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投资学
韭菜投资学
微信公众号:韭菜投资学
IP属地:未知
6关注
872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30

给2021年的投资做个总结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写了篇《给2020年的投资做个总结》。 当时的市场,以各种茅为代表的龙头股经过了一年多的上涨,继续高歌猛进,而中小盘持续低迷,被市场遗忘。偏好龙头股的主动基金纷纷业绩大增,一时风光无两,吸引了大批基民涌入申购。 那时流行一些说法,由于外资进入,A股会美股化,那么: 1. 今后都将是大盘股的天下,中小盘不行了; 2. 资金将集中在优质龙头股,马太效应将导致强者恒强; 3. 消费股是长期跑赢大盘的优质赛道。 我在2020年总结里,针对这几条一一做了反驳,认为大小盘风格轮动始终会发生、龙头股估值过高上涨无法持续、消费股不一定能持续跑赢大盘。 这些判断在2021年全部应验,下图里我画了4个指数,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跑赢代表大盘的沪深300近20%;代表龙头股的茅指数和沪深300差不多,不再有超额收益;而消费股还弱于沪深300。 我写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观察市场的时候,最好不要只着眼于近期的局部。在某个时期内,市场是会有鲜明的风格特点的,某种特征的股票会出现集中大幅的上涨,人们往往愿意相信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并找出各种理由支持。 比如买茅指数涨了,就觉得我买的是好公司,好公司自然会一直带来好回报;比如买宁组合涨了,就觉得我买的是朝阳产业,高成长自然会一直带来好回报…… 但实际情况是,当前涨得好的,将来未必继续好;当前一直跌的,将来也未必不会反转。从历史上看,无论美股还是A股,风格轮动以数年为单位,总在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风格轮动,这种轮动又该如何把握呢? 驱动股票上涨的动力来源有两个,就如市盈率的公式: 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 第一是公司业绩的增长,即每股收益的提高,第二是股票估值的提升,即市盈率的提高。 这两个因素里,业绩的提升通常是比较缓慢的,需要很多年时间才能逐步实现,某种风格要想大涨,往往都要依靠估值的提高,而影响估值的又有三个因素: 第一,市场的利率水
给2021年的投资做个总结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9

关灯吃面也可以多加点葱花了

今天跌不少,先说个好消息冲冲喜: 国务院宣布,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的优惠政策,明年不取消了,将延续到2023年底。 2019年开始实行个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以来,咱们每年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都要汇总起来统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是阶梯税率,赚得越多缴纳的就越多。 对于年终奖这种一年发一次的收入,新政策也是要求纳入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但是给了3年的过渡期,在2019-2021年,咱们可以在汇算清缴申报的时候,自由选择年终奖单独缴税,还是纳入综合所得一起缴税,这两种方案算出来的税不一样多,那咱们肯定是比一下,选缴得少的那个。 对于年终奖比较高的人来说,大部分都是选单独缴税更划算。按照原计划2022年过渡期结束,统一要并入综合所得缴税的话,那税赋就会变高,之前我身边朋友好多都在担心明年到手钱变少。现在国家又给了2年优惠期,还可以自由选,实实在在给省了钱。 你们看,明年炒股的子弹又变多了,关灯吃面的时候也可以多加点葱花了,有没有开心一点? 其他信息: 1. 昨天有好多人问兴业转债要不要缴款,会不会破发,我直接说下评估可转债的方法吧,以后大家自己就可以分析了。 最简便常用的就是市场比较法,看市场上类似的转债多少钱。比较的时候,有这几个要素: (1)看评级,跟同评级的比,比如兴业转债是AAA级,那就跟AAA的转债比。 (2)看行业,银行最好办了,同质化非常高,直接筛选银行转债来比。 (3)看正股/转股价,这个比值也叫转股价值,影响可转债的期权价值,找比值接近的来比。 (4)看下调转股价、回售、强赎各种条款,以及利率,如果有条款相近的最好。 基本上能找到满足前3条的,就能比个差不多了。数据可以去集思录网站看,它里面实时数据里有个可转债栏目,这些信息都有,还可以直接筛选评级和行业,很方便。 比如我筛选出AAA的银行转债,你们看最便宜的也有105元: 然后看最后一列转股价值,这
关灯吃面也可以多加点葱花了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8

