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鹤鹤有铭w

王一鹤 毕业于北大经济学院,拥有二十年资本市场经验

IP属地:未知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3-25

      关于认知的误区

      我总说II级市场投资其实是一场用认知和心态换钱的游戏,这篇文章就来讲讲关于认知的误区。第一,很多人觉得知道就是做到。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本来想去买一个票,但因为种种原因没买,眼瞅着翻番了,拍断大腿后悔不已。其实完全不需要后悔,也不需要难过,因为想到和做到差了很远,做到和赚到又再差了十万八千里。后悔是因为觉得知道,甚至想到就是自己有认知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在一个票上,如果自己不是用户,或者没有花50个小时以上的研究,其实都不算有认知。在运气好的时候,买完就涨心态会很好,但是如果开始波动,跌破位了,认知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有认知的人会坚定的水位,没认知的人则会选择亏着割肉,正好相反。这还只是从想到到做到,但如果想要赚到还需要过止盈这一关,这就更复杂了。第二,认知无法交易很多人去买各种课,觉得课程听多了就能提高认知。我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作用其实非常有限。菜市场的认知,都是亏出来的。先亏,然后认真总结,再亏,再思考和总结,想清楚底层逻,之后调整自己的方法论,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能够长期保持胜率的投资策略。而我的会员能起到的作用是让我的认知陪伴会员而已,起码在大的方向上,只要别跟我的策略相反——我看空,你满水位,我看多,你空水位,那就大概不至于亏钱。此外,我分享的认知之后,你可能还是会犯错,但因为我之前所以本来把某一个错误的底层逻辑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可能本来要亏1万块才能建立你针对这个错误的认知,由于听我讲过心里有个预警,可能亏一千块就过去了,用更少的学费换来自己的认知。第三,认知无法快速提高认知是建立在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投资的赚钱和亏钱的经历中,慢慢思考,慢慢积累出来的,很难一蹴而就。但认知虽然无法快速提高,收益却有快速提高的方法,就似乎改变投资方法——从“炒”X票的方法,转变为“在印钞机上择时取钱”的方法。集中持股,把X票当做工具而不是恋爱的对象,用五个以内的顺
      24评论
      举报
      关于认知的误区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28

      2月完美收官,用宏观择时+对冲策略取钱

      这月延续了上个月的正收益,我们又从游乐场里抢了14的收益,最后一天也只回退了1,其中宏观择时和对冲工具功不可没。关于宏观择时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很多了,最近我又思考的更深了一些,先讲一下宏观择时胜率最重要的三点:第一,要能抓住主要矛盾。宏观经济就是研究分子和分母,基本面和流动性其实包括很多事情、信息、数据和预期,但每个时段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基本面主导交易,比如最近的美股,有的时候是流动性主导交易,比如去年降息前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老美经济数据越差,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就越高。去年的中国资产底部和顶部的拐点都是美元流动性,如果把重点放在分析基本面那全年数据都不好,自然就会错过2月到5月以及8月之后的两波行情。今年春节后这波行情,AI商业化是底层原因,而美元持续流入和贸易战缓和是两个基石,也是主要矛盾。我们周一和周五两天都采取了对冲策略,原因就是我们觉得川普之前的对华投资备忘录和昨晚说的再加10%的关税,精准打击了这波行情的两个基石,主要矛盾受到了影响,虽然我也不认为最后能落地,可能都是瞎忽悠,但对于一个单月指数涨了20%的市场来说,任何不确定性都有可能构成一波获利回吐的趋势,甚至是一波10%的指数级别,周线级别的回调。但我们对调整之后的市场还是充满了信仰,因为底层逻辑AI商业化并没有出现任何动摇,任何大牛市启动的时候都要有回踩,洗洗更健康嘛。第二,要技术面和基本面交叉印证光有基本面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逻辑都是拍脑袋,必须要跟大盘指数、海外中国资产指数、商品指数、利率曲线等技术信号和走势双重确认才行。甚至当基本面看多,技术面看空,我们也会更偏向于仔细考虑技术信号的结果,毕竟市场永远都是对的,走出来的趋势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要错也只能是我们把宏观基本面分析错了,或者把投资人对宏观事件的预期和反馈估计错了。当然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在宏观基本面层面发现了机会或者风险,等待技术确认后在
      421评论
      举报
      2月完美收官,用宏观择时+对冲策略取钱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19

