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些年的A股三千点保卫战

A股集体创年新低,打响3000点保卫战!虎友们认为A股何时能够收复3000点大关?大家怎么看待A股后续的走势,又存在哪些交易机会?欢迎聊聊你参与过的A股保卫战经验~

avatar梅姨求索记
2023-10-31

扒一扒,各大宽基指数的行业变迁~

前几天的文章《你更怕踏空,还是更怕被套?》梅姨说到沪深300的低估,然后雪球有朋友回复说,“300成分股变化太大了,尤其周期行业占比不少,相比市盈率,用市净率也许更有参考价值。” 图片 好吧,空说无凭,我们具体来看看沪深300成分股到底是怎么变化的呢? 沪深300行业变化 梅姨拉了一下最近15年沪深300申万一级行业分布: 图片 图片 我们看到,纵观这15年来,沪深300行业中,稳坐前三的,不外乎银行和非银金融,这也是被大家所诟病的,始终觉得金融行业占比较大。 但我们看到,两者的合计占比,已经从15年前29%-10年前34%-5年前35%,下降到如今的22%,金融属性是逐渐削弱的。 而除了金融行业,15年前,基建相关的交通运输、房地产、钢铁等占比靠前,刻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而近5年,基建相关的行业权重是逐渐减弱的,取而代之的是大消费、大医药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而你再看今年的行业构成,代表消费的食品饮料跃居首位占比12%;以新能源和光伏为代表的电力设备,和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也都处于比较大的权重,合计占比近18%;最典型的周期行业中,除了金融占比下降到22%之外,与基建相关的房地产已经不见了踪影。 不得不慨叹,沪深300的行业变化,也浓缩了整个时代的变迁啊! 另外,对于前面两位朋友所提出的疑问,确实,之前沪深300的金融、地产等强周期行业占比确实较大,但是现在的沪深300,行业构成可以说已经越来越均衡了。对于一个越来越均衡的指数,用市盈率看估值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11倍的市盈率确实可以说是低估的。 再者说,如果为了苹果对苹果的比较,如果用几年前金融、地产占比较大的行业构成去看现在的估值,那现在这些周期性行业的估值,更只会拉低现在沪深300的估值,苹果对苹果的估值可能比现在的11倍更低。 比如,像银行,2018年在沪深300中的权重比现在更大,当时的市盈率有
扒一扒,各大宽基指数的行业变迁~
11月14号,与拜登在美国旧金山APEC会议之前见面,双方签署互相合作握手言和一年,A/H股市直接飞上天$恒生指数(HSI)$ $上证指数(000001.SH)$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avatar瞪羚侃新股
2023-10-30

新时代Biotech商业化榜样,刷新单品放量速度

10月27日,迪哲医药交出一份惊艳的成绩单,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0.24万元。迪哲医药这次三季报具备重大意义,是其首次在公开财务报告上实现产品收入,主要源于舒沃哲®(舒沃替尼)于今年8月底上市后的商业化成果。 在创新药支付环境贫瘠的国内,对于大量首次商业化的创新药而言,4000万的量级可能是商业化第一年才能努力够到的数字,而迪哲医药的舒沃哲®只用了短短不到40天的时间,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舒沃哲®正在创下国产创新药的多项纪录,而背后操盘手的迪哲医药正在以绝对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效率,向市场展现其在商业化能力层面的“肌肉”。 01 按下商业化快进键 市场对于新生代Biotech的商业化能力向来有诸多拷问,迪哲医药以创纪录的商业化效率,让大部分投资者信服。 一款创新药代工生产,4天从上市获批到开出首张处方是什么概念? 过去,非自有工厂创新药从获批到开出首方的最快记录是和黄医药的沃瑞沙,用时20天。而供应链更可控的自有工厂备货,行业用时也需3-30天。 舒沃哲®的4天疾速上市,刷新了非自有工厂发货的行业纪录。同期获批的贝福替尼(自有工厂)和艾加莫德分别用19天和67天开始供应,迪哲的高效显而易见。 36天的时间,又能将一款创新药卖到多大的体量? 舒沃哲®的获批适应症为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xon20ins)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国所有NSCLC的2-4%。 从首方日起算,迪哲医药用36天的时间实现4000万+销售额,登顶罕见靶点新药上市首月销售纪录,即便是MNC或国内大药厂代销的创新药也无出其右。 和黄/阿斯利康的赛沃替尼在2021年6月获批治疗全身治疗后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NSCLC患者,半年时间销售约合1亿元左右;亚盛/信达的奥雷巴替尼在2021年11月获批T315i基因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销售900
新时代Biotech商业化榜样,刷新单品放量速度
avatar旗帜财经
2023-10-27

