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财经
走马财经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同名公众号“走马财经”作者,TMT产业观察者,不客观分析师
IP属地:湖北
103关注
11852粉丝
0主题
0勋章
Ki­mi今天发布了K1视觉思考版,试用了一下,相对于原版,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至少在投资分析方面的感受是这样。 我问它如何看待腾讯今天的下跌,让它从技术面分析一下,视觉版和原版的回答质量,简直是天壤之别。 原版感觉还是以搜集和分析现有的资料为主,答案里会显示参考多少个搜索结果,有时感觉说的是一些车轱辘话。 新的视觉版在推理方面进步很大,给的回答更像是一个人创造性思考出来的答案,跟Ch­a­t­G­PT4o类似。同样的问题我问了Ch­a­t­G­PT,效果也差不多,全世界主流AI大模型都在往推理方向走。 大模型进展很快,我现在找答案,已经有超过50%的频率使用大模型而不是搜索引擎了,幻觉比例在降低,但还是存在,且不低,仍然需要谨慎使用$腾讯控股(00700)$  

BOSS直聘三季报简评:现金牛静待市场复苏

近期,BOSS直聘发布了它的三季度财报。这家公司有趣的地方在于: 第一,虽然它在互联网行业是一家相对小的公司,但已经是国内在线招聘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就业市场的发展情况、趋势。 第二,当企业招聘需求旺盛,在线招聘平台的营收和利润会爆发性增长;若企业降本增效减少岗位,求职者增多的速度大于岗位增多的速度,BOSS直聘之类平台的C端运营数据反而会更好,但对B端议价权会下降,在同一个经济生态下,有的行业C多B少,有的行业B多C少,其就有了比较强的抗周期性。 过去两年,依靠B多C少的蓝领市场,BOSS直聘的营收、利润,无论是按照GAAP规则还是Non-gaap规则,都翻了一番左右,是为证据。 第三,底部播种才是赚钱的最佳机会,企业经营如此,投资亦如是,当然前提是控制好现金流(仓位)。必须承认,目前宏观层面仍然有不确定性,这种时候,跟踪或关注那些“暗处生长”的公司,比“人声鼎沸时”去关注更有价值。 因此,我们今天来简要评述一下BOSS直聘这份财报。 一、简要数据跟踪 BOSS直聘的财务报表很简单,因为它的业务也非常简单,99%的收入来自企业付费,我们读起来也比较容易,看四张表就够了。 图片 第一张表看它的收入和利润。 三季度,BOSS直聘季度营收19.1亿,同比增长19%,增速较之前有所下滑,从分析师的报告看,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环境的影响,但这个增速仍然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档。 季度净利润4.6亿,同比增长8.9%,Non-gaap净利润7.4亿,同比增速3.5%。根据彭博一致预期,BOSS直聘的营收超预期0.8%,每股收益超出预期28.7%,财报后公司股价走势稳健,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 图片 第二张表看它的成本和支出。 在线招聘的商业模式很好。一方面它有非常典型的网络效应,一头连接海量求职者,一头连接数以千万计的企业,求职者越多,前来筛选候选人的企业就越多,企业越多又
BOSS直聘三季报简评:现金牛静待市场复苏