      为什么我们能在1月下快速翻多?——月考制度

      我们的老粉丝应该发现了,12月和1月份我们公众账号配图和视频号文字都是蓝色,1月26日全部换为黄色,2月11日就变成大红色了。代表着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从12月和1月悲观,之后1月底开始翻多仓位就比较大了,春节后第一周就把剩下的一点现金都加满了。与此同时,很多管理人在春节前动作是与我们相反的减仓,春节后感觉冲的很猛不敢追,导致现在仓位比较低。我们能做到提前大部分机构翻多的正确决策,除了基本面、流动性、对AI的认知和信仰以外,但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我们的月考制度。可以说月考制度和项目管理体系是我们这个基.金与其他同行最大的区别,我来给大家讲讲我的理解。先点预约按钮(以收到开播提醒),预约每周日晚我的直播,定时分享投资认知和周度策略给大家:股票的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估值,也就是说股价(市值)是由公司运营的基本面,以及市场对这个公司的情绪,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基本面的结果就是公司的盈利水平,而估值就比较复杂。估值一部分由宏观经济预期、大盘流动性决定,一部分由对行业和个股的预期情绪决定,因此有些股票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里,估值可能会从从不到10倍到30、40倍区间波动很大,比如说19年到23年的腾讯控股,估值最高在2021年高点接近40倍PE,低点在2022年10月估值10倍以内。二级市场投资绕不开一个矛盾,即公司业务运营的连续性与市场情绪(流动性)波动的非连续性的矛盾。因为市场情绪是波动的,非连续性的,时而过度乐观,时而过度悲观,而我们的心态要保持客观和冷静,不能被市场的情绪带跑偏,因此说交易是逆人性的。人性一般会在持股过程中,在市场的波动中逐渐迷失,逐渐丧失对市场情绪、流动性的客观判断,进而发生没有在心态不好的时刻制定交易策略,甚至不执行既定的交易策略等等愚蠢的行为。因此我们发明了项目管理体系和月考制度,用来对抗人性,尽量的保持决策的理性、冷静和客观。我的会员和非会员粉丝,都请你
      350评论
      举报
      为什么我们能在1月下快速翻多?——月考制度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18

      投资谎言系列——“我一个月翻番”

      股票市场从来不缺神话,网络上,群里总有人说“我之前说的xxx翻番了”,甚至晒出截图说“我买的xxx已经翻番了”等等,让你看的流口水。但其实这是巨大的谎言和误区,特别容易扰乱投资者的心绪,把人性中的嫉妒和贪婪的缺点勾引出来,进而走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首先,投资最难的就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和赚到,每个动作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每天都有股票涨停,因此说出一个股票的名字,之后一段时间翻番了,并没有想中双色球头奖概率那么低。但是真金白银在自己认知上下注了,在持有期间扛住了所有的波动,并且最终能够落袋为安就非常难了。十次里面可能有七、八次都是之前想到了,甚至也说出来了,但最后没能知行合一,错过了大机会,或者犯了大错误。能做到说到、做到并且最后赚到的十次机会有一两次已经很厉害了。因此说某个股票翻番了,跟赚到是两回事,差了十万八千里。第二,抛开仓位谈收益是彻头彻尾的耍流氓一般饭局上,经常有人洋洋得意的晒出来买了某个翻番票。但你在眼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他买了多少仓位?2%的仓位翻一番,跟20%的仓位涨10%赚利润是一样的。翻一番很难,涨10%的股票可是每天都有。大部分人都喜欢关心股票弹性,看到这票涨了一倍,那个票涨了五倍,后悔不已。这其实是个误区。股票投资的利润等于仓位乘以收益率,我们往往过于关心弹性,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仓位,大部分时间是仓位决定利润的大小。如果只谈收益,很多小妖票蒙对了,一堆连板确实翻得很快,但你又能上多少仓位呢?有些价值票看起来很肉,但可以上大仓位,一年赌对几个价值票的小波段,组合的年化就20、30了,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连续多年30以上呢?各位预约一下我们每周日晚九点的直播,听我分享投资认知和策略:第三,“投资组合"的收益和"全部身家"收益是两个概念有人说我今年全仓买了一个票,翻番了,听起来感觉特别牛逼,又流口水了吧?但这有极大的误导性,“组合”的收益和“身家"的收益率完全是两
      470评论
      举报
      投资谎言系列——“我一个月翻番”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17

      港股也玩见光死,如何对抗镰刀?

