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菲特干的最让人震惊的两件事:
第一,大举加仓科技股龙头苹果,并且靠这笔投资大赚特赚。
第二,对航空股的投资始乱终弃,抄底抄在半山腰,割肉割在地板上。
巴菲特一向紧守护城河,只买消费股和周期股,而宣称看不懂科技股,并避而远之。
前几年开始,眼看科技股一路暴涨,终于按耐不住,食言买入苹果。
今年疫情中,继续加仓苹果,最新持仓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
截至二季度末,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科技股持仓比例已达到38.24%,超过了金融股的35.22%。
嘴上说着不爱科技股的巴菲特,仓位却很诚实。
这是今年股神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决策。
另一方面,对航空股的始乱终弃,却难言理性。
巴菲特很早就表示对航空股的厌恶,认为其是一种糟糕的商业模式,缺乏长期投资价值。
“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很简单,你先成为亿万富翁,然后去投资航空股,你就会变成百万富翁了。”
这是巴菲特的一段经典名言。
十几年前,巴菲特曾在航空股的投资上损失惨重,吃尽了苦头。
1989年,巴菲特耗资3.6亿美元购入全美航空优先股,刚买入股票就开始下跌,到1995年时,这笔投资的净值已降至8950万美元,亏损75%。
这让巴菲特耿耿于怀,以至于发出了“凡是带翅膀的股票都不要碰”的誓言。
不过,老爷子的记性似乎是有保质期的。
2016的牛市中,巴菲特反悔了,斥资15亿美元大举买入航空股。
2月份疫情蔓延开来之后,巴菲特进一步加仓达美航空,并表示面对震荡,将坚定持有航空股。
只是这波疫情,比想象中更加严重,全球的航空公司都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这让老爷子饭也吃不香了,觉也睡不好了,最终咬牙割肉,在4月初全部砍仓,亏损幅度高达-50%。
4月份至今,达美航空的股价缓慢回升,如果耐心持有,至今涨幅也有50%了。
这还是在疫情深重的灯塔国,如果是在中国,买到航空股中的优质标的,分分钟已是翻倍的股价了。
今天,君临继续带大家深入分析疫情四大惨系列——
电影院线、媒体广告、旅游酒店、航空机场
本文重点关注航空机场板块。
1
疫情第四惨:航空机场板块
1)行业趋势
疫情发生以来,航空业遭受重创,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
2020年一季度,全行业累计亏损398.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336.2亿元。
一季报数据显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1月至3月净利润分别为-52.62亿、-48.05亿、-39.33亿元,同比减少298.64%、276.48%、296.06%。
据此计算,三大航空公司累计亏损140亿元,日均亏损1.56亿元。
另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4月的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业损失将达到3140亿美元(约2.2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闭,什么时候能够度过这个冰河期,没有人敢打包票。
不过,由于中国市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需求正在持续回暖。
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7、8月的航班量正在快速恢复。
7月份,全行业客运量3910万人次,同比下降 34.1%,降幅较 6 月收窄 8.4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约 23%。
8月份,全行业客运量4553万人次,同比下降25.6%,降幅进一步收敛,环比增速明显。
2)标志性事件:随心飞产品热卖
618促销期间,东方航空推出“周末随心飞”套餐,在东航APP以3322元的价格限量上线销售。
根据产品设定,购买者可在2020年内任意周末,不限次数乘坐东航航班,畅飞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各航点。
产品一上线,就成了网红爆款。
