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还是下云?这是一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
陈永伟/文 10月27日,也就是马斯克收购推特(现在的X)一周年的日子,X的工程技术团队发布了一条帖子,向用户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成就。 在这条帖子中,X技术团队宣称:过去一年是 X平台全面推进工程技术探索的一年。除了大家在 X应用端看到的直观调整之外,该团队还对X的后台进行了很多重要改进。在其列举的一系列改进中,就包括了“下云”(CloudExit)。 据称,目前该团队已经“优化了 X的云服务使用方式,着手将更多工作负载迁往本地基础设施。这一转变使 X每月的云成本降低了60%。” 众所周知,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很多企业将上云作为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很多研究也宣称上云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然而,X的此次下云似乎和云化的趋势唱了一个反调。X的此举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这是否说明了企业上云的趋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对于云计算的使用者而言,此次事件说明了什么?对于云服务商而言,它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关于这些问题,且让我们一一说来。 X为何要下云 所谓云,其实就是一种IT资源的在线化。企业使用了云之后,就无需再在本地建设相关的IT资源,只要按需从线上购买所需的资源和服务即可。在推特发展的早期,虽然也使用一定的云服务,但是其主要的IT基础设施是在本地。直到2016年前后,推特才开始考虑上云。 2018年5月,推特宣布和谷歌云达成合作,将其冷数据存储和灵活的计算Hadoop集群从本地迁移到谷歌云。对于推特这样一家“二线”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要依靠其本地服务器托管巨大规模的数据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更为麻烦的是,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推特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了应付这种数据的增长,推特就必须不断地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容。而这对于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而言,更是难以负担的。在这种情况下,将一部分基础设施,尤其是那些需求量变化较大,可能需要实时调整的设施从本地迁移到云上,就成为了推特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