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港股圈

专注态度,独到角度。用心让港股变得简单。

IP属地:未知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20 18:32

      现代汽车偷偷吃肉

      2024年三季度,全球汽车行业剧烈动荡,中国汽车公司的新能源转型大获成功,在中国本土市场国产替代声势浩荡,影响到了全球所有的汽车公司的业绩。这些海外的汽车巨头,即使靠政治力量,在各个大洲砌起保护高墙,力保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不被攻破,也无法挽救集团整体的业绩大降。下滑是惨烈的,而当中的业绩表现还能跑赢行业的,要么是电车公司,要么是基本没有中国市场的汽车公司。丰田的利润看似也大幅下滑,大部分是汇率因素,实际上丰田扣非利润仍保持在40-50亿左右,少输就是赢,业界大哥难以动摇,对比老对手的大众汽车,还是一众豪华德系汽车公司,还是老乡本田日产,丰田的竞争力依然比它们强得多。   但注意到的是,在德日美以外,现代汽车利润没怎么暴跌,因而挤入了前三。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没有完全合并,现代占了34%股权的起亚汽车,2024年Q3获取了15.6亿美元的利润。如果合并计算,现代+起亚的韩系汽车集团,累计利润应该也达到了31亿+的水平,比通用还高,仅次丰田。韩系车一直是不起眼的,被视作日系平替,但事实是,相比日本汽车,韩国汽车虽然历史技术积累不够,但韩国是第二大电池生产国,是全球第二有足够的电动化能力基础的国家。虽然竞争力肯定不如中国,但是韩系汽车现在只剩现代-起亚一家,无需考虑任何国内竞争,心思都是全球化,这又是容易被忽略的优势。可以说,在电动化的背景下,又加上最赚钱的美国汽车市场对非盟友排外的政策,韩国公司也趁机偷偷吃肉。   一、被驱赶的韩系车现代、起亚两个集团都是二战期间开始创业,比起中国汽车行业是有更多的积累,但是,韩国从来没被认可是汽车强国,相比欧美和日本,技术上是落后的,长期只做模仿,高端不行,性能不行,经济性也不如日系。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努力了几十年的韩系车还是看不到德国美国日本的尾灯,起亚资不抵债,韩国政府指令现代收购,因此这两个合为一
      160评论
      举报
      现代汽车偷偷吃肉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9

      Onlyfans:赚钱如喝水

      最近全球知名的成人网站Onlyfans在国内解禁让网友们纷纷震惊,甚至微信都可以直接访问其官网。网友们自发一传十十传百,Onlyfans的名号让网友们躁动不安。依靠一种人类原始的冲动,Onlyfans不仅有各种自发而来的需求和流量,并且一年收入可达惊人的66亿美元,赚钱如喝水一般简单。一、顺应人性的简单生意OnlyFans创建于2016年,位于英国伦敦。到2019年时,依旧还只能算是个小公司。但仅仅几年后,它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成人网站之一。Onlyfans的崛起还得归功于疫情。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线下娱乐行业受挫,为了吃饭,许多从业者被迫转向线上平台,致使OnlyFans的用户量和使用率大幅增长。仅2020年,Onlyfans收入从3亿美元,暴涨632%至22亿美元,2021年收入继续翻倍增长至48亿美元,两年时间就成为全球知名的线上平台。到2023年,Onlyfans的收入已达到66亿美元,超越众多上市公司,同行业巨头P站母公司Aylo的营收只有OnlyFans的一半。这个收入据说高于硅谷所有新兴AI公司收入的总和。而达成这样规模的收入,公司只有42个人。刨去给平台创作者的53亿后,公司净收入13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人就创造了3100万美元的收入。最赚钱的科技公司都远远达不到这种恐怖人效。    再除去各种运营开支后,公司还有6.49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实在令人发指。更令人难受的是,美国的实控人Leonid Radvinsky一年分红就可以拿走约4.7亿美金。Onlyfans也不需要大笔花钱买推广,整体开支不多,都是自主上门的生意,络绎不绝。OnlyFans的用户数在去年增长了6000多万,达到3亿500万人,创作者帐户数量也增加至412万人。平台数据每年都在提升一个量级。看Onlyfans的用户增长这么快,还以为内容的是免费的。实际上OnlyFans上的内
      6,4172
      举报
      Onlyfans:赚钱如喝水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7

