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52

      CoreWeave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AI基础建设加速或市场泡沫前兆

      AI 基础设施市场近日掀起波澜,CoreWeave $CoreWeave, Inc.(CRWV)$ 宣布将以全股票方式斥资 90 亿美元收购加密货币矿业公司 Core Scientific。此举目的在于因应 AI 运算能力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其基础设施布局。这项交易表面上看来具备战略意义,符合当前 AI 原生公司积极取得能源与资料中心资源的趋势。然而,消息公布后两家公司股价皆下跌,显示市场对估值、整合风险及长期效益抱持保留态度。 此次并购的核心逻辑,在于解决 AI 云端计算供给受限的瓶颈。CoreWeave 成立以来快速崛起,主打针对 AI 任务设计的 GPU 云端服务,客户涵盖多家顶尖科技与研究机构。然而,随著 AI 算力需求暴增,可用的资料中心与能源资源成为限制因素。Core Scientific 则拥有遍布北美的大型电力与场地资源,尽管原本为挖矿设计,但被 CoreWeave 视为可转用于 AI 运算的现成基础设施。 不过,所谓的「协同效益」仍须审慎评估。虽然 CoreWeave 表示此次收购可节省部署时间并降低成本,但两家公司文化与营运模式差异甚大。加密货币产业波动剧烈,与 AI 云端运算需要高稳定性与客户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若需大规模改装或符合新的法规要求,恐怕会稀释原本预期的成本效益。 交易方式也引发市场关注。作为一项全股票交易,此案等于让 CoreWeave 股东承担稀释风险,以换取固定资产,而非即时收入或现金流。此外,此举亦可视为 CoreWeave 借由 Core Scientific 的上市地位「借壳」进入公开市场,加快 IPO 时程。此举虽能争取资本市场青睐,但也迫使公司更早面对估值与获利压力。 从财务角度来看,该并购案增加了 CoreWeave 的资产规模,但也暴露
      135评论
      举报
      CoreWeave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AI基础建设加速或市场泡沫前兆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27

      Uber 股价创新高,财报前能否再超预期?全面解析投资风险与机会

      Uber Technologies(NYSE: UBER) $优步(UBER)$ 在 2025 年表现强劲,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主因是服务扩张、获利能力增强,以及投资者情绪转为正面。这波涨势发生在财报发布前夕,也让市场不禁质疑:Uber 能再次超预期吗?还是目前的估值已达极限? 回顾历史,Uber 过去一年每季皆优于华尔街每股盈余(EPS)预估,展现出良好的营运效率与多元收入来源。这样的成绩不仅重建了市场信心,也提高了接下来财报的期望门槛,对投资人来说是一把双面刃。 目前市场预期 Uber 下季度 EPS 为 $0.48,营收接近 11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稳健。但光看总体数字还不够,市场更关心的是 Uber 核心业务的贡献情况,尤其是叫车(mobility)、外送(delivery)与货运(freight)三大部门的表现。随著外送业务重拾成长,且货运稳定回升,整体收入品质呈现优化趋势。 从业务表现来看,Uber 的成长具韧性。旅游恢复与通勤需求反弹带动叫车业务强劲回温;Uber Eats 则透过高端服务与广告合作重启增长动能;货运事业在 AI 整合下趋于稳定,显示出收入结构日益多元且稳固。 获利能力方面同样亮眼。Uber 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逼近 12%,过去四季有三季实现正自由现金流,展现出经营杠杆逐渐发挥效益。股权补偿造成的稀释压力减少、成本控制改善,都有助于中长期毛利提升,成为市场重新估值的关键理由之一。 但估值问题也浮现。目前 Uber 的预期本益比达 17 倍,市销率超过 4 倍,相对于物流或科技业同业偏高。乐观者认为平台型模式与利润潜力支撑此估值,但若成长不如预期,回调压力将浮现。 管理层的前瞻指引将至关重要。投资人希望了解 Uber One 订阅、广告收入与资本配置的成
      115评论
      举报
      Uber 股价创新高,财报前能否再超预期?全面解析投资风险与机会
    • 小虎老师小虎老师
      ·07-08 12:53

      6只SREITs冲进新交所收益前十强!香港置地、胜科工业、新交所、星展银行齐创新高!

      截至2025年7月8日,新加坡股市中市值超过10亿新元,2025年初至今(YTD)表现最佳的十大赢家中有6只是房地产投资信托(S-REITs):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78.SI)$ , $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01.SI)$ $辉盛国际信托(ACV.SI)$ $凯德投资(9CI.SI)$ $凯德雅诗阁信托(HMN.SI)$ $城市发展(C09.SI)$其中,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78.SI)$ 以44.39%的涨幅领跑,并创下历史新高。此外, $胜科工业(U96.SI)$$新加坡交易所(S68.SI)$$星展集团控股(D05.SI)$ 也创下历史高点。新加坡股市在近期拔出新高,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宏观经济因素来分析:全球经济复苏:随着全球经济从COVID-19疫情中逐渐恢复,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加和资本流动
      1.60万2
      举报
      6只SREITs冲进新交所收益前十强!香港置地、胜科工业、新交所、星展银行齐创新高!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9:20

      AI晶片带动Broadcom股价创新高:财报实力、估值风险与中长线布局全解析

      博通(Broadcom, NASDAQ: AVGO) $博通(AVGO)$ 近期股价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77美元大关,背后主因为其AI晶片业务的强劲增长所带动。根据最新财报,2025财年第2季营收达到150亿美元,年增20%;其中AI相关晶片收入成长46%,达到44亿美元,经调整后净利则为77.9亿美元。执行长Hock Tan预期此趋势将延续,预估第3季AI收入将攀升至51亿美元,这也将成为连续第10个季度AI业务实现双位数成长的里程碑。 在AI领域中,博通的优势并不来自GPU,而是专注于客制化AI ASIC与XPU(加速处理单元)解决方案,并成功打入Google、Meta、字节跳动与OpenAI等超大型云端业者的供应链,近期甚至有传闻指出博通正与Apple洽谈相关合作。根据分析师预估,到2027年,AI ASIC市场规模将扩大至600亿至900亿美元,博通可望分食相当可观的市占。 然而,硬体之外,博通在软体领域的扩张也不容忽视。透过2023年完成对VMware的收购,博通打造出一个年营收达66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软体平台,进一步提升其业务的抗波动能力与现金流稳定性。整体EBITDA利润率已提升至约65%,巩固其自由现金流巨擘的地位。 尽管成长动能明显,市场对于博通的估值也日益提高。目前其自由现金流本益比约为32倍,远高于大多数科技同业。从技术面来看,AVGO成功突破24周盘整区间,并入选多个大型资金流指标榜单,显示市场资金对其趋之若鹜。但若热度过高,基本面未能跟上,股价波动风险恐随之上升。 投资人也须留意潜在风险。博通的非AI晶片业务呈现下滑趋势,第2季下滑幅度为5%;此外,若全球政策面出现变动(例如美国进一步限制晶片出口),也可能冲击博通在高阶ASIC市场的布局。尽管博通在性价比与功耗管理上
      361评论
      举报
      AI晶片带动Broadcom股价创新高:财报实力、估值风险与中长线布局全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8:31

      Voyager Technologies详解:太空概念股火热IPO后,还能撑得住38亿美元估值吗

      Voyager Technologies $Voyager Technologies, Inc.(VOYG)$ 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市场上掀起热烈回响,股价从每股31美元大幅飙升至56.50美元左右收盘,估值一度突破38亿美元。这波涨势虽反映出投资人对太空与国防科技的强烈兴趣,但我们更应深入探讨:这家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基本面支撑其高估值,还是仅靠叙事驱动的投机性资金? 从营收表现来看,Voyager 于2025年第一季报告营收达3,450万美元,年增14%,但同期净亏损亦扩大至2,700万美元。这说明公司虽有收入动能,但仍处于积极扩张、尚未获利的初期阶段。对长线投资人而言,关键在于这样的亏损是属于可控的策略性投资,还是潜在结构性问题。 公司核心营运来自于政府合约,目前未完成合约金额(backlog)已达1.79亿美元,约80%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包括国防部与NASA。特别是与NASA签署的2.175亿美元资金协议,投入于Starlab太空站的开发,目标取代即将退役的国际太空站。这些高可信度的伙伴关系无疑为Voyager增添分量,但也突显出其高度依赖政府支出的营运风险。 此外,Voyager的公司治理架构亦值得注意。创办人兼执行长 Dylan Taylor 透过双重股权架构保有超过63%的投票权,虽然实际持股比例仅约10%。这种安排有助于维持公司战略方向稳定,但也引发投资人对于股东权益保障与公司透明度的疑虑。 本次IPO募得资金约3.83亿美元,公司计划用于研发、策略性并购、资本投资与偿还部分债务。Voyager近年已收购Nanoracks、Valley Tech Systems、OPC与LEOcloud等企业,积极建立垂直整合的太空基础建设平台。这种模式若能有效整合,将带来显著综效,但整合
      43评论
      举报
      Voyager Technologies详解:太空概念股火热IPO后,还能撑得住38亿美元估值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8:06

