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第五次年度演讲!小米股价能否反弹?

雷军第5次年度演讲于上周五19:00举办,雷军在演讲中讲述造车的来龙去脉和这三年多跌宕起伏的故事。除演讲外,还有小米MIX Fold 4、小米MIX Flip、Redmi K70至尊版等多款新品发布。【本周小米能否重返升势?现在你会怎么操作?】

【市场热点】雷军年度演讲重磅来袭!小米股价能否反弹?

7月19日19点,雷军成功举办第5次“雷军年度演讲”,主题为《勇气》。 本次年度演讲的总体顺序为雷军先演讲,介绍小米造车的来龙去脉,以及三年多以来的造车故事;随即再发布小米MIX Fold4以及小米MIX Flip等产品。 $小米集团-W(01810)$ 股价自5月16日触达20.35港元后,已回调近17%,至16港元附近,市场普遍关注小米股价何时反弹。 长达三小时余的演讲提到:小米SU7已交付超3万台,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小米后市股价如何看?能否重拾升势呢? 关于小米集团(01810.HK)后市股价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表现 小米集团的股价自 5 月 16 日触及 20.35 港元后,已回调近 17%,目前在 16 港元附近波动。 这种回调可能与市场对其造车业务的前景和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 二,造车业务进展 在 7 月 19 日的年度演讲中,雷军提到小米 SU7 已交付超过 3 万台,预计在 11 月提前完成全年 10 万辆的交付目标。 这一消息显示出小米在造车业务上的快速进展和市场接受度,这对提升投资者信心有积极作用。 三,新品发布 雷军在演讲中还发布了小米 MIX Fold4 和小米 MIX Flip 等新品。 新品的发布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小米产品线的关注度和销售预期,从而对股价形成支撑。 四,分析与预测 1短期因素: 小米 SU7 的交付进展和新品发布会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带动股价反弹。 2,长期因素: 小米造车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市场表现将是决定其股价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如果小米能够在造车领域取得持续突破,其股价有望重拾升势。 结论: 综合来看,小米集团在造车业务上的积极进展和新品发布有望在短期内提振股价。 但是,
【市场热点】雷军年度演讲重磅来袭!小米股价能否反弹?
avatarTMT星球
2024-06-28

吉利汽车:一季度营收523亿元创新高,净利同比暴增119%

6月2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亿元,同比上涨119%。1-5月,集团累计销量789645辆,同比增长超45%,按计划完成年销量目标190万辆的41%。 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吉利汽车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一季度,吉利汽车毛利达71.5亿元,同比增长达51%。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吉利汽车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双创新高,为产品价值和服务质量提升储备稳固的现金流,截至2024年3月31日,吉利汽车的总现金水平达394亿元。 在高质量发展需求下,为满足用户丰富高品质的出行需求,吉利汽车持续深化新能源转型,强化“高价值口碑”建设。2024年1-5月,吉利汽车新能源在吉利、领克、极氪三大品牌抓手下,总销量达254226辆,同比劲增约126%。 其中,吉利银河定位中高端新能源领域,银河L7上市仅一年完成10万辆交付,跻身电混SUV市场第一阵营。银河首款纯电轿车银河E8则于1月上市,与银河L7、银河L6一道,持续深耕10万-20万元高价值新能源智能精品车市场。一季度,吉利汽车销量破38万辆,吉利银河则在3-5月连续三个月实现销量环比正增长。 为进一步提升用户出行体验,吉利银河不断完善纯电和电混、轿车和SUV的车型矩阵,5月首款纯电SUV吉利银河E5全球首秀,集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11合1智能电驱、神盾短刀电池、银河Flyme Auto等行业黑科技于一体,期望重新定义“纯电三好SUV”,为用户带来“好看、好开、好智能”的优质服务。 领克则引领全球新能源高端市场,持续布局车型矩阵,继领克08 EM-P成为20万元以上最受欢迎的插混SUV之一后,领克07EM-P于5月上市,为20万元内中型电混轿车
吉利汽车:一季度营收523亿元创新高,净利同比暴增119%
avatar证悟君
2024-06-02

