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潮
芯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半导体行业观察
IP属地:北京
0关注
323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芯潮
08-28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昨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二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英伟达二季度整体收入及利润皆超预期,且三季度指引同样超预期:但二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小幅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业绩增速放缓的担忧,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3%: $英伟达(NVDA)$ 明明业绩靓丽,英伟达却为何不涨反跌?这到底是市场错杀,还是背后暗藏隐忧?从二季度收入来看,英伟达总收入为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6%,略超分析师预期的462.3亿:分业务看,最核心的数据中心营收411亿,同比增长56.4%,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游戏业务营收43亿,同比增长4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8.2亿;汽车芯片营收5.86亿,同比增长69%,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3亿;专业可视化营收6亿,同比增长32%,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亿;OEM及其他营收1.73亿,同比增长96.6%:于英伟达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收入是数据中心,游戏业务占比已经低于10%,汽车、专业可视化、OEM等业务占比更低,对股价的影响几乎为0。因此,二季度数据中心营收略低于分析师预期,还是令人有所担忧的。不过,英伟达预计三季度营收在529-551亿美元之间,中值540亿,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4.6亿,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不包含H20的收入。而且,英伟达数据中心二季度营收不包括对华定制芯片H20,为此损失了40亿美元的收入。而今年8月,美国政府已经解除出口禁令,特朗普甚至表示,他会考虑批准一款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芯片,但要求其性能比该公司顶级产品差30%至50%。考虑到美国政府已经和英伟达达成协议,将从对华销售H20收入中提成15%,加上特朗普商人总统的特性,英伟达对华推出Blackwell架构的芯片完全有可能。Bl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avatar芯潮
08-15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昨日,美股盘后,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季度业绩。从三季报来看,应用材料表现亮眼,但预计四季度营收将由增转降,引发投资者踩踏,盘后股价暴跌14%: $应用材料(AMAT)$ 应用材料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巨头,年销售额媲美阿斯麦的光刻机,是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的巨无霸!在2025财年三季度,应用材料总收入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长7.7%,超过管理层给出的72亿指引中值(67-77亿区间):分业务看,应用材料三大业务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悉数实现增长,并超过管理层给出的指引。其中,半导体系统销售额为5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4亿指引;应用材料全球服务(面向已经在晶圆厂、封装厂运行的半导体设备,提供维护、升级、优化、改造等服务)营收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过管理层给出的15.5亿指引;面向显示面板市场的收入为2.63亿,同比增长4.8%,超过管理层给出的2.5亿指引:从区域上看,应用材料25财年三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台湾市场,美国、韩国、欧洲等区域表现不佳。其中,美国区营收6.83亿,同比下滑35%;中国大陆营收25.5亿,同比增长18.3%;台湾地区营收18.4亿,同比增长60%;韩国营收11.6亿,同比略增5.3%;欧洲营收1.6亿,同比下滑53%:美国和欧洲市场收入下滑并不意外,主要是英特尔管理层更替,新任CEO取消了此前暴力扩张晶圆厂的计划。欧洲市场半导体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汽车市场,这两个领域仍未明显复苏,客户在资本支出方面比较谨慎。韩国市场,三星在AI市场表现拉胯,HBM3E尚未供货英伟达。台湾市场则在台积电增加资本开支带动下,有明显的增长。中国大陆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意外增长,可能是部分客户投资拉动,管理层在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avatar芯潮
08-14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最近2个月,华虹真是开了挂了,股价一路从47涨到了70%,涨幅超50%: $华虹公司(688347)$ 消息面上,华虹上周四盘后发布了二季报,营收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略超分析师预期的5.625亿:但净利润表现不佳,为790万美元,大幅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280万美元。财报公布后,华虹连跌2日,跌幅超6%。另一家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同日发布二季报,营收和毛利率悉数超预期,但三季度指引不佳,财报披露后次日大跌8.19%。本以为二季报会为两家公司牛市行情画上句号,但谁承想,华虹连续3日大涨,迭创历史新高,捎带着把大哥中芯国际也带起来了。 $中芯国际(00981)$ 这是咋回事呢?从三季度指引来看,华虹预计营收在6.2-6.4亿美元之间,中值同比增长19.7%,明显好于分析师预测的6亿美元;预计毛利率在10%-12%之间,明显高于分析师预测的9.23%。由此来看,华虹二季报表现亮眼,强势上涨情有可原。反观中芯国际,预计三季度营收在23.4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仅7.9%,此前2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8.4%、16.2%:从趋势上看,中芯国际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中芯国际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表明客户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可以持续。因关税政策紧急拉货动作到8、9月份停止,预计到第四季度急单和拉货情况会相对变缓,但中芯国际对订单获取有很大信心,且预计不会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此番表述不免让投资者担忧业绩在四季度继续放缓。考虑到半导体代工有明显的周期属性,一旦业绩高峰渡过,迎接的将是下行周期。而从估值上看,中芯国际市净率处于历史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avatar芯潮
08-08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昨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但对于那些已承诺在美国生产或正处于在美国建厂过程中的公司,则不会适用此关税 。特朗普表示:“即使你还没开始大量生产,只是在建设阶段,考量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以及相关建设,如果你正在建厂,就不会收关税。”当天宣布的内容并非正式的关税公告,特朗普也未提供更多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会有多少企业及国家受到这项关税影响,但依据特朗普的说法,台积电不会受到关税影响,因为早在2020年,台积电就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设厂,规划首期投资约40–120亿美元,后在2024年,台积电宣布追加投资至650亿美元!今年3月,台积电再度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加上此前的650亿,总投资额将达到1650亿美元!这项扩大投资包含兴建三座新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间主要研发团队中心,此专案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外国直接投资案!受此影响,昨日台积电大涨4.86%: $台积电(TSM)$ 除台积电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表示,韩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答应在未来的关税中给予韩国“最惠国待遇”,特别是在半导体和生物领域,这意味着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不会被征收100%关税!目前,三星电子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拥有两家芯片制造厂,SK海力士此前也已宣布在印第安纳州兴建高带宽内存(HBM)封装工厂及研发设施。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三星计划在此前已经宣布的对美国投资17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兴建一座新的先进制程晶圆厂、一座先进封装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使得总体的投资金额达到约440亿美元 。考虑到三星刚刚与特斯拉达成总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合约,预计在美投资额还有提升空间。但SK海力士能否仅凭封装工厂投资获得完整的关税豁免仍存疑。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avatar芯潮
08-07

