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研社
商业新研社
关注商业变革,探究商业价值,交流商业思考。
IP属地:北京
0关注
9粉丝
0主题
0勋章
微信小店的战略意义和未来发展,之前在这篇《微信商业化的小企图与大野心》的文章中已经有所分析。 最近微信小店内测“送礼物”功能,各个品牌商的小店也都纷纷官宣开通了相关功能。显然,微信电商的商业化步伐也在持续加快。 对于这次小店的“送礼物”功能,我有这么几个大致看法: 1、借势,选择的时机。从12月开始后这三个月,本身是节假日的消费旺季,比如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等,“送礼物”自然也符合节日走亲访友的热闹氛围,这也自然带动一波微信小店的热度。 2、造势,独特玩法激活商家。微信小店面向更多的是中小商家,而这些商家的商品,单价其实并不高,所以这次“送礼物”功能的范围,也仅限于商品款式原价不得高于1万元的商品。通过礼赠场景线上化、轻松化、社交化,实现了与电商的深度融合,让商品精准触达消费者且具有裂变效应,从而提升销售额、复购率及转化率,激活商家。 3、顺势,电商生态的探索。电商行业现在都在比拼“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今年Q2财报电话会上,腾讯说微信要做一个前所未有且天花板更高的电商生态。现在来看,微信小店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微信生态中广泛的用户场景和流量渠道优势,微信小店与视频号、社群裂变、搜索自然结合形成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货架电商等模式,“送礼物”也是对此的一种探索。 目前,外界都认为这次“送礼物”功能的推出,相当于之前微信红包的那次奇袭,但我个人认为有所高估,虽然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预期并没有那么大。在电商“存量竞争”阶段,其实消费者对于电商营销手段已经有所审美疲劳,等这三个月过后,“送礼物”能否还有热度,还是有待观察。 $腾讯控股(00700)$ #微信
极越汽车的闪崩,其实早有迹象。因为背后的两大股东,百度来说,其造车的优势是智能化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不会涉足新能源汽车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领域,以及整体造车平台架构、底盘等维度,但吉利本身在整车的研发、制造和量产上拥有足够的优势。在“软件易得、硬件难求”的情况下,百度在这个合作中处于依赖吉利的境地。如果吉利一旦抽离,那么百度造车就会“无米之炊”。
@商业新研社:造车新势力接连失利,揭开了十个残酷的行业真相

造车新势力接连失利,揭开了十个残酷的行业真相

时至年末,极越汽车资金“爆雷”的事件,正在引发从企业到行业的连锁反应。 对于极越汽车后续的处理和进展,也已经从员工围堵维权,到了股东方的认领和兜底,再到CEO夏一平的长文反思。 如果拉长到这一年时间来看,从威马汽车、高合汽车的破产重组,再到哪吒汽车、极越汽车因为资金问题遭遇“停摆”,可见这个市场的残酷。 威马、高合、哪吒和极越,都曾都有过高光时刻。比如威马以100亿创造了行业单笔最大融资,更是豪气地成为当年新势力中第一个敢自建工厂的车企;高合曾霸榜“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的销冠;哪吒也坐过2022年销量的头把交椅;极越则是因为百度、吉利两大股东,被称为是含着金汤匙的“最强富二代”。 但所谓“飞得越高,摔得也越狠”,上一刻还在意气风发的展示新车,下一刻可能就遭遇各方讨债、原地解散。 透过这些造车新势力命运起伏的年关,商业新研社也发现了其中十个非常残酷的命题,这也是关系到车企存亡、行业发展的十大“难关”。 1、需要多少资金才能玩“造车”? 造车本身是个“烧钱”的行业,不仅能拿钱,更要会用钱、能赚钱,只有这样才能可能留在牌桌上。就像蔚来汽车李斌很早之前就说过,一家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 工厂投建、技术研发、渠道建店、交付运营以及市场营销,这些都需要车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对于尚未形成交付规模的车企,发展前期需要吸取外部资金维持正常运转,因此需要不断开拓融资渠道。有时候可能就是其中某个资金没有周转过来,成为压垮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极越的困境直接起因于百度撤资,而百度的退出又源于其对极越财务状况的不满和盈利能力的质疑,极越可能存在高达70亿元的财务漏洞。 与此同时,媒体报道极越汽车此前有三笔融资记录,包括2021年获得的3亿美元启动资金,以及2022年1月的近4亿美元的A轮融资,由百度和战略合作伙伴吉利共同增持。按照这样的资金量去造车,显然是不够看的
造车新势力接连失利,揭开了十个残酷的行业真相