      Eli Lilly全解读:Zepbound与Mounjaro掀起减重药新浪潮,估值还有上修空间吗

      Eli Lilly(美股代号:LLY) $礼来(LLY)$ 正站在生技投资舞台的聚光灯下,主力产品Zepbound与Mounjaro的市场需求强劲,推动其GLP-1减重与糖尿病药物线快速放量。根据UBS最新预估,Zepbound的销售有望较市场共识高出约15%,而Mounjaro表现稳健,使Lilly整体营收在2025年第二季有望超出预期2%以上。此一亮眼表现,背后依赖其高达81.7%的毛利率及成熟的商业化能力。 但Lilly的成长故事并非仅限于GLP-1类药物。在肿瘤学与免疫领域,Verzenio(乳癌)与Taltz(乾癣与免疫相关适应症)等产品正逐渐成为业绩稳定器,成功分散对减重与糖尿病药品的依赖,并提升整体营运韧性。Alzheimer’s 新药如Kisunla也为神经科产品线注入长期潜力。这样的产品组合平衡,是Lilly在当前市场上维持高估值的关键基石之一。 竞争对手方面,Novo Nordisk的Ozempic与Wegovy依然占据全球GLP-1市场领先地位,但其在美国遭遇物流与保险覆盖问题,反让Lilly得以趁势扩大市占。相较之下,Zepbound的市场推进策略与保险合作机制表现更为灵活。此外,市场对Viking Therapeutics(VKTX)等新创生技公司也日益关注,其VK2735产品在减重领域展现潜力。然而,Viking尚处于临床阶段,面临庞大开发风险与商业化未知数。 GLP-1虽为当红炸子鸡,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政府可能对高价药物施加更大定价与报销压力,保险给付政策变动与竞争对手价格战都可能压缩利润空间。目前CVS已调整Wegovy的保单偏好,对Lilly短期或许有利,但长期需密切观察保险市场的趋势变化。同时,Lilly对Mounjaro进行中的SURPASS心血管适应症
      239评论
      举报
      Eli Lilly全解读:Zepbound与Mounjaro掀起减重药新浪潮,估值还有上修空间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7:03

      壳牌Q2业绩预警:天然气交易与化工双压,能源巨头能否稳住配息与股东信心

      Shell(壳牌) $Shell Midstream Partners(SHLX)$ 日前针对 2025 年第二季的业绩发出更新预告,显示整体营运表现面临多重挑战。公司指出,其整合天然气(Integrated Gas)部门的交易绩效将显著低于第一季,这反映出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以及交易利差压缩等宏观不利因素。这对于过去几季稳定贡献营收的关键部门而言,是一项明显的逆风讯号,也使得投资人对其盈利持续性产生疑虑。 此外,Shell 也下调了整体生产指引。上游部门预计日产量将落在 166 至 176 万桶油当量之间,略低于第一季实际产出的下限,主因包括设备维护与资产出售。整合天然气部门预估产量为每日 90 至 94 万桶油当量,亦较前季略为下降;LNG(液化天然气)产量则预估为 640 至 680 万公吨,整体偏向保守。这些调整意味著,Shell 的供应能力在短期内受到限制,可能对现金流与获利造成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化学品业务。美国宾州 Monaca 聚合物厂突发性停机,加上整体市况低迷,预计将导致第二季化工部门录得亏损。虽然炼油利润率上升至每桶 8.9 美元、化学品毛利亦回升至每吨 166 美元,但这些改善可能无法弥补设备故障带来的负面冲击,反映该部门仍处于结构性低谷。 这也引发市场质疑:天然气交易部门的疲弱表现,究竟是一次性的市场波动,还是 Shell 运营策略的潜在结构问题?RBC 分析师指出,这次业绩指引偏弱,显示过去数季持续稳健的交易利润或进入转折期。若利差收敛、价格波动降低或市场竞争加剧,Shell 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交易模式与风控机制。 尽管如此,公司仍持续执行资本纪律与成本控管策略,并传出正考虑关闭部分欧洲化学品工厂,以重整营运效率。同时,Shell 透过美国与印尼的联合基金筹资方
      32评论
      举报
      壳牌Q2业绩预警:天然气交易与化工双压,能源巨头能否稳住配息与股东信心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5:53

      AI推升资料中心需求,Digital Realty股价飙升15%背后的关键数据与财报前瞻分析

      Digital Realty Trust(NYSE: DLR) $数字房地产信托公司(DLR)$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 14.9%,远优于同期间 S&P REIT 指数下跌 1.7% 的表现。这波强势反弹是否代表市场对其基本面重估,或只是搭上 AI 基础设施的题材行情?对于关注美股 REIT 资产与 AI 基建布局的投资人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观察第一季的营运数据,Digital Realty 的新租约贡献约 2.42 亿美元年化租金,来自超过 1 MW 的大型客户与高密度应用为主,显示其 AI 应用资料中心需求快速成形。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尚未认列的租金总金额(backlog)达 9.19 亿美元,且 2026 年前的开发项目翻倍成长,反映出来自云端与 AI 业者的长期合约正快速落地。 财务表现方面,2025 财年第 1 季营收达 14 亿美元,年增 6%;核心营运现金流(Core FFO)为每股 1.77 美元,并上调全年财测至 7.05–7.15 美元。这不仅证明其租金成长的持续性,也让市场对第 2 季财报释出前更具期待。若接下来的业绩发布能够延续 leasing 动能与租金上行趋势,则可望支撑当前股价水准,甚至进一步创高。 AI 应用是 Digital Realty 此波成长的核心动能。管理层指出,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租约来自 AI 工作负载客户,且 AI 伺服器的单位租金报价已来到每月每千瓦 244 美元,年增超过 10%。这类高密度租赁的利润结构远优于传统企业客户,有利于提升整体毛利表现。但反过来说,AI 计算资源需求也拉高能源与冷却成本,如何平衡基础设施投资与利润稳定,是接下来财报必须观察的关键。 资本结构方面,Digital Realty 拥有约 23 亿美元流动资
      85评论
      举报
      AI推升资料中心需求,Digital Realty股价飙升15%背后的关键数据与财报前瞻分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5:23

      Adobe 迎战 AI 冲击:现金流创新高背后,还能守住创意王国的护城河吗?

      Adobe(NASDAQ: ADBE) $Adobe(ADBE)$ 在 2025 财年第 2 季交出强劲财报,营运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其订阅模式与核心事业依然具备稳定性。然而,来自生成式 AI 工具的竞争压力正快速浮现,令部分投资人重新评估其长期成长动能是否已来到转折点。 根据最新财报,Adobe 第二季营收达 58.7 亿美元,营运现金流为 21.9 亿美元,年增 13%。这反映其 Creative Cloud 与 Document Cloud 双引擎稳健运作,并产生稳定的高利润率现金流。截至季末,公司帐上现金与短期投资高达 57.1 亿美元,足以支援持续投入 AI 研发、策略收购与股票回购,为公司在产业转型下保留灵活空间。 然而,就在基本面亮眼的同时,Rothschild 分析师 Omar Sheikh 却大幅调降 Adobe 评级至「卖出」,并将目标价从 420 美元砍至 280 美元。他指出,像 Midjourney、OpenAI 的 Sora、Google 的 Imagen 等生成式 AI 工具已快速渗透设计流程,不仅取代灵感来源,更开始威胁到 Adobe 在影像编辑与流程整合上的核心优势。这代表 Adobe 长期以来赖以维持市占与订阅价值的护城河,正面临前所未见的动摇。 尽管遭遇降评,整体华尔街对 Adobe 仍保持审慎乐观。根据 FactSet 数据,40 位分析师中有 26 位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等,平均目标价为 484.41 美元。Jefferies 认为 Adobe 的 AI 布局具备长线潜力,目标价调高至 590 美元;CFRA 则强调其营运利润率稳健,但提醒市场需耐心等待 AI 营收贡献逐步显现。 Adobe 第二季的营业收入为 21.1 亿美元,非 GAAP 营
      147评论
      举报
      Adobe 迎战 AI 冲击:现金流创新高背后,还能守住创意王国的护城河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4:17

      Circle股价飙涨近500%,是稳定币革命的关键基础?还是另一场高估值泡沫?完整投资解析一次看

      稳定币(Stablecoins)目前正引发两极化的市场讨论:它们究竟是颠覆全球支付系统的关键技术,还是下一波加密泡沫的推手?随著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正式 IPO,旗下 USDC 稳定币的市值迅速扩大,其商业模式、政策风险与估值基础也成为华尔街关注的焦点。对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押注的数位金融基础设施商,还是短线炒作下的高风险标的?本文将逐一解析。 根据 Circle 最新资料,截至 3 月底,USDC 的储备资产总额接近 600 亿美元,并分布于近 490 万个钱包中。这样的规模显示其产品具有初步的市场适配度(product-market fit),但同时也突显其营收模式高度依赖储备利息收入与利率环境的波动。换句话说,Circle 并不像传统科技股拥有明确的软体订阅收入或企业级合约,其获利高度与美债利率连动,对市场变动极度敏感。 在 IPO 当日,Circle 以每股 31 美元上市,之后短短数周飙涨近 500%,高点一度来到 249 美元,截至 6 月底股价仍维持在约 186 美元的高档位置。多头观点认为,稳定币市场将因美国通过《GENIUS 法案》带来法规明确化,Circle 则可望成为这波法规红利下的赢家,目标价喊到 230–250 美元不等。然而,也有分析师指出,其 410 亿美元的市值已远远超过合理估值,基本面尚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涨幅。 摩根大通分析师 Kenneth Worthington 虽为 IPO 承销机构之一,但仍对 Circle 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 80 美元。他指出,当前市值对利润空间构成过大压力,且竞争者如 PayPal USD 或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压缩其市场利润。知名评论员 Jim Crame
      750评论
      举报
      Circle股价飙涨近500%,是稳定币革命的关键基础?还是另一场高估值泡沫?完整投资解析一次看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3:15

