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绩后大跌!进场抄底?

英特尔Q1营收超预期,Q2指引欠佳,下调全年资本开支目标。【大家准备抄底英特尔吗?你看好英特尔后续反弹势头吗?】

英特尔财报超预期但下调全年指引,股价短线大跌其实并不全是坏事,反而释放出一次节奏性的“错杀”机会。历史经验来看,英特尔在出现预期管理下调时往往给出的是情绪底而非业绩底,尤其在半导体板块轮动活跃的背景下,极易引发反抽行情。 从交易角度看,若明日早盘继续低开,叠加5日内有成交密集区支撑,短线抄底可博取3-5%的技术性反弹;但止损位要严格控制,防止情绪踩踏扩大。适合激进交易者小仓试探,不建议重仓赌反转。

INTC:超长周期的巨大买点显现=买入+持有

英特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啥也不说,先看张图。 INTC周线图,回到01年互联网泡沫和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低点。 原因很简单,英伟达,台积电这些赶上了AI的风口,英特尔被打折甩卖了。 几个问题: 1、INTC现在基本面咋样? 2、INTC有机会追赶AMD和英伟达吗? 3、INTC现在20块,算不算便宜,值不值得? 答: 1、截止24年,PC端CPU,AMD全球份额27.1%,英特尔72.9%。 数据中心CPU领域,英特尔占75%市场份额。依旧是X86的龙头。 25年1季度,英特尔数据中心与AI 业务DCAI实现营收41亿美元,同比增长8%。 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方面英特尔依旧是老大。  其次英特尔参与了物联网和边缘计算领域,融入5G和AI。 在自动驾驶方面英特尔的Mobileye技术被全球50多家车企采用,包括宝马福特等,该芯片截止23年就已经部署超过1.7亿台汽车上。 英特尔还参与国防与航空航天,英特尔FPGA系统加入抗篡改与耐恶劣环境设计,主要服务于无人机以及舰载系统等领域。  英特尔Gaudi3就是为了大规模的AI训练打造的,25年下半年上线。 截至Q1末,英特尔大概有超200亿美元现金及短期投资。 《芯片与科学法案》批准给英特尔注资78.6亿美元。 英特尔的代工部门Foundry一季度收入47亿美元,同样超出预期并实现环比增长。 Mobileye营收4.38亿美元,同比增长83%,巩固在自动驾驶视觉芯片领域的领先。 英特尔在俄亥俄的厂房延期运营到2031年,长期对生产效率有兜底;同时亚利桑那和欧洲新厂正在建设,扩张产能是大而强的基础。 总结:姜还是老的辣。 2、在追赶英伟达和台积电这方面,英特尔首先有足够体量的现金流来支撑研发,加上美国芯片法案的支持,英特尔不差钱什么都能砸出来。英特尔18A、20A节点已经进入风险试产阶段,预计2025年底量产,自然就
INTC:超长周期的巨大买点显现=买入+持有
avatar芯潮
04-25

别急,英特尔涅槃重生需要时间!

昨晚,英特尔公布了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其中,英特尔一季度营收126.7亿,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23.1亿;调整后每股收益0.13美元,大超分析师预期!但因二季度指引不及预期,盘后股价大跌5%: $英特尔(INTC)$ 具体来看,英特尔一季度营收126.7亿美元,同比下滑0.4%,下滑幅度明显收窄,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17-127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传统的客户端产品营收76.3亿,同比增长1.3%,明显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9.3亿;数据中心营收41.3亿,同比增长35.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6亿;代工业务营收47亿,同比增长7.6%,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3亿;其他业务营收9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英特尔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网络与边缘计算事业部整合至客户端及数据中心,业务变更后的客户端营收同比下滑8%、数据中心同比增长8%、代工增长7%:推动客户端业务增长的动力主要是Windows 10服务即将终止、AI PC渗透率提升和疫情后PC更新换代需求,预计PC潜在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3%-5%。服务器方面,去年数据中心客户主要采购的是人工智能服务器,基础设施升级延迟,带动今年传统服务器实现两位数增长。除此之外,英特尔管理层认为一季度营收增长还受到客户担忧关税而提前购买行为,尽管具体幅度难以量化。在收入超预期的情况下,英特尔一季度毛利率为36.9%,调整后毛利率39.2%,大超分析师预期的36%:虽然盈利能力超预期,但与以往60%的毛利率水平和竞争对手英伟达70%的毛利率水平还相差甚远。同时,受关税冲突、通胀和监管风险上升影响,经济形式愈发不确定,英特尔预计二季度营收在112-124亿美元之间,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8亿;预计毛利率在34.3%左右。虽然英特尔在全球都有工厂,但关税必然会导致成本上升,消
别急,英特尔涅槃重生需要时间!