一年爆卖6亿奥特曼,这家玩具公司冲刺IPO

又一个奥特曼玩具的中国操盘手,要冲刺上市了。 12月9日,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鲁可”)再次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此次由高盛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也是布鲁可第二次尝试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该公司已于今年5月首次递交了申请。 布鲁可在招股书中称,其是中国最大及领先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于2023年实现约18亿元GMV,在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细分市场及中国拼搭类玩具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3%及7.4%。 在营收方面,布鲁可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拼搭角色类玩具及积木玩具的销售,但是过于依赖奥特曼、变形金刚等这些授权IP产品的问题,也让其商业模式受到质疑,这也是布鲁可招股书中重点提及的风险。目前布鲁可也尚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亏损2.55亿元。 今年1月,奥特曼卡牌生产商卡游有限公司也曾向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但今年7月底,卡游提交的上市申请已失效,原因在于该公司尚未获得中国证监会的上市批准。而就在12月6日,布鲁可刚刚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1、创始人转换赛道,三轮融资18亿 今年,是布鲁可公司创办的第十个年头。从最初的创立到赛道转换,再到推出积木玩具、自有IP,布鲁可从国内也走向海外市场。 2014年游族网络借壳上市后,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朱伟松看中了儿童产品赛道,并在当年12月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新公司“葡萄科技”,这就是布鲁可的前身。2015年,朱伟松又找来了盛晓峰担任总裁,后者曾在英特尔旗下公司有十年的工作经历,负责教育类产品的设计研发。 起初葡萄科技主打STEAM理念,在产品上搭载科技技术,推出了儿童平板电脑、AR识别七巧板、魔方等产品。在新公司规模起来后,2016年朱伟松辞去了在游族的监事职务,并将所持股份减持后套现逾10亿元,开始把更多精力转移到葡萄科技,同时将业务更聚焦于研发和生产积木玩具。 在当时的朱伟松看来,乐高积木
一年爆卖6亿奥特曼,这家玩具公司冲刺IPO

“谷子经济”的大热,情绪消费的大胜

“炒股和炒谷这两个终于同频了,二次元经济很久没有这么火热了。”这是最近诸多消费类分析师的一致感慨。 正如每一种消费行为或潮流,都需要一场标志性的“出圈”事件,才会引起全民的关注,而“谷子经济”的大热,或许代表着情绪消费的一场大胜。 “谷子”来自二次元文化,其是基于‌动漫、影视、‌游戏、‌偶像、‌网文等内容IP(知识产权)而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谐音英文单词“Goods”(商品),‌包括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某种程度上说,“谷子”被二次元爱好者们视为精神食粮,是他们彰显个人身份、审美品位的社交货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近年来受到Z世代年轻人的追捧,且入选了《咬文嚼字》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成为了新消费的典型代表。无论是泡泡玛特的IP潮玩消费,亚朵酒店主打的生活方式体验消费,还有Keep的IP赛事和奖牌等等,都被当做是情绪消费在商业价值以及商业模式上的投射。 但在这场“谷子经济”大热之前,情绪消费还是被认为属于小众的消费潮流,以至于泡泡玛特在2020年上市时,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都表示出不理解、不认可。现如今,这种“情感驱动型消费”,成为“谷子经济”大行其道的核心逻辑之一,从线上、线下买卖的爆火,再到资本市场的涨停狂欢,“谷子”充分体现出其在展示价值、收藏价值、社交价值和交易价值等方面的多重属性,也为情绪消费再次正名。 如何看待这次“谷子”带火的情绪消费大胜,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从线上到线下,“谷子经济”全民上分火爆出圈 “谷子经济”概念的大爆发,是从11月26日开始,当时广博股份、实丰文化、创源股份、德艺文创、华立科技、奥飞娱乐、高乐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从近一周的表现来看,实丰文化、广博股份、华立科技、星辉娱乐等涨幅居前。 在上证e互动平台以及深交所互动易上,自11月25日以来的5天时间,关于
“谷子经济”的大热,情绪消费的大胜

蜜雪冰城、喜茶提速,新茶饮卷起了“含AI量”

