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俱乐部

一起聊聊你的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股票~

左手价格战,右手高端化 | 10 张图解读比亚迪 2024 年年报

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打了 2 年,比亚迪不但没把子弹打完,反而越来越赚钱。 $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电子(00285)$ $比亚迪股份-R(81211)$ $比亚迪ADR(BYDDY)$ 2024 年,比亚迪毛利率、净利率双增长,销量、营收均超预期。这一年,比亚迪的总营收约为 7771 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 403 亿元,期末现金储备达到 1549 亿元。在中国和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蝉联销冠,总销量达到 427 万辆。排名第二的特斯拉销售了 179 万辆车,仅相当于比亚迪纯电动车的销量(177 万辆)。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去年在补贴的刺激下同比增长 36%,而比亚迪的增速跑赢大盘,增长了 41%,既是增长红利最大的受益方,也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引擎。比亚迪一边打价格战,推动 “科技平权”,另一边,试图用出海和高端化,把降下去的利润涨回来。 这并不容易,2024 年,比亚迪 80% 的销量在 20 万以内,仰望、腾势、方程豹的销量占比不足 5%。 本文用 10 张图解读比亚迪左手价格战、右手高端化的 2024 年。打价格战,更赚钱2024 年,比亚迪用价格更低的 “荣耀版” 车型换来了更大的销量。这一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补贴的刺激下继续高歌猛进,总销量达到 1287 万辆。其中,混动车是增长的主力,总共销售了 514
左手价格战,右手高端化 | 10 张图解读比亚迪 2024 年年报

特斯拉 Model 3 vs. 小米 SU7 2月重点城市销量对比

SU7 在全国销量和领先城市上都超过Model3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特斯拉(TSLA)$ 尤其在一线城市中,SU7大幅领先 Model 3来源:微博 新渠道-李霸天
特斯拉 Model 3 vs. 小米 SU7 2月重点城市销量对比

新势力品牌毛利率哪家强?

最近几家已上市的新势力24年四季度及全年报密集发布,除了赛力斯要在4月发布财报外,主流新势力品牌已经全部公布其财报了。对比Q3,很多新势力在Q4毛利率进一步提升(电芯价格下探可能是一个共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超过特斯拉16.3%的有极氪、理想、小米和赛力斯(大概率)纵观全年,毛利率提升显著的是零跑和小米。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极氪(ZK)$ $特斯拉(TSLA)$ - $零跑汽车(09863)$ 得益于电池成本下降、高毛利车型推出(C16)以及规模效应,毛利率持续提升,并在24年Q4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转正。-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则得益于电池成本下降、规模效应和单价提升(高配车型占比提升),毛利率持续提升,甚至在Q4(2
新势力品牌毛利率哪家强?

问界M8预售快报

整体来看,问界M8小订车主的年龄比M9的小。他们上一辆车基本都是燃油车,其中宝马车主占比较高(甚至不乏330车主),可见这部分车主曾经也是热爱操控的少年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组建了家庭,对车辆的需求转变为空间、舒适性和智能化 $赛力斯(601127)$ 另外,理想L9确实对问界M8造成了一定冲击。不少问界M8的潜在车主,因理想L9的优惠力度而持观望态度来源:微博 新渠道-李霸天
问界M8预售快报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2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17-3.23)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2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17-3.23)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1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10-3.17)

$特斯拉(TSLA)$ 中国销量1.53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79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70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70万辆$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汽车销量0.65万辆注:周销量与每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统计口径不同。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1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10-3.17)

