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投资小能手
机智的投资小能手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广东
1关注
9粉丝
0主题
0勋章

农夫山泉(9633.HK)疫情冲击业绩承压,茶饮营收增速亮眼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收166.0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4.8%;上半年收入、净利润双双增长,但增速与去年中期相比大幅放缓。l 软饮受疫承压,单品韧性彰显 分品类看,包装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其他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93.5亿元(+4.8%)、33.1亿元(+51.6%)、20.2亿元(+0.9%)、12.8亿元(+4.2%)、6.5亿元(-23.8%)。2022Q1包装水销售整体向好,Q2疫情则给产品销售带来冲击,叠加物流不稳定影响分销送达,上半年增长不及预期。以功能饮料、果汁饮料为代表的软饮受消费者户外活动减少影响,需求下降显著。包括苏打水、含气风味饮料在内的其他产品由于公司聚焦资源的运营策略,销售有所减少。 唯有茶饮料在上半年表现亮眼,在公司的资源倾斜下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茶π和东方树叶作为高成长大单品在疫情下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多重口味持续推新加码。同时,公司渠道库存保持健康,关注运营的长期性。l PET上行扰动短期业绩,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1、整体毛利率59.3%,同比下降1.6pp,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导致集团PET采购成本提高,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3.9%至67.6亿元,叠加纸箱、动力等成本上涨,毛利率有所回落。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为21.8%,同比下降1.6pp,在疫情下广告费用投放有所减少;管理费用率为5.3%,同比上升0.9pp,主要由于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且研发经费有所增加;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小幅下降。3、整体净利率27.8%,同比上升1.3pp,面临成本高位震荡及疫情冲击影响,公司延续2021年费用管控的思路,净利率维持稳定。 股权激励提振积极性,看好茶饮料单品持续爆发 公司上半年已向108名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实施股权激励,目标覆盖范围广且增速目标设置稳健,有效提振团
农夫山泉(9633.HK)疫情冲击业绩承压,茶饮营收增速亮眼

择高处立,细水长流  

23年初以来医美化妆品跑输大盘。美容护理行业指数较年初跌幅为18.60%,跑输沪深300指数14.31%,分行业看:(1)医美:年初阳康影响消费需求+假期出行分流,龙头公司估值中枢下降;(2)化妆品:电商增速放缓+大促表现平淡+线下渠道弱复苏,化妆品社零平稳恢复,部分公司业绩承压叠加龙头公司业绩降速担忧带来估值下降。龙头公司爱美客(44XPE)、珀莱雅(37XPE)等已回调至长期配置位置。Ø 医美:疫后消费复苏,把握新品周期 (1)产品矩阵扩容:随着爱美客的如生天使上市打造“双生”产品、江苏吴中代理的爱塑美预期内推动审核进程,锦波生物的械三胶原蛋白22-23年放量增长,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获批,再生医美+胶原蛋白+减重市场迎来扩容,未来更多细分市场的供给端逐步丰富将进一步强化需求释放!(2)渠道恢复性增长:五一节假日及暑期出行对月度恢复情况略有扰动,中长期角度,以深圳市医美机构为例,后疫情时代重回CAPEX周期,且同店迎来恢复性增长,未来随着终端机构逐步加大促销活动,下游有望需求放量带动上游出货。(3)市场合规发展:2021年6月至今多项政策颁布,监管趋严走向常态化,而2023年多项支持性政策出台,鼓励医美市场健康发展。Ø 化妆品:国货浪潮势不可挡,寻找运营能力alpha (1)渠道:线上渠道结构性分化,天猫承压、抖音红利期延续高成长;线下渠道疫后恢复性增长,品牌开启线下扩张。(2)产品: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逐渐沉淀产品打造方法论,珀莱雅、可复美等品牌精准把握新品节奏,通过深耕经典大单品+挖掘细分市场推新品,未来将展现更强成长性。(3)未来:人均消费对比海外偏低,未来有望保持增长,但更需把握小众品类的机会;竞争格局方面,国货品牌跻身市场前五,618及双十一大促再创佳绩,预计未来国产大牌依靠本土优势+产品提质+高性价比建立更硬品牌口碑,持续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择高处立,细水长流  

游戏迎来复苏之年,博雅互动(00434.HK)值得投资吗?

