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财经

我们致力于提供最新的商业模式和最真实的行业故事。

IP属地:广东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22

      中邮消费金融运营数据曝光:不良率持续上升至3.16% 现金借贷类产品占比96.19% 第三方渠道业务占比54.69%

      文:零点财经 7月22日,中邮消费金融(下称:中邮消金)在银行间市场发布规模15亿元、期限三年的首期金融债券,其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中长期资金及监管机构允许的其他用途,促进业务发展。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邮消金资产总额582.22亿元,同比增长17.49%。其中,贷款余额592.36亿元,同比增长19.96%,负债总额523.13亿元,同比增长18.45%,位列持牌消金行业第6位;营业收入69.52亿元,位列持牌消金行业第6位;净利润5.22亿元,位列持牌消金行业第7位。 图片 中邮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7家中外知名企业发起成立,初始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 10 亿元,2018年增资至30亿元。 增资完成后,中邮消金由邮储银行持股70.5%,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星展银行持股16.67%;广东三正集团持股4.50%;渤海国际信托持股3.67%;广州市广百股份持股1.17%;广东海印集团持股1.17%。 图片 强大的股东背景为中邮消金提供了特别的资金优势。 截至2023年末,中邮消费金融股东存款余额30.29亿元,均来自于邮储银行;关联银行拆入资金余额89.04亿元,其中邮储银行拆入资金余额82.58亿元。2023年,邮储银行与中邮消金产生的业务协同收入为1.68亿元。 不仅如此,截至2023年12月末,中邮消金已与180多家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授信总额度约为1,200亿元,其中,邮储银行和星展银行分别给予发行人200亿元和6.35亿元的同业授信。 业务层面,中邮消金的主要业务有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成立初期,中邮消金开发设计了 “邮你
      78评论
      举报
      中邮消费金融运营数据曝光:不良率持续上升至3.16% 现金借贷类产品占比96.19% 第三方渠道业务占比54.69%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15

      疯狂的众利数科:年化利率高达60.96%、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投诉暴利催收

      作为一家自称经营消费场景与小微金融等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公司,众利数科是一个低调的存在。但今年以来,这家公司频频出现在大众面前。 增资、被媒体爆料披露年化利率与实际年化利率不符、被用户投诉暴力催收、法院判决借道小贷公司放贷等,堪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公开资料显示,众利数科全名众利数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简称“众利集团”),成立于2018年12月18日,总部设立于中国广州,法定代表人为孙雄杰,股东为广州恒泰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潮州市花无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潮州市花无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要股东,其背后的股东是陈钊勇、刘顿明。广州恒泰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广州众利控股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近半年来,众利数科的“组织架构”频频变动。 据企查查显示,2023年12月之前,众利数科的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财政厅,12月26日变成了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随后2024年4月27日变成了赵洪良,5月20日变更为程波,6月10日又变更成了刘顿明。 不仅如此,今年4月27日开始,众利数科的最终受益人也频繁变更,据零点财经统计,截至6月10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其最终受益人已变更过3次。 虽内部结构动荡不定,但这些年,众利数科的“业绩”有目共睹。 据官网显示,目前,众利数科旗下拥有7000+直营消费场景门店,12500人地面服务团队,220亿+消费授信额度。 2018年,众利数科开始成为白条、银联等众多头部分期机构的服务商,通过聚合众多分期功能,为消费者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 2020年,众利数科开始依法从事为借款人通过合作平台申请借款提供平台技术服务、信息推荐业务,进入助贷业务。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众利数科曾尝试注册“众利宝”、“众利分期”、“众利E贷”等商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利数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金)由3000
      119评论
      举报
      疯狂的众利数科:年化利率高达60.96%、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投诉暴利催收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12

