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_23
Hero_23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汽车行业 资深从业者
IP属地:云南
13关注
3328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Hero_23
03-31

什么是泡泡玛特?从社会分析到投资理解

3月23日,也就是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公布的前三天,督促说赶快研究一下,马上财报日了。电话会后由于王宁对2025业绩的预期比较乐观,当天上涨不少。我个人感受,PO­P­M­A­RT其实两点就够了:1,理解逻辑;2,理解趋势和状态;逻辑我自己还是能理解的,但是不了解2,那天你们的分享完整了1,补齐了2。我说第二天买,我也买了。什么是泡泡玛特?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去看待和理解泡泡玛特的火热,决定了我们能不能看到它的价值。能不能理解泡泡玛特现象,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理解社会。相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尝试从我理解的不同角度,给大家一些参考。当然这些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投资理解。我先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泡泡玛特普遍被认可的,但比较不合理的认知做一个评价。当下无论是投资领域,还是玩家领域,亦或者不同层次的观察者,对泡泡玛特的理解我认为是偏肤浅的。翻来翻去的核心观点主要就是两个:情绪价值和IP。所谓情绪价值,是指消费者在拆盲盒购买泡泡玛特产品时,获得的精神和心理满足。所谓IP,就是泡泡玛特旗下的这些自有的、凭空创造的形象、角色和故事,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追逐。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泡泡玛特核心竞争力描述最频繁的词也是IP,他们认为这些IP构成了公司的护城河。因为特别受喜欢的IP创造了非此不可的认同,因此创造了巨大的独占价值。比如单La­b­u­bu一个角色,2024年就创造了超过30亿的营收。但我对此有些不同看法,先说IP吧。IP的火热是个结果,很值得揣摩的问题是,为什么是La­b­u­bu,而不是别家的Ha­b­u­bu、Ya­b­u­bu、Wa­b­u­bu?难道就只有这个形象可爱、深入人心吗?那肯定不是的,市场上有很多同样可爱、甚至更讨人喜欢的形象。只是大家不喜欢、不认可罢了。所以IP本身并不是核心价值所在,这一点有些颠覆,我后面展开和解释。关于情绪价值,也是个非常敷衍
什么是泡泡玛特?从社会分析到投资理解
avatarHero_23
2024-12-28
我被蔚来起诉了,咋办? 在大家的疯狂点赞下,我被蔚来起诉了。应该是两篇相关的内容,其中第一篇已经被投诉删除了。第二篇还在保留,大家也在持续点赞。 目前只看到公开内容,还未收到法院起诉书。后续过程会持续进行输出,也给大家亲身实践一下在AI助手的帮助下,是如何打官司😂。我会完整的记录整个应诉的过程,以及中间的思考。 我的内容中的观点、数字都经得起法律的考验。 欢迎大家点个关注,长期跟踪😬。 $NIO Inc.(NIO)$  $NIO-SW(09866)$  
avatarHero_23
2024-12-27
I closed $Li Auto(LI)$  ,😂
avatarHero_23
2024-12-27
我平仓了$理想汽车(LI)$ ,昨天直播没走掉,先走一点
avatarHero_23
2024-12-16