      减持太猛

      题材炒作和蓝筹股之间,后者开始逐渐占上风了,虽然今天仍然有资金希望炒作券商延续疯牛火苗,但是,小盘股整体暴跌说明胜负,北证指数跌3%,一堆跌9%的小盘股,而另一边,得益于各种大市值股票的稳定表现,市场看上去还不错。创业板跌得比沪指少看似是小盘行情,其实是宁德时代独自维稳了创业板,而今天的蓝筹行情背后,是400家上涨,4000家下跌,没办法,真正的蓝筹就这么多,美股也是这样,但可想而知,目前的生态,参与者结构,这样的蓝筹行情,就算是健康的,可能很多散户都不喜欢。没有办法,就算告诉大家,像美国人买苹果微软一样买大蓝筹,别乱玩,在中国也亏不了。但A股的大部分股民,却还是无法接受,嫌弃赚不了快钱。而为什么小盘股的炒作开始慢了呢,减持太猛了,不少绩差股大股东都在最近开启减持,想坐庄炒作割指数,都已经很难持续了,甚至交易所出台政策来限制减持速度,可想而知,这背后是多少公司希望借机甩卖,蓝筹股身上不可能出现这种行为。所以只要时间拉长,最后市场还是优质公司长期跑赢,就跟港股目前类似,短期外资内资来了又去,短期波动不小,但是公司的回购一点点积累,减少了市场筹码,所以是慢牛往上走的。目前已经看到,消费数据在牛市一波催化后很好,但是牛市一旦转为不牛了,消费马上又掉下去了,这就跟楼市财富效应一样,都是对等的。有人造牛市就少不了熊市,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365评论
      举报
      减持太猛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6

      Lululemon中国何以超预期

      三季度的中国公司财报普遍表现不佳,消费行业也到了近年来增速最低迷的时刻。但是,消费行业的不景气只是局部的,一些外企在这段时间在中国捞得盆满钵满。沃尔玛旗下的山姆算一个,而高端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也算一个,三季度,lululemon中国仍然维持了33%的增速,并且其体量也不小,接近17亿人民币的收入水平。Lulu增速甩开了大部分国产运动品牌,其中,安踏、李宁,只能维持个位数的增长。在消费降级,消费不振的情况下,lululemon的成绩让人印象深刻,而中国区的强力增长支撑,外加上停滞的北美区的边际改善,新的回购授权计划,lululemon的股价也成功开启一波底部反转,大涨16%+。而同时也能看到中国区的其他外资新鞋服品牌,HOKA、ON,也都在攻城略地,反倒是主打性价比的国产鞋子,没有受益消费下行的趋势。这些新的品牌有望成长为全球性鞋服公司,自然应该多加留意他们的股票。而对于中国区,高价值外资品牌能在中国逆势夺取市场份额背后的原因,则更要有清晰的理解。一、高值品牌的崛起Lululemon这么多年来的经营,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女性运动服装品牌之一,其关键在于其产品的创新性,瑜伽裤本来只是一个小的运动服装品类,但是靠着面料和设计革新,大大颠覆了过去的产品,然后绑定女性她经济和释放自我建立了社交属性,最终变成了一个时尚风潮。   但随着公司年收入逐渐接近100亿美元水平,市值也短暂超过阿迪安踏,仅次于耐克,触摸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增速下滑。2024年,进入了快速的调整期,股价大幅下行。但此次财报中披露的数据,又让大家看到了信心,Q4的指引增速上调到8-10%,增速在回升。其中,中国区36%的增速尤为亮眼,这几乎就是公司的救命稻草,这个增长也是值得研究。   可以看到,中国区Q3的鞋服行业表现是一般的,其中,巨头安踏,
      4942
      举报
      Lululemon中国何以超预期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3

      Roblox:20年不盈利的伪Ai ?

      先声明,在我这只要是增加AI后不能帮助公司带来明显营收效益的都是伪Ai。Roblox(RBLX.US)是一家美股上市的世界最大在线游戏开发平台,今年刚好成立20周年。在2021年元宇宙爆火时期,公司作为概念股炒过一波,但随着元宇宙商业化始终无法落地,业内领军企业Meta都缴械投降下,Roblox股价也应声大跌。现在,Roblox又被不少媒体宣称为AI概念股,具备远大发展前景。业务方面,公司确实在2023年年初就将生成式AI放进了平台,但同属AI概念,Applovin、Palantir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的,反观Roblox,不仅没能在AI的帮助下扭亏为盈,反而成本的增速一天比一天高。要知道,Roblox的用户数量是Play Station的三倍、Switch的三倍、Xbox的两倍,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公司却依然无法盈利,即使借助AI也无济于事。不禁让人疑惑,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公司的盈利?一、宜家效应对自己创作的事物拥有更深感情、更高粘性的认识偏差被称为:宜家效应。这一理念由美国行为经济学家Dan Ariely、Daniel Mochon等人共同提出。之所以以宜家命名,是因为它家的产品通常需要消费者自行组装,完成组装后,消费者会对这些自己亲手组装的家具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更高的评价。   Roblox就是一家受益于宜家效应的全球化游戏平台,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户生成内容(UGC)。在平台上,人们可以体验和创建各种游戏并在线互动,和自行组装家具一样,充分展现动手能力和思维发散,在这里用户即是游戏开发者也是玩家。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平台提供免费的创作引擎和托管服务。创作者不需要本地服务器,可以直接从云端获取游戏资源。此外,得益于Roblox 的平台设定,创作者的游戏可以在 iOS、Android、游戏机、PC 和 VR 上随意切换,跨硬件平台接触用户,而无需为每个
      6,6244
      举报
      Roblox:20年不盈利的伪Ai ?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2