业绩放缓、估值高位,中芯国际要凉?

刚刚,中芯国际公布了二季报,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环比下降1.7%,高于管理层给出的环比下滑4%-6%的指引:二季度毛利率20.4%,超出管理层给出的20%指引上限:由此来看,中芯国际二季度大超预期。但是,从三季度指引来看,中芯国际业绩明显放缓,其中,预计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5%-7%,按中值算,营收约23.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9%,增速创一年半以来的新低。预计三季度毛利率在18%-20%之间,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1%。二季报中管理层没有解释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的原因,具体要等到明天早上业绩电话会。从中芯国际的收入结构来看,智能手机贡献了25.2%的收入,电脑与平板贡献了15%的收入,消费电子贡献41%,其余是可穿戴设备8.2%、工业与汽车10.6%:智能手机市场在二季度有所疲软,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这是该行业连续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跌: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二季度下滑4%,补贴带来的提振效应开始减弱:从中芯国际二季度来看,智能手机营收5.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补贴导致的需求提前,或让三季度的出货量继续恶化,拖累中芯国际业绩增速,关注管理层在明日业绩会上的展望。业绩即将放缓的情况下,中芯国际的市净率估值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恐怕要悬了: $中芯国际(00981)$
业绩放缓、估值高位,中芯国际要凉?
avatar芯潮
08-06

二季报不及预期,AMD暴涨之路戛然而止,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美股盘后,AMD公布了二季报,营收超预期:但公司股价大跌6.3%,为此前强势行情画上句号: $美国超微公司(AMD)$ 这样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关键因素在于财报披露前,投资者情绪过于乐观,AMD从4月低点一口气涨了139%。巨大涨幅下,财报稍有瑕疵就会引发大跌,这在ARM、安森美等半导体公司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ARM Holdings(ARM)$ $安森美半导体(ON)$ 其实,即使二季报大超预期的半导体巨头,财报后走势也不佳。比如台积电,二季报全面超预期,三季度指引也亮眼,但财报后走势并不好,仅仅短期冲高,很快就转跌,完全看不到新一轮行情即将展开的征兆。 $台积电(TSM)$ 因此,AMD二季报后大跌6%,并不是二季报有什么问题,也不是AI GPU业务未来趋势恶化,纯粹就是资金获利了结。具体来看,AMD二季度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7%,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4.3亿:分业务看,AMD数据中心二季度营收32.4亿,同比增长14.3%,不及分析师预期的32.5亿,主要是美国政府出口管制禁令,导致MI308GPU无法卖到中国;客户端二季度营收25亿,同比增长68%,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6亿;游戏业务二季度营收11.2亿,同比大增73%,大超分析师预期的7.5亿,主要是下游客户去库存结束,叠加新产品备货拉动;嵌入式业务营收8.2亿,同比下滑4.3%,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3亿,主要是下游市场复苏情况残次不齐,部分领域仍在去库存:受GPU出口管制影响,AMD
二季报不及预期,AMD暴涨之路戛然而止,未来何去何从?
avatar芯潮
08-05