科学的投资VS合乎情理的投资

A:先把钱放在一边不谈,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B:你放在一边的钱。  上周,3440亿的大基金三期竟只能激起市场一丝浪花,悲观逻辑我能理解:高端芯片不是靠钱能堆出来的。但拉长时间维度看,我们熟悉的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企业,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士兰微,华大九天,北斗星通,北方华创, $华虹半导体(01347)$ ,紫光展锐等,背后都有前两期国家大基金的影子,而且持股比例都不低。如果看过《芯片战争》这本书就知道,苏联当时走的是举国体制,一比一复刻美国芯片,就像四百米赛跑,苏联选手非要精准踩着美国选手的脚印往前走,就很别扭,最终失败了。毕竟高端芯片的投入巨大,失败率极高,就像春天的池塘里,有数以万计的小蝌蚪,你知道,只有个别会长成青蛙。苏联想的是自己挑选,培养青蛙,我们考虑的是让市场筛选出青蛙。国家大基金,相当于由国家来做这个巨烧钱行业的风险投资人,把钱交到更有市场敏感度的企业手里。 比如以华为为核心,发展麒麟,鲲鹏,升腾等,打造芯片半导体的强芯产业链。过去几年,华为已成孤勇者,智能手机和苹果干,处理器和 $高通(QCOM)$ 干,操作系统跟谷歌干,智能汽车跟 $特斯拉(TSLA)$ 干,华为一家单挑纳斯达克指数了。看研发,过去一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十家公司,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就是华为。其他分别是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苹果、默克、微软、百时美施贵宝、三星和大众。笔者继续看好科创50ETF,中证500,主要是边际改善在持续,估值却在地上趴着。目前中芯国际已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的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半导体
科学的投资VS合乎情理的投资
avatar躺平指数
2024-06-20

安卓渠道“跌倒”,心动TapTap“吃饱”

昨天下午,腾讯近期新上线的手游《地下城与勇士:起源》(DNF手游)发布公告,表示因合约到期的缘故,6月20日起,DNF将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平台的应用商店,临近620版本的更新会在游戏内进行,后续新版本玩家可以在官网自行下载。 这个部分安卓平台,包括了华为、OPPO和vivo等厂商渠道,这三家手机厂商均隶属于安卓游戏发行联盟“硬核联盟”,再加上小米等,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安卓用户。 根据行业惯例,目前国内一些安卓渠道向游戏厂商收取高达50%的收入分成,对于后者来说这就是巨大的销售成本。在这样的成本压力之下,游戏厂商的财务水平会变得脆弱,与手机渠道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放弃安卓渠道有很正当的理由。 于是,从米哈游旗下的《崩坏:星穹铁道》,到莉莉丝、鹰角、雷霆、库洛,再到现在的巨头腾讯,拒绝安卓游戏渠道的游戏厂商队伍日渐壮大。不过,这一做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游戏,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也不应把DNF手游的退出,无限制地上升到整个游戏行业和安卓厂商分道扬镳。 正如在消息出来之后,心动公司CEO、TapTap创始人黄一孟所点评的那样: 国内安卓渠道确实恶心,上架不但要被分掉一半收入,自己的官网包还会在安装时被各种狸猫换太子,偷偷替换成需要分成的渠道包,不如直接下架只做官网。我司的《出发吧麦芬》不上渠道也能跑到畅销第四,稳居畅销第一的DNF更是不会有压力,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也一样没必要上渠道,没理由给渠道分成。 是的,只有那些真正优秀、凭借自身的玩法和内容吸引玩家持续付费的游戏,才有资格对安卓渠道说不;只有有能力推出这样游戏的公司,才有机会降低自己的收入成本,将更多的游戏流水转化为公司的盈利,扩大在其他平台上的推广力度,形成流量和收入的正向循环。 当然,选择退出安卓渠道,虽然让这些公司未来的收入不会大比例分给这些手机厂商;但也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安卓手机最直接的入口,想
安卓渠道“跌倒”,心动TapTap“吃饱”
avatar拓拔野
2024-07-22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终于要起来了,雷总的每一次出场都是能带来直接的带动效应,后面就看那 3 款新手机的销量了。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小米这只股其实非常看大盘,大盘好才会真的好起来,也就是港股指数下跌,基本上也会下跌,很少看到在指数下跌的情况下,还能一枝独秀力挽狂澜自己单独涨的情况,而现在港股市场其实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大资金进来,其实波动和幅度都不会太大,大家对于预期也降低一点,现阶段能稳住在 17 以上也算是走出低谷了,散户呢只能说用时间换空间,小米爬坡到 20 目前看来很难再有这种机会了,既有自己利好不断加持,也有大盘节节攀升的情况现阶段还没看到,需要对小米多一些耐心,大家对于小米的心理价位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只有这样才能拿得稳
avatar初善投资
2024-05-08

