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解读电商

简介

IP属地:未知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31 11:40

      小红书发力店播了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金珊 今年618已经开始,除了传统的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新势力也在不断发力。 商家总是在寻找流量洼地,成长期的小红书和视频号也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去年凭借董洁、章小蕙独特的直播风格出圈的小红书发展再次提速,这次618开始大力发展店播。 达播和店播共同发展 此前小红书在“618大促小红书电商伙伴动员会”当中表示,将提供10倍扶持资源、亿级平台补贴,对店铺直播给予资源倾斜。 据36氪报道,近期,小红书电商买手运营业务已与商家运营业务合并,组成电商运营部,为电商二级部门。此前,买手运营业务与商家运营业务分散在两个独立部门。新合并而来的电商运营部,将统一管理买手运营和所有商家运营,由银时负责,向小红书首席运营官(COO)柯南汇报。 小红书也开始在行业内大量挖人,筹备电商业务的发展。 小红书一手抓买手直播,一手抓店播,两条腿走路,共同发展。 此前董洁,章小蕙直播间出圈,让行业内看到直播的另一种可能性。直播不只靠“全网最低价”,一些高客单价的商品在小红书也能卖的很好。这让在抖音快手狂卷的商家看到了希望。 毕竟给超级头部主播高昂的佣金和坑位费,最终算完账自己并不赚钱。 商家要确切的利润和增长。小红书种草的属性,吸引了一批高价值的用户。并且过去小红书对商业化的克制,也让这些用户的忠诚度很高。 直播电商下半场,店播时代来临,超头部主播正在隐身。 李佳琦在美ONE的618启动会上直言,今年大促是比较难的。董宇辉和小杨哥逐渐淡出直播间,滑落带货榜,开始搞“副业”。董宇辉忙于文旅直播,小杨哥正在转向短剧拍摄。 平台开始扶持店播。去年刚刚验证买手直播可能性的小红书,也加快了步伐。 数据显示,2024年4月小红书电商开播商家数较去年4月同比增长5倍,店播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12倍,月销过百万商家数同比增长7.4倍。 店播正在成为小红书电商增长的新引擎。
      16评论
      举报
      小红书发力店播了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8

      “老实人”唯品会

      $唯品会(VIPS)$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李成东 Q1业绩实际不算差,却对Q2指引“极其务实”,预估下滑0%-5%,因为天气影响; 年初刚给股东派息2.5亿美元,又决定要把今年75%的利润全部拿出来派息或回购。 有投资者这样评价:“中概股老实人唯品会,老老实实为股东创造利润,老老实实回购。” 收入承压,Q1勉强过关 唯品会2024年Q1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Q1实现净营收276亿元,同比微增0.4%;Non-GAAP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25%;在经历去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唯品会利润端持续改善,但收入端已有承压。 GMV方面同比增长约8%,比前几个季度明显放缓,但还是跑赢了行业增速,也比市场预期好一些,表现并不算差。而因气候原因导致的春季换季需求放缓,让唯品会在Q1的订单和活跃用户数据上表现较为疲软,同比均有小幅下滑。 但从SVIP高价值用户数据来看,唯品会的核心用户基本盘非常稳固。Q1唯品会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1%,贡献线上消费约45%。在客单价方面,也同比有12%的增长。所以,即便是平台减少买量,还是能带动平台平稳增长。 对于Q2的预期,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行业竞争等因素,唯品会这次给出的Q2指引也很谨慎,Q2净营收预计为265亿至279亿元,同比下降5%—0%。 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Q2平台会调整策略,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吸引高价值用户。这意味着,Q2唯品会在获客上可能会激进一些,但更在意核心用户群体。 靠“衣”吃饭,扎在服饰里 数据显示,Q1唯品会GMV为524亿元,同比增长8%,但穿戴商品GMV迎来两位数增长,大幅高于同期服装社零增长水平(2.5%)。这意味着,在Q1这样的传统电商淡季里,唯品会的服饰销售依然表现得较为强劲。 因为穿
      437评论
      举报
      “老实人”唯品会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3

