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盐士

聚焦资本市场,不偏不倚,杜绝寡淡!

IP属地:未知
    • 拾盐士拾盐士
      ·06-27

      聚焦“老少新”筑牢安全防线,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开启金融宣教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的力度越来越大,致力于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作为具备“点多面广“阵地优势的金融机构,银行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贡献了重要力量。 为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有效保护消费者受教育权,切实帮助广大群众了解金融常识和金融风险,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民生银行福州分行于6月1日起全面启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该行以“加强风险防范,暖心金融服务”为口号,组织辖内43家网点针对“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人群,围绕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金融产品适当性教育、非法“代理维权”风险等内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聚焦“老少新”,护航新市民金融安全 “老少新”是金融诈骗受害的高危群体,也是金融知识普及的重点人群。近年来,民生银行多家分行特别提高对这一重点群体的关注度,有效提升了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展现了作为负责任金融机构的品牌形象。 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把维护好、发展好百姓民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金融服务和消保工作的基础与落脚点。针对老年人群体,该行协同福州老年大学开展“银龄反诈”主题金融宣传活动,通过金融知识讲座的形式,帮助老年人学会辨别诈骗手段等知识,为老年群体带去零距离的金融关爱。 对于小朋友,民生银行福州分行营业部联合高新区某机构开展“小小银行家”主题金融普及活动,带领孩子们认识人民币、鉴别假币,现场互动问答氛围热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此外,民生银行宁德德润社区支行还积极参与街道社区举办的“金融万里行”联合宣传活动,将金融服务送到新市民身边,有效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联合“拓宣传”,提升金融知识渗透率 为了深入群众普及金融知识,民生银行福州分行积极联动各部门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
      177评论
      举报
      聚焦“老少新”筑牢安全防线,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开启金融宣教新模式
    • 拾盐士拾盐士
      ·06-14

      多重利好“带飞”半导体,行业ETF基金收益率两极分化啥原因?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在消息面上,半导体行业迎来实质性利好。 随着6月7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大基金三期”)的进一步批复,半导体板块景气边际改善趋势明显,投资热情再次得到显著提升。 中航证券分析称,我国IC产业自主攻坚将加快步伐,大基金三期投资重点或为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光刻机等)、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等)。 在这一背景下,半导体及元件板块持续走高,多只个股以及半导体相关ETF也迎来逆势上涨。其中,中证半导体材料指数短期内已实现六连涨,目前涨幅已超过11%。 拾盐士关注到,或得益于大基金三期重点投向,半导体材料设备取得了超额收益和持续性行情,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等典型基金也迎来一波暴涨,引发诸多投资者的关注。 大基金三期或重点投向半导体材料 近日,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点燃”了半导体投资者的热情。 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到3440亿元,规模之大超过国家大基金一、二期的总和。作为中国芯片领域史上最大规模基金项目,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也标志着国家对于半导体产业战略扶持之决心与长期信心,这无疑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从行业角度看,随着全球半导体库存完成去化,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复苏。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 WSTS数据显示,2024Q1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1377.17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23%;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779.60 亿美元,同比增长19.37%。此外,WSTS还将今年半导体市场预测上调至16%。 数据来源/Wind,SIA 基于政策利好和行业数据拉升,有不少机构判断半导体行业或将再次迎来上行周期。 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半导体行业板块经历连续调整,多种迹象表
      97评论
      举报
      多重利好“带飞”半导体,行业ETF基金收益率两极分化啥原因?
    • 拾盐士拾盐士
      ·06-07

      基金经理“大洗牌”:知名老将扎堆离职,新生代或迎更多机遇

      近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人事“变动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近一个月时间已有超过300只产品公告基金经理变更,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达到163人,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值,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较2022年同期增约70%。 其中,离职基金经理中不乏多位从业超十年的“老将”。 离职基金经理老将居多 “新生代”或迎来更多机遇 在此番离任的百余位基金经理中,亦有邢恭海、吴翰、姜锋、董山青等多位基金经理在离任多只产品的同时,也从所在基金公司离职。 从这几位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来看,除了邢恭海在原公司任职约7年外,其余人的任职时间均超过10年,任职时间较长的董山青更是在泰信基金工作近20年。一边是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大幅增加,一边是“老将”纷纷出走,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业年限较长、资历较深的基金经理确实很容易被其它基金公司“惦记上”,尤其是叠加较好的业绩表现,很容易就会被挖走。而且,也不排除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可能会选择出来自己“单干”。 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中,确实有一部分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不错业绩表现。例如6月4日宣告离任旗下所有产品,并从泰信基金离职的董山青,其在管的泰信行业精选2023年凭借对人工智能(AI)方向的配置,收获了逾35%的收益率,位居当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十。6月4日公告称因个人申请离职,已于5月31日离任所有产品的姜锋,曾凭借其管理的建信健康民生基金在2022年跻身“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过十年、管理产品年化回报率10%以上)行列。 除董山青外,东方红基金王延飞也被猜测或将离职。6月1日,东方红睿玺三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增聘基金经理张锋。该基金新任基金经理张锋为东方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为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证券从业年限达24年。 从产品交接情况来看,“老将”们出走后,许多产品都交由“新生代”基金
      265评论
      举报
      基金经理“大洗牌”:知名老将扎堆离职,新生代或迎更多机遇
    • 拾盐士拾盐士
      ·06-05