华宝新能:高成长行业的冠军企业,空间巨大

华宝新能:高成长行业的冠军企业,空间巨大 大家好,我是初善君。 最近一年,市场最喜欢的股票就是账面现金充足、经营现金流不错、盈利稳定的价值股。这几天我刚好看到一家公司,报表货币资金跟市值还高,这不妥妥的投资机会吗。我在4月26日发了一条,结果华宝新能4月29日就20cm涨停。 这究竟是不是一次大机会呢,我们一起看看华宝新能。 1、账面全是钱 先看看华宝新能的资产负债表质量。截止2024年Q1,华宝新能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为36.3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73亿元,其他流动资产余额为8.33亿元(根据2023年年报可知,其中90%以上是大额存单),这里假设8.33亿全部是大额存单等理财产品,准现金高达58.37亿元。 再看有息负债,短期借款2.5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为0.19亿元,长期借款为零,应付债券余额为零,有息负债合计不过2.72亿元。其他负债主要是经营负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余额为2.95亿元,总负债只有6.9亿元。 扣除有息负债后,公司准现金约为55.42亿元,目前公司市值仅为78亿元,准现金占市值的比例为71%。雪球发文时,市值仅为66亿,准现金占市值的比例为84%。这个比例在全A都排名靠前。 公司的货币资金主要来源是2022年IPO募集而来。公司原本打算募资6.76亿元,用于便携式储能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数据来源:WIND 结果机构定价非常高,最终发行价237.5元,实际募集资金56亿,超募资金超过7倍,使得公司募集了大量的资金。这对华宝新能这家公司和他们的投资者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大量的货币资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数据来源:WIND 同时,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还不错,2018年至2023年累计净利润为6.65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73亿元,净现比约为0.56。 当然,现金充足只提供
华宝新能:高成长行业的冠军企业,空间巨大
avatar马虎恶魔号
2024-07-19
就是很多时候大家看不出来他主要想宣扬的是一个什么情况,就是一家初创公司,其实很难保证它的股价的一个稳定的。这个其实小米你别看他从2018年。到现在他依然是一个很菜鸡的一个存在。但是通过这一次,包括这几次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是他的獠牙已经长出来了,之前他的对手是谁?他对手是友商的那几个臭鱼烂虾。甚至现在他都连遥遥领先都不放在眼里 如今在看他的手机,在看他的生态链,包括他的手环手表  包括新风机,包括空调  处处透露着他的野心。包括他敢花那么多钱去造原型车去纽北!我觉得也许应该再给他些时间  毕竟腾讯阿里的年代正在远去
avatar拓拔野
2024-07-24
$小米集团-W(01810)$  上涨动力不足,全靠散户下单撑场面,机构主力倾向于卖出。下午大概率还是会破 16.6,进入 16.5 的区间。对于散户来说现在 16.6 入还是 16.5 入的差别不会特别大,主要看做不做中长线,做中长线的把关键节点还是在 8.21 小米第二季度财报,财报的预期大概率还是超预期的,财报出了之后卖或者继续持有个几天再卖都没问题,到时候有机会上 18 ,获利空间每会大一些,需要耐心等待出手时机。小米的核心涨幅来自于业绩和利润,其他的都是情绪价值,会带来波动但是都站不住,只有业绩和利润能站稳。
avatar伊娃露露233
2024-07-19
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经历盛衰周期,不可能一帆风顺,小米如今的困难也是暂时的,绝对没有到无解的状态,但是,如果不能正视困难,不能吸取雷总此前多次创业发展都遇到的同样的教训,小米的底部就还没有到来。 小米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不需要大书特书,歌功颂德是无聊文人的事情,真正的对小米进行支持人应该是指出问题提供建议,如果这样的做法被看成是“黑”,那一派歌舞升平之后一定是落寞,这也是媒体最喜欢最爱做的事情,前面玩命的捧,后面死命的踩,小米应该走出这样的认识逻辑和媒体包围圈。
avatar美股投资客
2024-07-25
福布斯2024中国最佳CEO揭榜,2021年雷军就已经登上了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的50强榜单第一,当时雷军宣布开始涉足汽车领域,“为小米汽车而战”。三年后雷军重新回归榜单并跻身前十! $小米集团-W(01810)$ 从16个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到如今的首款电动车SU7的热销,你心中的中国最佳CEO也是雷总吗?

