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cf51a5
28cf51a5
长期跟踪研究腾讯,阿里,拼多多,特斯拉,理想汽车等公司,并分享相关研究数据。全网同名:逍遥投资笔记
IP属地:北京
57关注
39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28cf51a5
2024-04-08

详解:腾讯大股东Prosus大幅降低减持规模,腾讯回购将远超Prosus减持

昨天在统计腾讯回购和Prosus减持数据时,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关注:也就是Prosus 3月份减持腾讯的金额,只占同期腾讯港股交易额的2.6%。 在我印象中,Prosus减持金额占同期腾讯交易金额的比例一直接近5%,而2.6%这个数据远远偏离了以前的比例。 为此我又查询了几个数据: 1、2022年6月底Prosus发布开放式回购计划时的公告原文:每天出售的本公司(腾讯)股份平均不会超过本公司股份之每日平均成交量约3%-5%; 2、2023年Q1,Prosus减持腾讯的金额,占腾讯同期交易额的4.69%,减持金额269亿港币; 3、2024年Q1,Prosus减持腾讯的金额,占腾讯同期交易额的3.24%,减持金额126亿港币。 很明显,从24Q1和23Q1来看:Prosus减持腾讯金额占腾讯同期交易额的比例从4.69%降低到3.24%;减持腾讯的金额从269亿港币大幅减少53%至126亿港币;减持力度大幅减弱。而我认为这不只是巧合,于是我又查询了一组数据: 图片 Prosus每周回购量与交易量的占比数据 从最近四周的占比数据来看,Prosus每周回购的数量,占自己每周交易量的比例基本都在25%左右。 这进一步引起了我的关注,接着我Google了半个小时,没有找到任何眉目。最后大模型Claude 3 opus帮我查到了如下信息: Prosus于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Euronext)上市,据Euronext规定,该所上市公司单日回购数量不能超过前20个交易日平均日成交量的25%。 上图统计的数据基本跟Euronext的回购规则吻合,可以基本确定:Prosus的回购金额受自身股份每日交易量限制,如果交易量不活跃,会明显影响Prosus的回购金额。 而Prosus的回购资金基本都是来自于减持腾讯,也就是回购金额基本等同于减持腾讯金额。 所以,文章开头的疑问应该有了一个解答: 由于P
详解:腾讯大股东Prosus大幅降低减持规模,腾讯回购将远超Prosus减持
avatar28cf51a5
2024-03-20

腾讯2023Q4财报解读-大幅提升股东回报

01 — 用户数据 图片 整体用户增长达到天花板,除了微信月活微增长以外,其他包括QQ,音乐,阅读,游戏直播的月活都在下跌。 增值付费人数方面,整体增长6%;视频付费人数微跌;音乐和阅读付费人数录得双位数增长。 02 — 收入、毛利 季度: 图片 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1%,达到创纪录的1552亿;毛利775.6亿,同比增长25.5%;毛利率提升至50%。 各板块毛利率: 增值服务:毛利率54%,22年Q4 50%; 广告:毛利率57%,22年Q4 44%; 金融&企服:毛利率44%,22年Q4 34%。 年度: 图片 年度收入同比增长9.8%,达到6090.2亿;毛利同比增长22.8%,达到2931.1亿;毛利率48.1%,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各板块毛利率: 增值服务:毛利率54%,22年51%; 广告:毛利率51%,22年42%; 金融&企服:毛利率40%,22年33%。 整体来看: 无论是季度还是年度,收入增速没有太大亮点,但毛利率提升明显。 整体而言,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提升,都跟降低低质量收入(比如云计算,直播),提升高毛利收入(小游戏,会员服务,视频号技术服务费等)有关。 03 — 净利润、自由现金流 季度: 图片 年度: 图片 整体来看: 无论季度,还是年度,调整净利润,都录得40%左右的同比增长;年度调整净利同比增长达到36.4%;年度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达到88.9%。 不过鉴于调整净利和自由现金流,存在一定水分,所以详细盈利指标看下面的核心净利润和净自由现金流。 04 — 核心净利润、净自由现金流 季度: 图片 年度: 图片 由于腾讯的净利润、调整净利润均不能准确反映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所以引入核心净利润和净现金流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具体定义: 核心净利润=毛利-市场费用-行政费用-所得税(18%); 净自由现金流=自由现
腾讯2023Q4财报解读-大幅提升股东回报
avatar28cf51a5
2024-03-19

