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飙车侠
极速飙车侠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1关注
10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极速飙车侠
03-28 10:15
理想宣布开源自研的汽车系统“星环OS”,到底是啥意思? 先来将开源到底是啥,说人话,就是可以开放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修改。 说到这里,得讲讲这个星环OS是什么? 简单来讲,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上一般都是有2套系统,一套叫车辆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汽车安全形式的;一套叫智能空间控制系统,控制语音的。 车辆控制系统,国内大多数车企都用的美国ECM公司的AutoStart,这个系统芯片适配时间长,且存在性能、安全、成本等劣势,每年都要向其缴纳至少千万级别的费用。 理想埋头苦干,开启自研,终于在2024年首次实现了自研操作系统的上车。 星环“OS”开源,就类似于安卓系统向全球开源了系统,小米、vivo、oppo都用的是安卓。现在面向行业开源,一方面说明理想非常有底气,敢于公开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这事到底能不能做成汽车界的安卓,还有待市场检验。 大家怎么看? $理想汽车-W(02015)$
3月第三周销量榜单 第一电动那拿来的图。比亚迪销量仍为第一,但环比回落7%,旗下八大主力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拖累的主要因素。 大众和丰田位列第二和第三,合资车仍然有市场。吉利在几大传统车企中环比增速最高,3月第三周销量2.79万辆,加上银河的销量,合计为3.53万辆,直接到第一了??今年业绩会上吉利表示不会退出燃油车市场,搭载智能驾驶系统后,会不会挤走合资车份额? 特斯拉真是口碑下滑,销量硬挺。话说这个榜单为啥没小米呢? $比亚迪(002594)$ $吉利汽车(00175)$ $小米集团-W(01810)$

  理想汽车:稳健探索纯电深水区,誓夺市场主动权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新车扎堆上市已成为常态,车企们纷纷通过快速推出新车型来回应市场的变化。然而,理想汽车却在这一片喧嚣中保持了难得的“战略定力”。自2024年3月发布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以来,理想汽车并未急于推出更多纯电产品,而是选择用一年多的时间,为纯电车型的进攻铺路。 在这一年多的“空窗期”里,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超充站建设、造车工艺自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理想MEGA作为理想汽车纯电路上的“试金石”,虽然初期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但理想汽车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选择停下来复盘,调整产品策略。 如今,随着纯电系列车型的逐步发布,理想汽车整体的产品节奏正在重新回归正常。理想i8和i6两款纯电SUV的发布,标志着理想汽车正式向纯电深水区发起冲击。这两款车型的发布节奏与理想汽车此前发布L9和L8的节奏较为类似,李想表示,这样的发布节奏不仅能为2025年下半年带来可观的销量增长,还将为明年一季度储备更多订单。 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更是下足了功夫。其最新研发的“端到端+VLM(即视觉语言模型)”智驾系统,将在现有车型、即将焕新的2025款车型以及即将发布的理想i8上搭载。此外,理想汽车还明确了自己在AGI时代的企业定位,要引领VLA(即视觉、语言、行动)大模型开发。这些技术的引入,无疑将大大提升理想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除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提升,理想汽车还在超充站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止到2025年3月10日,理想超充站已累计上线1900座,实现了贯通“七纵三横”高速公路核心路段。到2025年底,理想超充站数量将达到4000座,覆盖国家级高速干线及热门旅游线路。这将为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减少用户的“充电焦虑”。 在造车工艺和自研技术方面,理想汽车同样不遗余力。其自建的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不仅盘活了原有的产能,还为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提供了高质量
  理想汽车:稳健探索纯电深水区,誓夺市场主动权
