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DP

鸭梨山大Alexander: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通过记录的方式输出出来,而输出是提升输入质量的有效方式。

IP属地:0
    • 东坡DP东坡DP
      ·2021-11-05

      关注医美器械InMode(INMD)

      InMode(INMD) 美股医疗器械企业也容易出十年期的超级长牛股, 德康医疗(DXCM)5年已经涨了10倍不止,且增长仍然迅速。 做医美器械的InMode也已经是一个牛股,有机会持续长牛。核心点如下: (1)好赛道,极品好生意:医美紧肤除脂仪器+耗材,跟热玛吉类似(朋友圈都可以搜到不少了它的中文品牌盈美特InMode了),85%的毛利,45%的净利率,40-50%的ROE; (2)高复购:购买这个仪器的医生大约6个月可以回本,64%的医生1年半之内会复购; (3)持续高速成长:历年保持50-100%的增速(严格来说,公司是疫情受损的。2020年疫情增长33%,2021年预计75%增速,拍脑袋2022年预计仍然能保持50%以上的高速成长);管理层靠谱,每次给出的指引都很保守,每年超额完成; (4)平台型企业,估值仍合理偏低:目前71.6亿市值,对应明年30PE,而且空间仍大(根据地美国,仍然能够同比40%以上的增长,同时在欧洲,中国扩张,以及其他新品类,眼科及妇科品类的推出,在研超过15个pipeline);4季度是旺季,会超出业绩指引。 核心数据如下: 公司的风险在于: (1)设备模式,耗材目前占比低,这是之前被质疑的点,高速成长期是好事,需要观察什么时候退出高速成长期; (2)新品进度,妇科新品Empower是公司15个管线中的第一个新品,今年8月开始商业化,现在还在教育医生阶段,Empower的商业化进度会极大程度决定公司的平台属性与否,会使得公司从单产品公司估值转向平台型企业。 注:本文为个人投资研究记录,不做买卖建议。 $InMode Ltd.(INMD)$ $德康医疗(DXCM)$
      8.93万183
      举报
      关注医美器械InMode(INMD)
    • 东坡DP东坡DP
      ·2021-07-11

      Robinhood招股书解析及与富途和老虎证券对比

          周末研究了一下Robinhood招股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疫情下的美国真是一个逐步割裂分层的社会,底层人民真的也是挺穷的。。。 先上核心运营数据: (1)1770万的MAU,吊炸天; (2)1800万的入金用户,吊炸天; (3)结果再看管理规模,Robinhood总计管理809亿美金,Robinhood人均资产4500美金,着实有点低;要知道,美国的人均GDP是6万美金,人均年收入是4万美金,这个数字大概相当于1.5月社会平均工资。 对比下,富途的79万入金用户就已经有了600亿美金管理规模,人均资产7.6万美金,富途客均资产是Robinhood的16.7倍; 老虎证券的人均资产大约是5.7万美金; 老牌互联网券商盈透更是变态,100万入金用户,有3400亿美金的管理规模,人均资产34万美金,无人能敌;     这说明美国社会也是分层的,全美最大的零售券商平台Robinhood是针对最底层的用户。     再看财务数据: (1)牛市最为火爆的Q1是5.2亿美金收入,总体收入体量并不大,创收能力有限(后有比较),主要原因是ARPU太低了,年化ARPU只有109-137美金之间;也就是一个用户在robinhood上面一年贡献也就100美金出头的收入; (2)Q1的EBITDA率是22%,中规中矩,卖订单流的业务模式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净利率提升的上限。长期来看,很难达到盈透的60%的净利率。 (3)获客成本是很低的,获取单客户只需要18.6美金,每个客户按照收入来算的回本周期是5个月左右。仍然是个很不错的生意。 这主要得益于两点: (a)80%用户都是口碑传播,极大降低了成本; (b)疫情大幅度受益;后续能否保持低获客成本需要观察。     将三家券商放在一起比较大数,可以得到结论: (1)盈透
      3,666评论
      举报
      Robinhood招股书解析及与富途和老虎证券对比
    • 东坡DP东坡DP
      ·2021-06-23

