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豹
公子豹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浙江
1关注
224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公子豹
07-05 12:22

备受关注的欧舒丹私有化要约,理性做法是把握溢价变现的机会

港股市场是一个立体的生态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获利机会,L'Occitane International 欧舒丹 ( 00973.HK )的私有化要约,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在当下走势低迷的市场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溢价变现的机会。 7月1日,欧舒丹发布公告称,集团控股股东提出以每股34港元收购其目前尚未持有的公司股份。这一动作,宣告了欧舒丹的私有化方案正式开启。 那么,投资者该不该接受这一私有化要约呢?鉴于欧舒丹的私有化目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并且也有部分投资者并非专业出身,对于私有化可能比较陌生,今天我就来详细解读一下其中的逻辑。 01 私有化方案有无诚意? 从欧舒丹过往股票交易的换手率看,长期保持在0.1%上下,流动性非常低,这意味着2点: 其一,该股的股东大多是长期持有,随着近期股价创新高,均已有可观的投资收益; 其二,由于交投不够活跃,持股量偏大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出售股份会有冲击成本,很多卖价看得见但拿不到,很难在某个理想的位置抛出。 欧舒丹的私有化方案,则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新综合文件显示,这次私有化要约的价格为每股34港元,要约接受时间为7月2日至7月23日,中小股东可以在要约期内选择接受要约。同时,综合文件中文版第13页也显示,股东可以拨打相关热线或发邮件进行详细查询。 每股34港元的要约价格,意味着什么? 可以来对照看一下。 1)该价格较不受干扰日(2024年2月5日)之前的连续6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21.14港元),溢价约60.83%。这意味着,在此要约未发起之前持有欧舒丹的投资者,如果选择接受要约,投资收益极为可观。 2)该股2010年上市以来的最高价是33.6港元,相比之下此次私有化价格仍要高一些。由此,可以“解放”所有高位买入的投资者,给了一个正收益离场的机会,体现了控股股东的诚意。 3)欧舒丹的交投不够活跃,导致大资金进出困难。这次私有
备受关注的欧舒丹私有化要约,理性做法是把握溢价变现的机会

医药行业跌跌不休,百洋医药是否被“错杀”了?

从历史上看,大盘每次都不会在3000点以下停留太长时间,一波像样的反弹并不遥远。不过,每次领涨的板块各不相同,若要论共性,可能均是调整了相当长时间、基本面正在反转的板块。做投资要讲究安全边际,先求稳、再求胜。盘点来看,沉寂了4年医药板块比较符合这个标准,即使不是下一个领涨板块,也能打好一场“企稳反击战”。其中确定性标的也有不少,这次我就提一个大家关注较少的公司——百洋医药。该公司是A股稀缺的医药商业化平台,不仅业绩确定性不错、未来增量也比较明确,而且股价跌回了历史低位,具备了很大的投资预期差。图片01医药板块调整后有望企稳最近医药板块较为弱势,受此影响,百洋医药迎来了一波调整。此外,公司的限售股即将解禁,也在心理层面造成了压力。但综合来看,大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利空,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逐渐改善,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大盘下挫意味着A股再度临近“击球区”。而在值得配置的诸多中长期的方向中,超跌的医药板块值博率相当高。2024年至今,医药行业下跌了18.25%,动态PE仅为24倍,低于历史均值,向上的机会远大于向下的风险。行业利好也在不断释放:《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高层还多次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总之,随着支持政策落地、行业监管常态化,叠加医药的刚需属性,行业基本面见底的清晰度很高了,估值有望至少修复到历史平均水平(近15 年平均估值水平为 37.45 倍,对比当前约56%空间)。之前,由于大盘和行业的双重低迷,百洋医药难以独善其身,出现了一波调整。但在上述支撑因素的加持下,该股凭借稀缺的基本面,有机会出现反转。此外,市场有点担心限售股解禁会压制股价,于是“先跑为敬”。但我认为这更多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医药行业跌跌不休,百洋医药是否被“错杀”了?
【买泸州老窖,还是买长江电力?】 茅台贵不贵?长江电力贵不贵?这个问题,雪球上吵翻了天。看到泸州老窖老总的一番发言,挺有意思。 林总在股东大会上说,良性和长远发展是第一位的,反对为短期目标大量向经销商压货。因为大量压货会导致价格崩盘,(一旦崩盘)至少五年都无法恢复。 那么,白酒行业哪些公司在压货呢?思量…… 对于茅台的跌价,林总认为:“过去几年,茅台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金融属性更多开始显现。在这种情况之下,茅台在消费者端堆了太多库存。但从近期茅台一系列动作来看,该公司依然在很认真地维护行业秩序,这很不容易。” 长江电力能不能买? 林总称,“周期来了,心态要好一点,从资本市场角度讲,你把资金从白酒龙头中撤出来,请问你又投资啥呢?难道要投资长江电力吗?”