小米、比亚迪前后脚巨额融资,账上躺那么多钱,为何还要融资? 昨天,小米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配售8亿股份股份,共募集现金425亿港币,创下上市以来最大融资规模。这次募集资金主要还是加速业务的罗帐、研发投入训练自动驾驶算法、优化只能座舱体验,以应对国内外竞品的技术冲击。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完成了一场“闪电配售,明确了325亿港币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和只能座舱研发,以及在匈牙利建设年产15万辆的工厂。 从两家公司公开回应来看,新能源汽车业务要想实现突围,研发投资仍是重点,需要更多的资金抵御市场竞争风险。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002594)$
“垄断协会”要求不能发周榜了 这下好了,想子至发了自己的榜单,这销量还是一如既往的能打 其实很多车企都是受气销量榜单的,比如比亚迪、零跑、小米、小鹏 如果不是榜单排名,很多消费者其实是没有感知的,尤其是零跑 今年理想i8上市后,理想增程+纯电,两条腿并行,但是小米YU7上市后,销量就不知道会不会受影响了?大家怎么看? $理想汽车-W(02015)$ $小米集团-W(01810)$
吉利汽车 2025 年前两月出海布局稳健​ 3 月 24 日,崔东树发布的 2025 年 1-2 月汽车出口数据显示,2 月中国汽车出口 42 万台,同比增长 7%;1-2 月累计出口 97 万台,同比增速 17%。在此形势下,吉利汽车也有自身的发展态势。​ 前两月,吉利汽车出口数据平稳。2 月出口 24,920 辆,1-2 月累计出口 51,713 辆,同比增长 2%。尽管增速低于行业整体的 17%,但鉴于汽车出口受海外政策、供应链等因素影响,且 2024 年吉利海外出口累计销量 414,522 辆,同比增长超 57%,今年前两月的成绩仍体现出其海外布局的稳健。​ 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1-2 月中国出口量 36 万台,同比增长 26%。吉利积极布局海外新能源市场,旗下极氪品牌已进入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右舵版极氪 009 在香港市场连续多月稳居 MPV 销量榜首。2025 年 CES 上,极氪能源发布海外 800V 超快充补能规划,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有望成为吉利新能源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展望 2025 年,吉利在出海方面多管齐下。渠道建设上,吉利品牌已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近 900 家销售及服务网点,2025 年计划新增 300 多个网点,年底网点将超 1100 家,以此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服务便捷性。产品布局上,吉利汽车集团全年目标 271 万辆,其中新能源占 150 万辆。银河、极氪、领克等品牌将推出多款新车型,满足不同海外市场需求。同时,吉利深化海外本地化运营,埃及 BAMC 工厂已于 1 月 15 日投产两款畅销车型,未来产能将达近 30000 台,并实现更多车型本地化组装,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2025 年前两月吉利汽车出海稳扎稳打,凭借后续的渠道、产品及本地化运营规划,有望在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销量与份额。​
吉利淦家阅:不会放弃燃油车,大家怎么看? 吉利24年业绩如期而至,比我前两天AI预测的还要好,营收超过了2400万,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大增 213%,新能源转型之后最好的成绩!彷佛看到了燃油车时代的吉利,彻底扭转颓势、重回发展快车道。 跟其他车企不同的是,吉利未来继续实施“油电并行”的策略。在业绩会上,淦家阅表示,“千里浩瀚”会赋能燃油车,实现“油电平权”,用强产品力拿走合资车的市场份额。 另外还直言,有些车企凑出来智驾方案,拿消费者当试验品,吉利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吉利“千里浩瀚”不仅要做智驾平权,更要做“安全平权”。 吉利两条腿走路,是更稳还是风险?大家如何看? $吉利汽车(00175)$ #吉利汽车发布2024全年业绩#

哪吒汽车遇困境,债转股自救求生机

最近,哪吒汽车的日子不太好过。3月19日下午,哪吒汽车在上海普陀的总部和供应商开了一场沟通会,主题就是“化债”。为啥要开这个会呢?哪吒汽车现在背了一身债,工厂也停摆了,资金链非常紧张。希望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让供应商变为股东,这样既能减轻哪吒的债务负担,也能让供应商有个盼头,说不定哪天哪吒缓过劲儿来,供应商还能从中获益。  其实,哪吒汽车之前也算新势力比较知名的车企。2022年,哪吒U和哪吒V这两款车卖得特别火,哪吒一下子成了造车新势力的“销冠”,比“蔚小理”还厉害。可好景不长,2023年,哪吒汽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可能是管理层的战略失误,比如把太多精力放在一款十几万元的轿跑上,结果丢了家用SUV的市场。这不,现在哪吒汽车的总负债接近百亿,欠供应商的钱占了总负债的近2/3。为了能拿到新的融资,哪吒汽车只能先想办法减轻债务。 