随着疫情影响消退,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投资者对于企业在经济复苏新阶段所展现的业绩增长表现格外关注。因此,业绩的试金石效用愈发凸显,更直观地展现上市公司的确定性和成长性。 5月25日,博雅互动发布了2023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该公司录得收益约为人民币95.2百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约4.0%,较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加约1.0%;未经审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29.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加约119.9%。 在经历过去两年沉寂后,游戏行业或许正走向全面复苏的一年。结合博雅互动这份财报,我们也来探讨下游戏行业复苏之下的投资机会。   业绩实现多维增长,优质基本面持续巩固 正如前文所述,一个企业能够保持增长尤为不易,而博雅互动不仅保持增长,还实现了营收、净利和用户的多维增长。 从营收上看,博雅互动2023一季度收益同比增加约4.0%,收益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该公司一定在线运营活动的举办及对于游戏产品和玩法的持续优化。今年一季度,移动游戏及网页游戏产生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约69.5%及30.5%,而去年同期则分别占约68.0%及32.0%。 2022年移动游戏及网页游戏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分别约为66.6%及33.4%。若对比2021年移动游戏及网页游戏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分别约为61.2%及38.8%,以及2020年分别占约为59.5%及40.5%,可以发现在博雅互动移动端营收比重逐年增长,整体转向移动端的趋势越发明显,营收结构持续优化,这也契合了游戏行业整体转向移动端的趋势。 从纯利增长来看,2023一季度之未经审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较2022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由于2023一季度收益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下降相比2022年同期下降减少、2022同期录得冻结总额之减值,
游戏迎来复苏之年,博雅互动(00434.HK)值得投资吗?

颐海国际(1579.HK)立足当下,再叙优势

餐饮端连锁化率的提升带来复调成长空间,在连锁化进程中,3-10家门店数量同比涨幅领先,这给小B端业务的发展带来契机。同时,连锁化由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逐级传导,三四线城市下沉是未来的趋势。 餐饮修复中带来关联方业务有望实现环比改善 23年立足产能及品牌优势,努力挖掘B端业务发展,大B积累客户资源及口味前瞻,小B端贡献增量。产品迭代创新能力强+渠道推力,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助力三四线城市下沉,收入端有望加速前行。成本端原材料有望贡献业绩弹性,产能扩充实现良好供应链协同,毛利率上行较为明朗,销售费用率整体较为稳定,盈利能力改善可期。 餐饮端逐步复苏,关联方业务改善趋势向好 海底捞方面来看,整体回暖态势较为明朗。根据社零数据,23年4月餐饮当月同比值为43.8%,随着5.1期间消费不断复苏,人流逐步改善,预期公司23年整体关联方收入具备一定弹性。 产品推陈出新迭代迅速,业务发展齐头并进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继续执行“产品项目制”,注重品类产品的长期规划,强化产品上市标准,以期提高新产品上市成功率。截止22年末,公司共销售50款火锅调味料产品,41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41款方便速食产品,其中火锅底料非辣口味成功实现差异化突围,复合调味料推陈出新,方便速食逐步拓宽消费场景。 渠道精耕细作,经销商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经销商渠道占比逐步提升,业务逐步提升,并于2018年超过关联方业务成为第一业务,2018-2022年占比提升速度加快,2022年经销商渠道占比为70%。2023年公司仍将第三方销售的渠道建设和拓展作为主要销售策略,在坚持实施渠道和经销商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持续优化“合伙人”考核机制。 毛利率波动明显,产能扩充带来供应链协同 2022年持续扩充产能,随着米、粉丝、蘸料及料理包产线的陆续投产,逐步提升了集团自产比例。2023年产能计划逐步落实,安徽省马鞍山二期主体厂房已经
颐海国际(1579.HK)立足当下,再叙优势

猫眼娱乐 电影行业受疫情冲击整体下滑,龙头地位保持稳固

受疫情冲击影响,文娱行业整体下滑。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达300.67亿元,同比下降36%,公司收入大幅减少,毛利率下滑11.4pct至2022年的44.0%。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调整,22M12以来,全国影院营业率迅速提升。23年春节档总票房67.58亿元,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第二名。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政策支持文娱市场发展,看好23年文娱市场景气度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1.14亿元,占猫眼总收入48%。1)猫眼参与发行/出品影片领跑行业,公司参与/出品影片的总票房相较于国产电影大盘覆盖率保持在50%以上,前十影片参与和主发数占比与21年持平,好于疫情前水平;2)公司主控发行影片数量和GMV占比优于以往年度,《这个杀手不太冷静》22年总票房26.3亿元,成为22年喜剧片内地票房亚军,《想见你》《反贪风暴5》《明日战记》《哥你好》等影片也取得相应档期内国产电影票房的第一或第二名;3)公司在春节档优势明显,21-23连续三年的春节档中,公司都有主控发行影片进入票房前两名,包括《满江红》《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你好李焕英》。23年春节档发行/出品了4部影片,其中《满江红》票房过45亿,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荣列中国影史第六名。 影片储备充足,“科技+全文娱”打造智能宣发产品体系 1)目前猫眼项目储备丰富,公司参与发行/出品的《八角笼中》《学爸》《拯救嫌疑人》《危机航线》及《金手指》、以及公司开发的《我经过风暴》及《天才游戏》都在稳步推进中;2)智能宣发服务矩阵成果显著:率先提出“实时宣发”的概念;进一步升级“实时战报”和“同档期对比”服务;“云包场”22年订单同比提升约50%,成功覆盖100%的国产票房破亿影片。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10.68亿元 公司竞争力仍稳健,但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而下滑,23年以来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回归有望驱动复苏。广告服务及其他收入1.38亿,主
猫眼娱乐 电影行业受疫情冲击整体下滑,龙头地位保持稳固