发现了一个不大行的行业

今天有几个事儿值得说说,我就直接一二三开始了。 第一个,又有两只新股破发,奥尼电子、南模生物,分别跌了12%和18%。 新股执行定价新规后,破发倒也没什么不正常,但我今天在论坛上转,看到有网友说破发集中在医疗保健行业,就想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统计了一下,定价新规后已经有111只新股上市,破发14只,里面真的有6只都是医疗保健行业的,而且其中4只是单签亏钱最多的前4名。 但因为每个行业上市的新股数量不一样多,会不会是医疗保健行业新股多所以破发的也多呢?我又统计了一下各个行业的破发率,发现确实医疗保健行业破发率最高,有三分之一都破发了。下图是各行业破发率: 这里面金融、能源、日常消费三个行业,破发率是零,原因是发的新股太少,没什么统计意义。工业、材料、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这5个行业新股都比较多,我又统计了一下它们新股的平均涨幅和中位数涨幅,按首日收盘价算的: 看起来医疗保健行业的新股确实不大行,比其他行业明显弱。我猜想这可能和生物医药股定价比较难有关系,研发投入大,将来能否成功又有不确定性。 就比如港股上市的开拓药业,今年因为研发新冠药物大涨,是十倍牛股,但今天公布三期临床中期分析数据不顺利,股价大跌70%,把今年涨幅都跌回了。 这类股票在结果出来之前怎么去定价,那市场肯定有非常大的分歧。新股询价的时候,网下投资者可能比较看好,但发出来后市场并不认,可能就是造成了医疗保健行业新股收益偏低的原因。 如果你对打新破发非常敏感,那今后对医疗保健行业的新股可以更慎重。 第二个,是知名量化私募基金幻方发了一封致投资者信,因为旗下基金出现历史上最大回撤向投资者道歉。 幻方是个纯量化的公司,既做AI量化选股来长期持有,也做高换手来交易波动。之前的业绩很好,但今年下半年开始并不顺利,把上半年赚的钱都亏回去了。 公司总结问题,一是市场风格切换太快,导致AI决策过于冒进,买卖点没把握
发现了一个不大行的行业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7

果然,人多的地方就没钱赚了

首只北交所新股,威博液压,打新结果出炉,竞争太太太激烈了。 中签率0.04%,比之前精选层时代低了一个数量级。顶格申购390万元,也只能中200股,市值1936元,而占用资金5天的成本大约就1500元,新股涨幅要78%以上才能回本,感觉也没什么肉。 北交所的新股,在申购时候就要先缴款,之后根据缴款金额多少按比例分配,缴款多分得就多,算出来每够100股就给分配1手,多于100股的零头部分抹去,统一收集起来后,再按照缴款金额排序,每人再分100股直到分完。 这个规则对小资金不太友好,这次申购金额在约63万以下的人,就都没中签,也排不上零散股,白打了。一共75.2万户申购,最终中签的只有6.4万户,将近69万人纯陪跑。 这样的话以后散户就没什么参与意义了,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买个货币基金5天还有点利息。大户由于时间成本的问题,收益率看着也不高……感觉略为鸡肋,果然人多了就赚不上钱了。 其他信息: 1. 今天出了关于房地产税的新闻。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总结2021年工作的时候,说本年已推进的工作包括“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这个指的应该是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但在后面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的时候,没有具体提到房地产税,看起来对房地产税试点的推进还是比较谨慎,留了活口。 现在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依然是坚持房住不炒,但是多了“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这样的表述,我感觉政策环境从之前的收缩转为更偏向于维护稳定。 2. 有好几个读者问,IC期指近月为什么升水,升水了怎么办。三个原因: (1)打新收益下降,就会导致贴水幅度的缩小。打新收益下降会导致做空需求减少,我举个例子,比如做绝对收益策略的基金,他们选出认为表现好的股票后,会做空期指来对冲掉大盘的风险,就赚持仓股票超越大盘指数的那部分超额收益。而打新一直是A股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这部分收益
果然,人多的地方就没钱赚了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4

影响股债性价比的因素

这个专栏周五更新,聊投资思路和理念。之前有读者问能不能推荐一些有系统性的投资入门读物,这个专栏就挺合适,点上面专栏名称可以看历史文章。 上期咱们说到,在资产组合里加入债券,既能减小最大回撤风险,还有望提高收益。那债券都有些什么特点,又该怎么选择呢?本周开始咱们来说说债券。 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一笔债投出去,收益有多高(利率)、能不能收回本息(安全性)、多久能收回来(期限),这三个因素确定了,这笔债的特点也就都出来了。固收类资产最关键的就是这三个要素了:利率、安全性、期限。 咱们今天先来说说第一个要素,利率。 目前国内大部分债券,都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个人投资债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机构发行的产品,比如债券基金。 既然债券总是能收到利息,是赚钱的,那为什么买债券基金有时候还会亏损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通过基金来投资债券的时候,并不能总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利息,比如当我们赎回的时候,基金持仓里肯定还有很多没到期的债券。这些债券值多少钱,需要按市场价进行估值,而影响债券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市场的利率水平。 市场利率水平和债券的价格是反向变化的关系。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价格将下降;当市场利率水平下降时,债券的价格将上升。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现在市场利率水平是5%,发行100元债券,一年之后连本带息收回105元。我们买了一张这样的债券,结果刚买完,市场利率水平就上升了,变成10%了,这时候我们持有的这张债券,价格会怎么变呢? 由于市场利率变为10%,意味着现在新发的100元债券,一年后就可以收到110元,那么我们手中这张只能收到105元的债券,肯定就不值100元了,而只能值105/(1+10%)=95.45元,也就是当市场利率从5%上升至10%时,我们原来买的利息是5%的债券,价格就从100元跌到了95.45元,即:市场利率和债券价格的变化是反向的。 需要理解的是,无论市场
影响股债性价比的因素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3

