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财经666

IP属地:未知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23 18:20

      智能汽车真的不安全吗?

      智能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聊聊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 事实上,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安全事件在国内外都时有发生。在国外,从2019年开始就有车企受到一些攻击,造成一些用户隐私数据方面的丢失。 而在一年前,德国计算机科学家发现,通过暂时降低行车电脑的电压可以生成一个漏洞,从而进入特斯拉的操作系统,解锁座椅加热等功能,并能访问车主的敏感数据。这些德国人与特斯拉分享了这个漏洞,特斯拉后来也修复了这个问题。 2023年,通过天狼星-XM广播公司的连接服务系统,一位计算机安全研究人员成功进入了多辆本田、日产、讴歌和英菲尼迪汽车的行车电脑。 以上的种种案例都在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智能汽车真的不安全吗? 01智能汽车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和传统汽车不同的是,随着新能源车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升,软件与硬件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智能汽车已经来到软件定义车辆的时代。加上智能汽车收集和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网络安全压力也越来越大。 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具备更加智能化的功能特点。但技术是把双刃剑,伴随这些技术而来的还有一些诸如恶意软件入侵、黑客攻击、通信劫持、身份伪造和数据窃取等隐藏危机 可以说,相比于传统汽车的驾乘安全以外,我们对于智能汽车的安全需求,还拓展到了智能驾驶安全、在线业务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新场景。 02高度重视:政策监管从未停歇 事实上,我国对于汽车的数据安全的监管从未停歇。 从一系列智能汽车数据被窃取的事件开始,国家在汽车行业方面数据安全领域方面监管的政策越来越趋向趋势从严,进入强监管的时代。 国家及部委陆续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法律及配套法规标准,用于规范汽车数据安全采集和使用,足以可见对汽车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视。 03正视风险:商业闭环还未形成 站在安全的角度
      74评论
      举报
      智能汽车真的不安全吗?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23 18:19

      新能源汽车份额过半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7月的国内零售渗透率突破50%大关,达到51.1%。这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单月销量超过传统燃油车。 那么,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之后呢?又是无休止的内卷吗?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这是一个好消息,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随着下半年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也将继续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是道分水岭,它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也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前路一片坦途。未来在技术端、产品端和价格端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技术端车规级芯片、基础软件等痛点亟需解决,新一代动力电池、大模型等新技术还需加速落地;产品端的同质化现象不容忽视,安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随着销量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赛道也将越来越拥挤。价格端的压力也会越来越重,近两年的价格战中,庞杂的优惠政策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即使已经官宣退出“价格战”的BBA也无法完全独善其身,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抢夺市场。其他车企也正在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升销量。 所以,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需要理性,应该营造一个健康、良性、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创设更美好的未来。
      39评论
      举报
      新能源汽车份额过半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22

      昆仑增程,能让阿维塔跑多远?

      阿维塔也入局增程市场了。 昨天,阿维塔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品牌增程战略和全新专属增程技术:昆仑增程,并宣布将在今年底之前推出三款增程动力车型。 传统的增程汽车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动力还是比较强劲的,但是在馈电状态下,动力会严重衰减,从而影响用户在高速、爬坡等高动力要求场景下的用车体验。阿维塔科技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了39kWh神行超级增混电池。阿维塔宣称,这样,阿维塔07增程四驱车型即便在馈电状态下,百公里加速也仅需5.8秒。 客观来说,同为长安汽车旗下主攻新能源的子品牌,在技术路线上,阿维塔的打法并不像深蓝灵活。之前一门心思在纯电上,使得其购买群体受到了一些限制。如今带油箱的“塔子”就要来了,你心动了吗? $长安汽车(000625)$
      69评论
      举报
      昆仑增程,能让阿维塔跑多远?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21

      车上也能玩黑猴?领克做到了!