      大消费爆发

      市场似乎形成了新的主线,消费,昨日的小涨,今日的大涨,新的题材成型了。在跟美股的伪Ai股,左右手互倒的金融股,国产替代的芯片股,还有虚幻的华为概念之后,终于又有大A的新特色了。具体而言,消费股,尤其是小消费股爆发,零售股依然,而继续演绎困境反转和博弈的逻辑。在一片大涨中,一直涨停的一鸣食品倒跌,这样的表现,不难看出其博弈成分,包括各大摇摇欲坠的商场股,超市股也密集一片涨停,真的跟基本面没有什么关系,就算是那几个高息的休闲食品股,又开始跑不赢板块了。至于茅台海天等传统消费龙头,走势更是完全不跟行业了。炒题材仍在继续,对于食品饮料这种不景气的板块这样涨,跟光伏有点类似,既然业绩不好越具有反弹空间,理论上之前沉寂了的光伏也可以继续往上。虽然有短期赚钱效应,但是A股的上涨仍是吃力的,港股并没有这样的板块爹狂,事实上,港股通消费股涨幅超过7%的都不多,但是,港股也涨了1.2%,并不比A股差多少,可以说,A股很多大蓝筹,在这个过程中被压制了,相反,港股就算走消费修复,大部分股票也不会差。这不是僵持的游戏。接下来,对于零售消费股,在一段狂热后,可能的路径就是光伏化或者芯片股化,没有基本面呼应,只能等机会再上。大盘的大小盘股仍然在矛盾中,消费板块很难成为救命稻草。
      7361
      举报
      大消费爆发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2

      复星系

      近期不少私有化事件发生,一方面反映融资环境在持续好转,另一方则反映港股资产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好的例子有复星旅文,私有化溢价达95%,虽然离股价高位仍差很远,但考虑到旗下Club Med业绩早已新高,而受其他项目拖累下股价仍没什么表现,所以短期要涨至私有化价格还比较难,这算是诚心价。当然,反面例子也很多,继亚洲水泥后,再有融信服务和利福中国,私有化溢价分别约15%和22%,不用看资产净值也知道会引起全场哗然,可以说这些例子在不断刷新港股烟蒂股的下限。而回到复星系,从财务危机到出现两次私有化,也证明复星融资能力已完全恢复。市场亦有猜测同样跌得很惨的复锐医疗科技会是下一个目标。复锐医疗近90%收入来自医美产品,上半年整体营收和和盈利分别下降1.7%和19%,前者主要在于北美市场销售下降15.7%,其余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实际增长逾10%,而盈利下降幅度更大,在于销售、管理成本等增长更多。仍然,上半年公司推出了三款新产品,且整体订单量创下历史新高,所以公司在半年报上已表明下半年营收和和盈利会比上半年更好。另一方面,北美收入波动,公司表示主要是高利率导致信贷成本上升,影响了客户的购买决定。因此,持续降息有望令北美市场情况好转。公司目前重点发展注射填充业务,以此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今年有一个长效肉毒素在国内获批,在海外则和一间加拿大优质真皮填充剂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能够独家分销旗下产品。保守看今年盈利持平以及30%分红,股息率也可逾5%,而在管线不断出新以及集团助力下,业绩稳定不是大问题,而目前复星持有71%股权,也确实很有私有化的潜力。
      602评论
      举报
      复星系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1

