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港股圈

专注态度,独到角度。用心让港股变得简单。

IP属地:未知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8

      巨头领涨

      美股昨日大跌,并未引发A股和港股的恐慌,外资脱钩已经相当明显了,现在决定市场的,就看内资的信心恢复。当然,美股如此强势,这种程度的下跌不足以担忧,但连跌两次,也说明这一段猛冲基本差不多了,进入到新台阶震荡期当中。A股今日的表现不错,沪深两地最大市值同时发力,移动和宁王分别涨3%、4%,也带动了指数上行,只不过港股腾讯独立下跌,稍显奇怪。最大市值股票的表现,无疑又是托市行为,但移动和宁王今年的涨幅相对而言都不算大,是存在着修复的空间的。若移动的股息率跟煤炭石油一样,但业绩稳定性比它们好,估值是站得住的,这种情况,也算是求稳抱团的遗珠了,但还是一样的问题,为什么不买H移动呢?其他板块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北证50的行情今日也很快迎来大跌,弱势反弹不具有持续性。芯片和消费电子行业,虽然势头火热,但目前的美股芯片表现波动较大,没有充分的业绩支撑,想走大牛很难。特朗普上台让一部分人再次谈起了国产替代,但是这几年来,国产替代的预期还不够吗?脱离业绩谈问题没有意义,几个芯片头部公司相比美股的估值也没什么优势了。市场想找增长,但更多是借增长预期炒一波,跟高股息一样,想借高股息炒一波。这种环境下,博弈炒本身就是博弈有热钱,但热钱真没那么多,业绩才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
      153评论
      举报
      巨头领涨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8

      价格战白热化

      昨天基金继续从大型科技公司流出,令道指创历史新高,而所有M7股票均下跌。值得留意的是,罗素2000也冲高回落,看来降息令资金流入小盘股,这种跷跷板逻辑不一定对,最终可能还是取决于科技大盘的表现。假设大型科技公司的财报显示出疲态,令市场预期衰退发生,竞争力不行的小盘股也不会因为降息令业绩变好,只靠降息这因素也很难持续上涨。但就目前而言,Q2财报季应该还是稳建,今天台积电业绩也超预期了,看来走势还是倾向大盘股业绩企稳,纳指调整,9月降息,经济软着陆,炒罗素2000。回到国内,近日有报导称BBA集体退出价格战,大众丰田本田沃尔沃等也跟进。原因也很简单,与国内大多新车厂相比,后者没有几多个有品牌价值,降价太久只会长期破坏它们的品牌价值,何况也打不起来。但当下最大问题在于比亚迪以自身的成本优势以价换量,令其他车企不得不跟随。从上半年销量来看,大多数车企距离实现全年目标,尚有较远距离,即便比亚迪仅完成了45%,大多甚至不到40%,下半年价格战只会更为白热化。在很多新势力至今卖车还亏损下,比亚迪单车盈利仍能在1万以上,打下去赢家还是比亚迪。比亚迪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可能在2025年底才开始出现,随着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匈牙利的生产基地逐步完成,在定价上说不定就会开始激进抢占全球份额,且最重要是不受美国制裁影响。
      304评论
      举报
      价格战白热化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7

      阿里系新加坡公司,低调借壳上市

      2023年,Synagistics(以下简称Synagie)被《海峡时报》评为新加坡增长最快的公司。Synagie是2014年于新加坡成立的东南亚领先的数字商务解决方案平台。其业务简单概括就是给耐克、雅诗兰黛、lululemon等品牌提供物流仓储、产品广告、关键词优化、定价策略等全面的代运营服务。阿里巴巴是Synagie的控股股东,于 2020 年 11 月将其私有化。7月1日,香港汇德收购-Z(7841.HK)在港交所更新了申请文件,计划通过De-SPAC方式收购Synagie。收购完成后,Synagie将实现在港上市。相关股权交割结束后,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将从47.22%降至27.79%,但依旧处于控股股东地位。一家新加坡成立的公司先被中国企业私有化如今又远赴港股上市,作为控股股东的阿里巴巴,显然有自己的考量。一、不性感的商业模式随着东南亚电商经济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又一角逐的战场后,由腾讯投资赞助的Shopee和由阿里投资赞助的Lazada以及字节跳动下的TikTok Shop等平台开始迎来爆炸式增长。Synagie作为这些平台的合作伙伴,也得到快速发展。按2023年的收益计,Synagie在东南亚所有数字商务解决方案平台中排名第二。目前拥有 600 多个品牌合作伙伴,其中超过半数是国际大牌。这些有头有脸的国际大牌,在进入新兴市场时往往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入乡随俗”。为了快速起量,就需要Synagie这个本地人从内容制作到供应链管理,端到端的为自己提供代运营服务。这些代运营公司通常会涉及两项业务,一是面向品牌客户收取服务费的D2B业务,二是向品牌客户购买产品后,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给消费者的D2C业务。这种商业模式一听就很不性感,其销售的产品是从品牌方而非生产源头采购的Synagie,就是个没有成本优势的中间商。财务数据也残忍指出,公司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迫局面。&nbs
      348评论
      举报
      阿里系新加坡公司,低调借壳上市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5