      是的,你没看错,车上也能玩《黑神话:悟空》了。 昨天在亿咖通的内部测试中,《黑神话:悟空》已经可以在一台测试台架上, 以2K 分辨率、接近 60 帧的显示素质流畅运行。这款测试台架搭载的是目前已经用在量产车型上的马卡鲁计算平台。在游戏运行时,车机仪表,HUD 和中控屏都可以正常使用。 (图源:游戏科学官网) 据悉,目前这款平台,已经搭载在领克的纯电动车型 Z10 上,即将量产交付。 有些人可能觉得把车做成游戏房多此一举,但是在车里打游戏不用担心扰民,还有沉浸式音箱和可以通风按摩的舒适座椅,多爽啊。 其实对于国产车企,把算力,网络、拓展功能和智能驾驶搞定了,想要在车机上运行 3A 大作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现在已经实测成功,无法掩饰我的激动了,本来我就把车当成自己的大玩具,现在领克Z10还帮我实现了车内游戏房玩黑猴的梦想,就想请问什么时候能交付啊! $吉利汽车(00175)$
      247评论
      举报
      车上也能玩黑猴?领克做到了!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20

      特斯拉要上天?新一代Roadster实车曝光

      最近,马斯克和特斯拉的热度真是不减啊。 有一张特斯拉新一代Roadster实车的照片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疯传,马斯克还自信地表示,可以期待一些火箭技术的应用,“它已不再是一辆汽车”。当被问及Roadster是否会是飞行汽车时,马斯克模棱两可地回答称“也许吧”,真是卖了一个好大的关子。 这款跳票了七年的车,真的能飞吗?是不是画饼或许我们得等到明年才能知道答案。 但是却有很多问题可以思考:如果它真的具备了一些火箭技术,它还能叫汽车吗?如果真的能达到那么快的速度,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呢?零百加速1秒,快3个g的重力加速度普通人可消受不起啊。而且真的用上推进包,燃料成本又有多高呢?如果特斯拉真的想把这款车进行量产,那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特斯拉(TSLA)$
      904评论
      举报
      特斯拉要上天?新一代Roadster实车曝光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19

      增速超纯电31倍,混动还会火多久?

      混动?纯电?增程式?你会选哪个?从数据上来看,混动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动。数据显示,今年7月,纯电动车型销量增速为2.6%,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增速80.7%,增速超纯电动车型高达31倍。 为什么呢?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双重优势,在最近今年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但能缓解很多人的里程焦虑,加上免购置税、不限行这些政策条件,它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也就不奇怪了。 混动被视为过渡期的重要产品,叠加政策优势,混动很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力。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目前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来看,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在增加,纯电动车的整体使用成本在下降。但插混需要两套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从长远来看,插混依然是个过渡的方案。” 所以,我觉得混动还能火很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他的一些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之后,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1评论
      举报
      增速超纯电31倍,混动还会火多久?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16

      为何增程式在中美市场待遇截然不同?

      01增程式在美国并不讨喜 美国为什么不喜欢增程式呢? 一个是政策原因,前有乔·拜登总统正想方设法对中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后有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采取更严厉的保护主义措施,以阻止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入美国。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监管机构和环保人士认为它不够“绿色”,塞拉俱乐部清洁交通主管Katherine Garcia表示:“增程式汽车可能是有害的,可能会阻碍向零排放汽车转型的势头。 实际上之前的市场也不认可,1900年,保时捷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增程式电动车,但后来随着燃油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终被淘汰。而通用汽车在14年前也推出过一款增程式车型——雪佛兰沃蓝达(Chevrolet Volt),但是当时的市场好像并不认可,亏损严重,2019年遗憾停产。 02从“落后”到“主流”,我国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那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看好增程式了呢? 第一个原因也和政策有关。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密集出台了多项与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设备设施相关的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增程式汽车自然也在这个行列之中。未来增程式电动汽车甚至有望成为替代传统燃料汽车的主力产品,在双碳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心理的转变了。但随着技术成熟,大家看到它的确能缓解补能焦虑,所以从之前大家嘲笑增程式是落后技术,到现在逐渐有成成为主流的趋势,不得不说市场情绪和需求正在逐渐发生转变。 市场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正面的反馈:增程式汽车真的很赚钱。 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 1-8 月,我国增程式乘用车销量达 31.4 万辆,同比增长 159.08%,远高于两位数增幅的纯电车。就拿增程式技术路线的代表车企理想来说,在新能源车企中,从造车到走向盈利,比亚迪用了近20年,特斯拉用了18年左右,而理想仅仅用了7年时间。理想的盈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增程式路线的
      9,2142
      举报
      为何增程式在中美市场待遇截然不同?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16

      四面强敌,领克Z10如何突出重围?

