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资深媒体人,财经专栏作家;关注TMT、电商、新能源车领域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00粉丝
0主题
0勋章

汽车毛利率下降,全年交付目标完成不到3成,极氪还要加速

【季报】极氪(ZK,N)在美股上市一个月后,交出首份季报。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47.37亿元,增加71%。其中,汽车销售收入81.74亿元,增加73%;汽车利润率为14%,而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3年第四季度分别利润率为10.1%及15.3%。 一季度,极氪的汽车总交付量3.3万余辆,同比增长117%。对比其他造车新势力,理想一季度交付8万辆,蔚来交付3万余辆,小鹏交付约2.2万辆。极氪低于理想,和蔚来差距不大,比小鹏多1.1万辆左右。 此外,极氪三电、研发和其他服务等一季度实现收入65.63亿元,同比增长68%,在总收入中占比约45%。这个比例远甚于其他电车企业汽车销售外的其他收入占比。 整体毛利率为11.8%,去年同期为7.9%,上一季度则为14.2%,分别增加3.9个百分点,减少2.4个百分点。 但是极氪还处在亏损中。2021年至2023年度,极氪依次亏损43.6亿元、79.3亿元和83.4亿元,本季度亏损极氪再亏损20.22亿元,相对去年四季度亏损29.9亿元有所收窄。 其他同行,小鹏一季度亏损13.7亿元,蔚来亏52.6亿元,理想实现盈利5.9亿元,但净利润下滑36%。 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极氪共交付67764台,同比增长112%,其中5月份交付1.86万台,同比增115%,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此外,极氪将2024年的全年交付目标23万辆,而前5个月交付约6.8万辆,总完成进度不到30%,但时间进度已经超过四成。如果要完成目标,未来7个月内每个月平均交付2.3万辆左右,挑战不小。 此前,理想已经将80万辆汽车销售目标调低为60万辆左右。不知道极氪等车企是否会适时下调销量目标。 5月10日,极氪挂牌纽交所,发行价21美元,北京时间6月11日晚,美股开盘,极氪低开5%左右,最新股价约22美元左右,距离破发价并不远。
汽车毛利率下降,全年交付目标完成不到3成,极氪还要加速

新业务减亏22亿,美团净利增20亿

【财报】收入和利润持续双位数增长,美团也逐渐找到了业绩的平衡点。 美团(3690.HK)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收入约733亿元,增长25%。自2020年二季度(增长9%)以来,美团营收增长除了2022年二季度(16%),持续在20%以上。 其主要收入依旧来自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本季度完成546亿元营收,增长27.4%,占比74.5%。 新业务当季实现收入187亿元,增长18.5%,占比约25.5%。本身新业务收入基数较低,理应获得更高增速。比如2023年一季度,新业务增长30%。 新业务一直在亏损中,如果维持更高增长,也意味着更高投入,亏损会加剧。因此,新业务维持相对保守的增长区间内,将亏损降下来,不失为一种策略。 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97亿元,比去年同期94.5亿元增长不到3%,经营利润率下降至17.8%,比去年同期的22%减少4.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业务经营亏损明显收窄,从去年亏损超过50亿元,减少至亏损约28亿元,减亏22亿元。 因此,本季度美团经营利润52亿元,比去年同期36亿元增加16亿元或45%,主要是由新业务减亏带来,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本季度带来的利润增量有限。 美团表示,本地商业利润率下滑和客单价下降有关,另外用户激励、推广和广告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139亿元,比去年增长33%,明显超过营收增长的25%。与此同时,研发费用保持在50亿元左右,管理费用23亿元增长15%,则低于营收增幅。 一季度,美团实现净利润54亿元,比去年同期34亿元增加20亿元或60%,并实现连续5个季度盈利。 盈利对美团来说从来不是难题,毕竟市场占有率在那里摆着,既要保持一定规模的盈利,还要把营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需要平衡。 最后总结一下:一季度,美团在销售营销费用增长33%基础上,营收增长25%,少8个百分点,而且核心业务营收增长27%,但是经
新业务减亏22亿,美团净利增20亿