分红需要缴税的哦

腾讯今天干了件很特别的事儿,要将自己持有的京东股票,当作分红派发给股东。 对腾讯来说,相当于大幅减持了京东,之前持有京东17%的股权,送完之后还剩2.3%。 腾讯给出的解释是:“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股东分享收益,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意思就是说腾讯要投成长期的企业,已经长大了的,就要退出。 也有分析认为和反垄断有关,说腾讯可能在考虑收缩投资阵线,毕竟京东一直是电商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样突然就退出了,看起来还是有点奇怪。 市场的反应很直接,今天腾讯股价大涨了4.24%,派发的这些京东股票,相当于2.6%-2.7%的股息率,在腾讯的分红史上属于相当大的手笔了,高分红提振股价。 另一方面,京东分到投资者手里后,很多人可能就不想持有了,就会带来抛售压力。今天京东大跌了7.02%,另外也被腾讯投资的美团、拼多多、快手也都下跌。 腾讯到底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我就说说对咱们投资者的影响吧。 2022年1月19日收盘前持有腾讯港股的人,都可以享受这次分红,每持有21股腾讯,可以获得1股京东港股。大陆和香港的投资者,都是直接领股票,预计在2022年3月25日左右,会发放到证券账户里,美国投资者会折算成现金发放。 如果是通过港股通持有的腾讯,虽然京东不是港股通的标的,不允许买入,但不会影响接收,收到京东股票后可以使用港股通卖出。 然后就是税,我们收到股票分红,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的问题比较复杂,咱们借这个机会正好系统写一下,我会把这篇设为自动回复,私信公众号“分红”就有了,以后忘记了可以来查。 先说A股,A股分红,无论是现金分红还是送红股分红,都要根据持有时间收个人所得税。持有不足1个月,收分红金额的20%;持有1个月至1年,收10%;持有1年以上免收,鼓励长期持股。 税并不是在
分红需要缴税的哦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2

出了一种新基金

最近出了一种新基金,叫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可以作为中短期低风险投资的工具,我来给大伙介绍下。 顾名思义,这些基金就是投资同业存单的。同业存单可以理解为银行发的一种债,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投资者是其他金融机构。由于是银行发的,大多信用比较好,在市场上买卖的流动性也比较高,属于一类低风险的固收资产。 以前个人是不能投资同业存单的,现在就可以通过这些基金来投了。目前首批有6只同业存单基金,跟踪的都是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AAA是信用评级里的最高级别,也就是说这些基金买的同业存单都来自信用情况最好的那一档银行,信用风险非常低。 同业存单基金的收益风险定位,大致就处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 我画个收益曲线对比图吧,看起来直观: 绿线是中证全债指数,代表债券基金。虽然债市整体是上涨的,但是也会有牛熊切换,波动还是有的。当然这个波动比股市小多了,大部分时候,持有债券基金1年以上,都能获得正收益,实在买的位置太背了,一年半左右也能解套了。不过前提是,买的债券基金没有踩到信用违约的雷,踩雷的话就太伤了,什么时候能回来可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买债券基金的时候,一般都考虑买大规模、分散性好的,再同时多买几家不同公司的分散风险。 粉线就是货币基金了。货币基金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来估算净值,它不考虑债市的涨跌,而是把持仓债券预期收到的利息,分配到每天,这样每天净值就会涨一点点,而不受债市波动的影响。也是因为采用摊余成本法,它买的债都必须是很快就要到期的、风险很低的债,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真的收到利息,因此收益回报就比较低。 黑线是AAA级同业存单指数,它的收益率比货币基金高一些,比债券基金低一些。它是受债市波动影响的,波动比货币基金大,图里我画红箭头的几个地方,可以看到同业存单指数是有下跌的,也存在短期浮亏的风险。但相比债券基金,这个波动就小多了,而且它的信用风险会明显更小,不太容易踩信用违约雷。 首批这
出了一种新基金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1

你们看,今天涨了吧!

