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资管公司正将资产从美国转移中国,有哪些信号值得关注?
@冯秀才论股:
对于一个上升中的国家,资产价格很容易被低估。 记得十几年前四大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候,估价很低, 比如2006年高盛领投工行,38亿美元占股8.89%, 估值约2900亿人民币,和净资产比有溢价,也许国家觉得卖得很值。 四大行基本都用这个价格卖了15%左右的股价。 几年后这些投资者转手一卖,几倍利润就到手了。 现在国内的银行股仍然是严重低估的,这些境外投资也许又嗅到了赚取高额利润的商机。 但是,我就没看到几个所谓的“价值投资者”,看好银行股的。 各种分析头头是道,归结结义其实就是一条:觉得它们炒不起来。当然,明面上的理由肯定不是这个,而是不看好中国经济: 也许银行有系统性风险。 但实际情况呢? 美国大银行的市盈率在8-10,市净率在0.8-1.2之间。 中国四大行的市盈率在3-6,市净率在0.4-0.6之间。 那怕是不考虑两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中国的银行股相对美股也低估了近一倍。 考虑潜力的话,低估2-4倍。 以中国的总体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人均GDP最终必然能达到欧美的70%左右,这是最低标准。 不管是用欧美下降还是中国上升的路径,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这些国外投资机构如果以大约20年为投资期限的话,至少比投资欧美有多2-4倍的额外收益。 中央号召“中特估”,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国际投资者进来收割低估的国有优质资产,等炒上去后再高价卖给中国人接手——就如同他们以前曾经做过的那样。 说实话,中国不缺资金,缺的只是对国家经济前景的信心。 我个人是的非常不愿意这些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 因为中国股市是散户市,散户是目光短浅的。 而这些投资机构经历过欧美的经济繁荣期和衰落期,看待投资标的的价值更长远、更务实一些——虽然仍然也会时常低估中国的增长。 现在很多人看不起中特估,因为他们只想跟风炒作赚快钱。等这些优质股票被炒上去后,会有很多以炒为生的股民上赶着当接盘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