汽车毛利率大幅提高,蔚来亏损却扩大了

【财报】造车三新势力蔚小理中的蔚来,最后一个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美股跌完港股接着跌。 先看看蔚来(9866.HK/NIO.N)的今年前3个月业绩情况。 一季度蔚来交付量刚刚过3万,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2%,和2023年四季度超过5万辆相比,减少约四成。 当季汽车销售额83.81亿元,同比下滑9.1%。相当于每辆汽车平均单价为27.89万元。去年同期汽车销售实现收入92.24亿元,平均单价为29.72万元,今年一季度每辆车平均减少1.83万元。 其他销售额15.27亿元,同比增加5.2%。 汽车销售毛利率倒是大幅增加至9.2%,去年同期只有5.1%,增加4个多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为4.9%,说明其他业务拖后腿了。那么,真相如何呢? 以9.2%毛利率测算,汽车销售毛利润大约为7.71亿元,总毛利润为4.88亿元,这说明什么?其他业务毛利润是-2.83亿元。,对应15.72亿元销售额,毛利率为-18%左右,就是干着比较大的亏本买卖。就是说这块业务,卖得越多,亏得越大。 但研发成本和管理等却是刚需,这就决定蔚来在当前汽车销售毛利率和交付量情况下,无法盈利。 季度研发费用28.6亿元,下滑6.9%;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大约29.97亿元,大增近23%。 蔚来一季度营业费用超过58.6亿元,最终经营亏损约53.94亿元,净亏损52.6亿元,比去年净亏损48亿元有所扩大。 如果我们把52.6亿元亏损折算到30053辆汽车销售上,则相当于每卖出1辆车,蔚来要亏损17.5万元。 最近3年共计12个季度(2022年二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蔚来只在2022年二季度亏损低于10亿元,其余季度亏损都超过20亿元,自2022年三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共计7个季度,则亏损都超过40亿元。 如果每个季度亏损50亿元上下,则2024年亏损金额或在200亿元上下,和2023年亏损204亿元相差无
汽车毛利率大幅提高,蔚来亏损却扩大了

服务器是最大亮点,惠与净利再降股价大涨

图片 【财报】出售新华三股权之际,惠普企业(惠与)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利润持续下滑。 惠普企业(HPE.N)6月5日早间发布的2024财年截至4月30日止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实现总营收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一改过去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的困境。 财报显示,一季度以及上财年四季度,惠与营收分别下滑13.5%、6.6%,去年三季度营收增长0.7%,本季度营收增长3.3%,也是最近4个季度最好表现。 其中,服务器业务净营收3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混合云业务净营收12.56亿美元,同比下降8%;Intelligent Edge(智能边缘)业务净营收10.86亿美元,同比下降19%;金融服务部门净营收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企业投资及其他业务净营收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 主打的服务器业务收入增长最为亮眼,弥补了混合云、智能边缘明显下滑的窟窿。 当季惠与毛利率33%,与去年同期的36%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与上一财季36.4%相比所下降了3.4个百分点。 这让惠与利润再次下滑,运营利润4.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5.2亿美元相比下降18%。 图片 而净利润3.14亿美元,则下滑大约25%,和一季度净利润下滑13%相比,降幅有所扩大。 就在5月25日,A股企业紫光股份宣布要以大约21.43亿美元收购惠与子公司持有的新华三30%股权,若交易在未来半年内完成,预计将大大改善惠与的现金流和利润状况。 图片 2014年惠普企业和惠普分拆后,专注企业业务,并在2015年单独上市,现在变成一家公众公司,最大股东先锋集团持股12%,BlackRock(贝莱德)持有约10%,此外State Street Corporation(道富银行)持有5.45%,其他股东持股低于5%。 图片 截至6月5日美股开始交易前,惠普企业总市值228亿美元,营收超预期下,开盘大涨超过16%。
服务器是最大亮点,惠与净利再降股价大涨

游戏贡献86%毛利润,网易净利76亿

【2024年一季报】财报显示网易(9999.HK/NTES.O)2024年第一季度净收入269亿元,增长7.2%,较去年同期的6.3%增幅有所提升。 其中,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215亿元,有道净收入14亿元,云音乐净收入20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净收入20亿元,分别增长7%、19.7%、3.6%和6.1%。有道收入规模最低,增速也最快,是网易唯一获得两位数增长的业务。 游戏及增值依旧是网易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80%左右,有道、云音乐和创新等业务营收合计占比大约20%, 游戏及增值毛利率也最高,达到69.5%,当季贡献毛利润145.4亿元,占全部毛利润比例为86%,较营收占比高出6个百分点。 此外,有道毛利率49%,云音乐毛利率为38%,创新及其他业务毛利率为33.4%,分别贡献毛利润7.4亿元、6亿元和9.5亿元。网易一季度毛利润合计约170亿元,增长14%,较收入增长多6.8个百分点。 一季度,归属于网易股东的净利润76亿元,和去年同期68亿元相比增长11.8%。 此外,有道继续盈利,但净利润规模有限,只有大约1200万元。云音乐未公布盈利情况。 众多中概股公司,只有网易有坚持派息的传统,一季度每股派息约0.1美元,占基本每股收益2.38元大约30%。 网易是国内较早上市的中概股,2000年6月初登纳斯达克,一度险些退市,后依靠游戏业务崛起。20年后,即2020年6月网易再次在港股上市,发行价123港元,募资约211亿港元。 截至5月27日收市,网易港股股价139港元,和发行价相比涨13%左右,和多家在港股二次上市的企业纷纷破发相比,网易表现还算出色。 网易最新市值4491亿港元,在港股众多互联网企业中,低于腾讯、阿里巴巴和美团,但要高于京东、快手和百度等。​
游戏贡献86%毛利润,网易净利76亿