      营收利润超预期,拼多多继续狂飙

      $拼多多(PDD)$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金珊 拼多多继续狂飙。 5月22日美股盘前,拼多多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拼多多Q1的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6.018亿元,同比增长了202%。 拼多多再次交出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增的业绩。盘前股价扭转颓势,大幅上涨,已经超过阿里巴巴。美股收盘报收147.09美元,同比增长1.13%。目前市值已经达到2042.74亿元,超过阿里2012.12亿美元的市值。 在今年Q1投资大师段永平出手,在财报发布前已经重新建仓拼多多。在国内电商内卷,海外电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拼多多是如何连续多个季度实现营收利润高速增长的? Q1营收增长131%,Non-GAAP下净利润增长202%,拼多多赢麻了 拼多多的营收和利润远超出市场预期。 Q1拼多多总收入为868.121亿元,同比增长了131%,大幅超出市场做出的104%的增长预期。对比Q1电商大盘(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6%的增长,拼多多的业绩十分惊艳,还没有面临天花板的问题。 具体来看营收的构成,佣金收入首次超过了广告收入。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424.562亿元,同比增长了56%。交易服务收入为443.558亿元,同比增长了327%。按照市场对Temu的收入口径推测,在线营销服务主要来自国内主站,交易服务收入超高速增长有国内主站的贡献,但更多是Temu的增势喜人。再次说明TEMU还在狂飙,已经从单纯增长引擎到扛起大梁。出海再造了拼多多。 总成本为326.947亿元,同比增长了194%。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履约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的增加。和营收相比成本的增长是良性的。毛利率62.3%,甚至环比再次提升两个百分点
      2,093评论
      举报
      营收利润超预期,拼多多继续狂飙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3

      万能的创始人,也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 |东哥笔记

      作者 | 李成东 东哥笔记130期: 印尼第26富曾国奎言:“经营的生意务必专业、深谋远虑,只做跟自己擅长和熟悉的相关产业。人的精力有限,用有限的精力专注做一件事,才能获得最终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领域里做到最好、最强。 东哥说过,万能的创始人要拒绝万能的业务,因为会死的快!说白了,创始人和公司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非主要业务,非主要产品,非主要渠道,该砍的就要及时砍掉! 案例一 产品服务只对应一部分消费者 山姆是最好的典型案例,大概46家门店,500个前置仓,销售收入660亿元,累计1000万会员,年续费率80%。我不需要做所有群体,我的选品和服务,针对7000万就可以了。山姆很多店一开就爆。很多人想做所有的生意,但其实只能做一部分的生意,你的产品服务只能对应一部分,不能对应所有消费者。 山姆1996年开第一家店,到去年前置仓就占了50%的销售额,前置仓对他收入拉动比较大。为什么山姆业务非常稳定?核心是慢慢来,供应链比较强。它的体验可能不是最优秀的,因为要结算,提款,也要排队的,店的密度也不高。山姆的品竞争力非常强,容易获得核心用户人群的吸引力,自己吸引流量,不像做电商,每天要买流量。山姆会员店收费680元/年。 案例二 线上还是线下这是个问题 今年增持了一家零售创业公司,完成交割。正好问创始人最近北京的店怎么样啊! 他说挺奇怪的,人还是挺多的,某店昨天还做了12万,没疫情的时候,日常也就是四五万水平,周末最好也就是12万水平。 一个是疫情之后,消费逐步是在恢复的。一个是线下赚钱的生意好的确实是极少数。 线下的好处就是,如果这个生意是赚钱的,一般情况下确定性稳定性比线上强。 线上的生意再好,确实顶不住抄袭的太多了,流量成本上涨太快了。今天赚钱了,也不能保证明天能否赚钱。 案例三 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 被投的餐饮连锁,第一家店全自营,就开在公司楼下
      132评论
      举报
      万能的创始人,也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 |东哥笔记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3

      Q1利润暴涨百倍,快手因下沉获得“偏爱”

      $快手-W(01024)$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金珊 或许市场应该消除对快手的偏见了。 5月22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显示,快手2024年Q1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16.6%。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规则计量下,经调整利润净额为43.88亿元,同比增长10347.6%。电商业务GMV同比增长28.2%至2881亿元。 利润暴增,电商GMV保持高速增长,快手真的要翻盘了吗?快手苦尽甘来,曾经想撕掉的“下沉”标签成为增长利器。 经调整利润暴涨100倍 总体来看快手这份成绩单: 1.利润端的暴涨是最大的亮点。期内利润扭亏为盈,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规则计量下,经调整利润暴涨100倍。 2.分析利润暴涨的主要来源是毛利率的明显提升,由46%增长至55%,费用端也有贡献但不多。这也说明利润的暴涨是健康的,并不是靠单纯的省。 3.广告和电商的收入增长是根源,广告增长27%,电商GMV增长28%,这类业务毛利高。在Q1没有大促的淡季,快手取得增长还是让人惊讶的。 4.虽然短视频红利期过了,但在短剧和春节假期的利好下,快手的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还在增长,这和第三方监测到短视频用户下降有偏差,也算一大利好。 具体来看,快手2024Q1收入294亿元,同比增加16.6%,主要是由于在线营销服务及电商业务的增长。 从业务类型来看,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7.4%。直播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减少8.0%。其他服务收入42亿元,同比增加47.6%,主要是电商业务带动了增长。 从国内外分类来看,国内业务收入284.17亿元,同比增长14.2%;经营利润为39.91亿元,同比增长314.4%。海外业务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193.2%;经营亏损为2.68亿元,同比减少6
      5,9262
      举报
      Q1利润暴涨百倍,快手因下沉获得“偏爱”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1