谢谢你,马云

2014年,我买了第一套房子,2016年买了第二套。 这些房子首付的大部分,是那些年做电商赚到的,而电商中的大部分,又来自淘系,淘宝和天猫。 对于十年前的我,以及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电商提供了一个还不错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入口,它的门槛足够低,想象力足够高,至少在当年是这样。 图片 于私,我想对马云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给了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如果你要说,电商破坏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我不会反驳你,因为这是事实的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是,它也为这个社会中的另一批人,打开了一扇窗。 不然,你很难想象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可以去线下盘店、开店、雇人、做生意,这些都是有一定门槛、积蓄的事情。 从总量来看,电商作为零售中的新增量,是推动了社零的增速,扩大了它的空间的。 阿里是这股浪潮的受益者,作为个体,我只是搭了个顺风车,通过自己的努力,沾了一点点时代的红利,更重要的,是有无数个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很多人做得更好,飞得更高。 正是因为有大量年轻人获得了机会,社会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看到那些年,中国的经济、社零、房地产表现领跑全球、独领风骚。 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更大的受益者。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全球海量商品触手可达,电商也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业通过线上输出到全球各个角落,大大提升了零售业的空间和效率。 而马云带来的益处,不仅体现在电商、零售领域。 如果没有阿里,中国的社会化物流会比今天落后至少5年。 如果没有马云,中国的线上支付可能会比今天落后10年。 如果没有马云们,我们可能还在火车站排队抢火车票,在银行排队支付手续费转账、汇款、取钱,在水电燃气管理所找零缴费…… 是的,这些事情迟早会出现,但很可能没有今天这么普及,没有当初那么早出现,没有那么顺利。 便利的背后,是高效。 原本可能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今天可能一天、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而高
谢谢你,马云
多点mall今天上市,收盘跌了54.3%,市值还有122亿港币,上市定价260亿左右,也就是大约35亿美金。 只能说,这样的定价策略,真的是奇葩。 它伤害的不只有多点这家公司的信誉,还有所有的承销商、券商、早期股东甚至交易所,当然最受伤的,是打新的投资者。 但是我想说,参与它打新的人,虽然可怜,却并不无辜。 一家在即时零售领域,连前七都排不上的公司(美团闪购、饿了么全能超市、京东达达和秒送、盒马、小象、朴朴、叮咚),定价35亿美金,叮咚买菜美股定价才多少,8.8亿美金,你却敢去参与多点的打新,要怎么说你好呢? 当然,盒马小象朴朴叮咚都是自营模式,多点号称平台模式,但它那点有限的供给、覆盖范围和GMV,连美团饿了么京东即时零售尾灯都看不到,而你猜达达市值多少?3.6亿美金…… 多点2023年营收15.8亿,增速不到20%,即时零售行业货币化率一般不低于10%,因为履约费用较高,意味着他去年GMV不到200亿,今年上半年营收9.4亿,全年估计不会超过22亿,GMV 250亿以内,做为平台,GMV规模都比不上小象朴朴叮咚这类自营公司。 毛利率长期不到40%,净利润率长期低于-50%。 还有,非常危险的一点,它的上市前投资者,包括腾讯、IDG、兴业银行等,是没有限售期的,也就是上市首日就可以全量抛售。 参与这种公司打新,其实就是参与诈骗哈,你不被骗谁被骗?$多点数智(02586)$ 

美团三季报长文点评:竞争无虞 宏观有忧

一、指引 确实,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指引比业绩本身更重要一些,美股也是这样,中概当然更是。 这是为什么我把指引的点评放在第一部分。 下季度指引——也有一些25年的但主要是四季度——有一些分歧,所以周五美股美团的ADR是大幅下跌的,尤其是美股开盘后半小时有过深V,后面逐渐修复,总体上还是跌了7.4%,也许有两个点是跟随美团港股跌幅,大约5个点是相对于日间港股超跌的。 那么是不是说周一美团也会跌5%左右呢,未必。 一方面,美股ADR那点成交量少得可怜,大多数时候对港股没有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三季报前的近20天,美团走势弱于恒科大盘,我认为市场可能已经price in宏观消费走弱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期股价无法预测,我倾向于认为,周一暴涨、暴跌的概率都较低——若恒科走势平稳的话。 说说主要分歧在哪: 第一,三季度到店酒旅GTV增速25%左右,单量增速接近60%,GTV增速比预期要低一些,四季度单量增速仍在50%左右,GTV增速略低于25%(可能23%-24%,我们取中间值),且三季度经营利润率并没有环比提升,未来也不再关注短期利润率变化,而是关注整体利润规模,当然首先关注的还是是单量和GTV规模。 第二,新业务四季度亏损环比明显扩大,大概率会回到20亿上方,相当于环比亏损翻倍,2025年无法盈亏平衡,Keeta亏损可能显著提升。 第三,外卖单量增速出现放缓迹象,而三季度是加速增长的,即时零售整体上增速也有所放缓,刺激政策并没有有效传导到消费端,至少没有持续影响到。 2024年以来,美团股价修复的动能主要是:到店酒旅竞争格局扭转、新业务减亏加速、到家业务稳健增长、多业务交叉协同降本增效。 如果上述动能中的前三个都出现裂痕,那确实是值得纠结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对于第一个分歧,根据我们的过往追踪(大家可以看我的历史点评和前瞻数据,公众号后台发消息“美团”可自动获取),三季度G
美团三季报长文点评:竞争无虞 宏观有忧