      大A的特点就是见光死,很多人蹲消息,出来无论好坏先走一波再说。现在这个毛病已经传到了港股,每次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无论虚实都先洗一波再说。不光是今天,今年春节后的的波动一直很大,到目前位置一共11个交易日,算上今天有大上影(2月7日、2月13日和2月17日),大下影(2月3日和2月5日)、下跌(2月11)和盘中回踩2%以上(2月4、2月12和2月14日)的交易日有9天,接近90%。真的能够相对轻松持股的只有2月6日和2月10日两天!!!关键是主观的多头资金,内资、外资、北水都一直是流入的,仓位也并不高。另一方面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AI带来的科技股重估,正在快速的改变科技生态,在无法证伪的时间里,主观多头也没有离场的动力。所以大概率就是原来大A的镰刀手们(比如量化)开辟了港村第二战场,毕竟现在港村的波动性明显好于大A,镰刀就需要高波动性的市场才有韭菜割。在波动如此巨大的环境下,如何能够对抗镰刀呢?先预约一下我们每周日晚九点的直播,听我分享投资认知和策略:其实又回到我们反复强调的,认知和心态了。其实炒股票就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两个角色供你选择,镰刀或者韭菜。因为每次交易都是一个人买一个人卖,你赚的就是对面那人少赚的,所以肯定有一个人是镰刀角色,有一个人是韭菜角色。我们之前就讲过,这个市场收割的潜规则:有认知的收割没认知的,心态好的收割心态差的。当我们分析完加大波动的罪魁祸首是短线量化的时候,就可以区分到底谁是镰刀谁是韭菜了。先看心态,你对面是个冷酷的机器,他是没有感情的,只按照炒买炒卖指标执行。你比机器心态好是不可能的,但你想要跟机器一样的心态是有可能的,就是谨慎一些。做交易计划的时候,无论你多么看好,再分配仓位的时候,先问自己买完就跌5%咋办?跌7%会不会很伤心,跌10%敢不敢加仓?如果想想觉得无法接受,或者很难过,那就多分几手 ,每手少买一点。因为就算是量化机器,也有止损指令
      524评论
      举报
      港股也玩见光死,如何对抗镰刀?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08

      我对赛道股的思考by鹤鹤有铭

      我对赛道股的理解是,在科技股投资里,对于相对早期的科技公司,商业模式不太清晰,没有盈利,但是发展前景比较确定的科技股票。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新科技产品的收入和利润逐渐体现,赛道股投资也就慢慢转变为价值股投资。 赛道股与价值股处于不同企业生命周期,方法论差异很大,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用价值的思维做赛道,同样的也不能用赛道的思维做价值,两者不能混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大A赛道股的投资,我一直觉得是个玄学,看新闻联播炒股,击鼓传花,我觉得完全是割韭菜。但最近仔细思考了一下赛道股到底在炒什么,并且复盘了15年移动互联网和19年新能源汽车两个科技主升浪,并结合之前做一级市场的投研框架,我觉得赛道股也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赛道股炒的是什么 投资赛道股,本质是在下注新科技在不同阶段的预期和兑现结果。赛道股炒作一般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炒政策或者科研突破,第二阶段炒产品,第三阶段炒收入,第四阶段炒利润,其实第四阶段就进入价值投资阶段了。 我们政府比较喜欢做顶层设计,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基本都会有相关的产业政策指引。比如2010年前后鼓励发展太阳能,15年左右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到如今的低空、AI和机器人等等。 但一个科技赛道有政策不代表市场对这个赛道形成一致预期,比如氢能就一直没能成为大赛道。最后还是要看这个赛道方向是否靠谱,是否能够落地产业化,规模化。 AI目前已经没人怀疑是靠谱方向了,所以开始进入炒产品的第二阶段后期,甚至我们认为下半年可能会进入炒用户量和收入的第三阶段。如果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能够在收入端印证AI带来了新的增量,就相当于在收入端兑现了这个阶段赛道的预期,行情就会继续。 赛道股早期的确定性来自赛道本身而不是个股 投资赛道股会有一个误区,过度的分析个股基本面,之后要么是觉得基本面太烂不敢上,错过主升浪,要么就是越涨越笃信个股基本面,最后退潮的时候赔的稀里哗啦。 其实赛道
      514评论
      举报
      我对赛道股的思考by鹤鹤有铭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2-07

