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研社
商业新研社
关注商业变革,探究商业价值,交流商业思考。
IP属地:北京
0关注
7粉丝
0主题
0勋章
早上又看到外媒说希音(Shein)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行IPO,公司正准备在未来几周内举行官方投资者路演,预计希音的业务估值达到503亿英镑。这都多少次了?

百度李彦宏的AI应用观,技术平权下的众乐乐

今年是AI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元年。其中通用大模型比拼技术和规模,而垂类大模型则是拼场景和效率。 半个月前各大美股科技巨头公布的财报中,已经证实了AI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并且宣布下一阶段还会持续加大投入,AI助手成为押注的重点,有望诞生“杀手级”的应用。 在本周刚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围绕“应用来了”的主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分享了百度在AI方面的探索、努力、工具和找到的路径方法,发布了多款跨领域创新成果,涵盖了iRAG技术、无代码应用以及智能体探索等多个前沿阵地;同时,也介绍了他人如何在百度平台上创造出有价值成果,帮助更多人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对于这次百度世界大会,舆论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百度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扛旗者”,不仅在AI技术上保持着领先的规模和生态优势,而且还在应用上深入布局了内容创作、教育、电商、医疗、汽车、农业等各个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软件、硬件或者提供了解决方案,还打出了“我们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的口号。 另一种则认为,百度这次的发布还是有些平淡,并没有突破性的超级应用出现,比如类似Sora这样的文生视频多模态技术,或者本月初OpenAI推出的AI搜索,又或者具身智能体的高阶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以及一些颠覆性的AI消费电子,没有达到预期。 但不管观点如何,百度做人工智能的一个原则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做人人可触可及,并且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应用,AI时代每个人既是使用者,也是创作者和参与者,在技术平权下诞生的这些普惠性AI应用,可能远比一个超级应用更有意义。 正如李彦宏所提到的那个问题“过去一年整个行业都在焦虑,超级应用到底在哪里?”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很像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这意味着它不是三五年就结束,不是一两年就出现超级应用,它更像是三五十年对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非常彻底的重构。 商业新
百度李彦宏的AI应用观,技术平权下的众乐乐
先简单做个腾讯Q3财报的表现,等今晚财报电话会后,再做个详细的商业化解读~
@商业新研社: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11月13日下午,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以下总结了财报中的一些看点: 1、用户数据 按照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的网民规模达到10.9967亿,而腾讯整体的用户基本见顶,微信用户的增长,或许更多来自于同一身份多开的原因。 2024年Q3,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3.82亿,同比增加3%,QQ移动终端月活用户为5.62亿,虽然增速仅为0.7%,但还是回到了正增长。 Q3付费用户数达到2.65亿,同比增加了2200万,同比增长9%(增幅较上季放缓),这主要得益于音乐、长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增长,其中音乐和长视频的付费会员分别增长16%、6%。 2、收入和利润 腾讯Q3实现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环比也有所增长,符合预期。 毛利同比增长16%至888亿元,毛利率从去年的49%提升至53%,主要由于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增长。 财报也特别提到云服务盈利能力提升,对整体毛利增长有所贡献。 经营盈利为533.33亿元,同比增长20%;期内盈利为539.83亿元,同比增长47%。 从这看,腾讯增肌减脂的效果还在显现,而且三大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继续保持着提升。 3、业务板块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至827亿元,快于上季的增长。 往季财报中的网络广告业务,本季财报中改成了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300亿元。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至531亿元,同比增幅继续下降。 从这看,营销服务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最快,这主要是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以及巴黎奥运会相关品牌广告的较小幅度贡献。 4、游戏业务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45 亿元,同比增长 9%,主要是由于包括《PUBG MOBILE》及《荒野乱斗》在内的游戏表现强劲。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14%至3
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在今天举行的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分享几个百度最新公布的数据和AI产品: 1、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15亿,自去年12月首次披露以来增长约30倍; 2、新发布两大AI技术,一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文心iRAG”,二是无代码工具“秒哒”,让每个人都具备程序员的能力,明年一季度上线; 3、智能体可能会变成AI原生时代,内容、信息和服务的新载体,目前文心智能体平台已有15万企业入驻,80万开发者入驻,包括公司类、角色类、工具类、行业类这4类智能体; 4、百度智能云,超60%央国企和大量民营企业选择百度智能云进行AI创新; 5、千帆大模型平台,目前累计帮助用户精调了3.4万个大模型,开发出了77万个企业级应用。 最后,百度还强调,不是要一个“超级应用”,是要打造数百万个“超级有用”。 $百度(BIDU)$  $百度集团-SW(09888)$  