      雍禾医疗盈利能力难撑市场信心,张玉“造梦”第二曲线

      出品|拾盐士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我国超2.5亿人饱受脱发困扰,这意味着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而脱发群体的年龄层也正逐渐下移,如今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焦虑来源”。 解决普通人的焦虑往往能成就巨大商机,雍禾医疗创始人张玉便从植发生意做起,并于近日宣布战略升级,推出全新医疗养固服务体系,给市场讲了一个“轻医疗化”的新故事。 而在雍禾医疗发力“第二增长曲线”的背后,暗藏着张玉对于公司植发业务增长的焦虑。2022年开始,公司业绩就已不容乐观,2023年亏损又进一步扩大。 作为几乎“一家独大”的毛发医疗龙头,雍禾医疗近年来“跑马圈地”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却没能拉动业绩正向增长。不仅面临巨额亏损,同时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当过去的“舒适圈”已不再舒适,雍禾要如何自救? 高毛利低净利,两年巨亏超6亿元 近年来,随着植发需求日益增加,大量植发机构崛起,多家行业头部的民营企业曾积极谋求上市。不过迄今为止,国内的植发赛道只有雍禾医疗成功赴港上市,成为国内“植发第一股”。 2021年12月,雍禾医疗正式敲开了港交所大门,发行股票价格为每股15.8港元,当天收盘时总市值高达86.3亿港元。但上市只是另一个起点,雍禾医疗自此陷入了业绩下跌、亏损加剧的困境当中,市值也距离股价高点跌去了就成。 虽然毛发医疗已发展成为千亿规模的产业赛道,但雍禾医疗这两年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2023年,雍禾医疗实现营收17.77亿元人民币,相较2022年同比增长25.8%;但是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5.46亿元,较2022年0.86亿元的亏损额同比扩大了536.39%,净利率同比下滑30.76%。 回看往年业绩可以发现,在2019年-2021年,雍禾医疗的营收保持良好增长,分别达到12.24亿元、16.38亿元和21.69亿元。而从2022年开始,公司营收下跌至14.13亿元,开始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又于2023年回升至
      313评论
      举报
      雍禾医疗盈利能力难撑市场信心,张玉“造梦”第二曲线
    • 拾盐士拾盐士
      ·06-03

      东莞证券业绩连年下滑合规隐忧浮现,高管“换血”能解燃眉之急?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今年3月以来,东莞证券似乎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在长达九年的IPO长跑再次按下“暂停键”后不久,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三大高管密集离任,也让业界对于东莞证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资本动向猜测不少。 在IPO被中止后,东莞证券将目光转向公募领域,但随着总裁潘海标的离任,东莞证券的转型之路也变得扑朔迷离。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老牌券商,将如何跨越发展“阵痛期”? 半月三高管离职 东莞证券高层人事生变 进入5月后,东莞证券不仅高层人事动荡频繁,股权架构也处于变动之中。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总裁潘海标、公司合规总监、首席法务官郭小筠以及副总裁郜泽民先后离任。同时,罗贻芬被任命为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亦超被任命为总裁助理。 图源东莞证券官方公告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也被认为是东莞证券在应对市场变化和内部问题的一次尝试。 从新任高管的履历来看,罗贻芬在东莞证券内部任职多年,具有丰富的合规与投行经验。她曾担任公司内审合规部副总经理、稽核审计部副总经理、场外市场业务部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兼投行业务九部总经理。张亦超则具有固收及债务融资管理的背景,曾任上海新世纪资信评级分析师、兴业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东莞证券债务融资总部总经理。 与此同时,原合规总监兼首席法务官郭小筠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郜泽民因工作原因转任高级顾问。据了解,这两位高管的变动可能与他们即将退休的事实有关。此外,公司还任命了季王峰为新的合规总监,陈爱章为资管业务总监。 高管变阵显示出东莞证券在投行、资管及合规等关键领域发力的决心,以及想要尽快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和发展的紧迫感。如罗贻芬的上任有望加强公司的合规管理和内控机制,提升公司的市场声誉和合规水平。而张亦超在债务融资方面的丰富经验,将有助于公司在这一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机会,提升业务收入。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和监管环境日益
      516评论
      举报
      东莞证券业绩连年下滑合规隐忧浮现,高管“换血”能解燃眉之急?
    • 拾盐士拾盐士
      ·05-29