【财报异动】|Intel大跌近 6%、孩之宝飙升 16.3%

[财迷]本栏目主要追踪财报季各大公司的财报异动情况,为大家提供最新、最热、及时、准确的财报关键信息,内容涵盖公司资讯、股价涨跌幅、关键财务指标数据等等,欢迎虎友们关注、评论、转发!不错过精彩财报内容![爱心][爱心]$谷歌(GOOG)$ – 谷歌母公司的第一季度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后,其股价上涨了约 5%。Alphabet 本季度收入为 902.3 亿美元,每股收益为 2.81 美元,而 LSEG 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期为每股 2.01 美元,收入为 891.2 亿美元。$英特尔(INTC)$ – 在公司对本季度的展望令投资者失望后,该股下跌了近 6%。英特尔预计该期间的收入中位数为 118 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估计的 128.2 亿美元,并预计收益将实现收支平衡。该公司还表示,它正计划削减其运营和资本支出。$吉利德科学(GILD)$ – 由于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弱于预期,生物制药股下跌超过 3%。根据 LSEG 的数据,该公司的销售额为 66.7 亿美元,而分析师估计为 68.1 亿美元。然而,本季度的收益好于预期。$美国电话电报(T)$ – 尽管这家无线通信服务提供商第一季度的收益和收入超过分析师的预期,但其股价仍回落了 5% 以上。然而,该公司报告的无线电话用户数量低于 Street 在此期间的预期,增加了 495,000 部后付费电话,而
【财报异动】|Intel大跌近 6%、孩之宝飙升 16.3%
avatar锐客
04-27
$英特尔(INTC)$  还是算了吧,套了1个月了
q1是最乱的时候 没有ceo q2往好的方向走 看陈立武最近的操作就知道能折腾
$英特尔(INTC)$ 价格已经提前计入了预期,超预期不该大涨吗?再结合裁员20%养老的那批人,贸易战的影响也没多大了。
$英特尔(INTC)$ 英特尔必须跌的啊 还有涨的道理? 不过等过两天新的小作文上线就该涨了[龇牙]18/19 买就完事了,财富密码简直
$英特尔(INTC)$ 一跌一洗,主力就是要洗洗更健康。政府订单、AI芯片、分拆潜力这些全是长期逻辑,抄底不能等涨起来再追。这位置可以进货
$英特尔(INTC)$ 业绩短期承压,但AI加持和拆分预期还在,长期价值没变。技术面破位反而是给了上车机会,跌出来的机会,有胆就埋伏。

8个月最大会议日大涨?美联储3月议息的4大要点!

本次会议的核心是通过技术性缩表调整缓解市场压力,同时维持利率高位以遏制通胀。尽管经济滞胀风险上升,美联储仍试图在“过早放松”和“过度紧缩”间寻找平衡。此前,市场就聚焦:缩表节奏是否进一步放缓:若经济数据恶化,不排除QT提前终止;降息预期的可靠性:若通胀黏性超预期,点阵图可能迅速转向。(美联储的“走钢丝”策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未来数月通胀与增长的博弈结果)决议公布后,美股、美债一度上涨,美元回落,市场押注鸽派转向。但鲍威尔否认政策立场变化后,风险资产自高点回落,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市场在短暂狂欢后回归理性市场对“放缓缩表”的鸽派解读与美联储“技术性调整”定位存在落差,美联储“数据依赖”模式未变。四大要点1.放缓缩表(QT Taper):超预期的“软着陆”(市场大涨的最主要原因)重要性:★★★★★本次会议最超预期的动作是从4月1日起大幅放缓缩表速度。美联储将国债的每月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降幅达80%),但维持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缩表速度不变。这一调整被主席鲍威尔称为“常识性技术操作”,类比为“飞机降落时的软着陆”,旨在避免金融市场因流动性突然收紧而动荡。关键解读:• 政策意图:美联储强调缩表放缓并非货币政策转向,而是技术性调整,主要应对财政部现金账户(TGA)余额变化和债务上限问题,同时优化持仓结构(未来以国债为主)。• 内部争议:理事沃勒(Waller)投票反对,认为应维持原缩表速度。他的立场可能反映部分官员对过早放缓缩表的担忧,需警惕未来政策分歧。• 市场影响:美债收益率下行(尤其短期),美元涨幅收窄,显示市场将此解读为“鸽派信号”。但鲍威尔明确否认这是“暂停缩表”(pause),后续节奏仍存变数。利率政策:按兵不动,年内降息两次预期不变重要性:★★★★☆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点阵图显示2025年仍将降
8个月最大会议日大涨?美联储3月议息的4大要点!
avatar芯潮
03-13