小米2023年Q4财报解读-汽车投入67亿

贴数据,不做过多解读 01 — 收入、毛利、利润 季度数据: 图片 年度数据: 图片 02 — 各版块数据 季度: 图片 年度: 图片 03 — 分版块增速 季度: 图片 Q4: 广告收入56亿,同比增长18.4%;游戏收入10亿。 境外互联网收入23亿,同比增长23.8%。 年度: 图片 全年: 广告收入205亿,同比增长11.2%;游戏收入44亿,同比增长7%。 境外互联网收入84亿,同比增长24.1%;境外互联网收入占整体互联网收入比例为28%。 04 — 设备数据 季度: 图片 智能电视月活跃用户660万,同比增长13.5%。 05 — 海外收入 图片 06 — 手机单价 图片 07 — 自由现金流 图片 08 — 其他信息 -Q4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24亿元,全年67亿元。 -全年研发支出191亿元,同比增加19.2%,研发人员17800人。 -全球获得专利3.7万件。 -Q4,中国大陆4000-6000价位手机市占率28.2%,排名第一。全年,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手机市占率16.9%,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 -Q4,中国大陆3000元以上手机销售占总销量28%;全年,3000元以上手机占总销量20%。 -Q4,中国大陆线下渠道销量占比9.4%;全年,中国大陆线下渠道销量占比8.4%。 -2023年手机,全球销量第三,市占率12.8%;中东销量第二;拉美、非洲、东南亚销量第三;51个国家和地区手机销量排前三,65个国家和地区手机销量排前五。 -2023年大家电业务收入增长40%;空调出货量440万台;冰箱出货量200万台;洗衣机出货量130万台。 -2023年,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 -2023年,平板全球出货500万泰,平板产品中国大陆销量排第三;可穿戴腕带设备在全球和中国大陆均排名第二,TWS耳机中国出货量第二。 -Xiaomi SU7系列将
小米2023年Q4财报解读-汽车投入67亿
avatar28cf51a5
2024-03-19

小鹏汽车2023年Q4财报解读-蔚来扩张,小鹏收缩

01 — 销量 图片 Q4销量60158台,同比增长171%;全年销量141601台,同比增长17.3%。 小鹏汽车自从22年8月G9发布失败,整整经历了一年的低谷期,23年Q4月销量终于突破2万。不过从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来看,数据并不好,销量是否能持续仍待观察。 业绩展望: Q1销量:21000-22500台,同比增长15.2%-23.4%; Q1收入:58-62亿,同比增长43.8%-53.7%。 02 — 基础设施 图片 截止23年底,门店500家,超充站1108座,充电桩5133根; 2026年超充站建设目标10000座,其中4500+超快充站。 从数据上看,最近两年小鹏只建设了大概330座充电桩,很明显在充电桩的建设投入上,大幅收缩。 03 — 收入 图片 季度: Q4收入130.5亿,同比增长153.9%;其中车辆收入122.28亿,占比93.7%,同比增长162.3%。 Q4销量60158台,单车均价20.3万。 年度: 全年收入306.76亿,同比增长14.2%;其中车辆收入280.11亿,占比91.3%,同比增长12.8%。 全年销量141601台,单车均价19.8万。 04 — 毛利 图片 季度: 季度总毛利8.09亿,毛利率6.2%,季度毛利转正;车毛利4.95亿,毛利率4.1%,经过三个季度负毛利后,车辆毛利转正。 年度: 年度总毛利4.51亿,毛利率1.5%,同比大幅降低10个百分点;车辆毛利-4.47亿,毛利率-1.6%。 整体来看,Q4销量大幅回暖,虽然定价不高,但由于规模效应,车辆毛利率转正,毛利率提升明显。 05 — 费用 图片 季度: 季度总费用32.44亿,连续两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总费用率24.9%,总费用率大幅降低,主要由于收入规模增长;研发费用和销售行政费用,分别13.08亿,19.37亿,也是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研发费用
小鹏汽车2023年Q4财报解读-蔚来扩张,小鹏收缩
avatar28cf51a5
2024-03-05

蔚来2023Q4财报解读-阿尔卑斯埋的坑,可能比财报更让人揪心

这次先说观点,再贴数据解读。 01 — 观点:矛盾的蔚来 从财报业绩上看,无论是季度还是年度数据,依旧泛善可陈。 但这其实不是最关键的,所有人都明白蔚来现在最关键是什么-阿尔卑斯。 但是从前两天斌哥透露的阿尔卑斯的定位来看,我依旧捏了一把汗: 阿尔卑斯的定位跟蔚来品牌太过于矛盾。 首先看看前几天透露的阿尔卑斯两款车型的信息: 第一款车型:对标Model Y,全方位对标,且比Y便宜; 第二款车型:原话是对标市场上卖的最好的大SUV,我理解是对标L9,但比L9便宜很多。 以上是斌哥前两天视频透露的信息,我们再看看以前透露的其他信息: 价格区间:主打20-30万 配置:感知不明显的减配(比如orin芯片,电机数量等),感知明显的加配(尺寸空间,沙发,电视,冰箱等)。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概展望一下阿尔卑斯的轮廓: 空间,舒适性,配置拉满,但价格极具竞争力。 单独从阿尔卑斯品牌看,阿尔卑斯大概率是一款产品力和价格力都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不管毛利、利润如何,至少销量上应该不会太差。 但是如果考虑到阿尔卑斯是蔚来集团旗下,与NIO品牌并列的一个品牌,又不难发现,里面矛盾重重。 比如如果阿尔卑斯的两款车,产品力高于Y和L9,价格又低于Y和L9。那么ES6,ES7,ES8怎么办? 本身ES系列产品力就不如L系列,阿尔卑斯如果产品力比L系列还强,价格更低。那么意味着阿尔卑斯产品力高于ES系列,且价格远低于ES系列。 同是一个爹生的,用户为啥不买阿尔卑斯,要去买ES系列呢?难道以后NIO品牌就专门卖给大冤种的么?用户就为专属NIO换电站买单? 所以这是矛盾之一: 如果阿尔卑斯按设想的配置和价格出售,大部分用户没有理由买NIO。NIO就彻底打入了小众品牌,销量只会更低。 另外如果阿尔卑斯产品力高于ES系列,价格却远低于ES系列,阿尔卑斯怎么能保证毛利和利润呢?毕竟卖这么贵的ES系列,毛利率
蔚来2023Q4财报解读-阿尔卑斯埋的坑,可能比财报更让人揪心
avatar28cf51a5
2024-03-01