中海物业(02669.HK)耐心换来回报,积淀巩固成长

公司持续保持耐心,高质量增长被证明踏实可靠。公司持续维持了合理盈利能力,尤其是基础物管服务的合理利润率。公司没有开展盲目并购,也没有在表内形成大量商誉,不存在整合协同的风险。公司持续推进了十四五期间“一一五五”的战略,并成功实现了30%左右的收入复合增长。这一增速目标穿越了虚火的时代之后,反而在行业中位居最前列。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6.9亿元(本报告根据公司记账货币,均为港元),实现毛利20.2亿元,实现股东应占利润1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23%和29%,再次顺利达到十四五期间公司规划的增长目标。实际上,由于公司主要经营区域在中国内地,且人民币相对于港元呈现贬值趋势,故如果笔者换算为人民币记账而言,则公司的业绩增速更快。 行业利润率虚高和并购虚火终结 物业管理行业的报表毛利率,尤其是基础服务的报表毛利率一度结构性虚高。实际上,物业管理基础服务事关民生,不可能是高毛利率的。过去的高毛利率主要来源为开发企业过度负担运维责任,而地产行业信用出险则加速了行业毛利率向正常水平回归的过程。并购虚火则是指行业一度形成“并购——股权融资——并购”的飞轮,并购速度在后期脱离了轻资产服务企业整合协同所能容忍的一般限度,大量累积的行业并购商誉恐有减值之虞。到2022年下半年,并购市场伴随二级市场估值回归而迅速走冷,以并购驱动企业弯道超车的逻辑被证伪。 公司持续保持耐心,高质量增长被证明踏实可靠 公司持续维持了合理盈利能力,尤其是基础物管服务的合理利润率。公司没有开展盲目并购,也没有在表内形成大量商誉(当然,笔者并不彻底否认并购,物管行业有成功并购整合的案例),也不存在整合协同的风险。公司持续推进了十四五期间“一一五五”的战略,并成功实现了30%左右的收入复合增长。这一增速目标穿越了虚火的时代之后,反而在行业中位居最前列。 公司市场化外拓成果丰硕,品牌服务
中海物业(02669.HK)耐心换来回报,积淀巩固成长

展望2023:游戏行业强劲回暖,博雅互动有望迎来质的突破

回首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通胀、加息、疫情肆虐、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接连不断的冲击。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人感到迷茫,也有人看到了不确定中所蕴含的机会。 进入202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社会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带动消费快速复苏。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向好发展,共同驱动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修复进程。尤其那些本身估值已经落入历史区间低位,但基本面正在朝着向好变化的行业,尤为值得关注。 版号获批催化行情,游戏行业曙光乍现 过去两个月,游戏行业积极信号频现。 2022年11月16日,权威媒体发文对游戏行业价值给予了正向评价。文章指出“事实证明:电子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已成为对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值得我们重视和深度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时隔2个月,2022年11月17日,版号再度发放,共有70款游戏通过审批,获得最新一批国产游戏版号。 2022年12月28日,1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发布,共84款游戏获批。此外,当天还发布2022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44款游戏获批,总计发放128个游戏版号。值得注意的是,距离上一次进口游戏版号发放已有548天的时间。 市场普遍认为,官媒正向发声和版号常态化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大幅提振一直处于低迷的游戏板块的投资信心,推动游戏板块估值进入修复区间。中信证券表示,目前游戏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在游戏行业企稳回暖和业绩相对稳健的催化下,游戏行业估值中枢有望回升。继游戏版号趋于常态化发放、游戏产业价值获社会认可之后,对于游戏行业政策导向,坚持优质内容和降低游戏成瘾性战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鼓励出海将成为游戏行业未来长期发展路径。 笔者认为,近年来,受政策因素影响,博雅互动的资本市场表现欠佳。在博雅互动加速向“赛事+出海”转型后,曾经压制其发展的因素已经慢慢消解。随着游戏板块的价值修复时间窗口开
展望2023:游戏行业强劲回暖,博雅互动有望迎来质的突破