“将贴有二维码的杯子贴近机器扫描,下方的出料口就会根据顾客所点产品的要求,将所需的茶、糖、果汁、牛奶等原料打入杯中,加上水果与冰块,一杯喜茶就可以在10秒钟内搞定。” 在喜茶店内,这款智能出茶机最大程度解决了门店出茶效率、规范性等问题,而借助其它6款智能设备,喜茶已实现了茶饮门店全流程智能化。 最近,蜜雪冰城两家子公司联合投资成立了一家雪王爱智慧科技(郑州)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机器人研发和销售等。在此之前,蜜雪冰城还成立了另外三家智慧供应链子公司,其中两家主要经营范围同样涉及人工智能。 和较为成熟的自动化咖啡设备不同,茶饮制作过程的复杂性,也需要智能设备去解决和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以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继成分、价格和门店后,新茶饮行业也开始卷起了“含AI量”,当越来越多的新茶饮品牌开始自主研发智能化设备,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商业考量?智能设备未来是否会成为新茶饮行业的标配? 1、从门店设备到生产线,新茶饮掀起智能风 如何实现高效的产出以提高单店的坪效,同时通过及时预警来把控食品安全,对新茶饮品牌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深度介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2021年起,奈雪的茶和喜茶便正式成立专业团队,招募机械、电气相关的工程师针对功能规划、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多方面来设计和研发智能设备,目前相关智能化的研发成果也都配备到门店中。 比如奈雪的茶数字化团队自研的“自动奶茶机”已在旗下所有门店使用,通过简单的扫码即可自动出杯,号称“最快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40%”。 而喜茶自研的全套“茶饮高科技”,包括智能秤、智能出茶机、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自动锤柠檬机、自动切丁机、智能蒸煮机等3大类共7款智能设备,覆盖门店原料制备、原料管理
蜜雪冰城、喜茶提速,新茶饮卷起了“含AI量”

微信商业化的小企图与大野心

微信商业化,走到哪一步了? 从腾讯最近的Q3财报中,我们或许能窥见一斑。 在这次财报中,微信小店被放在突出的位置。小店的上马,也再次体现腾讯希望串联起微信生态各类场景的流量,推动微信生态的进一步活跃以及商业闭环的构建。腾讯也表示出对这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长期潜力的兴奋度。 对腾讯来说,今年微信商业化的重点是发展电商,这与广告业务相辅相成。从小程序、视频号再到微信小店、搜一搜,微信祭出的商业武器越来越多,串联起社交、购物、支付等丰富的商业化场景,腾讯是否能在微信再造一个广告体系,是否能实现电商梦的夙愿,甚至建立一个更大、更有意义、上限更高的电商生态系统,这才是背后的大野心。 以往克制的微信,终于不再掩饰,开始从点到线再到面推动商业化提速,让各个业务能够协同发展。但是商业化的步子迈得越大,越是考验对用户体验的平衡。 1、C位微信小店的三层意义 “微信小店”无疑是微信商业化的重要体现。正如马化腾所说,腾讯围绕微信小店升级了交易平台策略,旨在依托于整个微信生态打造统一且可信赖的交易体验。 今年8月,微信将“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在微信搜索内增加“小店”入口,同时还上线了独立App店铺工具微信小店助手。两个入口提供服务一致,除了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展示商家店铺外,还可以显示店铺的商品图片信息和价格。这样对用户来说,从搜索到选购,再到下单完成,整个购物链路都较为便捷。 在商业新研社看来,微信小店的推出以及在财报中的C位展现,对于微信电商生态的布局,可能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与小程序电商的互补联动,以撬动更多的中小商家和丰富商品品类。 此次财报中,腾讯提到小程序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两万亿,但很大一部分是与虚拟服务相关的交易,比如点餐、电动车充电及医疗服务等,而并非针对实体商品。而且小程序大多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商家,也是这些商家众多线上渠道之一,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商家其实覆盖
微信商业化的小企图与大野心
早上又看到外媒说希音(Shein)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行IPO,公司正准备在未来几周内举行官方投资者路演,预计希音的业务估值达到503亿英镑。这都多少次了?