从人均百万到负债近400亿,天下第一村究竟怎么了?

图片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量产百万富翁的华西村,如今看来是“十年一梦”。但是这“十年一梦”也可以给这些体积巨大、结构庞杂却还不是“大而不能倒掉”的企业和组织带来警示。” 作者/木木 说起华西村,或许80后的脑海里还能残存一些碎片般记忆。那时,电视上常常出现这个村庄的画面:村子里道路整齐、绿树成荫,一排排漂亮的别墅耸立其中……配音里说着华西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十万元。 而电视机前大部分中小城市普通家庭的80后大多还跟着父母住在四合院或者筒子楼,父母在国企的月收入只有三位数,想在单位获得一栋几十平的房子要排队很多年。 要说那里是全国人人艳羡的“神仙村”,也丝毫不夸张。 01 改革风潮起 穷村落来了实干家 这座“神仙村”的故事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第一任村支书——吴仁宝。 刚刚解放时,全国百业萧条,经济困难,吴仁宝毅然放弃了在政府工作的机会,投身基层。 十多年后,成为华西村村支书。 不愿看着村民过苦日子的他,先是大力发展农业,又破釜沉舟,建立了华西村第一个小五金厂,可以说,这是华西村命运的转折点。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冒险行为,一个不小心,很可能会被批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一转眼,到了改革开放,各地农村纷纷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吴仁宝却“不走寻常路”,决定在华西村实行新型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   吴仁宝相中了三大产业,冶金、有色和纺织。 他一边招商,一边运作村里的资金采购、扩大生产,相继创办了五金厂、铜厂、毛纺厂等,90年代,还涉足重工业、钢铁公司,以及利润畸高的烟酒公司等,甚至成立华西集团,还拥有了全国第一家村办的上市公司——华西股份。也因此,在全国掀起市场经济模式的大潮时,逆流而上的华西村模式被树立成一个“独特”的样本。 这一步可谓稳稳踩准了时代的节奏,赶上全国经济飞速发展,海外贸易不断扩张,华西法兰管件厂一度垄断日本50%以上的进口份
从人均百万到负债近400亿,天下第一村究竟怎么了?
avatar旗帜财经
2023-10-27

二厂汽水能改写规则吗?