九毛九(09922.HK)强中台铸就多品牌,全球化延拓优势  

赛道兼具成长性与标准力,强机制、优团队筑造平台型餐企。1)卡位优秀赛道,需求端受众广、口味认知高,供给端易标准化、头部规模化潜力大,品牌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2)九毛九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快时尚餐饮平台型企业,系统型扩张、中台式发展,缔造卓越效率与品牌活力。18-22年,核心品牌太二在营收中占比从30%提至70%+,而怂火锅势能强劲、单店成型,即将成为营收驱动的又一引擎;疫后复苏趋势下,集团单店收入回升、经营杠杆释放,利润率修复空间充分。3)团队经验深厚且富有创意,架构兼顾统一性与能动性,并采用持股平台、购股权计划、新品牌股权回购兑付等多维高效的激励机制。 供应+运营+营销是经营的三大护城河,也是可复用的结构性竞争力 1)供应能力规模化:深度参与鲈鱼等核心原料生产,持续布局全国化央厨,并于广州新建供应链中心基地,有效管理产品质价与供配效率,原材料占收入比例从20年38.7%降至22年36.1%;同时注重生态化信息化升级,ESG能力领先。2)门店运营系统化:SKU集约化+场景精简化+流程自主化,打造更具韧性单店模型;开店标准化+餐厅工序流程化+人员培训体系化,助力公司门店复制;前瞻性自研信息系统,现有研发成果将赋能集团多品牌增益扩张。3)品牌营销战术化:“爆品策略+品牌IP”先行,线上公私域结合助力品牌破圈,线下空间+氛围+体验巩固品牌美誉,且基于对年轻人才的优质管理机制和个性温暖的企业文化基因,品牌打造能力具备持续性。 强中台成就多品牌,全球化延拓优势 1)怂火锅:火锅赛道机遇与挑战并存,怂品牌借力平台优势,模型跑通、加速开店、有效全国化,中期维度形成集团又一利润驱动。2)赖美丽:烤鱼行业广阔明朗,赖美丽定位烤鱼版太二,在标准化经营、高辨识品牌、强协同供应角度直接受益集团赋能,将适时开店以赛代练、持续打磨蓄势待发。3)太二国内:从渠道发展和人口覆盖角度测算,太二品牌在五年维度
九毛九(09922.HK)强中台铸就多品牌,全球化延拓优势  

小米集团(01810.HK)预计小米Q3业绩环比持平

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实现手机销量4050万台,预计公司当季度收入和业绩,环比基本持平。Canalys数据显示,2022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8亿台、同比下降9%,小米全球市场份额约14%,维持稳定。全球宏观逆风,公司IoT、互联网业务随手机销量承压,笔者预期公司整体收入和业绩环比Q2基本持平。汽车等创新业务持续推进中,三季度费用环比预计小幅提升。 智能手机:行业整体下滑,公司份额相对稳定 根据Canalys,2022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8亿台,同比-9%、环比+4%,其中小米出货量4050万台,同比-8%、环比+4%,稳住约14%的份额;在国内市场,小米亦保持13%的份额。在疲弱的宏观和消费电子行业环境下,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提升线下渠道能力等,实现了份额的稳固,在ASP方面短期略有压力。笔者预期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环比接近持平,在存货压力逐步消化后毛利率将望企稳改善。 IoT与互联网业务:产品创新升级,用户规模保持增长 在偏弱的全球宏观和消费环境下,公司的IoT业务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升级持续推动业务发展。预期公司22Q3电视销量在国内保持第一,空冰洗继续提升,小米平板5、小米Buds4 Pro等新品也将有增量贡献,整体IoT收入环比企稳。在互联网方面,虽然广告市场较为疲弱,但公司的用户增长和海外变现效率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行业的影响,互联网收入环比也有望保持稳定。 研发持续加强,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推进中 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提升硬科技和智能制造的成色,在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方面持续投入。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132亿元、同比+42%,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3亿元,下半年研发投入力度或进一步加大,预计2022全年研发费用投入接近170亿元、同比+29%,公司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2022Q2
小米集团(01810.HK)预计小米Q3业绩环比持平