百度李彦宏的AI应用观,技术平权下的众乐乐

今年是AI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元年。其中通用大模型比拼技术和规模,而垂类大模型则是拼场景和效率。 半个月前各大美股科技巨头公布的财报中,已经证实了AI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并且宣布下一阶段还会持续加大投入,AI助手成为押注的重点,有望诞生“杀手级”的应用。 在本周刚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围绕“应用来了”的主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分享了百度在AI方面的探索、努力、工具和找到的路径方法,发布了多款跨领域创新成果,涵盖了iRAG技术、无代码应用以及智能体探索等多个前沿阵地;同时,也介绍了他人如何在百度平台上创造出有价值成果,帮助更多人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对于这次百度世界大会,舆论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百度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扛旗者”,不仅在AI技术上保持着领先的规模和生态优势,而且还在应用上深入布局了内容创作、教育、电商、医疗、汽车、农业等各个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软件、硬件或者提供了解决方案,还打出了“我们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的口号。 另一种则认为,百度这次的发布还是有些平淡,并没有突破性的超级应用出现,比如类似Sora这样的文生视频多模态技术,或者本月初OpenAI推出的AI搜索,又或者具身智能体的高阶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以及一些颠覆性的AI消费电子,没有达到预期。 但不管观点如何,百度做人工智能的一个原则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做人人可触可及,并且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应用,AI时代每个人既是使用者,也是创作者和参与者,在技术平权下诞生的这些普惠性AI应用,可能远比一个超级应用更有意义。 正如李彦宏所提到的那个问题“过去一年整个行业都在焦虑,超级应用到底在哪里?”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很像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这意味着它不是三五年就结束,不是一两年就出现超级应用,它更像是三五十年对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非常彻底的重构。 商业新
百度李彦宏的AI应用观,技术平权下的众乐乐
先简单做个腾讯Q3财报的表现,等今晚财报电话会后,再做个详细的商业化解读~
@商业新研社: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11月13日下午,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以下总结了财报中的一些看点: 1、用户数据 按照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的网民规模达到10.9967亿,而腾讯整体的用户基本见顶,微信用户的增长,或许更多来自于同一身份多开的原因。 2024年Q3,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3.82亿,同比增加3%,QQ移动终端月活用户为5.62亿,虽然增速仅为0.7%,但还是回到了正增长。 Q3付费用户数达到2.65亿,同比增加了2200万,同比增长9%(增幅较上季放缓),这主要得益于音乐、长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增长,其中音乐和长视频的付费会员分别增长16%、6%。 2、收入和利润 腾讯Q3实现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环比也有所增长,符合预期。 毛利同比增长16%至888亿元,毛利率从去年的49%提升至53%,主要由于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增长。 财报也特别提到云服务盈利能力提升,对整体毛利增长有所贡献。 经营盈利为533.33亿元,同比增长20%;期内盈利为539.83亿元,同比增长47%。 从这看,腾讯增肌减脂的效果还在显现,而且三大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继续保持着提升。 3、业务板块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至827亿元,快于上季的增长。 往季财报中的网络广告业务,本季财报中改成了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300亿元。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至531亿元,同比增幅继续下降。 从这看,营销服务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最快,这主要是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以及巴黎奥运会相关品牌广告的较小幅度贡献。 4、游戏业务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45 亿元,同比增长 9%,主要是由于包括《PUBG MOBILE》及《荒野乱斗》在内的游戏表现强劲。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14%至3
腾讯2024Q3财报看点:稳中有升、盈利增强
在今天举行的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分享几个百度最新公布的数据和AI产品: 1、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15亿,自去年12月首次披露以来增长约30倍; 2、新发布两大AI技术,一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文心iRAG”,二是无代码工具“秒哒”,让每个人都具备程序员的能力,明年一季度上线; 3、智能体可能会变成AI原生时代,内容、信息和服务的新载体,目前文心智能体平台已有15万企业入驻,80万开发者入驻,包括公司类、角色类、工具类、行业类这4类智能体; 4、百度智能云,超60%央国企和大量民营企业选择百度智能云进行AI创新; 5、千帆大模型平台,目前累计帮助用户精调了3.4万个大模型,开发出了77万个企业级应用。 最后,百度还强调,不是要一个“超级应用”,是要打造数百万个“超级有用”。 $百度(BIDU)$  $百度集团-SW(09888)$  

叮咚买菜盈利打样、巨头争相竞逐,前置仓第二春来了?