理想Mega为何必大卖-不尬吹,讲逻辑

虽然本文标题是讲Mega为何会大卖,但实际本文一篇文章,能一并帮大家解答以下所有问题: 1、为何高端纯电不好卖? 2、为何理想L系列不出纯电? 3、为何理想L系列用钢,蔚来ES系列用铝? 4、为何Mega选择了高铁造型? 5、Mega为什么会大卖? 接下来咱们一个一个问题分析下。 01 — 为何高端纯电不好卖 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朋友,或多或少听过斌哥经常提的那句话:高端纯电市场不好卖,我们在这个市场占据了40%的份额,已经很不错。注:30万以上为高端车。 去年蔚来销量大概是16万左右,售价基本都在30万以上。简单按蔚来占40%比例来计算,去年高端纯电市场大概40万台,而理想一家去年就卖了接近40万台高端车,所以从绝对值来讲,高端纯电确实卖得不好。 另外23年30万上以上乘用车的销量,大概在300万台左右;也就是高端纯电占比大概13%,而去年整体纯电占比大概在25%。所以从渗透率来看,也证明了高端纯电卖的不好。 所以斌哥说的高端纯电不好卖,是有数据支撑的,也没大毛病。但是,斌哥只说了高端纯电不好卖,却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不好卖。 而这就很容易让人理解成:高端纯电不好卖,是因为需求不足。 深入思考一下,这没有道理。好的东西,应该是人人向往,况且30万以上豪华纯电,配置体验应该更好,有钱人不应该对好的东西没有需求。 所以我认为,豪华纯电卖得不好,不是需求出了问题,而是产品本身体验存在问题。 具体来剖析一下: *高端纯电,就意味着一定贵(30万以上); *贵,就意味着一定会大(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一个更小的车); *大,就意味着风阻大; *风阻大,就意味着续航低。 所以高端纯电车的劣势很明显,跟小车比,高端纯电的续航会差很多;差到什么程度呢,我以我自己的理想L7(5050mm车长,够大)的使用体验来具体讲讲: 42度电池,正常用空调:不同温度下,冬天续航大概在80-130公里之间
理想Mega为何必大卖-不尬吹,讲逻辑
avatar28cf51a5
2024-02-17

马云蔡崇信雅虎软银历年减持数据明细-合计套现1500亿美金

最近网络报道马云,蔡崇信在Q4分别增持阿里1.5亿美金,0.5亿美金,引发了无数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关注。 正好最近把阿里巴巴的全部公告翻了一翻,今天把马云,蔡崇信从阿里IPO到去年的持股变动数据梳理分享一下。 01 — 第一次减持 时间:2014年9月19日IPO老股出售 图片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美股正式上市,发行价68美金,增发1.49亿股,融资102亿美金。 另外雅虎,马云,蔡崇信等一众原始股东,出售老股2.19亿入股,总计套现接近150亿美金。 其中马云减持1546万股,套现10.5亿美金,持股比例从8.8%降低到7.7%; 蔡崇信减持515万股,套现3.5亿美金,持股比例从3.6%降低至3.1%; 软银IPO未减持,持股比例因增发从34.1%降低到32%。 雅虎IPO减持1.4亿股,套现95亿美金,持股比例从22.4%降低到15.4%。 02 — 第二次减持 时间:20160520-20170609 图片 马云减持1547万股,套现17亿美金,减持均价110美金左右,持股比例从7.8%降低到7%; 蔡崇信减持1488万股,套现16.4亿美金,减持均价110美金,持股比例从3.2%降低到2.5%。 软银减持5074万股,套现56亿美金,持股比例从32%降低到29.2%。 雅虎未减持。 03 — 第三次减持 时间:20170609-20180718 图片 马云减持1111万股,套现19亿美金,减持均价171美金,持股比例从7%降低到6.4%; 蔡崇信减持583万股,套现10亿美金,减持均价171美金,持股比例从2.5%降低到2.3%。 软银,雅虎未减持。 04 — 第四次减持 时间:20180718-20190603 图片 马云减持了530万股,套现8.6亿美金,减持均价162美金,持股比例从6.4%降低到6.2%; 蔡崇信减持311万股,套现5亿美金,减持
马云蔡崇信雅虎软银历年减持数据明细-合计套现1500亿美金
avatar28cf51a5
2024-02-17