在港上市的11家「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公司今年表现

截止至09月15日,共有11家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 这11家全部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从数量上来看,这11家占香港所有上市公司2577家(截止2022年8月底)的0.43%;从市值上来看,这11家合计市值突破百亿大关,达537.696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355,907亿港元(截止2022年8月底)的0.15%。 本年表现,涨(4)少、跌(6)多,不涨不跌1家 上涨4家,平均涨幅67.45%;下跌6家,平均跌幅-29.01%;不涨不跌1家。 本年涨幅最大的是绿新亲水胶体(01084.HK),涨幅168.14%;跌幅最大的是华宝国际(00336.HK),跌幅为-72.23%。 近3个月表现,涨(5)、跌(5),不涨不跌1家 上涨5家,平均涨幅13.54%;下跌5家,平均跌幅-14.49%;不涨不跌1家。 近3个月涨幅最大的是阜丰集团(00546.HK),涨幅为18.93%;跌幅最大的是绿新亲水胶体(01084.HK),跌幅为-34.13%。 近1年表现,涨(5)少、跌(5)多,不涨不跌1家 本年上涨5家,平均涨幅53.72%;下5家,平均跌幅-36.70%;不涨不跌1家。 近1年涨幅最大的是绿新亲水胶体(01084.HK),涨幅为163.48%;跌幅最大的是华宝国际(00336.HK),跌幅为-75.80%。 累计表现(3年),涨(4)少、跌(6)多,不涨不跌1家 上涨4家,平均涨幅46.86%;下跌6家,平均跌幅-25.25%;不涨不跌1家。 累计表现涨幅最大的是中国波顿(03318.HK),涨幅为90.56%;跌幅最大的是颐海国际(01579.HK),跌幅为-61.67%。 2、上市市值 市值超过1000亿元(港元,以下同)的0家,占0.00%; 市值介于100亿到1000亿元的3家,占27.28%; 市值介于10亿到100亿元的4家,占3
在港上市的11家「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公司今年表现

新造车势力分化明显 联想之星等投资的奇点汽车数次“跳票”

7月20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C+轮近5亿美元融资。将时间轴再往前“拨弄”10天,这期间,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蔚来汽车迎来第5万辆量产车的下线。在三家新造车企业频传利好消息时,博郡、赛麟、拜腾等多家新造车企业却深陷困局。此前行业内一直盛传着一种论断:未来新造车企业只能活3家。如今,接连不断的爆雷,似乎已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新造车势力的淘汰赛打响。究竟是疫情加速了行业内的两极分化?还是新造车企业的竞争状态早已濒临格局重塑?未来新造车势力的整体走势如何?其发展窗口期是否已经结束?这一系列问题,值得行业高度关注。两极分化明显“个人判断未来行业内不会再涌现新入局者了,目前新造车企业中比较看好蔚来汽车和小鹏,其他的企业都比较艰难。”拜腾汽车一位整车安全开发工程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表示,现在他不得不重回传统车企工作。在他看来,当前新造车势力的竞争格局已非常清晰,只有头部企业能活到最后。6月29日,拜腾汽车CEO戴雷临时组织召开了中国区全体员工电话沟通会,超800名拜腾汽车在职和离职员工参加。在此次会议上,戴雷宣布公司自7月1号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停工时间预计6个月。而拜腾在北美和德国的办公室,将启动破产申请。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另外两家新造车企业也接连“爆雷”。6月13日、6月28日,博郡汽车创始人、董事长黄希鸣先后发布了两封内部信,表示2019年下半年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再加上融资困难、疫情冲击等,导致公司负担过重,需全员待岗,公司会继续寻找新投资者。与此同时,黄希鸣也回应了出逃海外的传闻,表示会待在中国解决问题。7月2日,遭举报的赛麟汽车董事长、CEO王晓麟被刑事立案。而在此前,该公司的账户已经遭到冻结,上海分公司也被法院查封。天眼查显示,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分别成立于2016、2017和2018年,彼时,造车俨然是最热的投资风
新造车势力分化明显 联想之星等投资的奇点汽车数次“跳票”

在港上市的19家「软件开发」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9月06日)

截止至09月06日,共有19家软件开发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 这19家全部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从数量上来看,这19家占香港所有上市公司2579家(截止2022年7月底)的0.74%;从市值上来看,这19家合计市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933.2075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358,886亿港元(截止2022年7月底)的0.54%。 本年表现,涨(4)少、跌(14)多,不涨不跌1家 上涨4家,平均涨幅19.95%;下跌14家,平均跌幅-34.01%;不涨不跌1家。 本年涨幅最大的是辰罡科技(08131.HK),涨幅55.17%;跌幅最大的是商汤-W(00020.HK),跌幅为-57.82%。 近3个月表现,涨(1)少、跌(18)多,不涨不跌0家 上涨1家,平均涨幅4.00%;下跌18家,平均跌幅-20.04%;不涨不跌0家。 近3个月涨幅最大的是亚势备份(08290.HK),涨幅为4.00%;跌幅最大的是商汤-W(00020.HK),跌幅为-61.07%。 近1年表现,涨(2)少、跌(15)多,不涨不跌2家 本年上涨2家,平均涨幅60.94%;下跌15家,平均跌幅-34.02%;不涨不跌2家。 近1年涨幅最大的是辰罡科技(08131.HK),涨幅为114.29%;跌幅最大的是阜博集团(03738.HK),跌幅为-57.72%。 累计表现(3年),涨(8)少、跌(9)多,不涨不跌2家 上涨8家,平均涨幅75.34%;下跌9家,平均跌幅-47.62%;不涨不跌2家。 累计表现涨幅最大的是阜博集团(03738.HK),涨幅为439.20%;跌幅最大的是奥柏中国(08148.HK),跌幅为-75.41%。 2、上市市值 市值超过1000亿元(港元,以下同)的0家,占0.00%; 市值介于100亿到1000亿元的5家,占26.32%; 市值介于10亿到100亿元的3家,占15.
在港上市的19家「软件开发」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9月06日)