最近A股和海外市场相关性挺高,前两天全球市场都跌,A股也跌,今天全球市场反弹,美股、欧股、亚太都上涨,A股也不例外。 前两天留言里有读者问,市场跌这么多,怎么不写写?实在是没什么好分析,涨涨跌跌,只能事后归因,而做不到事前预判,那就对决策没太大意义,何况还有很多时候,市场的波动就是随机的,连事后归因都没法做,那就更没什么好写了。 你们看,如果昨天分析为什么跌,今天就要分析为什么涨,长此以往,还不得精神分裂了 我现在觉得,业余投资者做投资,最好的状态是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疏离感。不要让市场的波动过于影响自己的情绪,老是崩着那根弦,心态不稳就越容易出昏招。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钱也不会少赚。 长期看公众号的读者都知道,我推荐的基本方法就是5点: 构建分散化组合、坚持长期持有、避免高位买入、做好资产配置、熟悉市场规则。 构建分散化组合,是为了弥补业余投资者没有投研能力、不擅长选股的问题,要么分散买优秀基金经理,让机构去帮咱们选股,要么买指数求个平均。 坚持长期持有,是为了弥补业余投资者不善于择时的问题。实际上专业机构投资者大多也不擅长择时,归因来看,能通过择时获得收益贡献的基金经理少之又少,还不确定是否是运气因素。解决方法就是长期持有,不择时,只去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回报。 避免高位买入,是针对A股的特点来的。A股投资者人数多,羊群效应明显,经常大家一起涌入涌出,市场估值大起大落。再好的股票和基金,买在太贵的位置,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套;而想要好回报,也离不开一个足够低的成本起点。买入的时候还是看下市场的估值水平,不需要精确,判断个大区间,高的时候不买,中等正常买,低的时候多买。 做好资产配置,是指通过股、债和其他资产的搭配来实现流动性管理、风险控制、提高收益风险比。能至少3年不用的钱再买股票或者权益类基金,未来有使用需求的钱,就考虑固收,这样可以防止在市场低
你们看,今天涨了吧!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20

热点太多了都不知道先写哪个

降息啦同学们,每月20日是LPR利率公布日,今天是时隔20个月之后再次降息。 1年期LPR利率降低5bp,报3.80%,5年期LPR利率维持4.65%不变。 不过这次降息有点特殊,从市场表现上也能看出来。以往降息都属于利好,股市就算影响因素多不一定涨,债市也应该涨,但今天股市和债市都是下跌的。这是为什么呢? LPR利率是目前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它的定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LPR=央行MLF+银行报价加点 第一部分MLF,叫做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借钱给银行的利率,由央行决定,它反映了央行的意图,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成本。 第二部分银行报价加点,是由18家银行报价,去掉最高最低,平均出来的,反映了银行对信贷资金成本的定价。 以往降息,大都是MLF驱动的,也就是央行主动来调节利率,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因此对债市是利好,同时也增大了股债利差,有助于提高股市的估值。 而今天的降息,MLF利率没变,是银行对1年期报价加点降低了5bp。 银行愿意降低加点报价,主要原因是因为降准之后,资金变多了,资金成本也变低了,因此可以降低贷款报价,以提升贷款需求,把多出来的资金贷出去。 所以今天LPR降息,主要影响的是信贷利率,而不是货币市场利率,对债市就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再加上降准之后市场对银行下降报价已有预期,因此市场反映不大。 这次降息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明年开始,基于1年期LPR的浮动利率贷款,都会下调,可以节约企业的财务费用。这属于宽松信贷的信号,有助于缓解企业盈利下滑的压力。 咱们房贷挂钩的是5年期LPR利率,这次报价没降,每月偿还的房贷金额并不会减少。 其他信息: 1. 薇娅偷逃税被罚13.41亿,热搜你们肯定都刷到了,我就不重复了,但我猜好多同学应该没搞明白她是怎么偷逃税的,就我的理解说说这个吧。 一个人劳务报酬赚了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现在是根据年度总收入汇算清缴,累进分
热点太多了都不知道先写哪个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9

假外资被禁了

周末有个新规,证监会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核心的修改,是不再允许内地投资者走沪深股通买A股。 沪深股通,就是我们常说的北向资金,是从香港过来买A股的投资者。其中绝大部分是外资,但也有一部分,本来就是内地资金,借道香港绕一圈再回来买A股,俗称假外资。 为什么要借道香港呢?第一香港融资便宜;第二香港允许上的杠杆率高。在内地券商融资上杠杆,能加1倍最多了,融资利率5%-9%。在香港券商融资,加到两倍很普遍,再加上配资,反正融资利率便宜,整体就能做到5-10倍。 这种高杠杆的资金肯定不是长期配置盘,要么就是短线炒作的,要么就是做量化高频的,而这两种交易风格都容易引起市场波动,特别是在高杠杆下一旦遇到突发风险,就容易触发连环踩踏式爆仓,2015年杠杆牛后的股灾就是前车之鉴,市场没有流动性,想止损根本卖不掉,只有层出不穷的卖盘。 这次修改规则,就是提前打补丁,长期看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短期来说A股少了一部分资金,不过据说借道资金目前的量还不大,交易额占北向的1%左右。而且还给了过渡期,政策实施之日起1年内,沪深股通不得新增内地投资者,但已持股的存量内地投资者可继续买卖A股。1年之后,存量投资者不得再买入A股,所持A股可继续卖出。处理得很平滑,冲击有限。 我读者里应该有些是用港股账户来交易A股的,就要注意一下这个新规,现在还没正式出,等出了之后,就还有1年时间。 其他信息: 1. 网传茅台搞了个活动,持有1手及以上茅台股票的股东,可以原价购买2瓶飞天茅台,打官网上的电话可以登记,然后等当地直营店通知取酒。按现在市场价算,原价买至少赚1000元,2瓶就是2000元,贵州茅台一手现在20万元,相当于额外分了1%的红,那周一至少应该高开1%以上才对。 2. 第一高价新股禾迈股份周一上市,涨跌10%就是2.8万,祝中签的各位好运,我没中就看表演了。
假外资被禁了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8

