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搜索 copy 2
登录
注册
东哥解读电商
电商及新消费领域知名意见领袖,微博、雪球大V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1,365
帖子 · 1,365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28 01:46
大战美团,京东饿了么不同命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最近京东和美团外卖大战如火如荼,毫不手软。与此同时,饿了么的表现很佛系,似乎没有想要加入大战的意向。 刘强东亲自上阵,京东外卖昨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单。 国证国际曾估算,2024年美团外卖日单量约6000万单,同比增长13%。目前美团市占率达到70%。饿了么市占率30%,已经多年没有透露日均订单量数据。根据市占率和日均订单量来看,饿了么的第二的位置可能最先受到冲击。 知情人士表示,内部开会的时候也听到很多骑手反馈,饿了么现在单量确实是非常少。饿了么在华北的京津冀以及华南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在华东订单下滑情况还好。 后续饿了么会出局吗?遭殃的饿了么为什么“躺平吃瓜”,不再反击? 饿了么9年:阿里的千亿沉默成本 沉默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打了9年,耗费百亿元的阿里不愿意再为饿了么赌博。饿了么从阿里最重要的投资,逐渐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张旭豪、康嘉等人因自身订餐不便,萌生创业想法。次年4月饿了么正式成立,主要聚焦上海的高校市场。饿了么开始了融资扩张的道路。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投融资,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美团发展较晚,在2013年正式上线,避开饿了么占优的一二线城市,从低线城市做起,并在第二年接受腾讯投资入股。 2015年外卖大战爆发。饿了么先后完成E轮和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有了资金输血,饿了么脱颖而出。数据显示,2015年12月,饿了么以34.1%稳居第一,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紧随其后。美团选择抱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阿里自然也看上了饿了么的潜力。2016年,阿里联合蚂蚁金服首次对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饿了么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单均运营成本接近盈亏平衡。美团不甘示弱,在年末获得了腾讯的微信一级入口支持。两家的战争也彻底变成
看
243
回复
1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战美团,京东饿了么不同命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23
电商集体告别仅退款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仅退款”时代落幕。 4月22日,据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仅退款”被电商行业“抄作业”,现在又开始了大撤退。“仅退款”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线四年,仅退款远离初衷 “仅退款”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形,可向平台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这种模式模式简化了传统“退货退款”流程,原本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仅退款”2021年最早由拼多多提出,起初是应用在农产品、生鲜产品当中。因为最初农产品的运输容易出现损耗,即便是申请退货退款,运回去的蔬菜、水果也不能二次销售了,整个退货过程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解决农产品和低价值商品的损耗问题。但是随着拼多多品类和用户的扩张,“仅退款”的政策逐渐远离了初衷。 例如,在红河州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某某的案例中,石某某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枇杷,收到后发现部分枇杷损坏。平台客服主动介入,为石某某申请了17元退款,并无需退货。法院判决认为,石某某的行为是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并不构成恶意违约,因此驳回商家要求石某某退款的诉讼请求。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激烈,价格战之后,“仅退款”又成为了电商巨头抄作业的模板。 2023年9月,抖音在商家售后管理规范当中更新了“仅退款”的规则;12月,淘宝新增“仅退款”,同月京东也上线了“仅退款”。2024年1月,快手正式加入仅退款的队伍。至此,“仅退款”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但很快,这项政策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不少羊毛党出现,利用“仅退款”谋利。有平台称被羊毛党薅走1.8亿元。 电商平台们的风向变了。 2024年7月,淘宝开始松绑“仅退款”政策,会根据体验分,对优质店铺减少干预。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综
看
22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电商集体告别仅退款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23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东哥笔记
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东哥笔记175期: “软肋”这个词,我是从疫情中学来的,且深刻的被震撼了一次。 如果中国的软肋是出口,那么美国的软肋是国债吗? 一篇文章不够,我将分上下两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国202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40%(出口占GDP比重近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25%)及美日等发达国家。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3%,创1998年以来新高。 中国制造业贡献了1亿多就业,创造了3.58万亿美元出口,近1万亿美元顺差。出口赚了钱,才有更多的产业投资,有更多的消费。出口带动的就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一旦萎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外贸这个发动机熄火了,那经济算是彻底熄火了。 所以说“出口”就是中国的软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川普笃定把中国的关税加到54%,甚至更高,那么中国一定要认怂求饶的判断依据。这也是墨西哥和越南立马跪地求饶的直接原因。 但川普判断错误的是,即便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但不等于对美国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已远不如七年前了,**国出口的14%,以及所有顺差的30%。具体可见《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一文,有详细数据分析。何况中国的软肋还真未必是出口。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 中国的软肋不是出口,中国真正的软肋是企业家信心。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特别大的困难。虽然GDP增长平稳,但在就业和收入侧,老百姓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以至于居民储蓄率飙升至43.4%,还80%都存了定期,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大家都储蓄了,进而又影响了消费,消费不旺,通缩环境下,企业就更加没有信心投资,导致更多失业。 前天我看东哥电商群里有人发了一个EMBA开学季的PPT总结“民营经济萎缩是导致就业形势紧张的主因”,大概总结了20种民企老板润了,跑了、倒闭了的原因。真是个人才,具体我就不发了。我发了微博
看
5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东哥笔记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18
电商结束刷单时代,淘宝决心“扶优去劣”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刷单,曾是电商行业最大的毒瘤。刷单不创造价值,不仅增加了商家运营成本,还制造虚假评论信息误导消费决策。守规则的商家反而受害,将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即便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一直致力于打击刷单,但依旧屡禁不绝。 但这一次淘宝决心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了。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电商已经有一套通行的评分体系,大多来自20年前淘宝创建的店铺评价体系,且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今年为什么淘宝要再推出“真实体验分”,对评分体系进行重构?新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商家仅靠以前的生存经验不能应对当下的环境。这一次,淘宝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扶优去劣,电商的风向和以前不同了。 刷单失效,电商回归做好产品和服务 进入2025年,不少淘宝天猫商家明显感觉到淘宝对弄虚作假的行为容忍度更低了。 “今年是查得最严的一年,刷几十单全被查到了。做了十几年电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夸张的,”有商家表示。 这颠覆了部分商家的经营惯性。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部分不良商家激进刷单抬高评分,即便是正常经营的商家,也被迫拉入这个怪圈。“不刷可能就生意受损,甚至有新兴平台会鼓励商家把单数刷起来以博取消费者信任”,有商家表示。 在今年,行业终于出现了显著了导向。在真实体验分政策出来后,商家更加了解淘天的风向。也有商家谈道,“今年生意明显比去年好,果然认真做产品、做品质才是出路。” 真实体验分主要围绕着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 核心要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政强调是真实订单,异常账号、虚假订单、低价订单、恶意攻击等异常订单已经没有作用了,会被系统监测到进行剔除。第二是,和之前相比,强化和流量之间的联系。之前是通过服务带来复购带来流量,逻辑上成立,实际操作下来商家投入周期
看
252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电商结束刷单时代,淘宝决心“扶优去劣”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17
美团即时零售何以把京东逼急了?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 摊牌了,京东和美团闪购打起来了。 外卖市场格局会洗牌吗?即时零售市场最终会洗牌吗? 就如一开始东哥在电商的海豚社群里说的:“京东两个月不到干500万单/天,执行力是真牛逼。但整个外卖市场1亿单/天,美团外卖一天8000万单,京东外卖低于2000万单/天之前,对市场格局没有影响。现在的老二饿了么就是一天2000万单,一年还亏近100亿元。外卖市场可以容得下三四五家外卖平台,但老三老四就更不可能赚钱了,早晚会死,所以美团不会在意多一个老三老四。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之所以是美团闪购遥遥领先,完全是得益于外卖市场建立起来的30分钟配送网络和用户购买习惯粘性。外卖格局不变,那么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也变不了。” 很多人看不懂,一个做外卖的,这么就和一个做电商的打起来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六年时间美团早已经从外卖平台转身了中国最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只是以即时零售深入到中产用户日常消费中,以美团闪购为主的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已经超过一些平台的自营电商。尤其是最近加码3C家电品类,触及到了京东最核心的业务,不奇怪今年京东通过外卖来全面狙击美团,这就是王莆中说的“围魏救赵”,而不是真的想做外卖,纯粹是京东自营被美团闪购打急了。 王莆中在社媒发文炮轰京东外卖做的不好,“京东不是第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京东和达达在即时零售方面收效甚微,美团“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随后刘强东变相回应,“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告诉员工要多关注外卖和快递的兄弟在大风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和他说市场,他和你谈道德,刘强东还是熟悉的那一套,当年马老师也没少被这样对待。 美团紧接着就宣布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升级为“24小时新一代购物平台”。美团闪购在2018年已经在平台上线,为什么还要推出独立品牌?美团这一举动的意
看
21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团即时零售何以把京东逼急了?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15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
