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官方账号,为您提供新加坡市场最新动态和研究报告

IP属地:海外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23 11:32

      期货日报走访新交所:多元合作,衍生品市场国际味浓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https://mp.weixin.qq.com/s/CzILVRsznuhUZgupgFs2KQ?scene=25#wechat_redirect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正稳步推进。 日前,期货日报新马调研组走访了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希望通过对新交所国际化路径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始于精准定位 兴于多方合力 一走入新交所大厅,现代化气息就扑面而来。液晶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交易所的动态,上方显示交易品种的红绿长条显示屏,从电梯一直延伸至交易所大厅深处。在显示屏的对面,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新加坡新闻演播室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除了用于拍摄的区域外,多个播放着CNBC全球不同时区新闻演播室情况的屏幕在闪烁,加之不同肤色的新交所员工以及来往办事的合作方人员,赫然已为新交所打上了国际化的标签。 谈及新交所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新交所董事总经理简佩玉表示,早在新交所设立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交易所的定位。 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成立了新交所。其中,成立于1984年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亚洲地区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该交易所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巩固、强化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据调研组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执行自由贸易港政策,并因此成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伴随着各大跨国公司将其亚洲贸易总部设在新加坡,全球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 1984年之前,东南亚地区没有可以用于管理价格波动的期货市场,主要利用美国市场避险。因此,每当美国交易时段结束,亚洲市场的波动和价格风险就无法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持新加坡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的国
      5.65万评论
      举报
      期货日报走访新交所:多元合作,衍生品市场国际味浓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21

      在新加坡寻求“新”机遇——揭秘科技企业在新交所第二上市的多重优势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大环境中,科技企业寻求“出海“以及多地资本市场的支持已成为趋势。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正成为众多科技企业海外上市的热门之选,尤其对于考虑第二上市的企业来说,新交所以其高效、包容和国际化的显著优势,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高效的第二上市框架 科技企业因长期投入技术研发,通常对资金有着迫切需求。新交所拥有一套高效的第二上市框架,其审核流程清晰,时间可控,最快4-8周就能完成审核。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能更早地在资本市场亮相,获取当下市场热度所带来的估值,还能迅速得到资金支持,为研发提供助力,加快业务拓展。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产品的迭代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意识到,快速上市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毕竟谁也无法预测若干年后市场的热点所在,以及估值能否让股东满意,而高效恰是新交所的突出优势。 新交所之所以能够提供高效的第二上市框架,实则是监管部门充分理解企业在上市时间和费用成本方面的需求。 在上市申请阶段,新交所审核的重点在于第一上市地的合规记录和备案文件,所以在满足时效性的前提下,提交至第一上市地的文件可同步提交至新交所,无需准备其他版本。上市后,对于在美国、香港等22个发达司法管辖区作为第一上市地的企业,在新交所第二上市时,无需遵守额外的持续上市责任,有效节省了整体合规成本。 如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京信通信(Comba),于2003年在港交所上市后,2023年1月在新交所完成第二上市。新交所执行高效的审批程序,该项目从启动至上市仅用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企业表示,在新交所的第二上市,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Image 2023年1月,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在主板进行第二上市,股票代码为 “STC” 新交所高效的审批流程也在后续电动汽车蔚来于新交所第二上市的项目充分
      6.22万评论
      举报
      在新加坡寻求“新”机遇——揭秘科技企业在新交所第二上市的多重优势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15

      REIT观察-五只新加坡REITs在今年企业治理评分中逆势上升

      SGTI评估标准趋于严格,可持续性指标增加 2024年新加坡治理与透明度指数(SGTI)评分发布,评估标准更为严格且进行了更新,纳入了更多用于评估可持续性报告的指标,例如实质性(materiality)和可持续性治理(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同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与利益相关者的权重也翻倍,达到20%。 SGTI的调查结果表明,S-REITs在股东权益、问责与审计,以及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表现最为强劲,并且普遍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尽管如此,在今年的评估中,对业绩报告重新修订等披露欠佳的行为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惩罚措施,导致平均分值下降了3分,降至1.8分,创下自2020年SGTI排名以来的最低记录。在排名靠前的38只S-REITs中,近三分之二的信托总体得分同比有所下降。 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S-REITs)和地产商业信托在2024年新加坡治理与透明度指数(SGTI)中的总体得分从去年的89.3分下降至86.6分。 在一般类别中,整体得分也从去年的74.8分下降到了69.3分。 在房托和商业信托类别中,凯德雅诗阁信托(CapitaLand Ascott Trust)和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CapitaLand Ascendas REIT)分别保持了第一、第三的位置,而凯德雅诗阁信托以104分的分值连续第四年居于榜首,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则以102分的分值连续第二年排名第三。城市酒店信托(CDL Hospitality Trusts)以102.8分的分值排名第二,较去年上升了22位,同比提高了16.6分。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城市酒店信托净物业收益(NPI)同比增长5.9%,每单位派息(DPU)稳定在0.0251新元。除新西兰市场外,城市酒店信托在全球所有市场的每间可售客房收入(RevPAR)均录得同比正增长。 5只信托排名上
      6.18万评论
      举报
      REIT观察-五只新加坡REITs在今年企业治理评分中逆势上升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13