      滴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9% 公司逐步加大回购力度

      5月29日,滴滴在其官网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度滴滴实现总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4.9%;经调整EBITA(非公认会计准则口径)盈利9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一季度实现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14.1%;国际业务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3.9%,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同期,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交易量也在持续增长。一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量为37.5亿单,同比增长30.3%。其中,中国出行总单量同比增长27.1%至29.5亿单,国际业务总单量同比增长44%至7.9亿单。以此计算,中国出行、国际业务日均单量分别达到3250万单、870万单,创历史新高。 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得益于对主营业务持续深耕,2024年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均取得了稳步增长,国内和国际市场单量规模双双突破历史季度峰值,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滴滴即将迎来创业12周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让出行更美好”,诚恳倾听用户、司机以及生态伙伴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创新能力,为行业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此外,根据滴滴此前披露的不超过10亿美元回购计划,截至2024年5月24日,公司已经按计划回购了总计约3710万股ADS,约合1.524亿美元。3月1日至5月24日期间,回购约2220万股ADS,约合9800万美元,回购力度逐步加大。
      562评论
      举报
      滴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9% 公司逐步加大回购力度
    • 拾盐士拾盐士
      ·05-26

      光大证券合规管理再遭拷问,一季度营收净利均双位数下滑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近日,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六年财务造假牵连多家券商受罚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光大证券及其2名员工被出具警示函。 此事余波还未过去,5月23日,江苏证监局再次发布关于对光大证券南京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决定详情显示,2018年至2019年期间,光大证券南京分公司下属营业部在为部分客户开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权限时,未能勤勉尽责,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未有效核实客户提供的资产证明文件和投资经验等材料。 上述情况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0号)第三条的规定。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光大证券南京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光大证券年内第三次被罚。密集的罚单不禁给光大证券敲响了警钟,提醒其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 近一年多次受监管处罚 光大证券内控管理问题凸显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证协近日正在就修订《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征求意见,该《准则》于2020年8月首次推出,此番修订也进一步说明了现存证券从业人员的执业规范存在许多亟待约束的问题。 在前不久的金通灵事件中,光大证券及两名责任人员的监管处罚,就从侧面反映了加强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江苏证监局查明,光大证券在金通灵2018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履行持续督导职责过程中,未充分履行核查义务,利用其他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未进行必要的审慎核查,导致制作、出具的2018-2020年度持续督导意见存在不实记载。 作为财务顾问主办人员,光大证券两名工作人员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依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
      505评论
      举报
      光大证券合规管理再遭拷问,一季度营收净利均双位数下滑
    • 拾盐士拾盐士
      ·05-22

      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微众银行营收净利增速双双大幅下滑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背靠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展动向始终吸引着业界目光。 从2023年的营收总量来看,微众银行依然保持着互联网银行“天花板”的实力,以393.61亿元高居第一,其营收总量甚至超过其他4家头部互联网银行的营收总和;从净利润规模来看,微众银行已进军“百亿俱乐部”。 但实际上,规模几可比肩中型地方省市级银行、体量远超同梯队银行的WeBank,近年来利润增速已明显放缓。而在个人贷款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微众银行带来了资产质量下滑和合规层面的风险。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量关于微众银行金融消费纠纷的反馈令人难以忽视。 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 营收净利增速双双大幅下滑 据行长速览不完全统计,2023年所有民营银行共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微众银行的净利润规模占据其中“半壁江山”。 2023年,微众银行实现营收393.61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08.15亿元,同比增长21.02%,年末资产规模达到了535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617.17亿元,增幅达到13.02%,成为首家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级大关的民营银行。 图源2023微众银行年报 可以看到,微众银行在互联网银行赛道依然具备较大优势。对比5家头部互联网银行业绩,2023年新网银行、众邦银行、网商银行以及苏商银行分别实现营收54.89亿元、19.32亿元、187.43亿元和45亿元,可见微众银行的营收总量甚至超过其他4家头部互联网银行的营收总和。 官网资料显示,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乘民营银行东风而生,致力于践行普惠金融,即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第一款产品(微粒贷)即成为爆款,微众银行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发展的印记。 正如其名字“微众”一般,微众银行主要致力于发展个人贷款业务。背靠腾讯为其带来了广泛的群众
      147评论
      举报
      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微众银行营收净利增速双双大幅下滑
    • 拾盐士拾盐士
      ·05-14

      净利润暴跌六成后再跌8%,科沃斯的“泡沫”还没挤干?