      中信消费金融“炬火计划”助力青年关爱新市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3亿新市民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拥有广阔的金融需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 作为普惠金融实践者,中信消费金融严格贯彻国家政策方针,深入落实“金融为民”理念,积极做好产品和服务创新。高校毕业生群体是新市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入城市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在租房、就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为切实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中信消费金融推出了针对毕业大学生提供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产品“炬火计划”,为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群体提供专属金融借款服务,切实解决了用户在落户、就业过渡阶段的消费金融需求。  践行普惠使命,助力高校毕业生扎根成长 秉持“践行普惠使命 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中信消费金融持续创新针对新市民等群体的普惠金融产品。“炬火计划”产品主要面向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往届生,提供最高额度为20万元、最长期限为36期的消费信贷服务,同时具有还款灵活的特点。此外,中信消费金融为“炬火计划”产品用户推出专属的30天借款冷静期服务,充分保护用户的权益,让消费金融服务“有责任”“有温度”。 切实履行责任,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提升新市民群体金融素养,中信消费金融积极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大力度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教方式,发挥互联网线上媒体渠道作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 “金融知识科普反诈锦囊”并制作原创宣教短视频等,激发广大金融消费者对普及金融知识的兴趣,助力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多管齐下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
      279评论
      举报
      中信消费金融“炬火计划”助力青年关爱新市民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12

      中信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金融市场也不断下沉,部分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也亟需提升。如何让全体人民,尤其是乡村地区人民,在享受便捷普惠的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能够远离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风险,是消费金融公司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信消费金融多措并举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多渠道强化金融知识普及 筑牢消保防线 中信消费金融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中信消费金融在公司官网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官方渠道积极开展风险提示、发布警惕贷款黑中介、网络诈骗、普及征信知识、加强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原创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文章,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撑起金融保护伞。 为进一步提升宣讲效率,中信消费金融走进社区,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围绕金融消费者基本权益、反洗钱知识、征信知识、清廉金融等主题,制作了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并与参与群众积极互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 深入开展乡村反诈宣教 助力共享普惠成果 针对乡村居民金融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2023年6月,中信消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讲团带金融知识进乡村,赴云南省屏边县和元阳县开展反诈知识现场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通过播放金融知识普及视频、分发反诈宣传彩页、讲解征信知识等方式对乡村群众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助力提升乡村居民的金融素养。 作为普惠金融实践者,中信消费金融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严格落实“金融为民”理念,不断加强乡村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以持续适应乡村用户的信贷需求。去年,中信消费金融推出针对一区三县人群的定点帮扶“破晓计划”,为重庆市黔江区、云南省元阳县、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藏自治区申扎县用户发放专属减免息券,提供低息的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息费减免、还款优惠等普惠金融服务,纾解民生之
      268评论
      举报
      中信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10

      核心指标增速放缓,杭银消费金融渐露疲态

      文:零点财经 一路狂奔的杭银消费金融,其增速正在逐渐放缓。 近日,杭银消费金融披露最新运营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498.48 亿元,逼近500亿规模,净利润 2.30 亿元,不良贷款余额 8.82 亿元,不良率 1.78%。 作为浙江省首家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2月,杭州银行为主发起人,持股比例为42.95%,是第一大股东;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子公司)持股33.34%,为第二大股东;其他股东包括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中辉人造丝有限公司和浙江和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到2017年是杭银消费金融的起步阶段,其营收虽逐步增长,但仍处于亏损阶段。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7年,杭银消费分别亏损999.3万元、3459.84万元。 2018年是杭银消费金融的转折点,这一年,杭银消金扭亏为盈,获得净利润0.20亿元,此后,一直保持盈利状态,但目前,其增速已不及往昔。 据零点财经统计,2019年到2023年,杭银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08亿元、18.72亿元、27.82亿元、42.26亿元、48.38亿元,同比增长245.21%、85.71%、48.61%、51.91%、14.48%。 同期净利润1.15亿元、2.39亿元、4.51亿元、6.63亿元、8.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5%、107.83%、88.70%、47.01%、20.97%。 不仅如此,杭银消费金融的资产增速也在大幅下滑。 2019年到2023年,杭银消费金融的总资产分别为156.71亿元、213.55亿元、366.44亿元、414.09亿元、496.39亿元,同比增速为75.17%、36.27%、71.59%、13%、19.87%。 同期公司净资产分别为13.12亿元、19.7亿元
      286评论
      举报
      核心指标增速放缓,杭银消费金融渐露疲态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04