以智能化为矛,破局高端,小米汽车重新定义小米

2024年一季度小米集团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27%达75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8%达到65亿元(加回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23亿元为88亿元),无论是消费电子行业周期触底向上,还是小米高端化和出海小有所成,都是蛮不错的。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以后,小米上市以来的营收结构在今年一季度,绝版了。 3月28日的“车圈春晚”令人印象深刻,那是新能源汽车在“遥遥领先”之后更大范围的出圈,截至2024年4月30日,Xiaomi SU7系列累计锁单88,063辆,截至2024年5月15日,Xiaomi SU7系列累计交付10,000辆,2024年6月目标交付量超过10,000辆。 一季报电话会上公司透露,2024年全年新车交付目标冲刺12万辆,根据小米汽车工厂产能预期拍一下数字,假设以26万元为参考均价,未来三年SU7的销量分别为12万辆、20万辆、35万辆,2024年-2026年营收贡献数量级大约可达300亿元、500亿元、900亿元规模。 小米SU7营销的现象级事件,爆表的大数字绝对不是单凭“米粉”一己之力能做到的,从用户成分来看,女性购车占比28%,实际女性用户可达40%-50%,苹果用户占比52.5%,BBA车主占比29%,这正是小米手机所追寻的那一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跃迁,汽车将小米带到了高端化的门前。 实现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跃迁,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去评估,对应为电动化和智能化两个部分,前者更机械更理性,后者更丝滑更感性。 城市NOA角逐,L4之前的你追我赶 目前头部品牌已经将辅助驾驶高速NOA功能作为标配奉上,城市NOA成为智驾差异化优势的核心领域。关于智能驾驶的行业发展,笔者在前文《我们离自动驾驶还有多远?》中有相关详尽的阐述。 小米的智能驾驶为全栈自研,通过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对道路和交通参与者进行实时的建模和识别,小米SU7的自动驾驶系统
以智能化为矛,破局高端,小米汽车重新定义小米
avatar安心睡大觉
2024-05-08

小米年利润预计300亿以上?市值有望上6000亿?!

昨天看到will的文章,也是够提振信心和提高想象力的,具体如下: 图片 根据中金公司的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高达80亿元。这很容易让人简单推算,全年利润为300亿元以上,参照美的15倍估值为4500亿人民币估值,参照苹果28倍估值打7折-8折 大约为5880-6400亿估值。 然而实际我打开这份报告发现,并没有给出这么高的预计呀! 中金调高小米集团-W(01810)2024及2025财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65.12亿及174.98亿元人民币。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01810)“跑赢行业”评级,调高集团2024及2025财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9%及33.7%,分别至165.12亿及174.98亿元人民币。基于对公司汽车业务长期增长信心,目标价升27.8%至23港元。 该行预计,小米集团首季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0.7%至55.21亿元人民币。根据行业数据,首季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4070万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14%,位列全球第三。该行相信,公司出货量强劲增长是由于期内去库存周期形成的低基数,并受惠于公司在非洲、拉丁美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也就是说业绩并不想will说的那么高,当然具体是多少,我们以5月23号官方发出的公告为准。 昨日股价大涨,我认为有两层因素影响,一个是机构一季度业绩预计影响,另一个则是由于华为被制裁影响。 我没法判断谁是主要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1、英特尔下跌明显,高通下跌不明显 图片 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的出口限制,撤销了美国芯片企业高通和英特尔公司向华为出售半导体的许可证。 按理说都会有一定幅度下跌验证看法,可见英特尔下跌3%,高通仅下跌1% 图片 确实如大家所预料的,华为手机没有高通影响不大,但是笔记本电脑上没有英特尔影响要大一些。 也真是感慨华为很厉害。 2.机构对业绩
小米年利润预计300亿以上?市值有望上6000亿?!
avatarstarterpacks
2024-07-19

多才多艺的雷厂长又来整活了!