叮咚买菜盈利打样、巨头争相竞逐,前置仓第二春来了?

历经扩张、质疑、缩减后,前置仓正焕发第二春。 日前,叮咚买菜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营收65.4亿元,同比增长27.2%,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商品交易总额72.7亿元,同比增长28.3%。利润方面,Non-GAAP下实现净利润1.6 亿元,净利润率达2.5%,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实现盈利。 基于本季的业绩表现,叮咚买菜进一步调高了全年的业绩预期,并预计今年以及四季度净利润和规模依然会保持前期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长。 此前,前置仓并不被人看好。像每日优鲜在烧了140亿元后在2022年倒闭,叮咚买菜在实现盈利前,曾经三年烧了115亿依然深陷亏损泥潭,前置仓难以平衡用户数、客单价/毛利率、履约成本这三者的关系,也让生鲜电商成为一门投入高、损耗高、毛利低的艰难生意。 但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一方面,典型代表的叮咚买菜,顽强的实现了连续盈利;另一方面,京东、盒马、美团、山姆、物美、名创优品、屈臣氏等一众电商、零售企业再度加大布局前置仓,多业态的开启了即时零售新时代。 繁荣和竞逐之下,前置仓真的渡过了生存考验吗?新玩家能否破解盈利难题? 1、各项成本加大,叮咚买菜又实现了盈利 作为生鲜电商电商前置仓的两大代表,和每日优鲜的黯然倒掉相比,持续亏损的叮咚买菜,这几年虽然缩减规模、饱受质疑,但是仍然坚强的求生存谋发展。 今年的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的营收、交易总额以及利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这主要归因于交易用户数量和月度购买频率的加速增长,以及今年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站点网络的扩大。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的月均下单用户数同比提升了24.5%至822万,且每用户月均收入较去年同期继续平稳提升了6.4%,其中会员同比提升了8.8%达到540元,此外,Q3用户月均下单频次也同比提升到6.1%。 而在前置仓布局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在江浙沪已经完成了原定的今年新开80个前置
叮咚买菜盈利打样、巨头争相竞逐,前置仓第二春来了?
透过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以及苹果公司的三季报,除了营收业绩外,也都确认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动向,那就是对AI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会持续下去,有的公司AI已经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有的正在完成一系列的AI产品和业务布局,有的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扬。
@商业新研社: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上周,美国各大科技巨头陆续披露了最新的三季度财报。各家财报显示,在营收方面,除苹果公司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均实现了超过10%的同比增幅,其中Meta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9%,而在净利润方面,苹果公司受补缴税款的影响出现了下滑,但其它四家也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最高的是亚马逊,净利润同比大增54%。 在营收业绩之外,这次财报也都确认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动向,那就是对AI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会持续下去,有的公司AI已经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有的正在完成一系列的AI产品和业务布局,有的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扬。 在这种共识之下,上述科技公司也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会持续增长,重点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AI支出。有外媒统计,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这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外界也都关注到AI相关的大规模支出会产生公司成本的问题,受此因素影响,Alphabet、微软、Meta、苹果、亚马逊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后都开始掉头向下,出现了个位数的下跌。 1、AI全面驱动,广告和云业务表现抢眼 今年的第三季度,Alphabet、Meta、微软、亚马逊以及苹果公司等科技巨头,对于AI在业绩和业务方面的助力,无疑都表示了出了高度的认可,并且未来也抱有很大的期待。 早在今年4月,Alphabet的CEO桑德·皮查伊(Sundar Pichai)就曾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建设我们的AI未来》的全员邮件,提到正在进行一场波及全公司的变革,并且宣布将谷歌专注于大模型以及负责AI技术安全等研究的谷歌研究部门GoogleResearch,全面整合到AI业务部门GoogleDeepMind之中,以提高AI研发工作的效率。 目前,谷歌旗下的“全栈AI产品”已实现大规模运营,正被数十亿用户使用并创造出良性循环。数据显示,在过去的
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从本次财报看,苹果还是没有找到增长破局的关键点,只能寄希望虽迟但到的AI,来减缓放满的步伐,以“大力出奇迹”刺激换机需求,同时以新兴市场的增长,来掩盖所面临的问题。