极越启示录:如何买车?品牌安全计算方法

前两天沸沸扬扬极越倒闭事件,想必各种内容大家都看到了。新闻的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员工维权和车主自我调侃。问题进展的速度有点超乎想象,我看有个车主当天下午准备开车去4S店拍照留念,回程时车子的网络已经无法连接,智能驾驶功能也无法使用。 2个月前,有一个抖音网友咨询我买车的事情,当时备选极越,我也做了提醒,最后应该是提车了。 如果买了一辆车,企业倒闭了,最差的情况是啥?最差的情况,就是车辆无法联网,大部分服务都用不了,比如联网听音乐、导航、智驾,就不提什么看视频等功能了。大部分的车子语音对话也是通过网络服务的,所以语音控制也用不了。既然连不了网,远程控制肯定是全部完蛋。这是车子使用方面的问题。 其次就是车子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虽然国家明确规定,停产车辆必须满足10年的售后零件保证。但国家无法对倒闭企业有类似要求,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所以如果买的车企业倒闭了,维修保养会是非常大的问题。好在新能源车出故障的几率不高,一般也不存在什么问题。至于日常油液更换,普通售后点也可以做。再次再次,还可以到闲鱼买拆车件。尽管如此,还是非常糟心的一件事,车辆二手价值基本归零不说,手上还拿着一台除了可以开,其它功能几乎没有的产品。确实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所以我们当下买车,应该注意些什么点,会安全些? 我列几个重要的考虑点,并简单分析一下。 1,首先是销量,2025年如果月销量达不到3万的汽车品牌,我建议就不要考虑了。3万除了能保证最基础的收入维持运转以外,也是整体企业能力的一个外在体现。2025年竞争定会继续加剧,达不到这个销量说明企业能力有极大的问题,生存也同样有极大的问题; 2,其次是优先考虑上市公司或者大车企的全资子品牌。目前大部分汽车品牌或者母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多一个融资渠道、数据相对透明,安全性能有所保障。大车企的全资子品牌,例如极氪这样,基本还是安全的,只要母公司不出大问题。当
极越启示录:如何买车?品牌安全计算方法
avatarHero_23
2024-12-10
I opened $NIO 20250620 2.0 PUT$  ,Take a look at the latest order I posted!
avatarHero_23
2024-11-22
I closed $XPeng Inc.(XPEV)$  ,Take a look at the latest order I posted!
avatarHero_23
2024-11-20

小鹏发出史上最强财报!我有一计......

刚刚我和大家一起在老虎实盘面对面直播间一起看小鹏2024年Q3业绩会,欢迎大家点击收看,也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说一说我看完业绩会和财报的感受,小鹏汽车随着 Mona 03和 P7+的火爆,应该可以说已经从几个月前的ICU直接转入KTV了,今天会公布财报,明天我会写财报相关内容。相比较理想1000亿的现金储备,以及20%的毛利率,小鹏三百多亿的现金储备,以及现在每季度接近15亿的亏损来看,情况并不算好。哪怕就算小鹏接下来爆款频出,在不增加研发、营销销售、管理费用前提下,按15%的毛利率来看,依然需要每季度增加100亿左右的销售额才能盈亏平衡。换算到每个月35亿,按车均价格18万算,还需要每月新增销量2万辆。这么用数字一算,其实很明显可以知道,小鹏只需要再多一款爆款车型,就能实现盈亏平衡了。我个人预计小鹏汽车应该能在明年二季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公司盈亏平衡。也许会是除理想外,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零跑也快了)。既然马上就实现盈利了,且目前产品、销量势头良好,而且智驾在消费者心智中也有稳固的第一梯队认知,前途看似一片大好,我为什么会建议小米收购小鹏呢?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看比价清晰,一个是未来的行业竞争,一个是小米自身的发展需要。智能汽车行业大格局已经很明显了,短期看一超多强。比亚迪遥遥领先,理想华
小鹏发出史上最强财报!我有一计......
avatarHero_23
2024-11-14
I opened $ZK 20241220 20.0 PUT$  ,Take a look at the latest order I posted!
avatarHero_23
2024-11-12
I closed $XPEV 20241220 12.0 PUT$  ,Take a look at the latest order I posted!
avatarHero_23
2024-11-11
I opened 24 lot(s) $XPEV 20241115 17.5 CALL$  ,Take a look at the latest order I posted!
avatarHero_23
2024-08-29