美团三季报业绩简评:远超超超超超预期

本文是业绩简评,周末(最迟周一盘前)我会出美团三季报深度点评,增加的内容主体是各业务竞争格局和展望、估值等,敬请期待,另,本文只是个人投资和跟踪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望周知。 11月29日,美团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业绩全面超预期,各种超,全面超。 收入935.8亿元,同比增长22%,彭博一致预期为919.9亿元,我们的预测为923亿。 图片 (图1,营收数据,标红为实际值,标黄为我们的业绩前瞻预测)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93.7亿元,同比增长20%,彭博一致预期为683.3亿元,我们的预测为687亿。 新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9%,彭博一致预期为233亿元,我们的预测为236亿。 Non-IFRS净利润128.3亿元,上年同期57.3亿元,彭博一致预期116.6亿元,我们的业绩前瞻预测为125亿。 经营利润136.9亿元,上年同期33.6亿元,市场一致预估为97亿元,我们的业绩前瞻预测为101亿。 图片 (图2,详细数据,标红为实际值,标黄为我们的业绩前瞻预测) 毛利润367.5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一致预期为355.1亿元。 销售和营销费用179.5亿元,同比增长6.2%,市场预估为170.2亿元,我们的预测为166亿,研发费用为52.9亿元,同比下降0.5%,市场预估为64亿元,我们的预测为55亿。 营销预测我们做得过于乐观,实际上三季度是业绩旺季,投入比预测更大,实际上6.9%的同比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22%,说明营销支出的ROI还是非常健康。 图片 (图3,经营利润,标红为实际值,标黄为我们的业绩前瞻预测)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145.8亿,利润率21%,新业务经营亏损10.3亿,利润率-4.2%,上述数据均大超我们此前的预测,更远超市场一致预期,经营性现金流153亿,我们此前预测为156亿。 配送服务收入277.8亿元,同比增长21%,彭博一致预期
美团三季报业绩简评:远超超超超超预期
目前在利雅得感受下来路上碰见 HUNGER Station 和 Keeta 的骑手的数量大概会有3:1 这样。 Keeta在利雅得市占率已经上升到27-30%,目标2025年底40%+。 利雅得有整个沙特40%左右人口$美团-W(03690)$  

业绩前瞻:为什么老牌餐饮企业都在叫惨 今年美团财报却还不错?