      CoreWeave 股价飙涨 300%,Nvidia 助攻后仍能买进?拆解这档 AI 基础设施黑马的真实投资价值

      在 Nvidia $英伟达(NVDA)$ 投资 9 亿美元并建立策略合作关系之后,CoreWeave(NASDAQ: CRWV)迅速跃升为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新宠儿,自 2024 年 3 月 IPO 以来股价已飙升超过 30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然而,这档股票是否具备长期成长潜力,抑或只是 AI 热潮下的又一场短线炒作?投资人必须针对其技术实力、财务体质与产业定位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CoreWeave 并非仅靠话题炒作崛起。该公司为首家导入 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 的云端服务供应商,与 Dell 合作部署伺服器,成功为 AI 客户提供比上一代产品效能高出 50% 的解决方案。这一重大里程碑代表 CoreWeave 不仅拥有先行者优势,更在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匹配方面展现实质能力。 在财务表现方面,该公司最近一季营收年增超过 400%,主因来自于 AI 计算需求爆发。但值得注意的是,CoreWeave 目前仍处于烧钱扩张阶段,距离实现获利尚有一段路。分析机构预期其最快于 2026 年迈入盈余转正,但在此之前仍需面对大量资本支出与运营风险,特别是在建置数据中心与维持 GPU 供应链的压力下,现金流的稳定性是关键观察指标。 估值方面,CoreWeave 的本益比与市销率已超越多家科技巨头,包括 Nvidia 与微软。虽然多头投资人强调其与 Nvidia 的深度合作与爆发性成长,但质疑者如财经评论员 Jim Cramer 则警告,CRWV 的股价已被过度情绪推高,更形容它是一支「迷因股」。目前约有 32% 的流通股被放空,结合高度社群讨论热度,使该股极易出现大幅震荡,投资人应慎防情绪驱动下的价格偏离基本面。 客户结构亦须审慎评估。2024 年,CoreWeave 超过
      94评论
      举报
      CoreWeave 股价飙涨 300%,Nvidia 助攻后仍能买进?拆解这档 AI 基础设施黑马的真实投资价值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2:33

      特斯拉股价重挫,马斯克成立政党引爆市场疑虑:政策风险与品牌争议是否改写投资评价?

      近期特斯拉(Tesla) $特斯拉(TSLA)$ 的股价下跌,突显出市场对于企业执行力与执行长个人行为之间张力的不安。美国联邦政府近期扩大实施的《大而美丽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取消了对累计销售超过 20 万辆电动车(EV)的车厂所提供的 7,500 美元联邦税务抵免,这对特斯拉造成实质冲击。根据公开数据,特斯拉在 2025 年第一季就交付了超过 33.6 万辆车,这使其车款立即丧失补助资格,进一步提高美国消费者购车成本,也可能对销量与毛利带来负面影响。摩根大通(JPMorgan)预估,特斯拉 2025 年的获利将因此减少逾一半;而瑞银(UBS)则下修第二季交付预测至约 36.6 万辆,显示需求放缓已逐步显现。 从实际数据来看,特斯拉在 2025 年第二季共交付 384,122 辆车,较去年同期下滑 13.5%。需求疲弱不仅与税收政策变动有关,也受到竞争压力加剧影响。Rivian 和 Lucid 等新创车厂在持续享有税收补贴的情况下,已逐渐瓜分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这代表政策风险正与产业结构变动同时冲击特斯拉的销售前景。 更令投资人忧心的是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公开涉入政治。他最近成立名为「America Party」的新政党,引发资本市场震荡,特斯拉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盘前大跌达 7%。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警告,马斯克涉政的时间点极为敏感,正值市场应专注于无人计程车(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等长线战略之际,却反而被分散注意力。 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亦面临挑战。马斯克逐渐政治化的形象及其与前总统川普之间的公开交锋,可能使部分消费者产生疏离感,进而影响购买意愿。目前社群中已出现「抵制特斯拉」(Tesla Takedown)等抗议声浪,加深
      144评论
      举报
      特斯拉股价重挫,马斯克成立政党引爆市场疑虑:政策风险与品牌争议是否改写投资评价?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1:41

      Datadog飙涨315%后正式纳入标普500,现在还值得买进吗?投资人必看的深入财报与估值解析

      Datadog(NASDAQ:DDOG) $Datadog(DDOG)$ 近期正式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对这家云端监控与分析平台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自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IPO)以来,其股价已飙升逾315%,从一间高成长新创公司晋升为华尔街关注的重点。虽然进入标普500经常带动短期股价上涨,但投资人必须审慎判断,这波动能究竟是建立在稳健基本面,还是仅是情绪炒作的产物。 Datadog 的强劲表现确实有财报数据作为支撑。自上市以来,营收年复合成长率(CAGR)超过50%,且自由现金流与获利能力持续改善。根据最新2025年第一季财报,Datadog 营收达7.62亿美元,年增25%;自由现金流则达2.44亿美元,年增30%。这些数据并非仅止于表面亮眼,而是反映出其业务模式具备可扩展性与高效率,特别是在企业级客户之间。 标普500的纳入在消息发布后短短几天内即推动股价上涨超过15%。历史经验显示,指数纳入确实会引发追踪基金的被动买盘,推升短线行情。但重点在于,Datadog 是否具备持续成长的潜力,足以支撑这波股价上涨?机构投资者进驻可能会提高股东结构的稳定性,但最终股价仍需回归基本面:营收、毛利与市场拓展能力。 随著利多消息发酵,部分分析师上调了对 Datadog 的目标价。然而,深入研究后可发现,大多数的乐观预期仍是基于「稳定执行」而非财测的显著上修。例如,Datadog 的活跃客户总数已达30,500名,年增约9%,其中年度消费超过10万美元的企业客户增加至3,770名,年增13%。这些数据反映出稳健但非爆炸性的成长,提醒投资人应理性看待市场共识与实际表现的差距。 技术分析方面,目前股价徘徊在160美元附近,市场普遍认为在170~175美元有明显阻力区,支撑则落在125~135美元区间
      187评论
      举报
      Datadog飙涨315%后正式纳入标普500,现在还值得买进吗?投资人必看的深入财报与估值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1:07

      辉达2025年将飙涨还是泡沫?完整解析NVIDIA的10大投资关键,揭开AI晶片王者真相

      随著市场不断热议辉达(Nvidia) $英伟达(NVDA)$ 在 2025 年下半年「将大幅上涨」甚至在一年内达到历史新高的预测,投资人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预测背后的假设、执行风险与潜在挑战,才能分辨这是否真为值得布局的投资机会,还是被过度渲染的市场情绪。 首先,必须厘清这些乐观预测的核心假设。辉达在今年下半年股价将大涨的论点,主要倚赖两项因素:一是 AI 所带动的整体宏观环境持续走强,二是下一代 GPU 尤其是 Blackwell Ultra 的顺利推出。分析师如 Mizuho 与美银(BofA)已将目标价上调至 185 至 190 美元,理由就是对新晶片效能与 AI 应用热潮的高度期待。但这些目标的实现仍然仰赖上述条件能如期发生。 具体而言,市场最关注的上涨催化剂,是 Blackwell Ultra 的发布。如果此产品未能如期交付,或未获得市场积极采用,那么乐观的预测恐怕将无以为继。另一潜在推动力则来自美中之间关于 AI 晶片出口限制的调整。尽管硬体限制尚未全面松绑,但在软体出口方面已有初步放宽,未来政策若进一步转向,也可能为辉达股价注入动能。 估值则是目前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目前辉达市值约 3.9 兆美元,股价在 159 美元左右,其远期本益比约为 35 至 40 倍,虽然比过去高峰 50 倍略低,但仍属高位。支持者认为,AI 带来的变革性成长值得这样的溢价,而保守派则担心一旦成长未如预期,估值势必面临压力。 财报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市场预期辉达在 2026 财年将实现超过 50% 的营收成长,并延续至 2027 年。根据最新一季财报,其年增营收达 78%,总收入高达 393 亿美元,其中 356 亿来自资料中心部门。然而,维持 70% 以上的高速成长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毛利可能受竞争压力压
      184评论
      举报
      辉达2025年将飙涨还是泡沫?完整解析NVIDIA的10大投资关键,揭开AI晶片王者真相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7:37

      Royal Caribbean 财报惊艳华尔街,旺季订舱爆满!RCL 股价能否续创历史新高?

      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 NYSE: RCL) $皇家加勒比邮轮(RCL)$ 近期重新获得市场注目并非偶然。在公布强劲的 2025 年第一季财报后,投资人情绪迅速升温。该公司公布调整后每股盈余为 2.71 美元,营收接近 40 亿美元,年增 7.3%,受惠于船票与船上消费表现优异。这份财报不仅打稳基本面,也推动 RCL 登上「2025 年百大必买股票」榜单,吸引大量搜寻与资金关注。 就基本面来看,RCL 不仅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准,甚至在营运效率上超越以往。公司本季净利成长一倍,达约 7.3 亿美元,EBITDA 利润率提升至 35%,较去年同期增加 360 个基点,同时营运现金流达 16 亿美元,展现营运韧性。显示其在票价策略与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功,并非仅靠一次性利多推升业绩。 分析师对未来展望也普遍乐观。Bernstein 将目标价由 290 美元调升至 360 美元,预期 RCL 今年底前的营运利润率将高于疫情前水准约 8.3%;CFRA 同步调升至 357 美元。这些上修呼应股价从 5 月底以来累积上涨超过 26% 的技术走势,显示市场正全面重估其估值。 目前 RCL 的预期本益比约为 18 倍,略高于嘉年华(Carnival)等同业,但在其高成长预期与现金流表现下仍具吸引力。PEG 比率压缩至 1 以下,显示估值仍反映基本面而非过度炒作。 然而,风险仍需关注,包括油价上升、地缘政治不确定(如中东航线可能受限)以及船队扩张与新航点投资的执行挑战。不过目前载客率已达 109%,客容量年增 3%,订舱需求持续超预期,这些数据强化了市场对其中期表现的信心。 在财务结构方面,RCL 正稳步去杠杆,长期负债由几年前的 210 亿美元降至目前的 180 亿美元。强劲现金流亦支持其进行
      253评论
      举报
      Royal Caribbean 财报惊艳华尔街,旺季订舱爆满!RCL 股价能否续创历史新高?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7:20

