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整改窗口期。 前几天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了一场会议,专门强调了车企在宣传上的底线,明确禁止使用那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词汇,比如“自动驾驶”“脱手”“脱眼”之类的,要求统一用“(组合)辅助驾驶”这样的标准术语。 而且,工信部还暂停了一些听起来很酷但安全性没保障的功能申报,比如“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这些。车企要是想申报产品公告,需要先完成一系列安全测试,测试数据还得通过国家认证。规则更严格,用户才更安全。 除了智驾技术,电池也将迎来更严格的新规。相关部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规要求电池在热失控后2小时内不能起火、爆炸,温度还得控制在60℃以内。以前只要求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现在直接延长到2小时,要求一下提高了不少。而且,新规还增加了对底部撞击测试、超快充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是给电池安全上了“紧箍咒”。 不过,从行业调研来看,截至2024年2月,已经有78%的企业具备了“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储备。所以,虽然新规看起来很严,但对不少企业来说,其实并不是做不到。这也是在提醒车企,安全才是硬道理,不能只盯着性能和成本。 新能源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开始从无序转向有序,制定更多严格的规则,倒逼新能源车企创新,而不再是一味地卷低价。这对于用户、车企、行业,都是好事。 这段时间车企们的动作也更谨慎了。此前,蔚来每周二都要发布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突破和新案例,如今也开始“停更”了;鸿蒙智行还发布了一份《全民出行安全倡议》向广大驾驶员提出安全出行的倡议;小鹏X9营销重点也从智驾变成了智驾芯片了,在香港智驾测试的主角也变成了“车友”。 接下来,车企们还有什么“招数”来吸引消费者呢?或许在上海车展上,我们能看到各家的答案。总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现在终于到了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如何
「人车家全生态」商业赋能,聊聊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小米股价2024年实现翻倍大涨!SU7 15周年限定色“璀璨洋红” 即将上市,年末大家快来谈谈对小米的看法及未来展望吧~ ————关注@小米公司 企业号,以“我眼中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商业赋能”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长文,并关注主题,或者标题中添加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一起赢取年末大奖!
+ 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