独家 | 乐道艾铁成首度回应舆论风波:不会认输,卖好每一辆车

3月5日,艾铁成发布了一条微博,在听取网友和用户的建议后,他准备将“订单爆了”梗图做成乐道的品牌周边,作为福利发放。这是他首次亲自回应“订单爆了”,这个梗缘起于乐道L60上市发布后,艾铁成在一条视频中与李斌的对话。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尽管没有公布具体订单数字,但艾铁成后续立下Flag“12月份交付破万,三月份(2025年3月)交付到两万”,并声称达不到就“下课”。这意味着乐道要在20万元纯电SUV市场复现类似小米SU7那样的销量增速奇迹。12月销量破万后,进入2025年的乐道,1月交付5912辆,2月交付4049辆,尽管还没到兑现Flag的时候,乐道显然已经无法凭借初始时的订单积累,在3月完成交付破两万的预期。还有不到半个月,艾铁成就需要直面当初立下的Flag,他认为玻璃心是目前最不需要的东西,会将嘲讽质疑当作鞭策,并持续改进——乐道会像自己的品牌标识一样,路上会有曲折,但终会是一条向上的路。如今,乐道和艾铁成都需要一场彻底的胜利自证。3月初,虎嗅在上海见到了艾铁成,和他聊了聊过去半年的经历,他是怎么陪着乐道坐完这轮过山车的,以及接下来准备做什么,把乐道带往何方。*以下为虎嗅对艾铁成的对话,为方便阅读,略作删改。Part 01  上市期,订单真的爆了吗?最近网络上“订单爆了”成梗,看到你在微博上自嘲回应,为什么要下场“玩梗”?艾铁成:现在年轻人在网络上的玩梗很多,这个梗很多乐道车主在参与。现在每个人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压力很大,情绪需要出口。如果能让大家开
独家 | 乐道艾铁成首度回应舆论风波:不会认输,卖好每一辆车

小米2024Q4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点击收听小米2024Q4业绩电话会回放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孟祥伟对于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自推出以来,su7 Ultra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再次撼动了 50 万辆以上的豪华车市场,你们的新目标是通过提高效率或通过新建生产线,将现有生产线的新产能提高到 35 万辆?这能满足超级生产线的需求吗?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你们的海外扩张。我们可以看到小米今年在人工智能业务上有很多动作。我们也看到陆奇先生刚从海外市场回来。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在这方面的计划?您的战略是什么?如何确保将更多资源分配给海外业务?卢伟冰第一,关于产能,目前确实如此,我们有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在过去五个月中,我们每月持续交付约 20,000 辆汽车,我们最近还与 100 多家供应商举行了一次会议,我们对他们说,我们希望他们能帮助我们确保产品的供应。这也是我们能够同时将产能从 300,000 辆提高到 350,000 辆的原因。而且我们不仅关注 SU7 Ultra 和所有其他产品。这是产能、生产能力。至于海外,我自己也去过海外,我经常因为 IoT 出差而出国,大约三分之一在海外,三分之二在中国。实际上,海外市场的潜在规模是国内市场的 2 倍。所以基本上这意味着海外市场还有 4 倍的潜在增长空间。当然,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制定 OIT,我认为除了我们现有的方法之外
小米2024Q4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小鹏汽车炸裂财报解读:业绩飙升背后的AI野心与全球化征途

小鹏汽车史上最强四季报背后,隐藏信息更炸裂,结合财报电话会,要点看这里: $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一,重点不是2024年Q4总收入为161.1亿同比增长23.4%,而是,2025年Q1预期交付中位数9.2万辆大超预期,预计为去年同期的4.22倍小鹏本轮超级产品上量周期,这才刚开始,到2026年底小鹏会在横跨10万—50万价格带具备完整产品布局二,重点不是小鹏汽车q4毛利率达到了14.4%,而是,在MONA产品价格下沉及P7+开始标配高阶智驾并让利普惠车主的情况下,依靠规模效应与降本增效,小鹏毛利率不降反升,Q4毛利率达到去年同期6.2%毛利率的2.32倍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体系战斗力提升,正是护城河的雏形三,重点不是小鹏汽车一季度营收或达155亿元同比增加约135%,而是,在2025年一季度开始,小鹏在车企传统的最淡季节,营收与毛利率或与传统最旺季节四季度齐平穿越周期,依靠的小鹏从高层到组织架构到产品技术到营销传播到市值品牌的全面合力,产品力与销量提升只是表相,体系进化才使得小鹏M03与P7+爆款之后,小鹏G6和G9上市订单火爆远超预期四,重点不是小鹏四季度经调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3.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亏损收窄4.2亿元,而是,在大规模扩产的情况下,实现了经营性净现金流的提升,现金储备从第三季度提升了60亿元至419.6亿元现金流与毛利率的正向循环,才是AI革命的本钱五,重点不是销售门店扩充到了690间,自营充电站扩充到了1,920座,还要与大众合力打造中国最大超充网络,而是,AI战略加速布局,小鹏卡位高阶智驾平权,定义更广大用车群体的未来出行特斯拉fsd的纯视觉体验好吗?6
小鹏汽车炸裂财报解读:业绩飙升背后的AI野心与全球化征途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0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3-3.9)