总市值5000亿!刘强东10年轰下4个IPO,3个破发

【热点】上周(5月19-25日),市场传出京东员工代打卡,以及午休时间缩短至1小时,加上创始人刘强东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京东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 1998年6月18日,京东创立,如今也有近26年。上市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历史分水岭。 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JD.O)率先在美股上市,募资12.6亿美元。 2020年6月18日,京东(9618.HK)再次在港股二次上市,募资逾300亿港元,是美股募资规模(98亿港元)3倍多。 除了京东集团上市平台,京东控制的上市平台还有嫡系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以及达达和德邦股份,共计5家上市企业,6个上市平台。京东数科、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一度分别科创板和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终究没有如愿挂牌。 京东健康2020年12月挂牌,发行价70.58港元,募资约270亿港元。 京东物流2021年5月挂牌,发行价40.36港元,募资约246亿港元。 不过京东集团市值增长幅度未能和营收增长同频。 京东在美股上市发行价19美元,发行总市值大约260亿美元,最高曾超过100美元。 至5月26日约30美元,总市值462亿美元,10年增加200亿美元或增幅78%。 京东在港股上市发行价226港元,最高曾涨超过422港元,最低也曾逼近80港元。 5月26收市,京东股价120港元左右,破发47%。目前港股总市值3807亿港元,折合487亿美元,比美股市值溢价5.5%。 京东物流最新股价9.1港元,和发行价相比破发约78%,总市值603亿港元。京东健康最新股价26.85港元,破发62%,最新市值856亿港元。 达达(DADA.O)和德邦股份(603056)是投资或收购得来,非京东控制下完成IPO。 德邦股份2018年1月上市,发行价4.8元,最新价15.5元,相对发行价涨幅223%,最新市值159亿元。 达达集团2020年6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6美元,最新股价1.8美
总市值5000亿!刘强东10年轰下4个IPO,3个破发

大幅压缩费用,快手大赚还香吗?

【2024年一季报】连续盈利后,快手实施大手笔回购。 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快手(1024.HK)实现总收入294亿元,增长16.6%。 快手营收分为3个部分:线上营销、直播和电商在内的其他业务。 线上营销完成收入166.5亿元,增长27%,占比56.6%。 直播业务85.6亿元,减少8%,占比从37%降为29.2%;其他业务41.8亿元,增长大约48%,占比提升至14.2%。季度电商交易额2880亿元,比去年同期2248亿元增加28%。 一季度,平均日活用户约3.94亿,比去年同期增加2000万;月活用户6.97亿增加4300万。日活用户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4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元。 持续盈利,加大回购力度 在营收增长约17%基础上,快手销售成本未增反减少1.5%至133亿元。设想一下,如果销售成本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完全符合商业逻辑),则其将从2023年一季度的135亿元增加至大约149亿元。这一进一出就是16亿元差距。 销售成本下滑也导致快手毛利率增加明显,从去年一季度46.4%增加至当季54.8%,多了8.4个百分点。 费用方面,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7.6%至94亿元,研发费用则减少2.6%至28亿元;行政费用基本腰斩,还剩4.6亿元。不仅在成本端,在费用端,快手依旧实施较为严苛的控制策略,这为快手持续盈利打下了基础。 快手经营利润从去年一季度亏损近7亿元,增加至盈利40亿元。海外业务经营亏损从8.2亿元降至2.7亿元。 去年同期股份支付近10亿元,今年不到3亿元。本季度,快手经调整EBITDA约60亿元,比去年同期20亿元增加两倍。实现净利润4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8亿元,经调整盈利43.9亿元,去年同期只有0.42亿元。 根据快手披露,今年1月至5月,累计回购超过3582万股,回购价格在46港元至60港元之间,总代价超过16.34亿港元。
大幅压缩费用,快手大赚还香吗?