      我们对价值股的思考

      价值投资先要搞清楚这是赚钱这个动作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价值研究+择时交易策略。关于择时和风控在我们会员专区的投资认知扫盲课里前几节课已经讲了,但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一个股票,一个代码只是一个好的上市公司而已,不代表你能在他身上赚到钱。在川大智胜这种明显的炒作概念票上,很少有亏得倾家荡产的,但21年、22年在大肥鹅和宁德这种超级好公司上,亏得倾家荡产的人很多。因此一定要学会在印钞机上,择时取钱的投资方法,而不能单一笃信价值或者笃信交易。价值研究是择时交易的基础,没有价值研究找到的印钞机,择时交易就是在沙漠里打井,很难出水。但在价值研究的印钞机上择时,审慎的进行交易,遵守止盈止损纪律,则能避免破产,并且帮你抓住价值股的主升浪。第一,价值投资核心原则是只在认知圈内下注菜市场潜规则:有认知的收割没有认知的。价值投资是对印钞机进行下注,这个印钞机除了要进行深入研究、长期跟踪以外,关键一定要在你的认知圈里。每个人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社会资源甚至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因此认知圈肯定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钞机,我能在一个印钞机上择时赚到钱,不代表你也能,反之亦然。如果是消费品,如果你都不是用户,你都不是对这个品牌非常喜欢,那我劝你尽量不要在它身上取钱了,不如找一个你天天用,超级喜欢的印钞机。要不然就是不要当做价值投资,当做投机去玩玩得了,关于价投和投机的区别,我们的会员专区投资认知扫盲课第一节就讲过,自己去翻翻。由于我的背景是经济学,而且长期从事消费和互联网投资,而且我还在消费和互联网行业创业过,拥有实业的经验和资源,因此我们把“价值股”仅仅局限在新消费品行业和2C商业模式的互联网行业,其他制造业和2b的商业模式,我们团队认为是在自己能力圈以外,很难建立信仰,因此基本放弃,最多做做小投机。为什么要在能力圈内做投资,底层逻辑是,市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噪音,由此产生很多超预期的波动,当
      539评论
      举报
      我们对价值股的思考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1-29

      股票游戏想要赢钱,先要有赢家思维和心态

      过节跟朋友聚会大家听说我是搞二级市场投资的,都会问我一些问题。我发现一个规律:在市场里的人输了大钱的往往问的都是问搞什么票?在市场里赢了大钱的,从来不问甚至也不讨论股票,但会聊聊对大市的看法,对产业的看法,对美国的看法。而不在市场里的,做别的行业的人,问的都是更加底层的问题,到底怎么赚钱?真的很有好玩。我觉得跟没炒股票的人聊天是最有意思的,因为他们的问题直击灵魂。这些人没有被市场每天的噪音毒害,没有在赌场厮混的人,往往看事情更加客观和清晰,到底炒股票是怎么抓钱的?!股票投资就是个金钱游戏,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第一步是想先知道结果(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股票市场永远是10%的人赚钱,30%的保本,60%长期亏钱。这跟现实生活很像,最终都是财富从多数人的口袋中流出,进入到极少数人的口袋里,事实就这么残酷。知道结果,就好去推理如何赢这个游戏的规则了,或者说财富交换的规则。股票市场里,上市公司,代码,各种线和消息,其实只是财富交换的游戏道具,并不决定输赢。如何去玩儿这个游戏,玩法和心态,决定的这个游戏的输赢。人性都是懒惰的,都喜欢做不劳而获的美梦。所以每个进入市场的人,都觉得自己是那10%能够赚钱的。但最后要么沦为长期亏钱的韭菜,要么就是在亏钱和保本之间反复横跳。想弄清楚财富是怎么转移的,先要跳出股票市场,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有资源,有认知,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有钱人永远在下注大概率能赢的事情,而穷人永远是在下注小概率能赢,但自己yy有很大弹性的事情。简单来说,有钱人都是觉得风险跟理财差不多,才会下重注去赌一下可能超越理财的弹性,而穷人则每天都在买彩票。这样拉长时间看,自然是富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鱿鱼游戏2的这一幕就是最好的写照:电影里明明都没饭吃的流浪汉,大都在面包和彩票中选择了后者。明明知道葫芦娃就是个蛇精概
      4,026评论
      举报
      股票游戏想要赢钱,先要有赢家思维和心态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1-14

      大涨了,但你1月份赚钱了么?