啤酒巨头在越南贴身肉搏

越南是个小国,面积相当于广西,却是啤酒消费大国。遗憾的是,很少看到中国啤酒的身影。 ‌越南人口9600万,加上常年高温和懒散的性格,啤酒消费量位居世界第9位。‌去年,‌人均消费量为32升,‌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一,‌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大陆与日本,一年喝进肚的啤酒超过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4亿元)。 越南常见的啤酒包括:虎牌、喜力、嘉士伯、札幌啤酒、河内啤酒和西贡啤酒。 最强大的品牌是来自新加坡的虎牌,每年销售额可以达到80亿人民币。许多进口啤酒价格远高于本土啤酒,但消费者买酒绝不手软,这就是生活态度。 这背后都是国际啤酒集团的较量。 虎牌在2012年被全球第二大荷兰喜力收购;2017年,泰国亿万富翁Charoen(苏旭明)以48亿美元收购西贡啤酒53%股份,他还拥有星巴克在泰国所有门店的经营权。 嘉士伯在越南拥有8%的市场份额。其高度重视越南市场,2023年的高管年度大会就在越南举办。而且嘉士伯中国的一部分产能正在向越南转移。 中国的知名啤酒品牌,在这里几乎不见踪影。许多企业还是通过贸易公司走经销商网络,连个工厂也没有。然而,想要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无法离开本土化的工厂和属地网络化的供应链,否则真只是试试水,做不大。 全球化的终点就是本土化,即使是世界巨头,也要撸起袖子贴身肉搏。 $可口可乐(KO)$ $星巴克(SBUX)$
啤酒巨头在越南贴身肉搏

逆市的底气,是产业周期的火候到了

最近大盘频频考验3000点,不少人都躺平了,但偌大一个市场怎么可能毫无机会,何况现在充其量是个震荡市而非熊市。 震荡市有震荡市的玩法,一种是有高股息来兜底的红利股,不过资金的极致抱团使其硬生生涨成低股息了,性价比差点意思;另一种则是沉寂了N久但产业周期又开始起来了的科技板块,最近在“科特估”加持下反复活跃,芯片ETF(159995)、消费电子ETF(159732)小碎步往上走,有一种鲤鱼跳龙门之前的悸动。 芯片上涨的逻辑众说纷纭,马斯克常说要回归“第一性原理”,其实最核心的还是产业周期起来了。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坐实了AI产业链的光明前途,为底层算力添砖加瓦的芯片自然也水涨船高。大摩根报告说,华虹产能吃紧,预计下半年可能会将晶圆价格上调10%;此外据说台积电或在下半年启动新的价格调涨谈判。一句话,随着库存见底,芯片的涨价周期已经拦不住了。 “科特估”重塑科技板块的估值体系,产业周期提供业绩弹性,这可能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戴维斯双击了,难怪不少大佬说芯片ETF(159995)迎来了一场泼天富贵。 其实说到产业周期,消费电子也不遑多让,最近推该板块的卖方也越来越活跃了,果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也难怪,之前甚至有人认为苹果简直就是AI时代的诺基亚,直到其悄默默掏出了一部AI手机……iPhone上一轮换机潮还是在20-21年,目前全球约有3亿台在过去4年内没升级,估计超过90%用不了AI功能,所以9月份iPhone销量很可能超预期,果链公司接着奏乐接着舞。另外,6月18日微软发售了两款AI PC,提前体验过的卖方小伙伴用“惊艳”来形容, PC市场迎来大规模换机潮想来也是板上钉钉,IDC甚至认为2027年AI PC将占比85%。 这几天消费电子ETF(159732)摆脱横盘格局调头向上,估计也是看到了这一确定性的催化,不过还是建议别操之过急,视线尽量放到明后年,产业大周期至少也要3
逆市的底气,是产业周期的火候到了

科林电气面临要约收购,如何把握交易套利机会?

