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投资笔记

专注互联网、消费、医药股研究,寻找优质资产,做聪明的投资者

IP属地:未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3-11
      荔枝的海外业务应该发展的不错,按照管理层的说法,“随着我们对社交产品TIYA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的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我看来,Tiya作为一款社交产品具备很大的发展机会。原因在于,社交讲究对人性的把握,代际更迭时,用户行为/需求产生变化,就会使赛道涌现新机会,而国内语音社交产品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荔枝也可以将国内的经验,带到国外去。字节、YY能够在海外取得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不是靠着国内的经验吗?荔枝也有这个机会。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层将全球总部落地到新加坡,支撑国际化业务的发展,也体现了荔枝发展海外业务的决心。Tiya一旦发展起来了,我觉得对荔枝有两个利好。一个是业绩层面上的,海外的互联网用户是国内的4倍,并且北美、欧洲的用户价值也高于国内,Tiya有望给公司带来不菲的商业回报。另一个是,资本市场层面的,资本市场倾向给社交公司高估值,Tiya作为一款社交产品,一旦发展起来了,也有利于公司估值的提升。从上述角度看,荔枝的海外业务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的亮点。$荔枝(LIZI)$
      3,1434
      举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3-08

      如何看待每日优鲜融资?

      每日优鲜刚刚完成了一笔融资,我简单就这事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认为看待这事的意义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这几天,受外部因素影响,二级市场表现都比较差。 考虑到很多新兴行业里的公司尚未走到盈利阶段,因此低迷的二级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其再融资能力。但与此同时,行业本身的高速增长又需要一定的资本支撑,因此资本正在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接下来决定行业座次的关键。这个事情最典型的莫过于是创新药行业了。 当然,每日优鲜所处的社区零售也有这个趋势。就拿每日优鲜来说,三季报营收持续高增长证明了行业本身的前景,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发展阶段进行投入,将推动公司关键业务动的发展,推进盈利节奏。此外,每日优鲜新开辟的零售云和智慧菜场领域,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也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 从这个角度上说,无论对于正在走向盈利的前置仓模式,还是新开辟的零售云等领域,此次融资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具体来说,此次融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方面,能够增强其走向盈利过程的抗风险能力。在当下的环境下,经营的持续性以及资本是否充足,正在成为投资人越来越看重的关键要素。而此次融资,恰恰能够进一步夯实公司的上述两点。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环境下,社区零售行业大概率将迎来一波洗牌。从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律看,洗牌期往往是龙头扩大市场份额的绝佳机会。足够的资金,也能够让公司在行业洗牌中拥有更多的操作可能性,进而实现更大的发展。 说完融资的意义,我再来说说为什么每日优鲜能够拿到这笔融资?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对社区零售赛道的认可和期待。这一点我们从国外社区零售的融资情况就能看出来。 不久前,美国生鲜电商Weee完成一轮4.5亿美元E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投后估值达到41亿美元。再往前说,美国即时零售商Gopuff也在今年完成了新一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00亿美元。据最新消息,Gopu
      6,19015
      举报
      如何看待每日优鲜融资?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2-02

      Gopuff上市在即,“前置仓”重新成为市场风口?

      不久前,美国即时零售商Gopuff宣布新一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00亿美元。从最新消息看,据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Gopuff已经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合作,开始准备上市了。 Gopuff算得上是这些年最受资本关注的标的之一,其已经连续两年被CNBC评选为新经济颠覆者 50强。半年之前,其刚完成上一轮融资,获得包括黑石集团、软银愿景基金等明星投资者10亿美元的融资,当时估值就已经达到150亿美元。 如今,Gopuff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从估值150亿至400亿美元的飞跃,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于“前置仓”模式的青睐,这种即时零售模式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前置仓”这种模式,它实际上是将小型仓储配送中心分布式建立在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区域,借此来提升配送效率。 这种模式最初是由每日优鲜首创,Gopuff只不过是将其复制到了美国。除Gopuff外,德国电商企业Gorillas,美国初创电商JOKR也分别将“前置仓”这种模式引入到欧洲和南美市场,俨然全球正在挂起一场“前置仓”风潮。 较为讽刺的是,在Gopuff备受资本期待的同时,“前置仓”开创者每日优鲜却被市场报以偏见。 目前,Gopuff去年收入仅为3.4亿美元。如果以最新的400亿美元估值计算,那么市销率接近118倍。反观每日优鲜,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就达到8.42亿美元,市值却仅为6.9亿美元,TTM市销率不足0.7倍,两者相差悬殊。从两家公司的前置仓数量来看,两者也颇为接近。截至目前,每日优鲜前置仓600多个,而Gopuff则将近600个,这样比下来两者估值差距就更大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一度怀疑“前置仓”的可行性,再加上美国证监会在搞所谓的透明化信息披露方案,让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合规问题,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遭遇寒潮。并不是投资者不看好中概股,而是因为政策层面的风险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在我看来,Go
      2,6683
      举报
      Gopuff上市在即,“前置仓”重新成为市场风口?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1-28
      我们的活动截止啦,各位带着点赞截图来私信我吧~

      【有奖互动】国内疫苗企业,你最看好哪一家?