你见过小米 SU7 汽车模型的零件嘛~ $小米集团-W(01810)$ 给了大家这么多低买的机会,会成为一件好事吗?希望雷总演讲重点说说SU7产能问题
多才多艺的雷厂长又来整活了!
avatar云舒华
2024-07-19
$小米集团-W(01810)$ 这演讲就是为了让大众共情+洗脑的,没啥干货。
avatar周小小88
2024-07-19
埋伏演讲,希望周一高开 $小米集团-W(01810)$
avatar辛达吉73
2024-07-19
【投票贴】现在CEO都喜欢搞演讲呢[微笑] 今晚雷总直播你最期待听到什么内容?
avatar你还会爱吗
2024-07-22
$小米集团-W(01810)$ 如果月底过20,得改口从军儿到雷神了!

【财报解读】小米集团Q1营收超755亿元,同比增长27%

$小米集团-W(01810)$ 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 营收755.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0% ; 经调整净利润64.91亿元,同比增长100.8%。 分业务来看, 智能手机分部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350亿元增加32.9%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65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 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30.4百万部增加33.7%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40.6百万部,大大超过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9.8%的同比增幅(根据Canalys数据)。智能手机的ASP于中国大陆及境外市场同比分别上升,然而,由于ASP较低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比增加,智能手机的整体ASP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每部人民币1,151.6元轻微减少0.6%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每部人民币1,144.7元。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68亿元增加21.0%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04亿元,主要是由于平板、智能大家电及可穿戴产品收入增加。平板收入同比增加70.5%,主要是由于小米的平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加92.6%(根据IDC统计)。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加46.0%,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的空调、冰箱及洗衣机出货量增加。 2024年第一季度的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收入较2023年第一季度保持稳定。 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70亿元增加14.5%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80亿元,主要是由于广告业务收入增加,惟部分被游戏业务收入减少所抵销。境外互联网用户数的持续增长使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8亿元增加39.0%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5亿元。 2024年
【财报解读】小米集团Q1营收超755亿元,同比增长27%
avatar话题虎
2024-07-01

董明珠怒怼小米“毫无技术”!“空调业第一”你站小米还是格力?

“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你的技术是什么?”6 月 28 日格力电器股东会上,董明珠在谈及行业竞争时直接对小米空调 " 开战 ",直言小米缺乏核心技术[暗中观察] $小米集团-W(01810)$ 当前小米方面并未做出回应。事实上,这也不是董明珠第一次怒怼小米,早在14年小米进军空调业,入股美的时,董明珠就公开怒怼两家是“骗子集团”。。[吃瓜]从京东和天猫的数据来看,尽管小米空调在“618”等促销活动中表现强劲,但在市场份额上仍然与格力、美的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从研发费用来看,小米2023年全年研发支出人民币191亿元,同比增长19.2%;格力电器同年研发投入70亿元,同比提升8.97%。亲爱的小虎们:这场技术与市场的较量[微笑]你是站小米还是格力?空调市场的真正大佬是谁?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或看法,一起瓜分1000虎币奖励!🎁🎁
董明珠怒怼小米“毫无技术”!“空调业第一”你站小米还是格力?

三大业务齐增长,小米驶入盈利快车道

本季度内, $小米集团-W(01810)$ 的硬件业务明显走强,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超预期。大核心业务的回暖,加之市场对汽车业务的持续热情,小米或将迎来新一波上涨。 小米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这张成绩单备受关注,因为这也是小米SU7上市后的首份财务成绩单。 本季度,小米的好消息,三大业务板块均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集团整体同时实现了增收与增利。经调整净利润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5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也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好消息。  下一阶段,面对暴增的订单,小米汽车要如何实现产能爬坡,以及随着汽车的上市与销售,小米集团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其“人车家”的生态闭环,成了业务的关键。  三大业务齐增,规模与利润并重 小米传来捷报。 5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其中集团实现营收755亿元人民币,连续两个季度双位数增长,经调净利同比大增100.8%,达65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营收、盈利双增的背后是三大主流业务共同增长。  拆开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本季度实现营收465亿元,连续4个季度环比增长,3个季度同比增长,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33.7%至4060万台。据Canalys数据,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市占率达13.8%。  手机出货量增长的同时,在全球化和高端化的推动下,小米手机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在增长,本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达到了14.8%,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0%至人民币204亿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4.1个百分点至19.90%,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IDC
三大业务齐增长,小米驶入盈利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