Prosus减持、回购、折价最新数据-为何折价率不可能快速缩小

2022年6月27日: Prosus宣布启动开放式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定期出售少量腾讯股票来筹集资金,旨在有效地为股东释放价值,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每股资产净值。只要资产净值折扣处于较高水平,该计划就会持续有效。 自腾讯大股东Prosus公布股票回购计划至今,已经过去正好一年半。今天我们从减持腾讯数据、回购数据、折价率变动等几个维度,总结一下相关数据。 01 — 减持腾讯数据 图片 橙色为2022年6月27日开始减持前的持股数据,持有27.69亿股,持股比例28.86%。官网公布的截止到2024年1月12日的持股数据为23.60亿股。 也就是最近一年半,累计减持4.09亿股,累计套现金额大约1230亿港币,减持均价300.7港币。持股比例从28.86%降低到24.97%,降低3.89个百分点。 如果算上2018年和2021年的两次大宗交易减持,Prosus累计减持腾讯7.91亿股,套现3141亿港币,减持均价397港币。持股比例从33.17%降低到24.97%,降低8.2个百分点。 另外说个有意思的数据,如果腾讯这两年没有回购,股本保持在96亿股左右,Prosus最新的持股比例是24.59%,会比当前持股比例少0.38%,也就是说腾讯的回购让Prosus持股比例被动的提升了0.38%。 所以回购能提升股东权益,只是小股东持有数量小,感受不明显。当持股比例较大时,回购对自身权益的提升就会很明显。不过只是感知不明显而已,不管股东大小,回购提升的权益效应是一样的,所以并不要觉得自己持股少,就觉得回购没有意义。 02 — 回购数据 图片 上图第二列是我从Prosus官网每周回购公告中,统计的数据,20220627开始到现在,累计回购了2.727亿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9月18日,Prosus解除了跟Naspers的交叉持股,股本进行了重组,细节不说了,说下最终的重
Prosus减持、回购、折价最新数据-为何折价率不可能快速缩小
avatar28cf51a5
2024-02-16
$腾讯控股(00700)$  段永平投资帝国终于披露规模和持仓明细了 段永平美股持仓明细终于详细披露了-持仓145亿美金。全文已发,欢迎查阅。 大道一直很低调,从不透露自己管理费资产数据,但毕竟规模太大了,最近经过粉丝不断挖掘,终于从SEC的披露文件上,挖掘到了大道的美股持仓明细: 持仓145亿美金,持有9家公司,苹果,伯克希尔,谷歌,阿里位列前四,其中苹果占比80%。详细数据和挖掘验证过程见全文。
avatar28cf51a5
2023-12-12

阿里巴巴投资帝国大盘点-现金+股权价值近万亿

2020年10月,阿里巴巴股价上涨到历史最高点319.32美金,市值超过8000亿美金;昨天,也就是2023年12月11日,当天盘中股价跌至70.08美金,市值跌破1800亿美金;三年时间,阿里股价暴78%,远高于腾讯的58%的跌幅。 因为阿里跌幅实在过大,最近群里关注阿里的人不少。今天这里不分析行业格局,阿里的未来等问题,今天主要从资产,尤其是流动性(可变现资产)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给大家一些参考。 01 — 总资产、净资产 截止到2023年9月的季度,财报显示阿里总资产18116亿,归属股东净资产10351亿,同期腾讯的净资产为7685亿,阿里净资产高于腾讯2666亿,可谓资产雄厚。 不过我个人评估净资产的习惯是减去商誉,所以稍微去掉一点水分后,阿里的净资产大约=10351-2667=7684亿,约1100亿美金左右。 02 — 现金资产 阿里的现金资产分布在以下科目: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受限制现金及应收托管资金、股权证券及其他投资中的理财部分。 由于9月份季报披露数据不够充分,我们可以以23年3月底的年报数据来统计下相关数据。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31亿 短期投资:3265亿 受限制资金:364亿 股权证券及其他投资中的理财部分:407亿 以上相加:1931+3265+364+407=5967亿,也就是阿里可动用现金类资源接近6000亿人民币。 同时考虑下阿里的借款数据: 短期借款+短期票据:123亿 长期借款+长期票据:1491亿 以上相加:123+1491=1614亿,也就是阿里的现金中有1614亿是借款而来。 所以截止到3月底阿里的净现金储备=现金-借款=5967-1614=4353亿。 03 — 股权投资资产 同样以2023年3月底的年报数据为例统计。 阿里的股权类投资,我们可以简单按以下逻辑区分下: A、权益法投资: 也就是拥有董事席位的投
阿里巴巴投资帝国大盘点-现金+股权价值近万亿
avatar28cf51a5
2023-12-05