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2025年中美新一轮关税贸易战要打多久?很多做外贸,尤其是做美国跨境电商的朋友很关心这个问题。 几个月内不会轻易结束 我在一周前的4月9日《我们再次见证历史|东哥笔记》文章中分析过了。 另外用外交发言人在X上转发毛的一段视频观点总结:“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这段霸气视频,在过去的曝光率是很高的,我估计中国网友人均看过不下5次。但是对于谈判桌对面的美国人,应该还是比较新鲜。但肯定能够激发起他们75年前的那段痛苦记忆。 用当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ZX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对朝鲜战争的评价。他在1951年国会听证会上批评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的决策,称其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原以为能够凭借制空权和完全的火力优势,碾压中国,圣诞节前回家过节。没想到和穿草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死磕了两年半,最终又回到了起跑的三八线。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代表美国签署停战协定。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让我感到一种痛苦的失望。” 现在的贸易战情况也一样,美国认为自己的谈判优势很大,大家都应该来跪求美国,且开啥条件都得接受。用川普的原话说,“这些国家都在给我打电话,拍我马屁(kissing my ass),他们迫切地想要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他们说,‘先生,请让我达成一项协议,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愿意做任何事,先生’。” 而从中方的态度和反击力度来看,并没有想法急于达成新的中美贸易协定。且中方策略比较倾向于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给美国“制造痛苦”来争取更优的平等谈判条件。 就关税谈关税还比较好谈,关键是川普的想法很大,类似于乌克兰的“
看
16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4-10
中国商人越挫越勇|东哥笔记
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川普把对中国关税加到了125%,很多人慌了,更怕美国拉着更多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我想说,大家真的想多了。“既然特朗普都不想要铁杆盟友欧盟了,怎么还可能/有能力拉着其它国家和中国搞关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本身不改变中国崛起的一些关键要素,其次贸易战,科技战,反而强化了中国大规模投资短板,比如在科技方面的。有些生意,某些阶段,多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有影响,总体影响不大。何况美国川普打贸易战,不是真的决定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不做贸易了。 美国是3.4亿人,美国之外还有80亿人口。中国大多数的工厂,并不是品牌,主要还是以量为主。如果是品牌,丢了美国市场,影响很大,最优质的市场。如果不是,影响没有那么致命。但如果是依赖单一美国市场,是另外一个情况。 对短期就业的影响,还是要中国整体外贸的大盘情况,是增长还是下降。如果今年对美国市场下降1000-2000亿美元,也就是**国总出口的3-6%之间。但历史上因为金融危机,全球消费需求下滑,导致中国出口下跌3-6%的情况有很多次。比如2009年下跌16%,2015年下跌2.8%,2016年下跌7.7%,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下跌4.6%。但每次下跌之后,是更大的出口反弹,2010年出口增长31.3%,2011年又暴增了20%多! 2025年对美出口可能会下跌不少,但其它市场出口的增长,会弥补美国市场下滑影响,我认为是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中国的重点肯定是要抓出口保就业,而外企要往外转拦不住,只有靠民企一条路,关键时候发现国企靠不住。客观上,这会在各方面极大的有利于改善民企的营商环境。这个时候,民企信心就更可贵了。 我看今天马道长又出现在自己的园区里,虽不如以前形态自由。所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特朗普的上台,外部威胁加大的时候,才需要内部团结。欧盟一盘散沙的时候,也是因为俄乌战争后团结起来。现在美国想甩包袱了,就更团结了
看
34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商人越挫越勇|东哥笔记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3-26
快手的双面:可灵AI带飞股价,Q4电商增速放缓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AI带飞快手股价。 3月25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4年Q4及全年的业绩公告。Q4快手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2024年快手全年总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利润净额177亿元,同比增长72.5%。 此前FactSet曾进行调查预估,快手的Q4营收可能增长9.7%,净利润增6.9%;全年营收增长12%,调整后的净利润增长6.9%。 可以看出除了暴增的全年利润,快手的业绩表现整体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年初至今,快手的股价上涨已经超过30%,主要还是吃到了AI热潮的红利,整个中丐股股价都在回温。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们的提问全部围绕着AI,已经不再对快手的电商进行提问。在AI热潮下,快手被高估了吗?撑起快手基本面的还是短视频及电商业务,快手Q4表现如何? 业绩一览 Q4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 线上营销服务20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58.3%。直播98亿元,同比下降2.0%,占总收入27.8%。Q4合作工会数量增长了30%以上,公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60%以上。其他服务4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13.9%。 销售成本163亿元,同比增长6.5%,占总收入46.0%。销售及营销开支113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总收入32.0%。行政开支8.66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2.4%。研发开支3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9.8%。 经营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利润率为12.1%。期内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经调整EBITDA69亿元,同比增长12.0%。 Q4平均日活跃用户4.01亿,同比增长4.8%。平均月活跃用户7.36亿,同比增长5.0%。总电商G
看
29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快手的双面:可灵AI带飞股价,Q4电商增速放缓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3-22
美团Q4:核心业务稳增,主动进攻AI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3月21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2024年Q4及全年业绩。Q4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20.1%。期内溢利62亿元,同比增长180.7%。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年内溢利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美团的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美团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多线竞争,美团这次能守住吗?同时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宣布主动进攻AI,新故事要怎么讲? 业绩一览 Q4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20.1%。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5.7亿元,同比增长18.9%;经营溢利129.0亿元,经营利润率19.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增长由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补贴减少及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驱动。 新业务收入229.2亿元,同比增长23.5%;经营亏损21.8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16.5个百分点至9.5%。主要因食杂零售业务效率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成本550.4亿元,占收入62.2%,占比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改善。销售及营销开支173.0亿元,占收入19.6%,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反映营销效率提升。研发开支54.2亿元,占收入6.1%,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开支29.4亿元,占收入3.3%,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66.9亿元,同比增长280.7%;经营利润率7.6%,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期内溢利62.2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收入3376亿元,同比增长22.0%。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营溢利524.2亿元,经营利润率20.9%(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新业务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亏损72.7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20.6个百分点至8.3%。 销售成本2,078.1亿元,占收入61.6%,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看
1.04万
回复
3
点赞
27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团Q4:核心业务稳增,主动进攻AI
东哥解读电商
东哥解读电商
·
03-21
京东快递小哥退休后每月5350元退休金,这是一个什么水平?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近日,刘强东罕见地发朋友圈,他表示去年是自己创业20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仅仅快递小哥就有1200多个兄弟退休了。他们都是可以一次性提取数十万的公积金+每个月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医保全覆盖!” 每月5350元的退休金是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三通一达对快递员的社保讳莫如深? 是很高的水平,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成都,工龄37年正处级公务员退休金6079元(2024年数据,不含职业年金与补贴)。 京东物流的同行公司的快递小哥退休回农村后,大部分物流公司未帮助缴纳社保的,大概只能拿一个月150元,一部分按最低标准缴纳的大概一个月能拿到1500-2000元。 唯一为全部快递员缴纳社保的物流公司 外卖员和快递员群体的数量一直很庞大。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包括外卖员、快递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数达8400万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保缴纳情况。 据运联智库公众号估计,约70%的快递员未被社保覆盖,虽然工伤保险基本普及,但养老、医疗、生育和失业保险的落实情况堪忧。 对快递公司来说,缴纳社保一直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因此不缴、少缴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京东物流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为全员快递员缴纳社保的公司。东哥认为,在这一点上京东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表率。 直营模式成本高。京东物流因全直营模式,薪酬支出占比超30%,但员工福利和稳定性显著优于加盟制企业。 加盟制快递公司在社保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三通一达、极兔等加盟制企业,社保覆盖率普遍不足50%,外包员工权益保障较弱。 几家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年税前收入超12万元,而中通、圆通等加盟快递员月均收入仅5000-6000元。 刘强东决定在2007年自建物流的时候,从当当网挖了一个物流总监,也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他曾经向我交流过帮助建立早期物流体系的时候,
看
1,159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京东快递小哥退休后每月5350元退休金,这是一个什么水平?