      @smart投资笔记
      疫苗一直是生物制药领域热门赛道,我本身也非常看好,加上最近看到社区里讨论的人比较多,顺带整理了一下各家公司的技术特点和管线亮点,以及市值情况。智飞生物:9价HPV疫苗+新冠疫苗+15、23价肺炎疫苗——市值1812亿沃森生物:13价肺炎疫苗+新冠疫苗+HPV疫苗——市值911亿瑞科生物:HPV疫苗+新冠疫苗——估值90亿万泰生物:HPV疫苗+新冠疫苗——市值1294亿康希诺:新冠疫苗+13价肺炎疫苗——市值430亿港币康泰生物:13、23价肺炎疫苗+新冠疫苗+四联疫苗——市值642亿……看下来,大家的管线亮点,好像大同小异,但对比市值却是别有一番天地。有些企业比如瑞科生物IPO前估值才90亿,但公司的核心产品进展并不慢。其中,它的9价HPV疫苗基本是上面这些公司中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或许今年上半年也能上市。这样的管线对应这样的估值?你认为瑞科生物有投资机会吗?你看好国内哪家疫苗企业?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活动规则】1. 关注smart投资笔记,并在评论区留言同时转发可有机会获奖,家人们还是不要忘了先关注再参与;2.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建议,以评论的点赞数量作为获奖标准:点赞第1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500元礼品卡一张;点赞第2-3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300元礼品卡一张;点赞第4-5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200元礼品卡一张 。3. 活动将于1月26日下午20:00截止,超过该时间参与视为无效;免责声明: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归smart投资笔记所有。该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或邀约。投资有风险,用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做出投资判断。
      【有奖互动】国内疫苗企业,你最看好哪一家?
      1,9441
      举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1-26

      【有奖互动】国内疫苗企业,你最看好哪一家?

      疫苗一直是生物制药领域热门赛道,我本身也非常看好,加上最近看到社区里讨论的人比较多,顺带整理了一下各家公司的技术特点和管线亮点,以及市值情况。智飞生物:9价HPV疫苗+新冠疫苗+15、23价肺炎疫苗——市值1812亿沃森生物:13价肺炎疫苗+新冠疫苗+HPV疫苗——市值911亿瑞科生物:HPV疫苗+新冠疫苗——估值90亿万泰生物:HPV疫苗+新冠疫苗——市值1294亿康希诺:新冠疫苗+13价肺炎疫苗——市值430亿港币康泰生物:13、23价肺炎疫苗+新冠疫苗+四联疫苗——市值642亿……看下来,大家的管线亮点,好像大同小异,但对比市值却是别有一番天地。有些企业比如瑞科生物IPO前估值才90亿,但公司的核心产品进展并不慢。其中,它的9价HPV疫苗基本是上面这些公司中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或许今年上半年也能上市。这样的管线对应这样的估值?你认为瑞科生物有投资机会吗?你看好国内哪家疫苗企业?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活动规则】1. 关注smart投资笔记,并在评论区留言同时转发可有机会获奖,家人们还是不要忘了先关注再参与;2.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建议,以评论的点赞数量作为获奖标准:点赞第1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500元礼品卡一张;点赞第2-3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300元礼品卡一张;点赞第4-5的评论者可获得星爸爸200元礼品卡一张 。3. 活动将于1月26日下午20:00截止,超过该时间参与视为无效;免责声明: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归smart投资笔记所有。该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或邀约。投资有风险,用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做出投资判断。
      4,30322
      举报
      【有奖互动】国内疫苗企业,你最看好哪一家?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2-01-24