理想纯电系列是成是败?分析突破点!不一样才是纯电

现在讨论新能源车,纯电似乎成了歪门邪道,混动才是正途,而且这种说法越来越被网民认可。一方面是最成功的品牌比亚迪、理想、华为,主打都是混动。另一方面是,理想纯电Mega第一款车滑铁卢、问界所有车型的纯电系列销量占比很小。比亚迪虽然纯电占比接近50%,但插混增长速度还是超过纯电,而且比亚迪纯电销量里包括了大量网约车。从这个角度看,纯电车型确实不受欢迎,以至于现在很多网友解释某款车卖不好的因素里,纯电成了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个问题困扰最大的厂商,必然是理想。因为理想以混动起家,目前卖的绝大部分车型都是混动。但在接下来的一年,会有4-5款全新纯电车型上市,混动车型最多升级换代。意味着如果纯电产品失败,对理想来说会是战略级别的重大失败。所以纯电这一枪必须打响,产品层面销量必须真正有量。其它车企对于纯电车型,要么顺带卖一卖,像问界一样。要么一开始就只有纯电,已经接受过市场的暴击,比如小鹏、蔚来。唯独理想,即将进入一个多家车企都被暴击过的领域(Mega曲高和寡不算),能否突破非常关键。今天就来讨论一下,理想M系列,有没有可能卖好,以及怎么样才能卖好?产品层面的问题,已经基本固定了,尽管现在还不知道细节,但应该都已经定型,能改动的部分已经不多。所以本质上今天的讨论,是基于几款确定的产品,来讨论如何卖好的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当然要先看看市面上的情况。虽然绝大多数纯电车型销量都不怎么样,但还是有一些突出的产品,销量是非常不错的。分析好这些产品,我们也就能从部分方面知道,卖得好的纯电都是什么样的。先来看看销量榜,不加任何定语的总销量榜,有哪些纯电车。排第1的就是一款纯电车,特斯拉Model Y。然后是排名第2的海鸥和第4的元Plus,再后面是排名第14的秦EV和第十六的埃安Y,排名第21的五菱MiniEV和第24的缤果,后面还有第27的埃安S以及第28的宋EV,第31和32分别是小米SU7和海豚
理想纯电系列是成是败?分析突破点!不一样才是纯电
avatarHero_23
2024-06-03

小鹏子品牌Mona,也许是小鹏的翻身仗,科技平权的意义非常大!

要理解为什么小鹏在代号Mona的新车系身上有机会翻身,就需要了解小鹏汽车为什么现在会拉胯。作为一个曾经最讨厌小鹏的人,也作为一个当下小鹏汽车的车主,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今天内容先分析小鹏汽车到底做错了些什么,导致最初的头部新势力到现在销量拉胯,然后再分析为啥这么拉胯了还能活着还能让大众集团重金投资并在电动车上真正深度合作? 今天的视频会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不仅仅说Mona的产品与技术,更多的其实是讨论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一块巨大蓝海,以及其中嗷嗷待哺的这部分消费者。详细解释小鹏这个新车系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一下为什么小鹏很有可能在这里实现真正的突破。这对于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革命最壮丽的篇章,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技术红利的覆盖下,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小圈子的自high与满足。 看到本视频的各位观众,不知道你们是否清楚:目前新能源车销量比较头部的三个新势力品牌理想、问界、极氪都明确说过,自己不会造20万以下的车。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认为20万以下的产品,在成本上无法满足他们心目中的一辆好车标准。这种想法,我认为多少有点汽车精英主义了。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小鹏汽车即将发布的新系列车型,内部代号Mona,这个系列(或者子品牌)的车也许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平权。从而将真正领先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电气架构带到入门级电动车身上,这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小鹏汽车逆风翻盘的最大机会。 以前我是最讨厌小鹏的人,曾经说开小鹏的都是**,居然会买这种车,那还是在P7发布没多久的时候。后来自己却成为了车主。不喜欢小鹏,一方面是因为像G3这种车,油改电产品、质量也不太行,拿出来卖实在对不起用户和小鹏品牌自己。第二是因为当年由于P7的外观和车型竞争极少导致的成功,何小鹏吹得像是企业能力多么强。第三是企业内部管理非常混乱,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曾
小鹏子品牌Mona,也许是小鹏的翻身仗,科技平权的意义非常大!
avatarHero_23
2024-05-29