      招银理财被罚850万元,2023年净赚31亿

      图片 文:张斯文 6家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被罚3250万元。 6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了六张罚单,本次被罚的银行理财公司有6家,分别为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以及招银理财,其金额分别为850万、750万、650万、400万、250万、350万。 对于此次罚款,信银理财相关人士称,“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22年及以前年度,恰逢公司成立初期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监管指出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从罚款原因来看,招银理财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信银理财因信息披露不规范、理财业务投后管理勤勉尽职义务履行不到位、单只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债券超过净资产的10%、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的金融资产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平安理财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非标底层资产到期日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到期日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建信理财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中银理财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非标底层资产到期日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到期日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曾对部分机构下发了《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建立规范化、健全化、标准化、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机制。 从罚款金额来看,招银理财被罚金额位列第一,中银理财被罚最少。 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经营范围包括发行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以及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截至2023年底,招银理财注册资本约55.56亿元,招商银行和摩根资产管理分别持有其90%和10%的股权。是业内唯一超过2.5万亿规模的理财机构,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最赚钱的公司。 财报显示,2023年末,招银理财净利润达31.90亿元。而这还是在业绩同比下滑7.89%以后的数据,对于其下滑的原因,
      232评论
      举报
      招银理财被罚850万元,2023年净赚31亿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7-04

      到普惠深处,消费金融的蚂蚁样本

      图片 文:晨曦 2013年,“发展普惠金融”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几年过去,受益于科技技术的发展,普惠金融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这其中,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有益补充者,消费金融公司功不可没。 6月30日,蚂蚁消费金融发布的《2023年ESG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蚂蚁消金利用智能风控科技突破普惠金融服务瓶颈,截至2023年末,已服务超4亿消费者,其中超六成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地区,覆盖用户群体包括制造业工人、建筑业工人、批发零售从业者等众多新市民。 作为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金成立时间虽短,但其已率先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普惠金融,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01     打破瓶颈   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到如今,我国普惠金融已走过接近十一年的历程。 这些年,伴随着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逐渐扩大,但这其中经历的难度不容小觑。 所谓“普惠金融”,就是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 这类人群职业性质不稳定、收入波动大,又缺乏征信、抵押品及担保人,以至于传统金融机构想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存在诸多障碍。 蚂蚁消金则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能风控技术,搭建了人群精准风控体系和场景实时风控体系,实现对场景中海量、小额、分散、高频的消费金融需求进行多维立体、灵活实时、综合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让以往比较难申请到信用卡的用户在确保适当、安全的前提下,也获得了便捷、优惠的消费金融服务。 蚂蚁消金的智能风控有两项“独门技艺”:一是可以根据用户基础画像、收入情况、风险情况,综合考虑稳定性、解释性、风险审慎,对客户进行客户分层,形成对客户由优质到普通的客户分
      143评论
      举报
      到普惠深处,消费金融的蚂蚁样本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6-26

      达安金控旗下安易达小贷微信获客:用户被收取高额砍头息 并被其导流至高利贷平台

      近日,一款名为“小安钱包”的贷款产品时常出现在小编微信朋友圈。 根据其广告首页信息显示,该款产品最高可借20万元,年化利率为6%—24%,实际金额已审批为主,出于好奇,小编尝试在该平台申请借款,但结果令人意外。 在平台的操作下,小编先是被小安钱包推给了A平台,再由A平台推给了B平台,并被收取了贷款金额的10%+499作为手续费。 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小编被导流放款的平台,逾期后期单日罚息竟高达163%。 公开资料显示,小安钱包为达安基因旗下安易达小贷的产品,而达安基因是一家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01     曲折的贷款流程   “先借先用,无需下载APP,不面审,不回访,可分36期还”,这是一款名为小安钱包的贷款平台在微信上的广告宣传语。 根据平台信息显示,小安钱包的助贷机构与资金来源均为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小编点击进入该广告输入手机号并进入下一个界面后,被要求填写了身份证号码、姓名、所在城市、贷款额度,以及支付宝花呗额度、京东白条额度、逾期状态、个人资产等基础信息,便顺路通过了初审,被匹配给了一家名为“湖北壹豆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机构,其产品为鑫众贷。 几分钟后,小编接到来自鑫众贷客服的电话,在其指导下,添加了该客服的企业微信。 在与客服的聊天过程中,小编称因紧急情况需向平台借款10万元,但根据平台线上审授信额度仅为56000万,难解燃眉之急。 对此,客服表示,额度不够可以追加,只需要再填一些基本的信息即可,这些信息包括,贷款人年龄、芝麻分、工作类型、使用过的贷款APP有哪些、有无逾期经历、花呗、白条、微信分付等首页截图。 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客服发给了小编一个二维码,称扫描该二维码下载贷款APP,就能申请借款。 按照客服的要求,小编下载APP后,又被要求注册并填写了一次个人信息,一番折腾下终
      463评论
      举报
      达安金控旗下安易达小贷微信获客:用户被收取高额砍头息 并被其导流至高利贷平台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6-19