$特斯拉(TSLA)$ 中国销量1.38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85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73万辆$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汽车销量0.62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59万辆$极氪(ZK)$ 销量0.31万辆$赛力斯(601127)$ 问界销量0.26万辆$蔚来(NIO)$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10周新势力车企销量(3.3-3.9)
$Tesla Motors(TSLA)$ 埃隆·马斯克是真正在做正确的事,而政府雇员只关心怎么偷懒、拿加班费。可悲的是,他竟然被这样对待。 支持马斯克!他比这些唱反调的人勇敢得多。那些质疑他的人才是真正的懦夫。

问界M8 72小时预售一线销售快报

具体情况如下: $赛力斯(601127)$ 1,订单情况:均店新增订单:55~60台进店量占比:40%以上需要注意:-实车还没到店,进店占比已超过40%,周末进店快速增长,本次东三省表现明显超预期。-之前38~46万价格区间盲订,观望客户较多,预售价格公布后超过用户预期,盲订基本转化。2,客户画像:30岁以上需要注意:-覆盖30岁以上全年龄段,普遍长期关注问界M8,对车型配置较了解,也认真考虑过问界M9。-老车主转介绍比例很高,90%左右来自自有渠道(60%线上+30%线下)3,配置选择:5座:6座 比例 3:7颜色喜好:鎏金黑(主销)内饰喜好:赤茶橘 (主销) 配置:10个里面6个max+ 3个ultra,1个max需要注意:-看重智驾,对电池和零重力座椅关注度最高,基本都要选择大电池版本,客户担心交付周期。-座位跟南北差异,越往东北、西北地区选择5座比例明显增加。4,竞品:10个提及竞品中,8个对比问界M9,2个提及理想L9需要注意:-明确要买鸿蒙智行,触达35-40万档位用车人群,也在观望问界M9 2025款,部分客户同时下订问界M8和M9。-10~20%左右客户会提及L9,但是有提及,无对比,朋友有L7、L9的车型作为参考。不过认为问界M8尺寸跟理想L9一致,后者价格配置没有优势。来源:微博 孙少军09
问界M8 72小时预售一线销售快报

如何看待特斯拉销量暴跌

数据背后的三重风暴:特斯拉遭遇“完美困境”当全球新能源市场持续增长时,特斯拉却在核心市场集体“塌方”:2月中国销量同比腰斩49%,德国暴跌76%,美国连续4个月负增长。 $特斯拉(TSLA)$ 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技术、政治与市场的多方原因叠加所导致。 1️⃣品牌信任瓦解:马斯克成为“负资产” 欧洲消费者因马斯克支持极右翼政党及争议言行掀起抵制潮,德国车主甚至贴出“我在他发疯前购车”的黑色幽默标语。瑞典调查显示61%消费者因CEO个人行为放弃特斯拉,品牌溢价空间被政治立场所吞噬。 2️⃣技术护城河崩塌:中国军团集体超车 华为和小鹏等国内的厂商的智驾表现,让特斯拉的FSD(至少在中国)神话破灭。新Model Y 更新后,面对“真正的对手”是否能招架还未可知。技术代差消失后,价格战反成利润绞索——毛利率已从18.2%缩水至14.5%。 3️⃣政策红利逆转:全球围剿“特斯拉模式” 欧盟削减新能源补贴致Model 3/Y失去7500欧元补贴资格,美国特朗普政府调整税收优惠,叠加马斯克主导的联邦裁员激化社会矛盾。当“政策套利者”身份失效,供应链成本暴涨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斯拉貌似正面临「从颠覆者转为传统制造商」的阵痛。来源:微博 新渠道-李霸天
如何看待特斯拉销量暴跌

两会,汽车大佬们都说了啥?