核心业务失速,贝壳大跌

【2024年一季报】虽然家装家居、租赁和新兴业务收入大增,但占大头的存量房和新房业务收入下滑严重,贝壳总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也锐减。 贝壳(2423.HK/BEKE.NYSE)最新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总交易额下滑35%至6299亿元;净收入164亿元,同比下滑超过19%。 其中,存量房交易额从6643亿元下降至4532亿元,收入从92亿元下降约38%至57亿元。 我们用变现率(收入/交易额)来观察,则本季度贝壳存量房变现率为1.26%,而去年同期是1.38%,减少大约0.12个百分点。 存量房业务又分为两大板块,佣金收入下滑40%至46亿元,平台业务等下降23.5%至11亿元。 新房业务净收入下滑约42%至49亿元,业务交易额下降45%至1518亿元,变现率为3.22%,和去年同期3.02%相比还增加0.2个百分点。 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 存量房和新房是贝壳业绩的基本盘,都显著下滑,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楼市交易的大致现状。 好在贝壳收入较为多元。家装家居业务增长71%至24亿元(3亿美元),房屋租赁收入增长189%至26亿元(4亿美元)。新业务等从4亿元增长至7亿元。 贝壳3个关键运营数据值得关注:至3月末,贝壳活跃门店数量4.26万,增加7.5%;活跃经纪人39.9万,减少3%。平移动均月活跃用户4770万名,增加5.1%,但是交易量却下降了。也就是说,用户观望的多,下单的少。 本季度,贝壳毛利率只有25.2%,和去年同期31.3%相比,减少6个百分点,叠加收入下滑,毛利润下降35%至41亿元。 而运营费用并没有同比减少,反而增加约22%至41亿元,和毛利润持平,也就是说基本没有运营利润了。 一季度,贝壳运营利润只有可怜的1200万元,去年同期大约29.8亿元。 好在还有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贴补合计约8.5亿元,贝壳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和
核心业务失速,贝壳大跌

阿里市值落后拼多多事小,淘天这项收入也被逆转

【2024年一季报】拼多多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868亿元,与2023年同期的376亿元相比,增长131%。 此前,市场对拼多多该季度的营收预期为769亿元,实际结果超过预期约100亿元。 其中,在线营销服务等实现收入约425亿元,增长56%。 交易服务收入从104亿元,增加至444亿元,增幅为327%。 2020年一季度时,拼多多还是呈现交易服务收入,当年实现收入10.5亿元,去年一季度突破百亿元,今年一季度增加3倍,超过400亿元,也是拼多多营收增量的主要来源,一举超过在线营销服务,成为收入最大板块。 记得几年前,发布财报时,拼多多会公布最近4个季度的GMV金额,后来不再公布这个电商核心数据。 交易服务收入代表着拼多多自商家的佣金收入大幅增长,背后则反映出平台订单量、GMV增长。 营收结构变化的还有商品销售,2021年一季度曾有51亿元营收,2022年基本清零。 一季度,拼多多总营业成本约为3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94%。增长主要来自履约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增加,并比营收增速高出63个百分点。 拼多多本季度利息和投资收益也有50.5亿元,比去年同期14.6亿元增加246%,其他收益约19亿元增加6.5亿元。 本季度,拼多多实现净利润约280亿元,增长24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一季度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02%。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阿里巴巴(BABA.N)所属淘天集团营收932亿元,其中“客户管理”收入636亿元,京东集团(JD.O)“平台以及广告服务”收入193亿元。 拼多多总营收超过淘天客户管理+京东广告服务总和(826亿元)。 此外,阿里巴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至33亿元,京东净利润71亿元,拼多多当季净利润是阿里+京东总和(104亿元)约2.7倍,已经发布财报的互联网大厂中
阿里市值落后拼多多事小,淘天这项收入也被逆转

小鹏“收割”大众,毛利率大增

【2024年一季报】卖了2.2万辆车,亏了13.7亿元,这是小鹏汽车的季考成绩。 5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9868.HK)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当季实现总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下滑约50%。 其主要收入来自汽车销售,一季度汽车销量2.18万辆,比去年同期1.82万辆增加约20%,汽车销售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下滑55%。 按照均价看,一季度小鹏平均销售价为25.4万元,比理想汽车的均价大约少5万元左右。 但小鹏的汽车毛利率就较低了,一季度5.5%,当然比去年同期-2.5%以及去年四季度4.1%,仍有明显提升。但和理想汽车的19.3%相比,少大约14个百分点。 小鹏每辆车的平均毛利大约为1.4万元。 汽车主业不到6%毛利率,想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毕竟销售、研发和管理费用可是刚性支出,可是一大笔钱(本季度27.4亿元),而且小鹏的规模也还没起来。 好在服务和其他销售实现收入10亿元以上,比去年同期5.2亿元增长93%,其毛利率更高,达到53.9%,将小鹏整体毛利率拉到12.9%,较去年同期提高11.2个百分点。 毛利率为何拉到这么高?财报中表示,是因为和大众汽车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带来了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一季度,小鹏经营亏损有所收窄至16.5亿元,去年同期25.9亿元,上个季度亏损20.5亿元。 当季小鹏净亏损13.7亿元,和上个季度净亏损13.5亿元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亏损23.4亿元,减少大约8亿元。如果把亏损折算到汽车销售上,不到2.2万辆车,大约是每辆车亏损6.2万元。 小鹏预计二季度汽车销量2.9万至3.2万辆左右,总营收75亿元至83亿元,增长48%至64%。 5月20日晚间,理想汽车发布完财报,20日在美股交易中跌超过12%,21日在港股交易中大跌近20%。 小鹏汽车发布财报后,21日美股交易中高开,
小鹏“收割”大众,毛利率大增