下周开始,推荐的产品要陆续下线了

互联网保险新规,年底前有一大批网销保险都要下架了。 上个月我写解读的时候,本来预计主要影响的是储蓄险,而像重疾险、定期寿险这类保障型产品影响不大——虽然老产品也需要下架,但公司可以同时备案符合新规的新产品上线,就不会影响我们购买。 但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看,当时的估计过于乐观了。12月以来,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在官网公告,说自2022年1月1日起会暂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也就是说,目前月度产品推荐中的重疾险、定期寿险,老产品下架后,这些公司不会再推出新的网销款。 公告说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大多是中小型保险公司,有些是不满足互联网保险新规资质要求的,但也有满足资质要求,主动做出的战略性收缩的,我猜测因为在新规下对互联网保险的限制诸多,对中小公司来说也要考虑性价比,可能就不如回归线下业务。 不管原因是哪个,导致的结果就是,明年起网销保险产品,暂时将主要由大中型的保险公司提供。相比中小型公司,大中型公司的产品在定价上通常存在一定的溢价,因此可以推断,明年咱们在网上能买到的保险产品,相比现在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近期有需求的小伙伴,如果健康告知符合要求,可以抓紧时间在产品陆续下架前把心宜的产品赶紧配齐了,还在考虑的也抓紧时间考虑,目前这波高性价比产品,也就再能卖十来天了。 我做了一张下架时间表: 重疾险推荐3款,根据自己情况来选。 1. 首推信泰人寿的达尔文5号焕新版。 下周一(12月20日晚23点)率先要下架了。这是一款单次赔付的旗舰型产品,保障全面,60岁前确诊重疾多赔80%保额,包含癌症晚期的创新责任。缺点是对投保地域有要求,部分小伙伴可能买不了。推荐的投保选项是:保额46万+终身+30年缴费+不含身故+癌症二次赔 2. 买不了达尔文焕新版的小伙伴,如果是35岁以内,推荐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泰人寿的达尔文5号荣耀版。 12月31日23点下架。这是一款设计灵活
下周开始,推荐的产品要陆续下线了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7

本公众号全球首发

以前每周五,公众号都会放一首我妹妹唱的歌。 后来据她说“忙于学业”,就断更了好久。 但是今天有新歌了,而且是原创歌曲。 本公众号全球首发!点进来的各位,你们都是全球首发见证人! 这首《岁月无声》,送给大伙。 要记得哦,我这一直是财经/旅游/音乐/闲扯的斜杠公众号,尽管后三个斜杆都划水+拖更,新读者都不知道 但是做投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啊,赚更多的钱,就是为了旅更好的游,听更美的歌,有更闲的功夫去扯! 我这么有趣的人,后面的斜杠可万万不能丢~ 歌手:魏小茄  词曲:鹿语 还没想过 会有一天 一个人生活 没有你的消息 看不到你身影 我孤单又落寞 偶然想起 某年某月 温柔的云朵 我牵着你的手 你揉着我的发 风在耳边吹过 思念的枷锁 一点一点 积累成河 还是没有勇气把那句话 大声对你说 穿过岁月无声斑驳 还剩下什么 走过旅途所有曲折 伤口还难愈合 光阴似箭无处闪躲 心痛也快活 如今的你何处漂泊 能不能别错过 光阴留下无解题让人猜 如梭如白驹过隙般飞快 最后还是离开 你无声消失在未来 我妹妹的音乐视频可以在B站搜索“魏小茄”。 周末愉快~
本公众号全球首发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6

保险指数基金也重仓宁德时代

今日热搜,是宁德时代被一只保险指数基金调入成了权重股,占比超过10%。 这只基金代码是167301,简称是方正富邦中证保险。现在买保险的基民,大部分都是觉着保险跌了不少,想买个低估值标的,一听说基金把估值这么高的宁德时代调成了重仓股,就炸了锅了,纷纷质疑基金高位接盘。 基金公司觉得自己也有委屈,这个基金是一只跟踪保险行业的被动指数基金,持仓拿什么,全是按指数来的,并不是基金经理做的决策。 那保险行业指数里为什么有电池茅呢?原因是保险上市公司数量太少了,平安、人保、太保、人寿、新华保险、天茂集团,就这么6家,没了。成分股太少,做指数基金就很困难,单只成分股权重就会很高,指数的走势被一两个权重股绑架,这样就丧失了指数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证方正富邦保险主题指数的编制方案里就规定,当保险行业股票数量不足20只时,会将投资参股保险公司金额大于1000万的上市公司,按照参股比例高低排序,纳入成分股,直到补足20只。而宁德时代就是因为投资了小康人寿30%的股权,被纳了进来。 这种处理显然不合理。虽然参股了保险公司,但宁德时代的主业是造电池,保险的贡献很小,把它放在一只保险行业被动基金里,肯定偏离了投资人的目的。 仔细看的话,这只基金其实一直只有75%的仓位是保险股,剩下25%的仓位就是各种参股保险的上市公司,除了宁德时代,还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交建、完美世界……反正都是你想投资保险股时根本想不到的公司。那这个锅其实应该是产品设计来背,设计出来一只保险基金,但是有25%的仓位是其他行业股票,方案本身就有瑕疵。 要我说就根本不应该做保险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优势是轻松实现分散化,但对于公司数量很少的行业,就没必要了,大家直接买个股更省事,还能顺便当门票打个新。以后大家买小行业的指数基金时,也多留个心眼,先看看基金季度报告,里面会写十大重仓股,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保险指数基金也重仓宁德时代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4

