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在线
投资银行在线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70粉丝
0主题
0勋章

2024麦肯锡消费报告:5大人群,5大机会

这两年,你有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话: “现在生意,好像都不太好做。” 为什么?原因当然有很多,产品都太同质化了,价格都卷太狠了,平台分走太多了...... 但归根结底还有一个原因: “现在大家,好像都不太敢花钱了。” 可是,真的吗? 前段时间,我在办公室看的一份麦肯锡的报告,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咨询公司之一,有人说,哪里的经济活跃,哪里就有麦肯锡。 而在这份叫《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的调研报告里,麦肯锡基于一个比较科学的统计方法论,调研了今天中国整体的消费趋势,和具体的消费者信心。 没错,消费者信心。这个话题,近几年已经被讨论过太多遍,我猜你听到过的就包括但不限于: 今天在中国,大家到底还愿不愿意买东西? 是不是都不太敢花钱了? 不敢花钱的话,我的生意怎么办?...... 有意思的是,在做了一份面对11930人的调查后,这份报告的结论是: 消费者信心,是持续分化的。 换句话说,就是: 不太敢花钱的是一部分人,但并不是所有人。 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信心和偏好,对应了不同类型的机会。 其中,有5个人群,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你今天正在做的事,面向的是什么人群? 你打算重点投资和发展的那个事业,那个生意,又主要是什么人群在买单? 他们,是还愿意花钱的那个人群吗? 今天,我把报告里的洞见和你分享。希望,能对你接下来的判断和决策有帮助。 从哪里说起呢? 先说,那个可能被很多人误会了的“大家”吧。 “大家”是谁? 提问:大家,真的都不太愿意花钱了吗? 看数据。 首先,大家现在手里有钱吗? 有点。并且,赚得比以前多点。根据7月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4%。 然后,钱花了吗? 花了。并且,花得也比以前多点。还是根据7月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比上年同期
2024麦肯锡消费报告:5大人群,5大机会

真人暴走7小时训“擎天柱”!马斯克聘机器人动捕师,时薪48美金

【导读】机器人数据收集出新招,特斯拉最新招聘全职机器人训练师,每天动捕7小时,时薪最高48美元。 每天穿着动捕服步行7小时,时薪48美元,这份工作怎么样? 这就是特斯拉最新招聘要求,根据LinkedIn的数据,过去一年,特斯拉雇佣了数十名员工,使用动捕技术来训练人形机器人Optimus。 2021年,马斯克首次宣布特斯拉计划制造一款名为Optimus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目标是能够胜任从日常家务活儿到工厂打工拧螺丝等多种工作。 到去年,Optimus进步神速,仅仅几个月时间,从需要人工抬着进场到能自己搬箱子、浇花,甚至还做起了瑜伽。 6月份,特斯拉表示已在一间工厂部署了两台Optimus机器人,雇佣员工与机器人一起工作成为最新趋势。 短短几年,Optimus就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散步、叠衣服样样行,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动捕技术的应用。 要让这些钢铁之躯拥有灵活的操作和人性化的服务能力,背后离不开一群特殊的“老师”——机器人培训师。 收集数据新方式 去年,特斯拉的Optimus社交媒体账号让人们了解了这项动捕工作的工作内容。 视频剪辑显示,一名操作员穿着动作捕捉服,戴着触觉手套和VR耳机拾取物体,而虚拟版本的Tesla Optimus机器人模仿并执行着相同的动作。 最近,特斯拉显示正在招聘“数据收集操作员”,并且是全职,根据职位描述,要求工作人员每天穿着动作捕捉服和VR耳机,沿着预定的测试路线执行指定任务。 根据招聘信息,特斯拉愿意支付每小时25.25至48美元的工资来招聘全职员工。 有三个班次可供选择: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下午4点到凌晨12点半,以及凌晨12点到上午8点半。 对于许多工厂来说,有夜班很正常,但马斯克为了拼命追赶老牌机器人制造商,甚至给高级机器人训练也安排上了通宵班。 由于要穿着动捕服装,所以招聘信息包含了具体的身高要求,要求身高在
真人暴走7小时训“擎天柱”!马斯克聘机器人动捕师,时薪48美金