“尽管这两年,国产汽水在产品创新、品牌塑造等策略上,都收获了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不少提升。同时,自带情怀也给国产汽水带来不少好运气,但总的来说,国产汽水的掘金路还面临不少挑战。” 作者/芳华 百年老招牌“二厂汽水”又杀回来了。这一次,它还多了一个身份——“国产汽水第一股”。10月19日,武汉二厂汽水实控人兰世立亲口向外界宣布:武汉二厂汽水的相关备案登记手续已经完成,港交所的审核也已经结束。 这意味着二厂汽水仅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正式拿到了港股上市的身份。 图片 其实也并不突然,半年前,武汉二厂汽水正式上市销售时,现年63岁的湖北前首富、东星集团创始人兰世立就曾透露:公司将成为“国产汽水第一股”,并表示“武汉二厂汽水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还要第一个登陆资本市场”。 只是当时这一番话,被很多人认为是在“画饼”,没想到半年后,饼熟了。 01 有故事的汽水 武汉二厂是个有故事的企业,它的前身是“和利汽水厂”。“和利汽水厂”在1921年就建厂了,可谓是中国最早的汽水生产企业之一。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曾经武汉市民饮用最多的汽水品牌之一,著名“八大汽水厂”之一的汽水厂,在改革开放后,也遇到了管理落后、技术落后、资金困难等“麻烦”,最后逐渐衰落、停产。 一直到2022年5月份,被东星集团收购后,武汉二厂才又“起死回生”。 收购武汉二厂的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兰世立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上世纪90年代,兰世立辞掉“铁饭碗”,在电子打印机领域硬生生开辟出了一片天地,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又将经营范围拓展至房地产、旅游、航空等多个领域,逐渐建造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在最辉煌的时候,兰世立曾坐拥湖北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全国最大的国际旅行社,他甚至还拥有20架、总价值高达120亿元的飞机。作为湖北首富,他2005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70名。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2009年因为东星航空破产欠税,兰
二厂汽水能改写规则吗?
avatar明颐研究
2023-10-26

做空势力应该驱逐吗?

做空势力应该驱逐吗?
avatar初善投资
2023-10-26

​葛兰快速“回血”,医药拐点来了?

大家好,我是初善君。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市和医药的调整,我一直给大家分享医药基金和医药个股,我也一直说,考虑到医药公司研究门槛高、医药细分领域多,如果要抄底医药,最好的抄底方式是医药基金。 那么我们市场有哪些医药基金?医药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医药基金的优缺点是什么?可是这么多医药基金,究竟买哪个合适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A股市场的医药基金,并且看看哪个基金更适合我们散户。 1、医药基金有哪些? 为了在医药基金里选出最适合大家的基金,我导出了所有基金的数据,我们简单看看几个数据。截止2023年10月24日,重仓医疗保健的基金高达443只,基金规模高达5346亿元,其中:规模大于100亿的基金只有7只,规模10亿到100亿的基金100只。 先看医药指数基金,医药指数基金主要是跟踪医药指数。目前A股的医药指数超过20个,医药指数基金更是高达90个。存在选股或者选择困难症的朋友,医药指数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再看重仓医药的主动型基金,这类基金比较多,一共有353只,主要是医疗主题基金,比如规模最大的中欧医疗健康、工银前沿医疗、中欧医疗创新、广发医疗保健等,这四只是规模最大的医药主题基金。 主动型基金跟指数基金相比,比较考验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选股能力,更侧重于个股的阿尔法收益。 比如中欧医疗创新,前十大持仓股包含了CRO的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创新药的恒瑞医药、药明生物,医疗服务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等,前十大持仓相对比较集中,占股票市值高达77%。 整体看,市场有非常多的医药基金,对比指数基金来看,主动型医药基金对医药的覆盖更全面,选择性也更大。 2、医疗到底了吗? 从回调幅度来看,几乎所有医药指数回调均超过50%,医药ETF、医疗ETF跌幅分别为58%、51%。这种指数ETF的调整幅度往往是见底的标志之一。 从回调时间来看,医药指数2
​葛兰快速“回血”,医药拐点来了?
avatar瞪羚侃新股
2023-10-26