      全球股市震荡下,上周新加坡市场表现如何?

      上周, 全球股市震荡,新加坡市场表现如何? 新加坡交易所研究部总监陈婉仪女士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我们来听听她的看法。 视频来源:第一财经 上周五(8月9日)是新加坡59岁国庆日,因此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STI,下称“海指”)只有四个交易日。海指以3,262点收盘,下跌3.5%。富时全球亚太指数同时也下跌2.3%。 日本央行加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以及全球科技行业轮动步伐的加快是全球市场上个星期的主要推动力。上周一,新加坡市场成交额达到28亿新元,创下了三年以来最高水平。 同时,公司盈利和随后的企业前景也影响了资金流动。新加坡整体市场上周出现了超过5亿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出。 今年,新加坡交易最活跃的300只股票中,有60多只在7月份延续在2024年上半年的上涨态势。其中,包括多达9只海指成分股,也包括6只在凯利板上市的股票。这60多只股票中的大多数代表工业、消费品和科技行业,也有半数在7个月内录得了机构资金净流入。 本周,美国7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通胀报告将出炉。新加坡也将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GDP增长和非石油国内出口数据。
      6.49万评论
      举报
      全球股市震荡下,上周新加坡市场表现如何?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08

      超过60只新加坡股票延续上半年涨势,7月继续上扬

      今年新加坡成交量最大的300只股票中,有63只股票在7月份进一步延续了它们上半年的上涨态势,包括9只海峡时报指数成分股和6只在凯利板上市的股票,主要来自工业、消费品和科技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像多元科技(Multi-Chem)、新翔集团(SATS)、新加坡电信(Singtel)等公司在该月的净机构资金流入速度显著加快。 60多只股票中有半数在7个月内录得了机构资金净流入。多元科技、新翔集团、新加坡电信、CIVMEC公司(Civmec)、金兴海运探油(Kim Heng)、亚连盛有限公司(Accrelist)、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精砺控股(Dyna-Mac)、创业公司(Venture)、中环电脑系统(Azeus)和福联盛(Hock Lian Seng)在7月份的净机构资金流入相比2024年上半年有显著增速,同时在该月平均股价涨幅达到了12%。 泛联(Pan-United)、绿科资源(5E Resources)、明光海事(Beng Kuang)、中环电脑系统、多元科技和精砺控股的日均成交额在过去7个月相比于2023年的水平翻了一倍以上。 尽管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折旧费用,泛联集团公布的2024财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收入同比增长7%,达到3.847亿新元,净利润增长22%。 得益于其产品部门的扩展和战略投资,中环电脑系统控股也在2024财年(截至3月31日)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尽管毛利率略有下降,但净利润增长68.3%,达到8500万港元,并且收入增长了30.0%,达到3.289亿港元。
      6.15万评论
      举报
      超过60只新加坡股票延续上半年涨势,7月继续上扬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07