每辆车毛利润减少1万,理想汽车越卖越便宜

【2024年一季报】3个月卖了8万多辆车,理想汽车实现总营收256亿元,净利润则明显下滑,不计算利息收入,经营利润再次转为负。 5月20日晚间,理想(2015.HK)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车辆销售收入为243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83亿元增加32.3%,较2023年第四季度404亿元减少39.9%。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的销量为8.04万辆,对比去年同期5.26万辆,增长约53%,不过收入增长32%,少了21个百分点,说明销售单价降低了。此外,理想在3月发布了备受争议的MEGA品牌,官方一直没有正式公布订单数量和销量。 简单测算,一季度汽车的平均销售价30.22万元,去年同期是34.79万元,每辆减少4.57万元或者13%。 其他销售和服务实现收入为14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两倍多。主要是汽车销售配套的产品和服务,配件及服务增加。占总收入比例5.5%。 汽车销售毛利率19.3%,比去年同期19.8%减少0.5个百分点,对应销售均价30.22万元,大约是每辆车毛利润5.83万元,去年同期每辆车平均毛利润6.89万元。 本季度,理想综合毛利率为20.6%,和去年同期20.4%基本持平,说明其他销售和服务毛利率更高。一季度实现毛利53亿元,比去年同期38亿元增长38%。 不过,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一般和管理用增速远远超过毛利润增长,分别增长65%、81%,合计60亿元,这使得理想经营亏损再次为负5.8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4.1亿元,去年四季度则盈利30亿元。 好在有利息收入10.7亿元以及其他收益2.2亿元填补亏空,扣除利息支出,最终理想一季度还是实现净利润5.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9.3亿元。 理想预测二季度车辆交付量10.5万至11万辆之间,较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21%至27%,收入总额为299亿元至314亿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4.2%至
每辆车毛利润减少1万,理想汽车越卖越便宜

京东物流首次Q1盈利的关键因素

【2024年一季报】营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能持续盈利,京东物流一季度财报的看点还有哪些? 一体化和其他客户收入平分秋色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2618.HK)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21亿元,增长14.7%。 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贡献收入205亿元,增长10.8%,占比49%。其他客户贡献收入216亿元,增长18%,占比51%。 京东物流将客户是否使用存货管理作为判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依据,该类客户的毛利率更高。 本季度京东物流共有55760一体化客户,和去年同期54465名相比,增加2.4%。客户平均收入从13.29万元增加到13.66万元,增幅为2.8%。 京东59元包邮为物流增收 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持续降低,本季度只有约129亿元,占比3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2%。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大约293亿元,占比69%,增长19%。 需要注意的是,京东物流的母公司京东集团(9618.HK)一季度收入2600亿元,增长170亿元或7%。京东物流来自京东集团收入增幅高过京东集团增速超过8个点。 京东去年8月将普通用户购买自营产品的包邮门槛从99元降到59元,而这些订单显然由京东物流消纳,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可以得到更多收入。 2022年8月,京东物流完成控股A股额度德邦股份(603056),一季度德邦贡献收入大约9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德邦的订单自然属于“外部客户”,如果去除德邦,则外部客户收入将变成200亿元,依然超过京东集团的贡献。 外包成本接近自营员工薪酬,毛利率大幅改善 而这也让京东物流承担了较多成本。 一季度,京东物流参与仓储管理、分拣、拣配、打包、运输、配送及客服等运营员工的薪酬福利开支由去年一季度126亿元增加17%至今年同期148亿元,主要受员工数目增加所带动。 截至2023年末,京东物流员工总数45.7万人,其中运营人员(主要是快递小哥)
京东物流首次Q1盈利的关键因素