投资是只薛定谔的猫

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能没有之一。在早期爱因斯坦的眼中,“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这也代表了这位科学巨匠的宇宙观:宇宙是一个结构精密的金属怀表,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他希望确定无疑的证明自己的理论,确保自己研究结果的精准性。 但是,量子物理出现了,产生了颠覆性影响。量子物理告诉我们,物理可能会以我们从未想过的方式表现出来。亚原子粒子的运动是混乱和不可预测的,精确的测量是不可能的,因为测量某物的行为会改变它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海森堡宣称,不可能同时知道粒子的精确位置及其精确动量。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精确,测量其动量的精度就越低。他说,在我们观察到电子之前,它没有明确的位置或路径。这是我们宇宙的一个特征,而不仅仅是我们观察或测量能力的一些缺陷。不确定性原理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惊人。它认为,在我们的观察之外,没有客观现实,甚至没有粒子的客观位置。人们只能通过概率的形式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 当时的物理学,从牛顿以来都是以确定性、精准性为基本依据的。而哥本哈根学派创立的量子物理,竟然大量地使用概率来描述现象。这让当时很多声名卓著的科学家强烈反对量子物理。 其中,就包括薛定谔和爱因斯坦。两位大师通过多番讨论,最终由薛定谔提出了简单犀利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 实验大体是这样的:在盖好的盒子中,有放射性粒子、毒气装置和猫;一定时间后,放射性粒子概率性发生衰变,就会触发开关,而毒气装置能探测到这次衰变并释放毒气将猫毒死;除非打开盒盖,盒子内的情形无法被外界探测。 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原理,我们无法确定放射性元素是否发生了衰变,准确来讲,放射性元素一直处于衰变与没有衰变的叠加态,衰变与不衰变的概率都是50%。那么开关就处于“开和关”的叠加态,到最后,那只猫自然也会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而当观察者想看“生死叠加态”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时,猫就会从“生和死”的叠
投资是只薛定谔的猫

李录、段永平近200亿美元持仓披露:拿着好公司比爬山容易得多,增持阿里、西方石油

美股机构投资者的2024年二季度13F持仓报告已密集披露完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增持短期美债、减持半数苹果引得议论纷纷。 中国市场的知名投资人们,也就巴菲特的持仓变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点此具体查看。 被称为中国“最了解”巴菲特的投资人段永平表示,自己理解巴菲特卖出苹果的原因,PE因为一个不太了解的原因变得那么高,或者单纯是因为当前股市过高,存点现金等待机会; 同时,段永平也表示,自己对苹果并没有减持计划,主要是不知道目前卖了之后还能买什么。 而段永平旗下的基金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近日披露的二季度持仓显示,段永平在苹果上确实没有太多动作, 尽管持股数量较之于一季度末略减少了65.88万股,但减持比例仅在1%,微乎其微。 同样十分了解巴菲特的李录,他掌管的喜马拉雅资本也已向SEC递交13F持仓报告,来和投资报一起一窥究竟。 段永平与李录 持仓规模均有显著增长 得益于美股七巨头在二季度的大涨,段永平和李录旗下的美股持仓总规模均较上季度末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段永平的美股持仓市值达到了166.32亿美元,相比一季度增加17.16%; 李录的美股持仓市值为26.62亿美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3.33%。 两人管理规模合计约193亿,约合人民币1400亿。 在组合中,由于七巨头在二季度的涨幅要显著高于其他标的,这也使得组合中的苹果和谷歌更加举足轻重。 尤其是段永平的组合中,由于苹果在二季度以来涨幅高达32%,这支组合第一大重仓股的权重已经高达80.95%。 制图:投资报 段永平: 增持阿里巴巴、西方石油 从具体持仓来看,和上季度一样, 段永平的组合依然只包含9支个股,二季度没有持仓个股的新进或清仓。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8.19,下同 苹果占据了组合八成以上的权重以外, 段永平持有较重的主要就是
李录、段永平近200亿美元持仓披露:拿着好公司比爬山容易得多,增持阿里、西方石油

万字硬核解读:“端到端”让特斯拉FSD V12迎来质变?

在2022的Q4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曾自信地宣称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处于遥遥领先的绝对第一,“拿望远镜都找不到第二名”,彼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跳票6年,《华尔街日报》委婉地表示不再相信马斯克…… 一年后,特斯拉在2024年初开始在一定范围内推送FSD V12,并于同年3月将FSD Beta改名为FSD Supervised,特斯拉智驾团队负责人AShok Elluswamy在X(推特)上发文称基于“端到端”(“end-to-end”)的FSD V12在数月的训练时间内,已经完全超过了数年积累的V11。 图1.AShok Elluswamy在X(原推特)上发文 同时FSD V12的推出很快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回应,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高度评价“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遥遥领先。特斯拉第12版全自动驾驶汽车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点是,它是一个端到端的生成模型。”;Michael Dell (戴尔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在X上表示“全新的V12版本令人印象深刻,它就像人类司机一样”;Brad Porter(曾任Scale AI首席技术官、亚马逊机器人副总裁)同样称“FSD V12就像是ChatGPT 3.5到来的时刻一样,它并不完美,但令人印象深刻,你可以看出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迫不及待地期待它进化到GPT4那样”;就连曾经对特斯拉“剑拔弩张”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试驾完FSDV12后也在微博上评价“FSD V12.3.6表现极好,要向其学习”,并且他还表示“今年的FSD和以前的Tesla自动驾驶从能力上完全是两个,我非常赞赏”。 图2.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自动驾驶遥遥领先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改动,让FSD V12如醍醐灌顶般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超越了过去数年的积累?这一切都要归因于“端到端”的加入,而要想系统地了解特斯拉FSD V12前后版本翻天覆地的变
万字硬核解读:“端到端”让特斯拉FSD V12迎来质变?