      2021年半年度总结及近期感悟

      2021年半年度临近中期,强迫自己写下来近半年度总结及近期感悟+读书笔记:       过去这半年勉强收益率过1倍,最大的教训是风控,回撤实在太差。 控制回撤,逻辑上要有清晰的止损原则,最大回撤应控制在20%以内。 当牛市由于种种因素(流动性变化、政策、或者纯粹估值太过于高,因为情绪)破位下跌的时候,第一时间清仓,绝不留恋回头,短期内(以月级别的时间计算)不轻易抄底,不左侧抄底。 当持仓个股出现实质性基本面重大逆转,长期逻辑受损(例如,电子烟,在线教育)或遭遇黑天鹅时,应在第一时间先清仓出局。 自己目前比较喜欢的三大类别投资公司: (1)需求爆发,供给稀缺:大行业的成长初期,企业有优秀企业家,不错的文化和管理团队,低渗透率,但是高市占率——即公司业绩还未完全展开,但是竞争优势已经很明显。 (2)需求稳定,供给出清:相对成熟行业中后期,格局稳定,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垄断或者市场份额提升——低行业成长,但是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和净利率不断提升。 (3)优质赛道逆境反转公司的投资机会:这个生意本身的属性很好,是好生意,但是第二名,第三名因为种种原因之前一直被压制。当某些关键驱动因素在发生改变时迎来的后进者逆境反转机会。 范式(1)更加容易出现罕见的同时高成长+高确定性,容易双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范式(1)的企业往往估值较贵,竞争格局快速变化,属于七英尺高的栅栏,需要紧密跟踪观察。(例如拼多多,bili,sea,futu,药明生物) 范式(2)相对更加省心,范式(2)的核心是对于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深度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如何映射到估值当中,同时用降低了的短期预期收益率,来换取长期相对确定的收益率。(茅台,腾讯,美团,港交所,苹果,台积电)。 范式(3)的行业后进企业有可能会阶段性跑赢行业第1名的龙头公司,因为有业绩提升(行业属性带来的,很
      1.12万56
      举报
      2021年半年度总结及近期感悟
    • 东坡DP东坡DP
      ·2021-06-06

      《零售的本质》读书笔记

      7-eleven的持续成功和发展,是从创立第一天起就永不止息的坚持品质革新的结果,既落实根本,也不断应对变化。很值得学习,今晚拿到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摘录部分核心要点如下: 顾客价值导向第一位,规模效应第二位。 一定区域内高密度集中开店。以县为单位坚持高密度开店,在一个地区开出密集的门店之前,哪怕一桥之隔的毗邻县也绝不开店。1)提高连锁品牌的认知度;2)提高广告和促销效率;3)提高顾客到店效率;4)提升物流效率;5)提升区域督导对于加盟店的管理效率。 “彻底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来思考和实践”而非“为了顾客”。充分分析界定自己的顾客层,了解和挖掘客户价值,洞察客户需求。 高度信息化,信息就是生命。人手、店铺、工厂、供应链、物流设施等。 假设、实践、验证,快速迭代,朝令夕改。例如北海道冬天推冰淇淋,出乎意料大卖,7-eleven总部推荐商品SKU约为4800种,而日本公司库存周转周期只有10.1天,一年周转36次。 “人们总是在自己经验范围内思考,创新的事物往往容易因为过去的经验而遭到一致反对”---铃木。7-eleven的部分创新如下: ——1983年第一个做连锁便利店。当时董事会反对,“这在日本没有成功的先例,也不能保证顺利进行”。铃木却说“我们公司的利润减少,不是因为日元升值,也不是季节关系,而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应对,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时代巨变。以往卖方市场时代的思考模式、买卖和经营方式以及原模式的架构和系统,在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之后都必须彻底重建”。 ——去美国考察,发现美国便利店卖热狗、三明治,回到日本在7-eleven卖饭团、盒饭和肉包。 ——北海道冬天卖冰淇淋。 ——夏天卖关东煮。 ——便利店里面设ATM机。 ——提供影印服务,户籍证明,税务证明等行政服务等等。 ——SEVEN外卖等服务,约50%的客户到店自提。 优势扩店策略。以县为单位坚持高密度开店,在一个地
      3,198评论
      举报
      《零售的本质》读书笔记
    • 东坡DP东坡DP
      ·2021-04-24

      黑石创始人苏世民自传:商业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信息

      读完苏世民自传,总结下很好玩的几点: (1)绝对的“交际花”,中学大学各种学生会主席社团负责人; (2)体育特长生出身,州短跑记录?长期坚持锻炼,意志坚定; (3)善于打破常规,追求冒险,经常有创造性新方法(废除了耶鲁禁止女性在宿舍过夜的法案???); (4)对于周期理解非常深刻,不论是房地产周期,还是并购周期(黑石至今仍然定期讨论周期); (5)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洞察非常深刻(有项目到投委会时,经常单独询问一线刚毕业的分析师,通过他们的语气,神态,肢体动作来判断态度)。 后附上摘录的部分重要读书笔记: 耶鲁毕业前夕的首次面试,苏世民回答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像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从无数的电话线路中收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传递给世界”。 阿姆斯特朗教练让我理解了坚持的价值,他教导我,额外的付出一定会带来额外的收获。每次都要让我多跑几英里,让我付出额外的努力。日久天长,日积月累,这些付出逐渐变成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做大事和做小事消耗的时间精力相差无几。所以如果决心做事,就要做大事。 如果你足够渴望一件事情,即使没有条件,也总会找到方法达成所愿。 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 在展示自己时,请记住,印象非常重要。整体形象必须毫无瑕疵。其他人会通过各种线索和端倪,判断你的真实面貌。所以,要重诺守时,要真实诚信,要准备充分。 忧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它可以开拓人的思路。 投资人一直都在寻找极好的投资,你越是降低他们决策的难度,每个人获得的利益就最大。 商业中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信息。 问题越困难,解决方案越少,你的建议就越有价值。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竞争最小、机会最大的领域。(做困难的事) 时间会对所有交易产生负面影响。等待越久,越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例如黑石拼命赶时间把一期基金交割完成后不
      3,328评论
      举报
      黑石创始人苏世民自传:商业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信息
    • 东坡DP东坡DP
      ·2021-04-03