      Palantir 准备冲向 200 美元?Cramer 看多背后的 AI 现金流逻辑与估值深度解析

      Jim Cramer 坚定重申 Palantir(NASDAQ: PLTR)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股价将涨至 200 美元的预测,并不只是情绪性的乐观声明,而是基于他对该公司核心产品推进力的高度信心。他形容目前股价约 144 美元处于「休息状态(staycation)」,建议投资人把握机会趁低分批布局,等待一波突破行情的到来。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 Palantir 的 AI 平台(AIP)已正式迈入实质商业落地阶段。该平台目前达到年化收入 10 亿美元的里程碑,显示其 AI 解决方案已不再停留于概念验证(PoC),而是开始扩展至企业日常营运中。这波扩张也包括市场瞩目的「核能营运系统(Nuclear Operating System)」新业务方向,Cramer 将其视为 Palantir 强化产业护城河的关键布局之一。 从财务面来看,Palantir 第一季营收年增 39%,达 8.84 亿美元,美国商业部门大增 71%,政府业务增长 45%。公司同时上修全年营收指引至 38.9 至 39.0 亿美元,反映其对业务执行力与成长动能的高度信心。这不仅体现了商业化的推进速度,也显示其 AI 产品已逐渐融入政府与大型企业的核心运作流程中。 虽然目前 PLTR 的估值不低,预期自由现金流本益比接近 85 倍,市销率(P/S)约 22 倍,但与高成长 AI 同业相比,Palantir 仍具相对吸引力。与 Snowflake 等同业相较,Palantir 拥有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现金流能见度与双轨式(商业+政府)商业模式,这些都支撑其高估值定位。 执行力虽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但实际的商业转化速度仍是投资人需要关注的关键。尽管 AIP 透过 Bootcamp 训练
      1,010评论
      举报
      Palantir 准备冲向 200 美元?Cramer 看多背后的 AI 现金流逻辑与估值深度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5:03

      CVS 财测上修、获利强弹:2025 年还能超预期吗?深入解析估值、风险与买点机会

      CVS Health(NYSE: CVS) $西维斯健康(CVS)$ 在近期财报中持续超出市场预期,第一季调整后每股盈余(EPS)达 2.25 美元,远高于华尔街预估的约 1.64 美元,年增 7%,营收达 946 亿美元。这份亮眼的财报为市场对第二季再次「超预期」提供了信心,特别是在 Zacks Earnings ESP 为 +6.35% 及 CVS 拥有 Zacks #2(买进)评级的情况下,投资人正期待 7 月 31 日即将公布的下一份季报。 CVS 本季获利大幅增长的主因是健保服务业务的强势复苏,尤其在 Medicare Advantage(联邦医疗保险优势计划)方面,透过星级评等提升与会员数扩张,推动营运收入年增 55%。此外,药局与健康服务部门也有稳定的中个位数增幅。关键在于,这些成长动能是结构性转强的结果,还是仅仅来自于前期医疗支出比过高的技术性反弹,这将影响评价合理性。 事实上,这 7% 的营收成长是近几个季度以来的亮点之一,表明 CVS 正逐渐走出成本压力重重的阶段,转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成长轨道。不过,CVS 也坦言未来仍面临医疗成本上升的风险,因此投资人应密切关注 Caremark 处方管理与消费健康部门的营收是否能维持动能,而不只是受短期回补效应推动。 在第一季财报后,CVS 将全年调整后 EPS 预测区间上调至 6.00–6.20 美元(原预测为 5.75–6.00 美元),同时调高营运现金流目标至 70 亿美元。目前 CVS 的本益比大约为 11–12 倍,PEG 指数低于 1,估值相对联合健康(UnitedHealth)、Elevance Health 等整合型健康保险业者具吸引力。然而,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与成本管理能力,将决定此估值是否可持续。 此外,CVS 宣布自
      301评论
      举报
      CVS 财测上修、获利强弹:2025 年还能超预期吗?深入解析估值、风险与买点机会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4:15

      Circle 股价暴涨后还能买?深入解析 CRCL 是否值得长期持有,还是被高估的稳定币热潮

      Circle Internet Group(NYSE: CRCL)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自 6 月 5 日上市以来,一跃成为稳定币市场的焦点,其旗舰产品 USDC 更是吸引市场目光。Bernstein 分析师率先给出「必持有」评级,目标价上看 230 美元。他们的看多理由包括 Circle 在稳定币生态的领导地位、美国稳定币监管的潜在利多,以及与 Coinbase 和 Binance 等重要平台的深度合作。Bernstein 预测,到 2035 年,稳定币总市值将从目前的 2,250 亿美元增长至 4 兆美元,而 Circle 预计将是此趋势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然而,这样的乐观预期与 Jim Cramer 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Cramer 直言:「Circle 目前的股价无论怎么想都无法合理化」,并警告这家公司虽然商业模式稳健,但股价可能已经脱离了基本面。换言之,他认为这波股价飙升更可能是投资情绪而非获利支撑的结果。 这点并非空穴来风。自上市以来,Circle 股价一度暴涨近 500%,最高来到 298 美元,近期则回落并稳定在 180–190 美元区间。就评价面来看,目前市场给予 Circle 约 145 倍 2026 年预估盈余,或 56 倍 EBITDA,这样的估值远超其他加密或金融科技公司平均水平。 Bernstein 的投资论点建立在稳定币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的预期之上。稳定币目前的市值仅为 2,250 亿美元,但预估未来十年内可拓展至 4 兆美元。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 USDC 能成功扩张至主流支付、国际汇款以及代币化资产等应用场景,而不仅局限于加密交易领域。 从政策面来看,美国正在推进《Genius Act》这部稳定币专法,若通过,将有助于提
      1,379评论
      举报
      Circle 股价暴涨后还能买?深入解析 CRCL 是否值得长期持有,还是被高估的稳定币热潮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3:57

      Meta冲上历史新高:祖克柏押注AI与WhatsApp,股价还有多少上行空间?

      Jim Cramer 最近公开表示:「你不会想质疑这位执行长」,这番话彰显出他对 Meta(NASDAQ: META) $Meta Platforms, Inc.(META)$ 执行长马克·祖克柏的高度信任。在 Meta 将战略重心转向 AI 与讯息平台的时刻,这种信心正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同。Cramer 的看法不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呼应了市场对 Meta 在 AI 基础建设投入与营收成长潜力的共识,这也是其股价近期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 Meta 于 2025 年第一季财报表现强劲,营收达 423 亿美元,年增率达 16%;营业收入达 176 亿美元,年增 27%。这些数字显示,即使公司正在大量投资于 AI 和讯息服务变现,其核心广告业务依然展现韧性并持续贡献获利。 推动成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是 Meta 在 AI 领域的积极布局。公司不仅成立了「Superintelligence Lab」AI 超级实验室,还积极从 OpenAI 等科技公司延揽顶尖人才。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开发 AI 驱动的广告工具和对话型讯息机器人。尽管愿景宏大,但执行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用户参与度与广告主采用率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 华尔街券商 Baird 近期将 Meta 的目标价从 635 美元上调至 740 美元,主要理由是 WhatsApp 商业变现潜力庞大。该报告预估点对点讯息广告将达到年化 150 至 200 亿美元的规模,而 WhatsApp 广告预期将带来额外 100 亿美元收入,使讯息平台整体营收潜力上看 400 至 500 亿美元。若此预估成真,将为每股注入近 100 美元的内在价值,彻底改变市场对 Meta 长期估值的想像空间。 即便股价已冲上历史高点(近日最高达 748 美元),Meta 的预估本益
      239评论
      举报
      Meta冲上历史新高:祖克柏押注AI与WhatsApp,股价还有多少上行空间?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3:08

      Reddit 股价腰斩后还能买?深度分析 RDDT 的AI布局、估值机会与投资风险

      Reddit(NYSE:RDDT) $Reddit(RDDT)$ 目前的股价大幅低于其高点,然而来自影响力人物(如 Jim Cramer)对其股价「便宜到难以置信」的评论,使得一个核心问题浮现:这样的折价是合理的,还是投资良机? Reddit 虽然从 IPO 后高点下跌了约 45%,但其追踪的净利率约为 8%,资产报酬率则低于 1%。这种估值折让令人关注基本面:虽然部分分析师看好其盈利前景,但许多人仍对 Reddit 的增长能力是否配得上此评价存疑。美银最近将目标价下调 42%,降至 110 美元,显示对数位广告支出的担忧;但也有分析师仍预期该股有望反弹至 150 美元左右。 分析师之间的预期差异显著。根据《巴伦周刊》,目前共识目标价约为 152 美元,比目前股价高出约 31%。但市场整体观点并不一致,Wells Fargo 最近的降评指出 Reddit 面临来自 Google AI 搜寻的潜在流量压力,也为多头情绪降温。 在营收方面,2025 财年的预估销售额为 18.5 亿美元,每股盈余约为 1.21 美元。公司报告指出其净利率接近 8%,显示增长已开始转化为一定程度的获利。不过,随著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于 AI 和变现模式,如何在扩张规模同时保持利润率,仍是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潜在风险则不容忽视。Reddit 高度依赖来自 Google 的搜寻流量,使其容易受到搜寻引擎策略改变的冲击。随著 Google 越来越多地透过 AI 产生直接答案而非引导用户点击连结,Reddit 的自然流量来源面临威胁。Wells Fargo 也警告称,Alphabet 的搜寻 AI 若继续优化,可能会抑制 Reddit 的广告变现能力,除非公司能找到新的流量来源。 Reddit 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其高度活跃的社群以
      78评论
      举报
      Reddit 股价腰斩后还能买?深度分析 RDDT 的AI布局、估值机会与投资风险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52