爱奇艺持续盈利是喜,会员服务收入回落是优

【2024年一季报】收入下滑5%,但是净利润却增长6%,爱奇艺的一季度财报是喜是忧? 财报显示,爱奇艺(IQ.O)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9.3亿元,和去年减少同期83.5亿元减少4.2亿元或5%。 主要因为会员服务收入下滑。当季,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不到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55.5亿元减少大约7.5亿元或下滑13%。 而在线广告收入1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14亿元增加约8000万元;内容分发实现9.3亿元收入,同比去年7.3亿元,增加2亿元。其他业务实现收入7.2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 一季度,爱奇艺各大板块中,内容分发和其他业务贡献2.5亿元收入增量;怎奈占大头的会员服务和在线广告合计减少大约6.7亿元,最终减少4.2亿元。 去年一季度,因为有热播剧《狂飙》,因此收入基数较高,同时日均订阅会员数量也达到1.29亿,随后3个季度中持续下滑:1.11亿、1.08亿和1亿。 今年一季度开始,爱奇艺决定不再披露订阅者和ARM(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数据。管理层解释,过分强调会员数量可能会干扰日常工作,导致管理层过度关注短期目标,而忽视更重要的长期战略。 腾讯在一季报中披露,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量增长8%至1.16亿。不出意外,腾讯视频付费会员应该超过爱奇艺的日均订阅会员数量。当然,各家对会员概念或定义也不完全一致,这里只能做一个参考。 爱奇艺2018年上市后,曾经连续亏损5年,直到2023年实现规模盈利19.53亿元。从此摆脱了亏损的困扰。 今年一季度,爱奇艺再度实现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6.28亿元还有3800万元的利润增量,也是非常努力了。 总成本为56亿元,同比下降5%,而其中大头内容成本40亿元,下降5%;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9.2亿元,下降约1.9亿元或17%,研发费用基本没变,4.3亿元左右。 但同时爱奇艺一季度末总负债335亿元,并承担了利息
爱奇艺持续盈利是喜,会员服务收入回落是优

百度“核心”利润下滑,比收入增长放缓更不安

【2024年一季报】五月上旬卷入舆论风波中的百度,一季度营收增长1%,净利润却下滑6%。 财报显示,百度集团(BIDU.O/9888.HK)2024年一季度实现总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 过去4年中(2020年至2024年)的一季度,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和2021年营收增速基本持平,远远低于2021年25%、以及2023年大约10%的营收增速。 以搜索为主的百度,其商业模式主要来自广告主投放,说明广告主要么收紧银根,要么选择其他平台进行效果投放。 其中,百度核心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比去年同期9.5%增速明显放缓。 具体细分为在线营销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3%。在智能云业务带动下,非在线营销收入为68亿元,同比增长6%。 百度的子公司爱奇艺(IQ)一季度收入为79亿元,同比减少5%。 百度核心也是百度的利润源泉,要不然也不会叫“核心”业务。一季度,百度核心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减少7%。 百度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减少6%。此外,财报也显示,爱奇艺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66亿元。 百度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因此每个季度都能带来不菲的利息收入。本季度利息收入大约21亿元,同时也抵消了投资亏损等,导致“其他收益”约12.5亿元,比去年同期25.95亿元减少超过13亿元。 这或许是百度本季度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截至5月17日港股收市,百度涨2.3%,收于111港元,最新市值3219亿港元(大约人民币3000亿元)。 2021年3月,百度在港股挂牌,发行价252港元,最高涨至256港元,最低跌至74港元。现股价有所回升,但依然腰斩不止。
百度“核心”利润下滑,比收入增长放缓更不安

京东广告和平台收入增1.2%,零售利润率下降

【2024年一季报】营收增长7%,净利润增长约13%,这是京东集团交出的2024年一季度“成绩单”。 5月16日晚间,京东集团(JD/9618.HK)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收入2600亿元,增长7%,较去年同期1.4%增幅大为改善。 零售业务(包括健康和工业,即自营业务和广告、平台)依旧是京东的最大贡献单元,一季度完成营收约2269亿元,增长6.8%。 ​物流板块收入逾421亿元,增长14.7%;新业务(达达、产发、京喜以及海外等)约49亿元,下滑约两成。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从4.6%减少至4.1%,这使得其在增长6.8%基础上,经营利润从98.4亿元减少5亿元,至93.3亿元,即增收不增利。​ 好在物流利润率大幅改善,从-3.1%转正至0.5%,实现2.24亿元经营利润,改善约13.5亿元。 新业务经营亏损从3.74亿元扩大至6.7亿元,叠加收入下滑,真正是“双降”​。 一季度,京东经营利润总额7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64亿元增加大约13亿元,不再亏损的物流板块贡献较大。​实际上,京东物流2023年已经实现全年盈利​。 另一种角度看京东收入组成,又分成商品和服务两部分。 一季度商品收入2085亿元,增长6.6%。其中,日用百货约853亿元,增长8.6%,电子产品和家电收入1232亿元,增长5.3%。 而服务收入超过515亿元,增长8.8%。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约193亿元,增长只有1.2%;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323亿元,增长13.8%。 值得关注的是,广告和平台服务收入增长率只有1.2%,背后或是商家对营销支出的收紧。 笔者也注意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天集团一季度(就是阿里集团财年四季度)客户管理收入636亿元,增长5%,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要优于京东广告和平台业务。 一季度京东实现净利润71亿元,比去年同期63亿元增长大约13%。 财报发布后,京东美股
京东广告和平台收入增1.2%,零售利润率下降

