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财经

节点财经官方账号

IP属地:未知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9 23:00

      深度内容和IP「双轮驱动」,触发搜狐的「增长极」

      文 / 六金  三招“驯服”机器人?  在火星办奥运会?  生物结构的人类将在20年后被AI“改造”?  这些天马行空的科技前瞻,全都落地在了由搜狐主办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中。    在刻板印象里,科技话题只存在于特定人群,但如今GPT、6G网络、芯片突破等前沿技术不仅成了大众谈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前瞻科技趋势,从而跟上时代的浪潮。      01 挖掘稀缺价值,坚持打造深度内容  节点财经发现,这次论坛上讨论的「未来中国会是第一个载人登上火星的国家吗?」「回应为什么中国没有ChatGPT?」等问题,都登陆了知乎的热榜。  虽然论坛结束已经有一周多了,但其抛出科学问题的探讨没有结束,每天在知乎上依然有着长尾讨论和围观,甚至许多回答的质量之高都能算作一篇小论文。 可见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已经成为了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内打造独特的活动IP,其关注点不仅与前沿关注有共振、还与普通用户有共情。  其实近年来,这种有深度见解加持的内容,反倒在互联网的场域上更受长期关注。抖音上各种大学教授的评论区很少有人玩梗、B站各大知识区UP主的爆火、东方甄选文化直播的走红,都预示着深度知识内容,是互联网内容的新风口。搜狐年度科技论坛的长尾效应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被碎片内容包围的当下,深度内容、科学知识等内容,才能真正留存在人类的大脑深层记忆中,形成虚拟的财富,这也是新的“内容价值共识”。  而在整个中文互联网界细数打造深度内容的代表人物,就不得不提张朝阳。  以《张朝阳的物理课》为例,在内容设计上,张朝阳既考虑了物理学的基础性,也兼顾了学习者的多样性背景,课程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而且因为清华+麻省理工的“双buff”,让张朝阳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易
      57评论
      举报
      深度内容和IP「双轮驱动」,触发搜狐的「增长极」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9 20:44

      路特斯(LOT.US)发布2024年一季报,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8%

      5月29日晚间,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路特斯科技(LOT.US)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未经审计的财务公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达2,194辆,同比增长731%;毛利率对比2023年进一步提升3个百分点至18%。得益于研发服务和配件高毛利业务的增长以及轻资产模式,公司营收达到1.73亿美元,同比增长811%。
      403评论
      举报
      路特斯(LOT.US)发布2024年一季报,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8%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9 13:36

      想做网红的车企老板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撰文 / 激光雷达  不可否认,汽车行业正在掀起营销渠道的一场大变革,而核心只有一条: 把自家老板打造成网红。 车模小姐姐们应该想不到,和她们抢饭碗的,竟然是一群中老年老板。  5月26日上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开启直播,亲自驾驶全新哈弗 H6直面网友。对这位年届六旬的“汽车老兵”来说,如今仍然能冲到直播第一线,实在是难能可贵。不仅是他,62岁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61岁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期也先后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次网络直播。  除了老将,中生代的车企老总也纷纷开播。3月14日,蔚来汽车CEO李斌首次个人直播;3月26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和哪吒汽车CEO张勇联合直播。更早之前,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吉利副总裁林杰……其中,面对网民,岚图汽车CEO卢放最为直白。  “我特别想成为网红,希望大家帮我成为网红。”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在节点财经看来,恰恰代表了当下车企老板们的焦虑。而在这份焦虑背后,是流量,进而是销量,最终是车企在极度内卷下的生存。如何做一名网红,俨然已成为车企管理层的必修课。    01 车企老板们在焦虑什么? 在商界中有句俗语: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来自圈外。在节点财经看来,引爆车企老板集体流量营销焦虑的,也是来自本不属于这个圈子里人,比如雷军。  周鸿祎直言,“最近小米汽车很火爆,雷军每天发两条短视频,也很有网感、影响力,团灭其他传统车商,这就是网红的力量。”其实,周鸿祎自己原来也不属于汽车行业,但他和雷军却成为不久前北京车展两个最大的流量入口。  卢放也说,车展首日“一红(周鸿祎)一绿(雷军)”两位企业家的流量令人羡慕。  在节点财经看来,雷军和周鸿祎身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在互联网浸淫多年,深谙网络营销之道
      151评论
      举报
      想做网红的车企老板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9 13:36