加载更多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38990255364840","uuid":"3438990255364840","gmtCreate":1488018884754,"gmtModify":1733106011277,"name":"东哥解读电商","pinyin":"dgjddsdonggejiedudianshang","introduction":"电商及新消费领域知名意见领袖,微博、雪球大V","introductionEn":"","signature":"简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2,"status":2,"fanSize":3926,"headSize":4,"tweetSize":1365,"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4,"name":"文化虎","nameTw":"文化虎","represent":"学有所成","factor":"发布3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3条优质帖","iconColor":"8867FB","bgColor":"BDC5FF"},"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7.1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19","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29187518054688,"gmtCreate":1745804807846,"gmtModify":1745806439989,"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大战美团,京东饿了么不同命","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最近京东和美团外卖大战如火如荼,毫不手软。与此同时,饿了么的表现很佛系,似乎没有想要加入大战的意向。 刘强东亲自上阵,京东外卖昨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单。 国证国际曾估算,2024年美团外卖日单量约6000万单,同比增长13%。目前美团市占率达到70%。饿了么市占率30%,已经多年没有透露日均订单量数据。根据市占率和日均订单量来看,饿了么的第二的位置可能最先受到冲击。 知情人士表示,内部开会的时候也听到很多骑手反馈,饿了么现在单量确实是非常少。饿了么在华北的京津冀以及华南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在华东订单下滑情况还好。 后续饿了么会出局吗?遭殃的饿了么为什么“躺平吃瓜”,不再反击? 饿了么9年:阿里的千亿沉默成本 沉默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打了9年,耗费百亿元的阿里不愿意再为饿了么赌博。饿了么从阿里最重要的投资,逐渐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张旭豪、康嘉等人因自身订餐不便,萌生创业想法。次年4月饿了么正式成立,主要聚焦上海的高校市场。饿了么开始了融资扩张的道路。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投融资,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美团发展较晚,在2013年正式上线,避开饿了么占优的一二线城市,从低线城市做起,并在第二年接受腾讯投资入股。 2015年外卖大战爆发。饿了么先后完成E轮和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有了资金输血,饿了么脱颖而出。数据显示,2015年12月,饿了么以34.1%稳居第一,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紧随其后。美团选择抱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阿里自然也看上了饿了么的潜力。2016年,阿里联合蚂蚁金服首次对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饿了么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单均运营成本接近盈亏平衡。美团不甘示弱,在年末获得了腾讯的微信一级入口支持。两家的战争也彻底变成","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最近京东和美团外卖大战如火如荼,毫不手软。与此同时,饿了么的表现很佛系,似乎没有想要加入大战的意向。 刘强东亲自上阵,京东外卖昨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单。 国证国际曾估算,2024年美团外卖日单量约6000万单,同比增长13%。目前美团市占率达到70%。饿了么市占率30%,已经多年没有透露日均订单量数据。根据市占率和日均订单量来看,饿了么的第二的位置可能最先受到冲击。 知情人士表示,内部开会的时候也听到很多骑手反馈,饿了么现在单量确实是非常少。饿了么在华北的京津冀以及华南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在华东订单下滑情况还好。 后续饿了么会出局吗?遭殃的饿了么为什么“躺平吃瓜”,不再反击? 饿了么9年:阿里的千亿沉默成本 沉默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打了9年,耗费百亿元的阿里不愿意再为饿了么赌博。饿了么从阿里最重要的投资,逐渐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张旭豪、康嘉等人因自身订餐不便,萌生创业想法。次年4月饿了么正式成立,主要聚焦上海的高校市场。饿了么开始了融资扩张的道路。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投融资,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美团发展较晚,在2013年正式上线,避开饿了么占优的一二线城市,从低线城市做起,并在第二年接受腾讯投资入股。 2015年外卖大战爆发。饿了么先后完成E轮和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有了资金输血,饿了么脱颖而出。数据显示,2015年12月,饿了么以34.1%稳居第一,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紧随其后。美团选择抱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阿里自然也看上了饿了么的潜力。2016年,阿里联合蚂蚁金服首次对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饿了么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单均运营成本接近盈亏平衡。美团不甘示弱,在年末获得了腾讯的微信一级入口支持。两家的战争也彻底变成","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最近京东和美团外卖大战如火如荼,毫不手软。与此同时,饿了么的表现很佛系,似乎没有想要加入大战的意向。 刘强东亲自上阵,京东外卖昨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单。 国证国际曾估算,2024年美团外卖日单量约6000万单,同比增长13%。目前美团市占率达到70%。饿了么市占率30%,已经多年没有透露日均订单量数据。根据市占率和日均订单量来看,饿了么的第二的位置可能最先受到冲击。 知情人士表示,内部开会的时候也听到很多骑手反馈,饿了么现在单量确实是非常少。饿了么在华北的京津冀以及华南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在华东订单下滑情况还好。 后续饿了么会出局吗?遭殃的饿了么为什么“躺平吃瓜”,不再反击? 饿了么9年:阿里的千亿沉默成本 沉默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打了9年,耗费百亿元的阿里不愿意再为饿了么赌博。饿了么从阿里最重要的投资,逐渐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张旭豪、康嘉等人因自身订餐不便,萌生创业想法。次年4月饿了么正式成立,主要聚焦上海的高校市场。饿了么开始了融资扩张的道路。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投融资,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订餐网站。美团发展较晚,在2013年正式上线,避开饿了么占优的一二线城市,从低线城市做起,并在第二年接受腾讯投资入股。 2015年外卖大战爆发。饿了么先后完成E轮和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有了资金输血,饿了么脱颖而出。数据显示,2015年12月,饿了么以34.1%稳居第一,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紧随其后。美团选择抱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阿里自然也看上了饿了么的潜力。2016年,阿里联合蚂蚁金服首次对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饿了么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单均运营成本接近盈亏平衡。美团不甘示弱,在年末获得了腾讯的微信一级入口支持。两家的战争也彻底变成","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c0201da85a8b2f5e517b6b186678d08","width":"640","height":"38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91875180546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7637438042112,"gmtCreate":1745426863056,"gmtModify":1745429434352,"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电商集体告别仅退款","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仅退款”时代落幕。 4月22日,据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仅退款”被电商行业“抄作业”,现在又开始了大撤退。“仅退款”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线四年,仅退款远离初衷 “仅退款”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形,可向平台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这种模式模式简化了传统“退货退款”流程,原本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仅退款”2021年最早由拼多多提出,起初是应用在农产品、生鲜产品当中。因为最初农产品的运输容易出现损耗,即便是申请退货退款,运回去的蔬菜、水果也不能二次销售了,整个退货过程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解决农产品和低价值商品的损耗问题。但是随着拼多多品类和用户的扩张,“仅退款”的政策逐渐远离了初衷。 例如,在红河州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某某的案例中,石某某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枇杷,收到后发现部分枇杷损坏。平台客服主动介入,为石某某申请了17元退款,并无需退货。法院判决认为,石某某的行为是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并不构成恶意违约,因此驳回商家要求石某某退款的诉讼请求。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激烈,价格战之后,“仅退款”又成为了电商巨头抄作业的模板。 2023年9月,抖音在商家售后管理规范当中更新了“仅退款”的规则;12月,淘宝新增“仅退款”,同月京东也上线了“仅退款”。2024年1月,快手正式加入仅退款的队伍。至此,“仅退款”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但很快,这项政策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不少羊毛党出现,利用“仅退款”谋利。有平台称被羊毛党薅走1.8亿元。 电商平台们的风向变了。 2024年7月,淘宝开始松绑“仅退款”政策,会根据体验分,对优质店铺减少干预。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综","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仅退款”时代落幕。 4月22日,据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仅退款”被电商行业“抄作业”,现在又开始了大撤退。“仅退款”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线四年,仅退款远离初衷 “仅退款”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形,可向平台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这种模式模式简化了传统“退货退款”流程,原本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仅退款”2021年最早由拼多多提出,起初是应用在农产品、生鲜产品当中。因为最初农产品的运输容易出现损耗,即便是申请退货退款,运回去的蔬菜、水果也不能二次销售了,整个退货过程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解决农产品和低价值商品的损耗问题。但是随着拼多多品类和用户的扩张,“仅退款”的政策逐渐远离了初衷。 例如,在红河州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某某的案例中,石某某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枇杷,收到后发现部分枇杷损坏。平台客服主动介入,为石某某申请了17元退款,并无需退货。法院判决认为,石某某的行为是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并不构成恶意违约,因此驳回商家要求石某某退款的诉讼请求。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激烈,价格战之后,“仅退款”又成为了电商巨头抄作业的模板。 2023年9月,抖音在商家售后管理规范当中更新了“仅退款”的规则;12月,淘宝新增“仅退款”,同月京东也上线了“仅退款”。2024年1月,快手正式加入仅退款的队伍。至此,“仅退款”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但很快,这项政策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不少羊毛党出现,利用“仅退款”谋利。有平台称被羊毛党薅走1.8亿元。 电商平台们的风向变了。 