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系列:米勒假说与题材股炒作1/4新闻一出就要卖今年股市投资流行一句话:“传言即真相,发现即猛干,证实即跑路”。千万别认为这是A股特色,事实上,这句话源自西方股谚"Buy on the rumors,sell on the news",所以是个全球股市的普遍现象,国际顶级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还有一篇著名的论文,标题就叫《新闻一出就要卖》。今年疑似常温超导的小道消息一出,美国超导立刻翻了几倍,好像已经赚到钱一样,即是“传闻即猛干”。只不过,这个现象在A股确实更加普遍,甚至在今年,有没有能力参与题材股的炒作,成为账户赢亏的关键。主题炒作虽然是A股特色,卖方大多不愿涉猎,但国外其实早有研究理论,比如米勒假说,实际上已经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传言即真相”的现象。2/4买者众,卖者寡为了研究股价对信息的反应幅度,Edward M Miller 在1977发表的论文《Risk,Uncertainty,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中提出了“股票价格高估”假说。之前,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价反应了市场平均预期,我在《一个减少投资判断失误的方法》一文中,也用了“称牛重量”的例子证明这一点。但米勒假说却认为:当卖空交易被限制时,股价反映只是最乐观的买入者的预期,而不是同时反应全部投资者的平均预期,所以股价总是高于正常价格,估值泡沫成为一种常态。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一支股票,假设内在价值为100元,而有意买入者和有意卖出者的出价平均分布于从95-105元的区间,那结果会是中间平均价100元吗?通常不是,原因在于潜在买入者和潜在卖出者的数量不对等,所有投资者都可以买入,但在无法“裸卖空”的市场,只有持有者才可以卖出,数量远远小于前者。假设这个股票非常热门,有意买入者是有意卖出者人数的10倍,所有卖家的数量加起来,等于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