车企大佬们几个关注的重点:➡️ ​自动驾驶加速:雷军喊话2026年高速/城市自动驾驶上车,何小鹏力推“车找桩”补能试点,张兴海和朱华荣则纷纷建议监管和法规的健全。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 ​新能源生态重构:冯兴亚(换电)、雷军(超充)虽然对补能技术路线有不同侧重,但共识是“统一标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 ​出海进入2.0时代:尹同跃晒奇瑞44%出口占比,而朱华荣则提议:共建海外数据库,别“蒙眼狂奔”和“重复造轮子”!➡️ ​跨界颠覆进行时:广州两位大佬——冯兴亚和何小鹏都在力推eVTOL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来源:微博 新渠道-李霸天
两会,汽车大佬们都说了啥?

聊聊蔚来最近的改变

从直播沟通、ET9产品竞品体验视频、官方野生爆胎视频相应速度,我们都可以来聊一聊。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第一个,直播沟通产品节奏。大家其实都没在意,这可能是汽车企业头一次由CEO牵头直播告诉所有用户,无论他买不买车,自己公司的产品节奏就是这样的。对于要入手ET7的用户来说,这次既有机会搭上这趟车,又能享受到已交付的旗舰型轿车体验,尤其对油车过度过来的用户来说。拥有一台在欧洲拿各项奖项且优雅的ET7还能享受五年0息,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所以这个直播内容当中,把产品节奏直接说出去,没啥大问题。相反,我个人反而鼓励所有的企业都直接沟通自己的产品节奏,第二个,ET9产品竞品体验视频。我个人觉得(当然也可以是我觉得的不对)ET7当时错过了最好的,直接面对竟品产品的机会。打个比分,羽毛哥的视频里,清晰的出现了劳斯莱斯的闪灵,迈巴赫。那复盘一下,当年的ET7就应该在这种官方组织,但非官方传播的通道里,清晰的出现ET7镜头里充满了奔驰E和宝马5系。甚至,更过分的对比:ET7一管电150度电池,拉着宝马i5出去跑。150度电池就是在作弊,没错,但是你宝马谁让你没有大电池呢?再甚至,我全程跟你跑,我用换电站,你宝马用不了。这算作弊也行,但谁叫我有。人无我有就是强,人有我强那是应该的。不要老是把不能欺负纯电挂在嘴上。我请问呢,这话挂在嘴上几年了然后呢?“你想对他善,但他真想让你死啊!”还感受不到啊?美股里能高估值的中国电动车公司可能最后就一两家,如果你上去了,那别人家的团队干到死也就没有财富自由的可能
聊聊蔚来最近的改变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2.24-3.2)

$特斯拉(TSLA)$ 中国销量1.24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73万辆$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汽车销量0.68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67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59万辆$赛力斯(601127)$ 问界销量0.38万辆$极氪(ZK)$ 销量0.36万辆$蔚来(NIO)$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9周新势力车企销量(2.24-3.2)

新势力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 (2025年1~2月)

主要新势力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 - 2025年1~2月1-2月新势力品牌呈现分化增长态势,三大品牌实现倍数级增长:➡️智界以1545%同比增幅领跑(1-2月销量),二月交付继续破万;➡️小鹏连续两月销量破3万,累计同比增长375%;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零跑保持25,000+月销水平,累计增幅达168%。 $零跑汽车(09863)$ 销量目标达成率整体承压,但小鹏、小米表现亮眼:➡️小鹏2月目标完成度17%(时间基准16%),➡️小米达14%,接近基准线。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面对传统淡季,各品牌3月初已出台促销政策,下周交付数据表现值得关注。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来源:微博 新渠道-
新势力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 (2025年1~2月)
$特斯拉(TSLA)$ 如果你只把特斯拉看作一家卖车的公司,那未免目光太过狭隘。从宏观角度来看,马斯克是少见的企业家,不断推动创新,而不在乎外界的反对。我相信,即便在未来五年,这家公司的价值也会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高度。😉