大佬说未来10年股市更赚钱

今天的热点是安信证券策略会,因为有宏观大佬高善文的演讲。市场对他的关注度一直比较高,朋友圈都是各种转发。 高善文先谈了房地产,我听完主要是3个观点: 1. 房地产的需求会下降。房地产有三大需求来源:城镇化后新增人口要买房、城市居民有改善需求买房、房屋到寿命后要更新重建。目前这三个来源——城镇化速度在减慢;这么多年居民能买的也已经都买的差不多了;房屋寿命至少到2030-2050年才有大批置换需求——看起来都不太旺盛,因此房地产的未来需求会弱于之前。 2. 地产行业面临第三次转型。地产行业在2015年以前是第一种盈利模式,即地产公司拿了地之后囤着慢慢卖,因为房价是上涨的,这种模式就很容易增厚ROE。2015年后,各地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囤地就有问题了,比如囤着囤着遇到当地限购了,房子卖不出去,资金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2015年后,地产公司改走第二种模式,高周转,房子只要可以预售了,就以最快速度卖掉,回笼资金再盖新房。这样虽然房子的利润薄了,但周转的次数多了,也能赚钱,这个模式就让一些地产公司的销售规模迅速扩大。 到了这两年,地产融资政策变了,高杠杆的企业融资被收紧,针对项目预售款的管理也变严格了。这样一来,依赖高杠杆的高周转模式,就转不动了,一些房企就出了流动性问题。对目前地产行业的流动性问题,高善文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流动性危机将得到有力的控制,不过高周转模式未来也不可能持续了,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要进入第三种。 房地产企业既不能加高杠杆,也不能高周转,那想维持合理的ROE怎么办呢?仅剩的办法就是提高销售净利率。而销售净利率提高有三条路:第一提高房屋售价;第二降低房屋成本,包括土地价格和建筑成本;第三公司精细管理节约各项运营成本。 哪条路都不容易。房住不炒,提高售价看起来希望不大;降低土地价格要和地方政府博弈,空间也有限,降低建筑成本要找建筑公司压价,可建筑公司也没啥钱。那
大佬说未来10年股市更赚钱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2

今天快过完了,明年咋办呢?

接着昨天的牛市复盘说,咱们从近15年的5轮牛市中,总结出了一些共性: 牛市需要一个足够低的起点,这个低点可能来自于外部利空因素的打压,也可能来自市场快速下跌后的惯性超跌,总之需要一个估值足够低的位置来给上涨留出空间。 股市上涨的两大动力——业绩和估值中,估值提升对牛市的贡献更大。往往是在低估值起点,出现政策向宽松转向,带来市场预期的改变,从而引发了估值的修复。 而业绩的提升对上涨的直接作用较温和,但它提供了高估值所需要的基本面支撑,业绩得以确认、变好,有助于让市场找到给股票更高估值的理由。 但如果一味拔高估值,基本面无法跟上的话,在超高估值的牛市后,很可能出现杀伤力巨大的杀估值下跌。 分析现状的话,咱们也可以从估值、基本面、政策导向三个角度来看。 1. 估值 整体来看,A股目前的估值处于近15年的中等水平,市盈率处于55.80%分位,市净率处于46.50%分位。 但由于处于低利率环境,债券的利息回报没那么高,再加上通胀影响,如果我们看股票和债券的相对性价比,那还是股票略好。我们的股债利差估值法显示,目前处于30%的分位,这个值越接近0%,就说明股票的性价比相对债券越高。 再看行业,目前的特征是行业估值水平极度分化。虽然市场整体处于中等位置,但部分行业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而另一部分行业则处于历史低位。此外,同行业中龙头股的估值更高,中小盘股的估值更低,两者的估值差,之前也达到了历史极值,近半年才有所收窄。 所以从估值角度看,市场整体并不处于“足够低的起点”,缺乏大牛市的机会。行业之间则有显著的区别,部分行业和股票已经到了需要担心危险的高度,而另一部分行业从估值看不高,具有修复的机会,但需要契机带来市场预期的转变。 2. 基本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虽然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面
今天快过完了,明年咋办呢?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1