如何看待2024年盛行的高股息策略?

高股息策略,跟小微盘股策略,在股市的历史上,很少被放在一起比较。参与双方属于相向而行,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这两个策略,一个专注于分红,倾向于稳定的大市值公司,另一个则主要在小市值高弹性的公司中寻找机会。 当时当下,高股息和小微盘策略,居然成了对手盘。 当然我大A什么事情都能发生,两个策略在2024年居然一起上了桌,逼得市场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 01 小市值策略的反思 年初我们认为2024年小市值策略预计还有超额收益率。其实也没什么硬逻辑,就是简单的线性外推而已。毕竟顺趋势容易,判断拐点是真的难。 我们做了一个2015年以来数据的简单回测,有这么几个结论: 第一、小市值策略长期有效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 2015年这个大牛市,小市值策略赢得了空前的胜利,整体收益率高达160%。如果你的回测起点是从2015年开始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16%左右,胜率0.563,盈亏比1.642。这个收益率比巴菲特差点,但在A股绝对算得上凤毛麟角了。 可如果你的回测起点选在2016年,那就对不起了,年化收益率掉到5.58%,胜率变化不大,盈亏比降到1.382,这个策略就泯然众人了。 第二、小市值策略显然是需要择时的。 错过了2015年这波大牛市,长期坚持这个策略的结果非常的平庸。2017、2018这个策略连亏两年,2019、2020这两年公募主导,小市值策略都没跑赢指数。 小市值策略最有效的是2021-2023这三年,连续三年25%以上的收益。随后的2024年开年就给了小市值策略一个大哔兜,果然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第三、小市值策略收割的是流动性。 股票市场长期收益率的来源,是分红和盈利增长。站在股市历史的角度,绝大部分小市值公司,分红和成长性都堪忧,所以,很难跟价值投资挂上边。 小市值策略的本质是对流动性的收割。小市值策略在2017、2018两年收益率为负,主要原因是股市整体市值下行
如何看待2024年盛行的高股息策略?

从5起收购案看早期EDA公司的收购估值逻辑

大家都知道EDA行业技术门槛很高,点工具很多,很难有一家公司能将EDA点工具全都自研完,EDA企业要发展壮大,买买买是必不可少的路径。从创业公司角度来说,被并购也是未来重要的退出路径。 目前国内EDA相关的上市公司有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三家。这几家公司过去几年都做了一些并购活动。 近日,我将这三家公司所做的并购案例进行了汇总分析,以此来分析早期EDA公司的并购估值逻辑。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网络数据、笔者统计 从上述收购来看,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特点: 1.这些被收购标的基本都是很早期的公司,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收入。这些标的除了博达微收入略高,其他收入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没能找到韩国Entasys、阿卡思的相关财务数据,但大致可以推测,这两家公司可能处于基本上没收入,或收入很低的状态。 2.这些早期公司的收购估值基本都控制在亿元以内,都是小规模收购。也就是说这些收购,上市公司买的基本都是团队和技术,而不是买收入、买客户、买利润。 3.随着时间推移,收购估值有上升趋势。明显可以看到,博达微是收入规模最大的,估值却只有7200万人民币,因为收购发生在2019年,EDA还没火起来;而2024年6月,华大九天收购的阿卡思,没什么收入,估值却达到了3亿元。这跟这两年来EDA公司估值水涨船高有很大的相关性。 4.收购控股权为主,团队很难套现。本交易中的亿瑞芯、阿卡思,上市公司仅是收购了控股权,创始人团队还保留有相当比例股权,创始人基本很难套现。 5.即使是小规模的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一年能收购1个公司也就不错了。因此,一级市场很难将并购作为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 从上面几个案例来看,有几点揣测和分析: 1.上市公司愿意花小钱买有特色的EDA团队和技术,不愿意花大价钱来收购EDA公司。因此,对于那些估值较高、收入不高的EDA公司,指望被收购,估计也有难度。 2.一般来说,1-2亿是
从5起收购案看早期EDA公司的收购估值逻辑

