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相传,投资需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锐度。而一个人很难同时兼顾三者,借鉴易行长的理论。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三个里面,动态平衡择其二。一般来说,在市场激荡的时候锐度最重要(还记得两周前Tepper说的么?Everything!),在市场没有方向的时候广度最重要,在市场有趋势的时候深度最重要。我觉得中国市场可能后面需要的是深度,而在全球市场上,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广度,因为坦率来说,目前全球市场依然是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大量的资产在关键位置踌躇不前,选举的结果,联储的第二次降息(一般来说联储前三次降息后市场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觉得会决定后续的方向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个2024年的Q4,会成为很多资产的拐点。我自己的经验是,这个时候最适合的名言是艾森豪威尔的那句话"Plan is worthless, but planning is everything" 计划本身毫无价值,但做计划的过程是一切的关键。而今天我的时间特别多,所以这个文章会特别长。中国:短期尽力从通缩的边缘逃逸,长期需要在战略选择下,建立一个新的激励机制如果不是存在刺激政策,中国未来几个月的价格压力其实是巨大的。所以看到什么“Risk of too much good thing" 真的是一脸苦笑,现在怕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单纯看信用派生也是一样,我们还在期待一个拐点。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活动是从信贷和利率开始,通过消费和制造,最后传导去价格和失业率。而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如果时间已经来不及,那么央行就直接进行资产购买,直接把价格预期拉回来,这种时候一般就是经济预期已经完全不稳,实体陷入了悲观螺旋。这就像踢球的时候,如果你有一个队友中暑,你可以把他背到室内然后给他降温就好了,如果你有一个队友突然直挺挺倒下去,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AED和120,不是藿香正气水。投资的魅力就是,你不仅要正确,还要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
曾国藩写过一本书叫做《冰鉴》,讲的是怎么用骨相和面相识人的办法,其实里面也蕴藏了很多领导用人的道理。其中有一个总述叫做,文人先观神骨。大意是看大部分人都可以看他的形骸,但看一个读书人要看他的神骨。骨可以理解,一个人的神是什么? 我们先从另一个事情说起 我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很相信命运,因为我发现人的过去确实会影响人的现在。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小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那么缺乏安全感会有很多体现,例如更加谨慎的措辞,更加拘谨的姿势,难以长期保持对单一事物和人的专注。当然,如果这个人在富足但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他可能会多一点信任,在一个贫穷且没有安全感的环境,可能会少一点信任。这个条件可以无限加下去,对人的看法也会慢慢更准确 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母弱出商贾 父强做侍郎 族望留原籍 家贫走他乡”,如果你用命理学的语言去翻译,就是如果你小时候没有足够的人保护你,那么你就更早去自己掌握自己的东西,更早自力更生。而如果你生在一个大家族里面,你从小就知道怎么恭顺父辈,那么你以后当官也一定得心应手。身强的人更多去主动掌握命运,而身弱的人更多被动适应命运。 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只是故事的一半,人的过去确实会决定人的现在。但更关键的是,未来会如何?你的当下决策,会决定你的未来。 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我引用马克思墓碑上的那句话了“哲学家执着于解释这个世界,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它”。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这也是不知道第几次我引用易经中那句充满生命力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我不再执着于那些命运的低语,确实我会审视自己的过去,检查自己来时的路更好理解我自己,但更多时候,我开始思考在当下我要做什么。 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