5次牛市复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了,每年末的这个会议,都是给来年经济工作定调的,今年会议通稿里出现了一些新提法。 大伙关心的肯定是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在考虑这个问题前,咱们可以先做个历史复盘。过去15年,A股出现过5次牛市,牛市因何而起,因何而终,与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控有什么关系? 下图是万得全A指数走势,我在图上用红色箭头标出了5次牛市: 咱们先说说各轮牛市的背景: 第一轮牛市是2006-2007年,经济高增速甚至出现了过热迹象,企业高增长,同时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估值也提升很快,引发了股市全面上涨。2007年初,政策开始逆向调节,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但股市仍然一路高歌猛进,情绪极度高涨,当时大盘股冲击百倍PE不算稀奇,很多人觉得上证指数万点不是梦。 这轮牛市的驱动是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是A股近15年来最大的一次全面牛市。但结局并不美好,由于过高的估值,导致泡沫破裂后市场出现了70%左右的巨大跌幅。 第二轮牛市是2008年末至2009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全球经济急刹车,我们的宏观政策也从调过热转向保增长,4万亿投资宛如一针强心剂。 这轮牛市的逻辑是逆境反转下的政策宽松,次贷危机先导致股市砸出了足够低的点位,随后强力政策出台扭转了市场预期。 第三轮牛市是2014年末到2015年中,准确地说,这轮牛市应该分为两段,第一段从2013年就开始了,创业板独立于主板,先走出翻倍行情,随后到2014年末,才进入了全面开花的普涨牛市。 创业板的上涨,同样是业绩和估值的双推动。那时候创业板出现了许多区别于主板传统行业的新兴企业,集中在TMT领域,市场的普遍认知是创业板代表新经济,要经济结构转型,就要做大做强创业板,解决新经济企业的融资问题。 但如今回顾我们会发现,很多创业板企业的增长,并不是内生的,而是依靠不断的收购。未上市的资产估值较低,装入上市公司后,估值就会出现跃升,这才
5次牛市复盘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10

高回报不一定要高风险

这个专栏周五更新,聊投资思路和理念。之前有读者问能不能推荐一些有系统性的投资入门读物,这个专栏就挺合适,每次一篇,看起来也不累。 前几期咱们讨论了股票投资策略,通过挖掘自己的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择时和选股策略,来争取超额收益。今天咱们开一个新的话题,资产配置。 一直跟这个专栏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咱们之前分析过,股票和房产是长期回报最好的两类资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配置其他资产呢? 显而易见的理由有两个: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因为股票和房子的价格都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并不能随时以理想的价格变现,因此对于需要随时取用的钱,就不适合投资它俩,而应该去投一些低风险、可以随时变现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此外,如果无法承受比较大的浮亏,那也就不能全仓这类波动大的资产,可以分一部分仓位配置在债类上,以减小波动。 但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即便没有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问题,做资产配置依然能够为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带来好处。 我举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只用一个最简单的资产配置策略:每年年初将资产平均分成两半,一半买债券,另一半买股票,持有一年。到下一年年初的时候,由于股票债券的涨跌,仓位就已经不是5:5了,这时我们重新调整一次,将股债比例恢复成各一半。 为了有代表性,这里股票我们就选最常见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来代表,它就相当于是买入沪深300ETF的收益。债券我们选择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来代表,这个指数相当于买入全市场债券所能获得的平均收益。 我们比较三种策略:只持有股票、只持有债券、股债各半每年平衡,来看看从2007年以来近15年的收益率: 结论是: 只买债券的话,15年的总收益82.06%,年化收益4.39%,最大年跌幅-0.29%。 只买股票的话,15年的总收益222.26%,年化收益8.75%,最大年跌幅-65.61%。 各买一半每年平衡,15年的总收益263.31%,年
高回报不一定要高风险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09

转折信号

今天统计局公布了11月通胀数据,CPI同比上涨2.3%,PPI同比上涨12.9%。 CPI代表的是消费品价格,PPI代表工业原材料价格,我们除了分别观察它俩之外,还会观察CPI和PPI的差值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剪刀差。 当CPI-PPI下行,就说明上游原材料相对下游消费品有更强的涨价趋势,上游的利润扩张,而下游的利润被压缩;反之,当CPI-PPI上行,说明下游消费品相对上游原材料有更强的涨价趋势,利润由上游行业向下游转移。 本月CPI和PPI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转折信号,CPI-PPI一改之前的下行趋势,出现了反弹。我画个图吧,绿线是CPI,黄线是PPI,黑色线就是CPI-PPI,图中可以看到,2020年下半年以来,黑线一路下行,直到本月才出现了首次反弹: 目前市场的主流看法是,未来CPI有望小幅回升或趋稳,PPI将逐步回落,而黑线CPI-PPI将继续回升。 对市场的影响,就是会改变上下游企业的业绩预期。上游的代表是原材料行业,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等,总之就是大宗商品有关的那些。我把近10年原材料行业指数和PPI走势画在一张图上,可以看出两者大部分时候都同涨同跌: 原因就是原材料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商品价格高度相关。PPI大涨的时候商品涨价,公司业绩就好,股价也就上涨。等周期回落,商品价格又跌了,股价也就出现回调。 这里面有个例外,就是2015年的大牛市,那时候PPI走低,但原材料行业指数大涨。这也很容易理解,股票上涨本身就是业绩和估值两个维度的贡献,2015年是由于资金推动全市场估值大涨形成的牛市,并不依靠基本面业绩。但除了这种估值狂飙的疯牛市之外,大多时候股价还是和业绩高度相关的。 如果未来PPI增速继续回落,那参考2012-2014、2017-2020两个PPI增速下降期,上游原材料行业的表现就并不好。而原材料价格回落后,会降低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同时CPI的回升又说明
转折信号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03