2024年,可能是餐饮行业有史以来最令人困惑的一年。 一方面大量老牌餐饮企业业绩令人揪心,另一方面大量新锐品牌快速崛起。 一方面餐饮行业正迎来大范围供给侧出清,另一方面餐饮业仍是吸纳新增就业最多的行业。 一方面全行业利润承压,另一方面餐饮大盘仍在以远超社零增速的方式健康增长。 一方面老牌餐饮企业频频叫惨,并把矛头指向了美团,另一方面,餐饮企业面对众多本地生活平台可选的时候,却还是坚定地拥抱了美团。 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话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餐饮行业到底在经历什么?美团三季度业绩如何?它的利润从何而来,与餐饮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行业将往何处去?相信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从业者、投资人关心的,今天我们试图一一解读,给大家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一、餐饮冰火两重天 1.老牌餐饮业的艰难一年 2024年以来,多个“头牌老店”、“传统名店”宣布闭店消息。 图片 根据财报或公开消息,1998年创立的呷哺呷哺,上半年即已关闭78家餐厅,包括呷哺呷哺门店48家,凑凑餐厅23家,趁烧餐厅7家,高端烧肉品牌趁烧全部闭店。 1996年进入中国的味千拉面,今年上半年关闭内地和香港门店65家,新开30家,净关闭35家。 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鼎泰丰,今年已陆续关闭门店14家;而广州清心鸡沙田乳鸽、杭州山葵家、广州稻香、黑鸡小馆、哥老官等知名老品牌,今年也分别陆续关闭了6家、40多家、11家、7家、30多家门店。 与此同时,多家港股或A股上市餐饮企业,今年财务表现堪忧。 图片 呷哺呷哺、味千拉面、上海小南国等上半年财报均录得亏损,且亏损金额大幅扩大,营收也出现下降,西安饮食三季报也录得亏损和营收、利润双降。 港股上市的知名餐饮企业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限自营)、怂火锅、九毛九三季度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18.3%、3
业绩前瞻:为什么老牌餐饮企业都在叫惨 今年美团财报却还不错?

快手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 经营趋势转好

一、整体业绩简评 11月20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本季度营收311亿,同比增长11.4%,超过彭博一致预期的310亿;Non-gaap净利润39.5亿,同比增长24.6%;每股收益0.75元,远超彭博一致预期的0.67元。 图片 单看财务数据表现,这似乎是一份略显平淡的财报,跟中概三季报整体表现相似,“营收正常、利润超预期”,但如果结合快手二季报前后的市场表现和行业环境,则值得另眼相看,这是一份平淡中隐藏着惊喜的季报: 由于电商业务规模已经蔚为可观,快手的业绩表现跟电商业务高度相关,二季度是行业旺季,彼时它的GMV环比仅增长6%,叠加宏观消费逆风和政策对头部网红偏紧,快手二季报前后的走势较低迷,市场对三季度的业绩和电商业务表现是偏谨慎的。 但从三季报结果来看,快手GMV3342亿元,同比增速稳定在了15%上方,仍然是行业均速(统计局公布数据为4.5%)的3倍以上,三季度是电商行业淡季,这份表现实际上已远超市场预期。 而进一步看四季度,刚刚结束的双11,我们从多家机构跟踪数据了解到,快手全周期的表现仍然远超行业均值,它仍然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公布的数据和统计局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 图片 单个季度的市场表现可能略有波动,以年为单位看,快手在整体实物电商中的市占率仍然在不断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达到10.2%,较2023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未必精准,但是同口径下的趋势变化仍然是相当具有参考意义的。 电商是快手商业化生态中的关键一环,它的表现,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离不开用户生态的健康发展。 图片 三季度,快手日活达到创纪录的4.08亿,月活也创造了7.14亿的新纪录,同时日活月活比值维持在57.1%的历史高位,说明用户非常活跃,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2.2分钟,季度总用户时长同比增长7.3%,所有数据全部处于历史最佳水平,这里面固然有
快手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 经营趋势转好
美股赚钱港股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2009年第一届淘宝双11,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W(09988)$  
为什么外网一堆人在那炒作京东金融暴雷?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京东不可能因为请个脱口秀女演员暴雷啊,如果真暴雷、或有明显暴雷风险,京东股价走势就不可能是现在这样了。 想不到性别对立问题这么严重$京东集团-SW(09618)$  $京东(JD)$  
今年淘天双十一周期再提前,10月14日晚8点开启双11抢先购预售,比去年足足提前了10天,21日晚八点双11抢先购正式开售,双11狂欢节则从28日开启,持续到11月11日。 整理了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 88VIP在一线城市的全人群渗透率已经达到10%,上海2500万人口,88VIP达到300万,渗透率达到了12%,全国最高。上海地区88VIP占全国的7.5%,人口不过全国的1.8%,可见这个城市的消费能力有多恐怖。 88VIP用户规模在二季度已经达到4200万,电商行业第一,其中VIP会员年消费额是非会员用户的9倍,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但阿里2018年8月才开启这个项目,老实说动作过于迟缓了,那一年阿里的电商GMV已经达到5.7万亿,达到今天GMV规模的70+%,几近成熟。 作为对比,亚马逊pr­i­me会员项目始于2005年,彼时其年度GMV还不到100亿美元,还不到如今年度GMV的2%,京东pl­us会员始于2015年,彼时其GMV不过4600多亿,也只有今年的12.5%左右。 不过,近两年阿里不断强化了88VIP的战略地位,发展迅猛,今年618来自88VIP的GMV同比增长了30%。 百亿补贴和淘宝直播的增速也非常快,百亿补贴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超过5亿,今年上半年GMV同比增长550%,规模超过了千亿大关,淘宝直播上半年GMV增速达到了30%,这个增速接近抖音电商增速。 2024年刚过去三个季度,淘宝新开店铺就已经达到了600万,创历史新高,三季度天猫新入驻品牌环比增长了70%,退货宝推出一个月已经有100多万商家采用,相对于运费险,商家退换货成本平均下降了23%,仅退款拦截功能升级,微信支付全面开通,AI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说个小插曲,前两天我在淘宝上买猫粮,我的淘宝账号以前从没用过微信支付,付款时系统竟然默认帮我选择了微信支付,而不是过去一直用的支付宝。 为了教