      CoreWeave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AI基础建设加速或市场泡沫前兆

      AI 基础设施市场近日掀起波澜,CoreWeave $CoreWeave, Inc.(CRWV)$ 宣布将以全股票方式斥资 90 亿美元收购加密货币矿业公司 Core Scientific。此举目的在于因应 AI 运算能力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其基础设施布局。这项交易表面上看来具备战略意义,符合当前 AI 原生公司积极取得能源与资料中心资源的趋势。然而,消息公布后两家公司股价皆下跌,显示市场对估值、整合风险及长期效益抱持保留态度。 此次并购的核心逻辑,在于解决 AI 云端计算供给受限的瓶颈。CoreWeave 成立以来快速崛起,主打针对 AI 任务设计的 GPU 云端服务,客户涵盖多家顶尖科技与研究机构。然而,随著 AI 算力需求暴增,可用的资料中心与能源资源成为限制因素。Core Scientific 则拥有遍布北美的大型电力与场地资源,尽管原本为挖矿设计,但被 CoreWeave 视为可转用于 AI 运算的现成基础设施。 不过,所谓的「协同效益」仍须审慎评估。虽然 CoreWeave 表示此次收购可节省部署时间并降低成本,但两家公司文化与营运模式差异甚大。加密货币产业波动剧烈,与 AI 云端运算需要高稳定性与客户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若需大规模改装或符合新的法规要求,恐怕会稀释原本预期的成本效益。 交易方式也引发市场关注。作为一项全股票交易,此案等于让 CoreWeave 股东承担稀释风险,以换取固定资产,而非即时收入或现金流。此外,此举亦可视为 CoreWeave 借由 Core Scientific 的上市地位「借壳」进入公开市场,加快 IPO 时程。此举虽能争取资本市场青睐,但也迫使公司更早面对估值与获利压力。 从财务角度来看,该并购案增加了 CoreWeave 的资产规模,但也暴露
      135评论
      举报
      CoreWeave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AI基础建设加速或市场泡沫前兆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27

      Uber 股价创新高,财报前能否再超预期?全面解析投资风险与机会

      Uber Technologies(NYSE: UBER) $优步(UBER)$ 在 2025 年表现强劲,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主因是服务扩张、获利能力增强,以及投资者情绪转为正面。这波涨势发生在财报发布前夕,也让市场不禁质疑:Uber 能再次超预期吗?还是目前的估值已达极限? 回顾历史,Uber 过去一年每季皆优于华尔街每股盈余(EPS)预估,展现出良好的营运效率与多元收入来源。这样的成绩不仅重建了市场信心,也提高了接下来财报的期望门槛,对投资人来说是一把双面刃。 目前市场预期 Uber 下季度 EPS 为 $0.48,营收接近 11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稳健。但光看总体数字还不够,市场更关心的是 Uber 核心业务的贡献情况,尤其是叫车(mobility)、外送(delivery)与货运(freight)三大部门的表现。随著外送业务重拾成长,且货运稳定回升,整体收入品质呈现优化趋势。 从业务表现来看,Uber 的成长具韧性。旅游恢复与通勤需求反弹带动叫车业务强劲回温;Uber Eats 则透过高端服务与广告合作重启增长动能;货运事业在 AI 整合下趋于稳定,显示出收入结构日益多元且稳固。 获利能力方面同样亮眼。Uber 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逼近 12%,过去四季有三季实现正自由现金流,展现出经营杠杆逐渐发挥效益。股权补偿造成的稀释压力减少、成本控制改善,都有助于中长期毛利提升,成为市场重新估值的关键理由之一。 但估值问题也浮现。目前 Uber 的预期本益比达 17 倍,市销率超过 4 倍,相对于物流或科技业同业偏高。乐观者认为平台型模式与利润潜力支撑此估值,但若成长不如预期,回调压力将浮现。 管理层的前瞻指引将至关重要。投资人希望了解 Uber One 订阅、广告收入与资本配置的成
      115评论
      举报
      Uber 股价创新高,财报前能否再超预期?全面解析投资风险与机会
    • 小虎老师小虎老师
      ·07-08 12:53

      6只SREITs冲进新交所收益前十强!香港置地、胜科工业、新交所、星展银行齐创新高!

      截至2025年7月8日,新加坡股市中市值超过10亿新元,2025年初至今(YTD)表现最佳的十大赢家中有6只是房地产投资信托(S-REITs):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78.SI)$ , $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01.SI)$ $辉盛国际信托(ACV.SI)$ $凯德投资(9CI.SI)$ $凯德雅诗阁信托(HMN.SI)$ $城市发展(C09.SI)$其中,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78.SI)$ 以44.39%的涨幅领跑,并创下历史新高。此外, $胜科工业(U96.SI)$$新加坡交易所(S68.SI)$$星展集团控股(D05.SI)$ 也创下历史高点。新加坡股市在近期拔出新高,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宏观经济因素来分析:全球经济复苏:随着全球经济从COVID-19疫情中逐渐恢复,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加和资本流动
      1.60万2
      举报
      6只SREITs冲进新交所收益前十强!香港置地、胜科工业、新交所、星展银行齐创新高!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1:07

      辉达2025年将飙涨还是泡沫?完整解析NVIDIA的10大投资关键,揭开AI晶片王者真相

      随著市场不断热议辉达(Nvidia) $英伟达(NVDA)$ 在 2025 年下半年「将大幅上涨」甚至在一年内达到历史新高的预测,投资人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预测背后的假设、执行风险与潜在挑战,才能分辨这是否真为值得布局的投资机会,还是被过度渲染的市场情绪。 首先,必须厘清这些乐观预测的核心假设。辉达在今年下半年股价将大涨的论点,主要倚赖两项因素:一是 AI 所带动的整体宏观环境持续走强,二是下一代 GPU 尤其是 Blackwell Ultra 的顺利推出。分析师如 Mizuho 与美银(BofA)已将目标价上调至 185 至 190 美元,理由就是对新晶片效能与 AI 应用热潮的高度期待。但这些目标的实现仍然仰赖上述条件能如期发生。 具体而言,市场最关注的上涨催化剂,是 Blackwell Ultra 的发布。如果此产品未能如期交付,或未获得市场积极采用,那么乐观的预测恐怕将无以为继。另一潜在推动力则来自美中之间关于 AI 晶片出口限制的调整。尽管硬体限制尚未全面松绑,但在软体出口方面已有初步放宽,未来政策若进一步转向,也可能为辉达股价注入动能。 估值则是目前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目前辉达市值约 3.9 兆美元,股价在 159 美元左右,其远期本益比约为 35 至 40 倍,虽然比过去高峰 50 倍略低,但仍属高位。支持者认为,AI 带来的变革性成长值得这样的溢价,而保守派则担心一旦成长未如预期,估值势必面临压力。 财报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市场预期辉达在 2026 财年将实现超过 50% 的营收成长,并延续至 2027 年。根据最新一季财报,其年增营收达 78%,总收入高达 393 亿美元,其中 356 亿来自资料中心部门。然而,维持 70% 以上的高速成长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毛利可能受竞争压力压
      184评论
      举报
      辉达2025年将飙涨还是泡沫?完整解析NVIDIA的10大投资关键,揭开AI晶片王者真相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3:15

      CoreWeave 股价飙涨 300%,Nvidia 助攻后仍能买进?拆解这档 AI 基础设施黑马的真实投资价值

      在 Nvidia $英伟达(NVDA)$ 投资 9 亿美元并建立策略合作关系之后,CoreWeave(NASDAQ: CRWV)迅速跃升为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新宠儿,自 2024 年 3 月 IPO 以来股价已飙升超过 30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然而,这档股票是否具备长期成长潜力,抑或只是 AI 热潮下的又一场短线炒作?投资人必须针对其技术实力、财务体质与产业定位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CoreWeave 并非仅靠话题炒作崛起。该公司为首家导入 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 的云端服务供应商,与 Dell 合作部署伺服器,成功为 AI 客户提供比上一代产品效能高出 50% 的解决方案。这一重大里程碑代表 CoreWeave 不仅拥有先行者优势,更在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匹配方面展现实质能力。 在财务表现方面,该公司最近一季营收年增超过 400%,主因来自于 AI 计算需求爆发。但值得注意的是,CoreWeave 目前仍处于烧钱扩张阶段,距离实现获利尚有一段路。分析机构预期其最快于 2026 年迈入盈余转正,但在此之前仍需面对大量资本支出与运营风险,特别是在建置数据中心与维持 GPU 供应链的压力下,现金流的稳定性是关键观察指标。 估值方面,CoreWeave 的本益比与市销率已超越多家科技巨头,包括 Nvidia 与微软。虽然多头投资人强调其与 Nvidia 的深度合作与爆发性成长,但质疑者如财经评论员 Jim Cramer 则警告,CRWV 的股价已被过度情绪推高,更形容它是一支「迷因股」。目前约有 32% 的流通股被放空,结合高度社群讨论热度,使该股极易出现大幅震荡,投资人应慎防情绪驱动下的价格偏离基本面。 客户结构亦须审慎评估。2024 年,CoreWeave 超过
      94评论
      举报
      CoreWeave 股价飙涨 300%,Nvidia 助攻后仍能买进?拆解这档 AI 基础设施黑马的真实投资价值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1:41