      出品|拾盐士 扫地机器人赛道“挤泡沫游戏”仍在持续,石头科技已重新找回高速增长的节奏,而曾经的“扫地茅”科沃斯(SH603486)却依然挣扎在业绩下滑的泥潭之中。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下跌超30%、全年净利润下跌超60%,今年一季度仍然延续了净利润下滑的态势。因业绩长期不及市场预期,科沃斯近一年来股价再遭重挫,从巅峰时期的1400亿市值跌至如今的340余亿元。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头科技,虽然也曾历经股价下跌和净利下滑,但自2023年摘掉“小米系”标签之后,石头科技便开始逆势增长,去年营收净利大幅增长,股价也在持续攀升,一跃成为国内扫地机器人领域新晋“一哥”。 虽然今年一季度科沃斯的业绩有了回暖趋势,但两家龙头对比来看已然严重分化。如今,科沃斯还需要解决哪些困局?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再跌近9% 两年投入近百亿营销费却收效不佳 作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老大哥”,科沃斯成立于1998年,最初以生产制造传统吸尘器为主业,随后转型至扫地机器人。2019年,原本以代工为主的科沃斯进行重大调整,退出原有服务机器人ODM业务,通过研发推出新一代技术的机器人及智能生活电器品牌“添可”等,树立自有品牌。 科沃斯2023年的业绩和石头科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3年度,科沃斯营收155.02亿,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6.12亿,同比下滑63.96%;扣非净利润4.83亿,同比下滑70.26%;经营活动现金流10.91亿、同比下滑36.82%。 虽然今年一季度业绩有所“回暖”,但归母净利润依然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一季度,科沃斯营收34.74亿,同比增长7.35%;归母净利润2.97亿,同比下滑8.71%;扣非净利润2.86亿,同比微增0.26%。 虽然一季度科沃斯业绩稍有“回暖”,但还是与石头科技的增长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谓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据石头科技财报,2023年公司
      163评论
      举报
      净利润暴跌六成后再跌8%,科沃斯的“泡沫”还没挤干?
    • 拾盐士拾盐士
      ·05-07

      杭州银行写错派息数据闹乌龙,现金分红率仅22.5%让投资者失望了?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对于投资者而言,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股利分配,往往是吸引其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不过,偶尔也能看到上市公司错写股利“小数点”而被监管发函,甚至被投资者声讨的情况,但这类失误在一向以严谨著称的银行业罕有发生。 近日,杭州银行在披露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时,就将原本为“2023年度拟每10股派息5.20元”的分红政策误写为“2023年度拟每股派息5.20元”,相差整整十倍。 虽然杭州银行在发现错误之后火速勘误,但5.20元到0.52元的落差不禁让一众投资者侧目。有投资者表示,上市公司在发布重要公告时本应十分严谨,经过层层把关,出现数据错误显示出杭州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疏忽,对投资者的决策可能产生影响。 而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银行类似的“乌龙事件”已并非首次发生。虽然在2023年报中,杭州银行强调“公司治理属于核心竞争优势”,但同一类型错误再次发生也暴露出杭州银行内部审核机制存在一定疏漏。 重要数据错误频出 内控管理与监管风险压力双高 有业内人士认为,杭州银行屡次写错重要数据,不仅涉及到公司内部审核流程的严密性问题,也触及到公司治理结构与实际运作的有效性问题。因此,尽管错误很快被纠正,但依然引发了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机构的关注。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目前全行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经济圈。此外,成立了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了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了石嘴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0月27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然而在2016年9月上市前夕,杭州银行就曾将极为重要的招股书数据写错,在当时发布的《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中,将募资额单位“亿”写成了“万”,37.67亿元写成37.67万元。 无独有偶!2023年6月26日,
      233评论
      举报
      杭州银行写错派息数据闹乌龙,现金分红率仅22.5%让投资者失望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