中概股退市了咋办

美国证监会公布了监管外国上市公司新规配套的实施细则。这份新规叫《外国公司问责法案》,2020年就已经由美国国会通过,2021年3月由美国证监会通过,现在细则出台,意味着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新规针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提了两个主要的要求,一是公司的财务报告,要经过由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连续三年不满足就要退市;二是公司要披露它们是否被外国政府所有或控制。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很多还不满足这两条要求,未来能否满足也不确定,那就存在着将来在美股退市的风险。 中概股要是退市了,我们买的股票,或者持有的基金怎么办呢? 大致有三条路径: 1. 私有化退市。中概股的大股东发起私有化要约,收购全部的流通股,将上市公司变为私人公司,之后再谋求到其他市场上市。通常,大股东提出的私有化价格,会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有利于股价上涨。当要约正式生效后,股价往往会维持在略低于要约价格的水平,直到回购完成。 比较经典例子是奇虎360,下图是退市前的K线,我标出了几个关键时点。收到要约后,股价跳空上涨,但这时候要约只是意向,后面还有变数和各种审批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保证后面股价不会继续跌。随着后续逐步推进,至最终达成私有化协议,股价已经上升到了要约价格77美元附近。之后就是提交股东会审议、监管部门审批,股价也随要约是否能成功的预期而震荡,最终都通过后退市。再之后就是360回到A股,借壳江南嘉捷上市。 如果走这条路,对持股和持有基金都不是坏事,毕竟有人高于市价来收购。 2. 转到其他市场上市。像同时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公司,在美股退市的同时,可以把股票转换为港股,在香港继续交易。 比如滴滴今天宣布要在美股退市,官网上公布的方案就说,会把美股转换到另一个交易所上市,我猜测很可能就是港交所。为了保证交易不中断,就需要先在港股成功上市之后,让投资人持有的美股ADR可以
中概股退市了咋办
avatar韭菜投资学
2021-12-02

连续破发潮

网易云音乐今天在港股上市,搞了个元宇宙敲锣。除了丁磊正常在线下敲锣外,线上还做了虚拟人物,有个29岁模样的2000年版丁磊,还有个50岁模样的2021年版丁磊,三个丁磊线,线上线下,一起duang~嘉宾们可还以操纵自己的数字版分身,在线上参加仪式。 不过市场反应不大热烈,上市首日小幅破发2.5%。 从估值看,网易云音乐已经不算低,市值415亿港币,对标美股上市的腾讯音乐,市值113亿美元,折合880亿港币。 网易云音乐的市值是腾讯音乐的大约47%,但是收入只有对手的20%,月活是30%,付费用户数是40%,这么一比,就显得网易云音乐不太便宜,而且腾讯音乐早就盈利了,网易还在持续亏损。 网易的优势是业绩增速明显比腾讯高,但毕竟现在基数小,收入只有对手20%,高增速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确定。现在就撑起来腾讯音乐一半的市值上市,我觉得反正不算低就是了。 破发也不只怪网易云音乐,最近港股新股本身就是持续性破发潮。今年8月份以来,一共上市了16只新股,其中12只首日收盘破发,1只平盘,只有3只上涨,涨幅也只有4.17%、6.02%、22.91%。 这个现象有点奇怪,按理来说,如果新股持续破发,后面新股再定价的时候,投资者积极性就会下降,那新股定价就会降低,直到给打新让出一定利润空间才对。 你们看咱们A股注册制新股,10月份持续破发了一个月,市场立刻就给了纠正,现在破发已经是小概率了,这才正常。港股这都好几个月了,破发却一直持续,还几乎个个都破发,就有些蹊跷。最终新股盈利空间是肯定要给的,我这段时间港股新股就都没申购了,想等市场缓过来再说。 今天再说说买港股的几个工具吧,经常有读者问,这段时间还出了不少新的ETF基金。 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场内都有ETF基金,分别是159920、510900。这俩指数比较相似,权重行业都是互联网科技和金融,差别是恒生指数里包括一些像友邦保险、汇丰银
连续破发潮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