      估值十年新低的山西汾酒

      随着茅台的批价不稳,市场开始感受到了恐慌。如果茅台的需求都撑不住,那么其他白酒的情况可能要更加糟糕。整个白酒板块都进行了一波下杀,茅台市盈率跌到了20倍左右,其余各大知名白酒也都跌到十几倍。白酒无疑又一次到了周期低位区间。其中山西汾酒的估值也是十年新低,上次其动态市盈率跌下20倍PE,还是2013-2014年,股市极度低迷的时候。那时候上证指数跌到才2000点左右。当曾经的价格再次摆在面前时,是否应该抄底山西汾酒?一、清香型龙头汾酒这些年发展的不错,从2017年开始,汾酒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增速基本没有下过20%。        汾酒2021年营收堪堪达到200亿元,2023年就突破了300亿的大关。按照汾酒当前的势头,超过洋河大概率用不了太久,前面就剩茅台和五粮液了。    为什么汾酒这么猛呢?复盘汾酒的发展,其实也随着白酒行业不断沉浮。山西汾酒是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白酒企业。90年代以前,凭借在河南等省外市场长期积攒的良好口碑,汾酒厂产销量多年稳居白酒行业第一。在汾酒的带动下,清香型白酒成为当时的第一大香型品类,市场占比一度达到 70%左右。这是汾酒过去比较高光的时刻。1993年白酒价格放开后,和众多白酒品牌一样,汾酒没看到高端化的优势和趋势,错失良机,94年就被五粮液超越。此外,还遭遇山西假酒案的冲击影响,排名一路下滑,直到进入千禧年后的白酒黄金十年才随着行业上升期开始发展。到了2013年开始限制三公消费,汾酒也陷入了困境。连续4年都没有走出泥潭,开始痛定思痛,决定改头换面。可以说一路走来,汾酒还是相当波折。2017年是汾酒的转折年,在这年汾酒开启了一波直至今都还未消褪的高速增长。2017年2月,汾酒集团与省国资委签订了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按照责任书“权责利统一、对标先进、正向
      4911
      举报
      估值十年新低的山西汾酒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2

      对比就有差距

      美股昨晚大跌,但这样一波涨了这么多,不跌才是奇怪的,谁也不会说轻易转势了,至于A股也是一样,跌成这样反弹个2%,值得高兴吗?今日不跟美股跌,是本分,继续反弹,也合情合理,但是吧,指数涨了0.03%,然后看到银行板块大涨,其余板块如何,自然可以推断。求稳抱团和基金自救趋势交织,但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风气,对于抱团的人来说,现在银行的投资价值比煤炭电力石油高吗?我看未必。而除了银行以外,房地产也大涨,这个样子,确实是对后市不太乐观啊。但是在一片混乱当中,出口数据公布了,增10.7%,可谓是经济亮点,国内的形势如此,未来取得高成长的,必然是全球化的公司。虽然不值得强调,但也能看到比亚迪创年内新高了,市场的投资方向有目共睹。而A股的平淡和港股形成对比,港股没有在低位停留太多,又涨了回来震荡位置,大股票天天回购,跌的时候看起来没起什么作用,一涨就发现弹性十足,因为流通盘都少了一堆。而港股更看美股脸色,既然可以这样无视美股反弹,那就代表中国资产的悲观情绪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扭转,港股代表中国资产,这一逻辑依然成立。
      468评论
      举报
      对比就有差距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1