美团及中概本轮牛市逻辑分析(附操作策略)

本文仅供自己研究跟踪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你赚了钱不必谢我,亏了钱也千万别怪我,望周知。有一阵子没更新了。一方面是因为,其实最近更新了两篇,一篇被系统删,一篇因为信息不够准确,我自己删了。另一方面,是最近港股和美股涨势实在太好,我最近一个月收益差不多60%,港股尤其是美团涨疯了,美股反而成了拖后腿的,但我美股的MSTR、Meta、TQQQ也表现不错,说拖后腿,其实只是没有美团那么残暴而已。这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每天晚上和白天都特别关注盘面变化,情绪过多消耗在上面,也就没有多少心思静下来写东西了。虽然收益还不错,但是我这两天还是在忏悔。8月底我写了《多多草蛇灰线》,9月初我写了《起风了?》,主题都是感觉国内政策路线在悄悄向右转,在变得“市场多一点”。同时,在彭博刚刚爆料中国存量房贷利率即将下调时,我就100%坚信这将会是事实,我在群里和大家强调过好几次,让大家提前埋伏地产、科技、物流、消费板块,这几乎是稳赚 不赔的买卖。可我自己竟然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加仓动作,实际上我有一个多年没登陆已经忘了用户名和密码的A股账号,还在港股暴涨过程中犹豫过要不要减掉一些仓位。我确实应该反思,我本应该热烈拥抱我们伟大的党,这是我此前无视了本轮大牛市的重要原因。所以,今晚的直播,主题将会是“我是如何重新爱上党的”,欢迎大家预约关注。最近,有不少朋友来私信询问这波牛市的预期、美团目标价、后面怎么操作等问题,很多问题其实到了我这里都是重复的,索性就一并写篇文章,也算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回应吧。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美团疯涨的逻辑;中概热门个股走势简评;这波牛市周期的看法;美团目标价更新及后市策略指引(策略指引部分建议一定要看,不论是中概还是A股投资者)。1.美团疯涨的逻辑9月24日以来的8个交易日,美团全部录得收涨,从132.8港币涨到了213.4,涨幅高达60.7%。同期,京东美股涨幅57.8%,拼
美团及中概本轮牛市逻辑分析(附操作策略)