投资的一个重要法宝是事件驱动,而其中的最高境界则是无风险交易套利。虽然这种机会并不常有,但多加关注市场的话,也能时不时发现一些好机会。  最近我注意到了这么一个机会,可能具有一定的无风险交易套利空间,简单写一下供大家探讨。  海信集团近几年重点发力新能源产业链,科林电气是一家智慧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布局了光伏发电系统、充电桩等新能源业务,与海信集团的发力重点比较相关。近期,两家公司出现了交集。  今年3月份起,海信集团控股的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网能”),开始增持科林电气的股份,一方面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另一方面还受让了部分股权和表决权,目标直指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  截至6月12日,海信网能持有科林电气40,705,402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94%;并持有26,079,912股股份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57%。海信网能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4.51%的表决权。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科林电气的控股,海信网能还向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5月13日晚间,科林电气公告披露:海信网能计划以33元/股的价格收购科林电气20%股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为27.17元/股),本次要约收购的起止日期为5月28日-6月26日。  鉴于不少投资者并非专业出身,对于要不要接受收购要约,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今天我就来详细解读一下交易套利的逻辑。  01 短期交易套利空间有多大?  截至6月20日,科林电气的收盘价为25.29元,而要约价为27.17元,中间有7.43%的溢价空间。也就是说,如果以收盘价买入,并接受要约,可以获得7.43%的无风险收益。  拉长视线来看,科林电气当前的股价正处于历史高位,要约价将使几乎所有长期、短期投资者都获得正收益,对投资者是很
科林电气面临要约收购,如何把握交易套利机会?
今天意外看到,印度摩托车已经是全球第二,超过了中国,仅次于日本。 印度制造与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处于相同的生态位,有你没我的样子,摩托车行业正是印度取代中国的一个典型例子。 虽然一提到印度摩托车,首先想到各种杀马特的特技表演,但现实却是很残酷:平民化摩托车主要是日本、印度和中国。2023年全球冠军是本田,销售1800万辆。排名第二的Hero(英雄)卖出560万辆;Bajaj(巴贾杰)以360万辆的销量排在第四位;TVS(TVS Motor)销量340万辆位居第五。这3家公司都来自印度。 日本的雅马哈销量460万辆,排名第三。 全球Top5的摩托车,全部是日本和有印度的品牌。 Top10中,4家来自中国:雅迪排名第六,下降了3个名次,去年销量250万辆,同比锐减49.7%。豪爵、隆鑫、宗申分列8-10位。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之所以强,核心因是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基本盘,但摩托大军却基本消失了。 相反,印度有非常好的本土摩托车市场,2023年印度摩托车销量1700万。Royal Enfield是英国老牌摩托车,被印度轻型商用车辆艾彻Eicher收购。艾彻也是牛比,出价20亿美元收购了杜卡迪。有着百年历史的BSA,则被马恒达收购。英雄已经与哈雷展开了合作,进军高端市场。 我们或许看不清发达国家的出海线索,他们完成蝶变的时间太早,我们还来不及认识到,但印度企业的成长轨迹却就在身边。 鲜为人知的是,印度拖拉机产量也是世界第一。 2021年,全球拖拉机产量220万台,其中我国生产59.9万台、美国生产31.8万台,欧洲加起来共18万台,而印度的产量高达90多万台,并且1/4的拖拉机都出口到了美国。 印度汽车工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加速发展。2023年印度汽车到达500万,在四年之内从300万连续跳升。印度汽车市场将是中国、美国之外,第三个销量过千万的国家。 从两轮车向四
投资的时候看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最核心的数据之一,不合格的企业尽量要排除掉。 因业务关系,我深入接触过几家破产的中小企业(年营收从千万到四五十亿的规模),首先是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量从正转负、负值越来越大,然后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占比越来越高,利润表越来越难看。 之前还接触过一家制造业,老板年纪70多了,坚持要求甲方按照30%、60%、5%、5%的节奏付款,也就是签约时就付总订单的30%。老板宁可把毛利从40%压到30%,也要保住现金流,反正股东只有他一个,不需要好看的利润表. 20多年过去了,这家公司还活着,目前的负债率不到10%,当然受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业务量比起巅峰时期下降了80%。 另一家设计院,年营收700万左右,接的项目不但付款条件苛刻,而且拖欠也是家常便饭,老板碍于脸面一直没有诉讼,结果就是账面每年净利润200多万,拖欠的设计费和勘察费高达1700多万。现在楼市这副**样,估计成了永远的烂账。 短期内利润表难看点问题不大,日子紧一紧也能活,现金流能撑下去就行。为了营收增长率、账面利润这些绩效指标,贸然增加赊销、接受各种苛刻的付款条件,往往是一家企业从生到死的转折点。 目前国内制造业也卷上了天,为了拿单子,很多企业接受了30%、0%、60%、10%,甚至是0%、0%、90%、10%这样的付款模式,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口气接不上来(比如口罩)就全废了。 比如说汽车业,以前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开个10年20年,现在被宣传成快消品了,3年不换车都要被人笑话。主机厂年年改款、年年建新生产线,车价又低,就会要求乙方快速交付零部件和生产线,还要压成本,乙方就要频繁支付大量的现金流,交货期也被压缩了。 如果车型卖的好,乙方还能顺利结款。可怕的是,大多数车型卖的并不好,而甲方财务是按照车型独立核算的,结款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房地产就是前车之鉴,楼市转衰后,当年倒贴
炎热的气温+打造全球“制造业中心”,印度成了全球第一抢煤大户。 印度气温已经连续多日超过50度,特别是新德里,在大选结束当天至少19名官员被热死,百姓就上百,按照印度的个性,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远远超过公布的数。 印度,已经成为中国后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莫迪计划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他连任后,制造业有望呈现确定性的继续高增。 印度自23年9月以来,电荒持续扩大,有望带动火电建设力度的提升,预计印度对于印尼出口的高卡动力煤将呈现持续拾升的趋势,进而影响印尼出口至中国的数量。 印度2023年的煤炭进口量超2.52亿吨,比2022年的2.34亿吨增长了10%,煤炭进口依赖度高至25%。 印尼是印度煤炭进口的最大供应国,占到了印度进口量的4成多。其次是澳大利亚,占到了五分之一。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增长了30%多,占到煤炭供应量的10%。此外,从南非与美国进口的煤炭数量也有显著的增长,合计超4000万吨。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5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0496.9万吨,同比增长12.6%。2023年同期的增速为62%,出现了明显的收窄。 $兖矿能源(01171)$