广告和金融科技毛利率飙升,腾讯净利增长62%

【2024年一季报】随着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持续增长,游戏不再是腾讯的最大收入贡献单元,但依旧是利润最高的板块。 腾讯(00700.HK)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总收入1595亿元,增长6%。 最近5年(2019年至2024年),腾讯一季度增速波动较大,其中有3年增长超过10%、乃至25%以上,也有只增长0.12%,本季度6%的增速虽然低于去年一季度两位数增长,但比2022年几乎停滞增长也强很多。 增值服务依旧是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季度实现786亿元收入,但减少大约1%;占比再次回到50%以下。本地游戏收入345亿元,下滑2%,海外游戏收入增长3%至136亿元。 第二大收入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一季度完成52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7%。 网络广告收入在三大板块中规模最低,但增长最快,26%增长,带来55亿元收入增量,超过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46亿元收入增量。 虽然腾讯季度收入增长只有6%,但是毛利率却有明显改善,从去年的45%增至53%。 其中网络广告毛利率已经提高到55%,增长13个点,和增值服务57%毛利率不相上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毛利率也增长12个点至46%。 这使得网络广告的毛利润增长66%至145亿元,金融科技增长42%至239亿元。 微信视频号及 搜一搜广告收入的增长,加上理财服务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增长,企业微信与其他企业服务业务的商业化增加,及云业务成本效益提高,是两大业务毛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最赚钱的依旧是增值服务,毛利润459亿元,占全部毛利润839亿元约55%,比营收占比要高6个点。 扣除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腾讯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19亿元,增长62%,远远超过去年一季度10%的利润增长率。 腾讯还在财报中发布回购股份情况。一季度内,腾讯累计回购5100万股,全部注销,总金额148亿港元。 至3月31日,腾讯员工总数1
广告和金融科技毛利率飙升,腾讯净利增长62%

4年亏393亿,小鹏再迎劲敌

3月28日晚间,汽车圈最靓的仔无疑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当晚,“蔚小理”等汽车公司创始人集体为雷军站台。当雷军公布小米第一款车SU7价格时,何小鹏心理应该是复杂的。标准版、Pro版、Max版的价格对应着小鹏的G6、G7和G9的价格区间。 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9868.HK/XPEV.NYSE)又多一个强劲的友商。其上市4年亏损近400亿元,扭亏前提是交付量提升到30万辆左右,小鹏去年14万销量,2024年如果难以达标,淘汰赛中只怕更加难熬。 汽车毛利率负1.6% 小鹏汽车2023年亏损扩大了。 年报显示,2023年小鹏净亏损103.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2022年的91.4亿元扩大约14%。 实际上,小鹏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实现营收306.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 营收增长14%,亏损扩大14%,这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字背后,是小鹏的毛利率变差。 2023年,小鹏综合毛利率为1.5%,汽车毛利率为-1.6%,对比2022年的11.5%、9.4%。 汽车毛利率为何下滑?小鹏表示,这是由于促销活动增加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期满,此外G3i及现有车型升级,相关存货拨备及采购承诺带来亏损,对2023财政年度汽车毛利率产生2.4个百分点负面影响。 汽车毛利率为负数,其在公司总营收占比超过90%,想要盈利是不可能的任务。 推低价车“卷”比亚迪 2023年,小鹏定下20万辆销量目标,实际完成约14.2万辆,增长17%,完成约70%目标。 造车圈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要实现盈利,年度销售30万辆是临界点。 因此,假如小鹏2023年完成20万辆,全年亏损也许可能压缩到40亿元以下,那么2024年一鼓作气拿下30万辆销量,并初步实现盈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节奏。 毕竟友商理想2023年销量37.6万辆,盈利超过百亿元,是个最好的参考样本。 小鹏汽车产品矩阵包含P5、P7两款轿车产品
4年亏393亿,小鹏再迎劲敌

新业务大亏3年,美团为增长尽力了

【财报速递】2023年,互联网大厂能够实现两位数增长已属不易,如果能完成20%以上营收的增长,简直就算是优等生了,美团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其新业务亏损持续在高位,让其股价也长期受压。 全年再度扭亏 美团(3690.HK)最新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收入增长26%至2767亿元。该增速甚至超过2022年的23%增长,但低于2021年的56%增长速度。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增长更快一点至29%,收入达到2069亿元;经营溢利增长31%至387亿元。 新业务收入增长18%至698亿元,经营亏损有所收窄,但依然在200亿元以上,达到202亿元,2022年该业务亏损284亿元。 2019年和2020年,美团曾经连续实现全年盈利,不过2021年、2022年则遭遇连续亏损,分别亏损236亿元、67亿元。 至2023年,美团终于彻底翻身,全年盈利139亿元,经调整EBITDA、经过调整盈利分别是239亿元、233亿元。 营销费用增幅比总营收增幅多22个pct 如果从费用看美团过去的这一年可以发现,一方面为了实现增长而扩大市场投入,一方面为了利润,尽可能压缩成本。 具体看,美团销售和营销开支从397亿元净增加大约190亿元至586亿元,增长大约48%,这增速比营收增速高大约22个百分点(pct)。较为理想状态下的模式,就是营收增长和销售营销费用增长保持同频,甚至略高,则更有效率。 因此用48%的销售和营销(简称营销)开支增长换来26%的营收增长,说明美团在保增长上是竭尽全力了。其中去年四季度,营销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55%,但收入增长只有23%,少32个pct。 另一方面,美团研发费用212亿元,比2022年的207亿元增加5亿元,基本持平;同时一般和行政(统称管理)费用94亿元,较2022年的98亿元减少5亿元,两项增减全部抵消了。 设想一下,如果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增幅也在20%左右,
新业务大亏3年,美团为增长尽力了