      7月新加坡股市回顾:海指触及六年高点,机构资金净流入近2亿新元

      7月新加坡股市表现出色,本地市场更加看涨 新加坡股市在7月录得1.98亿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入,扭转2024年上半年超过15%的净流出。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STI,下称“海指”)在7月上涨3.7%,收于3455.94点。与此同时,富时亚太指数以新元计价也实现了1.2%的增长。海指过去七个月的总回报率攀升至9.6%,而两只追踪海指的ETFs平均回报率达到9.2%,尽管7月出现了净流出,但与海指自去年年底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相一致。 海指三大银行股录得平均涨幅为2.8%,而它们在海指中的总权重略微下降,从51.5%降至50.9%。与此同时, 海指三大银行股录得3800万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入,推动了七个月6.32亿新元的总机构资金净流入。 7月份,iEdge新加坡房托指数(iEdge S-REIT Index)和iEdge SG制造业指数(iEdge SG Manufacturing Index)在该月的总回报率均为5.5%。iEdge SG制造业指数录得7600万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入,主要贡献者包括新翔集团(SATS)、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和创业公司(Venture Corporation)。 值得注意的是,新翔集团也是该月海指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与海庭(Seatrium)和泰国酿酒(Thai Beverage)并列。新翔集团通过整合全球航班服务公司(Worldwide Flight Services)扩大了其全球足迹,覆盖了27个以上国家的215多个地点。 与此同时,iEdge新加坡房托指数的成分股在7月录得1900万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出,流出速度明显低于2024年上半年的水平,当时成分股录得11亿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出。新达信托(Suntec REIT)以2450万新元的机构资金净流入位居榜首,成功扭转了上半年的资金外流。 海指在7月底的市净率比过去五年的历
      6.21万评论
      举报
      7月新加坡股市回顾:海指触及六年高点,机构资金净流入近2亿新元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05

      在新加坡寻求“新”机遇——消费企业落地与扩张

      “在新加坡上市将有助于扩展股东基础,提升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并支持国际业务的版图扩张”——海伦司 2024年7月,海伦司在新交所主板进行二次上市,股票代码为“HLS” 在国内存量竞争的格局下,“出海”是目前国内消费企业的共识。东南亚拥有超过6.6亿总人口,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庞大的人口红利为消费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户群体;与中国相通的文化和消费习惯也便于中国企业复制其在中国国内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 据新加坡《商业时报》的报道,截至2024年6月底,有32个中国餐饮品牌已经进军新加坡,共经营着184间门店,而在这32个中国餐饮品牌里,有90%是在疫情期间扎根新加坡的。许多品牌都是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店,并随时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继续拓展。因此,东南亚成为了中国消费企业寻求海外第二增长曲线的主要目标市场。餐饮、零售等细分领域的诸多中国知名品牌都以东南亚和新加坡作为其国际化的起点。 Image 2022年7月,皇胜酒业在新交所主板进行第二上市,股票代码为“EMI” 近期,海伦司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完成第二上市再次引发了市场对新交所的广泛关注,关于第二上市对业务拓展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作用的讨论,也得到了不少全球消费企业的共鸣。 新交所已经积累并建立了完整的消费行业生态,包括1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460亿美元。这些上市公司体现了国际化、多元化等特征,并且通过新交所很好的实现了资本市场支持业务发展的目标。对于已经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的消费企业,则可以通过新交所第二上市的方式,高效便捷的融入东南亚的生态,开辟新的资本市场平台,随着业务在区域拓展打响国际品牌,并享受到诸多益处。 1. 品牌知名度: 品牌是消费企业海外业务落地发展的重中之重。东盟在国际上与多个国家政治经贸往来密切。许多国际的消费品牌在东南亚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且看重东南亚的人口结构能为它们的国际业务提供一个跳板。在新交所上市有助于
      6.23万评论
      举报
      在新加坡寻求“新”机遇——消费企业落地与扩张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02

      在新加坡寻求 “新”机遇——新交所第二上市制度与实践

      前言 凭借完善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新加坡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发展东盟市场和拓展国际业务的桥头堡。除了进行业务布局,不少中国企业还希望通过积极参与新加坡资本市场,支持并配合其业务布局和拓展。新交所接受多种上市方式,其中第二上市框架为已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满足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等多重诉求的便利渠道。 为回应读者期待,我们将发布系列文章,分享新交所第二上市的制度及实践。敬请关注。 第二上市(Secondary listing),已在外国交易所完成第一上市或者正在筹备在外国交易所第一上市的发行人均可申请。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中国香港、美国、伦敦、澳大利亚等交易所上市的中概股可以在新交所申请第二上市。 相对于IPO而言,在新交所进行第二上市主要遵循其第一上市地的监管规则,上市申请及持续上市责任均实现最大程度的简化,上市效率高,并且成本可控。 Image 一、第二上市要求 1. 符合新交所主板上市标准。须满足以下盈利条件或市值条件: 在上一个财年盈利,拥有至少三年的经营记录且市值不低于1.5亿新元;或 在上一个财年税前盈利达到3千万新元且拥有至少三年的经营记录;或 在上一个财年拥有营业收入且市值不低于3亿新元。 2. 完成第二上市后,须维持在外国交易所第一上市。 3. 在向第一上市地交易所发布信息的同时,须向新交所发布同样信息的英文版。 4. 针对任何已在新交所上市类别证券的额外发行以及第一上市地交易所的决定,需通知新交所。 二、第二上市的方式 企业可以选择三种方式完成第二上市,包括(1)不进行融资的“介绍上市”、(2)仅配售给特定投资人的“介绍上市+配售”、以及(3)“公开售股的第二上市”。其中,“介绍上市”和“介绍上市+配售”因不涉及向散户融资,只需向新交所监管公司提交介绍文件,新交所审核周期约为6-10周。“公开售股的第二上市”需要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新交所监管公司
      6.23万评论
      举报
      在新加坡寻求 “新”机遇——新交所第二上市制度与实践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8-01