多多草蛇灰线

若干年前,时不时听新闻说,有人通过看《新闻联播》炒股赚了大钱,我总是对此嗤之以鼻。 现在想来,当年的我还是太年轻,今天又何尝不是呢。 多多反常 26日财报后,拼多多在美股盘前原本大跌约7%,因为营收970亿,不及华尔街预期的1000亿元,小miss,大暴跌,在今天的美股市场,原本再正常不过,何况中概。 亚马逊营收利润双双beat,AWS超beat,仅仅因为营收中的电商和广告部分收入略微miss,也能大跌7%。 英伟达交出营收、利润、指引全都超预期的答卷,最终仍大跌6%。 所以,就多多这份季报而言,整体收入不及预期,特别是核心电商广告收入增速29%,跌个10%甚至更多点,比如15%,我觉得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但是,这并没有结束,财报业绩会上,多多管理层用了一连串带有强烈悲观意义的指引,将股价跌幅干到28.5%,最大跌幅达到31.5%。 我们来看看管理层都说了些什么: 董事长陈磊说,“我想向我们的投资者明确表示,从第三季度开始,利润将逐渐呈下降趋势……从长远来看,盈利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认为牺牲短期利润是必要的,预计利润会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我们的全球业务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激烈竞争带来的重大不确定性……收入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的下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拼多多以前在业绩会上,也常常会做一些压预期的指引,但最多也不过说,“过去季度的财务成功并不具备参考性,未来我们还是立足于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完善自身……”,从没有像这次这样,这般明确且强烈地悲观。 这当然是反常的。 目前的市场上有多种猜测,我认为都不准确。 比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黄峥不想做首富,所以在财报上做手脚,而且授意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打压股价。 是,黄峥100%不想当首富,这个烫手山芋谁爱当谁当,黄峥肯定是不想当的。 但黄峥也100%不可能以这种方式去避免当首富。 财务做手脚压营收,技术
多多草蛇灰线

美团Q2财报点评:韧性无敌

当消费市场试图将冷气传递给每个人时,美团交出了一份热火朝天的二季报,本文将从业绩点评、业务进展、竞争态势、美团特质、出海展望等多个角度分析这份财报,如果对你了解美团的成长、未来和价值观有些帮助,我将深感荣幸。 一、近乎完美 是的,美团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财报。 但财报发布前两天,美团股价受拼多多拖累,因为多多财报后两天暴跌近40%,投资人担心美团的财报也好不了。 你还别说,我也有点担心。写《Q2美团业绩前瞻》那天,正好赶上多多发财报,本来我做的预测是营收817亿,调整后净利润136亿,一看拼多多业绩都不及预期,最核心的广告收入增速近乎腰斩到29%,连忙把计算器打开,重新设置参数,把营收调成了811亿,Non-IFRS净利润调成了129亿。 而财报显示,美团二季度营收823亿,同比增长21%,超越市场预期的804亿。其中,核心本地商业营收607亿,同比增长18.5%,新业务营收216亿,同比增长28.7%,均超过市场预期,尤其是新业务。 图片 如果你了解中概公司二季度的增长情况,了解中国消费行业二季度大致状况,就会知道,在这个体量、这个环境下,美团取得这样的营收增速有多难。而且新业务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加速增长,结合到它的环比大幅减亏力度,一增一减之间,更显难能可贵。 二季度经调整EBITA利润136亿,超越市场预期的106亿,利润率16.5%。其中核心本地商业EBITA利润152亿,利润率25.1%,稳中向好;新业务减亏进展远超预期,季度亏损13.1亿,亏损率6.1%,同比缩窄25个百分点,环比缩窄8.7个百分点,市场一致预期亏损21亿,新业务这部分表现可能是本季度财务层面最大的惊喜。 图片 我在二季度前瞻中的观点是: 预计四季度优选(旺季)亏损可能控制到15亿左右,而其他新业务利润合计扩大到5亿左右,整体亏损10亿左右,营收在220亿左右,亏损率下降到4.5%左右。届时我们
美团Q2财报点评:韧性无敌