@商业新研社: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曾经爱搭不理的AI,正成为苹果的心头好。 当地时间10月3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截至9月28日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苹果公司营收为949.3亿美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为46.2%,但净利润为147.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 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缘于本季度苹果被欧盟要求向爱尔兰补缴130亿欧元税款,因此记录了102亿美元的一次性所得税费用。苹果表示,不计这笔费用,每股收益为1.64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60美元。 收入来源方面,硬件产品贡献699.58亿美元,同比增长4%,这主要得益于iPhone、iPad和Mac的增长;服务业务营收249.72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从本次财报看,苹果还是没有找到增长破局的关键点,只能寄希望AI功能来减缓放满的步伐,同时以新兴市场的增长,来掩盖所面临的问题。在财报电话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还表示,“我们在假期季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产品阵容,其中包括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这标志着我们产品的新篇章。而这只是我们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的开始,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苹果还对下一财季的总收入做出了保守预测,预计同比增幅在“低个位数至中个位数之间”(注:分析师此前预计增幅为7%),同时预计毛利率在46%至47%之间。 1、iPhone全球增长,中国市场仍在下滑 此次最新公布的财报,苹果公司在产品业务以及区域市场的表现可说是喜忧参半。 按照产品业务线划分,除了iPhone外,其它板块业务的收入均未达分析师预期。具体来看,第四季度,iPhone收入462.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50亿美元,同比增长5.5%;Mac收入7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iPad收入69.5亿美元,同比增长7.9%;可穿戴设备、家居与
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10多家自动驾驶企业批量冲击上市,既有持续融资以提升技术、扩展商业化的需求,背后也有风险投资的推动,毕竟陪跑了近十年后,这些投资机构也需要获利退出。你怎么看呢?$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文远知行(WRD)$  $百度(BIDU)$  
@商业新研社: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最近,国内自动驾驶企业都在股市上攻城拔地,争创各领域的“第一股”。 上周,地平线、文远知行先后在港股和美股上市,而已经递交招股书和准备上市的名单中,还有小马智行、Momenta、纵目科技、佑驾创新、西井科技、图达通等至少6家中国智驾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覆盖独立自动驾驶整车研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再加上之前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知行科技、黑芝麻智能,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已有超过十余家自动驾驶企业启动上市或已成功上市。 一级市场上,自动驾驶同样火热,宏景智驾、易航智能、轻舟智航等智驾公司,也在最近先后完成了C轮融资,融资额都达到数亿元。 从今年来看,Robotaxi正展现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化前景。国外如谷歌Waymo在旧金山全面开放,国内像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试运营,都证明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可行性。而特斯拉最近正式推出的Robotaxi产品Cybercab,以低于3万美元的成本预期,以及有望在2026年投产,更是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这些自动驾驶企业批量冲击上市,既有持续融资以提升技术、扩展商业化的需求,背后也有风险投资的推动,毕竟陪跑了近十年后,这些投资机构也需要获利退出。 但上市后企业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比如今年1月,在美上市被称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就因亏损而黯然退市,股价距其2021年4月的发行价跌去了99%,业绩、监管机构审查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成为其退市的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持续的高投入、高亏损之后,明年或许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从亏损走向盈利的分水岭,万亿市场的搏杀中,谁才能真正最终胜出。 1、自驾批量IPO,资本的狂欢与退出 今年无疑是自动驾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年”。 10月24日,地平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拿下了“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并成为港股年内最大规模科技IPO。
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卖水造富,怡宝扛着华润饮料上市了