蔚来汽车2023Q3财报解读-补充现金近百亿

01 — 销量 图片 Q3销量55432台,处于财报指引的下端(指引5.5-5.7万),销量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35.7%。虽然同比、环比增幅很高,但Q3这个销量应该是低于大部投资者预期的,大部分预期应该是Q3超过6万台,10月份冲3万台,但实际差距不小。 Q4指引: 销量:47000-49000台,同比增长17.3%-23.3%,意味着12月份销量大概在15000-17000台。 收入:160.8亿-167.0亿,同比增长0.1%-4%。 02 — 基础设施 图片 截止到11月底,今年蔚来累计新开零售中心60家,新开换电站912座,新开充电站1204座,新增充电桩7053根,今年换电次数1800万次,月均换电164万次。 由上面数据可见,蔚来虽然资金比较紧张,但今年在补能设施建设上,遥遥领先。目前看今年新建1000座换电站的目标问题不大,今年换电站+充电站累计新建已超过2000座,累计开通量超过5700座。 作为对比,小鹏目前超充站开通大约在1000座左右,理想目前160多座,理想到25年底目标是3000座,也就是在补能设施这块,目前蔚来遥遥领先,后来者短期很难追上。 03 — 收入 图片 Q3: 收入190.67亿,同比增长46.6%,其中车辆销售收入174.09亿,占比91.3%,服务收入16.58亿,占比8.7%。单车均价31.4万,略高于Q2的30.5万均价。 前三季度: 收入385.14亿,同比增长16%,其中车辆销售收入338.18亿,占比87.8%,服务收入46.96亿,占比12.2%。前三季度单车均价30.74万。 04 — 毛利、毛利率 图片 Q3: 车辆毛利19.18亿,毛利率11%,兑现了管理层Q3毛利率双位数的承诺;服务毛利-3.94亿,毛利率-23.8%。整体毛利15.23亿,毛利率8%。 毛利和毛利率方面,本季度结束了三个季度的连续下
蔚来汽车2023Q3财报解读-补充现金近百亿
avatar28cf51a5
2023-11-28

拼多多2023Q3财报解读-第二曲线狂飙

01 — 收入、毛利 图片 Q3季度: 收入688.4亿,同比增长94%; 其中广告部分收入396.9亿,同比增长39%;交易费收入291.5亿,同比增长315%。 广告部分收入主要是国内电商,即使39%的增长,也是遥遥领先;交易费收入应该包含多多买菜,temu,这块就是狂飙了。。。目测第二曲线成长很快。 毛利420.1亿,同比增长49.6%,毛利率61%,毛利率降低到近三年的低点,猜测是电商之外的新业务毛利率相对低一些,规模增长所致。 前三季度: 收入1587.6亿,同比增长75%,前三季度总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305.6亿;毛利1021.1亿,毛利率64.3%,低于去年全年的75.6%的毛利率。简单估算的话,电商之外的业务毛利率应该是低于50%的。 02 — 费用 图片 Q3季度: Q3总费用253.5亿,总费用率37%,费用率历史新低; 市场费用217.5亿,市场费用率31.6%,历史新低; 研发费用28.5亿,研发费用率4.1%,历史新低; 管理费用7.6亿,管理费用率1.1%,历史新低。 规模!规模!强大规模效应,可以使投入绝对值增加的情况下,费用占比去不断降低。尤其是轻资产平台模式,边际成本很低,规模的扩大,能不断分摊费用的占比。 前三季度: 总费用658.1亿,总费用率41.5%,相较22年全年的52.6%,降低11个百分点; 市场费用555.5亿,费用率35%;研发费用80.9亿,费用率5.1%;行政费用21.7亿,费用率1.4%; 研发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绝对值和比例都不高,可见轻资产互联网平台模式人效极高。 03 — 利润 图片 Q3季度: Q3经营利润166.6亿,历史新高,经营利润率24.2%;净利润155.4亿,历史新高,净利率22.6%。 净利率超过40%的淘天,归根结底是被自己打败的,原以为淘天会稳定维持,拼多多会遇到增长瓶颈,最终维持三强稳定
拼多多2023Q3财报解读-第二曲线狂飙
avatar28cf51a5
2023-11-26