创投发展的关键:尊重投资人、尊重长期资本

在经济困难和下行时期,鼓励和增加对企业的投资,是重要的、关键的政策之举,特别是增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入,更是推动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源动力。创投做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在国家的创新战略中,发挥了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完善创投的税收政策,调整创投行业的税收征管方式,适度降低创投行业的税收负担,对于落实和相应中央号召,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一步发挥放大创投的重要作用,增加社会对创新的支持与投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不能只有政府资本、国有资本,更需要鼓励和吸引广大的社会投资人和民营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尊重投资人,尊重长期资本,适度调整和降低创投行业投资的整体税负,是推动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最重要、最直接的政策。 在过往的政策实践中,对于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对内、对外的扩大投资,给予了充分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但对于个人投资者,对企业、对创投基金的投资,由于总体上规模不是很大,又是一种新兴的方式,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反而是出于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把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视同潜在的金融风险,把个人响应国家创新战略出资创投基金的行为,简单理解为追求暴利的投资行为,在工商注册与变更时增加了很多行政化的限制和控制,对合格的个人投资者规定了较高的出资门槛和条件。 在过往相应的税收主体法规制定过程中,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对企业和基金的投资行为,也明确的重视不够。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做了最新的修订,《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发布)规定,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了(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六)财产租赁所得;(七)财产转让所得;(八)偶然所得。前述所得并不包括个人
创投发展的关键:尊重投资人、尊重长期资本

中国汽车,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企业?

1953年中国一汽成立,中国汽车业自此走过了70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全球夺冠,自此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汽车大国,是中国人口规模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销量表现、盈利能力,在技术领导者和市场领导者坐标体系中的位置,才真正揭示中国汽车业的全球竞争力,揭示我们距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 世界汽车强国的发展历程,无不表明领军企业对于汽车强国至关重要。 |德国汽车领军企业。数据来源:行业报告及我们的分析 德国是汽车产业发源地,138年持续领先。一方面,奔驰宝马大众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车,持续引领零部件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 另一方面,博世大陆采埃孚致力于生产一流零部件,持续助力车企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并且引领众多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行业领军和隐形冠军,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的德国汽车业。 上世纪70年代跻身汽车强国的日本,由追随到引领,同样演绎了领军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相辅相成的故事。 2023年全球前十大车企,日系有四家;前二十大车企,日系有七家,全球前100大零部件企业,日系有22家,共同构成日本汽车强国的内核。 中国要跻身世界汽车强国,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也离不开活力盎然的中小企业,而领军企业尤为关键。中国汽车业,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企业呢? 本文从客户、供应商、股东三个维度,探讨领军车企应有的担当。 卓越质量和品类创新,成就领军车企 以客户为中心,中外企业都将其奉为核心经营理念。 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车企为了取悦消费者可谓煞费苦心。 营销创新,是高质量竞争的一部分。但是,过度营销不当宣传,既损害消费者利益,又危害企业和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警惕。 尤其,中国汽车市场首购车主占比较高,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冲动性、从众性,让鱼目混珠的乱象有了生存空间。领军企业要有担当,首先不误导消费者,其次正确引导消费
中国汽车,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企业?

全球重磅央行年会登场!鲍威尔讲话有何看点?

随着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重返视野,美股三大指数纷纷上行,均已基本收复8月1日以来的跌幅。本周,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8月22日凌晨发布政策会议纪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北京时间8月23日晚间于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市场将从中寻找美联储货币政策风向线索。 //  美联储将公布会议纪要  // 北京时间8月22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市场希望能够在其中找到货币政策风向线索。 为应对高通胀,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始激进加息,基准利率已从近零水平推高至5.25%-5.50%区间。自2023年7月最后一次加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一直“按兵不动”。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在9月进行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由于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使得投资者在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和“不会陷入衰退”之间反复横跳。这也是当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前景存在分歧的主要缘由。 8月3日,美国公布的7月就业数据意外爆冷,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录得11.4万人,且5-6月下修2.9万人。同时,美国7月失业率上升至4.3%,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急剧恶化,触发“萨姆规则”,引发市场衰退担忧。 此外,美国7月CPI、PPI等多项经济数据均低于预期,意味着美国通胀已逐步放缓,为美联储降息铺平道路。 然而,8月15日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和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均好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为2023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市场预期。同时,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7万人,低于预期的23.5万人,前值为23.3万人。 令人鼓舞的消费者和就业数据缓解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8月15日,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大涨1.39%、2.34%、1.61%。截至8月16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均已基本收复8
全球重磅央行年会登场!鲍威尔讲话有何看点?