      Datadog飙涨315%后正式纳入标普500,现在还值得买进吗?投资人必看的深入财报与估值解析

      Datadog(NASDAQ:DDOG) $Datadog(DDOG)$ 近期正式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对这家云端监控与分析平台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自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IPO)以来,其股价已飙升逾315%,从一间高成长新创公司晋升为华尔街关注的重点。虽然进入标普500经常带动短期股价上涨,但投资人必须审慎判断,这波动能究竟是建立在稳健基本面,还是仅是情绪炒作的产物。 Datadog 的强劲表现确实有财报数据作为支撑。自上市以来,营收年复合成长率(CAGR)超过50%,且自由现金流与获利能力持续改善。根据最新2025年第一季财报,Datadog 营收达7.62亿美元,年增25%;自由现金流则达2.44亿美元,年增30%。这些数据并非仅止于表面亮眼,而是反映出其业务模式具备可扩展性与高效率,特别是在企业级客户之间。 标普500的纳入在消息发布后短短几天内即推动股价上涨超过15%。历史经验显示,指数纳入确实会引发追踪基金的被动买盘,推升短线行情。但重点在于,Datadog 是否具备持续成长的潜力,足以支撑这波股价上涨?机构投资者进驻可能会提高股东结构的稳定性,但最终股价仍需回归基本面:营收、毛利与市场拓展能力。 随著利多消息发酵,部分分析师上调了对 Datadog 的目标价。然而,深入研究后可发现,大多数的乐观预期仍是基于「稳定执行」而非财测的显著上修。例如,Datadog 的活跃客户总数已达30,500名,年增约9%,其中年度消费超过10万美元的企业客户增加至3,770名,年增13%。这些数据反映出稳健但非爆炸性的成长,提醒投资人应理性看待市场共识与实际表现的差距。 技术分析方面,目前股价徘徊在160美元附近,市场普遍认为在170~175美元有明显阻力区,支撑则落在125~135美元区间
      187评论
      举报
      Datadog飙涨315%后正式纳入标普500,现在还值得买进吗?投资人必看的深入财报与估值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4:17

      Circle股价飙涨近500%,是稳定币革命的关键基础?还是另一场高估值泡沫?完整投资解析一次看

      稳定币(Stablecoins)目前正引发两极化的市场讨论:它们究竟是颠覆全球支付系统的关键技术,还是下一波加密泡沫的推手?随著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正式 IPO,旗下 USDC 稳定币的市值迅速扩大,其商业模式、政策风险与估值基础也成为华尔街关注的焦点。对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押注的数位金融基础设施商,还是短线炒作下的高风险标的?本文将逐一解析。 根据 Circle 最新资料,截至 3 月底,USDC 的储备资产总额接近 600 亿美元,并分布于近 490 万个钱包中。这样的规模显示其产品具有初步的市场适配度(product-market fit),但同时也突显其营收模式高度依赖储备利息收入与利率环境的波动。换句话说,Circle 并不像传统科技股拥有明确的软体订阅收入或企业级合约,其获利高度与美债利率连动,对市场变动极度敏感。 在 IPO 当日,Circle 以每股 31 美元上市,之后短短数周飙涨近 500%,高点一度来到 249 美元,截至 6 月底股价仍维持在约 186 美元的高档位置。多头观点认为,稳定币市场将因美国通过《GENIUS 法案》带来法规明确化,Circle 则可望成为这波法规红利下的赢家,目标价喊到 230–250 美元不等。然而,也有分析师指出,其 410 亿美元的市值已远远超过合理估值,基本面尚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涨幅。 摩根大通分析师 Kenneth Worthington 虽为 IPO 承销机构之一,但仍对 Circle 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 80 美元。他指出,当前市值对利润空间构成过大压力,且竞争者如 PayPal USD 或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压缩其市场利润。知名评论员 Jim Crame
      750评论
      举报
      Circle股价飙涨近500%,是稳定币革命的关键基础?还是另一场高估值泡沫?完整投资解析一次看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8:31

      Voyager Technologies详解:太空概念股火热IPO后,还能撑得住38亿美元估值吗

      Voyager Technologies $Voyager Technologies, Inc.(VOYG)$ 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市场上掀起热烈回响,股价从每股31美元大幅飙升至56.50美元左右收盘,估值一度突破38亿美元。这波涨势虽反映出投资人对太空与国防科技的强烈兴趣,但我们更应深入探讨:这家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基本面支撑其高估值,还是仅靠叙事驱动的投机性资金? 从营收表现来看,Voyager 于2025年第一季报告营收达3,450万美元,年增14%,但同期净亏损亦扩大至2,700万美元。这说明公司虽有收入动能,但仍处于积极扩张、尚未获利的初期阶段。对长线投资人而言,关键在于这样的亏损是属于可控的策略性投资,还是潜在结构性问题。 公司核心营运来自于政府合约,目前未完成合约金额(backlog)已达1.79亿美元,约80%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包括国防部与NASA。特别是与NASA签署的2.175亿美元资金协议,投入于Starlab太空站的开发,目标取代即将退役的国际太空站。这些高可信度的伙伴关系无疑为Voyager增添分量,但也突显出其高度依赖政府支出的营运风险。 此外,Voyager的公司治理架构亦值得注意。创办人兼执行长 Dylan Taylor 透过双重股权架构保有超过63%的投票权,虽然实际持股比例仅约10%。这种安排有助于维持公司战略方向稳定,但也引发投资人对于股东权益保障与公司透明度的疑虑。 本次IPO募得资金约3.83亿美元,公司计划用于研发、策略性并购、资本投资与偿还部分债务。Voyager近年已收购Nanoracks、Valley Tech Systems、OPC与LEOcloud等企业,积极建立垂直整合的太空基础建设平台。这种模式若能有效整合,将带来显著综效,但整合
      43评论
      举报
      Voyager Technologies详解:太空概念股火热IPO后,还能撑得住38亿美元估值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5:23

      Adobe 迎战 AI 冲击:现金流创新高背后,还能守住创意王国的护城河吗?

      Adobe(NASDAQ: ADBE) $Adobe(ADBE)$ 在 2025 财年第 2 季交出强劲财报,营运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其订阅模式与核心事业依然具备稳定性。然而,来自生成式 AI 工具的竞争压力正快速浮现,令部分投资人重新评估其长期成长动能是否已来到转折点。 根据最新财报,Adobe 第二季营收达 58.7 亿美元,营运现金流为 21.9 亿美元,年增 13%。这反映其 Creative Cloud 与 Document Cloud 双引擎稳健运作,并产生稳定的高利润率现金流。截至季末,公司帐上现金与短期投资高达 57.1 亿美元,足以支援持续投入 AI 研发、策略收购与股票回购,为公司在产业转型下保留灵活空间。 然而,就在基本面亮眼的同时,Rothschild 分析师 Omar Sheikh 却大幅调降 Adobe 评级至「卖出」,并将目标价从 420 美元砍至 280 美元。他指出,像 Midjourney、OpenAI 的 Sora、Google 的 Imagen 等生成式 AI 工具已快速渗透设计流程,不仅取代灵感来源,更开始威胁到 Adobe 在影像编辑与流程整合上的核心优势。这代表 Adobe 长期以来赖以维持市占与订阅价值的护城河,正面临前所未见的动摇。 尽管遭遇降评,整体华尔街对 Adobe 仍保持审慎乐观。根据 FactSet 数据,40 位分析师中有 26 位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等,平均目标价为 484.41 美元。Jefferies 认为 Adobe 的 AI 布局具备长线潜力,目标价调高至 590 美元;CFRA 则强调其营运利润率稳健,但提醒市场需耐心等待 AI 营收贡献逐步显现。 Adobe 第二季的营业收入为 21.1 亿美元,非 GAAP 营
      147评论
      举报
      Adobe 迎战 AI 冲击:现金流创新高背后,还能守住创意王国的护城河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9:20

      AI晶片带动Broadcom股价创新高:财报实力、估值风险与中长线布局全解析

      博通(Broadcom, NASDAQ: AVGO) $博通(AVGO)$ 近期股价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77美元大关,背后主因为其AI晶片业务的强劲增长所带动。根据最新财报,2025财年第2季营收达到150亿美元,年增20%;其中AI相关晶片收入成长46%,达到44亿美元,经调整后净利则为77.9亿美元。执行长Hock Tan预期此趋势将延续,预估第3季AI收入将攀升至51亿美元,这也将成为连续第10个季度AI业务实现双位数成长的里程碑。 在AI领域中,博通的优势并不来自GPU,而是专注于客制化AI ASIC与XPU(加速处理单元)解决方案,并成功打入Google、Meta、字节跳动与OpenAI等超大型云端业者的供应链,近期甚至有传闻指出博通正与Apple洽谈相关合作。根据分析师预估,到2027年,AI ASIC市场规模将扩大至600亿至900亿美元,博通可望分食相当可观的市占。 然而,硬体之外,博通在软体领域的扩张也不容忽视。透过2023年完成对VMware的收购,博通打造出一个年营收达66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软体平台,进一步提升其业务的抗波动能力与现金流稳定性。整体EBITDA利润率已提升至约65%,巩固其自由现金流巨擘的地位。 尽管成长动能明显,市场对于博通的估值也日益提高。目前其自由现金流本益比约为32倍,远高于大多数科技同业。从技术面来看,AVGO成功突破24周盘整区间,并入选多个大型资金流指标榜单,显示市场资金对其趋之若鹜。但若热度过高,基本面未能跟上,股价波动风险恐随之上升。 投资人也须留意潜在风险。博通的非AI晶片业务呈现下滑趋势,第2季下滑幅度为5%;此外,若全球政策面出现变动(例如美国进一步限制晶片出口),也可能冲击博通在高阶ASIC市场的布局。尽管博通在性价比与功耗管理上
      361评论
      举报
      AI晶片带动Broadcom股价创新高:财报实力、估值风险与中长线布局全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2:33

      特斯拉股价重挫,马斯克成立政党引爆市场疑虑:政策风险与品牌争议是否改写投资评价?