一时间,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各大网络平台上,值不值得买、怎么用才划算、怎么才能抢到“随心飞”等话题,不断被刷屏。
6月18日下午14时起,东航移动端的下载量进入IOS总榜前20,在旅游板块位列第一。
这款产品目标锁定高灵活性、低频次出行的旅客,用精准营销带动新的“增量”,实现会员人数和会员活跃度两个维度指标的提升。
创意巧妙,既设置了壁垒,避免冲击商务出行旅客的收入来源,又拉动了市场需求,盘活了闲置座位。
危机中的一次促销尝试,无意间带动了全行业掀起一轮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品牌营销潮流。
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跟进,甚至有多家民航App一度被“挤爆”——
华夏航空首先跟进,推出2999元全国不限次飞行套餐。
不过,华夏航空版“随心飞”套餐限量1000套,乘客只能以医护人员或华夏航空新客户的身份参与购票。
由于数量太少,诚意不足,仅仅收割了一波关注度。
7月6日,海南航空的随心飞产品发售,开售几分钟,海南航空APP就因购买人数太多,导致部分旅客无法正常访问。
经历了APP崩溃事件,海航增加了服务器带宽,改由淘宝直播模式抢购,总量1万余套。
不仅数量更多,价格也很有诚意,仅售2699元和2999元,并且可以在海航旗下12家航空公司任意选择出行。
一周后,春秋航空“想飞就飞”套餐发售,价格分为2999元、3499元、3999元三档。
跟其它航空公司比起来,春秋的特色是:不限出行次数、不限出行日期、不限国内航线的使用条件,主打“良心、给力、低价”的形象。
接着,吉祥航空发售了“无限升舱卡”,再引一波热潮。
这款产品的特色是,不仅适用于吉祥航空的国内所有航班,并且扩大到了港澳台地区航线。
据公开数据,发售6小时内,就超过了6万旅客预订。
此外,7月份还有祥鹏航空的“无限飞”套餐,1588元超低价刷新业界新低。
中国联合航空搞了“盲盒”礼包,价格298元的产品包含了44条航线,出发地可选,目的地随机,系统会通过短信发送三次目的地通知,旅客选择其中一次即可。
这些花样翻新的营销创新、产品创新,使得航空业的热度不断上升,春意盎然。
3)预期机会
君临将整个航空机场板块的投资机会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疫情爆发,需求触底。
对应的是今年2月-5月,期间全社会处于隔离状态,在政策的紧箍咒下,旅行和商务活动的需求都被压抑,全行业巨亏。
这个阶段的股价处于冰点状态,有勇气的投资者重仓杀入,将能获得最低持有成本。
但由于不确定性大,风险无法预估,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未必是好的选择。
这个阶段,与其重仓航空股,不如买入确定性更强的消费、医药、科技股。
这也是巴菲特选择清仓航空股的主要考虑。
第二阶段:需求复苏,预期改善。
对应的是今年6月-8月,期间疫情逐渐受控,政策松绑,航班量开始回升。
但由于人们的活动依然处于小心翼翼的状态,需求并未百分百恢复,导致各家航空公司的亏损依然普遍存在,业绩依然难看。
航空公司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推出各种“随心飞”套餐,以激活潜在需求,平摊边际成本。
这个阶段,股价的预期改善,大批投资者开始介入潜伏。
不过,同期股市上值得挖掘的板块也很多,比如基建、军工等等。
他们受益于政府支出需求,确定性更强,涨幅也更领先。
第三阶段:继续回暖,盈利拐点
对应的是今年的9月至年底。
这时候的平均客座率达到80%以上,各家航空公司都将陆续盈利了。
股价也将变得更贵,不仅比低点大幅上涨,行业龙头甚至都翻一倍,比疫情前更贵了。
股民们纷纷大叫:都涨翻天了,还来荐股!!!
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景气繁荣,机票提价
对应的是明年,2021年。
需求不仅恢复正常,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比如压抑了一年的出国游、商务活动迎来繁忙景象。
例如:被推迟到明年才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等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出现,航空公司将大幅提升机票价格,盈利能力飙升。
这跟牧原股份2019-2020年的股价一年五倍,是一样的逻辑。
2
机场板块
先讲一下机场板块的逻辑,在过去几年,机场是贵族,航空是屌丝。
2014-2019年,上海机场股价从最低的8.5元涨至88元,妥妥的五年十倍大牛股。
白云机场同期从3元左右,涨至23元,涨幅7倍,同样是大牛股一枚。
为什么机场股表现如此优秀?