除了债务问题,哪吒汽车的员工也受到了影响。从去年11月开始,哪吒汽车就开始优化人员,有的员工主动离职,有的则是被裁掉了。研发部门的员工工资也被降了一半,而且下个月能发多少工资,谁也说不准。不过,哪吒汽车的高管也说了,这不是强制裁员,员工也可以选择继续观望。毕竟现在市场环境不好,找工作也不容易,大家都希望哪吒能挺过去。  哪吒汽车的创始人方运舟在2024年12月给员工写了一封信,承认公司现在遇到了危机,战略、组织、管理都有问题。他还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比如尊重人才、推行全员持股计划、优化组织结构、重塑企业文化等。他还说,哪吒汽车要走向海外,专注做更符合市场期待、毛利率为正的产品。哪吒汽车也给自己定了目标:全力以赴实现IPO,未来2—3年内实现国内外销量各占一半,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不过,现在哪吒汽车的三大工厂已经停摆了,海外业务也受到了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就连车主也受到了影响,车辆质保期内的配件供应
哪吒汽车遇困境,债转股自救求生机
新势力榜单前四位置随时变化! 3月第二周新势力榜单出炉,理想重回第一,零跑飙到第二,小鹏、小米紧随其后 从数量上来看,第一名和第四名就差0.14万辆,数量逐渐缩小,竞争非常激烈 随着理想i8、小鹏焕新版G6/G9上市,小米提拉产能,前四的位置咬的非常紧,随时有可能变化 极氪这销量不知道包含领克不,位居第六,性能车最早其实是极氪001率先上市的,目前还没有形成爆款连锁效应,我倒觉得极氪应该对标小米,销量还能往上提一提;极狐竟然比蔚来卖的好,真是没想到 $理想汽车-W(02015)$ $零跑汽车(09863)$ $小鹏汽车-W(09868)$
吉利24年财报数据预测~ 这两天比亚迪汉上市发布会后,吉利一直 被蛐蛐贴着比亚迪打,没有自己的特色。 明天吉利就发财报了,今天上点科技手段来预测下吉利的24年的财务数据,一起来看看这个路子到底行不行。 我用Deepseek、豆包、kimi分别做了预算。整体来看,营收方面均预测会超过2000亿,实现新高,净利润方面,新能源板块有可能实现盈利。 如果真如AI预测的数据,那我认为吉利这种打法是对的,找准目标,去提升产品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先活下去才有希望留在饭桌上。 $吉利汽车(00175)$
小米今日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和净利双位数增长。手机仍为基盘,虽然为红海市场,24年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最有看点的汽车业务首次纳入财报,上市9个月交付了13.6万台车,营收做到了327亿,规模效应起来后单车亏损同步缩小。今年2月上市的SU7 Ultra,上市3天大定19000辆,锁单10000辆,提前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下半年YU7上市,照这趋势,明年汽车板块估计会实现全面盈利。 另一边,保时捷的数据就有点尴尬了,保时捷1-2月中国销量相比于24年暴跌41%,相比于23年暴跌了59%。SUV主要受理想、问界的冲击,911、Taycan等性能车,主要受小米SU7 Utrla的强力冲击,等小米三期工厂建成,交付量上来之后保时捷可能就只剩下品牌护城河了。 $小米集团-W(01810)$
上周五盘后,理想汽车交出年度成绩单:024年全年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385.4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的96%。全年交付量达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登顶30万级别销量冠军。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现金储备高达1128亿元,这可能也是连续创业者的经验。 讲到这里,周末看了李想参加#夺金2025#的视频,感受颇深。 李想最近参加#夺金2025#时,回应了没有上大学的问题,他直言,热爱可抵万难,要在热爱的是事情中坚持1万小时以上,一定能在所处领域脱颖而出。 理想汽车能走到今天,是李想连续三次成功创业积攒了管理和组织经营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抓住了风口,并全力以赴专注做好一件事。 $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汽车(LI)$
小鹏不执着高端了,谁慌了? 前两个月,小鹏接连新势力单月销冠,股价也从开也迎来大幅攀升。以1月2日为基准日,截至3月13日,港股涨幅已经超过100%,市值超1800亿港元。 这只是小鹏的小胜,要想继续打赢这场比赛,必须持续出爆款。本次发布会,发布的是焕新G6和G9。这回小鹏不仅强调自己的科技长板,也从用户的角度,强调全方位的功能。定价也是非常关键,小鹏G6顶配不到20万,G9起售价也不到25万。市场的反馈也展现了这次的定价的竞争力,新款G6上市7分钟大定5000台。G9在上市45分钟之后,大定也突破了3000台。 看来小鹏不仅完成了对车的升级,何小鹏本人也实现了迭代。 $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特斯拉的“马斯克时刻”或许正在落幕 股价腰斩、车辆被砸,这是马斯克政治豪赌的后遗症吗? 