又暴跌,汽车芯片龙头何时完成渡劫?

昨日,汽车芯片龙头安森美公布了二季报,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喜忧参半:其中,安森美二季度营收略超预期,但受行业寒冬及战略转型影响,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考虑到二季报发布之前,安森美股价一度从今年4月低点翻倍,投资者对安森美充满乐观情绪。但从二季报及三季度指引来看,安森美虽然渡过了最低谷,但复苏进程远不及投资者预期。因此,安森美股价昨日暴跌15.58%,惨不忍睹: $安森美半导体(ON)$ 具体来看,安森美二季度营收14.7亿美元,同比下滑15.4%,略超管理层给出的14.5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汽车芯片二季度营收7.3亿,同比下滑19.2%,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1亿;工业芯片营收4.06亿,同比下滑13.2%,不及分析师预期的4.3亿;其他市场营收3.3亿,同比下滑8.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亿:汽车芯片疲软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下游客户去库存、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以及关税不确定预期下,客户谨慎下单。唯一的亮点是中国区收入环比增长23%,主要是安森美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近半,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工业市场二季度的表现不及预期,主要是传统工业市场收入环比下滑,而医疗、国防及航空航天市场保持复苏,营收环比增长。其他市场二季度环比增长16%,主要是数据中心业务大爆发,同比增长近100%,但业务规模仍然较小。不过安森美正在携手英伟达推进 800V AI 数据中心电源架构变革,来自数据中心的收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下游市场处于低谷,安森美加速战略转型,退出盈利能力低、竞争激烈的市场,仅二季度退出业务的规模就达到1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2亿美元双重打击下,安森美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2%下降至37.6%:展望三季度,安森美预计营收在14.65-15.65亿之间,按中值算,同比下滑14%,但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
又暴跌,汽车芯片龙头何时完成渡劫?
avatar芯潮
07-31

ARM利润雪崩,股价大跌,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ARM公布了2026财年一季报,对应今年二季度的业绩,营收符合预期,但净利润大幅不及预期:受此影响,ARM今日盘前股价大跌7%: $ARM Holdings(ARM)$ 具体来看,ARM一季度营收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略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0-11亿指引中值,符合分析师的预测:分业务看,一季度专利使用费收入5.85亿,同比增长25.3%,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6亿;授权及其他收入4.68亿,同比下滑0.8%,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56亿:ARM是芯片架构霸主,下游客户主要是手机、PC等消费电子终端厂商,随着AI兴起,芯片复杂度大幅提升,对性能及功耗提出更高的要求。ARM架构刚好适应了这一趋势,相比X86架构,ARM还支持定制及统一软件堆栈,受到数据中心客户的大力欢迎。因此,ARM成为AI浪潮中绕不过去的核心受益公司。在产品布局上,ARM为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和高性能计算CPU市场推出了Arm Neoverse架构,与 Intel Xeon、AMD EPYC等X86架构同台竞技。在一季报中,ARM表示基于Neoverse架构设计的芯片,已经占据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中的市场份额达到近50%!而一年前,Arm Neoverse的市场份额才18%,可见ARM架构在数据中心领域强悍的竞争能力!除Arm Neoverse外,推动ARM增长的另一动力是Arm 计算子系统(Compute Sub-System, CSS),是 Arm 提供的一种预先集成和验证好的芯片参考设计,帮助芯片厂商快速构建基于 Arm 架构的复杂 SoC(系统级芯片),特别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AI 加速、高性能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级市场。相比其他架构,ARM CSS的价格更高,与去年相比,CSS许可数量已经增加了1倍多。而
ARM利润雪崩,股价大跌,未来何去何从?
avatar芯潮
07-31

移动芯片乏力,高通重金杀入数据中心,能成吗?