      想做网红的车企老板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撰文 / 激光雷达  不可否认,汽车行业正在掀起营销渠道的一场大变革,而核心只有一条: 把自家老板打造成网红。 车模小姐姐们应该想不到,和她们抢饭碗的,竟然是一群中老年老板。  5月26日上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开启直播,亲自驾驶全新哈弗 H6直面网友。对这位年届六旬的“汽车老兵”来说,如今仍然能冲到直播第一线,实在是难能可贵。不仅是他,62岁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61岁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期也先后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次网络直播。  除了老将,中生代的车企老总也纷纷开播。3月14日,蔚来汽车CEO李斌首次个人直播;3月26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和哪吒汽车CEO张勇联合直播。更早之前,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吉利副总裁林杰……其中,面对网民,岚图汽车CEO卢放最为直白。  “我特别想成为网红,希望大家帮我成为网红。”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在节点财经看来,恰恰代表了当下车企老板们的焦虑。而在这份焦虑背后,是流量,进而是销量,最终是车企在极度内卷下的生存。如何做一名网红,俨然已成为车企管理层的必修课。    01 车企老板们在焦虑什么? 在商界中有句俗语: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来自圈外。在节点财经看来,引爆车企老板集体流量营销焦虑的,也是来自本不属于这个圈子里人,比如雷军。  周鸿祎直言,“最近小米汽车很火爆,雷军每天发两条短视频,也很有网感、影响力,团灭其他传统车商,这就是网红的力量。”其实,周鸿祎自己原来也不属于汽车行业,但他和雷军却成为不久前北京车展两个最大的流量入口。  卢放也说,车展首日“一红(周鸿祎)一绿(雷军)”两位企业家的流量令人羡慕。  在节点财经看来,雷军和周鸿祎身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在互联网浸淫多年,深谙网络营销之道
      66评论
      举报
      想做网红的车企老板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8

      君乐宝投资的茉酸奶摊上大事了,过期原料40天仍在使用

      朋友们,你们喝过茉酸奶吗? 5月27日,网红品牌“茉酸奶”再次登上热搜。 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包括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等。 更让人气愤的是,位于朝阳区亚运村附近伊藤洋华堂商场内的茉酸奶店长在店员废弃过期原料时说:“没事,喝不坏,顶多拉肚子,拉肚子他也以为太凉了。” 此视频一经曝光,顿时引起众怒。 5月27日下午,茉酸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声明中称:经核查、核实,茉酸奶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北京伊藤洋华堂店、北京华宇时尚购物中心店、华熙 LIVE ·五棵松店“使用过保质期原料,闻出馊味才废弃”等相关问题属实,涉事门店已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茉酸奶还表示,接下来还将对全国所有门店进行食品安全问题检查,后续会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落实和跟进。 但这已经不是茉酸奶第一次被曝食品卫生问题了。 今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曾点名茉酸奶,质疑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成分。上海市消保委表示,茉酸奶在介绍芒果酸奶奶昔说的是“9种益生菌草原酸奶х新鲜芒果”,但经过测试后,发现配料表“文不对题”。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现场制售食品由于没有明示的产品配料表,消费者只能通过品牌方的宣传来了解和选择产品。因此,品牌方有责任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节点了解到,茉酸奶创始于2014年,如今全国门店突破1500家。茉酸奶背后的公司是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共有三名股东,分别为董事长顾豪、总经理赵伯华以及君乐宝,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30%。 君乐宝?没错,就在去年,君乐宝集团与茉酸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君乐宝斥资战略入股茉酸奶,双方将在乳制品原料供应、新品研发及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协同与合作。合作尚未见成效,但茉酸奶如此市场表现,同为消费品
      143评论
      举报
      君乐宝投资的茉酸奶摊上大事了,过期原料40天仍在使用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7