2024年7月,淘宝开始松绑“仅退款”政策,会根据体验分,对优质店铺减少干预。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综","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仅退款”时代落幕。 4月22日,据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仅退款”被电商行业“抄作业”,现在又开始了大撤退。“仅退款”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线四年,仅退款远离初衷 “仅退款”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形,可向平台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这种模式模式简化了传统“退货退款”流程,原本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仅退款”2021年最早由拼多多提出,起初是应用在农产品、生鲜产品当中。因为最初农产品的运输容易出现损耗,即便是申请退货退款,运回去的蔬菜、水果也不能二次销售了,整个退货过程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解决农产品和低价值商品的损耗问题。但是随着拼多多品类和用户的扩张,“仅退款”的政策逐渐远离了初衷。 例如,在红河州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某某的案例中,石某某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枇杷,收到后发现部分枇杷损坏。平台客服主动介入,为石某某申请了17元退款,并无需退货。法院判决认为,石某某的行为是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并不构成恶意违约,因此驳回商家要求石某某退款的诉讼请求。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激烈,价格战之后,“仅退款”又成为了电商巨头抄作业的模板。 2023年9月,抖音在商家售后管理规范当中更新了“仅退款”的规则;12月,淘宝新增“仅退款”,同月京东也上线了“仅退款”。2024年1月,快手正式加入仅退款的队伍。至此,“仅退款”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但很快,这项政策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不少羊毛党出现,利用“仅退款”谋利。有平台称被羊毛党薅走1.8亿元。 电商平台们的风向变了。 2024年7月,淘宝开始松绑“仅退款”政策,会根据体验分,对优质店铺减少干预。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综","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f13279d72fc29a8c6bbc5ff7a15db20","width":"640","height":"45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7637438042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7533207593248,"gmtCreate":1745401544034,"gmtModify":1745402323999,"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中国的软肋是什么?|东哥笔记","html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东哥笔记175期: “软肋”这个词,我是从疫情中学来的,且深刻的被震撼了一次。 如果中国的软肋是出口,那么美国的软肋是国债吗? 一篇文章不够,我将分上下两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国202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40%(出口占GDP比重近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25%)及美日等发达国家。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3%,创1998年以来新高。 中国制造业贡献了1亿多就业,创造了3.58万亿美元出口,近1万亿美元顺差。出口赚了钱,才有更多的产业投资,有更多的消费。出口带动的就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一旦萎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外贸这个发动机熄火了,那经济算是彻底熄火了。 所以说“出口”就是中国的软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川普笃定把中国的关税加到54%,甚至更高,那么中国一定要认怂求饶的判断依据。这也是墨西哥和越南立马跪地求饶的直接原因。 但川普判断错误的是,即便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但不等于对美国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已远不如七年前了,**国出口的14%,以及所有顺差的30%。具体可见《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一文,有详细数据分析。何况中国的软肋还真未必是出口。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 中国的软肋不是出口,中国真正的软肋是企业家信心。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特别大的困难。虽然GDP增长平稳,但在就业和收入侧,老百姓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以至于居民储蓄率飙升至43.4%,还80%都存了定期,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大家都储蓄了,进而又影响了消费,消费不旺,通缩环境下,企业就更加没有信心投资,导致更多失业。 前天我看东哥电商群里有人发了一个EMBA开学季的PPT总结“民营经济萎缩是导致就业形势紧张的主因”,大概总结了20种民企老板润了,跑了、倒闭了的原因。真是个人才,具体我就不发了。我发了微博","list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东哥笔记175期: “软肋”这个词,我是从疫情中学来的,且深刻的被震撼了一次。 如果中国的软肋是出口,那么美国的软肋是国债吗? 一篇文章不够,我将分上下两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国202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40%(出口占GDP比重近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25%)及美日等发达国家。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3%,创1998年以来新高。 中国制造业贡献了1亿多就业,创造了3.58万亿美元出口,近1万亿美元顺差。出口赚了钱,才有更多的产业投资,有更多的消费。出口带动的就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一旦萎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外贸这个发动机熄火了,那经济算是彻底熄火了。 所以说“出口”就是中国的软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川普笃定把中国的关税加到54%,甚至更高,那么中国一定要认怂求饶的判断依据。这也是墨西哥和越南立马跪地求饶的直接原因。 但川普判断错误的是,即便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但不等于对美国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已远不如七年前了,**国出口的14%,以及所有顺差的30%。具体可见《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一文,有详细数据分析。何况中国的软肋还真未必是出口。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 中国的软肋不是出口,中国真正的软肋是企业家信心。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特别大的困难。虽然GDP增长平稳,但在就业和收入侧,老百姓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以至于居民储蓄率飙升至43.4%,还80%都存了定期,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大家都储蓄了,进而又影响了消费,消费不旺,通缩环境下,企业就更加没有信心投资,导致更多失业。 前天我看东哥电商群里有人发了一个EMBA开学季的PPT总结“民营经济萎缩是导致就业形势紧张的主因”,大概总结了20种民企老板润了,跑了、倒闭了的原因。真是个人才,具体我就不发了。我发了微博","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东哥笔记175期: “软肋”这个词,我是从疫情中学来的,且深刻的被震撼了一次。 如果中国的软肋是出口,那么美国的软肋是国债吗? 一篇文章不够,我将分上下两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国202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40%(出口占GDP比重近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25%)及美日等发达国家。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3%,创1998年以来新高。 中国制造业贡献了1亿多就业,创造了3.58万亿美元出口,近1万亿美元顺差。出口赚了钱,才有更多的产业投资,有更多的消费。出口带动的就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一旦萎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外贸这个发动机熄火了,那经济算是彻底熄火了。 所以说“出口”就是中国的软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川普笃定把中国的关税加到54%,甚至更高,那么中国一定要认怂求饶的判断依据。这也是墨西哥和越南立马跪地求饶的直接原因。 但川普判断错误的是,即便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但不等于对美国出口是中国的软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已远不如七年前了,**国出口的14%,以及所有顺差的30%。具体可见《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一文,有详细数据分析。何况中国的软肋还真未必是出口。 中国的软肋是什么? 中国的软肋不是出口,中国真正的软肋是企业家信心。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特别大的困难。虽然GDP增长平稳,但在就业和收入侧,老百姓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以至于居民储蓄率飙升至43.4%,还80%都存了定期,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大家都储蓄了,进而又影响了消费,消费不旺,通缩环境下,企业就更加没有信心投资,导致更多失业。 前天我看东哥电商群里有人发了一个EMBA开学季的PPT总结“民营经济萎缩是导致就业形势紧张的主因”,大概总结了20种民企老板润了,跑了、倒闭了的原因。真是个人才,具体我就不发了。我发了微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94cc27d1cb91142a88146554a32dee","width":"640","height":"64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7533207593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5782895206808,"gmtCreate":1744974295855,"gmtModify":1744981562518,"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电商结束刷单时代,淘宝决心“扶优去劣”","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刷单,曾是电商行业最大的毒瘤。刷单不创造价值,不仅增加了商家运营成本,还制造虚假评论信息误导消费决策。守规则的商家反而受害,将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即便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一直致力于打击刷单,但依旧屡禁不绝。 但这一次淘宝决心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了。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电商已经有一套通行的评分体系,大多来自20年前淘宝创建的店铺评价体系,且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今年为什么淘宝要再推出“真实体验分”,对评分体系进行重构?新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商家仅靠以前的生存经验不能应对当下的环境。这一次,淘宝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扶优去劣,电商的风向和以前不同了。 刷单失效,电商回归做好产品和服务 进入2025年,不少淘宝天猫商家明显感觉到淘宝对弄虚作假的行为容忍度更低了。 “今年是查得最严的一年,刷几十单全被查到了。做了十几年电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夸张的,”有商家表示。 这颠覆了部分商家的经营惯性。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部分不良商家激进刷单抬高评分,即便是正常经营的商家,也被迫拉入这个怪圈。“不刷可能就生意受损,甚至有新兴平台会鼓励商家把单数刷起来以博取消费者信任”,有商家表示。 在今年,行业终于出现了显著了导向。在真实体验分政策出来后,商家更加了解淘天的风向。也有商家谈道,“今年生意明显比去年好,果然认真做产品、做品质才是出路。” 真实体验分主要围绕着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 核心要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政强调是真实订单,异常账号、虚假订单、低价订单、恶意攻击等异常订单已经没有作用了,会被系统监测到进行剔除。第二是,和之前相比,强化和流量之间的联系。之前是通过服务带来复购带来流量,逻辑上成立,实际操作下来商家投入周期","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刷单,曾是电商行业最大的毒瘤。