吉利星愿十万台下线,今日股价创新高

就在
昨天,吉利汽车宣布旗下纯电小车吉利星愿第10万台整车下线。这标志着该车型自2024年10月上市以来仅用四个月即达成产能里程碑,刷新A0级纯电市场纪录​。与此同时,吉利港股股价同步攀升至历史高位,盘中涨幅超8%,成交额突破12亿港元​,在产能及二级市场达成双线突破。 这可以说是吉利新能源战略转型成效的集中释放。从
星愿来说,市场认可主要得益于精准定位与越级配置。在定价策略上,6.98万-9.88万元的限时售价直接对标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后进一步下探至5万元级市场​​。技术上,星愿则实现了降维打击,在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芯、多连杆后悬架、FlymeAuto智能座舱(支持三端互联),顶配车型搭载L2级智驾系统,将中高端配置引入入门市场​。空间与续航方面,则在4135mm车长下实现85%得房率,CLTC续航310-410km,配合1.66C超快充技术,10分钟补能120km,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星愿上市后迅速成为现象级车型,产能与销量双突破,重构市场格局。交付速度上,上市首月销量即突破2.8万辆,超越特斯拉Model Y登顶全品牌纯电销冠​。产能上,湘潭基地通过“多平台并行”生产模式,2024年总产销超32万台,出口增长25%,新能源电池项目填补湖南产业链空白​。 吉利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0%,银河系列贡献显著​。机构预测其2025年新能源销量将达132万辆,占总销量55%​。近期与阶跃星辰合作开源多模态大模型,进一步强化智能化布局,助推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超80%​。可见,资本市场对吉利新能源转型成效颇为认可。 星愿的成功印证了吉利“技术平权”战略的有效性,未来随着GEA架构车型矩阵完善及海外市场拓展,吉利有望在估值与盈利双升通道中巩固新能源头部地位。
吉利星愿十万台下线,今日股价创新高

特斯拉“FSD功能”悄然入华

特斯拉备受关注的 FSD 功能已悄然在国内上线。2 月 25 日,特斯拉分批次为客户推送 2024.45.32.12 软件更新,核心升级为 “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优化了 NOA 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能在路口依信号灯转向,还可按速度和路线自动变道,不设导航时也能选最优道路行驶。 特斯拉将 FSD 中文表述为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马斯克近日在社媒回应评测时称,特斯拉用互联网公开的中国道路和交通标志视频,在模拟环境中训练 FSD。此次 FSD 功能推送仅限搭载 HW4.0 硬件的车型,用户需支付 6.4 万元买断。其核心能力仍为 L2 级辅助驾驶,与美国 “全场景” 版本有代际差距。为应对中国数据跨境限制,特斯拉采用公开道路视频模拟训练算法,并派美国工程师团队来华优化本地场景,如外卖车 “鬼探头”、公交车道等问题,但这使得训练数据质量不如本土企业。 FSD 进入中国给国内智驾赛道带来冲击。华为、小鹏等企业迅速回应,强调本土化优势,华为 ADS 2.0 依靠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称复杂路况处理能力更强;小鹏 XNGP 深度适配中国特色场景,直击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弱点。比亚迪等车企则以 “智驾平权” 策略,将高速 NOA 功能下放至 10 万元级车型,形成性价比优势。 特斯拉虽将 FSD 更名 “智能辅助驾驶” 以淡化激进宣传,但其高价订阅模式和受限功能仍面临市场考验。国内消费者对 6.4 万元买断费较为敏感,本土企业低价或免费智驾方案也会冲击其市场,削弱 FSD 先发优势。更关键的是,中国复杂交通生态需长期数据积累与算法迭代,特斯拉受地缘因素制约,难以实现技术闭环。若 2025 年无法深度适配,随着华为、小鹏 L3 级智驾商用加速,特斯拉恐难在国内复制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FSD 入华是特斯拉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内智驾行业的转折点。这场技术突围与本
特斯拉“FSD功能”悄然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