      “AI互动营销第一股”诞生,趣致上市首日市值突破91亿

      朋友们,经历了小半年时间“小型”IPO的港交所,终于迎来明星项目。 5月27日,趣致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正式成为“AI互动营销第一股”。截至5月27日收盘,市值为91亿港元。 这家企业看似是以自动贩卖机为载体,但实际上,趣致集团卖的是广告而不是饮料。其营销收入在趣致集团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八成。 在上市前,曾有人质疑,“自建广告位”的趣致集团讲的故事并不够性感,但从高开的股价表现看,这种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原因或有两个方面: 其一,市场天花板高 据相关研报数据披露,快消品户外营销的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人民币31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368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7年将按11.7%的预期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近年来,快消品户外营销市场正在强势复苏,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其二,趣致集团已经占据一定份额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快消品户外营销市场竞争者众多,按2022年收入计,趣致集团是中国第五大快消品户外营销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0.9%。截至2023年12月31日,趣致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运营了7543台自动贩卖机。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趣致集团向472名品牌客户提供了约1400个SKU的快消品营销服务,包括饮料、食品、日用品行业中国前100新兴品牌中的74个新兴品牌的产品。 体现在收入上,2021—2023年,其营销服务所带来的收入分别为3.76亿元、4.04亿元和8.07亿元,且收入占比也由2021年的75%上升至2023年的80.3%。 不仅是市场买单,投资人也在下注这家明星项目。 自成立以来,趣致集团完成了9轮投资,背后投资方不乏老鹰基金、赛富投资基金、君联资本、建发集团、源渡创投、远瞻资本等知名机构。 伴随着在二级市场股价高开,其身后的投资方也将收获颇丰。 顶着“AI互动营销第一股”趣致集团也并非没有挑战。 在新增注册用户数在2021年到达927.1万
      61评论
      举报
      “AI互动营销第一股”诞生,趣致上市首日市值突破91亿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7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文 / 七公  “领导变革之父”约翰·P.科特指出,在这个时代,要成为一名职业上的成功者,很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不要依靠惯性,因为旧的模式、道路和经验在新的环境下是无效的。   于企业而言,道理也一样。  但知易行难,有没有案例可参考、借鉴?节点财经认为,在深度调整的房地产行业,贝壳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对象。  其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总交易额为6,299亿元,净收入为164亿元,净利润为4.3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3.92亿元,展现出一贯的稳健性和韧性。       01 识局:“住的好”深挖新增量   提及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整”、“缩量”似乎是惯用的关键词。但实际上,任何行业都会步入“成熟期”,伴随着消费趋势的变迁,我们只要稍微伸缩视野,便能发现很多罅隙里的新机会,进而形成新动能,抽出新枝条。  就像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从“住有所居”进化到“住有宜居”、“住有安居”、“住有美居”,人们内在的“住的好”诉求,便是新机会出处。  2024年一季度,贝壳平台上有74个城市的存量房交易量已经超过当地新房的交易量,特别在去年同期极高基数的情况下,有16个城市的存量房交易量同比正向增长。  这说明,中国地产市场正转型跨进常态化的“住的好”阶段:一个稳定上升的二手房市场和一个正在蓄力的新房市场。      贝壳选择用“中性”视角看长、看远房地产市场,不过分关注短期的涨跌,不急于一时的得失,而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向下扎根,继续在品质和效率道路上耕耘。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拥抱更大的新的可能性,以客户体验
      282评论
      举报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5

      “霸总雷军”发财报,又赢了

        朋友们,5月23日,小米发布2024年Q1业绩公告。小米第一季度营收人民币755亿元,同比增长27%。 雷军想必对今年的业绩是满意的。从2020年提出高端战略后,这是小米首次在财报中将其形容为“取得显著成效”。 与之相对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调整的部分为汽车等创新业务23亿元的支出。 这份财报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手机业务。 节点看来,小米营收、净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手机业务提速,一季度,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3.7%,达到4060万台,这导致了小米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32.9%,达到465亿元。 其次是,业内更关注的汽车业务情况。 自从小米汽车的发布会召开以来,热度始终不降,4月中旬,雷军在抖音平台开启了直播,开播仅1分钟直播间观看人数就超过10万,开播两个小时整场点赞量超过了1.8亿。足以证实这位大佬的号召力。各大车企大佬也跟上雷军的步伐,开启了一轮直播间大战。 小米是有底气的,汽车方面,Xiaomi SU7在43天内累计交付量已破万辆。 截至4月30日24时,小米SU7的锁单量达88063台,43天累计交付突破1万台。这在当前车企竞争激烈的局面下,绝对是一个好成绩。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交付量是最关键的数据之一。 节点了解到,小米汽车即将全力扩充产能,预计小米SU7系列6月新车交付量超1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建设目标为46个城市、219家销售门店,8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微博对小米财报信息进行了信息补充:五一期间,小米对工厂产线进行了技改维护,给进一步产能提升做好了准备,小米汽车工厂将在6月开启双班,全力扩充产能。 在同日傍晚举行的小米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总裁卢伟冰坦言,当下最大的问题是交付周期,并不是销
      360评论
      举报
      “霸总雷军”发财报,又赢了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5