昨日美股盘后,高通发布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6月29日的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高通三季报全面超预期:但高通三季度手机芯片收入不及预期,且预计下一季度QTL(Technology Licensing,技术授权)收入同比下滑约11%,导致公司盘后股价下跌5%: $高通(QCOM)$ 具体来看,高通三季度营收103.65亿,同比增长10.3%,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3.3亿,略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03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三季度手机芯片营收63.3亿,同比增长7.3%,不及分析师预期的64.8亿;IoT芯片收入16.8亿,同比增长23.7%,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5.8亿;汽车芯片营收9.8亿,同比增长21.3%,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7亿;QTL营收13.2亿,同比增长3.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5亿: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这是该行业连续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跌:虽然手机出货量整体低迷,但安卓阵营维持强势,如三星二季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小米持平,苹果下滑2%:得益于骁龙 8 Elite 移动平台在高端市场上的渗透,高通手机芯片业务逆势增长,但低于分析师预期。不过,根据管理层的指引,高通预计四季度手机芯片营收约66.44亿,同比增长9%,超分析师预期。管理层的解释是9月新推出的手机芯片需求强劲。由此来看,虽然手机芯片三季度低于预期,但好在下个季度扳回一局,不算太差。IoT业务三季度大超预期,主要是AI眼镜芯片需求高于预期,尤其是Meta的AI智能眼镜需求持续超出预期。本季度,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AI眼镜,上架之后,快速断货,销量超出了此前预期的数倍!小米AI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表示,3年内,小米AI眼镜的年出货量可能超过500万。虽
移动芯片乏力,高通重金杀入数据中心,能成吗?
avatar芯潮
07-30

比英伟达还猛的AI小龙头!

昨日,Celestica(代码CLS,天弘科技)公布二季报,业绩全面超预期:与此同时,Celestica上调了2025年业绩指引,由此前的108.5亿营收,上调至115.5亿;调整后经营利润率由7.2%上调至7.4%:受此影响,Celestica股价大涨16.5%,再创历史新高: $天弘科技(CLS)$ Celestica是全球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电子制造服务)龙头企业之一,提供端到端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和供应链服务,包括原型开发、PCB 装配及整机组装、元器件采购及售后服务等,专注于通信、工业和 AI 服务器等高复杂度电子制造。Celestica有两个业务分部,包括先进技术解决方案(ATS)和连接和云解决方案(CCS),前者由航空航天、工业、医疗和资本设备业务组成,后者由通信和企业(服务器和存储)终端市场组成。今年二季度,Celestica营收2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超分析师预期的26.7亿,也高于管理层给出的25.75-27.25亿指引:分业务看,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二季度营收8.2亿,同比增长6.7%;连接和云解决方案营收20.7亿,同比增长27.7%: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终端市场在军工及工业市场,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资本设备(半导体设备类)业务和工业业务的需求复苏。Celestica最有看点的业务是连接和云解决方案,因为包含当下最为火热的AI服务器业务。Celestica和英伟达关系紧密,得益于科技巨头疯狂加码数据中心,连接和云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速较快,其中,通信终端市场收入在二季度增长了75%,主要是HPS(专注于高性能计算(HPC)、云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等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供应链服务)及高速光互连与光模块领域的制造和集成服务需
比英伟达还猛的AI小龙头!
avatar芯潮
07-29

历史新高,EDA巨头重启主升浪?

昨日美股盘后,EDA巨头铿腾电子公布二季报,营收及调整后净利润皆超分析师预期:业绩指引方面,铿腾电子预计三季度营收在13.05-13.35亿美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2亿,同时上调了年度营收指引。受此影响,铿腾电子盘后股价涨超6.6%: $铿腾电子(CDNS)$ 如果铿腾电子今日能够维持盘后强劲走势,意味着公司股价在经过一年多调整后,再次突破历史新高:在技术分析投资者眼里,突破横盘震荡区间上沿,意味着新一轮上升周期的来临,铿腾电子能复制2024年前凌厉的涨势吗?首先,对于不太了解铿腾电子的投资者,简单介绍下公司业务。铿腾电子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与新思科技、西门子EDA并称三巨头。 $新思科技(SNPS)$ EDA下游客户主要是英伟达、AMD等芯片设计公司。铿腾电子EDA工具可以帮助芯片设计公司加速开发、降低成本与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工具。EDA工具贯穿芯片设计全流程,一旦客户采用了铿腾电子的工具,迁移成本极高。随着AI时代来临,芯片复杂度大幅提升,铿腾电子的EDA工具大为受益,带动业绩持续增长。具体来看,铿腾电子二季度营收为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2.5亿:分产品看,核心的EDA二季度营收9.06亿,同比增长17%;半导体IP收入1.66亿,同比增长20.2%;SDA(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系统设计与分析)营收2.04亿,同比增长37.4%:铿腾电子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受到AI驱动。如今年二季度,铿腾电子推出了 Cadence Cerebrus AI Studio,这是业界首个 Agentic AI(智能体代理),能自主学习芯片设计流程、生成
历史新高,EDA巨头重启主升浪?
avatar芯潮
07-25