美团24年Q2业绩会:单量里程碑 回购再加码

以下内容是业绩会讨论的焦点和管理层与分析师的问答,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将在明天(8月29日)推出美团二季度业绩点评,敬请期待。 业务亮点回顾 24Q2公司适应了最新的消费环境,积极整合项目和运营,收入同比+21%,调整后净利润同比+77.6%,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同比大幅提升; 年交易用户达到7.53亿,年活跃商户达到1300万家。年交易用户的平均购频自2017年年中以来连续15个季度连续增长; 核心本地商业:24Q2整合了核心本地商业,提升营运效率,创造协同,实现更多的交叉销售,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品牌;例如“神会员”计划,7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通过扩大的商户网络进行不同的合作;推出“美团团购品牌”,继续探索本地商业内部的合作; 外卖:精细化运营和策略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黏性、用户规模和购买频次;“拼好饭”24Q2表现尤为强劲,单日订单量峰值再创新高,突破800万单,拼好饭提升供给,降低拼单门坎,使用户留存及下单频次均显著提升;继续与更多餐厅合作拓展“品牌卫星店”,提供低价且优质的选择; 闪购:24Q2闪购实现强劲增长,闪购的年度交易用户保持稳健增长,下单频次增速更快;将“闪电仓“拓展到更多地区,为商家提供用户流量、选品推荐、定价策略等在线运营支持。对于某些品类,我们也会更深入到供应链进行自营采购,例如营酒水实时零售品牌“歪马送酒”也在持续扩张; 到店酒旅:业务保持强劲增长,24Q2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年交易用户及年活跃商家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4Q2休闲娱乐品类的交易金额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丽人和医美品类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50%;于近期推广到店餐饮“秒提”服务。消费者可以同时完成在线下单和验券,避免了在线下花费时间验券和排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改善了用户体验。秒提是对外卖和到店堂食服务的补充;24Q2境内酒店间夜及交易金额稳健增长; 优选: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强供
美团24年Q2业绩会:单量里程碑 回购再加码
今天的内容消费,大部分已经从人找内容,转换到了内容找人。 打开一个新闻网站,根据时事、娱乐、体育等不同频道,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通过搜索引擎,微博、公众号等关注系统,有目的性地消费内容,这些都是人找内容。 找到一个用户,根据系统标签,算法给他精准推送感兴趣的内容,这是内容找人。 在内容找人的模式里,除了内容供给要充分、优秀之外,算法还要足够精准,不然,如果算法把如何织毛衣的内容推送给男性,把拳击内容推送给女性,效率一定会降低,最终用户的留存率会受影响。 如果内容足够丰富,质量足够高,再加上精准的算法推荐,理论上用户获取成本会非常低。 而如果无法解决内容创作数量和质量问题,或者说同等条件下算法推荐精准度有差距,那么用户留存率就会低于预期,最终反馈在过了成本上特别高,甚至无法持续。 从这个角度上看,内容平台的创作者似乎是比用户更重要的群体,在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故事里,内容生产的源头和分发效率至关重要。 而内容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广义而言,跟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从石刻到竹简再到印刷,人类创作内容的效率是大幅提升的,从纸媒到互联网再到生成式AI,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试想一下,如果你要拍一步大雪为背景的电影,可能得找到有雪的地方,还得天气赏脸正好下雪,再不济也得搭个棚子造雪景,但如果主角病了呢,全剧组都得等他好了。 AI生成式视频制作就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它甚至可以把不同的脚本片段拆分,同时在多台设备上制作多线剧情。 这种创作效率,相对于传统影视创作肯定是极大提升。 巴黎奥运会前夕,央视视觉导演赵衍雷,用快手的可灵AI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反映的是100年前的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四个中国人力图以个人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网球🥎项目的故事,如果没有AI,这件事情几乎不可能以这种方式完成。 通常人们觉得AI离我们很远,但是国内首部全AI生成式短剧《山海奇境》已经上线一个多月,播放量突破