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后,这离不开他的亲密盟友—全球首府马斯拉,他不仅言论表示支持,更砸了“真金白银”。同期的特斯拉也迎来狂欢,股价一度上涨到480美元,市值超过1.5万亿美元。然而,选举胜利似乎让马斯克变得肆无忌惮。开始对他负责的联邦政府进行简单粗暴的人员削减,引发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同时,公开质疑一系列针对欧洲监管机构所发表的气候变化科学,还发表攻击性言论,认为“欧洲的碳排放政策就是对创新的扼杀”,这些言论引发欧洲强烈不满。 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对特斯拉品牌价值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摧毁性的。 3月10日,美股经历“黑色星期一”,特斯拉当天股价暴跌超过15%。马斯克邀请特朗普为特斯拉背书,貌似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在产品策略上,特斯拉也面临这降价以刺激需求,还是坚持利润率的两难选择。 历史总是充满轮回,但这次新能源产业的变革比遗忘任何时候都更加残酷。当传统车企携百年造车底蕴发起反攻,当中国新能源企业以成本优势和技术迭代步步紧逼,特斯拉的“马斯克时刻”或许正在落幕。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于电动化、智能化和新能源革命的马拉松,未到终局。 $特斯拉(TSLA)$ $小米集团-W(01810)$
本田已不见踪影,日系就剩4款了 易车这个榜单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国内新能源车,包括A0级的、轿车和SUV 一眼扫过去,发现本田在榜单上已经找不到了,日系就仅存4款了,排名已经非常靠后,基本都被国产新能源车抢了地盘 从国产新能源车销量来看,前20名吉利和比亚迪都是5款车,甚至已经超过比亚迪,看得出来吉利追的很紧啊 排名第四的是小米SU7,不得不说非常强,真是让其他车企羡慕 Model 3也算是个神话呢,一直被黑,销量仍然坚挺 $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002594)$ $小米集团-W(01810)$
蔚来终于开始大洗牌,还来得及吗?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蔚来已连续数月在新势力月榜单垫底,正当大家在论坛今年蔚来会不会调出榜单时。蔚来终于绝地反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洗牌,同期新势力造车公司经营已转向正轨,蔚来还有未来吗? 前两年的小鹏也经历过这种至暗时刻,但尽管产品失利,小鹏花了两年时间“刮骨疗毒”,整肃供应部门、开掉10个高管,招来王凤英等,换来如今连续数月销量破3万的成绩。零跑汽车虽然看着低调,但其实一直专注在自研降本,又特别会“平替哲学”,2024年卖了29.3万辆车,并在去年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还有理想,Mega失利后,及时稳住止损,内部复盘后决定纯电延后一年发布,但手头现金储备充裕,能够自如的应对市场竞争。 未来现在觉醒,全员推行CBU的经营机制,预计在一季度大规模推行,二季度全面落地。能不能留在榜单上,就看李斌这次的决心有多大了。 $蔚来-SW(09866)$ $理想汽车-W(02015)$ $小鹏汽车-W(09868)$
小米SU7 Ultra首撞,这两天圈子里讨论也是众说纷纭。 有一部分人把车祸与车企产品甚至股价相关联,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 也许有极少部分是车企质量问题,其实本质上,汽车只是工具,造成车祸的主要原因还是与驾驶员直接相关,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是否安全操作?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把800的榔头,是希望质量更好一点,但是有人拿着去犯了事,这能怪榔头吗?50块的榔头也能犯事 所以,我建议加大交通安全普法教育,并对应该对不遵守交通规则,并在网上故意炫耀的人加大教育。 若真是产品的问题,也应该理性给等第三方的调查报告出来,再去谴责也不晚,而不是一味的认为就是车不够结实,对驾驶员的违规操作完全置之不理。 要在这样的舆论环境,我想我们新能源车企不会迎来长远的发展,还如何与国际巨头竞争? $小米集团-W(01810)$

经典谢幕:马自达6与福克斯,燃油时代的两滴眼泪

近日,汽车界迎来了两则令人唏嘘的消息:马自达宣布其经典车型马自达6全球停产,而福特也紧随其后,宣布福克斯车型将在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正式停产。这两款曾风靡一时的燃油车型,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市场的残酷选择,黯然离场。 马自达6,这款自2001年东京车展首次亮相便惊艳四座的中高档轿车,曾以其卓越的操控性能和独特的设计语言,被誉为“东瀛宝马”和“弯道之王”。在那个燃油车为王的时代,马自达6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将马自达品牌推向了全球舞台。其颇具代表性的红色车身,更是一度成为了街头巷尾的常见风景。