历经扩张、质疑、缩减后,前置仓正焕发第二春。 日前,叮咚买菜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营收65.4亿元,同比增长27.2%,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商品交易总额72.7亿元,同比增长28.3%。利润方面,Non-GAAP下实现净利润1.6 亿元,净利润率达2.5%,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实现盈利。 基于本季的业绩表现,叮咚买菜进一步调高了全年的业绩预期,并预计今年以及四季度净利润和规模依然会保持前期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长。 此前,前置仓并不被人看好。像每日优鲜在烧了140亿元后在2022年倒闭,叮咚买菜在实现盈利前,曾经三年烧了115亿依然深陷亏损泥潭,前置仓难以平衡用户数、客单价/毛利率、履约成本这三者的关系,也让生鲜电商成为一门投入高、损耗高、毛利低的艰难生意。 但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一方面,典型代表的叮咚买菜,顽强的实现了连续盈利;另一方面,京东、盒马、美团、山姆、物美、名创优品、屈臣氏等一众电商、零售企业再度加大布局前置仓,多业态的开启了即时零售新时代。 繁荣和竞逐之下,前置仓真的渡过了生存考验吗?新玩家能否破解盈利难题? 1、各项成本加大,叮咚买菜又实现了盈利 作为生鲜电商电商前置仓的两大代表,和每日优鲜的黯然倒掉相比,持续亏损的叮咚买菜,这几年虽然缩减规模、饱受质疑,但是仍然坚强的求生存谋发展。 今年的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的营收、交易总额以及利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这主要归因于交易用户数量和月度购买频率的加速增长,以及今年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站点网络的扩大。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的月均下单用户数同比提升了24.5%至822万,且每用户月均收入较去年同期继续平稳提升了6.4%,其中会员同比提升了8.8%达到540元,此外,Q3用户月均下单频次也同比提升到6.1%。 而在前置仓布局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在江浙沪已经完成了原定的今年新开80个前置
叮咚买菜盈利打样、巨头争相竞逐,前置仓第二春来了?
透过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以及苹果公司的三季报,除了营收业绩外,也都确认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动向,那就是对AI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会持续下去,有的公司AI已经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有的正在完成一系列的AI产品和业务布局,有的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扬。
@商业新研社: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上周,美国各大科技巨头陆续披露了最新的三季度财报。各家财报显示,在营收方面,除苹果公司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均实现了超过10%的同比增幅,其中Meta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9%,而在净利润方面,苹果公司受补缴税款的影响出现了下滑,但其它四家也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最高的是亚马逊,净利润同比大增54%。 在营收业绩之外,这次财报也都确认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动向,那就是对AI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会持续下去,有的公司AI已经对现有业务实现了显著的增收和提效,有的正在完成一系列的AI产品和业务布局,有的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扬。 在这种共识之下,上述科技公司也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会持续增长,重点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AI支出。有外媒统计,Alphabet、Meta、亚马逊、微软这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外界也都关注到AI相关的大规模支出会产生公司成本的问题,受此因素影响,Alphabet、微软、Meta、苹果、亚马逊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后都开始掉头向下,出现了个位数的下跌。 1、AI全面驱动,广告和云业务表现抢眼 今年的第三季度,Alphabet、Meta、微软、亚马逊以及苹果公司等科技巨头,对于AI在业绩和业务方面的助力,无疑都表示了出了高度的认可,并且未来也抱有很大的期待。 早在今年4月,Alphabet的CEO桑德·皮查伊(Sundar Pichai)就曾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建设我们的AI未来》的全员邮件,提到正在进行一场波及全公司的变革,并且宣布将谷歌专注于大模型以及负责AI技术安全等研究的谷歌研究部门GoogleResearch,全面整合到AI业务部门GoogleDeepMind之中,以提高AI研发工作的效率。 目前,谷歌旗下的“全栈AI产品”已实现大规模运营,正被数十亿用户使用并创造出良性循环。数据显示,在过去的
三季报AI业务全面起飞,美国科技巨头卷入新军备竞赛
从本次财报看,苹果还是没有找到增长破局的关键点,只能寄希望虽迟但到的AI,来减缓放满的步伐,以“大力出奇迹”刺激换机需求,同时以新兴市场的增长,来掩盖所面临的问题。
@商业新研社: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曾经爱搭不理的AI,正成为苹果的心头好。 当地时间10月3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截至9月28日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苹果公司营收为949.3亿美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为46.2%,但净利润为147.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 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缘于本季度苹果被欧盟要求向爱尔兰补缴130亿欧元税款,因此记录了102亿美元的一次性所得税费用。苹果表示,不计这笔费用,每股收益为1.64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60美元。 收入来源方面,硬件产品贡献699.58亿美元,同比增长4%,这主要得益于iPhone、iPad和Mac的增长;服务业务营收249.72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从本次财报看,苹果还是没有找到增长破局的关键点,只能寄希望AI功能来减缓放满的步伐,同时以新兴市场的增长,来掩盖所面临的问题。在财报电话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还表示,“我们在假期季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产品阵容,其中包括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这标志着我们产品的新篇章。而这只是我们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的开始,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苹果还对下一财季的总收入做出了保守预测,预计同比增幅在“低个位数至中个位数之间”(注:分析师此前预计增幅为7%),同时预计毛利率在46%至47%之间。 1、iPhone全球增长,中国市场仍在下滑 此次最新公布的财报,苹果公司在产品业务以及区域市场的表现可说是喜忧参半。 按照产品业务线划分,除了iPhone外,其它板块业务的收入均未达分析师预期。具体来看,第四季度,iPhone收入462.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50亿美元,同比增长5.5%;Mac收入7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iPad收入69.5亿美元,同比增长7.9%;可穿戴设备、家居与
虽迟但到的AI,能补苹果(NASDAQ:AAPL)的缺口吗?
10多家自动驾驶企业批量冲击上市,既有持续融资以提升技术、扩展商业化的需求,背后也有风险投资的推动,毕竟陪跑了近十年后,这些投资机构也需要获利退出。你怎么看呢?$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文远知行(WRD)$  $百度(BIDU)$  
@商业新研社: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最近,国内自动驾驶企业都在股市上攻城拔地,争创各领域的“第一股”。 上周,地平线、文远知行先后在港股和美股上市,而已经递交招股书和准备上市的名单中,还有小马智行、Momenta、纵目科技、佑驾创新、西井科技、图达通等至少6家中国智驾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覆盖独立自动驾驶整车研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再加上之前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知行科技、黑芝麻智能,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已有超过十余家自动驾驶企业启动上市或已成功上市。 一级市场上,自动驾驶同样火热,宏景智驾、易航智能、轻舟智航等智驾公司,也在最近先后完成了C轮融资,融资额都达到数亿元。 从今年来看,Robotaxi正展现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化前景。国外如谷歌Waymo在旧金山全面开放,国内像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试运营,都证明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可行性。而特斯拉最近正式推出的Robotaxi产品Cybercab,以低于3万美元的成本预期,以及有望在2026年投产,更是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这些自动驾驶企业批量冲击上市,既有持续融资以提升技术、扩展商业化的需求,背后也有风险投资的推动,毕竟陪跑了近十年后,这些投资机构也需要获利退出。 但上市后企业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比如今年1月,在美上市被称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就因亏损而黯然退市,股价距其2021年4月的发行价跌去了99%,业绩、监管机构审查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成为其退市的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持续的高投入、高亏损之后,明年或许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从亏损走向盈利的分水岭,万亿市场的搏杀中,谁才能真正最终胜出。 1、自驾批量IPO,资本的狂欢与退出 今年无疑是自动驾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年”。 10月24日,地平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拿下了“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并成为港股年内最大规模科技IPO。
自动驾驶上市竞速,高光下的生存博弈