      人类误判心理学

          人类从动物进化至今,理性是人类近期才拥有的一个属性。人类的大脑由于其构造,还是有很多心理学上的先天缺陷。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是其总结的人们常犯的许多标准的思维错误。正如芒格所说:“我得到正确判断的办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该怎样避免得到这些下场。”     做正确事情的前提是先要避免犯错,如果我们能避开那些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思维错误,当然就会做出比几乎所有人都正确的行动和判断来。     孙子兵法中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1. 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富兰克林 示例: 联邦快递的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联邦快递的夜班工人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他们对工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就是没效果。最后有个人终于想通了:公司并不是希望职员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希望他们快速地、无差错地完成某项任务,所以按照小时来支付夜班薪水的做法是很傻的。也许,如果他们按照班次来支付薪水,并允许夜班工人在把所有货物装上飞机之后提前回家,这个系统或许会运转得更好。 (装修其实也是这样?计时工资,不如计件工资)。 也许最重要的管理原则是:制定正确的激励机制。 太过强调激励机制的超级威力也有缺陷,比如B.F.斯金纳,斯金纳证明了奖励儿童或者员工已经厌倦的行为是极其愚蠢的。即时的回报在改变和延续行为方面远远比延后的回报有效。 降低斯金纳声誉的思维习惯称为“铁锤人倾向”,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所有问题都特别像钉子。 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的另一个常见后果是:人们倾向于钻各种制度的空子,他们往往在损人利己方面表现得极有创意。激励机制能够导致人们在做坏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正当的,比如成本保
      4,9221
      举报
      人类误判心理学
    • 东坡DP东坡DP
      ·2021-03-28

      段永平的Stop Doing List

          前言: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教父》 之前仔细研读了段永平关于投资的感悟和思考,收获很大。“成功的企业千篇一律,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很多时候,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加重要得多。 本篇读书笔记希望继续可以研读段永平关于商业本质,关于企业文化层面的思考,从而总结出段永平经营企业中的Stop doing list,以加深自己对于企业经营的理解能力,供日后回看: 段永平读书笔记——商业逻辑篇: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曾经总结过伟大企业的其中一项特质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给予了这项特质以最完美的诠释。 有很多人在创新,但创新并不是我事业最主要的与众不同之处。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工程师是相似的,他们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 乔布斯:比尔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做产品的人,但他真的不是。他是个商人。赢得业务比做出伟大的产品更重要。他最后成了最富有的人,如果这就是他的目标,那么他实现了。但那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而且我怀疑,那最终是否是他的目标。我欣赏他,欣赏他创建的公司,很出色,我也喜欢跟他合作。他很聪明,实际上也很有幽默感。但是微软的基因里从来都没有人文精神和艺术气质。即使在看到Mac以后,他们都模仿不好。他们完全没搞懂它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你不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巴菲特对伟大企业的定义如下:在25年或30年仍然能够保持其伟大企业地位的企业。 所谓的“好公司”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 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
      2,620评论
      举报
      段永平的Stop Doing List
    • 东坡DP东坡DP
      ·2021-03-07