      当公募抱团瓦解后,基民的新去处

      近年来,ETF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底全球ETF市场规模达到11.6万亿美元,较2022年底增长近22%,去年全球资金净流入近万亿美元。而过去半年里,每周全球各类ETF资金维持净流入的趋势。相比起境外市场,境内市场ETF产品增长更为明显,尤其是境内ETF增长带动其他公募产品份额下跌的结构化现象,市场资金更多选择覆盖面更广的ETF,而非选择主动类公募基金,这是个有意思的趋势。一、3年公募大跌,资金流向ETF据深交所的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底,非货币ETF合计资产为1.84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4971亿元。截止今年7月5日,国内股票型ETF规模合计21,213亿元,非货币ETF仍在高增长,规模较半年前还增长了2,800亿元。其中宽基类产品规模为12,379亿元,行业主题产品规模为 4,741 亿元,跨境产品规模为3,329 元。   根据雪球用户“汤诗语”的统计,混合型基金份额从22年底的40,755亿份缩水至33,751亿份,缩水了7,004亿份。而2022年末时,混合型基金每份的平均净值是1.23元,到今年5月末是1.09元。显然大多数基民都是割肉离场的,这也对应着A股市场流出约8,000亿元资金。2022年末,债基份额总计为38,209亿份,今年5月末则增加到57,080亿份,增长了18,870亿份。而2022年末时,债券型基金每份的平均净值是1.12元,到今年5月末时是1.13元,因此债市起码增加了21,000亿元资金。透过数据来看,这些资金流出混合型基金后,从2023年开始债券和商品ETF的规模扩张明显。除了这两项资产,也有部分资金流向了红利相关的ETF,而货币ETF的规模下滑的比较明显。    资产荒是买债、商品、红利ETF的逻辑之一,过去几年基金的大跌,令得不少基民都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厌恶了,所以现在投资更倾向于
      598评论
      举报
      当公募抱团瓦解后,基民的新去处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10

      [原创]建发国际,还在增长的房企

      6月房企销售表现还算可以,尤其是排名靠前的房企。6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5月增长33%,同比跌幅收窄至22%(1-5月累计下跌42%),其中Top10房企6月销售额同比跌幅收窄至4%,一定程度好于市场预期。往前看,7月和8月的基数更低,同比跌幅可能进一步收敛。根据我们之前的文章《丘栋荣一季度大幅加仓保利发展》的分析,如今的地产在底部区域,可以当做磨底的阶段。如果这个位置楼市销售还不能企稳,会有更多的政策出来托底。不过很难是那种很猛烈的政策,大概率是温和的释放。虽然整体房价还在下跌,但其实房企不需要楼市涨价,只要能够稳住,出现一个较为稳定的交易市场,也就足够了。目前来说,相比房价,房子能够流通起来更为重要。当然,这是建立在房价没有大幅波动的基础上。尤其是以价换量的二手房,表现的比较明显。目前的地产板块更多地还在博弈政策,如果数据稳住向好,那么板块就会从从博弈政策到博弈价值。可以开始关注一些资质不错风险较低的房企。一、逆周期黑马建发国际是少有过去几年都还能保持营收利润皆增长的房企。   建发国际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业务收入占比96.8%,房地产项目遍布中国大陆多个省份的重要城市。同时也覆盖商业运营管理服务(代建)、物业管理、商业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即旗下的建发建发合诚和建发物业。在楼市风声鹤唳的时候,还能有如此表现,这背后当然需要有一个强力的后盾。建发国际是福建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成员企业—建发房产的控股子公司。建发集团连续多年位于福建省企业集团首位,实际控制人为厦门市国资委,这是建发国际背后的靠山。    自2017年以来,建发国际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增长,公司三道红线自 2021 年来维持绿档,有息负债主要来源于大股东借款(存量借款利率 4.53%)和银行借款(存量借款利率 3.0%),无表外负债或前融负债,公司自2
      468评论
      举报
      [原创]建发国际,还在增长的房企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09