日本“失去的20年”,跑出了哪些大牛股?

巴菲特投资了日本5家商社,截至今年5月浮盈已达790亿元人民币。 巴老已老,宝刀未老。 市场终于发现,在利率下行期,依然有确定性的收益机会。 中国也正在进入低利率时代,最近长江电力、中国神华为首的红利板块大涨,就是资金偏好切换的先兆反应。 日本在“失去的20年”中,利率长期低位,涌现出哪些牛股,很值得A股借鉴。 01 几家欢乐几家愁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利率随之下调,经历长达十多年的低迷期,东证指数从最高点(1989年12月)的2881点跌至最低点(2003年3月)的788点,跌幅高达72.7%。直至2003年3月后,才走出了长期的低迷。 由于互联网革命开启,90年代末小盘占优,1997-2000年间互联网股票泡沫堆积,高股息策略相对劣势,但在这一轮泡沫破裂后,高股息指数再度跑赢大盘。 在股市快速下跌期,日本地产泡沫同时破裂,与地产相关的房地产、金融、钢铁等行业受损严重。 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医药、食品、纺服等必选消费,金属产品、建筑、石油与煤等与地产相关性不大的顺周期行业,主要是其具有一定的防御属性,且基本面受冲击较小。 其中,精密仪器、医药、运输设备的年化涨幅在3%以上,电器行业的年化涨幅为0.6%,这四个行业在市场下跌期仍保持增长。 根据广发证券统计,在1993-2000年期间,累计涨幅为正的行业包括医药、服务业、电器、信息通信、精密仪器、有色金属、证券等。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2004-2012年间,日本股市中表现突出的行业。 02 优秀行业的3大特点 第一个特征是外需强劲。 90年代,日本出口很强势,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越来越高,提供了业绩支撑。1989-2003年,日本出口金额年化实际增速达4.1%,高于1.1%的GDP年化增速,反映当时日本出口强劲,海外营收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出口表现较好的行业,其股价会更好。 1989-2003年,出口增速较高的产品,
日本“失去的20年”,跑出了哪些大牛股?
上证指数跌了16个点,两市却有高达4800多只个股下跌,微盘股成为重灾区,微盘股指数下跌6.43%,这是微盘股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集体重挫。 如果说1月份和4月份的两次重挫后都有不小的反弹,像是皮球从高处落下后的弹起,那么这次重挫之后会导致过去青睐微盘股的资金产生比较大的忌惮心理,尤其是一些量化资金,进一步从微盘股迁移的概率比较大。 本次微盘股的下跌跟前两次有所区别,1月份的下跌主要是量化资金在微盘股赛道的过度拥挤导致了微盘股的群体性塌方,4月份则是反弹之后获利盘的集体倾泻,而这次微盘股下跌的导火索是“新国九条”之后,对劣质公司的出清蔓延到了担忧微盘股的整体,本质上是大家从担心部分劣质股会被出清,延申到了对整体微盘股都开始回避。 从长周期角度,本次下跌与前两次也有一定的联系,微盘股指数从2018年10月涨到了2024年初,一个基本面毫无亮点的指数涨了好几年,调整周期自然也不会短。当然,如果就看一两天,或者一两个周,不属于长周期探讨的范围。 这是一次把资金从微盘股被动“赶到”中大盘优质股的迁徙动作,不否认微盘股中肯定也有优质股,但是当市场发生群体性心理恐惧之后,倾巢之下,完卵较少。 市场有点乱哄哄的,有点像1月份的感觉,不过1月份是“泥沙俱下”,这次则是把资金从一面赶到另一面,而且这次赶过去了,资金短时间不一定再回来了。还是关注宁组合、茅指数中趋势已经扭转的绩优品种。

女装逆天的退货率,亏麻了的商家这样应对

一个朋友做电商卖女装的,轰轰烈烈的618,结果亏麻了。 他算了一笔账:618期间的营业额为1000万元左右,却有350万的“仅退款”、380万的“退货退款”,剩下270万还是未知数。 他本来想着,整体退货率能控制50%以下,还能有点赚头,万万没想到飙到了逆天的80%。由于目前工厂已经下单,这一波估计要亏差不多60万。 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亏成250。 没有任何商家能扛住这样的库存压力、现金流压力,更别说退货过程涉及的物流成本,客服成本。 要知道,男装目前退货率仅为20%,且复购率极高。 女装难做,已经成了公理了。做大的灾难就是“退货”。 一个报道说,有位顾客在李先生的网店买了18件女装,总价4600多块钱,五一后对方发起了退货请求,客服也判定买家赢了。随后李先生加了买家微信,想问清楚原因,结果发现对方朋友圈,都是穿着店里的衣服去西藏旅游拍照了。 还一个女子买了件羽绒服,结果摸出来一个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的冰箱贴,一张老北京涮肉的小票,内兜里还有一支口红。 商家亏麻了,现在还流行起“仅退款”,更是有苦难言。 办法总比困难多,据朋友说,商家搞出了一套应对的办法。 预售制。 现在网上买件衣服,动不动就要预售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不止。 预售有两种情况: 1)卖了再去做货。 卖100件,再临时让工厂做100件。这种货期就非常久,有时候工厂排单排不过来,还很容易延期交货。 2)等别人退货返仓了,再给你发货。 只备货100件,但卖出去200件。先下单的先发货,发出去有人退货了返仓,再把返仓的衣服发给下一批客户。后者不仅要等很久,而且收到的是别人不要的。 既然我解决不了客户退货的问题,那索性默认所有人都会退货,然后重新设计商业模式。你赶紧退,我好拿去发给下一批。 同时,退货产生的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也直接算到衣服价格里,所以同一件衣服必须卖的更贵。 最终,所有的女性用户都会承担这个成本。 <
女装逆天的退货率,亏麻了的商家这样应对