疯狂裁员,英特尔断臂求生!

昨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了二季报,营收大超预期,但利润率大幅低于预期:财报公布后,英特尔盘后股价下跌4.63%: $英特尔(INTC)$ 英特尔二季度营收表现不错,达到128.6亿美元,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8.8亿,也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12-124亿指引上限,同比微增0.2%:分业务看,传统的PC客户端业务营收78.7亿,同比下滑3.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9亿,主要是下游客户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以及PC市场的复苏;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4亿,同比增长3.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7.3亿,主要是企业端增加传统服务器推动;代工业务营收44亿,同比增长3.2%,该业务主要为英特尔自身服务,表现好于预期的原因是PC业务超预期;其他业务营收10.5亿,同比增长19.5%,该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Mobileye、Altera和IMS,其中,Mobileye二季度营收增速为15.3%,Altera今年三季度将完成出售:虽然各项业务的表现超出预期,但因为裁员及减值带来巨额费用,导致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7.5%,大幅低于管理层给出的34.3%指引:对于今年三季度,英特尔给出的收入指引是126-136亿,分析师预期为126.4亿,取中值算,同比下滑1.4%,环比增长1.9%。按照以往惯例,三季度是旺季,环比增速在高个位数,但由于之前下游客户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导致管理层对三季度的指引偏谨慎。管理层预计三季度调整后毛利率在3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7.3%。英特尔此前已经裁员15%,计划到今年年底将员工数量降至7.5万人,较上半年人数下降20%:由此可见,陈立武出任CEO后,首要任务是精简人少,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这样的做法是改革必经之路,而且,英特尔组织冗长,效率低下在业界是出了名的。除了裁员,陈立武
疯狂裁员,英特尔断臂求生!
avatar芯潮
07-23

德州仪器暴跌,半导体疯牛行情告一段落?

昨日美股盘后,德州仪器公布了二季报,营收及每股收益超预期:但公司对三季度业绩有所谨慎,引发盘后股价暴跌12%: $德州仪器(TXN)$ 德州仪器不是近期翻车的唯一半导体龙头,此前,汽车芯片龙头恩智浦发布二季报,业绩及指引悉数超预期,但因此前股价涨幅巨大,市场情绪乐观,财报稍有瑕疵便容易引发股价重挫。 $恩智浦(NXPI)$ 但实际上,德州仪器已经走出低谷,除汽车市场外,其他市场皆已迎来复苏,基本面并无变化,但此前,德州仪器一口气从4月时的低点涨了58%,三季度指引略显谨慎,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并不难理解。具体来看,德州仪器二季度营收44.48亿美元,超过管理层给出的41.7-45.3亿指引中值,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3.58亿,同比增长16.4%:分业务看,模拟芯片二季度营收34.5亿,同比增长17.9%;嵌入式处理器营收6.8亿,同比增长10.4%;其他产品营收3.17亿,同比增长13.6%:从终端市场来看,工业市场同环比皆增长了15%左右;汽车市场同比增长中个位数,环比下降低个位数;电子产品同比增长约25%;企业系统同比增长约40%;通信设备同比增长超过50%。由此来看,德州仪器所有业务中,只有汽车市场还没有反转。按照管理层的说法,汽车市场的复苏一般晚于工业市场一年左右,据此推算,今年下半年或看到汽车市场出现拐点。除汽车市场外,德州仪器看好复苏趋势延续,毕竟终端客户的库存不算多。虽然工业市场的复苏趋势延续,但二季度业绩中也包含下游客户为躲避关税而囤积库存,以中国市场为例,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32%,有点异常。考虑到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有所缓和,下游客户为躲避关税而囤积库存的行为可能有所改变,因此,德州仪器对三季度的营收
德州仪器暴跌,半导体疯牛行情告一段落?
avatar芯潮
07-22

股价大涨,业绩却依旧疲软,汽车芯片巨头难言乐观!