      最近这两天我们讲了心态和仓位的事情,并且讲了如果心态不好就要适时的降低水位,当然我们连续两天直播都讲了乐观的基本面和中国资产底部非常坚实的预期。结果,有人前天听完,昨天止某损了。但也有人听完昨天尾盘就加仓了。神奇不?同样的直播内容,同样的逻辑,听完之后有加仓和减仓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其实原因其实是心态。听完就加仓的是我们比较早的粉丝或者会员,根据一月份的策略本来就仓位很低,或者过低了。市场如期下跌,这种人的心态特别好,是典型的“猎人”心态。他在时刻等待猎物出现的信号,所以听我前天和昨天的两场直播,我分别讲了“25年1月份绝对不会是24年1月份重现”,以及“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在等什么信号”,这个猎人粉丝听完这些积极的,突然发现自己仓位太低也不是很舒服,所以就加了点仓位,今天就因为小作文就赚米了。听完我们的止某损了的人呢,很明显是仓位并不舒服,所以他的心态其实是再等一个离开的理由,我说的是同样的内容,但他在听的时候却把只关注了止某损这块。但这其实都挺好的,1月整体策略跟着我们做对的,这两天又加仓了,今天赚了米很好。而前两天止损之后就反弹,其实也没事,因为不是止损的错误,是之前仓位过重的错误。止损之后,剩下一部分仓位舒服了,这个舒服的仓位后面赚钱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有的时候止损其实是为了保护多头,让自己多头的仓位不被极端风险洗掉。我经常说,舒服的低仓位可能比难受的高仓位在反弹中赚的还多一些。比如我们这个月的一个项目,边跌边买,因为我们控制了整体仓位所以买的不多。因此在过去的两周滑滑梯中,我甚至都没看过到底浮亏多少,心态好的不行。但最近从最低点已经反弹了15%了,今天顺利的获利出掉一半,能赚钱是因为仓位舒服。但同样是这个票,我还是很有信仰很看好,但我拿了很重的仓位去抄底,我的心态很容易被大盘影响,很有可能跌多了最后一手就不敢买了,要知道下跌的时候什么鬼故事都有,人心都是肉长的,
      502评论
      举报
      大涨了,但你1月份赚钱了么?
    • 鹤鹤有铭w鹤鹤有铭w
      ·01-11

      一月份的五颗雷陆续引爆,但周末我要讲点乐观的

      昨晚美股连带中概一起跳水,起因是12月的大非农就业为25万人,大幅超预期,同时12月份失业率4.1%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2%,市场越来越觉得通胀要反弹了,20年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了5%,分母恶化导致权益市场集体滑滑梯。纳指和标普500分别向下滑1.63%和1.54%,中概股走的比美股更差,中概股板块中位数向下滑3%,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降1.78%,说明目前资金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整体是流出的,而且从天朝资产中流出的更多一些,因此大概率还没到底。我们的核心股票池25年菜价的中位数在20倍左右,虽然有个别几只很便宜被低估,但整体还是偏贵的,比2024年贵很多,因此从印钞机菜价的角度,也存在下调的空间。不过这都是在我们一月份的策略报告里讲过的,相信我的会员们对市场的这种走势应该并不感到很意外。我们在会员交流群里也不断地提醒,这个滑梯可能有1公里长,向下滑可以慢慢买,但春节后水位整体不要超过20%,要等到宏观上出现新的变化,市场才会企稳。今天我来讲几个乐观的点,以及可能导致资金流回天朝资产的几个前提条件。如果把天朝看成一个公司,先对比25和24年年初的基本面,去年924之后对于刺激消费,补贴老百姓肯定是放到了靠前的位置上,因此也提出了“超常规”的财政刺激的说法,这个比24年上半年强很多。从数据结果来看,12月的核心CPI环比0.2%,大幅超过2015年以来同期水平,同比增长0.4%,较11月上行0.1%,延续了从9月份开始的反弹趋势,25年有没有可能核心通胀涨回1%以上,要看消费补贴的力度了。另一方面,从2025年1月1日起,房贷利率降至3.3%,降低了大约0.3%。我国一共有25.2万亿存量房贷,一年能够为老百姓剩下近万亿现金。再对比25和24年初分母层(流动性)层面。首先比较郁闷的是,美元流动性不如24年初,无论是从流动性边际改善预期(24年初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降息)还是从20年
      6,8971
      举报
      一月份的五颗雷陆续引爆,但周末我要讲点乐观的
      errorbox banner

      抱歉,当前请求异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