因为这是线下场景的流量王者+免税商业模式的非凡产物。
举个栗子。
我们知道腾讯很赚钱,超级赚钱。
原因无他,因为这是线上流量的王者,拥有QQ、微信两大国民级应用。
通过对这些低成本流量的分发,发展起游戏、广告、娱乐、金融等一系列变现生态,腾讯的业绩得以持续高速增长。
对应的,机场股就是线下流量的王者。
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三大枢纽机场2019年的吞吐量分别高达1亿、7600万、7300万人次。
这是任何一个其它商业场景都难以企及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在机场汇聚的人流,都是具有高端消费能力的人群,商业价值远高于其它交通枢纽。
当然,上海机场、白云机场能成为大牛股的背后,跟另一个特殊的商业模式:免税店,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中国的奢侈品供需结构存在巨大的矛盾:
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旺盛,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并且占了全球增量需求的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是供应端的严重畸形。奢侈品基本上都是外资品牌,而外资品牌进口又要被收取高额的税收。
于是海内外的巨大差价,带来了国人热衷去海外买买买的热潮。
位于机场出入境口岸的免税店,成为了这股热潮中本土企业能分享到的一个重要投资机会。
可以说,免税店模式是目前机场股能够股价长虹的关键。
但注意,只有枢纽机场,才具有庞大的进出境人流,以及由此带来的免税红利。
这也是中国机场板块投资独有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机场股、国内的非枢纽机场股,股价远远落后于上海机场、白云机场的主要原因。
以深圳机场为例。
作为我国第五大机场,2019年的吞吐量高达5200万人次,比上海机场仅仅少了30%人次。
但深圳机场的市值,目前仅180亿元左右,比上海机场1400亿元的体量,完全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深圳航空以国内航线为主,国际出入境航线不多。
如此,免税店的商业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上海浦东机场的国际航班占比为45%,排名高居第一。
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占比都是23%,属于第二阵营。
其余的国内机场,国际航班占比都在20%以下,比如排名第四的成都双流机场,国际航班占比11%。
但偏偏,在本次疫情中,受打击最大的就是国际航班。
以8月份的数据为例,在主要的机场中,以国内航线为主的上海虹桥、重庆江北、深圳宝安等机场都已恢复到,或接近正增长状态。
但,以国际航班为主的机场,如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航班量降幅仍高达30%-50%。
这就是现阶段机场股投资的困境:
业务恢复较快的国内机场股,缺乏免税店业务的溢价,成长性欠佳。
具有免税店溢价能力的国际枢纽机场,又受海外疫情深重的影响,短期内难以业绩回暖。
所以这一波的困境反转,君临认为,航空板块将先于机场板块展开。
3
航空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我们将值得关注的6家航空公司拉出来溜一下:
根据中报,6只航空股的净利润分别为:-94.4亿元、-81.7亿元、-85.4亿元、-4.09亿元、-6.75亿元、+0.08亿元。
三大国营航空股,规模虽大,亏损却是惨不忍睹。
相反,三只民营航空股,失血情况明显要轻很多,甚至还有一只实现了盈利!
咦,这是什么情况?
目前国内航空业的格局,跟银行业的格局有类似之处。
三大国航,跟四大银行相似,拥有牌照+资源+规模网络优势,垄断了利润最丰厚的港澳台业务、国内干线业务。
理论上来说,应该盈利能力爆表才对。
但实际表现上,以2019年为例,国航、南航、东航的ROE分别为7.09%、4.22%、5.43%。
远不及春秋、吉祥、华夏的13.00%、9.19%、21.15%。
这一年,南航的营收为1543亿元,净利润只有26.5亿元。
春秋航空的营收为148亿元,净利润却高达18.4亿元。
春秋仅用南航十分之一的营收,实现了南航三分之二的净利润。
民营航空公司,就像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依靠优秀的运营效率胜出。
举些栗子。
在今年的疫情中,各大航空公司都面临着客座率大幅下滑的困境。
上半年,国航、南航、东航的客座率分别为67.45%、67.47%、66.76%。
春秋航空的客座率则是73.86%,明显领先一个身位。
8月份,三大航的航班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 80%,吉祥恢复至 96%,春秋、华夏较疫情前分别为 109%及 102%。
完全就是满血复活了!
如果进一步统计飞机日利用小时、各机型利用率水平等数据,你会发现,民营航空股都是完胜。
国营航空公司只有一个数据是胜出的,就是客公里收益,这个数据反应的是国营航空公司对高利润航线的垄断能力。
相对于国营航空股,民营航空股主要依赖的是价格战激烈的国际业务,和规模天花板较低的国内支线业务。
但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民营航空股靠优秀的运营效率实现了逆袭,无疑是更值得关注的投资对象。
那么,在这一波疫情中,哪一只民营航空股机会更大呢?