      三大新低板块

      原以为中国资本市场今年的剧情是低开高走,咸鱼翻身,现在看来还是太乐观了。半年结束了,上证指数重下3000点,今年一开始的大跌,原来不是蓄力,而是为全年行情定下基调。以上都是玩笑,今年还有一半,中国股市最后全年表现如何尚未可知,如果买了中特估,今年还是牛市行情,但既然有这么多大股票天天新高,指数却不断下探,可想而知中特估岁月静好背后,注定有很多板块负重前行。有几个板块值得拿出来说说,指数还没新低,却已经是N年来的新低了:消费、券商和医药三剑客。过去这几个板块都有过高光时刻,跌了那么久,PE早就下来了,但水往低处流的现象就是没有发生,难道说现在抄底这些板块,是不聪明的行为吗?一、下跌的成因和代表性个股目前,中证医药、中证消费、中证券商,已经创下多年以来的新低。医药指数是10年新低,消费指数则是5年新低,券商是6年新低。多个代表的医药股如药明康德、爱尔生物、东方财富、海天味业、泸州老窖等,都悉数新低。    每个下跌的板块和公司都有自己的基本面和估值因素影响,但它们的共同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基金持股数众多。跌到这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的基金持股市值居然还是名列前茅,然后煤炭石油板块涨了那么多,却还没涨到持股市值前10。银行那么多万亿股才排第六,前五的板块多少都有仓位过重的问题。可见,被基金重仓了就是这些板块表现颓势的核心原因了,基金行业目前陷入死局,跑输大盘,基民不但不底部增资,反倒要撤退,因此进一步加大了赎回卖出力度,否则也不可能这么跌。当中最离谱的还是医药生物板块,目前只有三家市值千亿以上的医药股,恒瑞、迈瑞和药明。整体的利润也不高,总持股市值居然高达2700亿。   食品饮料好歹有五粮液、茅台这种巨头,3000亿持仓也还说得过去。不合常理的高持股,注定了医药指数在这三大新低板块中表现最差。所以说,哪个板块流动市值持股比中,基金
      829评论
      举报
      三大新低板块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09

      上半年跑出超额收益的红利股

      年初至今,美股以英伟达为首的AI科技股领跑全球,而领跑港股的是增长确定性更强的高息股,例如恒生红利ETF(159726),年初至今已涨超21%,于今年2月发行的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也涨超16%。            红利和AI是去年起的两条投资主线,而后视镜看,显然国内AI在去年热炒一把概念后,所谓的AI股是炒的一地鸡毛,与美股AI科技股的差距越来越大。相反,在一开始就频频不被市场看好的红利主线,反而是逻辑越买越顺。            为什么逻辑会越买越顺呢?这是投资范式的改变,也是市场对红利股认知的行为演变。            一、震荡市中的红利股 回看去年时,第一反应当然都是买弹性大的消费/AI股,这都是被赋予高预期的,当大家对收益强预期时,自然没多少人在意高息股的确定性强不强。但随着数月经济数据验证,强预期强现实的预期被扭转。换句话说,当部分资金在AI和消费上亏钱后,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红利股的逻辑,也逐渐接受宏观不是强反弹的事实。            实际上,红利股的投资逻辑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阶段,大多数企业的收入增长也随之放缓,对应着大环境的投资收益和确定性降低。            在这种大环境下,具备抗周期性质的就例如中海油、三大运营商、中国神华、中核电等。商业模式是垄断性质的,需求和竞争都不用太过担心,虽然增速不快,但增长足够稳定,资产负债表健康,每年可支配现金流足够加码股东回报。      &
      804评论
      举报
      上半年跑出超额收益的红利股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07-05

      让利大盘

      A股的悲观气氛依旧,今日仍然是较弱的表现,算上这周,连跌8周。今日大部分股票都反弹了一点,但也能看出来,是各类求稳股在让利大盘,中字头微跌,把资金让给了其他板块,但即使是最强的科创50,在这种让利效应下,也只是涨了1%。情绪上没多大改观,也不要指望就这么一天,求稳股抱团会瓦解,而且发现了没,仍然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一个涨,另一个会跌。而且市场没什么方向,也完全没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像康美医药这种造假放出来的,还能被炒作,市场根本没有往健康化的方向去走。单日这样来一波,过几天难免又还是回到了原先的老套路中。医药、传媒大涨,也不具有代表性,一来无政策利好,二来无业绩,分红也不靠它们,而且民企的大市值今天也跟着中字头跌,很明显看出,今天就是炒小和炒跌得多。港股的走势偏弱,一定程度还是说明,A股还没那么快见底。市场见底的标志是中特估抱团瓦解吗,这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更重要的是市场更意识到民企科技成长的价值,并对分红一视同仁,但不是小盘、垃圾股和超跌的价值。
      636评论
      举报
      让利大盘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