华为车业务拆分暨长安汽车投资入股解读

华为效率果然很高,上周华为车BU拆分,长安入股的传闻,在市场上传的沸沸扬扬,今天就发布了最新的公告。 01 — 公告解读 1、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公司。 解读: 拆分以成立新公司主体的形式进行,并非华为车BU相关主体的直接拆分。 2、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华为将专用于该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至新公司。 解读: 最核心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明确说明了会在新公司里,这是华为车业务的核心价值和基石;技术、资产、人员确定全部注入新公司;其他未提到的,比如三电、激光雷达等硬件业务、智选车业务,我觉得大概率也包含在内。 3、业务范围内的部件和解决方案原则上都由新公司面向整车客户提供。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 解读: 华为重点还是会放在通信、芯片等高精尖业务上,车业务不会再自己做了。 4、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新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 解读: 长安系最多持股40%,剩余60%股份,目前还不确定如何分配。个人觉得华为的色彩越是弱化越好,毕竟华为还有芯片业务,华为如果是实控人,有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嫌疑,不利于业务发展。 5、新公司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解读: 新公司还会继续引入新股东,主要是车企,尤其是跟华为存在深度合作的车企,比如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未来均有可能成为新公司股东。 这一战略其实也说明新公司也希望通过股权绑定的方式,引入更多合作车企,毕竟现在很多车企还是比较排斥将灵魂交给别人,股权绑定的方式更好引入合作伙伴。 02 — 华为是否有必要造车? 毫无疑问华为造车,在内外部都存在十分巨大的压力。 首先,造车并一个是高精尖的方向,
华为车业务拆分暨长安汽车投资入股解读
avatar28cf51a5
2023-11-15

腾讯2023Q3财报解读-毛利率大幅改善

01 — 用户数据 图片 活跃用户方面,微信和QQ保持稳定;付费用户数方面,视频付费用户数保持稳定,音乐付费用户数大幅增长21.2%。 小程序、视频号数据,本季度披露较少,仅披露视频号播放总量同比增长超过50%。 02 — 收入、毛利 图片 Q3数据: 收入同比增速跟前两季度持平,都在10%左右;毛利增速达到23.5%,推动毛利率继续提升到49.5%。 本季度毛利和毛利率提升明显,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取得增长,增值服务毛利率4个百分点;广告业务毛利率提升6个百分点;金融&企服毛利率提升8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明显。 Q1-Q3数据: 收入4538.2亿,同比增长10.8%;毛利2155.4亿,同比增长21.8%;毛利率47.5%,相对22年毛利率提升4.4个百分点。 03 — 净利、自由现金流 图片 Q3数据: Q3调整净利润449.2亿,同比大幅增长39.4%,主要由于今年投资收益较小;净利率29.1%。 Q3自由现金流511亿,同比大幅增长85.1%,自由现金流十分强劲。 Q1-Q3数据: 调整净利润1150.1亿,同比增长33.8%;自由现金流1328亿,同比增长103.4%。均取得历史新高。 04 — 核心净利、净自由现金流 图片 由于腾讯的净利润、调整净利润均不能准确反映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所以引入核心净利润和净现金流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定义具体参考: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二)-引入核心净利润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三)-净自由现金流 本季度核心净利润347亿,净自由现金流454亿,依然是非常出色的数据。 前三季度核心净利润951亿,净自由现金流1158亿,预计全年核心净利润超过1300亿人民币,净自由现金流超过1500亿人民币。 05 — 业务板块增速 图片 广告和金融&企服收入增速达到两位数,分别为20%和1
腾讯2023Q3财报解读-毛利率大幅改善
avatar28cf51a5
2023-11-09

理想汽车2023Q3财报解读-现金储备885亿

01 销量 图片 2023年的理想像开了挂一样,连续10个月销量增长,不仅超过了广大投资者的预期,也超过了理想官方预期。 Q3销量105108台,同比增长296%,环比Q2增长21.5%,超过了Q3财报指引上限的103000台。 Q3指引: 销量指引:12.5万-12.8万,同比增长170%-176%。 收入指引:384.6亿-393.8亿,同比增长118%-123%。 指引继续保守,也是为了降低投资者预期,然后财报超预期,理想一贯的做法,个人预计Q4销量13万台左右。 02 基础设施 图片 零售中心: 截止到10月底零售中心372家,最近4个月开店41家,平均今年完成400家开店目标问题不大。 充电桩: 截止到10月底,上线119座5C超充站,覆盖35个城市,充电桩预估在476个左右。今年目标300座,压力较大。 25年目标3000座,其中高速1000座,城市2000座。 03 收入 图片 Q3: 季度收入346.8亿,同比增长271.2%,环比增长21%,车辆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在97%左右,单车均价31.98万,相对Q2有所下跌,跟降价补贴有关。Q3 L8+L9的占比高于Q2,如果没有补贴,Q3均价会高于Q2。 前三季度: 收入821.2亿,同比增长197.1%,车辆销售收入占比97.3%,单车均价32.72万。 04 毛利、毛利率 图片 Q3: 整体毛利76.44亿,整体毛利率22%;车辆毛利71.25亿,车辆毛利率21.2%,略高于Q2。其实很难得,因为Q3有降价补贴,说明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分摊了成本,使毛利率不跌反升,目前看Q3降价不跌对整体毛利率影响不大。 前三季度: 整体毛利177.1亿,整体毛利率21.6%;车辆毛利166.35亿,车辆毛利率20.8%。 05 费用、费用率 图片 Q3: 总费用53.05亿,总费用率15.3%,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费用率持续
理想汽车2023Q3财报解读-现金储备885亿
avatar28cf51a5
2023-10-19