      酒鬼酒,战略大转折

      目前,2023年上市白酒企业成绩单均已披露完毕,“冰火两重天”。头部酒企的业绩大部分依旧保持相当可观的增长,但相对来说,一些规模偏小的酒企开始陷入增长困境,露出了疲态。 这和整个白酒行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关系密切,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连茅台的价格都开始出现了松动和下滑。 在刚过去的“五一”期间,有白酒从业人士告诉节点财经,酒水消费市场偏于清淡,除了跑量的光瓶小酒,其它产品销量一般。而越是行业进入调整期,头部效应就越明显,白酒行业也不例外,业绩分化有可能成为行业常态。 其中,此前以“白酒黑马”姿态崛起的酒鬼酒成为了一个典型。2023年报数据显示,去年酒鬼酒实现总营收28.30亿元,同比下滑30.14%;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滑47.77%。 那个曾经在一年多内股价暴涨十倍,业绩飙升的酒鬼酒,到底怎么了? 1、业绩下滑,根基还需深耕 酒鬼酒的业绩下滑速度之快,多少都让节点财经有些意外,而这种趋势似乎还在持续,因为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也不是很好看。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其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下降48.8%,归母净利润7338万元,同比下跌75.56%,降幅继续扩大。 而且,业绩背后可能存在的“鬼故事”也引来机构一片看衰。 为什么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状况?从最表面的原因分析,就是此前数年酒鬼酒的增长过于迅速,步子迈的太大,导致行业进入调整期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进而出现业绩滑坡。特别是2021年,酒鬼酒的总营收达到34.1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86.97%,可以说气势如虹。 这种情况下,当时酒鬼酒甚至喊出了“争取迈向100亿”的目标。但是,一个白酒品牌要在市场中真正站稳脚跟,需要品牌、渠道、产品等各项要素在市场中的长期投入,酒鬼酒的根基显然还不够深厚。 这一点可以从酒鬼酒主打的高端内参系列遇冷看出一些端倪。2023年,其内参系列销售收入为7.15
      199评论
      举报
      酒鬼酒,战略大转折
    • 节点财经节点财经
      ·05-25

      酒鬼酒,战略大转折

      目前,2023年上市白酒企业成绩单均已披露完毕,“冰火两重天”。头部酒企的业绩大部分依旧保持相当可观的增长,但相对来说,一些规模偏小的酒企开始陷入增长困境,露出了疲态。 这和整个白酒行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关系密切,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连茅台的价格都开始出现了松动和下滑。 在刚过去的“五一”期间,有白酒从业人士告诉节点财经,酒水消费市场偏于清淡,除了跑量的光瓶小酒,其它产品销量一般。而越是行业进入调整期,头部效应就越明显,白酒行业也不例外,业绩分化有可能成为行业常态。 其中,此前以“白酒黑马”姿态崛起的酒鬼酒成为了一个典型。2023年报数据显示,去年酒鬼酒实现总营收28.30亿元,同比下滑30.14%;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滑47.77%。 那个曾经在一年多内股价暴涨十倍,业绩飙升的酒鬼酒,到底怎么了? 1、业绩下滑,根基还需深耕 酒鬼酒的业绩下滑速度之快,多少都让节点财经有些意外,而这种趋势似乎还在持续,因为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也不是很好看。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其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下降48.8%,归母净利润7338万元,同比下跌75.56%,降幅继续扩大。 而且,业绩背后可能存在的“鬼故事”也引来机构一片看衰。 为什么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状况?从最表面的原因分析,就是此前数年酒鬼酒的增长过于迅速,步子迈的太大,导致行业进入调整期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进而出现业绩滑坡。特别是2021年,酒鬼酒的总营收达到34.1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86.97%,可以说气势如虹。 这种情况下,当时酒鬼酒甚至喊出了“争取迈向100亿”的目标。但是,一个白酒品牌要在市场中真正站稳脚跟,需要品牌、渠道、产品等各项要素在市场中的长期投入,酒鬼酒的根基显然还不够深厚。 这一点可以从酒鬼酒主打的高端内参系列遇冷看出一些端倪。2023年,其内参系列销售收入为7.15
      168评论
      举报
      酒鬼酒,战略大转折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