继农夫山泉之后,又一家“卖水人”登陆了港股。 10月23日,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02460.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根据其相关公告,此次IPO,华润饮料全球发售3.478亿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4.50港元,集资净额约49.03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数目40%,获认购234.49倍;国际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约60%,获认购24.47倍。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作为怡宝水的母公司,华润饮料是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零售额为396亿元,市场份额为18.4%。其中,华润饮料2023年饮用纯净水零售额达395亿元,市场份额为32.7%,在中国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上市首日,华润饮料最终报收16.68港元/股,较开盘价上涨15.03%,总市值为391.62亿港元,约为农夫山泉市值的12%。 在营收结构上,华润饮料主要来自包装饮用水产品和饮料产品这两类,其中以“怡宝”为核心品牌的包装饮用水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据了总营收超过99%的比例,而且贡献了大部分毛利,可以说,是“怡宝”凭着一己之力扛着华润饮料登陆了资本市场。 目前,国内“卖水人”的梯队中,农夫山泉、怡宝、景田百岁山、娃哈哈、康师傅分列前五。在农夫山泉、怡宝先后上市后,随着宗馥莉全面接手和布局,娃哈哈会是下一个吗?  1、华润饮料的前世今生 1984年,“怡宝”的前身中国龙环(蛇口)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当时公司主要销售“刺梨汁”这种贵州特有的碳酸饮料。1990年,“怡宝”推出600毫升×15规格包装“怡宝”牌蒸馏水,成为中国较早生产销售包装饮用水的企业之一。 1996—1999年,怡宝被华润创业斥资收购,加入华润大家庭,更名为“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纳入到华润系后,怡宝也更换了老包装,全新形象也就是熟悉的“绿瓶”。此后,怡宝
卖水造富,怡宝扛着华润饮料上市了

失去董宇辉后,新东方的柳暗花明

董宇辉的离开,对新东方业绩产生的影响如何? 日前,新东方发布了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财报显示,新东方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30.5%至14.35亿美元,略逊市场预期及早前指引的31%至34%按年增长。 今年7月25日,董宇辉正式离开了东方甄选,彼时外界也都担心新东方的电商业务发展,是否会让公司整体营收陷入增长困境。为了更好的反映东方甄选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此次财报除去东方甄选自营商品和直播电商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率达33.5%,收入额为12.78亿美元。 在利润表现上,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新东方经营利润同比上升42.9%至2.932亿美元,刨去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后,经营利润同比上升58.4%至3.031亿美元。 从上述来看,东方甄选的电商业务上还是遭遇了经营亏损,但得益于出国考试备考、咨询业务、以及成人英语培训业务的强劲表现,新东方整体却在营收、经营利润上有了更好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的市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新东方也遭遇到类似之前拼多多“唱空自己”的问题。新东方管理层预计第二季度总收入(不含东方甄选)将同比增长25%-28%至8.51亿-8.72亿美元,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主因季节性因素以及宏观逆风影响部分高客单价业务,预计2025财年全年收入增长将保持在约30%同比增长(不含东方甄选)。这种预期的降低,也让多家机构据此下调公司目标价,在财报发布后,新东方股价也一度下跌超过10%。 但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放大,可能又会看到不一样的现象。无论是从国家政策的推动,还是供给出清效应的显现和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如今教培行业整体正在从复苏向需求旺盛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东方或许会有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1、新业务发力,教育基本盘稳健 新东方这份董宇辉离开后的首份财报,无疑成为观察其教育主业发展的窗口。
失去董宇辉后,新东方的柳暗花明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