带领铿腾电子暴涨45倍,EDA传奇领袖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

昨日,英特尔官宣Lip-Bu Tan(陈立武)将成为新一任CEO,3月18日生效!陈立武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 $铿腾电子(CDNS)$ )前任CEO,在职期间,铿腾电子股价暴涨45倍,缔造了EDA传奇神话!值得注意的是,陈立武是马来西亚华裔,与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博通的陈福阳、台积电的张忠谋有相同的背景。华人在半导体领域的成就令人震惊!受此影响,英特尔盘后股价大涨10.44%: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先来看看陈立武的背景。陈立武1960年1月出身于马来西亚,16岁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修物理。1978年,陈立武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学习核能源工程。之后,陈立武在旧金山大学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陈立武不仅陆续尝试过从能源到投资的一众公司中的不同职位,还短暂地当过老牌英国音乐发行商/钢琴生产商Chappell的副总裁。1987年,年仅28岁的陈立武正式在旧金山创立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初创管理资金300万美元,专注于早期阶段的技术投资。华登国际在国内投资了诸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包括新浪、创维、中芯国际、大疆、美团、当当、迈瑞等,在海外,华登国际投资了定制芯片龙头Marvell Technology(迈威尔)、FPGA芯片龙头Xilinx(赛灵思,后被AMD以498亿美元收购)、另一家领先的 FPGA 设计公司Altera(后被英特尔167亿美元收购)等。可见,陈立武对半导体行业颇为青睐。2004年2月,陈立武加入铿腾电子董事会,2009年1月,出任CEO,拯救陷入危机的铿腾电子。当时,铿腾电子面临着来自Synopsys(新思科技)和Mentor Graphics日益激烈的竞争,加上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定位不够明确,
带领铿腾电子暴涨45倍,EDA传奇领袖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

股价逆势飙涨15%,英特尔等来了“天命人”?

隔夜,美股市场科技股再度遭遇普跌, $苹果(AAPL)$ 、Meta(META.US)、 $台积电(TSM)$ 均下挫逾3%,反倒是此前相对“小透明”的 $英特尔(INTC)$ 在3月13日(当地时间)放量跳空飙涨了14.60%,表现强劲。 而英特尔的逆势大涨和消息面的刺激有关。 又一位华裔掌舵芯片巨头,有何来头? 英伟达、AMD、 $博通(AVGO)$ 是美股市场的科技巨头,并且都曾在这一轮AI大牛市中取得亮眼表现。此外,这三家科技巨头均有一个共同特点——CEO均由华人担任。 而在3月13日(当地时间),英特尔发布公告称,前董事会成员陈立武(Lip-BuTan)被董事会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该决议自3月18日起正式生效。 陈立武担任CEO的消息刺激英特尔的股价迎来飙升,也表明了资本市场的看好之意,这也和陈立武过往的经历以及取得的成绩有关。 资料显示,陈立武今年65岁,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成长于新加坡,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专业,此后又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硕士学位,以及旧金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7年,陈立武在旧金山创办了风投公司华登国际,参与的项目涉及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包括中芯国际(00981.HK)、美团(03690.HK)、大疆、迈威尔科技(MRVL.US)、赛灵思等,其中一些已经成长为了半导体行业巨头。 2004年,陈立武加入了铿腾电子(CDNS.US)董事会,并于2009年出任CEO。 据了解,刚上任的时候,铿腾电子正面临来
股价逆势飙涨15%,英特尔等来了“天命人”?