4
三大民营航空股的比较
1)春秋航空
这是国内首家廉价航空公司,主打定位就是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
春秋航空源自上海春秋国旅,搞旅行社出身的,长期在价格战激烈、低利润率的行业刀口舔血。
春秋最有名的,就是其常年推出的99元特价机票。
实际上,99元特价票都是限量的,一个航班里通常只有两三张这样的“特惠”机会。
特价吸引了眼球,带来了曝光机会,以及流量。
当然,其它正常机票也要比三大航便宜,如此形成了高上座率。
旅客登机之后会发现,免费的飞机餐是没有的,各种食品饮料的价格是比较贵的。
还有各种商品货物的轮番贩卖,宛如网红直播一样,看的你眼花缭乱。
有没有一种网络游戏的“免费流量+贩卖道具”的即视感?!
千万别小看了这种模式的威力。
过去20年,免费的网络游戏就是凭着这种模式大杀四方,将按时间收费的游戏几乎都排挤到了角落里。
过去10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廉价航空的龙头——西南航空,股价最高涨幅30倍。
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只科技股龙头。
在这一波疫情中,春秋航空凭借着低价利器,无论是上座率,还是航班量恢复情况,都是三大民营航空股里表现最出色的。
2)吉祥航空
吉祥航空的定位是更具亲和力的航空体验提供者。
吉祥航空虽然是民营的,但并不是廉价航空公司,瞄准的是中高端客户,主打的是优质服务体验。
作为后来者,吉祥航空如何跟具有品牌优势的三大航竞争呢?
答案是:不竞争,搞合作。
首先,吉祥航空以上海为枢纽机场,跟东方航空同一个锅里抢饭吃,貌似很尴尬。
于是,主动跟东航示好,手拉手一起赚钱。
目前吉祥航空大股东是上海均瑶集团,持股为51.92%,东方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东,持股15%。
然后,以上海为出发点,挖掘有利润潜力的航线,提前埋伏。
比如,上海至惠州、丽江、襄阳、宜昌、大版、赫尔辛基等,都不是最热门的干线业务,对东航来说只是鸡肋。
但吉祥航空愿意深入耕耘,逐渐形成品牌优势,慢慢就发展成了高利润的优质航线。
总的来说,跟东航的股权关系,使得吉祥航空能够将上海作为枢纽基地,并跟东航差异化发展,开设了一系列优质航线,这是其最大的特点。
在三大民营航空股中,吉祥是营收规模最大的,利润规模排第二。
3)华夏航空
华夏航空的特点是专注支线业务,以三四线下沉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
支线航空解决的是三四线地区跟省会、区域机场的连接问题,随着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这个领域的成长性是要高于干线业务的。
2013-2019年,国内支线机场吞吐量年均增长22%,远高于国内机场吞吐量10%的增长速度,支线机场数量由138个增加至187个,增长了35.5%。
另外,支线航空跟干线航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需求集中在西部、东北等地广人稀的地方,三大航都看不上,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小。
比如很多航线,由于客流量少,可能一周只运营一班,或者两班,所以先进入的航空公司,通常都能获得垄断性的利润率。
根据年报,截止2019年末,公司在飞航线147条,其中国内航线141条,国际航线6条,独飞航线131条,独飞航线占公司航线比例达89%;公司支线航点占全部国内支线机场比例达42%。
三个值得关注的点:
第一,国内航线占比高达96%,几乎不受国外疫情的影响。
第二,独飞航线占89%,这是高利润率的前提。
第三,支线航点覆盖了全国42%的支线机场,网络效应已经形成,这是护城河。
其中,重庆是主运营基地,贵阳、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四个运营基地分别覆盖西南、东北、内蒙、西北地区,新疆和内蒙是公司业务增速最快的区域。
总的来说,华夏航空的营收规模虽然是最小的,但由于扎根支线业务,跟其它航空公司错位竞争,反而是这三个公司里利润率最高的。
这波疫情中,由于国内航线占比最高,业务的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之一。
这正是其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半年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航空公司的关键。
4)总结
目前航空股正处于盈利拐点的过程中。
按照经验,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整年,将会进入到景气繁荣的业绩牛阶段,投资潜力巨大。
机场板块,由于受海外疫情影响,最有溢价能力的免税店业务被困,短期内的投资机会将不如航空股,但长线潜力仍值得期待。
航空股中,民营航空股经营效率高、疫情中恢复快,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都是最优质标的。
其中,三只民营航空股里——
春秋航空专注廉价航空模式,利润规模领先,成长性出色。
华夏航空专注支线业务,利润率表现最佳,ROE回报堪称典范。
吉祥航空以上海为基地,有资源优势,拿到了一批优质航线,营收规模最大。
谁会成为下一只十倍股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