小米Q1财报的暗线:造车将小米带到了新高度

詹姆斯•卡斯的著作《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传递出这样一种观点: “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 在商业社会,一个企业要实现持续增长,就要把经营当作无限游戏,突破业务边界。唯有此,才能革故鼎新、生生不息。 沿着这一逻辑,近期最值得纳入观察名单的,莫过于小米集团的2024 年Q1财报。 究其原因,一是,小米的传统业务板块全线增长,推动Q1整体毛利率达到22.29%,高端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虽然此份财报在造车业务的表述上颇为克制,但却指引了一条伏脉千里的暗线:造车将小米带到了新高度。 随着新老业务协同发展,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游戏的边界正在扩大。 图片 01 盈利创历史新高 根据小米财报,一季度营收人民币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5亿元(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100.8%;毛利率 22.3%,同比上升 1.8pct。以上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小米业绩是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回暖,此后单季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上行通道已然打开。 按照业务线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智能手机业务作为“粮仓”,据Canalys数据,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同时,该业务毛利率达到14.8%,相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比,高端化的战果继续扩大。 随后的电话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预判,未来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仍将有大幅增长,预计超过第一季度。“2024全年出货量也比较乐观,第一季度加第二季度已经完成可观的增量,出货量至少完成1.6亿—1.65亿。” “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死之战。”雷军曾如此形容。今年
小米Q1财报的暗线:造车将小米带到了新高度
前阵子,2024款飞度上市,价格反而涨了1.1万,依然没有中控屏幕,方向盘是塑料的,座椅是织物的。 目前飞度每个月的销量也就两三千台,而直接对手海鸥、缤果,基本上都卖两三万台,甚至更多。 有人说,合资车算是想明白了,反正降价也干不过国产车,还不如一心的追求利润。隔岸观火就好了,等国产车卷死一大片,口碑卷没了,再来收割市场。就像当年越南的摩托车市场一样,拱手让给了日企。 但这个逻辑有问题。 因为摩托车在国内没有基本盘了。现在还有几个人骑摩托啊,都骑雅迪了。国内的摩托车这点可怜的销量,根本撑不起厂家的产线、研发费用。 凡是在国内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的、且自己有技术的产业,你看国内厂商有哪个再丢失市场的? 家电行业,从冰箱开始,一个一个全国产化,如今所有家电产业基本上都是国货的天下。 手机,除华为外,芯片不能国产,但三星已经没有了,在华为打击下,苹果已经降价促销了。 而汽车行业,三电技术都在国内,中国又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再怎么卷,老外也很难来收割市场。 $特斯拉(TSLA)$