固生堂 政策利好中医人才供给,饮片联采确立优质优价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从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基层人才、专业人才、其他重点领域人才、人才发展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六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发展进行了具体规划。《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出台,以“保质、提级、稳供”为中心思想,明确不以简单降价为目的,实现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健康发展。 政策利好中医人才供给,长期利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 在人才总量方面,持续增长的中医师数有望从供给端推动中医行业迅速发展。规划重申了今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的指标,预期至2025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由0.48人提升至0.62人。在人才培养方面,规划再次强调名医堂与传承工作室的重要性,强调师承教育,部分民营中医已在此方面有所探索。规划预期新增建设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饮片联采确立优质优价,供应能力与质控能力权重显著高于价格降幅 笔者认为在短期饮片联采不会对中医连锁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在长期饮片质量提升有助于提升中医疗效及认可度。在入围环节,供应能力相关的分值达45分(申报品种供应能力20分,种植基地15分,联盟医药机构覆盖10分),供应覆盖本次采购所有区域另加10分;质控能力相关的分值达25分(追溯体系10分,质量控制能力15分);首轮报价仅占15分,且计算公式为同组最低报价/首轮报价×15,较难拉开分差。首轮报价的参考限价根据市场调研与历史数据确定,限价基本处于市场高位,为饮片优质优价留出空间。在竞价报价部分,二轮报价较入围企业首轮平均报价降幅达20%,或报价低于二轮最低报价1.2倍且降幅不为最小的产品,均获得拟中选资格。$固生堂(02273)$
固生堂 政策利好中医人才供给,饮片联采确立优质优价

在港上市的25家「仓储物流」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9月19日)

截止至09月19日,共有25家仓储物流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 这25家全部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从数量上来看,这25家占香港所有上市公司2577家(截止2022年8月底)的0.97%;从市值上来看,这25家合计市值突破百亿大关,达3208.289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355,907亿港元(截止2022年8月底)的0.90%。 本年表现,涨(4)少、跌(21)多,不涨不跌0家 上涨4家,平均涨幅13.76%;下跌21家,平均跌幅-32.25%;不涨不跌0家。 本年涨幅最大的是丝路物流控股(00988.HK),涨幅为28.28%;跌幅最大的是万励达(08482.HK),跌幅为-79.25%。 近3个月表现,涨(6)少、跌(17)多,不涨不跌2家 上涨6家,平均涨幅17.91%;下跌17家,平均跌幅-19.39%;不涨不跌2家。 近3个月涨幅最大的是乐氏国际控股(01529.HK),涨幅为32.43%;跌幅最大的是万励达(08482.HK),跌幅为-65.42%。 近1年表现,涨(5)少、跌(18)多,不涨不跌2家 本年上涨5家,平均涨幅113.20%;下跌18家,平均跌幅-33.40%;不涨不跌2家。 近1年涨幅最大的是盛良物流(08292.HK),涨幅为526.09%;跌幅最大的是春能控股(08430.HK),跌幅为-79.26%。 累计表现(3年),涨(3)少、跌(13)多,不涨不跌9家 上涨3家,平均涨幅101.34%;下跌13家,平均跌幅-35.50%;不涨不跌9家。 累计表现涨幅最大的是嘉里物流(00636.HK),涨幅为206.76%;跌幅最大的是北京建设(00925.HK),跌幅为-70.90%。 2、上市市值 市值超过1000亿元(港元,以下同)的2家,占8.00%; 市值介于100亿到1000亿元的1家,占4.00%; 市值介于10亿到100亿元的
在港上市的25家「仓储物流」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9月19日)

在港上市的14家「贵金属」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8月01日)