暴跌的理想汽车,仍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想明白,这才是我担心的

前段时间理想汽车刚发了财报,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股价暴跌20%以上。今天主要不是分析股票或者销量,因为最近的思考以及和观众群友聊天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我觉得很有价值,应该和大家分享。这些认识是关于Mega产品问题的,我认为理想汽车官方并没有对Mega的失利有一个真正深刻且到位的反思。我从中也看到了一些更可怕更深层次的问题,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也希望为观察理想、帮助理想提供一些价值。股票暴跌从财务指标看,核心原因有几个。一是营业利润转负,之前四个季度都是正的,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研发费用和销售管理费用的增幅大幅超越营业收入增幅导致的;二是现金流转负,这也比较好解释,四季度大量的供应商账款是一季度支付的;三是所有纯电车型延期到25年发布,给市场信心又造成了沉重一击。但回过头来看,其实这几个信息都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投资者信心崩溃,因为都有很合理而且并不是实质性的理由,也不是基本面的转变。而且官方并没有调低全年交付量指引,说明公司对于完成全年56万销量目标还是有信心的。股价的下跌,基本还是对理想汽车极度信心到现在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这种转变的反差导致的,我倒是认为不可怕。不过Mega这一跤如果反思不到位,一切都白白损失了,且将来有可能产生更大的问题。我们从Mega失败的反思展开,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理想官方提到要推出纯电车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充电站数量赶上特斯拉,二是全国门店展位数量要做大幅新增,因为展位数量不足以支撑车型销量。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Mega销量的不好,官方认定充电站缺乏是决定性因素,第二个问题是,官方根据L8展车数量减少导致销量下降得出车辆展示多少和销量高度相关。配合后续投资方采访,有人问关于Mega的失败,公司认为是什么原因。我看了一下回答,基本结论是车本身问题不大,舆论也不构成核心影响,重点还是产品价值传递出现了问题。关于第二点我没有疑问,但是关于官
暴跌的理想汽车,仍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想明白,这才是我担心的
avatarHero_23
2024-05-07

华为问界代工厂赛力斯,不被关注的重大事件,涉及资金几十亿

今天的内容推荐大家仔细观看,你们会从中学到一些重要的财务分析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我会带着一起分析近期赛力斯的一个重大财务行为,让大家了解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反映了什么情况。分析这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大家了解我思维的过程,我想这有助于提升日常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平时对财务报告感兴趣,但是自己去学又学不进去。今天是个好机会,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实际案例供我们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财报或者企业公告去发现很多问题,获得很多信息。财务数据由于是多维度关联的,所以其中所包含的故事,远比公司通过公告或者新闻表述的要真实。欢迎大家关注本账号,可以翻翻我的主页,会长期输出有价值的深度内容。 分析所有内容之前,要先做一个申明,截止视频发布,本人和今天所分析的公司无任何利益关联。先讲解一下这个重要事情的来龙去脉。五一节前一天,也就是4月30日,华为问界汽车的代工厂,也就是上市公司赛力斯发布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公告,名字叫《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虽然不起眼,但是这个公告涉及的资金可能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无论对于公司或者股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截止视频发布的4月3日,并没有任何主流媒体报道此事。这个公告说的什么事情呢?我简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就是赛力斯打算融资几十亿,用来买生产问界车型的工厂,因为这个工厂之前是别人投资建设的,赛力斯一直只是租赁使用。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重要呢?因为首先是金额巨大,涉及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其次是涉及到对外收购资产,这个问题必须是每个股东需要明察秋毫的,因为对外收购是非常严肃的重大行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股东利益损失。那我既然没有利益关联,我为什么对这个事情很关注呢?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学习如何在日常新闻中通过财务去发现本质问题,我也非常希望每一个和赛力斯利益相关的人,都能对这件重要的事情有一个清晰了解,且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再做一下这个事情
华为问界代工厂赛力斯,不被关注的重大事件,涉及资金几十亿
avatarHero_23
2024-05-06
我开仓了$理想汽车(LI)$ ,小补一点
avatarHero_23
2024-04-18