出大招!腾讯全部净利润回报股东

【财报速递】如果把腾讯当做一家银行,每年超过千亿元的净利润,则其或许是国内第六大银行。腾讯将回购金额提高到史无前例的千亿港元,震惊了不少投资者的下巴。 回购金额920亿,分红294亿 3月20日港股收市后不久,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2023年四季度以及全年业绩数据。 腾讯计划按照每股3.4港元分红,比2022年度每股2.4港元增加1港元,累计分红320亿港元(294亿元人民币),增加42%。 同时腾讯还宣布一个重大消息,将回购金额从2023年的490亿港元,提高至2023年的1000亿港元(大约920亿元人民币)。 我们都知道,向股东派息是回报股东的重要形式,而回购股份进行注销,提高每股收益,同样是回报股东的另一种形式。 千亿港元回购,笔者印象中是国内公司最大的收购手笔了。去年腾讯实现净利润1152亿元。 截至3月20日收市,腾讯总市值2.72万亿港元,千亿港元回购,相当于减少3.7%左右的在外流通股份。 截至去年末,腾讯有现金1723亿元,定期存款和其他2300亿元,合计超过4000亿元,拿出千亿港元回购股份,资金还是很充足的。 腾讯回购920亿元加上分红294亿元,合计1214亿元,相当于把全部净利润拿出来​回报股东。 预计3月21日,腾讯股价将有所表现。 国内游戏增长疲软,网络广告突破千亿元 再看看腾讯的业绩表现。 2023年,腾讯控股营收6090亿元,同比增10%,扭转2022年营收下滑1%的尴尬局面。 营收能够取得近两位数增长,也和腾讯全年销售和推广费用增长17%至342亿元,也密切相关。 按照收入贡献,游戏在内的增值业务依旧是最大收入来源,去年共计获得2984亿元收入,占比近半;其次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进账2038亿元,占比33%,网络广告收入也超过千亿元,占比17%。其他收入54亿元,占比不到1%。 增值业务中以游戏为主,国内游戏收入增2%,至
出大招!腾讯全部净利润回报股东

两条腿都软,阅文收入再降

【财报速递】表面上看,阅文集团去年净利润增加三成以上,但却是建立在2022年利润下滑超过2/3的基础上。而营收还在下滑,阅文集团如何能找回往日的荣光? 两条腿都软 3月18日晚间,腾讯旗下的港股公司阅文集团(00772.HK)发布了2023年财报。 阅文集团的两大主营业务,在2023年表现都疲软。在线业务营收减少9.5%至39.5亿元,占比56.3%。其自有平台产品、腾讯渠道和第三方平台的收入全面下滑。尤其是腾讯产品渠道收入还剩3.42亿元,同比减少42%。第三方平台收入也减少大约34%。 平均月付费用户从790万增加至870万,但是用户平均每月收入从37.8元减少至32.5元,如果按照年计算,则是从大约454元减少至390元。 同时阅文集团第二收入来源版权运营收入也减少6.1%至30.6亿元,占比43.7%,提高大约1个百分点,主要是来自新丽传媒的影视剧减少导致。 版权运营毛利率大幅减少 两大业务的毛利率相差不大,在线业务是49.8%,版权运营及其他也有45.9%,整体毛利率为48.1%。版权运营和综合毛利率和上一年相比都有所减少,2022年分别是57.7%、52.8%。 收入减少了,毛利率降低了,但阅文集团的净利润却大幅提高了?有什么奥秘吗? 主要是销售、营销费用,一般和行政费用的压缩。 财报显示,2023年阅文集团销售、营销费用减少14%至17.2亿元,一般和行政费用减少6%至11.6亿元,仅仅这两项费用节省3亿元。 此外,其他收入和经营溢利的特殊科目,2022年亏损3.2亿元,2023年却是正向超过0.5亿元,因此在毛利润减少16%的不利情况下,经营利润依旧增加两成以上。 2023年应占共同控制实体业绩2.1亿元和2022年基本持平,最终实现净利润8.05亿元,比2022年的6.08亿元增加32%。 股价对比发行价还腰斩 阅文集团业绩最高年份在2021年,实现营
两条腿都软,阅文收入再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