苏世民的人生10大信条

苏世民是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1985年与彼得·彼得森以40万美元创建了黑石集团,并将其发展为华尔街真正的私募之王——美国排名前50的公司和养老基金中,70%以上都有黑石的投资。他本人也被媒体称为“华尔街的新国王”“私募界的巴菲特”“美国房东”。 一直以来,苏世民以其严谨的投资流程、创新的交易方式、多样的业务领域、做好每一件事而闻名。他以独树一帜的投资原则和管理原则带领着黑石集团一步步成为全球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公司巨头。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分享了苏世民总结的一些经验方法,比如: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创业者该如何应对?优秀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有哪些?创业必须通过的三项测试分别是什么?如何发现和抓住机遇? 这篇文章里金句颇多,比如,“如果你先于大趋势而动,你大概率是会成功的。大多数人都会被吓得什么都不敢做。”“只是模仿他人在做的事,可以,但这对拥有伟大的梦想而言是不够的。”“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竞争最小、机会最大的领域。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创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时机。”“人生有无限可能,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做成你想做的任何事。”以下,Enjoy: 1985年,黑石公司的启动资金仅为40万美元,而到2019年,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的公司,年均增长率达50%左右。黑石今天的业务规模令人难以置信,赢得了几乎所有投资黑石资产类别的主要机构投资者的信心和信任。 它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者操作方法? 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CEO苏世民是这么回答的:我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然后竭尽全力去抓住了它。 至今,我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之旅,这段曲折离奇、斑斓多姿的旅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连我自己都不曾预想。 每当有人问我如何成功时,我的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我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然后
苏世民的人生10大信条

查理·芒格的检查清单Checklist

查理最基本的行为守则,最根本的人生哲学:准备、纪律、耐心、决心。每个因素都是互不相干的,但它们加起来就变成了威力强大的临界物质,能够催化那种因芒格而闻名的lollapalooza效应。 查理说: “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聪明呢?这跟与生俱来的性格有部分的关系。有些人的性格并不适合投资。他们总是按捺不住,或者总是忧心忡忡。但如果你拥有好的性格,在这里主要是指非常有耐心,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那么你就能通过实践和学习逐渐了解这种游戏。很明显,你吸取教训的来源越广泛,而不仅仅从你自己的糟糕经验中吸取教训,你就能变得越好。 我还没发现有谁能够很快做到这一点。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时好得太多了,我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知识,我们的业绩会比现在差得多。所以诀窍就在于不断学习,而且我不认为那些不享受学习过程的人能够不断地学习。” 有了投资思维之后,如何做到了?查理推崇“检查清单”的方法。养成核对“检查清单”的习惯是应对高风险专业的有效方法之一,人类头脑的结构也决定了我们需要这样的系统。 然而,要注意的是,查理当然不会按照清单上的次序逐一应用下面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出现的先后也跟它们的重要性无关。每个原则都必须被视为整个复杂的投资分析过程的一部分,就像整幅马赛克图案中每个单独的小块那样。 风险——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的风险)开始。 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 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易。 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 永远记住通货膨胀和利率的风险。 避免犯下大错;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独立——“唯有在童话中,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穿衣服”。 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获得中等的
查理·芒格的检查清单Checklist

Neuralink联合创始人DJ Seo访谈,Reid Hoffman与Bret Taylor对话

美国知名科技博主Lex Fridman,近期邀请马斯克、多位Neuralink团队成员、全球首位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者Noland Arbaugh,分别进行深入访谈,累计时长8.5小时。 Neuralink联合创始人、总裁、首席运营官DJ Seo在访谈中,详细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历史、侵入性与非侵入性方法对比、Neuralink主要工作原理、神经界面的生物物理学、数字心灵感应等内容。 OpenAI早期投资者、前董事会成员Reid Hoffman,近期与OpenAI现任董事会主席、AI初创公司Sierra创始人Bret Taylor,展开一次创业对谈。Brett Taylor是硅谷重要人物,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曾创立FriendFeed与Quip两家初创公司,在Google、Facebook、Salesforce等科技巨头担任关键角色,目前致力打造全新AI驱动公司Sierra。这次对话中,Brett Taylor分享对AI独到见解,探讨AI对未来社会、商业模式、工作环境等影响。 Neuralink与人类的未来,Lex Fridman与Neuralink联合创始人DJ Seo访谈 时间:2024年8月11日 来源:大师小站 字数:5,142 一、DJ Seo的过去 1、Dj Seo全名Dongjin Seo,4岁从韩国搬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2016年马斯克邀请他一起创建Neuralink。 2、影响DJ Seo后来成长的一件大事,是他的祖父母都有阿兹海默症,让他认识到通过观察事物失去力量来看清本质。 3、移民到美国的DJ Seo,一开始英语不好,很有交流障碍,他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电影来学习英语。包括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系列、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尼尔·斯蒂芬森《雪崩》,还有《黑客帝国》这样的电影。 这些科幻作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对技术与人类生活的思考。
Neuralink联合创始人DJ Seo访谈,Reid Hoffman与Bret Taylor对话