5分钟讲明白自动驾驶端到端,解释为什么华为智驾并不是遥遥领先

到底什么是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为何我会说这是智能驾驶的弯道超车机会?我希望今天用5分钟的时间,给你讲明白今年自动驾驶技术最重要的路线变化。这将会真正为自动驾驶体验带来质的飞跃和改变,并以此为标尺,我们能够很容易判断各家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程度。 当前的所谓自动驾驶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规则执行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拿路上遇到的实际情况与人工提前写好的规则去比对,匹配上就按规则执行,匹配不上的话系统就提示接管自动退出。打个比方,比如说系统想要自动变道,会感知目标车道后侧车辆距离和速度,如果满足条件就发起变道,不满足就继续等待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也非常容易理解它的工作机制。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车辆辅助驾驶功能,采用的都是这种规则检查-匹配-执行/放弃的方法。这里产生了第一个问题,这么看似乎自动驾驶没什么难度呀?目前的核心难点,其实在于感知层面。就是前面举例中提到的对于车辆的检测、速度和距离的判断。更难的还有比如说对于道路、车道线、绿化带的感知和判断,难度再提升一点,就是对人、对非机动车、对异性障碍物的判断和检测。感知部分才是最难的,不仅要识别,还要精准识别和快速识别,才能提供系统足够的信息去和规则设定的情况比对。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占用网络、BEV等等概念,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感知环境和路上的事物。 再进一步,我可以解释一下为何以前的视频里我会说华为在智驾的领先并非技术路线的领先,而仅仅是工程进度上的领先。因为在当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里,国内所有车企都基本一致。唯一能比对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感知层面是不是能做到更精准、更多样、更快速的识别,另一个是决策层面规则是不是足够丰富来覆盖更多情况而不至于让系统总是提示接管。决策规则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看我们设想和写下来的规则够不够多,没什么技术含量。真正多少有点差别的其实是感知层面,但目前来看头部几家车企差别也很小。有一个指标可以判断
5分钟讲明白自动驾驶端到端,解释为什么华为智驾并不是遥遥领先
avatarHero_23
2024-04-17
我开仓了$理想汽车(LI)$ ,补点,拉拉成本,一切看明天表现了
avatarHero_23
2024-04-16

独家:理想L6毛利率和盈亏线测算,公司2024最坏情况也能抗住15%毛利率底线

今天的内容如果你能沉下心来看懂,肯定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你将在视频里明白如何计算理想汽车2023四季度汽车业务真实毛利率情况以及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然后进一步推算出理想汽车在2024年不同程度优惠下的毛利率情况。同时我会根据计算出的毛利率情况,倒推L6的真实毛利率。再远一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销量预期,计算2024年净利润数字,再根据不同的市盈率估值计算市值。今天的视频内容,我仅仅计算2024年理想汽车在不同优惠程度下,汽车毛利率的预测值。以及以此计算,来重新估算理想L6的毛利率水平。剩下的销量预测、净利润、市值计算,我们放到另一期节目,欢迎点个关注。 先说一说总的计算逻辑,这一个部分大家一定要理解到位,后续的内容才不会懵逼。这一段可以慢一点,多看几遍。首先我们要知道财报的毛利率是包含了车辆业务和非车辆业务。根据四季度财报总毛利,扣除其它业务毛利以及财报会议提到的质保金回冲后,算出车辆业务毛利率真实值,这是第一步。再根据各车型、各配置的销量数据算出销量加权后的平均车辆价格。在这个价格上扣掉13%增值税后得到车辆应该的均价,这个数字与营业收入除以销量得到的实际均价比较,可以算出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当我们知道四季度车辆业务实际毛利率以及四季度车均优惠金额,就能推算出在不同优惠程度下,理想汽车2024年的整体毛利率情况。再根据不同的销量预测,就能算出2024年的预期净利润。给予不同的市盈率估值倍数,就能算出市值的合理预期。 上面这段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搞明白,否则就理解不了我接下来要展开讲解的计算细节。今天讲解的过程我会把我的计算表放在屏幕上,大家可以配合计算表来理解。 首先我们谈一下毛利率,2023年全年毛利率水平是22.2%,如果不看具体数字,我们常规思维会认为前三季度高一些,第四季度因为优惠力度太大,应该比全年数字要低。但我们去查具体数字可以发现,四季度毛利率是23.5%,在如
独家:理想L6毛利率和盈亏线测算,公司2024最坏情况也能抗住15%毛利率底线
avatarHero_23
2024-04-12
我开仓了$LI 20250117 30.0 PUT$ ,25年1月分,总不能股价比25还低吧?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