昨日,美股盘后,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公布二季报,喜忧参半:受此影响,恩智浦盘后股价跌超5.5%: $恩智浦(NXPI)$ 在本次财报披露前,美股指数屡创新高,半导体更是领头羊,英伟达、博通、台积电等AI芯片股出尽了风头,费城半导体指数也来到了历史最高点附近。 $费城半导体指数(SOX)$ 牛市情绪也蔓延至恩智浦等汽车芯片股,相比4月时低点,恩智浦涨超54%,大有王者归来的气息。然而,从二季报及业绩指引来看,恩智浦的财务数据给乐观的投资者泼了盆冷水。具体来看,恩智浦二季度营收达到29.3亿美元,超过管理层给出的29亿指引中值,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02亿,同比下滑6.4%,下滑幅度较此前两个季度有所收窄:分业务看,汽车芯片二季度营收17.3亿,微增0.1%,摆脱了此前连续5个季度下滑的局面;但其他业务表现不佳,其中,工业和物联网业务营收5.5亿,同比下滑11.4%;移动业务营收3.3亿,同比下滑4%;通信及其他业务营收3.2亿,同比下滑27%:盈利能力方面,恩智浦二季度毛利率53.4%,调整后为56.5%,略高于分析师预测的56.3%:从二季度营收及毛利率来看,恩智浦悉数超预期,但幅度不大,尤其是相比近期50%以上的股价表现。而从公司三季度指引来看,总收入预计在30.5-32.5亿,中位数同比下滑3.1%,虽然中值高于分析师预测的30.7亿,但依然处于下降通道,复苏进度令人难言乐观。对于三季度毛利率,管理层给出的指引是55.4%-56.5%,调整后毛利率中值为57%,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6.9%。从二季度业绩及三季度指引来看,恩智浦虽然整体收入还处于下降中,但确实各项指标都高于预期,因此,盘后超过5.5%的下跌,更像是
股价大涨,业绩却依旧疲软,汽车芯片巨头难言乐观!
avatar芯潮
07-17

台积电,业绩炸裂,半导体要疯!

刚刚,台积电公布了二季报,业绩炸裂,无论营收还是利润,悉数超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台积电在老虎证券夜盘交易中一度涨超6%,股价创历史新高: $台积电(TSM)$ 具体来看,台积电二季度营收300.7亿美元,同比大增44.4%,大超管理层给出的284-292亿指引:考虑到台积电每月10号都会公布月度销售数据,因此,二季度营收超预期已是市场明牌。当然,如果考虑到新台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台积电二季度营收实际上更亮眼:除收入外,台积电二季度毛利率达到58.6%,接近管理层给出的57%-59%指引上限,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8%,比上年同期高出5.4个百分点:在盈利能力提升的情况下,台积电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28亿美元,同比大增67%!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的原因主要是台积电先进工艺占比提升,二季度7纳米及以下工艺贡献了74%的收入,其中,3纳米贡献了24%,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5%:一般而言,芯片制造工艺越先进,能够生产的厂家越少,定价能力越强,毛利率越高!分产品看,二季度高性能计算贡献了60%的收入,智能手机贡献了27%,物联网、自动驾驶各自贡献了5%的收入:几年前,台积电近一半的收入来自智能手机,随着AI爆发,GPU等高性能计算产品收入快速提升,收入占比也由几年前的30%提升至当下的60%的水平。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疲软,以及AI产品强劲的需求,预计高性能计算收入占比还将提升!高性能计算对先进工艺制程需求较大,将带动台积电毛利率继续提升。从环比来看,二季度无论是高性能计算(HPC),还是智能手机,悉数实现了环比增长:二季度业绩炸裂基本在预期之内,市场最关注的还是未来业绩走势,毕竟半导体是周期性行业,加上AI爆发有一段时日,很多投资者担忧台积电业绩高峰来临。而根据台积电给出的业绩指引,预计三季度营收在318-330亿美
台积电,业绩炸裂,半导体要疯!
avatar芯潮
07-16

不及预期,光刻机巨头崩了!