陈立武掌舵英特尔:华裔主导芯片三巨头的时代来临?

连Intel这样最老牌的芯片公司也都被华裔接管了。 2025年3月12日,英特尔(Intel)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任命芯片行业老将陈立武(Lip-Bu Tan)为新任首席执行官(CEO),3月18日正式上任。 这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飙升近12%,市场对这位“芯片创投教父”的信心可见一斑。 陈立武的加入,不仅标志着英特尔迎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更让它成为继英伟达(NVIDIA)和AMD之后,第三个由华裔主导的全球芯片巨头。 这三位华裔CEO——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以及如今英特尔的陈立武——正在重塑半导体行业的版图。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华裔在芯片领域的集体崛起? 图片 陈立武的名字在芯片圈并不陌生。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华裔美国人,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硕士学位和旧金山大学MBA学位。 多年来,他以投资人和企业家的身份活跃于硅谷,创办了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并在2009年至2021年担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CEO,带领该公司股价飙升3200%,营收翻倍,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转型案例。 他还曾是英特尔董事会成员,从2022年8月到2024年8月,参与并购委员会的工作。 然而,他对英特尔内部的官僚作风、芯片代工策略以及规避风险的文化感到失望,甚至在裁员问题上与时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及董事会高管意见相左,最终选择辞职。 2024年8月他离任当天,英特尔股价应声下跌6%,足见其影响力。 没想到,命运兜了个圈,又把他请了回来。 2024年底,基辛格因扭转公司颓势的计划进展缓慢被迫离职,英特尔陷入低谷:股价一年内腰斩,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AI芯片市场被英伟达碾压,代工业务烧钱无数却难见成效。 董事会急需一位既有行业洞察又能带来变革的领袖,陈立武成了不二之选。他重新
陈立武掌舵英特尔:华裔主导芯片三巨头的时代来临?

华尔街提前布局,收购传言下英特尔股价“起飞”

道指、标普500和纳指在美股投资者结束为期三天的假期后纷纷上涨,市场静待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以及本周即将发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其中,标普500自1月23日以来首次创下历史收盘新高。这其中的涨幅主要出现在收盘前的最后10分钟。不过,指数表面平静之下,内部却有大量买盘涌动。当天,标普500中近七成公司表现跑赢指数,其中超过170只股票涨幅超过1%。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0.02%;纳指涨幅为0.07%;标普500涨幅为0.24%。$超微电脑(SMCI)$ 本月累计上涨超90%,今日收涨16.47%。公司此前预期2026财年净销售额将达400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292亿美元。CEO查尔斯·梁表示,公司凭借领先的直接液冷技术以及与英伟达Blackwell相关的AI基础设施设计优势,未来增长前景乐观。$文远知行(WRD)$ 今日大涨逾30%,股价超过40美元,总市值突破110亿美元。此前上周五,其股价一度暴涨超过100%,最终收涨83.46%。这意味着短短两个交易日,市值就实现翻倍。文远知行的强势表现与英伟达的一份SEC文件有关。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英伟达持有文远知行174万股。这并不是英伟达近期的新动作,而是其2017年公司上市前的投资。当年,文远知行(当时名为景驰科技)刚成立几个月便完成了52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英伟达GPU Ventures跟投。当时 $英伟达(NVDA)$ 在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仅有景驰科技和图森未来两家公司。如今,图森未来已私有化并转型业务,而文远知行的崛起为英伟达当年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注
华尔街提前布局,收购传言下英特尔股价“起飞”

盘点「英特尔」20年来犯的4大错误!

