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一段时间我重发了一篇随笔《人生和投资,都不做相对收益》,得到了业内好友很大的反响。开年的结构化行情确实让人欢喜,也让人焦虑。拿着港股和科技的基金经理,已经有人净值涨了50%以上;而拿着消费和红利的基金经理,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 格雷厄姆先生很早就说过,投资不是在别人的游戏战胜他人,而是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自己(Investing isn’t about beating others at their game. It’s about controlling yourself at your own game)。保持自己独立的节奏,才能把投资做好。 国泰君安资管的范杨,就是一名懂得控制自己节奏的基金经理。他的投资理念,是为持有人带来波动较低下的中长期绝对收益。围绕这个理念,范杨一直在践行用合理估值买成长的GARP策略。 范杨的投资目标和框架是非常朴素的,听上去似乎没有太多不同。但只要认识范杨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独特气质:客观理性、情绪稳定、内心自洽。作为一名泛消费领域的基金经理,范杨的组合也体现了和市场主流共识的不同。他并没有重仓耳熟能详的白酒,而是把视野放到估值更合理、基本面成长性更强的“制造消费”中。 他是一名和市场曾经主流不同的消费基金经理,但不同的背后是他对估值的严苛,对中长期绝对收益的追求。他不抱团,不盲从的投资方式,本质来自内在价值观的投射。 警惕在牛市中亏钱的风险 924之后的A股市场明显变得更为活跃,也成为了基金经理真实行为的一面镜子。有些人从价值风格转向全面的成长,有些人从红利轮动到了科技,也有人保持了风格的稳定。对于范杨来说,他依然保持冷静理性,聚焦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10月8日许多股票以涨停开盘的时候,范杨就开始做大量的止盈减仓。由于产品同期出现了赎回,范杨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把仓位减下来。范杨认为,虽然924的政策导向明显转变,但从政策兑现到基本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