      《乌合之众》

      这是100多年前的一部经典著作,通篇一字未提资本市场,却写尽了大众心理百态。资本市场是人性的放大器,现在读起来仍然是触目惊心,时刻警醒。摘录核心要点如下: 导论: 群体中累积起来的只有愚蠢的智慧,并非天才的智慧。 声望是一切权力的主因。不管神明、国王还是美女,缺了声望一概没戏。 那些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们,必须信誓旦旦,夸大其词,才能使群体有所动容。 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因此不管谁自称为他们的领袖,他们都会本能地表示服从。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理性是人类近期才有的一个特点,很不完善。 群体心理: 群体化:自我意识逐步消失,个性特点消失,思想感情逐步整齐划一,形成组织化的性格。 群体总是受到意识不到的因素支配,群体伴随着智商下降与心理的彻底变化。 群体具有心理同一律。群体本身易于被催眠,自我意识消失,无意识人格占据上风,形成统一的行动。 暗示对于群体中每个人都一样,经过相互影响会不断加强。群体中具有顽强个性的人凤毛麟角,不足以抵御群体主流。 群体在智力上永远不如单独的个人。 群体本身是beta放大的,易于英勇无畏,也容易犯罪作恶。 群体的情感和道德: 群体具有显著的几种特征:冲动、急躁、缺乏理智、判断力和批判精神,以及情绪夸张等特征。 群体易于受到暗示的影响,听风便是雨。无论看上去多么冷漠,群体总是翘首以盼的状态,易于接受暗示,第一个暗示发出后,立刻来通过相互感染进行传播,在群体所有成员的大脑中扎下根来,随后群体情绪整齐划一,成为既定事实。 群体顺从暗示; 群体依靠情景来思考。从一个情景、细节简单联想到一系列的其他情景,自我演绎,群体几乎无法分清楚主观和客观,只把心中浮现的景象信以为真。这就是历史上经常出现集体幻觉的原因。(e.g.尼斯湖水怪) 群体把幻觉当成真实情况。这里面受过教育的人和无知的人都是一样。 许多众人众口一词是最不可靠的证据。 群体容易带来情绪的夸
      3,413评论
      举报
      《乌合之众》
    • 东坡DP东坡DP
      ·2021-02-09

      段永平读书笔记,时读时新(下)

      段永平读书笔记,时读时新(上) 就投资而言,好公司最重要。(何时卖不那么重要)。 我同意好公司不逃顶。 老巴在回答什么时候卖出伟大公司的时候说“never”!这个never 不容易懂,老巴自己花了几十年才大致明白了。 我一般觉得差不多,又正好需要用钱时就有可能卖。如果不需要钱时往往不会急着卖。如果觉得贵得离谱时,我还是倾向于卖掉的。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 当然有时市场也会高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考虑把股份出售,另外有时虽然公司股价合理或甚至略微低估,但若是我们发现有更被低估的投资标的或是我们觉得比较熟悉了解的公司时,我们也会考虑出售股份。然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我们不会因为被投资公司的股价上涨或是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一段时间,就把它们给卖掉,在华尔街名言中,最可笑的莫过于是“赚钱的人是不会破产的”。 我记得巴菲特讲过,希望刚刚买的股票大涨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机会成本是人性的弱点。 一次有个朋友飞来旧金山,我去机场接。由于早到,我在停车场投币器里投了一个小时的钱。结果他也早到了,所以我们回到车上时,投币器里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没用完。于是我们决定为了不浪费已经投进投币器里的钱,我们在停车场里的车上又呆了半个多小时。现实当中也许没人会真的在停车场等,但据说有个调查显示,500强CEO里有85%的人承认他们干过类似的事情。本人属于85%这类人。 人们破产的常见原因是不能控制心理上的纠结。你花了这么多心血、这么多金钱,花的越多,就越容易这么想:“估计快成了,再多花一点儿,就能成了……”人们就是这么破产的----因为他们不肯停下来想想:“之前投
      1.10万2
      举报
      段永平读书笔记,时读时新(下)
    • 东坡DP东坡DP
      ·2021-02-09

      段永平读书笔记,时读时新(上)

      之前有幸拜读过段永平的小雅访谈版本,收获颇丰。感谢**出了段永平所有的网易博客+**上的所有的访谈记录,趁着年前这一段时间好好再读了一遍,真的是有一种相见恨晚,时读时新的感觉。 此篇为读书笔记,内容较长,摘录自己觉得核心的一些要点如下,供日后回看: 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会说的人非常多,但我几乎没见过真的骨子里真的理解并相信这句话的--我知道的人里面大概不超过5个(包括巴菲特和芒格在内)。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这个未来现金流是指整个生命周期的未来现金流)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例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如何把事情做对) 实业十年,投资十年,看懂了10家公司,着重手投资了5家公司。差不多2年一家。 老巴说商业模式最重要,这句话我越来越想,想了好多年了,还在继续想。看看喜诗糖果,看看可口可乐、看看比亚迪、看看苹果、看看航空公司、看看那些做太阳能晶片的“光伏企业”。 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的保障。 Margin of safety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于自己是很确定的。 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Q:我认为大部分价值投资者,根本不具备任何行业的能力圈……段永平:也许你没看我写的是什么。我这里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认为大多数人其实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除非你认为自己确实有自己了解的好公司处在便宜的价钱。 很多年前,我和华以刚下过一盘围棋,有一块
      3.33万70
      举报
      段永平读书笔记,时读时新(上)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