刷单不创造价值,不仅增加了商家运营成本,还制造虚假评论信息误导消费决策。守规则的商家反而受害,将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即便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一直致力于打击刷单,但依旧屡禁不绝。 但这一次淘宝决心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了。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电商已经有一套通行的评分体系,大多来自20年前淘宝创建的店铺评价体系,且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今年为什么淘宝要再推出“真实体验分”,对评分体系进行重构?新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商家仅靠以前的生存经验不能应对当下的环境。这一次,淘宝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扶优去劣,电商的风向和以前不同了。 刷单失效,电商回归做好产品和服务 进入2025年,不少淘宝天猫商家明显感觉到淘宝对弄虚作假的行为容忍度更低了。 “今年是查得最严的一年,刷几十单全被查到了。做了十几年电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夸张的,”有商家表示。 这颠覆了部分商家的经营惯性。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部分不良商家激进刷单抬高评分,即便是正常经营的商家,也被迫拉入这个怪圈。“不刷可能就生意受损,甚至有新兴平台会鼓励商家把单数刷起来以博取消费者信任”,有商家表示。 在今年,行业终于出现了显著了导向。在真实体验分政策出来后,商家更加了解淘天的风向。也有商家谈道,“今年生意明显比去年好,果然认真做产品、做品质才是出路。” 真实体验分主要围绕着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 核心要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政强调是真实订单,异常账号、虚假订单、低价订单、恶意攻击等异常订单已经没有作用了,会被系统监测到进行剔除。第二是,和之前相比,强化和流量之间的联系。之前是通过服务带来复购带来流量,逻辑上成立,实际操作下来商家投入周期","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刷单,曾是电商行业最大的毒瘤。刷单不创造价值,不仅增加了商家运营成本,还制造虚假评论信息误导消费决策。守规则的商家反而受害,将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即便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一直致力于打击刷单,但依旧屡禁不绝。 但这一次淘宝决心从根本上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了。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电商已经有一套通行的评分体系,大多来自20年前淘宝创建的店铺评价体系,且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今年为什么淘宝要再推出“真实体验分”,对评分体系进行重构?新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商家仅靠以前的生存经验不能应对当下的环境。这一次,淘宝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扶优去劣,电商的风向和以前不同了。 刷单失效,电商回归做好产品和服务 进入2025年,不少淘宝天猫商家明显感觉到淘宝对弄虚作假的行为容忍度更低了。 “今年是查得最严的一年,刷几十单全被查到了。做了十几年电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夸张的,”有商家表示。 这颠覆了部分商家的经营惯性。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部分不良商家激进刷单抬高评分,即便是正常经营的商家,也被迫拉入这个怪圈。“不刷可能就生意受损,甚至有新兴平台会鼓励商家把单数刷起来以博取消费者信任”,有商家表示。 在今年,行业终于出现了显著了导向。在真实体验分政策出来后,商家更加了解淘天的风向。也有商家谈道,“今年生意明显比去年好,果然认真做产品、做品质才是出路。” 真实体验分主要围绕着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 核心要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政强调是真实订单,异常账号、虚假订单、低价订单、恶意攻击等异常订单已经没有作用了,会被系统监测到进行剔除。第二是,和之前相比,强化和流量之间的联系。之前是通过服务带来复购带来流量,逻辑上成立,实际操作下来商家投入周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bf4bf9264f9b5157317b3d9f3c96220","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57828952068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5486499001056,"gmtCreate":1744888289425,"gmtModify":1744895035726,"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美团即时零售何以把京东逼急了?","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 摊牌了,京东和美团闪购打起来了。 外卖市场格局会洗牌吗?即时零售市场最终会洗牌吗? 就如一开始东哥在电商的海豚社群里说的:“京东两个月不到干500万单/天,执行力是真牛逼。但整个外卖市场1亿单/天,美团外卖一天8000万单,京东外卖低于2000万单/天之前,对市场格局没有影响。现在的老二饿了么就是一天2000万单,一年还亏近100亿元。外卖市场可以容得下三四五家外卖平台,但老三老四就更不可能赚钱了,早晚会死,所以美团不会在意多一个老三老四。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之所以是美团闪购遥遥领先,完全是得益于外卖市场建立起来的30分钟配送网络和用户购买习惯粘性。外卖格局不变,那么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也变不了。” 很多人看不懂,一个做外卖的,这么就和一个做电商的打起来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六年时间美团早已经从外卖平台转身了中国最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只是以即时零售深入到中产用户日常消费中,以美团闪购为主的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已经超过一些平台的自营电商。尤其是最近加码3C家电品类,触及到了京东最核心的业务,不奇怪今年京东通过外卖来全面狙击美团,这就是王莆中说的“围魏救赵”,而不是真的想做外卖,纯粹是京东自营被美团闪购打急了。 王莆中在社媒发文炮轰京东外卖做的不好,“京东不是第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京东和达达在即时零售方面收效甚微,美团“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随后刘强东变相回应,“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告诉员工要多关注外卖和快递的兄弟在大风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和他说市场,他和你谈道德,刘强东还是熟悉的那一套,当年马老师也没少被这样对待。 美团紧接着就宣布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升级为“24小时新一代购物平台”。美团闪购在2018年已经在平台上线,为什么还要推出独立品牌?美团这一举动的意","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 摊牌了,京东和美团闪购打起来了。 外卖市场格局会洗牌吗?即时零售市场最终会洗牌吗? 就如一开始东哥在电商的海豚社群里说的:“京东两个月不到干500万单/天,执行力是真牛逼。但整个外卖市场1亿单/天,美团外卖一天8000万单,京东外卖低于2000万单/天之前,对市场格局没有影响。现在的老二饿了么就是一天2000万单,一年还亏近100亿元。外卖市场可以容得下三四五家外卖平台,但老三老四就更不可能赚钱了,早晚会死,所以美团不会在意多一个老三老四。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之所以是美团闪购遥遥领先,完全是得益于外卖市场建立起来的30分钟配送网络和用户购买习惯粘性。外卖格局不变,那么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也变不了。” 很多人看不懂,一个做外卖的,这么就和一个做电商的打起来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六年时间美团早已经从外卖平台转身了中国最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只是以即时零售深入到中产用户日常消费中,以美团闪购为主的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已经超过一些平台的自营电商。尤其是最近加码3C家电品类,触及到了京东最核心的业务,不奇怪今年京东通过外卖来全面狙击美团,这就是王莆中说的“围魏救赵”,而不是真的想做外卖,纯粹是京东自营被美团闪购打急了。 王莆中在社媒发文炮轰京东外卖做的不好,“京东不是第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京东和达达在即时零售方面收效甚微,美团“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随后刘强东变相回应,“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告诉员工要多关注外卖和快递的兄弟在大风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和他说市场,他和你谈道德,刘强东还是熟悉的那一套,当年马老师也没少被这样对待。 美团紧接着就宣布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升级为“24小时新一代购物平台”。美团闪购在2018年已经在平台上线,为什么还要推出独立品牌?美团这一举动的意","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 摊牌了,京东和美团闪购打起来了。 外卖市场格局会洗牌吗?即时零售市场最终会洗牌吗? 就如一开始东哥在电商的海豚社群里说的:“京东两个月不到干500万单/天,执行力是真牛逼。但整个外卖市场1亿单/天,美团外卖一天8000万单,京东外卖低于2000万单/天之前,对市场格局没有影响。现在的老二饿了么就是一天2000万单,一年还亏近100亿元。外卖市场可以容得下三四五家外卖平台,但老三老四就更不可能赚钱了,早晚会死,所以美团不会在意多一个老三老四。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之所以是美团闪购遥遥领先,完全是得益于外卖市场建立起来的30分钟配送网络和用户购买习惯粘性。外卖格局不变,那么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也变不了。” 很多人看不懂,一个做外卖的,这么就和一个做电商的打起来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六年时间美团早已经从外卖平台转身了中国最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只是以即时零售深入到中产用户日常消费中,以美团闪购为主的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已经超过一些平台的自营电商。尤其是最近加码3C家电品类,触及到了京东最核心的业务,不奇怪今年京东通过外卖来全面狙击美团,这就是王莆中说的“围魏救赵”,而不是真的想做外卖,纯粹是京东自营被美团闪购打急了。 王莆中在社媒发文炮轰京东外卖做的不好,“京东不是第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京东和达达在即时零售方面收效甚微,美团“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随后刘强东变相回应,“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告诉员工要多关注外卖和快递的兄弟在大风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和他说市场,他和你谈道德,刘强东还是熟悉的那一套,当年马老师也没少被这样对待。 美团紧接着就宣布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升级为“24小时新一代购物平台”。美团闪购在2018年已经在平台上线,为什么还要推出独立品牌?美团这一举动的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74fe5a764939c50a1b997b234e9b16b","width":"640","height":"34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54864990010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4679608173424,"gmtCreate":1744713881727,"gmtModify":1744718478313,"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东哥笔记","html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2025年中美新一轮关税贸易战要打多久?很多做外贸,尤其是做美国跨境电商的朋友很关心这个问题。 几个月内不会轻易结束 我在一周前的4月9日《我们再次见证历史|东哥笔记》文章中分析过了。 另外用外交发言人在X上转发毛的一段视频观点总结:“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这段霸气视频,在过去的曝光率是很高的,我估计中国网友人均看过不下5次。但是对于谈判桌对面的美国人,应该还是比较新鲜。但肯定能够激发起他们75年前的那段痛苦记忆。 用当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ZX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对朝鲜战争的评价。他在1951年国会听证会上批评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的决策,称其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原以为能够凭借制空权和完全的火力优势,碾压中国,圣诞节前回家过节。没想到和穿草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死磕了两年半,最终又回到了起跑的三八线。