      万亿市场迎来春天,万物新生(爱回收)背后不只政策红利

      $万物新生(RERE)$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李成东、金珊 电商陷入价格和服务的内卷,但还有一个赛道正在爆发。二手电商凭借着独特的逆周期性站上风口。 5月20日,万物新生(爱回收)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数据显示,2024Q1万物新生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27.1%,达到营收指引的高端。经调整的经营利润(非GAAP)为8022万元,连续七个季度实现运营盈利。 从年初至今,万物新生股价已上升近五成,价值正在修复。在二手市场万亿赛道中,除了政策风口,万物新生已经长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业绩一览:营收稳健,连续七个季度经营盈利 成立于2011年的万物新生,已经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旗下包含了C2B业务爱回收、B2B业务拍机堂、B2C业务拍拍、海外业务AHS Device。 从总体来看,万物新生2024Q1业绩表现不俗: 1.营收达到了指引的高端,远超零售的大盘。在Q1淡季和3C品类销量不高的情况下,这已经超出预期。 2.业务量持续提升,平台收入连续两个季度恢复双位数增长,增加了公司层面的毛利和运营利润贡献。 3.费用端精准控制,总体费用率下滑。经调整履约费用率随着供应链效率提升不断下降。 4.经调整的经营利润本季度实现80.8%的同比增长,连续7个季度盈利,经调整的经营利润率再次提升。 万物新生2024Q1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27.1%。对比Q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6%。在淡季下,万物新生增长速度远超大盘。 其中,自营产品收入(1P)33.098亿元,同比增长了28.5%。增长原因是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增加。 平台服务收入(3P)3.413亿元,同比增长了15.1%。
      167评论
      举报
      万亿市场迎来春天,万物新生(爱回收)背后不只政策红利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20

      百亿补贴,阿里京东为什么学不会?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李成东、金珊 中国电商有三大节日,京东的618,阿里的双十一,拼多多的百亿补贴。 距离618还有半个月,电商之间的战争已经开打了,但热闹程度显然不如前几年了。 最重大的变化是,沿用十年之久的预售制正在走向终结。淘宝集团近日宣布,今年天猫618将取消预售,现货直接开卖。同样取消预售制的还有京东和快手。 同时为争夺用户,电商们纷纷举起拼多多的武器砍向拼多多,“百亿补贴”这一由拼多多发明的促销活动,也已经被当作价格战下的一剂“猛药”。京东和淘宝已经加码。 电商都在搞百亿补贴,对拼多多有多少冲击呢? 电商三大节,为何百亿补贴最强 2008年,京东第一次开启网上“618”年中促销,最早属于京东的店庆日,是刘强东的想法。 2009年,阿里第一次开启了全网“双十一”,最早又叫光棍节。听说想法源于马云。 2019年6月,拼多多正式推出了“百亿补贴”。 京东618和天猫双十一,都曾经创造过史无前例的中国零售业的辉煌数字。尤其是天猫双十一,把前面几十天的销售额集中在双十一一天爆发,一天就干几千亿,这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双十一不仅让每一个中国人熟知,还让全世界震惊中国人的消费力。 今天东哥为什么要把拼多多百亿补贴也列为中国网购的三大节日之一? 百亿补贴不是一个特价频道吗?看起来完全不能和节日性平台促销活动相比。但有些问题,你分析一下本质,就不必纠结于这个细节了。 首先是大促逐渐日常化。现在京东618和天猫双十一也不再是早年的一天大促,销售周期基本拉长到30天以上,追求实质销售,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时间不是一个显著观察维度。最重要的事情是为什么平台做大促,目的是什么? 其次搞大促的目的是为了销售额。拼多多做百亿补贴每年也是大几千亿的销售额,尤其是对3C家电和化妆品的销售额拉动。这个规模体量和京东、阿里的大促活动相比也是丝毫不逊色。 其三搞大促还要实现低价的
      751评论
      举报
      百亿补贴,阿里京东为什么学不会?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17