在这段被下架的视频里,谷歌前CEO说了很多真话

Google 前 CEO ,“现在已经不是 Google 员工”的施密特(Eric Schmidt)前不久在斯坦福做了一次分享。 分享被拍成视频上传到斯坦福在线课 YouTube 官号,其中有 40 多分钟施密特与学生 Q&A 的环节。 因为观点太直接,说话太实在,施密特的分享上了新闻。 斯坦福官号把视频都隐藏了。 最后施密特在邮件采访中对“错误言论”表示道歉。 知名科技博主阑夕总结了施密特分享的重点内容,TLDR。文章后面也附上了施密特的全程问答。 现在的谷歌为什么在 AI 领域被 OpenAI 压着打?因为谷歌觉得让员工尽早回家和平衡工作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如果你的员工每个星期只来公司上一天班,你怎么可能比得过 OpenAI 或是 Anthropic? 看看马斯克,看看台积电,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卷员工,你必须要把员工逼得够紧才能获胜,台积电会让物理学博士第一年下工厂干活,你们能想象美国的博士生去流水线吗? 自己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经觉得英伟达的 CUDA 是很蠢的编程语言,但现在 CUDA 是英伟达最牛逼的护城河,所有的大模型都要在 CUDA 上运行,而只有英伟达的 GPU 支持 CUDA,这是其他芯片撼动不了的组合。 还有微软跟 OpenAI 合作时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微软怎么能把最重要的 AI 业务外包给那种小公司啊,结果再次看走了眼,再瞧瞧苹果在 AI 上的温吞,大公司真的都官僚化了,奋斗逼都在创业。 TikTok 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在座各位年轻人以后如果创业,能偷音乐什么的就赶紧去做——似乎是在黑 TikTok 早期纵容盗版 BGM——如果你做成了,就有钱雇佣最顶级的律师帮你擦屁股,如果你没做成,那就没人会起诉你。 OpenAI 的星际之门在宣传时说需要 1000 亿美金,实际上可能 3000 亿都打不住,能源缺口太大了,给白宫提过建议
在这段被下架的视频里,谷歌前CEO说了很多真话

阿里财报透视:谁在投入?谁在收缩?

下半年会是一段关键时期。 8月15日晚,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Q1业绩。由于阿里今年频繁对外表态,所以市场也很关注这份财报能不能反映一点东西。 此前5月的年报电话会,阿里 CFO 徐宏曾说,阿里密切关注ROI。而到了7月,又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内部已达成共识,要有经营意识,聚焦战略,明确短板和长处,进一步明确投入重点。 现在,这份年报可以解构上述一系列理念。 按照媒体报道,经营意识的基础是明确业务定位,有的业务要更激进得投入,更多业务要尽快盈利。简单来说,基调就是有质量的增长以及减亏,核心就是算好账。 按具体业务来看,规模最大的淘天这个季度营收出现了下降,幅度为1%。当然其中有增长的一部分,所以反映了内部调整还在进行。其中有个细节是客户管理的收入还是上升的,而直营在明显下降,这很可能是因为直营成本太高,ROI不达标,阿里应该尽量优化掉这个部分的影响。从整体来看,考虑到全站推广和0.6%软件服务费对下半年的影响,淘天的收入表现还需要再观望一段时间,摩根士丹利也预计后续举措会提高阿里的货币化表现。 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和本地生活是表现比较好的三个板块,都实现了双位数的营收增长,也体现了阿里新的经营要求。国际数字商业的重点是高速增长,菜鸟的Adjusted EBITA下降了,但亏损幅度反而小于市场预期,因为重点在经营效率的改善,而本地生活则是大幅减亏,和菜鸟的逻辑如出一辙。三者体现了“明确业务定位”的思想,该增长的就投入,该减亏的就控制。 先看增长最快的国际数字商业,财报显示,这个季度阿里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长32%至292.93亿人民币,其中核心的国际零售商业增速达到了38%。这个增长里面包括了非常多的经营内容,比如速卖通Choice业务的增长潜力,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超级爆发日”这种促进商家交易的手段,和海外电商平台的合作,以及对阿里生态内菜鸟物流优势的利用等等。可以说和其他单体出
阿里财报透视:谁在投入?谁在收缩?