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代表美国签署停战协定。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让我感到一种痛苦的失望。” 现在的贸易战情况也一样,美国认为自己的谈判优势很大,大家都应该来跪求美国,且开啥条件都得接受。用川普的原话说,“这些国家都在给我打电话,拍我马屁(kissing my ass),他们迫切地想要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他们说,‘先生,请让我达成一项协议,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愿意做任何事,先生’。” 而从中方的态度和反击力度来看,并没有想法急于达成新的中美贸易协定。且中方策略比较倾向于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给美国“制造痛苦”来争取更优的平等谈判条件。 就关税谈关税还比较好谈,关键是川普的想法很大,类似于乌克兰的“","list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2025年中美新一轮关税贸易战要打多久?很多做外贸,尤其是做美国跨境电商的朋友很关心这个问题。 几个月内不会轻易结束 我在一周前的4月9日《我们再次见证历史|东哥笔记》文章中分析过了。 另外用外交发言人在X上转发毛的一段视频观点总结:“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这段霸气视频,在过去的曝光率是很高的,我估计中国网友人均看过不下5次。但是对于谈判桌对面的美国人,应该还是比较新鲜。但肯定能够激发起他们75年前的那段痛苦记忆。 用当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ZX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对朝鲜战争的评价。他在1951年国会听证会上批评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的决策,称其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原以为能够凭借制空权和完全的火力优势,碾压中国,圣诞节前回家过节。没想到和穿草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死磕了两年半,最终又回到了起跑的三八线。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代表美国签署停战协定。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让我感到一种痛苦的失望。” 现在的贸易战情况也一样,美国认为自己的谈判优势很大,大家都应该来跪求美国,且开啥条件都得接受。用川普的原话说,“这些国家都在给我打电话,拍我马屁(kissing my ass),他们迫切地想要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他们说,‘先生,请让我达成一项协议,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愿意做任何事,先生’。” 而从中方的态度和反击力度来看,并没有想法急于达成新的中美贸易协定。且中方策略比较倾向于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给美国“制造痛苦”来争取更优的平等谈判条件。 就关税谈关税还比较好谈,关键是川普的想法很大,类似于乌克兰的“","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2025年中美新一轮关税贸易战要打多久?很多做外贸,尤其是做美国跨境电商的朋友很关心这个问题。 几个月内不会轻易结束 我在一周前的4月9日《我们再次见证历史|东哥笔记》文章中分析过了。 另外用外交发言人在X上转发毛的一段视频观点总结:“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这段霸气视频,在过去的曝光率是很高的,我估计中国网友人均看过不下5次。但是对于谈判桌对面的美国人,应该还是比较新鲜。但肯定能够激发起他们75年前的那段痛苦记忆。 用当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ZX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对朝鲜战争的评价。他在1951年国会听证会上批评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的决策,称其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原以为能够凭借制空权和完全的火力优势,碾压中国,圣诞节前回家过节。没想到和穿草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死磕了两年半,最终又回到了起跑的三八线。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代表美国签署停战协定。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让我感到一种痛苦的失望。” 现在的贸易战情况也一样,美国认为自己的谈判优势很大,大家都应该来跪求美国,且开啥条件都得接受。用川普的原话说,“这些国家都在给我打电话,拍我马屁(kissing my ass),他们迫切地想要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他们说,‘先生,请让我达成一项协议,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愿意做任何事,先生’。” 而从中方的态度和反击力度来看,并没有想法急于达成新的中美贸易协定。且中方策略比较倾向于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给美国“制造痛苦”来争取更优的平等谈判条件。 就关税谈关税还比较好谈,关键是川普的想法很大,类似于乌克兰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b97a146d2781d0a3a485d01a2bb7f9b","width":"640","height":"27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46796081734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2924617712008,"gmtCreate":1744280463984,"gmtModify":1744281089234,"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中国商人越挫越勇|东哥笔记","html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川普把对中国关税加到了125%,很多人慌了,更怕美国拉着更多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我想说,大家真的想多了。“既然特朗普都不想要铁杆盟友欧盟了,怎么还可能/有能力拉着其它国家和中国搞关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本身不改变中国崛起的一些关键要素,其次贸易战,科技战,反而强化了中国大规模投资短板,比如在科技方面的。有些生意,某些阶段,多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有影响,总体影响不大。何况美国川普打贸易战,不是真的决定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不做贸易了。 美国是3.4亿人,美国之外还有80亿人口。中国大多数的工厂,并不是品牌,主要还是以量为主。如果是品牌,丢了美国市场,影响很大,最优质的市场。如果不是,影响没有那么致命。但如果是依赖单一美国市场,是另外一个情况。 对短期就业的影响,还是要中国整体外贸的大盘情况,是增长还是下降。如果今年对美国市场下降1000-2000亿美元,也就是**国总出口的3-6%之间。但历史上因为金融危机,全球消费需求下滑,导致中国出口下跌3-6%的情况有很多次。比如2009年下跌16%,2015年下跌2.8%,2016年下跌7.7%,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下跌4.6%。但每次下跌之后,是更大的出口反弹,2010年出口增长31.3%,2011年又暴增了20%多! 2025年对美出口可能会下跌不少,但其它市场出口的增长,会弥补美国市场下滑影响,我认为是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中国的重点肯定是要抓出口保就业,而外企要往外转拦不住,只有靠民企一条路,关键时候发现国企靠不住。客观上,这会在各方面极大的有利于改善民企的营商环境。这个时候,民企信心就更可贵了。 我看今天马道长又出现在自己的园区里,虽不如以前形态自由。所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特朗普的上台,外部威胁加大的时候,才需要内部团结。欧盟一盘散沙的时候,也是因为俄乌战争后团结起来。现在美国想甩包袱了,就更团结了","list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川普把对中国关税加到了125%,很多人慌了,更怕美国拉着更多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我想说,大家真的想多了。“既然特朗普都不想要铁杆盟友欧盟了,怎么还可能/有能力拉着其它国家和中国搞关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本身不改变中国崛起的一些关键要素,其次贸易战,科技战,反而强化了中国大规模投资短板,比如在科技方面的。有些生意,某些阶段,多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有影响,总体影响不大。何况美国川普打贸易战,不是真的决定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不做贸易了。 美国是3.4亿人,美国之外还有80亿人口。中国大多数的工厂,并不是品牌,主要还是以量为主。如果是品牌,丢了美国市场,影响很大,最优质的市场。如果不是,影响没有那么致命。但如果是依赖单一美国市场,是另外一个情况。 对短期就业的影响,还是要中国整体外贸的大盘情况,是增长还是下降。如果今年对美国市场下降1000-2000亿美元,也就是**国总出口的3-6%之间。但历史上因为金融危机,全球消费需求下滑,导致中国出口下跌3-6%的情况有很多次。比如2009年下跌16%,2015年下跌2.8%,2016年下跌7.7%,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下跌4.6%。但每次下跌之后,是更大的出口反弹,2010年出口增长31.3%,2011年又暴增了20%多! 2025年对美出口可能会下跌不少,但其它市场出口的增长,会弥补美国市场下滑影响,我认为是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中国的重点肯定是要抓出口保就业,而外企要往外转拦不住,只有靠民企一条路,关键时候发现国企靠不住。客观上,这会在各方面极大的有利于改善民企的营商环境。这个时候,民企信心就更可贵了。 我看今天马道长又出现在自己的园区里,虽不如以前形态自由。所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特朗普的上台,外部威胁加大的时候,才需要内部团结。欧盟一盘散沙的时候,也是因为俄乌战争后团结起来。现在美国想甩包袱了,就更团结了","text":"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川普把对中国关税加到了125%,很多人慌了,更怕美国拉着更多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我想说,大家真的想多了。“既然特朗普都不想要铁杆盟友欧盟了,怎么还可能/有能力拉着其它国家和中国搞关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本身不改变中国崛起的一些关键要素,其次贸易战,科技战,反而强化了中国大规模投资短板,比如在科技方面的。有些生意,某些阶段,多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有影响,总体影响不大。何况美国川普打贸易战,不是真的决定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不做贸易了。 美国是3.4亿人,美国之外还有80亿人口。中国大多数的工厂,并不是品牌,主要还是以量为主。如果是品牌,丢了美国市场,影响很大,最优质的市场。如果不是,影响没有那么致命。但如果是依赖单一美国市场,是另外一个情况。 对短期就业的影响,还是要中国整体外贸的大盘情况,是增长还是下降。如果今年对美国市场下降1000-2000亿美元,也就是**国总出口的3-6%之间。但历史上因为金融危机,全球消费需求下滑,导致中国出口下跌3-6%的情况有很多次。比如2009年下跌16%,2015年下跌2.8%,2016年下跌7.7%,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下跌4.6%。但每次下跌之后,是更大的出口反弹,2010年出口增长31.3%,2011年又暴增了20%多! 2025年对美出口可能会下跌不少,但其它市场出口的增长,会弥补美国市场下滑影响,我认为是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中国的重点肯定是要抓出口保就业,而外企要往外转拦不住,只有靠民企一条路,关键时候发现国企靠不住。客观上,这会在各方面极大的有利于改善民企的营商环境。这个时候,民企信心就更可贵了。 我看今天马道长又出现在自己的园区里,虽不如以前形态自由。所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特朗普的上台,外部威胁加大的时候,才需要内部团结。欧盟一盘散沙的时候,也是因为俄乌战争后团结起来。现在美国想甩包袱了,就更团结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842fb4be8a04caded1d5d447f1fd55","width":"640","height":"5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2924617712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7608874020960,"gmtCreate":1742991907260,"gmtModify":1742995116625,"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快手的双面:可灵AI带飞股价,Q4电商增速放缓","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AI带飞快手股价。 3月25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4年Q4及全年的业绩公告。Q4快手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2024年快手全年总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利润净额177亿元,同比增长72.5%。 此前FactSet曾进行调查预估,快手的Q4营收可能增长9.7%,净利润增6.9%;全年营收增长12%,调整后的净利润增长6.9%。 可以看出除了暴增的全年利润,快手的业绩表现整体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年初至今,快手的股价上涨已经超过30%,主要还是吃到了AI热潮的红利,整个中丐股股价都在回温。