2024年Q2美团业绩前瞻

一、美团为什么涨以及为什么跌 截止8月26日收盘,美团2024年的股价涨幅是33.09%。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是-6.94%,美团大幅强于恒科大盘。 美团今年股价表现还不错,尤其是2月以来,涨幅达到74.4%,同期恒科指数涨幅为16.5%。主要因为: 前面3年跌多了,尤其是2023年。 到店酒旅业务,竞争环境趋缓;外卖业务,竞争风险走弱。 新业务减亏预期较强,且表现出减亏超预期势头(Q1)。 美团整体上经营稳健,到家韧性强,到店触底反弹,新业务减亏之外增长亦有亮点。 美团组织架构频频调整,王兴似乎从具体事务中进一步抽离,更多投入战略思考和组织建设,王慧文某种程度上回归,王莆中、张川、郭万怀、仇广宇分管核心本地商业、点评与软硬件、食杂零食、Keeta四大板块,据我了解,多数投资者认同这一趋势。 但是,在5月触发本轮反弹高点129.2港元后,美团股价距高点跌幅15.6%,同期恒科指数距高点跌幅15.9%,美团相对于恒科的涨幅α完全消失了。 个中原因主要包括: 超跌反弹交易动能基本衰竭,市场回归业绩交易主导。 前期涨幅已经基本反应一季度业绩(含到店触底信号、减亏惊喜),但更进一步的良性经营指标,仍然需要逐季确认,所以二季度业绩和未来指引至关重要。 港股现在更多受大A影响,5-8月上证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下跌,调整幅度10%,受大A影响本质上是受内地经济及政策影响。 港股和美股有点跟跌不跟涨,7月纳指创历史新高,港股还在低点徘徊,8月纳指较7月高点调整达15.9%,港股跟随大跌,但并没有如纳指般强劲反弹,这反映出港股整体的流动性压力。 6、7月份,中国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连续下滑,从4.1%下降到3.5%,同期社零增速也从7.9%下滑到7.2%,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这种颓势更加明显。 图片 图片 美团是线上服务消费龙头,市场自然担心它的业绩受影响,这是最近两个月美团
2024年Q2美团业绩前瞻
8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表决同意,自愿转换港股二次上市为“主要上市”,8月28日完成身份转换。 由于阿里在2014年已在纽交所上市,加上本次香港主要上市,所以称为“双重主要上市”。 听起来有点儿拗口,双重主要上市和二次上市的区别主要包括: 1.地位不同,二次上市实际上是主要上市地的影子,并不具备独立上市公司地位,极端点说,万一阿里美股退市,那么他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身份也自动消失。而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他在美股和港股都是独立的上市公司身份,即便美股退市,也不影响港股上市地位。在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客观存在的今天,这算是增加了一点安全边际。 2.流程不同,正是因为地位不同,独立性不同,双重主要上市相当于一次独立的IPO,流程复杂,时间较长,实际上阿里在2022年7月就向港交所提交了双重主要上市申请,两年多才完成。而二次上市有点像把美股股份拿一部分交给做市商托管,供港股投资者交易,这个流程比较简单,所以阿里2019年就完成了香港二次上市。 3.权益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双重主要上市将有资格被纳入港股通,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投资阿里,而二次上市因为没有独立上市地位,所以也没有这个资格。 根据港交所规则,阿里最快有望在9月5日被纳入港股通,纳入港股通标准包括: 1.上市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阿里香港二次上市于2019年,早已满足)。 2.作为同股不同权公司,在考察日前183天日均交易额不低于60亿港币,日均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币。 上述条件阿里都满足。 中概主流科技股中,腾讯、美团、B站、理想等都是港股通标的,而百度、京东等则因为只是二次上市还不能通过港股通交易,根据统计,港股通南下资金交易量大约占上述港股通标的的10%左右,如果阿里能顺利进入港股通,流动性将有较为明显的提升$阿里巴巴(BABA)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