      近期特斯拉(Tesla) $特斯拉(TSLA)$ 的股价下跌,突显出市场对于企业执行力与执行长个人行为之间张力的不安。美国联邦政府近期扩大实施的《大而美丽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取消了对累计销售超过 20 万辆电动车(EV)的车厂所提供的 7,500 美元联邦税务抵免,这对特斯拉造成实质冲击。根据公开数据,特斯拉在 2025 年第一季就交付了超过 33.6 万辆车,这使其车款立即丧失补助资格,进一步提高美国消费者购车成本,也可能对销量与毛利带来负面影响。摩根大通(JPMorgan)预估,特斯拉 2025 年的获利将因此减少逾一半;而瑞银(UBS)则下修第二季交付预测至约 36.6 万辆,显示需求放缓已逐步显现。 从实际数据来看,特斯拉在 2025 年第二季共交付 384,122 辆车,较去年同期下滑 13.5%。需求疲弱不仅与税收政策变动有关,也受到竞争压力加剧影响。Rivian 和 Lucid 等新创车厂在持续享有税收补贴的情况下,已逐渐瓜分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这代表政策风险正与产业结构变动同时冲击特斯拉的销售前景。 更令投资人忧心的是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公开涉入政治。他最近成立名为「America Party」的新政党,引发资本市场震荡,特斯拉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盘前大跌达 7%。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警告,马斯克涉政的时间点极为敏感,正值市场应专注于无人计程车(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等长线战略之际,却反而被分散注意力。 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亦面临挑战。马斯克逐渐政治化的形象及其与前总统川普之间的公开交锋,可能使部分消费者产生疏离感,进而影响购买意愿。目前社群中已出现「抵制特斯拉」(Tesla Takedown)等抗议声浪,加深
      144评论
      举报
      特斯拉股价重挫,马斯克成立政党引爆市场疑虑:政策风险与品牌争议是否改写投资评价?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8:06

      Eli Lilly全解读:Zepbound与Mounjaro掀起减重药新浪潮,估值还有上修空间吗

      Eli Lilly(美股代号:LLY) $礼来(LLY)$ 正站在生技投资舞台的聚光灯下,主力产品Zepbound与Mounjaro的市场需求强劲,推动其GLP-1减重与糖尿病药物线快速放量。根据UBS最新预估,Zepbound的销售有望较市场共识高出约15%,而Mounjaro表现稳健,使Lilly整体营收在2025年第二季有望超出预期2%以上。此一亮眼表现,背后依赖其高达81.7%的毛利率及成熟的商业化能力。 但Lilly的成长故事并非仅限于GLP-1类药物。在肿瘤学与免疫领域,Verzenio(乳癌)与Taltz(乾癣与免疫相关适应症)等产品正逐渐成为业绩稳定器,成功分散对减重与糖尿病药品的依赖,并提升整体营运韧性。Alzheimer’s 新药如Kisunla也为神经科产品线注入长期潜力。这样的产品组合平衡,是Lilly在当前市场上维持高估值的关键基石之一。 竞争对手方面,Novo Nordisk的Ozempic与Wegovy依然占据全球GLP-1市场领先地位,但其在美国遭遇物流与保险覆盖问题,反让Lilly得以趁势扩大市占。相较之下,Zepbound的市场推进策略与保险合作机制表现更为灵活。此外,市场对Viking Therapeutics(VKTX)等新创生技公司也日益关注,其VK2735产品在减重领域展现潜力。然而,Viking尚处于临床阶段,面临庞大开发风险与商业化未知数。 GLP-1虽为当红炸子鸡,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政府可能对高价药物施加更大定价与报销压力,保险给付政策变动与竞争对手价格战都可能压缩利润空间。目前CVS已调整Wegovy的保单偏好,对Lilly短期或许有利,但长期需密切观察保险市场的趋势变化。同时,Lilly对Mounjaro进行中的SURPASS心血管适应症
      239评论
      举报
      Eli Lilly全解读:Zepbound与Mounjaro掀起减重药新浪潮,估值还有上修空间吗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7:03

      壳牌Q2业绩预警:天然气交易与化工双压,能源巨头能否稳住配息与股东信心

      Shell(壳牌) $Shell Midstream Partners(SHLX)$ 日前针对 2025 年第二季的业绩发出更新预告,显示整体营运表现面临多重挑战。公司指出,其整合天然气(Integrated Gas)部门的交易绩效将显著低于第一季,这反映出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以及交易利差压缩等宏观不利因素。这对于过去几季稳定贡献营收的关键部门而言,是一项明显的逆风讯号,也使得投资人对其盈利持续性产生疑虑。 此外,Shell 也下调了整体生产指引。上游部门预计日产量将落在 166 至 176 万桶油当量之间,略低于第一季实际产出的下限,主因包括设备维护与资产出售。整合天然气部门预估产量为每日 90 至 94 万桶油当量,亦较前季略为下降;LNG(液化天然气)产量则预估为 640 至 680 万公吨,整体偏向保守。这些调整意味著,Shell 的供应能力在短期内受到限制,可能对现金流与获利造成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化学品业务。美国宾州 Monaca 聚合物厂突发性停机,加上整体市况低迷,预计将导致第二季化工部门录得亏损。虽然炼油利润率上升至每桶 8.9 美元、化学品毛利亦回升至每吨 166 美元,但这些改善可能无法弥补设备故障带来的负面冲击,反映该部门仍处于结构性低谷。 这也引发市场质疑:天然气交易部门的疲弱表现,究竟是一次性的市场波动,还是 Shell 运营策略的潜在结构问题?RBC 分析师指出,这次业绩指引偏弱,显示过去数季持续稳健的交易利润或进入转折期。若利差收敛、价格波动降低或市场竞争加剧,Shell 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交易模式与风控机制。 尽管如此,公司仍持续执行资本纪律与成本控管策略,并传出正考虑关闭部分欧洲化学品工厂,以重整营运效率。同时,Shell 透过美国与印尼的联合基金筹资方
      32评论
      举报
      壳牌Q2业绩预警:天然气交易与化工双压,能源巨头能否稳住配息与股东信心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8 05:53

      AI推升资料中心需求,Digital Realty股价飙升15%背后的关键数据与财报前瞻分析

      Digital Realty Trust(NYSE: DLR) $数字房地产信托公司(DLR)$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 14.9%,远优于同期间 S&P REIT 指数下跌 1.7% 的表现。这波强势反弹是否代表市场对其基本面重估,或只是搭上 AI 基础设施的题材行情?对于关注美股 REIT 资产与 AI 基建布局的投资人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观察第一季的营运数据,Digital Realty 的新租约贡献约 2.42 亿美元年化租金,来自超过 1 MW 的大型客户与高密度应用为主,显示其 AI 应用资料中心需求快速成形。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尚未认列的租金总金额(backlog)达 9.19 亿美元,且 2026 年前的开发项目翻倍成长,反映出来自云端与 AI 业者的长期合约正快速落地。 财务表现方面,2025 财年第 1 季营收达 14 亿美元,年增 6%;核心营运现金流(Core FFO)为每股 1.77 美元,并上调全年财测至 7.05–7.15 美元。这不仅证明其租金成长的持续性,也让市场对第 2 季财报释出前更具期待。若接下来的业绩发布能够延续 leasing 动能与租金上行趋势,则可望支撑当前股价水准,甚至进一步创高。 AI 应用是 Digital Realty 此波成长的核心动能。管理层指出,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租约来自 AI 工作负载客户,且 AI 伺服器的单位租金报价已来到每月每千瓦 244 美元,年增超过 10%。这类高密度租赁的利润结构远优于传统企业客户,有利于提升整体毛利表现。但反过来说,AI 计算资源需求也拉高能源与冷却成本,如何平衡基础设施投资与利润稳定,是接下来财报必须观察的关键。 资本结构方面,Digital Realty 拥有约 23 亿美元流动资
      85评论
      举报
      AI推升资料中心需求,Digital Realty股价飙升15%背后的关键数据与财报前瞻分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3:08

      Reddit 股价腰斩后还能买?深度分析 RDDT 的AI布局、估值机会与投资风险

      Reddit(NYSE:RDDT) $Reddit(RDDT)$ 目前的股价大幅低于其高点,然而来自影响力人物(如 Jim Cramer)对其股价「便宜到难以置信」的评论,使得一个核心问题浮现:这样的折价是合理的,还是投资良机? Reddit 虽然从 IPO 后高点下跌了约 45%,但其追踪的净利率约为 8%,资产报酬率则低于 1%。这种估值折让令人关注基本面:虽然部分分析师看好其盈利前景,但许多人仍对 Reddit 的增长能力是否配得上此评价存疑。美银最近将目标价下调 42%,降至 110 美元,显示对数位广告支出的担忧;但也有分析师仍预期该股有望反弹至 150 美元左右。 分析师之间的预期差异显著。根据《巴伦周刊》,目前共识目标价约为 152 美元,比目前股价高出约 31%。但市场整体观点并不一致,Wells Fargo 最近的降评指出 Reddit 面临来自 Google AI 搜寻的潜在流量压力,也为多头情绪降温。 在营收方面,2025 财年的预估销售额为 18.5 亿美元,每股盈余约为 1.21 美元。公司报告指出其净利率接近 8%,显示增长已开始转化为一定程度的获利。不过,随著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于 AI 和变现模式,如何在扩张规模同时保持利润率,仍是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潜在风险则不容忽视。Reddit 高度依赖来自 Google 的搜寻流量,使其容易受到搜寻引擎策略改变的冲击。随著 Google 越来越多地透过 AI 产生直接答案而非引导用户点击连结,Reddit 的自然流量来源面临威胁。Wells Fargo 也警告称,Alphabet 的搜寻 AI 若继续优化,可能会抑制 Reddit 的广告变现能力,除非公司能找到新的流量来源。 Reddit 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其高度活跃的社群以
      78评论
      举报
      Reddit 股价腰斩后还能买?深度分析 RDDT 的AI布局、估值机会与投资风险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2:37