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们的提问全部围绕着AI,已经不再对快手的电商进行提问。在AI热潮下,快手被高估了吗?撑起快手基本面的还是短视频及电商业务,快手Q4表现如何? 业绩一览 Q4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 线上营销服务20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58.3%。直播98亿元,同比下降2.0%,占总收入27.8%。Q4合作工会数量增长了30%以上,公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60%以上。其他服务4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13.9%。 销售成本163亿元,同比增长6.5%,占总收入46.0%。销售及营销开支113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总收入32.0%。行政开支8.66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2.4%。研发开支3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9.8%。 经营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利润率为12.1%。期内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经调整EBITDA69亿元,同比增长12.0%。 Q4平均日活跃用户4.01亿,同比增长4.8%。平均月活跃用户7.36亿,同比增长5.0%。总电商G","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AI带飞快手股价。 3月25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4年Q4及全年的业绩公告。Q4快手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2024年快手全年总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利润净额177亿元,同比增长72.5%。 此前FactSet曾进行调查预估,快手的Q4营收可能增长9.7%,净利润增6.9%;全年营收增长12%,调整后的净利润增长6.9%。 可以看出除了暴增的全年利润,快手的业绩表现整体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年初至今,快手的股价上涨已经超过30%,主要还是吃到了AI热潮的红利,整个中丐股股价都在回温。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们的提问全部围绕着AI,已经不再对快手的电商进行提问。在AI热潮下,快手被高估了吗?撑起快手基本面的还是短视频及电商业务,快手Q4表现如何? 业绩一览 Q4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 线上营销服务20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58.3%。直播98亿元,同比下降2.0%,占总收入27.8%。Q4合作工会数量增长了30%以上,公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60%以上。其他服务4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13.9%。 销售成本163亿元,同比增长6.5%,占总收入46.0%。销售及营销开支113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总收入32.0%。行政开支8.66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2.4%。研发开支3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9.8%。 经营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利润率为12.1%。期内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经调整EBITDA69亿元,同比增长12.0%。 Q4平均日活跃用户4.01亿,同比增长4.8%。平均月活跃用户7.36亿,同比增长5.0%。总电商G","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AI带飞快手股价。 3月25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4年Q4及全年的业绩公告。Q4快手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2024年快手全年总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利润净额177亿元,同比增长72.5%。 此前FactSet曾进行调查预估,快手的Q4营收可能增长9.7%,净利润增6.9%;全年营收增长12%,调整后的净利润增长6.9%。 可以看出除了暴增的全年利润,快手的业绩表现整体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年初至今,快手的股价上涨已经超过30%,主要还是吃到了AI热潮的红利,整个中丐股股价都在回温。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们的提问全部围绕着AI,已经不再对快手的电商进行提问。在AI热潮下,快手被高估了吗?撑起快手基本面的还是短视频及电商业务,快手Q4表现如何? 业绩一览 Q4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8.7%。 线上营销服务20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58.3%。直播98亿元,同比下降2.0%,占总收入27.8%。Q4合作工会数量增长了30%以上,公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60%以上。其他服务4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13.9%。 销售成本163亿元,同比增长6.5%,占总收入46.0%。销售及营销开支113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总收入32.0%。行政开支8.66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2.4%。研发开支3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9.8%。 经营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利润率为12.1%。期内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利润净额47亿元,同比增长7.8%。经调整EBITDA69亿元,同比增长12.0%。 Q4平均日活跃用户4.01亿,同比增长4.8%。平均月活跃用户7.36亿,同比增长5.0%。总电商G","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112a8cc51f118b7b1adcf7f21b043e5","width":"640","height":"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17608874020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6210956349608,"gmtCreate":1742621972726,"gmtModify":1743137748086,"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美团Q4:核心业务稳增,主动进攻AI","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3月21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2024年Q4及全年业绩。Q4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20.1%。期内溢利62亿元,同比增长180.7%。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年内溢利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美团的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美团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多线竞争,美团这次能守住吗?同时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宣布主动进攻AI,新故事要怎么讲? 业绩一览 Q4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20.1%。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5.7亿元,同比增长18.9%;经营溢利129.0亿元,经营利润率19.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增长由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补贴减少及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驱动。 新业务收入229.2亿元,同比增长23.5%;经营亏损21.8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16.5个百分点至9.5%。主要因食杂零售业务效率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成本550.4亿元,占收入62.2%,占比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改善。销售及营销开支173.0亿元,占收入19.6%,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反映营销效率提升。研发开支54.2亿元,占收入6.1%,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开支29.4亿元,占收入3.3%,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66.9亿元,同比增长280.7%;经营利润率7.6%,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期内溢利62.2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收入3376亿元,同比增长22.0%。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营溢利524.2亿元,经营利润率20.9%(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新业务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亏损72.7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20.6个百分点至8.3%。 销售成本2,078.1亿元,占收入61.6%,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3月21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2024年Q4及全年业绩。Q4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20.1%。期内溢利62亿元,同比增长180.7%。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年内溢利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美团的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美团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多线竞争,美团这次能守住吗?同时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宣布主动进攻AI,新故事要怎么讲? 业绩一览 Q4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20.1%。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5.7亿元,同比增长18.9%;经营溢利129.0亿元,经营利润率19.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增长由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补贴减少及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驱动。 新业务收入229.2亿元,同比增长23.5%;经营亏损21.8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16.5个百分点至9.5%。主要因食杂零售业务效率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成本550.4亿元,占收入62.2%,占比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改善。销售及营销开支173.0亿元,占收入19.6%,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反映营销效率提升。研发开支54.2亿元,占收入6.1%,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开支29.4亿元,占收入3.3%,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66.9亿元,同比增长280.7%;经营利润率7.6%,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期内溢利62.2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收入3376亿元,同比增长22.0%。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营溢利524.2亿元,经营利润率20.9%(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新业务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亏损72.7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20.6个百分点至8.3%。 销售成本2,078.1亿元,占收入61.6%,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3月21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2024年Q4及全年业绩。