根据华尔街报道,英特尔正在面临来自博通和台积电的【肢解】。没错,就是用的【肢解】这个词。博通可能接英特尔的芯片设计业务,而台积电则可能接管英特尔的代工。 图片 四年前,英特尔的市值傲居高位,是如今的至少2倍有余,当时的掌门人基辛格还在四处寻觅可收购的对象。然而,风水轮流转,如今的英特尔却成为了别人潜在的收购对象,到底是什么让这位昔日芯片巨头跌下神坛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家57岁的公司,近20年内犯的4个致命错误,从而改变了CPU“巨人”的命运。 1、错过为 iPhone 提供晶片,错失智能手机发展良机 2005 年,英特尔成功拿到苹果的 Mac 晶片订单,看似是一次重大胜利。然而,当苹果询问英特尔是否有意生产 iPhone 晶片时,时任英特尔执行长欧特里尼却因认为不符成本而拒绝。这一决策让英特尔错过了 2007 年 iPhone 上市后的智慧型手机起飞阶段。欧特里尼在卸任英特尔 CEO 职务后接受美国杂志采访时坦承,自己错过了第 3 任 CEO 葛洛夫所说的「战略转折点」。 未能与英特尔合作的苹果,最终选择与亚洲企业合作,大量半导体产能流向了中国台湾,英特尔失去了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重要发展机会。 2、放弃早期 GPU 研发,与英伟达差距拉大 2009 年,英特尔宣布取消原定 2010 年推出的「Larrabee」GPU(绘图处理器)。Larrabee 的架构特殊,比大多数显卡更像 CPU,是 GPU 和多核 CPU 之间的混合体,使用与桌上型 CPU 相同的 x86 指令集,同时拥有 CPU 的快取层次结构和架构,以及 GPU 的纹理采样硬体和渲染功能。当时英特尔若未取消该专案的开发,或能缩短和 GPU 霸主辉达(NVIDIA)之间的距离。 据传,2009 年 Larrabee 原型与 Nvidia GTX 285 相当,但令人失望的性能数据是 Intel 放弃推
盘点「英特尔」20年来犯的4大错误!

新手投资者的“拿不准”困境:如何在市场波动中找到方向

在投资的世界里,新手投资者常常会陷入一种“拿不准”的困境。这种感觉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面前有三条路:继续持有、加仓或者减仓。每一条路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人难以抉择。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种现象,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新手投资者在投资初期感到“拿不准”,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犹豫和焦虑是心理和策略的双重因素导致的。这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投资这件事本身反人性。首先,投资是一场心理的博弈。新手投资者往往会被贪婪和恐惧左右。当市场上涨时,贪婪驱使他们想要获得更多收益,于是选择加仓;而当市场下跌时,恐惧又让他们害怕亏损扩大,想要减仓。这种情绪的波动使得他们在决策时犹豫不决。其次,缺乏明确的策略。新手投资者通常没有一套清晰的投资策略和规则,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加仓,什么情况下应该减仓,只能凭借直觉行事,自然容易感到“拿不准”。以及,信息过载与噪音干扰。如今的信息时代,投资者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新闻、社交媒体、专家分析等铺天盖地而来,让新手投资者难以辨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噪音。这种信息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最近,平台上关于热门板块的讨论非常活跃。比如,#智能驾驶# #消费概念# #电力板块# #机器人##AI基建#这些热门话题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但也让新手投资者更加迷茫:面对这些热门板块,是该果断加仓,还是保持观望?我想,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首先还是要坚定自我,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投资过程中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也不因一时的得失而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想要抓住机会并且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首先,我们可以提前设定好加仓、减仓和止损的条件。比如,当某只股票的市盈率(PE)超过行业均值的50%时,考虑减仓;当股价跌破20日均线时,果断止损。这样,我们的决策就有了明确的依据,而不再是“听天由命”或被情绪左右。其次,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新手投资者的“拿不准”困境:如何在市场波动中找到方向
avatarkhikho
02-14

英特尔坐着火箭飞升

$英特尔(INTC)$ 这颗老树发新芽了,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疲弱下跌后,本周,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股价突然有如神助,连续上涨四天,累计上涨26%,厉害了哦 👍 然后今天就看到新闻说台积电有技术外流风险,呵呵,这是有关联的2件事呢,还是没有多大关联的2个不同的事件呢 [疑问] 看到好多朋友在讨论分析英特尔近日股价为什么可以这样连续上涨,累计涨幅如此之高,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市场预期层面的合资传言与政策表态、市场需求层面的多领域需求稳定、产品层面的性能提升等。 首先是市场预期这方面的因素。 - 合资传言的积极影响:据投行Baird分析师Tristan Gerra称,供应链市场有传言表示美国政府可能推动英特尔和台积电成立合资企业。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厂可能分拆为新的合资企业,由台积电和英特尔共同拥有,台积电负责运营。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若合资成真,英特尔有望借助台积电的先进技术和制造经验,克服自身在制造环节的瓶颈,提升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投资者基于对英特尔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期,推动了股价上涨。 - 美国政府政策表态的推动: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巴黎人工智能峰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确保最强大的AI系统在美国制造,使用美国设计和制造的晶片。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英特尔是美国境内有能力生产高阶强大AI芯片的企业,这一政策表态让投资者认为英特尔将获得政府支持,从而纷纷买入英特尔股票,促使股价大涨。 - 台积电赴美召开董事会的催化:台积电于2月12日至14日首次在美国召开董事会,被市场视为合资传闻的一个佐证,引发市场对英特尔与台积电合作的更多猜测和期待,进一步推高了英特尔股价。 当然也有来自市场需求因素。 - 个人PC市场需求稳定:尽管ARM版PC发展迅速,但个人PC市场中,英特尔芯片仍具有优势
英特尔坐着火箭飞升