东京房价正在飙升,但仍比中国的租售比合理

日本似乎走出了“失去的30年”,东京房价正在飙升。 2023年,日本东京23区的平均房价同比飙升39.4%,达到11483万元(约合人民币555万元),创下30多年来的新高。 今年5月,东京房地产研究机构Tokyo Kantei 剧透了一些核心地段的房价变化:位于东京地铁千代田线的新御茶之水站地区,十年前一坪(约 3.3 平方米)公寓的平均价格为 424 万日元(约合 19.7 万人民币),现在已经涨到 1255 万日元(约合 58.2 万人民币)。 日本西部的大阪,大阪站附近的公寓价格在过去十年翻了一倍;中部的名古屋市,类似的公寓价格增长了近 40%。 观察东京房地产价格,其在 2013 年、2016 年、2021 年以来的价格涨幅,逐渐增加。东京港区多数新房的价格从2016 年至今翻番,最大涨幅是发生在 2021 年以后。 (2019-2023 年东京都区域住宅价格指数,来源:statista) 过去几年里的最大推手是:持续贬值的日元,以及涌入的外国买家。 自疫情以后,外国买家奔赴东京的热情一直很高。按照美元计价,近几年东京房价并没有涨。 2021年1月,1美元差不多能换 103 -104 日元;而今年5月,甚至能换到 160 日元。短短 3年多时间里,外国人在日本的购买力提高了50%。 另外,虽然日本通膨的迹象已然明显,但决策层继续保持低利率,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没有父辈“失去 30 年”记忆的 90 后年轻人,敢于购买房产。而他们只需要付出极低首付(零首付到一成首付),贷款利率在 0.2%-0.6%。 不仅如此,当局似乎有意识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比如超大型商业综合体,虎之门hill,麻布台hill等项目),推动建设更新,推高房价。 比如,允许超豪华酒店集团(比如安缦)建设超豪华公寓(据说最低公寓 183 平米售价 1.5 亿人民币),提高房价天花板。 不禁让人
东京房价正在飙升,但仍比中国的租售比合理
研究机构Piper Sandler的资深经济学家Nancy Lazar说,美国经济将在3-4个季度内进入衰退。 她说,美国过去几年发钱太多,消费者手头太多现金,消费过度导致通货膨胀。 同时,美国搞的制造业回流法案和芯片法案,都是大笔给企业的补贴,导致企业投资过热。 这两个都是不可持续的,在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少,导致经济增长降温。 同时,巨额财政赤字和高利率互相矛盾,势必造成通货膨胀持续高位。 结论就是:必然出现经济衰退。 $纳斯达克(.IXIC)$
【富人等不来韭菜包饺子,为什么还要买房?】 买房的理由,可以有一千个一万个,但本质上最大的推动力是升值。 如果房价不涨,那么可以慢慢买,或者干脆租房。 有人说,“最后买房的都是有钱人,逼得年轻人接盘;或者出租出去,收割年轻人的租金”。 这个逻辑也有问题。正如王思聪说的,我只是有钱,我又不傻。未来能不能收割到年轻人,还在两可之间。。 今天看到付鹏的一个说法,跟我想的差不多。 收割需求方,有两种路径: 1)租金大于利息,有钱人持有房产就有套利空间,房客给房东打工;如果租金不能覆盖利息,那就变成了房东给房客打工; 2)未来房价上涨,有人以更高的价格接盘买走,有钱人持有房产就能够换手赚钱。但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出生率下降之下,接盘侠的数量明显不够用了。 没这两条,有钱人人等不来韭菜包饺子,为什么还要买房? 有钱的人老了,也过了那种愿意冒风险的年龄,没有什么确定性的投资回报,也没有什么欲望和消费。这部分人正在变成庞大储蓄的根源。 