      瑞科生物初印象——研发团队豪华的疫苗后起之秀

      这两年一直在密切关注疫苗行业,因为我认为疫苗行业是目前整个医药行业中,确定性最高的板块。尤其各类研发创新疫苗的企业,开始进入上市阶段,现在正是掘金的好时候。最近,瑞科生物在港交所递表,这是一家创新型疫苗领域的后起之秀,自然也值得研究研究。接下来,我将从公司定位、研发管线、研发团队和估值四个点,来分析这家公司。一、定位——“重组蛋白+mRNA”双轮驱动的创新型疫苗玩家从定位来看,公司属于创新疫苗研发公司,由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双轮驱动。从技术路线来看,瑞科生物确实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玩家。主流的疫苗技术路线,大致分为灭活疫苗、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门类下的mRNA疫苗和DNA疫苗。灭活疫苗是最保守和最成熟,也是最简单的技术路线,不过生产成本较高,扩产代价太高。目前国内主流的新冠疫苗还都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性、持久性良好,但存在预存免疫问题,即和人体原有抗体中和。即便通过改进载体,但似乎也容易出现副作用。阿斯利康和强生的疫苗走的都是腺病毒载体路线,争议不断。DNA疫苗有效性不错,但安全性和免疫持续性还有待解决,目前还属于很前沿的技术,距离落地还有时日。剩下的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则各有看点。mRNA疫苗的前景有目共睹。一方面,其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原理,让其应用范围广泛,想象空间极大;另一方面,与传统疫苗或药物研发相比,mRNA技术具有免疫原性好、研发、生产周期更短的特点,竞争力十足。最后来看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也称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原理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受体菌或细胞,使其在受体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科研人员通过提取保护性抗原肽链,加入佐剂即制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方法,不仅能够克隆得到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而且能够在体外对其进行改造或修饰,所以效果上可能会比较突出。并且,其生产是通过培养
      4,84910
      举报
      瑞科生物初印象——研发团队豪华的疫苗后起之秀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1-12-30
      $华兴资本控股(01911)$人工智能龙头商汤今日上市,对华兴影响几何今天,华兴又憋出了个大招,公司投资的商汤科技在港交所上市。以发行价计算,商汤科技市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商汤科技应该不用我多介绍了,算是AI行业的绝对龙头了。拥有5000多位专业高级人才,妥妥的独角兽企业。 言归正传,还是来谈谈商汤科技上市,华兴能赚多少?这才是我最关心的。 从企查查网站查到,商汤科技自创立起至上市前,一共获得11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近40亿美元。根据过去的规律,经历过多次融资的企业,只要前面几次融资时,拿到份额的投资机构,都可以吃到大肉。恰巧,华兴就在商汤科技融资的前面几轮入股了。 2017年,华兴在B+轮入股了商汤科技,当时这家公司估值数据没有披露。从2018年商汤科技的C轮融资数据看,公司估值30亿美金。意味着,华兴在2017年B+轮投资商汤科技时,商汤科技的估值有可能在20亿美金上下,甚至更低。 当下,商汤科技IPO价格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假设华兴在B轮入股的估值按20亿美金计算,应该赚了9倍收益。最牛的是,从华兴入股商汤科技,到商汤科技上市,这中间只有5年时间。换句话说,华兴投资商汤科技用近5年时间,赚了9倍。 再来看当时商汤科技B轮融资了2.9亿美金,折合人民币接近20亿元。华兴具体投了多少,没有找到公开数据,也不敢妄下判断。 退一步讲,假使华兴在商汤科技的B+轮只投了一两亿,到现在也赚了近一二十亿。要知道,2021年上半年华兴净利润才12.28亿元。当然,这一二十亿的投资收益里,大头还是LP拿走,华兴只能拿到其中的Carry。但即使如此,对华兴的业绩应该也影响不小。 从短期来看,希望商汤科技上市,也能提振一下华兴股价。今年下半年,华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太理想,原因也不难理解。毕竟,
      2,9626
      举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1-12-22
      $每日优鲜(MF)$社区零售到底好不好,看看企业们就知道了。其实全球很多公司都开始做即时零售了,像美版饿了么,Uber这些。可能有投资人说,做了不等于能做好,还要看运营效率怎么样。国外那些公司都没具体拆分即时零售的收入和成本项,我主要拿国内的公司举例子。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它们最近的财报都能体现效率、成本的优化,就拿每日优鲜说,三季度的时候,它的毛利率环比提升了3.5个百分点,毛利率能综合反映公司的成本、费用变化,它能提高,说明公司的各方面运营效率在提升。这样高增长,运营效率还不断提升的一个行业,应该问题不大。
      @惠星的财报解读
      $每日优鲜(MF)$ 从全球视角来看社区新零售线上化前景,最近看到前置仓模式讨论又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侯毅前几天采访里又表达了对前置仓模式的不看好。我觉得这事还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就是说前置仓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每日优鲜这样的公司是不是选对了赛道。为了搞清楚这事,我还特地研究了前置仓模式在全球的发展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是有点意思:之前我还以为前置仓只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产物,搞半天,这模式在全球都玩挺溜的。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本地生活领域的公司开始试水前置仓模式,其中不乏很多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最新的消息是,12月16日,美国即时配送公司GoPuff发行15亿美元的IPO前可转换票据,向上市迈出了一大步。该票据将允许以IPO价格或最高400亿美元的估值转换为股票。