      Robinhood 飙升破百:加密代币化+S&P传闻带来新行情?全面解析 HOOD 的爆发点与投资风险

      Robinhood $Robinhood(HOOD)$ 最近因重大加密货币相关公告而吸引投资人目光,其股价应声大涨,创下历史新高。在法国坎城举办的发布会上,Robinhood 宣布一系列全新服务:针对欧洲用户推出美股与 ETF 的代币化版本、加密货币永续合约、以太币与 Solana 在美国境内的质押服务、加密货币回馈信用卡,以及一款 AI 加密助手。市场反应热烈,Robinhood 股价单日飙升超过 12%,来到约 92.76 美元,目前已突破 98 美元,2025 年来涨幅达约 151%。 对投资人来说,关键问题在于:这波涨势究竟是短期利多带动,还是真正业务转型的开端?Robinhood 在欧洲推出的美股与 ETF 代币产品,涵盖超过 200 档标的,包含 SpaceX、OpenAI 等非上市企业,引发极大关注。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近期亦公开表态支持资产代币化,为此举增添制度合法性与长期发展潜力。 加密货币交易早已是 Robinhood 的营运主轴之一,2025 年第一季营收中约有三分之二来自「支付订单流」(PFOF)与加密交易利差收益。这次推出的代币化资产与永续合约,标志著其业务正从纯粹零股交易平台迈向多元加值与创新收益模式。不过,加密热潮一向波动剧烈,投资人仍应警惕相关交易量若趋于冷却,是否将对营收造成冲击。 就股价动能来看,此波上涨并非空穴来风。Robinhood 在过去一个月股价涨幅高达 35–44%,市场猜测其有望被纳入标普 500 指数。历史经验显示,一旦入选该指数,常伴随著大量被动资金涌入,进一步推升市值与关注度。尽管尚未正式确认,这一潜在利多足以增强市场信心。 基本面方面,Robinhood 最新披露其注册用户达 2,580 万人,托管资产总额为 2,210
      471评论
      举报
      Robinhood 飙升破百:加密代币化+S&P传闻带来新行情?全面解析 HOOD 的爆发点与投资风险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4:15

      Circle 股价暴涨后还能买?深入解析 CRCL 是否值得长期持有,还是被高估的稳定币热潮

      Circle Internet Group(NYSE: CRCL)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自 6 月 5 日上市以来,一跃成为稳定币市场的焦点,其旗舰产品 USDC 更是吸引市场目光。Bernstein 分析师率先给出「必持有」评级,目标价上看 230 美元。他们的看多理由包括 Circle 在稳定币生态的领导地位、美国稳定币监管的潜在利多,以及与 Coinbase 和 Binance 等重要平台的深度合作。Bernstein 预测,到 2035 年,稳定币总市值将从目前的 2,250 亿美元增长至 4 兆美元,而 Circle 预计将是此趋势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然而,这样的乐观预期与 Jim Cramer 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Cramer 直言:「Circle 目前的股价无论怎么想都无法合理化」,并警告这家公司虽然商业模式稳健,但股价可能已经脱离了基本面。换言之,他认为这波股价飙升更可能是投资情绪而非获利支撑的结果。 这点并非空穴来风。自上市以来,Circle 股价一度暴涨近 500%,最高来到 298 美元,近期则回落并稳定在 180–190 美元区间。就评价面来看,目前市场给予 Circle 约 145 倍 2026 年预估盈余,或 56 倍 EBITDA,这样的估值远超其他加密或金融科技公司平均水平。 Bernstein 的投资论点建立在稳定币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的预期之上。稳定币目前的市值仅为 2,250 亿美元,但预估未来十年内可拓展至 4 兆美元。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 USDC 能成功扩张至主流支付、国际汇款以及代币化资产等应用场景,而不仅局限于加密交易领域。 从政策面来看,美国正在推进《Genius Act》这部稳定币专法,若通过,将有助于提
      1,379评论
      举报
      Circle 股价暴涨后还能买?深入解析 CRCL 是否值得长期持有,还是被高估的稳定币热潮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7:20

      Palantir 准备冲向 200 美元?Cramer 看多背后的 AI 现金流逻辑与估值深度解析

      Jim Cramer 坚定重申 Palantir(NASDAQ: PLTR)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股价将涨至 200 美元的预测,并不只是情绪性的乐观声明,而是基于他对该公司核心产品推进力的高度信心。他形容目前股价约 144 美元处于「休息状态(staycation)」,建议投资人把握机会趁低分批布局,等待一波突破行情的到来。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 Palantir 的 AI 平台(AIP)已正式迈入实质商业落地阶段。该平台目前达到年化收入 10 亿美元的里程碑,显示其 AI 解决方案已不再停留于概念验证(PoC),而是开始扩展至企业日常营运中。这波扩张也包括市场瞩目的「核能营运系统(Nuclear Operating System)」新业务方向,Cramer 将其视为 Palantir 强化产业护城河的关键布局之一。 从财务面来看,Palantir 第一季营收年增 39%,达 8.84 亿美元,美国商业部门大增 71%,政府业务增长 45%。公司同时上修全年营收指引至 38.9 至 39.0 亿美元,反映其对业务执行力与成长动能的高度信心。这不仅体现了商业化的推进速度,也显示其 AI 产品已逐渐融入政府与大型企业的核心运作流程中。 虽然目前 PLTR 的估值不低,预期自由现金流本益比接近 85 倍,市销率(P/S)约 22 倍,但与高成长 AI 同业相比,Palantir 仍具相对吸引力。与 Snowflake 等同业相较,Palantir 拥有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现金流能见度与双轨式(商业+政府)商业模式,这些都支撑其高估值定位。 执行力虽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但实际的商业转化速度仍是投资人需要关注的关键。尽管 AIP 透过 Bootcamp 训练
      1,010评论
      举报
      Palantir 准备冲向 200 美元?Cramer 看多背后的 AI 现金流逻辑与估值深度解析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5:03

      CVS 财测上修、获利强弹:2025 年还能超预期吗?深入解析估值、风险与买点机会

      CVS Health(NYSE: CVS) $西维斯健康(CVS)$ 在近期财报中持续超出市场预期,第一季调整后每股盈余(EPS)达 2.25 美元,远高于华尔街预估的约 1.64 美元,年增 7%,营收达 946 亿美元。这份亮眼的财报为市场对第二季再次「超预期」提供了信心,特别是在 Zacks Earnings ESP 为 +6.35% 及 CVS 拥有 Zacks #2(买进)评级的情况下,投资人正期待 7 月 31 日即将公布的下一份季报。 CVS 本季获利大幅增长的主因是健保服务业务的强势复苏,尤其在 Medicare Advantage(联邦医疗保险优势计划)方面,透过星级评等提升与会员数扩张,推动营运收入年增 55%。此外,药局与健康服务部门也有稳定的中个位数增幅。关键在于,这些成长动能是结构性转强的结果,还是仅仅来自于前期医疗支出比过高的技术性反弹,这将影响评价合理性。 事实上,这 7% 的营收成长是近几个季度以来的亮点之一,表明 CVS 正逐渐走出成本压力重重的阶段,转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成长轨道。不过,CVS 也坦言未来仍面临医疗成本上升的风险,因此投资人应密切关注 Caremark 处方管理与消费健康部门的营收是否能维持动能,而不只是受短期回补效应推动。 在第一季财报后,CVS 将全年调整后 EPS 预测区间上调至 6.00–6.20 美元(原预测为 5.75–6.00 美元),同时调高营运现金流目标至 70 亿美元。目前 CVS 的本益比大约为 11–12 倍,PEG 指数低于 1,估值相对联合健康(UnitedHealth)、Elevance Health 等整合型健康保险业者具吸引力。然而,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与成本管理能力,将决定此估值是否可持续。 此外,CVS 宣布自
      301评论
      举报
      CVS 财测上修、获利强弹:2025 年还能超预期吗?深入解析估值、风险与买点机会
    • 美股個股 美股ETF美股個股 美股ETF
      ·07-07 03:57

      Meta冲上历史新高:祖克柏押注AI与WhatsApp,股价还有多少上行空间?

      Jim Cramer 最近公开表示:「你不会想质疑这位执行长」,这番话彰显出他对 Meta(NASDAQ: META) $Meta Platforms, Inc.(META)$ 执行长马克·祖克柏的高度信任。在 Meta 将战略重心转向 AI 与讯息平台的时刻,这种信心正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同。Cramer 的看法不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呼应了市场对 Meta 在 AI 基础建设投入与营收成长潜力的共识,这也是其股价近期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 Meta 于 2025 年第一季财报表现强劲,营收达 423 亿美元,年增率达 16%;营业收入达 176 亿美元,年增 27%。这些数字显示,即使公司正在大量投资于 AI 和讯息服务变现,其核心广告业务依然展现韧性并持续贡献获利。 推动成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是 Meta 在 AI 领域的积极布局。公司不仅成立了「Superintelligence Lab」AI 超级实验室,还积极从 OpenAI 等科技公司延揽顶尖人才。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开发 AI 驱动的广告工具和对话型讯息机器人。尽管愿景宏大,但执行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用户参与度与广告主采用率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 华尔街券商 Baird 近期将 Meta 的目标价从 635 美元上调至 740 美元,主要理由是 WhatsApp 商业变现潜力庞大。该报告预估点对点讯息广告将达到年化 150 至 200 亿美元的规模,而 WhatsApp 广告预期将带来额外 100 亿美元收入,使讯息平台整体营收潜力上看 400 至 500 亿美元。若此预估成真,将为每股注入近 100 美元的内在价值,彻底改变市场对 Meta 长期估值的想像空间。 即便股价已冲上历史高点(近日最高达 748 美元),Meta 的预估本益
      239评论
      举报
      Meta冲上历史新高:祖克柏押注AI与WhatsApp,股价还有多少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