刚刚,阿斯麦公布了二季报,业绩不错,收入和利润都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但因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管理层对明年的增长表达了谨慎。而此前一个季度,管理层认为今明两年都将是增长的一年。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管理层对明年的信心有所下降!受此影响,阿斯麦在老虎证券夜盘交易中大跌7%: $阿斯麦(ASML)$具体来看,阿斯麦二季度营收76.9亿欧元,同比增长23.2%,超过管理层给出的72-77亿欧元指引上限,更高于分析师预测的75亿:毛利率方面,二季度为53.7%,同样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0%-53%的指引上限,更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1.9%:毛利率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升级业务的增长和一次性支出导致的成本降低,都有不可持续性。从预定金额来看,二季度为55.4亿欧元,较一季度的39亿明显提升,也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8亿:但正如管理层所说,预订单最近几年波动较大,很难有指示作用。从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不是大超预期,就是大幅低于预期,可预测性很差。因此,明年阿斯麦将不再公布这个指标。如果单看二季度业绩,阿斯麦可以称得上完美,收入、盈利、订单悉数超预期。但阿斯麦预计三季度营收在74-79亿欧元之间,取中值计算,同比仅增长2.5%,不及分析师预期的82亿。虽然三季度低于预期,但阿斯麦预计2025年总收入同比增长约15%,据此计算,四季度收入或在95亿欧元左右,大幅超过分析师预期的89亿。将三四季度合并,下半年收入预计在171.5亿欧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1.2亿。由此来看,三季度指引低于预期,并不算大问题。但是,此前阿斯麦预计2025年的营收在300-350亿欧元之间,毛利率在51%-53%之间。从目前的指引来看,阿斯麦今年的收入约326亿,毛利率约52%,双双落在指引中值附近,毫无惊喜。今年没有惊喜
不及预期,光刻机巨头崩了!
avatar芯潮
07-10

博通、英伟达齐创历史新高,AI的极限在哪里?

昨夜,博通、英伟达股价齐创历史新高,后者市值更是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创造了人类历史记录! $博通(AVGO)$ $英伟达(NVDA)$ 从4月低点算,博通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涨了101%,英伟达涨了88%,台积电涨了73%,又是一场财富盛宴! $台积电(TSM)$ 目前,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逼近印度的5.4万亿:这或许还不是英伟达的极限,近日,美国投行Loop Capital分析师Ananda Baruah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约6万亿美元的市值。英伟达能完成这一壮举吗?AI概念股的极限在哪里?先来看博通。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博通管理层团队,包括CEO陈福阳和首席财务官Kirsten Spears在内,与摩根大通领导团队进行了会面,讨论的焦点聚焦在AI强劲需求上。会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AI的带动下,博通的定制化芯片业务强劲增长,并推动了其高性能网络产品组合的需求;二是除AI外,博通的非AI业务也呈现复苏态势,收购而来的VMware业务也持续增长;三是博通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进展,其2纳米3.5D AI XPU产品流片计划今年按期进行,同时为两家领先潜在客户(据信是Arm/软银和OpenAI)开发第一代AI XPU产品;四是管理层计划在未来1-2年内专注于业务再投资以把握AI增长机会,而非追求并购。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称,博通此前预计其面向AI芯片(XPU + 网络组件)的 Serviceable Addressable Market(SAM),也就是
博通、英伟达齐创历史新高,AI的极限在哪里?
avatar芯潮
06-26

业绩生猛,美光能否挑战历史新高?

昨日美股盘后,存储巨头美光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5月29日的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美光三季报大超预期:其中,美光三季度营收9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88.5亿;每股收益1.68美元,分析师预期1.45美元。美光预计2025财年四季度营收在107亿左右,大超分析师预期的98.9亿!受此影响,美光盘后股价一度涨超7%,但冲高回落,最终上涨0.94%: $美光科技(MU)$ 财报公布前,美光股价连续上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较底部翻倍,着实凶猛。从业绩上看,美光不负众望,但冲高回落的走势给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就在美光财报披露的当日,纳斯达克100指数创出历史新高,英伟达、博通等半导体巨头创出历史记录!一片欣欣向荣之下,美光能否突破去年157.5的高价,来一个历史新高呢?从三季报来看,美光营收达到93亿,大大超过了管理层给出的86-90亿指引,同比增长36.6%:分业务看,计算与网络业务营收50.7亿,同比增长97%;移动业务营收15.5亿,同比下滑2.3%;存储业务营收14.5亿,同比增长7.2%;嵌入式业务营收12.3亿,同比下滑5.2%:计算与网络业务主要负责为服务器、PC、云计算、网络基础设施和高性能计算等市场提供 DRAM和NAND存储解决方案。三季度,计算与网络业务营收大增97%,主要是HBM环比增长近50%,以及高容量DRAM 和低功耗服务器DRAM增长带动。HBM是一种为AI和高性能计算而生的高带宽、低功耗的内存技术,代表内存发展的高端方向,是支撑GPU与AI加速器性能爆发的关键之一,目前的主要厂商包括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在最先进的HBM 3E上,SK海力士率先量产,美光紧随其后,三星虽然宣布量产,但尚未通过英伟达验证。今年,美光的HBM产能已经一售而空,收入暴增不难理解。明年
业绩生猛,美光能否挑战历史新高?
avatar芯潮
06-17