从芯片霸主到深陷泥沼,英特尔何以至此?

据传,昔日的芯片霸主 $英特尔(INTC)$或遭分拆,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博通(AVGO)$ 或有意竞购其芯片设计和营销业务,而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 $台积电(TSM)$ 或正研究运营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厂,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应不会允许台积电这样的外国运营商经营其高端芯片业务,除非只是进行投资。各方尚未回应有关传闻。 不过,英特尔分拆的传闻应不是空穴来风。截至2024年12月28日止的财政年度,英特尔收入按年下降2.08%,至531.01亿美元,其中其代工业务收入按年下滑7.23%和包括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bileye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按年下滑31.81%,抵消了其英特尔产品收入按年增长2.69%的正面影响。 2024财年,其晶圆代工业务的经营亏损大幅扩大92.78%,达到134.08亿美元,严重拖累了其整体业绩表现,业绩转盈为亏,经调整净亏损为5.66亿美元,而上年为净利润44.23亿美元。 英特尔为大部分计算机系统生产商供应微处理器,也是大多数个人电脑中使用的x86系列指令集开发商之一,为何如今沦落至此? 英特尔何以至此? 英特尔于1968年由半导体先驱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摩尔定律正是他的经验之谈)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以及投资者亚瑟·洛克(Arthur Rock)共同创立,并且在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的高效领导下,成为推动硅谷崛起的重要科技力量。 同时,英特尔也是SRAM和DRAM存储芯片的早期开发商,在1981年之前,这两项业务占其业务的大部分。尽管英特尔在1971
从芯片霸主到深陷泥沼,英特尔何以至此?

英特尔有没有王者归来的可能性?

昨日,英特尔大涨6%,盘中一度大涨近11%,引发投资者关注。 $英特尔(INTC)$ 消息面上,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确保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硬件在美国制造,并使用美国设计和生产的芯片! 除此之外,计算机硬件基准测试软件PassMark日前更新了跑分榜,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成功登顶,超越AMD锐龙 9 7945HX3D,成为目前综合性能最强的笔记本处理器。 根据《Tom's Hardware》的评测,英特尔基于Arrow Lake架构的全新Core Ultra 9 275HX处理器在CPU Mark测试中比AMD的Ryzen 9 7945HX3D高出7%。 英特尔曾经是芯片霸主,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引导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其主导的X86架构更是成为PC行业的标准,一度垄断了PC市场! 2000年6月,英特尔的市值一度高达4477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通用电气,高于微软,吊打英伟达、AMD、台积电: 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让英特尔心生傲慢。 2006年,乔布斯在研发初代iPhone时,找到时任英特尔CEO的欧德宁,请求其帮助苹果设计手机芯片。 但因为苹果报价较低,欧德宁拒绝了为对方开发手机cpu的请求。 随后,苹果舍弃英特尔,转向ARM架构,并委托三星进行生产。 2007年06月29日,初代iPhone发布,引得全世界瞩目,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英特尔不仅错失了新时代的“入场券”,还培养了ARM、台积电,成为日后的劲敌! 错失移动互联网本就属于重大战略失误,但谁又能想到,英特尔还错失了AI浪潮! 由于英特尔固守x86架构,同时在GPU上投入不足,导致其产品难以适应AI芯片高性能、低功耗的要求。 与此同时,由于台积电逐步崛起,其芯片制造工艺从落后到领先,英特尔的
英特尔有没有王者归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