做大基础客群,发力财富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4%!宁波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2.55%至193.49亿元

西安银行前三季度营收50.41亿,存款增速超贷款增速7.91个百分点

近日,西安银行(601818.SH)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7.10%;每股收益为0.4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03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6.39%。 西安三季报主要财务数据,来源:公司三季报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0.54%;实现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3.77%。 截至三季度末,西安银行资产总额为4263.19亿元,同比增长17.15%;负债总额为3958.44亿元,同比增长18.13%;资产负债率为92.85%。贷款总额1969.14亿元,同比增长4.73%;存款总额为2882.71亿元,同比增长12.64%;净息差为2.0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西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4.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6%,较去年同期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23.4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3%;资本充足率为13.18%。(文|王彦强)    $西安银行(600928)$  
西安银行前三季度营收50.41亿,存款增速超贷款增速7.91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0.4元

近日,杭州银行(601818.SH)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74.32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2亿元,同比增长26.06%;每股收益为1.9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4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3.12%。 杭州三季报主要财务数据,来源:公司三季报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77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归母净利润33.65亿元,同比增长25.47%。 截至三季度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为17901.45亿元,同比增长14.50%;负债总额为16817.59元,同比增长14.70%;资产负债率为93.95%。贷款总额7852.26亿元,同比增长15.88%;存款总额为10122.37亿元,同比增长16.22%;净息差为1.41%,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28%,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杭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6%,较去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569.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5%;资本充足率为12.81%。(文|王彦强)    $杭州银行(600926)$
杭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