然而,随着SUV市场的崛起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需求的转变,马自达6的销量逐渐下滑。尽管马自达曾试图通过技术升级和推出新车型来挽回市场,但终究未能抵挡住电动化浪潮的冲击。如今,随着日本本土生产线的关闭和海外工厂的逐步停产,马自达6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福克斯也面临着相似的命运。作为福特旗下的经典车型,福克斯自1998年问世以来,便以其运动操控性能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它曾是欧洲紧凑型轿车市场的标杆,全球销量更是突破百万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福克斯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尤其是近年来,福特将战略重心转向了高利润的越野及性能车型,以及代表未来的电动化车型。这使得福克斯等低利润车型无法支撑高昂的研发投入,最终不得不面临停产的命运。 马自达6和福克斯的停产,不仅仅是两款车型的落幕,更是燃油车时代的一个缩影。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持续跃进,传统燃油车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让车企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参数、变速器换挡逻辑、底盘调校等核心技术,正在被电池能量密度、电机控制算法、智能座舱算力等新技术所取代。这一变革不仅要求车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需要它们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尽管马自达6和福克斯等经典车型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汽车产业的变革步伐从未停歇。新
经典谢幕:马自达6与福克斯,燃油时代的两滴眼泪
关税减免+毛利转正,美国车企也要打价格战? 聚焦美国汽车行业有两则值得关注的消息。 首先是造车新势力Rivian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该季度Rivian首次实现毛利润增长,录得毛利约1.7亿美元。成本端的优化是关键因素,尤其是去年改款上市的R1S和R1T车型,带来了明显的降本效果。这也是Rivian在经历长期亏损后,向正向盈利迈出的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宣布对部分进口汽车产品给予短期关税豁免。根据官方声明,自3月5日起,为期一个月的豁免政策将适用于福特等三大汽车制造商,通过美墨加协定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产品可暂时免除25%的进口关税。此举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企的成本压力,但整体影响仍需观察。   一边是新势力通过成本控制逐步改善盈利结构,一边是传统车企依靠政策争取缓冲空间。对比来看,美国本土车企正在寻找不同路径以平衡成本和盈利压力。   相较之下,国内市场的节奏仍然更为激进。补贴退坡后,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不同市场背景下,各自的解题方式,正逐步拉开差距。  
极氪悬赏500万元打击黑公关和网络水军,车圈“打黑”行动升级 3月6日,极氪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称,将悬赏500万元打击黑公关和网络水军,这是继鸿蒙智行之后,一周内第二家车企加入高额悬赏“打黑”的阵营。极氪在声明中指出,近期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极氪品牌、产品、高管及员工的恶意贬低、诋毁和人身攻击内容,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商誉,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了响应国家“清朗”行动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极氪将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招募专业机构维护企业名誉权,并对网络平台上的商业诋毁、抹黑造谣等违法行为展开全链条处置。同时,极氪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线索和证据,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个人或组织,将给予1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并严格保密其信息。 此前,鸿蒙智行已于3月2日宣布悬赏10万至500万元打击黑公关,车圈内的“打黑”行动正在加速推进。此次极氪的加入,不仅显示了车企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也为行业营造健康舆论环境树立了榜样。 $极氪(ZK)$ $吉利汽车(00175)$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