投资中的批判性思维

1987年,美国陆军战争学院于引入了一个概念:VUCA,用来描述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更复杂的多边世界。 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结合。 很快,这个概念就被引入了商业世界,旨在让人们对管理风险、做出决策、加速变革和规划未来所需的关键新技能保持警醒。 同样,资本市场的复杂性,也非常适合用VUCA这个概念来描述。市场存在大量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 在这个市场中,很多人喜欢“效率优先“,简单明了,希望快速得到答案。尤其是投资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构建一个论点。A为真,因此B应为真,所以C是答案。 在一个严格的逻辑世界里,这样做很有效。但股市是由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组成,不是完全理性的,而且有很多的未知因素。 这就是市场的VUCA特点。人可能需要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并保持开放的心态,进行思考。比如说:这么想有意义吗? 这些问题,由于没有答案,很多人会讨厌这种想法。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深入、组织良好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有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有一种思维过程,叫“批判性思维”。它定义为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以形成判断或行动方案。这种想法很多人明白,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批判性思考者。 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支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例如,Symons Capital的首席投资官科林西蒙斯会不断提出问题: 我的假设正确吗?还会发生什么?重新评估是件好事。是否发生了改变概率的事情?假设市场下跌上涨,而你认为它应该上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交易的另一方在想什么?考虑的因素有意义吗?它能继续下去吗? 这些思考,并不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试图找到正确的答案。
投资中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FSD”VS“中国车路云”,无人出租车的最优解是什么?

在电影《大空头》里,当市场发生动荡、投资者失去信心、曾经热闹的办公室里只剩自己一个人时,主角迈克尔-贝瑞却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实中存在着一个奇怪但却千真万确的现象:你越接近市场,就越难发现它的愚蠢。” 如今的马斯克,似乎也处在同样的境地:外界质疑声不断、市场对于特斯拉画下的“大饼”早已不耐烦,而马斯克却仍然对Robotaxi固执己见。 8月11日,Uber首席执行官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在参加节目时,表达了他对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计划的疑虑。他认为,马斯克关于Robotaxi的想法“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 Uber此番公开质疑特斯拉的背后,是客观讨论还是另有打算?在特斯拉拒绝与Uber合作的同时,比亚迪却选择了与Uber合作,中美两大新能源巨头为什么会做出截然相反的两种选择?特斯拉的FSD方案会是无人出租车行业的最优解吗? 公开质疑马斯克   Uber打的什么算盘? 在马斯克的计划里,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方案将于2024年10月推出。届时,特斯拉车主能够在不使用车辆时将其作为出租车租出去,从而创建一个类似共享汽车性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车主每年最多可从中获得3万美元的收入。 客观地说,马斯克的计划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颠覆性。一方面,无人出租车能够帮助FSD积累大量数据,加快其迭代。另一方面,无人出租车计划变相地降低了购车成本,能够拯救特斯拉2024年以来逐渐下滑的销量。 然而,在Uber的CEO看来,这个计划存在着三大硬伤: 1.出租车行业的用车需求存在较强的用车周期性。在上下班和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车主本身往往也存在着用车需求,因此二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重合。 这就使得特斯拉原定计划中最关键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通过出租获得租金来降低购车成本”这一点得到极大地削弱。相比之下,Uber可以迅速调整兼职司机的数量,在应对高峰时段或大型活动期间的需求方面有着更
“美国FSD”VS“中国车路云”,无人出租车的最优解是什么?

打开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看看光伏出清到哪儿了

2024年光伏主材行业激烈价格战继续爆发,硅料价格跌至历史性低位,N型多晶硅料目前报价最低跌至39元/千克,距离历史高点跌去80%以上。 硅料行业出现了罕见的全行业跌破现金成本的现象。 无独有偶,在硅片等环节亦出现类似情况。硅片两大巨头TCL中环与隆基绿能也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巨亏公告,分别亏损29-32亿元和48-55亿元。 这在光伏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虽然光伏行业经历了数轮周期,但主材环节主要细分链条均出现大幅亏现金成本的情况,我记得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除了光伏主材环节以外,某位光伏辅材上市公司董事长坦言告诉笔者,他们面临的经营困顿局面,在其二十多年企业历程中,从未遇到过。 光伏行业或者说光伏主材行业已经到了最为险峻的出清阶段。 01 透过资产负债表看本质 在去年年底甚至今年年初,各大光伏企业的领导者,仍然信心满满。 在机构调研时,某光伏一线巨头领导者在去年年底断言:中国光伏虽然供给过剩,但优势产能并不过剩,预计2024年Q2 N型产能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价格回升。 协鑫集团负责战略的高层在年初也对笔者表示,这一轮光伏主材环节的自杀式竞争并不会持续太久。 但时至今日,硅料、硅片及组件环节仍然处于地历史性低位,全行业亏破现金成本。 行业的危机感瞬间蔓延,很多大佬们似乎才如梦初醒。 有人说,光伏大佬们手握大量货币资金外加高资产投入的主材环节,价格战要持续数年,令人唏嘘不已。 如果价格战持续数年,那么目前主流的光伏龙头企业都要亏的连裤衩都不剩了。 且看光伏龙头企业外加一二三线具有代表性的一体化企业资产负债表: 初步得出以下表面结论: 1、各龙头企业现金储备充沛,弘元绿能亦高达69亿,最高的隆基绿能达到573亿。 如果静态来看,卷个几年不成问题。 2、资产负债率方面,晶科能源最高,TCL中环最低。所以得到TCL中环拥有最低的负债率的结论,晶科能源最差? 3、短期借款方
打开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看看光伏出清到哪儿了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最新论AI崛起, 全球竞争与科技演变· 万字全文(附视频)