      至少没崩

      大伤士气的高开低走后,今日A股没有杀跌,已经难得,而港股多涨的2个点今天又回吐了一点,但还是守住了20000点。小票题材行情依然火热,不少ai应用题材表现依然火热。但注意到,北证指数跌幅不小,而且多个北证股票有破位迹象,从这点看,小盘股的行情早已不如前面那么强势,仍然是僵持。但是,有些板块表现不错,一个是超市板块,行业表现崩盘已有时日,都在低位,看到同行中有胖东来,山姆,美团在零售赛道的出色表现,似乎都可以蹭上一点,但是吧,蹭,顾名思义,要出业绩是极难的。另一个新高的是食品饮料板块,这个板块受大环境压制已久,但股息率也都不错了,而且一部分公司业绩并不算差,回升是合情合理的,与前面不同,终于不是黑芝麻这类完全业绩逆向的股票领衔板块了。以上两个板块关系密切,都是消费,且都算廉价消费,虽然大环境不好,但悲观的行业的困境反转总是有人愿意博弈的,当然,以上仍然是博弈思维驱动,要真看基本面,一大堆蓝筹股息率增速不输食品饮料的头部公司,但目前也涨不动。A股还是保持这样的状态,牛市不上不下,空有成交。要改变从上至下改变炒小炒差,收割指数的生态,至少像港股一样对利好反应及时敏感,才能走出理想的长期行情。
      736评论
      举报
      至少没崩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10

      寒武纪纳入上证50,指数大收割时代来临

      本周,A股宣布上证50指数权重调整,有了新的纳入标的和调出标的,这原来只是正常的指数编制调整,却让大家发现了一些猫腻,一直莫名其妙上涨的寒武纪纳入了上证50指数。本来这轮牛市炒作绩差题材股,让短线交易者相互pk,互掏口袋,热热市场,吸引存款进入股市也就算了,但这昙花一现的股票也能炒进指数,确实令人发指。寒武纪,作为一个芯片初创企业,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它新产品技术更新信息了。去年管理人员也流失了,公司目前内部问题较为严重。看到公司官网,上一次关于核心芯片产品发布的新闻,在2022年3月,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应有的状态吗?   但偏偏在今年,仍然有资金把寒武纪炒到新高,达到惊人的2200亿市值,要知道,曾经一年利润1000亿的中远海控也不过是这个市值水平,而寒武纪目前的营收过20亿都不容易。成长股可以容忍亏损,但美股Ai股基本都是盈利公司且业绩提升明显。英伟达、smci、applovin、palantir,业绩增长都很惊人,应用得到验证,取得商业成绩,才配得上Ai龙头地位。当然,初创公司在推出核心产品前可以亏损。但问题是,寒武纪不但营收低,亏损也低,财务报表里,研发费用一年也才10亿不到,这怎么支撑一些大产品?吝啬的烧钱,是攒不出什么大招的。   今日的医药股龙头百济神州,亏损状态持续多年,亏损是一年几十亿起步,因为烧这么多才可以瞄准未来海外200亿+的年收入,但市值跟亏损也是挂钩的,至少给1000亿+市值,大家不会觉得不合理。寒武纪的投入规模显然并不支持成为大公司。无论是业绩还是未来业绩都不乐观却能涨,可以被称为庄股。   历史上也不罕见,比如中概股,尚乘数科,一个曾经涨到过4000亿美元市值的庄股,几乎也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市值的中概股,超过了阿里和拼多多。寒武纪与之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庄股嘛,只要盘控得牢,短期
      1,115评论
      举报
      寒武纪纳入上证50,指数大收割时代来临
    • 丫丫港股圈丫丫港股圈
      ·12-09

      利空落地,弹性十足的恒生医药

      在港股近期的回调里,恒生指数回落至20000点下方,恒生科技指数也有明显回调,若从10月8日的高点以来计算,恒生指数回调14%,恒生科技指数回调17%,而在这轮行情里关注度不高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反而是10月8号以来,回调幅度最小的一个行业,也是在近两周内最先止跌反弹的行业。            恒生医药回调幅度小,率先企稳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最简单粗暴的逻辑就是现在的估值还足够便宜;即使医药行业在10月初的大涨行情里涨了30%,但现在行业估值依旧处于历史低位。边际变化上,压制医药行业的主要逻辑都在走出拐点,所以接下来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值得重新关注。 图片 医药行业的压制因素逐渐解除 在今年提到医药、创新药行业,其实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比较反感的,因为之前影响的因素太多了,不仅仅是宏观和行业上的,也有个别公司的爆雷影响着医药投资人的情绪和信心。            那么,第一点最重要的肯定是美元降息周期的延后。在今年初时的预期是6-7月份美联储就会首次降息,而上半年的通胀反复使得最后实际降息的事件较预期推迟了2-3个月。由于当时市场是有提前交易降息时间的,在降息时间推迟后,生物医药行业在4月份创了年内新低。               从恒生医药的领先指标美股的IBB生物科技指数ETF来看,在4月份时IBB创了新低,连带港股的创新药也创了新低。            现在后视镜看,其实降息时间落空对创新药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今年降息是迟早的,美股资金不太会纠结着1-2个月的时间差,主要是
      3,2332
      举报
      利空落地,弹性十足的恒生医药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