特斯拉2023Q3财报解读-为高傲付出代价

01 — Q3数据概要 图片 其他信息: 库存周期16天,Q2 16天,去年同期库存周期8天。 总产能提升到235万,Q2总产能210万。 当季新增储能398万度,Q2 365.3万度。 当季太阳能安装功率49000KW,Q2 66000KW。 超充站5595座,Q2 5265座,新增330座。 截至Q3 FSD行驶里程超过5亿英里,Q2 3亿英里,Q1 1.5亿英里,持续高速增长。 02 — 销量 图片 Q3销量43.5万台,同比增长26.5%;Q3中国区销量13.96万台,占比32%,Q2中国区占比33.6%。 前三季度销量132.4万台,同比增长45.7%;前三季度中国区销量43.4万台,占比32.8%,前两季度占比33%。 预计今年全年销量在180-20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40%-50%左右。 最近五个季度,单车销售均价持续下降,Q3单车均价降低到32.5万人民币左右。 注:为了方便计算单车均价,上图销量扣除了租赁销售车辆数。 03 — 财务数据:收入 图片 Q3数据: 总收入233.5亿美金,同比8.8%,环比-6.3%; 汽车销售185.5亿美金,同比4.3%,环比-9%%; 能源业务 15.6亿美金,同比39.3%%,环比3.3%; 服务收入21.7亿美金,同比32.3%,环比1%。 前三季度数据: 总收入716.1亿美金,同比25.3%;汽车收入578.8亿美金,同比23.2%。 04 — 财务数据:毛利率 图片 Q3数据: 总毛利41.8亿美金,低于Q2的45.3亿美金,整体毛利率17.9%,低于Q2 18.2%;毛利率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且低于20%。 汽车毛利29.3亿美金,整体毛利率15.7%,低于Q2的17.5%;也是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且低于20%。 前三季度数据: 总毛利132.2亿美金,毛利率18.5%; 汽车毛利99.6亿美金,毛利率17.2%
特斯拉2023Q3财报解读-为高傲付出代价
avatar28cf51a5
2023-09-20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三)-净自由现金流

01 — 净自由现金流概念 关于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重估,之前写过两篇文章: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一)-腾讯的利润指标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二)-引入核心净利润 (一)主要介绍了腾讯的各种利润指标的定义,并引入自由现金流指标。 (二)主要从核心净利润这个维度来评估腾讯的主营业务盈利情况。 今天本文的(三)主要是修正(一)里面的自由现金流指标,修正的原因在于: (一)里面的自由现金流来自于腾讯财报,我觉得简单取财报公布的自由现金流数值不太合理,无法反应腾讯主营业务的真实盈利能力。 大家知道腾讯的员工薪酬有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发放股份激励,财报上股份激励也会算成成本,但是股份激励由于支付的是股票,没有现金流出,所以这部分成本并没有反应到自由现金流里面,导致财报披露的自由现金流高于主营业务实际产生的自由现金流。 上面说的比较拗口,我尝试换种通俗的说法来解释: 比如腾讯一年的员工薪酬支出是1000亿,全部都是现金发放的,假如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是500亿。 那么如果这1000亿员工薪酬全部通过股票的形式发放,现金发放为0,那么这种情况下,腾讯的现金流出就会减少1000亿,自由现金流就多了1000亿,变成了500+1000=1500亿。 再换种方式解释: 按上面说的,如果腾讯员工的薪酬1000亿全部通过股票发放,腾讯的自由现金流是1500亿。 那么腾讯如果把这1000亿的股票增发到二级市场,获取了1000亿现金(融资活动现金流增加1000亿),然后将这1000亿现金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员工,那么腾讯的经营现金流就会减少1000亿,从而导致自由现金流也会减少1000亿,这时腾讯的自由现金流就是1500-1000=500亿。 这么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所以上面铺垫了这么久,其实就一个意思:财报公布的自由现金流数字,扣除股票支付的薪酬金额(下文统称净自由现金流),才是真正能衡
拨开迷雾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三)-净自由现金流
avatar28cf51a5
2023-08-22