‍ ‍在这场最新的斯坦福课堂访谈里,谷歌前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全球科技竞争的未来,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在短期内对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施密特回顾了他在科技行业的多年经历,分享了对未来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预见,并讨论了这些突破如何塑造企业、国家间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在美国与中国的较量中。 施密特特别强调了技术进步背后的复杂因素,如计算能力的提升、新算法的开发以及市场对智能系统的无限追求。他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数据隐私、反垄断以及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建议。 城主特别指出的是,作为长期为米国国防部服务的施密特,他的言论立场是需要鉴别的,相信读者一定能自行理解。 人工智能的短期突破与深远影响: 施密特预测,未来一到两年内,人工智能将迎来重要突破,尤其是在上下文窗口扩展、AI代理和文本到操作这三个领域的结合。这些技术进步将使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任务,超越当前的局限性。这种进步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而是会深刻影响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教育、医疗、政府和商业。他强调,这些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变革性影响,甚至可能比社交媒体的崛起对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 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中美博弈: 施密特详细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他指出,美国目前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领先,但要维持这一优势,需要持续的高额投资和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加拿大等盟友的合作,以确保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他强调,AI的未来不仅仅是技术竞赛,还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略博弈,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以及全球领导地位。施密特警告,美国需要加大投入,以应对中国在AI领域的迅速崛起,并保持在这一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 科技巨头的垄断与创新挑战: 在讨论当前科技巨头的主导地位时,施密特指出,NV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最新论AI崛起, 全球竞争与科技演变· 万字全文(附视频)

经纬中国创始人邵亦波:AI可帮助我们每个人走向“一体性”(演讲全文)

前易趣网CEO,经纬中国创始人邵亦波今年5月在San Francisco的正念峰会Wisdom 2.0上发表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生命一体性(AI and Wholeness)”的演讲。 以下为网友“西元Levy”根据视频整理的文字实录,小编略有编辑。 很荣幸再次回到这里给大家做分享,今天我的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AI)与一体性(wholeness)。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时似乎有些奇怪,昨晚我问ChatGPT,它是否理解一体性,是否想要达到一体性,结果它说自己既不理解也不想要,这对它来说无关紧要。事实上,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是高度相关的,我想借此提出的一个观点是:不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集体层面,人工智能都将成为人类走向一体性(wholeness)的重要工具。如果这还不够惊世骇俗的话,我想进一步补充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之付诸行动。 无论你是否相信当前大行其道的人工智能末日论,这其中都暗含着一种缺乏个体主动权的奇怪前提假设。过去一年我在思考人工智能时,常常觉得我们像无助的羔羊一样,要么等待着被屠宰,要么做好了被奴役的准备,或者希望政府来拯救我们,但我从来不指望依靠政府的拯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在AI领域的探索,尝试编程“自己”这个“小型大语言模型”,加上在灵性与AI交汇点处的投资,我产生了两个很重要的信念:首先,人工智能将是我们走向一体性(wholeness)的重要工具;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先定义什么是一体性(wholeness)。我想从三个不同层面来定义它:第一个层面是头脑、心灵和身体的合一。事实上对我来说这也完全是个新鲜事,因为在我生命的前二十多年中,我基本将自己等同于头脑,身体的其他部分的存在只是为了维持头脑的运转。我记得我大多数时间都在“模拟”成为一个人,可能这就是人工智能现在的感受吧。 我记得在1998年夏天,我在高盛实习。当时
经纬中国创始人邵亦波:AI可帮助我们每个人走向“一体性”(演讲全文)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