医药一哥站起来的秘密

10月25日晚,“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公布了2023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14亿元,同比增长6.7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3.6亿元,同比增长10.13%。 自2021年以来,恒瑞医药多次出现单季度业绩环比下跌。从2023年开始,恒瑞医药业绩开始触底,第一、第二季度重回正向环比增长,而第三季度业绩披露后,公司实现了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营收环比增长。 尽管三季报恒瑞医药并没有对业绩进行过多的文字叙述,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却不小。 截至10月26日收盘,恒瑞医药收报元44.45元每股,涨幅为2.97%。 这样一份平淡无奇的财报,怎么让“一哥”雄起?值得揣摩。 01 经营性净现金流大涨 相信投资者都想从恒瑞医药的三季报中,找到反腐对于“医药一哥”的影响,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医药界的标杆之一,这种影响显然有一定的导向性。 销售费用可能成为关注的重点,可惜的是可能找不到太多能印证思考的东西。2023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为54.09亿,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了4.77%;而在2023年三季度,恒瑞医药销售费用为17.3亿,同比2022年三季度的18.95亿仅同比减少了8.7%。 即便在销售费用上没有看到“一哥”在三季度遭遇的风霜,一个大涨的指标,还是引起了市场的注意。 恒瑞医药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达43.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97%。 经营性净现金流由什么组成?简单计算公式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要知道,在过去几个季度,恒瑞医药的收入并无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也就意味着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增加,源于现金支出的减少。 统计恒瑞医药2011年以来的经营性现金流支出的组成,有80%以上的时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医药一哥站起来的秘密
avatar小老虎哈哈
2023-10-26

恒生科技指数​,竟然拉回来了,看看机会哇

$科大讯飞(002230)$ $百度(BIDU)$ $拼多多(PDD)$ $Faraday Future(FFIE)$ @小老虎哈哈 @爱发红包的虎妞  今天恒生科技指数,竟然拉回来了。部分被杀惨了的科技股,会是个好信号。 今日: Wind数据显示 也证实,又有近30亿资金流入两只沪深300ETF产品。科技板块在其中。 图片  
恒生科技指数​,竟然拉回来了,看看机会哇

SignalPlus宏观研报特别版:GRAVITY

由于其他市场走软,房地产数据强劲,加上又一次糟糕的债券拍卖表现(5 年期),美债在短暂的喘息后昨天再次承压,在交易初期,强劲的德国 IFO 指数结果和英国国债供应使得美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走势,而大规模的期货交易量进入流动性偏低的市场(仅为月平均的 60% 左右)使得收益率在进入纽约交易时段时继续面临压力,避险情绪在美国开盘后持续升温,即使收益率走高,金价仍收在 1,980 美元上方,原油逆转反弹近 4%,收复了早盘跌幅。 美国经济数据仍异常强劲,新屋销售数据环比飙升 12.3%,是 2022 年初以来最快的增速,超过所有投行预测,且尽管抵押贷款成本极高,房价仍因库存量降至 2022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上升;加拿大央行进一步以鹰派评论火上浇油,表示“我们仍对持续存在的通胀压力感到担忧,并准备在必要时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最后,越来越多媒体对不断膨胀的赤字表达担忧,引发市场对即将到来的 11 月美债再融资的忧虑,为似乎正在摆脱美联储控制的收益率增添了更多压力。 作为(昨天的)最后一击,规模 520 亿美元的 5 年期债券拍卖结果极差,尾部为 1.9 个基点,投标倍数为 2.36 倍,是 2022 年 9 月以来的最弱水平,整体拍卖数据都很糟糕,交易商占整体供应量 19.4%,是 2022 年 9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间接出价低于平均值 2 个 sigma,债券需求不足推动收益率再上涨 2 个基点,收益率曲线昨天收高 10–15 个基点,且在下午时段影响股市走软;投资者今天将重点关注 PCE 数据(预期环比增长 4%,核心环比增长 2.5%),这是市场下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 股市方面全线下跌,SPX 指数下跌近 1.5%,Nasdaq 指数下跌 2.5%,持续的收益率压力和业绩欠佳导致 Alphabet 股价出现自 2004 年 IPO 以来的第三大单日跌幅(!!!),另
SignalPlus宏观研报特别版:GRAVITY
avatar梅姨求索记
2023-10-25

你更怕踏空,还是更怕被套?