卖水造富,怡宝扛着华润饮料上市了

继农夫山泉之后,又一家“卖水人”登陆了港股。 10月23日,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02460.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根据其相关公告,此次IPO,华润饮料全球发售3.478亿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4.50港元,集资净额约49.03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数目40%,获认购234.49倍;国际发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发售股份约60%,获认购24.47倍。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作为怡宝水的母公司,华润饮料是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零售额为396亿元,市场份额为18.4%。其中,华润饮料2023年饮用纯净水零售额达395亿元,市场份额为32.7%,在中国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上市首日,华润饮料最终报收16.68港元/股,较开盘价上涨15.03%,总市值为391.62亿港元,约为农夫山泉市值的12%。 在营收结构上,华润饮料主要来自包装饮用水产品和饮料产品这两类,其中以“怡宝”为核心品牌的包装饮用水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据了总营收超过99%的比例,而且贡献了大部分毛利,可以说,是“怡宝”凭着一己之力扛着华润饮料登陆了资本市场。 目前,国内“卖水人”的梯队中,农夫山泉、怡宝、景田百岁山、娃哈哈、康师傅分列前五。在农夫山泉、怡宝先后上市后,随着宗馥莉全面接手和布局,娃哈哈会是下一个吗?  1、华润饮料的前世今生 1984年,“怡宝”的前身中国龙环(蛇口)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当时公司主要销售“刺梨汁”这种贵州特有的碳酸饮料。1990年,“怡宝”推出600毫升×15规格包装“怡宝”牌蒸馏水,成为中国较早生产销售包装饮用水的企业之一。 1996—1999年,怡宝被华润创业斥资收购,加入华润大家庭,更名为“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纳入到华润系后,怡宝也更换了老包装,全新形象也就是熟悉的“绿瓶”。此后,怡宝
卖水造富,怡宝扛着华润饮料上市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