年轻人正在强化一种观念:”无债“才能活出自我,这一代更不愿意入局。 可以看到,聪明的有钱人,正在趁着政策松绑的机会离场。 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对比4月日均值,5月10日当日,二手房咨询量增加54%,二手房新增房源增长91%。 目前,杭州二手住房挂牌出售量实际数量可能高达25万套,位于全国前列,还有待开发的巨大的土地规模,去化压力是非常大的。 不过依然有人不信邪。 当年杭州亚运板块,最火的“奥体三兄弟”——时代奥城、龙湖天璞和创世纪都要收“茶水费”,现在基本回到了“解放前”。 最近,时代奥城这个小区,有房东直接将房价从730万一跃上调至828万,涨幅惊人。一些业主企图联合起来,通过抬高挂牌价格来提升小区整体房价的期望值,甚至称之为“价值捍卫行动”。
今年来,泰国已经有61人中暑死亡,墨西哥至少17人死亡。即使在古代,苏轼、郑成功据说也是中暑死亡的。 其实,地球的宜居带非常窄,太冷或者太热的地方,为了让人活得舒适点,额外支出的能源就已经是巨大负担了。尤其在热带,炎热的阳光把屋顶晒得滋滋冒油的屋棚,仅仅生活就很煎熬了。 如果还要发展经济,不管做什么,都需要额外增加空调设施,这无疑极大推高了能耗成本。 新加坡公共场所的空调温度常年都保持在22℃,随时能让人冻感冒,简直就是终极的奢侈。这也意味着新加坡的贵不是无缘无故的。 谁知道新加坡昂贵的物价里,有多少实际上是为能源买单? 黄仁勋说,AI的尽头是电力。美国最大的电力股Vistra,一年来累计上涨298%,超过英伟达223%的涨幅,才是正儿八经的铲子股。 真正制约人类发展的,是能源。如果掌控了用之不竭的能源,电动车、AI、星际探索,可能都不在话下了。 $纳斯达克(.IXIC)$
国内在线音乐行业最有代表性的一只股票——TME最近发布了2024年Q1业绩。其中,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27.5%,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环比净增680万至1.135亿,创下单季度历史最高新增。扎实的业绩表现背后,是TME推动行业发展的诸多努力,也彰显了这个行业的空间与未来。 在这一季度,TME的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与付费用户数双双取得突破。首先,一季度是在线音乐行业的传统“旺季”,春节叠加出行高峰,国人普遍进入休假、娱乐的节奏。而在消费复苏的趋势下,也有更多人开始寻求精神娱乐消费,比如2023年的“演出热”、“旅游热”。个人认为,在线音乐行业仍然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赛道,其付费渗透率、ARPPU都有一定提升空间。 当然,增长并非行业的全部价值。在这一季度,TME还通过前沿技术的探索,为各方带来了启迪。业绩报告显示,TME利用AI技术上线了音频大模型,通过深入分析识别音频特征,为用户更精准地发现、推荐优质内容。另外,TME还推出了激励积分模式、主题猜歌挑战等一系列玩法,通过多元平台创新优化了用户体验。 社会价值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这一维度上,TME依然走在前沿。通过连续第三年与腾讯公益合作开展的“如果音乐有形状”音乐关爱特别企划,TME提升了各界对孤独症的关注。周杰伦、薛之谦和NewJeans等60多位耳熟能详的艺人们,分享了他们的音乐作品来支持公益。TME还举办了一场以孤独症儿童创作的作品为主题的艺术展,借音乐传递善意和社会责任。在ESG视角中,TME正在成为一家“正外部性”的企业,持续推动在线音乐行业向前发展。 $腾讯音乐(TME)$