Q4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20.1%。期内溢利62亿元,同比增长180.7%。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年内溢利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美团的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美团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多线竞争,美团这次能守住吗?同时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宣布主动进攻AI,新故事要怎么讲? 业绩一览 Q4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20.1%。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5.7亿元,同比增长18.9%;经营溢利129.0亿元,经营利润率19.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增长由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补贴减少及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驱动。 新业务收入229.2亿元,同比增长23.5%;经营亏损21.8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16.5个百分点至9.5%。主要因食杂零售业务效率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成本550.4亿元,占收入62.2%,占比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改善。销售及营销开支173.0亿元,占收入19.6%,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反映营销效率提升。研发开支54.2亿元,占收入6.1%,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开支29.4亿元,占收入3.3%,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66.9亿元,同比增长280.7%;经营利润率7.6%,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期内溢利62.2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收入3376亿元,同比增长22.0%。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营溢利524.2亿元,经营利润率20.9%(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新业务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亏损72.7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20.6个百分点至8.3%。 销售成本2,078.1亿元,占收入61.6%,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991d498774a051c77bc3429b95f5881","width":"2342","height":"15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27,"commentSize":3,"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162109563496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484","authorId":"10000000000010484","name":"笑猫日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6e720c7d3a4835efa4409feb9b8f38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484","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484"},"content":"美团最近几年经历过绝望窒息的各种卷和生死考验,抖音、京东,,,的无数次PK碰瓷,然后才强大,才终于确定了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能够给市场一个更加确定的成长性预期。","text":"美团最近几年经历过绝望窒息的各种卷和生死考验,抖音、京东,,,的无数次PK碰瓷,然后才强大,才终于确定了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能够给市场一个更加确定的成长性预期。","html":"美团最近几年经历过绝望窒息的各种卷和生死考验,抖音、京东,,,的无数次PK碰瓷,然后才强大,才终于确定了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能够给市场一个更加确定的成长性预期。"}],"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5914168336512,"gmtCreate":1742549890415,"gmtModify":1742550153094,"author":{"id":"3438990255364840","authorId":"3438990255364840","name":"东哥解读电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7457fc43b69435eae1ff3cb5f22f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90255364840","authorIdStr":"3438990255364840"},"themes":[],"title":"京东快递小哥退休后每月5350元退休金,这是一个什么水平?","html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近日,刘强东罕见地发朋友圈,他表示去年是自己创业20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仅仅快递小哥就有1200多个兄弟退休了。他们都是可以一次性提取数十万的公积金+每个月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医保全覆盖!” 每月5350元的退休金是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三通一达对快递员的社保讳莫如深? 是很高的水平,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成都,工龄37年正处级公务员退休金6079元(2024年数据,不含职业年金与补贴)。 京东物流的同行公司的快递小哥退休回农村后,大部分物流公司未帮助缴纳社保的,大概只能拿一个月150元,一部分按最低标准缴纳的大概一个月能拿到1500-2000元。 唯一为全部快递员缴纳社保的物流公司 外卖员和快递员群体的数量一直很庞大。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包括外卖员、快递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数达8400万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保缴纳情况。 据运联智库公众号估计,约70%的快递员未被社保覆盖,虽然工伤保险基本普及,但养老、医疗、生育和失业保险的落实情况堪忧。 对快递公司来说,缴纳社保一直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因此不缴、少缴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京东物流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为全员快递员缴纳社保的公司。东哥认为,在这一点上京东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表率。 直营模式成本高。京东物流因全直营模式,薪酬支出占比超30%,但员工福利和稳定性显著优于加盟制企业。 加盟制快递公司在社保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三通一达、极兔等加盟制企业,社保覆盖率普遍不足50%,外包员工权益保障较弱。 几家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年税前收入超12万元,而中通、圆通等加盟快递员月均收入仅5000-6000元。 刘强东决定在2007年自建物流的时候,从当当网挖了一个物流总监,也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他曾经向我交流过帮助建立早期物流体系的时候,","list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近日,刘强东罕见地发朋友圈,他表示去年是自己创业20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仅仅快递小哥就有1200多个兄弟退休了。他们都是可以一次性提取数十万的公积金+每个月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医保全覆盖!” 每月5350元的退休金是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三通一达对快递员的社保讳莫如深? 是很高的水平,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成都,工龄37年正处级公务员退休金6079元(2024年数据,不含职业年金与补贴)。 京东物流的同行公司的快递小哥退休回农村后,大部分物流公司未帮助缴纳社保的,大概只能拿一个月150元,一部分按最低标准缴纳的大概一个月能拿到1500-2000元。 唯一为全部快递员缴纳社保的物流公司 外卖员和快递员群体的数量一直很庞大。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包括外卖员、快递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数达8400万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保缴纳情况。 据运联智库公众号估计,约70%的快递员未被社保覆盖,虽然工伤保险基本普及,但养老、医疗、生育和失业保险的落实情况堪忧。 对快递公司来说,缴纳社保一直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因此不缴、少缴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京东物流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为全员快递员缴纳社保的公司。东哥认为,在这一点上京东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表率。 直营模式成本高。京东物流因全直营模式,薪酬支出占比超30%,但员工福利和稳定性显著优于加盟制企业。 加盟制快递公司在社保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三通一达、极兔等加盟制企业,社保覆盖率普遍不足50%,外包员工权益保障较弱。 几家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年税前收入超12万元,而中通、圆通等加盟快递员月均收入仅5000-6000元。 刘强东决定在2007年自建物流的时候,从当当网挖了一个物流总监,也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他曾经向我交流过帮助建立早期物流体系的时候,","text":"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近日,刘强东罕见地发朋友圈,他表示去年是自己创业20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仅仅快递小哥就有1200多个兄弟退休了。他们都是可以一次性提取数十万的公积金+每个月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医保全覆盖!” 每月5350元的退休金是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三通一达对快递员的社保讳莫如深? 是很高的水平,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成都,工龄37年正处级公务员退休金6079元(2024年数据,不含职业年金与补贴)。 京东物流的同行公司的快递小哥退休回农村后,大部分物流公司未帮助缴纳社保的,大概只能拿一个月150元,一部分按最低标准缴纳的大概一个月能拿到1500-2000元。 唯一为全部快递员缴纳社保的物流公司 外卖员和快递员群体的数量一直很庞大。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包括外卖员、快递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数达8400万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保缴纳情况。 据运联智库公众号估计,约70%的快递员未被社保覆盖,虽然工伤保险基本普及,但养老、医疗、生育和失业保险的落实情况堪忧。 对快递公司来说,缴纳社保一直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因此不缴、少缴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京东物流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为全员快递员缴纳社保的公司。东哥认为,在这一点上京东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表率。 直营模式成本高。京东物流因全直营模式,薪酬支出占比超30%,但员工福利和稳定性显著优于加盟制企业。 加盟制快递公司在社保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三通一达、极兔等加盟制企业,社保覆盖率普遍不足50%,外包员工权益保障较弱。 几家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年税前收入超12万元,而中通、圆通等加盟快递员月均收入仅5000-6000元。 刘强东决定在2007年自建物流的时候,从当当网挖了一个物流总监,也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他曾经向我交流过帮助建立早期物流体系的时候,","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49a8c4dda12dc27f044e4d5925149f0","width":"640","height":"34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159141683365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5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