详解腾讯股权激励体系-从历史数据窥全貌

腾讯上周四发布的股权奖励公告在投资者中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和讨论,我在看到公告的当晚,发布了“本次公告将一次性增发4438万股,今年累计增发9060万股”的帖子。 经昨天下午的详细研究,以及跟腾讯PR的沟通,确认本次言论不严谨,给大家带来误导,在此给大家道歉,这里也将相关的研究结果和数据分享给大家。 首先做下简单的科普,也顺便说明下这次公告在投资者中引起误会的原因。 01 — 激励系统科普 腾讯的员工激励体系分两种: 1、购股权计划:也就是发期权。期权是有行权价的,一般行权价是公告发布时的股票市价,只有将来股价高于行权价时,员工才能获利,获利等于员工出售时的市价-行权价,公司同时获得现金。期权是员工行权出售股票时,才会增发,从而增加股本。因为员工出售行为具有不定期性发,分散性,所以期权的增发具有持续、小额、分散性的特点。 2、股份奖励计划:也就是发限制性股份。限制性股份是0成本发给员工的,只要没有离职,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正常情况员工都会拿到手。限制性股份目前主要来自于公司定期的增发,具有定期、大额的特点。 因为购股权计划员工是有成本的,所以一般较少引起争论。在投资者中比较容易引起争论的主要是股份奖励计划,比如本次。 而本次的争论的主因,主要是由于港交所披露规则的调整:以前只有股票增发的时候才需要发公告,从今年起授出员工股份也得发公告。 所以今年就会出现两种公告标题: 1、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发行新股份(只要增发都会发此类公告)。 2、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从23年起,只要授出了员工奖励,不管当前增不增发都得发公告)。 上周四的公告就属于第2类,是授出了员工奖励。 由于: 1、3月份腾讯也发布了一份类似本次的授出公告,并且在5月份将授出的股份增发出来了。 2、本次公告中注明:授出奖励将以发行新股份偿付。 由此我就得出结论:本次授出的股份,将会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增发,导致今年增发9
详解腾讯股权激励体系-从历史数据窥全貌
avatar28cf51a5
2023-08-18

小鹏汽车2023Q2财报解读-数据继续恶化

01 销量 图片 Q2销量23205台,去年同期34422台,同比降低32.6%,环比增长27.3%。 最近一年可谓是小鹏汽车的至暗时刻,从去年8月份G9上市发布失败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年,小鹏的销量都没有太大起色,尤其今年上半年销量惨不忍睹。深深的说明了在电动车行业,一款车的发布失败,对一个车企的影响是巨大的。 Q3展望: 销量39000-41000台,同比增长31.9%-38.7%,8月和9月平均月销量大概在14000-15000台。 收入85亿-90亿,同比增长24.6%-31.9%。 02 — 基础设施 图片 门店和超充站建设放缓,一方面是亏损较大,资金压力较大,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门店的数量降低,也可之前门店效率过低有关。 相较蔚来,小鹏明显更佳保守,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放缓投资。 03 — 收入 图片 季度收入50.63亿,同比大幅降低31.9%;上半年收入90.96亿,同比降低38.9%。 收入的降低主要由于去年8月G9发布失败,销量大幅降低,且老款车型P7改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所致。 04 — 毛利 图片 主要看下车辆销售毛利,连续两个季度负毛利,本季度毛利甚至高达-8.6%,从G6的定价来看,预计Q3的毛利率大概率依旧是负的。 05 — 费用 图片 Q2总费用29.11亿,其中研发费用13.67亿,资金的压力,导致无法在研发端持续高额投入,单季研发费用已经跌到差不多只有理想的一半,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会逐步减少。 上半年研发费用26.63亿,全年研发费用预计不到60亿,研发投入的持续性面临很大压力。 06 — 利润 图片 看核心的经营利润部分,本季度经营亏损30.9亿,环比继续扩大,短期依然看不到经营亏损减少或回正的可能性。 上半年经营亏损56.76亿,经营亏损率62.4%。 07 — 现金、净资产 图片 净资产327亿,现金337亿,扣除有息
小鹏汽车2023Q2财报解读-数据继续恶化
avatar28cf51a5
2023-08-16

腾讯2023Q2财报数据解读-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01 用户数据 图片 最让人惊叹和惊喜的应该是小程序,月活超过11亿,基本实现全覆盖。 原文:小程序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亿,作为中国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的小游戏贡献显著,并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具有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和广告收入。 随着小程序用户规模和时长的增长,游戏和广告变现空间巨大。 02 收入、毛利 图片 收入增长中规中矩,券商普遍预期增长15%以上;不过本季度毛利率达到47.5%,这个数据非常不错,最近20个季度,本季度毛利率仅次于20年Q1的48.9%。 从财报数据看,三大板块毛利率均取得不错的增长,其中增值服务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广告提升8个百分点,金融和企服增长5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为本季度调整净利的大幅提升提供了基础。 03 净利、自由现金流 图片 本季度调整净利润375.5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4%;净利率到25.2%,恢复到2020年水平。上半年净利润701亿,为全年净利润创新高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净利率大幅提升,一方面由毛利率的大幅提升推动,另一方面跟人员薪酬成本降低有一定关系。降本增效初步产生效果。 自由现金流299亿,虽低于净利润,但同比也是大幅提升32.9%,上半年自由现金流达到817亿,预计全年现金流会创历史新高。 04 业务板块占比 图片 本季度亮点是广告,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16.8%;金融企服保持稳定,网游和增值表现疲软。 05 业务板块增速 图片 单季广告收入250亿,创新高,同比增长34.1%,而且是在经济环境的情况下取得,非常难得。 本季度视频号广告收入超过30亿,毫无疑问这是超预期的,之前预期今年全年视频号广告收入100亿左右,目前来看毫无压力。随着视频号时长和变现的进一步提升,视频号广告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是未来几年腾讯业绩的主要推手。 06 游戏板块 图片 游戏板块445亿,同比增长4.5%,表现疲软,尤其是国内部
腾讯2023Q2财报数据解读-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