截止至08月01日,共有14家贵金属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这14家全部在主板上市,从数量上来看,这14家占香港所有上市公司2568家(截止2022年6月底)的0.55%;从市值上来看,这14家合计市值突破百亿大关,达978.38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390,649亿港元(截止2022年6月底)的0.25%。本年表现,涨(4)少、跌(9)多,不涨不跌1家上涨4家,平均涨幅153.88%;下跌9家,平均跌幅-21.59%;不涨不跌1家。本年涨幅最大的是大唐潼金(08299.HK),涨幅597.37%;跌幅最大的是龙资源(01712.HK),跌幅为-45.71%。近3个月表现,涨(2)多、跌(10)少,不涨不跌2家上涨2家,平均涨幅328.84%;下10家,平均跌幅-19.50%;不涨不跌2家。近3个月涨幅最大的是大唐潼金(08299.HK),涨幅为657.14%;跌幅最大的是潼关黄金(00340.HK),跌幅为-32.47%。近1年表现,涨(5)少、跌(8)多,不涨不跌1家本年上涨5家,平均涨幅100.77%;下跌8家,平均跌幅-23.49%;不涨不跌1家。近1年涨幅最大的是大唐潼金(08299.HK),涨幅为452.08%;跌幅最大的是金山能源(00663.HK),跌幅为-49.43%。累计表现(3年),涨(5)少、跌(9)少,不涨不跌0家上涨5家,平均涨幅139.12%;下跌9家,平均跌幅-49.46%;不涨不跌0家。累计表现涨幅最大的是大唐潼金(08299.HK),涨幅为289.71%;跌幅最大的是湾区黄金(01194.HK),跌幅为-75.69%。2、上市市值市值超过1000亿元(港元,以下同)的0家,占0.00%;市值介于100亿到1000亿元的3家,占21.43%;市值介于10亿到100亿元的3家,占21.43%;市值低于10亿元的8家,占57.14%。3、市值
在港上市的14家「贵金属」公司今年表现(截止08月01日)

博雅互动(00434)投资价值分析(二):未来成长有何看点?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影响,国内游戏市场大受影响,$博雅互动(00434)$ 业绩出现一定下行。特别是游戏版号缩紧后,游戏行业整体步入寒冬,游戏股业绩开始普遍下跌。 不过从2019年以来,博雅互动加大“出海+电竞赛事”的转型。伴随公司“出海”战略取得不断进展,以及棋牌电竞赛事的不断举办,主要游戏ARPPU值实现增长。2020年,营收在多年衰退后开始走上增长轨道。然而,不少人不禁纳闷,博雅互动的投资价值到底在哪?下面笔者从收入预测和盈利预测,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博雅互动具有较大的估值安全边际。博雅互动中长期收入分析及预测 与传统的券商研究观点不同,笔者认为,博雅互动的总收入未来将分别由网页游戏、移动游戏和广告营收业务所构成。 其中,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的收入主要来自玩家在游戏中的各类消费,如购买金币、筹码和道具等。公司的一款产品从推出到产生明显的收入贡献,大约需要6-12个月的周期,在这一期间,公司需要经历积累注册用户数量、提升用户活跃度(如增加用户上线频率和在线时长等)以及促进非付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这三个阶段。 而广告变现收入,则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公司的日活用户增长所带动的流量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对于收入的预测也是遵循这一规律,追踪已经成熟的和开始进入收入增长期(货币化)的产品,通过对其用户数、付费用户数和ARPPU的变化,以判断收入增长的趋势作为计算未来收入的基础。 1.移动游戏业务 从2020年报上看,博雅互动来自网页端游戏营收占比达40.52%,移动端游戏占比59.48%。而2019年,博雅互动营收来自网页游戏占比43.8%,移动端游戏占比56.2%。可以发现,该公司来自移动端游戏营收占比在持续增加。 展望2022-2024年,博雅互动在移动游戏的
博雅互动(00434)投资价值分析(二):未来成长有何看点?
[微笑]
@我是股神的小腿毛:【转】Netflix前传:上市失败,泡沫裁员,CEO如何走过生死边缘?

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不断

人形机器人板块催化不断,英伟达大会值得期待 海外市场方面,2月21日,英伟达宣布将于3 月18 日至21 日在圣何塞会议中心举办GTC 2024 大会,并发布生成式AI、机器人等最新突破性成果,同时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公司、迪士尼和Google DeepMind 等公司还将在现场展出25 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2月25日,特斯拉展示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流畅步行能力,其行走步伐和动作表现的稳定性和流畅性较往期视频展示有所提升。 国内市场方面 2 月21 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表示,2024年将争取人形机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2月22日,优必选发布人形机器人WalkerS在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实训视频,机器人完成移动产线启停自适应行走、鲁棒里程计与行走规划、感知自主操作与系统数据通信与任务调度等任务,展示出精巧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灵巧的手部动作。优必选主要深耕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三大应用场景,目前其产品实现了工业制造场景及商用服务场景的应用落地,随着产品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公司有望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前景 人形机器人有望作为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不断吸引技术实力强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进入该赛道,近期Figure AI获英伟达、OpenAI等企业合计6.75亿美元投资,国内宇树科技也完成B轮融资,技术和资金的加持有望推动产业发展加速。 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先进产能比重,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在国内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端制造业投资需求维持高景气,同时叠加后续设备更新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有望进一步带动机械生产设备需求提升,机床等通用制造设备有望受益。我国上一轮机床产量高峰期在2011-
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不断