      领克Z10正式开启预定了。那到底领克Z10 有对打小米SU7和小鹏 P7+的底气吗? 先来看看配置吧,它的定位是纯电中大型轿车,400V/800V、602-806km 续航、Flyme Auto、Orin X、激光雷达、SEA 浩瀚架构、金砖电池、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 说实话,领克 Z10 和小米SU7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观望等它上市再做决定了。 补能上,领克 Z10 充电 15 分钟,续航 573 公里;小米 SU7最快 19 分钟,续航 510 公里。小鹏 P7+ 尽管未公布详细补能表现,但其 800V + SiC 碳化硅架构的 G9,10-80% SoC 最快 20 分钟。所以Z10 在补能速度上是有一定的优势。舒适性方面,领克 Z10 比小米 SU7 多了通风按摩功能;智驾方面,领克 Z10采用的是高阶智驾方案,搭载算力最强的芯片,是当前车规芯片天花板8295的1.8倍,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无图 NOA;而小米SU7智驾芯片使用的是上一代的 Orin 芯片,入门版并未配备城市 NOA 功能。 总之呢,今天带大家先浅显的看了下补能和智驾方面的对比,不过从这也能看出来,领克Z10是完全有底气对打的,期待它正式上市之后的表现吧。 $吉利汽车(00175)$ $小米集团-W(01810)$ $小鹏汽车(XPEV)$
      422评论
      举报
      四面强敌,领克Z10如何突出重围?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15

      肩负重任!奥迪最后一代燃油车要用华为的智驾

      据报道,下一代奥迪 A5 基于 PPC 平台打造,在中国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报道称,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与负责驾驶辅助系统的 HCP 2 深度融合,和发动机配合的 ECU 都来自华为。 其实他俩的合作已经官宣6年了,2018年奥迪和华为就宣布在智能化领域达成了合作后,但是之后好像没有什么公开的动作,最为实质的进展还是这次奥迪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消息。 这次双方的合作,或许会改变奥迪在电动汽车领域中沉沦的处境。我们也能看到这俩面折射出来的信号:一方面说明奥迪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重视,也给予了一些回应;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已经形成了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成熟,跨国企业想要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自然得积极参与进来提升自身能力了。
      45评论
      举报
      肩负重任!奥迪最后一代燃油车要用华为的智驾
    • 老道财经666老道财经666
      ·08-14

      面对刹车系统故障难题,哪个车企第一个吃螃蟹?

      不久前,一家明星车企出现了多次在赛道中刹车系统故障,冲出赛道的现象。不同驾驶员都反映了明显感觉到刹车行程变长了或者刹车脚感没有变软的情况。 其实整个事件里面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这款车使用的是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全解耦式线控制动技术。通俗点讲就是踏板跟刹车片之间的核心环节从机械助力器变成了电子控制器,机械结构被简化甚至取消了。驾驶员的刹车脚感,全靠车企调校。 这是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势所趋,而为了安全和能耗考虑,EMB方案也成了大家所推崇的,被称为是线性制动的终极方案,它能将百公里刹停距离缩短至少1.5米,实现最大限度的动能回收,还能帮助车辆实现每度电续航里程增长3%。 但是目前来说,技术与法规都还有待完善。等这些都到位了,规模化量产肯定也就不远了。所以特斯拉扬言2025年要让EMB上车。行业也普遍认为,2025年将会是EMB方案量产上车的开始。而EMB技术,国内外厂商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国产厂商在量产上甚至走得更快。因此,第一个吃螃蟹是特斯拉还是咱们国内车企,可真说不准。 $特斯拉(TSLA)$ (EMB系统简单示意)
      189评论
      举报
      面对刹车系统故障难题,哪个车企第一个吃螃蟹?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