昨晚,中央财政宣布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的消息一公布,A50就跳涨了!毕竟这是23年来,我国首次追加赤字……而之前,历史上也只有3次,1998年、1999年、2000年,足见国家现在维稳的决心。 然而,当晚还没睡的朋友,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一慌,“完了,要起飞了,早知道不等了,前两天就应该多买点的” 今天早晨开盘一看,“果然高开,完了,没机会上车了” 然而截止收盘,涨幅已经收窄了,甚至创业板和科创板已经翻绿了…… 估计前面怕没机会上车,懊悔前几天买的少的朋友,这会心里正窃喜呢,“耶,看来又有机会上车了,再跌一点我再出手” 就说前面这些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是不是你吧? 所以,你到底是更怕踏空?还是更被被套呢?而且,现在的位置,是踏空的风险大?还是被套的风险大呢? 我们不凭感觉,就理性的想一想~ 以沪深300为例,目前3500点左右,市盈率11倍,此时对应的上证指数2900点。你觉得未来如果涨能涨到多少呢?如果跌又能跌到多少呢? 我们姑且不做白日梦,先不妄想2015年5000点的大盘,我们就说,最近的,2021年2月,上证指数也不过是3500-3600点。从现在的2900点涨到未来的3500点,是不是感觉也不算做春秋大梦? 插一句,遥想2021年初写的这篇《大A站上3500点,该卖了吗?》恍如隔世,幸而当时高点止盈了部分,谁能想到之后就开启了这漫漫熊市呢 话说回来,2021年2月大盘3500点左右,对应的沪深300市盈率是16-17倍,如果从11倍市盈率涨到16-17倍,涨幅45%-55%; 那现在的位置还有多少下跌空间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是沪深300近10年的PE走势。其中市盈率最低到8.03倍,发生在2014年5月,当时大盘2000点左右,当时的沪深300市盈率就徘徊在8-9左右。 图片 如果沪深300从现在的11倍PE,跌到触及近10年的最低点,也就是8倍PE,还需跌27
你更怕踏空,还是更怕被套?

SignalPlus宏观研报(20231025):行情有望持续至明年年初

市场延续周一的债券久期需求,美国收益率曲线在中长天期部分走平,短天期收益率上升了 6 个基点,长天期收益率则下滑了 3 个基点;欧洲方面,欧元区 PMI 低于预期,制造业 PMI 明确处于“衰退区间”(43),同时附带的评论指出“自 2021 年初疫情封锁以来,员工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导致收益率走低,欧洲央行的季度贷款调查也指出,由于固定投资下降和融资成本上升,贷款净需求大幅下降。 与美联储类似,欧元区利率似乎已经触顶,在后续的欧洲央行会议,重点将会转向资产负债表的缩减。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仍表现出色,PMI 调查结果指出“第四季度始于利好消息,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加剧,但未来产出预期有所上升,攀升至近 18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此外,通胀压力持续减弱,价格指标现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并朝著美联储 2% 的目标前进;在数据公布后,收益率曲线继续走平,而下午 1 点进行的债券拍卖也风平浪静地过去,固定收益市场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一天。 美国方面,科技巨头业绩好坏参半,拖累大型科技股的表现,不过美国股市仍再次上涨 0.5%-1%;Alphabet 第三季度业绩整体符合预期,但云端收入减速,导致股价盘后下跌约 6%;Microsoft 营收超出预期,推动股价上涨,但随后在管理层电话会议期间,股价因更为保守的前景预测而回落;老牌工业股在昨天的表现要好得多,其中 GE、3M、RTX(航空航天和防御系统)、Verizon 和 Coca-Cola 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公司。
SignalPlus宏观研报(20231025):行情有望持续至明年年初
avatar小老虎哈哈
2023-10-24

科大讯飞 一篇无聊的文章,跌停。国家都没发话呢。

其实仔细看舆论中中发酵的文章,国家都没说话,就跌停了。这背后,肯定有人在做市。希望国家查查那些利用文章做事的人。 假设,科大讯飞,暴力跌停,之后暴力拉涨。那这背后,一定有人。
科大讯飞 一篇无聊的文章,跌停。国家都没发话呢。
avatar小老虎哈哈
2023-10-24