      京东2024Q1:低价引流,留住用户最终靠服务

      $京东(JD)$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金珊 电商这场抢用户大战,京东打的如何? 5月16日美股盘前,港股盘后京东集团发布了业绩公告。2024Q1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率3.4%,去年同期为3.1%。 营收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在面对行业激烈竞争下,京东今年也耗资亿元重返春晚,加上第三方的补贴,Q1的利润不降反增。这也体现了京东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 业绩利好下,京东财报发布当日美股报收34.27美元,同比增长1.93%。5月17日,港股报收134.10港元,同比增长1.28%。 淡季营收超预期,利润率提升 京东营收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24年Q1京东收入为2600亿元,同比增加7.0%。 从营收类型来看,商品收入2085.08亿元,同比增长6.6%。最让人惊讶的是快消品类销售额增速回正,也快于3c品类,贡献了新增量。其中,日用百货商品收入852.96亿元,同比增长8.6%。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1232.12亿元,同比增长5.3%。 服务收入515.41亿元,同比增长8.8%。广告佣金收入增速也由负转正,对pop商家还处在扶持阶段,这部分收入还不能成为新的引擎。其中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192.89亿元,同比增长1.2%。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322.52亿元,同比增长13.8%。京东物流业绩增长趋势喜人。 在电商价格战的影响下,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下降符合预期。京东物流的经营亏损也在收窄。 从业务板块来看,京东零售2268.35亿元,同比增长6.8%;经营利润为93.25亿元,去年同期为98.44亿元。京东物流421.37亿元,同比增长14.7%;经营利润为2.2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23亿元。新业务48.7亿元,同比下降19.2%
      349评论
      举报
      京东2024Q1:低价引流,留住用户最终靠服务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16

      阿里打了一场翻身仗

      $阿里巴巴(BABA)$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李成东、金珊 那个淘宝回来了。 5月14日,美股盘前,阿里巴巴发布了业绩公告。2024年Q4财季(日历年2024Q1)总收入为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一季度电商业绩成为最大的亮点,用户回归,淘天集团GMV和订单量超两位数增长,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回升。阿里回归的第一年,守得住,才是最重要的。 财报出来第二天,高盛对阿里巴巴维持"买入"评级,上调阿里目标价。投资大师段永平、资产管理公司Appaloosa和Scion、私募巨头景林资产在一季度增持或建仓阿里巴巴。 “阿里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的app进行购物的人,而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蔡崇信在最近一次专访中说道。马云内部信中表示,过去这一年阿里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回顾过去一年,阿里痛定思痛,刮骨疗伤,开启变革。动作很大! 在战略方向上重新确定了三个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还有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管理上,吴泳铭要让阿里“重新创业”,无疑对管理团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开始了业务管理层年轻化改革,2023年底提出来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6位80后管理者被任命分别带领淘天集团各关键业务,直接向吴泳铭汇报。 现在,回归用户回归核心业务,让阿里终于迎来了转机。 业绩一览:营收超预期 GMV和订单量超两位数增长 总的来看,阿里这份成绩单超过市场预期。基本面向好,说明改革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可见投资人对阿里基本盘业务的悲观。 首先,国内电商的基本盘稳固,客户管理收入在淡季走出低谷,增长5%;其次,改革下其他集团活力提升,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同比增
      467评论
      举报
      阿里打了一场翻身仗
    • 东哥解读电商东哥解读电商
      ·05-11

      美团打出“会员牌”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金珊 美团想赢,或许只拾起抖音的武器还不够。通过升级会员,打通到店和到家,或许是当下的最优解法。用外卖用户的粘性巩固自己的护城河。会员体系或许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美团的优势。 美团升级“神会员” 美团预计在今年7月正式上线新版“神会员”。 “神会员”过去为美团外卖订单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2023年8月份,美团外卖宣布将平台内的“会员”和“神券”两大营销体系合并升级为“神会员”,合并后只有神券这一种红包。此前有用户反馈两类优惠同时存在,下单很容易混淆。合并后的“神会员”方便了消费者。 据报道,上线当月神会员用户订单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89%,同月美团外卖也突破了订单量的历史峰值。不难看出,神会员用户的粘性很强。 新版的神会员不再只局限于外卖,将开始扩展到到店业务。目前针对商家的招商已经开启,前期集中在外卖的商家。未来将会逐步拓展到酒旅、休闲娱乐等多个业务。 趣味化的玩法也是吸引用户的原因之一。“神会员”有两种券包,免费领取和付费购买。付费购买的神券基础面额为5元,在各种购买场景下可以膨胀到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面额。 据了解,新版“神会员”优惠力度将由平台和商家共同承担。 据报道,新版“神会员”在内部被定义为“s级”项目,由王莆中发起,美团平台用户增长与运营部负责人周默负责,目标是在两到三个月内完成到店和到家的会员打通。 此前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组织架构调整,或许也是在为这次升级做铺垫。4月18日,美团CEO王兴宣布了新一轮架构调整,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王莆中任核心本地商业的CEO; 早在2019年初,美团曾尝试过做全业务的会员,或许是时机不成熟,最终没能成功。 美团度过了“四处征战”的一年,业务被各种竞争对手所觊觎。到家业务被抖音虎视眈眈,到店业务迎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个平台的加码
      668评论
      举报
      美团打出“会员牌”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