热,热,热!电力指数新高了,追不追?

5月11日这天,北方地区诱发了一个温带气旋,下了一波大雨,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 你以为今年的夏天还远着呢,那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超级计算机的预报,北方地区在中旬将迎来一波猛烈的高温干热天气,吐鲁番盆地将达到惊人的45度! 导致晴热天气的大陆暖高压脊,未来不止一个,不断从中亚-新疆一带东移,导致北方气温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中央气象台指出,5月17日之后,黄淮、华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干热风天气还将威胁小麦产区。 今天,电力指数已经创新高了! 电力板块大涨,一是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引发,二是水价上涨,公用事业全面涨价已经在路上。 这个高温的夏天,你需要往自己的账户里添一把火电。 01 迎峰度夏 今年的用电量,一直在增长。 中电联披露,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夏季我国降温用电负荷占比在三成左右,部分地区超过四成;同时,经济增长也导致了电力消费增长,中电联预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略高于8%,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 根据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着一定压力。 迎峰度夏期间,内蒙古以及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的部分省份,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 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迎峰度夏将至,电力保供依然是首要目标,火电支撑性电源重要性将再度强调,水电出力有望改善。 全球范围电荒+进入淡季煤价快速下跌+火电板块预期分红率改善,关注当前时间点火电投资机会。 02 火电的业绩最好 看了一下,电力板块的财报,火电的增长幅度最大。 2023 年,火电板块 28 家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2700.3亿元,同比增长 4.2%;合计归母净利润 490.1 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增长
热,热,热!电力指数新高了,追不追?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