光大环境(0257)疫情压制22年表现,期待23年积极修复  

建造收入下滑、疫情及减值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下,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承压。公司运营服务收入持续增长,占比不断提升,推动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进一步改善。公司传统领域新项目拓展能力较强,同时聚焦双碳布局协同和新兴领域,不断打造业绩新增长点。 受新建项目减少、疫情及减值影响,22年业绩承压但期待23年积极修复 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2~47.6亿港元,同比减少30%~35%。业绩低于预期主因为行业增速放缓、公司新建项目减少,导致公司建造收入下降;2022年全年国内局部疫情频发,影响公司在建项目现场施工及垃圾收运;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工业及居民产废量下降使得公司危废及固废处置量有所下滑;下半年俄乌冲突仍未解决、各地财政压力较大、国补发放进度缓慢,使得2022年公司对波兰项目计提5.9亿元全额商誉减值,并且笔者预计应收账款也会产生部分减值损失。笔者认为随着疫情影响在2023年逐步消除,公司施工及收运活动将恢复正常;经济复苏下工业产废量将重回常态;同时财政支付能力也将得到修复,国补发放迟缓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运营服务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有望进一步改善 公司2022H1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92.11亿港元,其中环保能源/绿色环保/环保水务运营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9%/10%/27%,带动公司整体运营收入占比提升至43%。随着建造项目数量下滑且不断投入运营,笔者认为未来运营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公司盈利持续性增强以及现金流进一步改善。 传统业务持续巩固,聚焦双碳布局协同和新兴领域 在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公司新项目拓展能力较强,主业得到持续巩固;并且在深耕传统领域的同时,公司加大力度推动轻资产业务发展。1-2月,公司已先后中标落实7个传统领域项目及5项轻资产业务,计划总投资约人民币16.64亿元,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倍。公司以“双碳”目标为指引
光大环境(0257)疫情压制22年表现,期待23年积极修复  

长城汽车 一月销售疲弱,关注新能源产品发力,渠道及组织革新

一月销量跑输行业,出口及皮卡相对较好公司一月汽车销量6.2万辆,同比/环比-45%/-21%(按中汽协行业同期-34%/-36%),同比跌幅大于行业:1)公司主动控制库存,为新产品上市蓄力;2)行业季节性影响。分市场看:出口1.6万辆,同比增长26%,在国内市场销量走弱(同比-54%)背景下成为关键增长动力,贡献26%总销量。分产品结构看:皮卡销量1.2万辆,同比-9.2%,表现稳定,贡献19%总销量,得益于公司皮卡市场的龙头地位及极强的品牌力。但公司的基本盘SUV产品表现仍弱,同比-46%,受市场竞争冲击较大。新能源车销量6.3千辆,渗透率为10%。 业绩快报低于预期,费用及终端让利拖累业绩 公司近期发布业绩快报,全年收入1,374亿元,同比增长1%。股东应占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23%。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7.1%。分析:1)净利润均低于我们及市场一致预预期,受四季度集中发放年终奖扰动较大,在向新能源变革周期费用开支大幅上升。其次是四季度为了降低库存给予终端市场一定让利,造成四季度仅录得微利。2)全年业绩亮点是单车售价同比提升21%达到12.9万元,品牌向上的成效显著。 新能源产品发力,渠道及组织革新,加速转型在即 公司制定2023年销售目标160万辆(同比+50%),将全面发力新能源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去年12%大幅提升至40%以上,增长动力:1)产品端:预计再推出超10款新能源产品,哈弗H-DOG、魏牌蓝山DHT-PH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于今年上市;2)渠道端:今年将进一步推进营销体系变革,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战略协同,在品牌战略方面持续进行全面重塑,深化“一个长城汽车”。建立独立产品序列,建独立渠道,来做新能源,公司目前获得530家店面申请。3)组织变革:调整前端运作模式,区域经理、店总与厂家总部直接打通,解决市场响应,提升销售效率。
长城汽车 一月销售疲弱,关注新能源产品发力,渠道及组织革新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