      14个月罚款过亿,失速的上海银行慌了?

      图片 文:张斯文   01     14个月,收过亿罚单   近日,上海银行宁波分行被罚185万元。 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限制性领域;代销业务管理不到位;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罚款185万元。 图片 与此同时,时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信贷业务岗客户经理潘立、时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信贷业务岗客户经理宋健、时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信用卡中心市场业务拓展岗客户经理夏燕娜三人因与此事相关,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警告。 事实上,这已是上海银行今年收到的第三张罚单。 6月7日,上海银行刚因“境外机构重大投资事项未经行政许可”,被处罚款80万元。 除此之外,今年4月,上海银行天津分行还因“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被没收违法所得14.90万元,并处罚款50万元。 作为3万亿资产规模的上海银行,近年来收到的罚单并不少。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一年,上海银行收到的罚单金额就高达亿元。 具体来看,2023年4月,上海银行因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等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警告并处罚款983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 同年11月,又因不良贷款余额数据报送存在偏差;漏报贸易融资业务余额EAST数据等32项违法违规事实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2张大罚单,共计被罚1380万元。 12月11日,上海银行南通支行因存贷挂钩、信贷管理不尽职以及表外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三项违法违规事实再次被罚95万元。 12月29日,因存在未按规定提供报表;未根据标的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资金需求发放贷款,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个人贷款贷前调查严重违反审
      315评论
      举报
      14个月罚款过亿,失速的上海银行慌了?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6-19

      量化派上市背后:讲着科技的故事赚着导流放贷的钱 年化利率曾高达60%

      文:卡贝 三次提交上市申请,量化派没有放弃上市的执念。 继2022年6月和2023年2月21日两次申请上市失效后,5月底,量化派再次递交招股书。 从贷款平台转型为电商平台,主营业务虽发生变化,但金融业务基因尤在,这注定其上市之路不会平坦。   01     营销支出减少,客户增速骤跌   量化派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场景化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量化派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数字化营销,二是商品交易赋,其中前者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营销;后者为2021年,量化派基于推荐搜索算法,构建包含统一界面管理运营流程、营销工具、终端用户、商品与服务在内五大模块的专有 AI 能力集成数字技术平台——量星球。 据称,量星球以灵活、可扩展的方式,为各种规模的业务伙伴提供定制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定制化赋能;同时借助通过 API 将量星球连接到业务伙伴系统,可以快速制定出符合特定客户的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显示,若按2023年收入计,量化派在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7,占市场份额的0.5%,与2022年相比减少0.2%。 过去三年,量化派业绩收入逐年增长,从2021年到2023年,量化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51亿、4.75亿和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相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67亿、1.26亿和1.48亿元。 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客户量的不断增加。2021年,量化派客户为214名,2022年飙升至2457名,2023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增长态势,为2529名。 这也就是说,从2022年到2023年,量化派的客户仅增长72名,这与2021年到2022年的增长数量,相差近31倍。 客户数量增长速度大跌,与量化派投入有关。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量化派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与2021年相比少了6000万元。
      402评论
      举报
      量化派上市背后:讲着科技的故事赚着导流放贷的钱 年化利率曾高达60%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