      REIT观察-S-REITs保持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9%

      美联储将在今年9月降息(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2024年7月26日,降息的概率为100%),几乎已成定局。而利率仍是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的关注焦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上周宣布了一项提案,旨在简化所有新加坡REITs的杠杆率要求。该提案建议,对所有S-REITs实行50%的单一总杠杆率上限,并规定最低利息覆盖率(ICR)为1.5倍。 目前,如果ICR低于2.5倍,S-REITs的杠杆率上限为45%;如果ICR高于2.5倍,则杠杆率上限为50%。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一次提高杠杆上限是在2020年4月,目的是为S-REITs在新冠疫情期间管理其资本结构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最新的提案旨在简化杠杆率要求,促进审慎借贷,并确保REITs能够充分偿还债务,并有足够的收益来支付利息开支。 根据2024年7月26日中午摘录的最新公司文件,目前,S-REITs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9.1%。该板块半数以上的负债率低于这一平均水平。 保持最低资产负债率的5只S-REITs分别是:砂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Sasseur REIT,25.2%)、百利宫房地产投资信托(Paragon REIT,29.9%)、远东酒店信托(Far East Hospitality Trust,31.5%)、宝泽亚太房地产信托(AIMS APAC REIT,32.6%)、星狮物流商产信托(Frasers Logistics & Commercial Trust,32.7%)。 处于39.1%的负债比率和50%的监管上限意味着该板块有超过200亿新元的潜在借贷空间,可以为资本密集型收购提供资金。今天,多数S-REITs也公布了ICR数据,该板块的平均ICR为3.8倍。ICR是衡量REIT支付未偿债务利息的能力。有33只信托的ICR高于2.5倍,所有信托(基于报告的ICR)的IC
      6.27万评论
      举报
      REIT观察-S-REITs保持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9%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集团
      ·07-31

      可持续发展ETFs的兴起:印度的气候转型之旅

      2022年,安硕MSCI印度ETF(iShares MSCI India ETF)加大力度应对气候风险,从12月开始追踪MSCI印度ESG增强焦点CTB精选指数(MSCI India ESG Enhanced Focus CTB Select Index),并重新进行品牌定位为安硕MSCI印度气候转型ETF(iShares MSCI India Climate Transition ETF)。这是印度首只提供对具有较好ESG资质的大型和中型公司多元化敞口的可持续发展ETF。 截至2024年7月23日,这只ETF按美元计价的年内累计涨幅达到13.6%。其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0%,达到9100万美元。在12个月的时间内,交易量增长80%,共有8200万新元的ETF单位在二级市场上交易。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可持续发展ETF的合计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9.2亿新元,这标志着投资者对气候投资兴趣的增加。 低碳转型先锋:MSCI印度ESG增强焦点CTB精选指数 这只ETF追踪MSCI印度ESG增强焦点CTB精选指数。该指数的构建旨在增强对积极ESG因素的敞口,并致力于将相当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碳排放敞口以及来自化石燃料储备的潜在排放风险敞口降低30%。同时,它还努力维持与MSCI印度指数相似的风险和回报特征。MSCI印度指数是作为其标的的市值加权指数。 该基金的指数超过了欧盟气候转型基准(CTB)的最低标准,同时保持与MSCI印度指数相似的风险-回报特征。这只ETF持有115 家在印度经济和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公司。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6月底,MSCI印度ESG增强焦点CTB精选指数保持了27.8倍的市盈率(P/E)和4.2倍的市净率(P/B)。相比之下,MSCI印度指数保持了略低的26.5倍市盈率,以及相同的4.2倍市净率。MSCI新兴市场亚洲指数(MSCI Emergi
      6.21万评论
      举报
      可持续发展ETFs的兴起:印度的气候转型之旅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