Gopuff于2013年创立,业务遍及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得到了Accel、Blackstone Inc.、Baillie Gifford、D1 Capital Partners、等公司的支持。类似的消息还有,12月13号的时候美国版饿了么Doordash领投了一家叫做Flink的公司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事一个德国的零售配送初创公司,这轮的估值已经有28.5亿美元了,据说是以超市价格出售各类食品和日用品,还能在10分钟内完成配送。目前Flink已经在四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覆盖超过1000万名客户,甚至还成为了亚马逊的意向收购目标。12月9日,Uber旗下打车应用Careem也推出新的即时零售配送服务Careem Quik,这项服务通过铺设前置仓来缩短商品交付时间,将食品杂货等商品的配送时间缩短至15分钟。按Careem的规划,计划在2021年底前将其即时零售服务覆盖到迪拜近一半的市区,并在明
      $每日优鲜(MF)$ 从全球视角来看社区新零售线上化前景,最近看到前置仓模式讨论又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侯毅前几天采访里又表达了对前置仓模式的不看好。我觉得这事还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就是说前置仓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每日优鲜这样的公司是不是选对了赛道。为了搞清楚这事,我还特地研究了前置仓模式在全球的发展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是有点意思:之前我还以为前置仓只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产物,搞半天,这模式在全球都玩挺溜的。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本地生活领域的公司开始试水前置仓模式,其中不乏很多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最新的消息是,12月16日,美国即时配送公司GoPuff发行15亿美元的IPO前可转换票据,向上市迈出了一大步。该票据将允许以IPO价格或最高400亿美元的估值转换为股票。Gopuff于2013年创立,业务遍及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得到了Accel、Blackstone Inc.、Baillie Gifford、D1 Capital Partners、等公司的支持。类似的消息还有,12月13号的时候美国版饿了么Doordash领投了一家叫做Flink的公司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事一个德国的零售配送初创公司,这轮的估值已经有28.5亿美元了,据说是以超市价格出售各类食品和日用品,还能在10分钟内完成配送。目前Flink已经在四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覆盖超过1000万名客户,甚至还成为了亚马逊的意向收购目标。12月9日,Uber旗下打车应用Careem也推出新的即时零售配送服务Careem Quik,这项服务通过铺设前置仓来缩短商品交付时间,将食品杂货等商品的配送时间缩短至15分钟。按Careem的规划,计划在2021年底前将其即时零售服务覆盖到迪拜近一半的市区,并在明
      1,771评论
      举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1-12-02
        $荔枝(LIZI)$今年以来中概股波动比较大,很多股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对投资人来说,这样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公司的业绩仍然在快速增长,但估值却有比较大的折扣,比如荔枝、B站等等。  我这里重点说下荔枝,因为之前梳理过,荔枝的逻辑比较清晰:  1.荔枝的内容生态已经基本建立,内容生态的价值开始逐渐反哺到用户和商业层面。所以今年前三季度,荔枝的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在社区公司的逻辑里,一旦这种良性循环形成,对公司商业化能力提升是全方面的。所以你也能看到,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快速提升。荔枝第三季度毛利率达30%,相比去年第三季度的25%同比提升了500个基点。  2.荔枝的原有业务是其基本盘,能够支撑其业绩稳步增长。在基本盘之外,荔枝还有几个潜在爆点值得看看。一是车载播客业务,车联网的崛起被认为是国内播客市场的拐点,在这个市场荔枝的布局是跑在最前面的;二是海外市场的开拓。未来,出海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寻找增量的方向,  在这方面荔枝也表现得不错,不仅有TIYA这样的成功案例,也逐渐提炼了一些出海方法论。这也能在荔枝后续海外市场开拓上提供帮助。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来补充讨论。
      3,5676
      举报
    • smart投资笔记smart投资笔记
      ·2021-12-01
        $荔枝(LIZI)$看了大家对荔枝的讨论,关注营收、盈利能力的比较多,但很少有人谈到荔枝的研发投入。  在互联网公司中,荔枝的研发投入算是领先的,公司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10%作用,这个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一线大厂,三季度,公司再接再厉,研发费占收入环比10.9%增长至14.5%。  按照公司的说法,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主要是为长期发展进行技术人才的储备,以及包括底层技术、音频能力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能力的建设。  从结果上看,公司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研发成果,公司旗下自研的音频技术解决方案DOREME能够为荔枝旗下产品提供稳定高效的音频数据实时传输技术,使荔枝用户获得稳定且流畅的音频互动体验。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持续打通了多个终端应用,并逐步应用到了海外业务。  从过去看,技术对产品的赋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是互联网公司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荔枝坚持技术投入也为以后的自身发展,打牢了根基。
      3,4835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