AMD大涨,背后真实原因及资金意图!

昨日,AMD大涨8.8%,创年内新高! $美国超微公司(AMD)$ 消息面上,媒体铺天盖地渲染了2条信息:一是美国知名投行Piper Sandler的分析师上调了芯片制造商AMD的目标价,因该行对AMD最新的产品发布持乐观态度,并预测其GPU业务将迎来反弹;二是有传言称AMD将与亚马逊合作开发GPU,理由是AMD上周举办的AMD Advancing AI 活动中,AWS是冠名赞助商。从分析师的报告来看,他们上调目标价的原因基于AMD上周五在Advancing AI 活动中发布的新品,包括新一代Instinct MI350系列芯片及将在2026年发布的Helios整机机架系统。分析师尤其看好Helios整机机架,认为它对AMD Instinct的增长至关重要。AMD Instinct 是AMD推出的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处理器系列,主要面向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和企业级AI训练/推理任务。Helios整机机架系统将搭载Instinct MI400系列芯片,最多可在一台服务器中配置72颗芯片。由此来看,分析师上调AMD目标价是基于上周五举办的AMD Advancing AI 活动中发布的信息,但令人费解的是,该活动结束的当日,即上周五,AMD股价不涨反跌。虽然上周五大盘也跌了不少,但毕竟Advancing AI活动上传来了重磅信息,比如新发布的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实现了每代4倍的AI 计算能力提升和35倍的推理性能飞跃!与英伟达的B200 和 GB200相对比,在内存容量方面,MI355X 约为竞品的 1.6 倍,内存带宽则基本持平;针对 FP64 和 FP32 运算,MI355X 的峰值性能接近竞品的两倍。对于 FP16 和 FP8 运算,其峰值性能与竞品相
AMD大涨,背后真实原因及资金意图!
avatar芯潮
06-12

惨遭苹果抛弃,英特尔路在何方?

6月10日,在2025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5)的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环节中,苹果公司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macOS 26(Tahoe)将是支持英特尔处理器Mac的最后一个macOS版本。从明年发布的macOS 27开始,苹果的桌面系统将仅兼容Apple Silicon芯片,而不再兼容任何英特尔Mac设备。这一消息标志着苹果历时四年的芯片架构转型计划进入最终阶段,英特尔处理器Mac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受此影响,昨夜英特尔大跌6.3%: $英特尔(INTC)$ 虽然投资者用脚投票,但事实上,苹果早就抛弃了英特尔,从2020年开始,苹果Mac产品线开始采用自研芯片,当年11月份就推出了首款自研Mac芯片M1,并一起推出了搭载M1芯片的MacBook产品,M1芯片推出后,苹果随后又推出了M1 Pro、M1 Max和M1 Ultra芯片。在随后几年间,苹果还相继推出了M2系列、M3系列和M4系列芯片,除了用于Mac产品线,iPad产品线中iPad Pro和iPad Air也有搭载。202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成为苹果Mac完成向自研芯片过渡的一个标志性时刻。在当年的大会上,苹果推出了搭载M2 Ultra的Mac Pro。此前,MacBook Air、MacBook Pro、iMac、Mac mini和Mac Studio已相继搭载,Mac Pro是最后一款开始采用苹果自研M系列芯片的Mac产品。这也意味着,苹果自研M系列芯片已全面覆盖旗下的Mac产品线。时至今日,英特尔芯片早就退出了苹果Mac市场,后续版本的操作系统不再支持英特尔芯片的Mac并不意外。因此,昨日的下跌更像是投资者慌不择路下的错杀,而且,未来英特尔走势的关键并不在于和苹果再续前缘,而是新任C
惨遭苹果抛弃,英特尔路在何方?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