写在马上要跌破1美金之际,FF(法拉第未来,贾跃亭)还有救吗

写在马上要跌破1美金之际,FF(法拉第未来,贾跃亭)还有救吗? 1美金以下的,曾经80股合1股。 现在又到了1美金的边缘了。我认为法拉第未来这只股票,这次还要跌破1美金。除非他们的大股东们发布实际的增持或者回购,给股民信心。 我的看法是,这次,还得跌破。 贾总,加油。
写在马上要跌破1美金之际,FF(法拉第未来,贾跃亭)还有救吗
2020年10月保卫3000点的剧本, 2023年10月又再度重演A股保卫战。 只因人性是永恒不变的, 从来都没有“这次不一样”。 $上证指数(000001.SH)$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2600年来管仲这句话从来都没错过, 汇金持续购买四大行和沪深300指数等低估资产就是证明。 而互联网、白酒、医药、新能源等抱团赛道, 最高峰200pe极度高估的债, 必然要以10-20pe的地板价来还。 $沪深300(000300.SH)$  $科创50(000688.SH)$   今日霜降杀百草, 来年米谷必满仓。
avatar梅姨求索记
2023-10-24

2900点,到底谁在卖?!

今天沪指收于2939.29,没想到上周五刚保卫了3000点,今天(周一)就要开始保卫2900点了……另外,今天重阳节,代表外资的北向资金是休市的,在这种情况下,A股跌成这个样子,那内资就要负全责了。到底是谁在卖出呢?梅姨查了下代表A股整体的万得全A指数的资金流向:图片从A股整体来看,没想到机构还有钱呢,居然还加仓了43.21亿,大户和散户成了割肉的主力军,分别抛了160多亿。Ps,机构还有钱?说明还没到底,难道还要跌?梅姨又看了主要指数的资金流向:图片除了深证成指资金流入5.04亿以外,其他主要指数,资金都是流出的,流出最大的是上证指数,其次是沪深300。我们再来具体看看~沪深300资金流向图片今天跌完,从点位上来看,沪深300的3474.24点已经跌破了去年10月底3508点的低点;不过从估值来看,目前11倍PE距离去年10月底的10.29倍PE还有6.9%的下跌空间。详细看《现在的大A,是3层底的第几层了?》。但是,目前11倍的PE已经处于近10年15.43%的历史分位了,性价比已经凸显了。所以,我们看到,今天这种跌势之下,散户们还是比较给力的,居然还加仓了2.62亿的沪深300。Ps,散户还有钱?说明还没到底,难道还要跌?创业板资金流向图片科创板资金流向图片已经破位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无论机构、大户还是我们这些散户,今天都是割肉卖出的。虽然今天A股的成交额仍然有7200多亿,但是大多是割肉出逃的资金啊,A股现在的问题是,进场的增量资金少的可怜……就像代表A股整体的万得全A指数,虽然机构买了43亿,但是架不住其他资金卖了383亿,这买卖资金比只有1:8.9……所以,朋友们,照这种趋势,估计真的很快要到2800点保卫战了[捂脸]
2900点,到底谁在卖?!
avatar旮瘩
2023-10-23
3000点保卫战还未打响,2900点已经近在眼前,投资者很揪心,不敢看账户,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专家和媒体说不必在意具体的点位,这些话太不负责任,指数每跌一点点就意味着一些股民的亏损,跌的越多亏损越多,怎能说不必在意具体点位呢。当务之急,希望采取一切措施坚决防止A股继续下跌,防止悲观情绪继续蔓延,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股市稳起来。资本市场稳定与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意不得。
avatar小虎不下山
2023-10-23
趋势比人强,我们一定要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很多人问,什么是趋势?人口老龄化, K型分化,创新驱动, GDP比重向服务业倾斜……这就是趋势。 $上证指数(000001.SH)$
$上证指数(000001.SH)$ $上证指数(SH000001)$ 要大力提振A股市场其实很简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要复苏经济,就需要政策剂量足够大,防止经济二次回落打击投资者信心,并维护公共政策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