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_Zang
Peter_Zang
个人简介:公众号:对韭当割生活好难
IP属地:上海
81关注
1271粉丝
2主题
0勋章
avatarPeter_Zang
2020-11-30

我要开始往死了加仓B站了

屁股决定脑袋,持有一部分b站正股及期权,在Q3财报出来,暴涨30%以后又深入思考了下,发现没有卖出的理由,大概说一下我对b站的粗显理解。首先我对B站的属性有几个基本的定义,和主流观点有所区别,很多人对b站的看法是以YOUTUBE为天花板,以优爱腾为对标的二次元长视频平台。在早期18年的时候更是游戏FGO的工具人平台。但是从这次B站20Q3的报表可以看出,小破站的转型之路走的很顺畅,虽然现在15+的PS相当不便宜,但是这家公司的营收是在以公司所期望的,可控的,不破坏社区生态结构的形式在提升优化的。先抛一下B站的Q3财报,三季度亏损11亿,游戏营收12.75亿,占比低于40%,同比增长37%,环比2%。直播会员9.8亿,同比增长116%,环比18%。广告收入5.575亿,同比126%,环比60%。电商4.13亿,同比83%,环比111%。想当初刚上市的时候FGO占比超过了50%营收,主营业务是游戏业务和非游戏业务,7:3。B站Q3月活1.972亿,同比54%,环比14.6%,这个环比增长也是打消了市场对B站Q2疫情期间才增长的顾虑。1)先说营收这块:重点分析下广告,一般来说视频平台的广告基本都是收入大头也是最肥的一块肉,如何吸引金主爸爸以及如何分发广告,如何定价是平台的核心。这也是youtube的广告如此简单暴力的基本逻辑。但是b站他还就偏偏不走这条康庄大道,陈睿最早就提出了B站永远不做贴片广告(如果做的话我相信在不考虑社区氛围的情况下,业绩已经能让现在的B站股价翻倍)推出了花火平台,让UP主和广告商自己谈价钱自己谈合作方式,其结果就是广告投放效率较低,平均客单价下降;带来的是用户对广告接纳程度极高,更多的扶持了底层及腰部创作者。这个模式目前看已经有跑通的迹象,双11期间,可以看到全站都在恰饭,弹幕也清一色的都是“让他恰”,这个我相信是广告商和UP主,乃至观众都乐意看到的。也为
我要开始往死了加仓B站了
avatarPeter_Zang
2020-12-04

消费核心资产,蓝月亮吃相有点感人

截止2020.12.4 晚上八点蓝月亮超额认购48.57倍发行市值大概700亿港币不到,60+PE不看空不看多,估值说明消费龙头的自信自负,低认购倍数说明了市场顾虑(相对),简单的把网上的黑点梳理下:1、蓝月亮于2020年6月底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IPO申请书。从其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反映来看,其线上营收占总收入的47.2%,已经高于线下分销商贡献的收入占比38.7%。 这就存在两大问题,第一,蓝月亮线上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通过降价,折扣销售出去,这些产品除了卖给一部分消费者外,大量流入线下的批发市场,超市。扰乱了原来的线下分销体系,会导致线下经销商经营信心受损,转而代理其他品牌,经营重心开始转移。预计蓝月亮线下销售会进一步下滑。第二,纯线上出生的消费品品牌三只松鼠,已经连续三年毛利下滑,净利润下滑,布局线下开设松鼠投食店,加盟店,日化同业的立白,联合利华也在加码线下大卖场投入。蓝月亮重心转移至线上,有可能线下市场全面失守。2、通过走访线下大卖场:家乐福,沃尔玛,永辉等连锁大卖场,我们可以发现蓝月亮的竞品立白,奥妙,超能,家家宜,威露士都在大肆做推广活动,大卖场都有导购和促销人员进行推荐。而蓝月亮洗衣液基本上无人推荐。蓝月亮的顾客除了老顾客以及忠实的顾客外企,其他消费者都被众多的竞争品牌的导购拦截。蓝月亮销量很难实现增长。翻看蓝月亮近几年的发展史:决裂大卖场(阵地失守),自建月亮小屋(失败告终),浓缩至尊洗衣液推广(失败告终),加码线上投入(由于和线下产品没有区分开,窜货严重,经销商受损严重),今年开始裁撤大卖场促销人员(大卖场阵地彻底交给了竞争对手),网上传闻仍在裁员。如今又陷入了大规模的司法案件中。此时蓝月亮上市,到底是资本选择出逃还是通过上市扭转颓废的经营局势,我们不得而知。3、净利润分别为0.86亿港元、5.54亿港元及10.80亿港元,蓝月亮在营收微增的情况下
消费核心资产,蓝月亮吃相有点感人
avatarPeter_Zang
2020-12-05

半夜刷信条,目送B站新高,展望Q4

半夜睡不着,信条二刷,看到一半,APP弹窗显示B站盘中大涨,进去一看B站达到了历史新高。几天前刚写了一篇分析b站和Q3季报的文章,所以这半夜也不再长篇大论,主要说一下Q4我可能觉得比较具备代表性的催化剂事件,以及上次没有提到的一些其他看法。(贴一张信条的开头,弹幕倒转,是真的会玩)先就这信条这个事情谈谈B站一些新的思路和看法,信条12.4日在b站首映,短短几个小时截止至我准备写文章,已经达到500万播放,弹幕数量14.2万条,评论9400条(而且是收费的),且各类UP非常好心的制作相关解说视频,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烧脑。与此同时,我点开腾讯视频的流浪地球,至今,播放量5.2亿,评论5.7万。顿时觉得b站这种观影文化是真的好。从这里我开始思考,这些内容的一手版权被三大平台所争夺的时候(未来可能还要加上字节和快手),B站是不是无意中干了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视频后市场”。一般观众对剧集或电影内容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会在豆瓣、知乎和B站这三个地方,不会在看片的平台。而b站作为二次创作的肥沃土壤,在逐渐解决版权问题的同时,让那些“5分钟看完”“带你看恐怖片”“主播精彩时刻”等等视频内容被二次加工。三大视频平台目前加起来估计能到千亿美元市值吧,在加上没上市的两家以及直播平台,整个视频行业总得市场规模肯定是万亿人民币往上,假设这个“视频后市场行业”能够达到前者20%的空间,同时B站在里面实现50%以上的市占率,不就是2000亿RMB+的市值了么。以上都是半夜看着b站新高的胡思乱想,现在看看B站Q4有哪些催化剂,年报预期高不高1、B站11月14日做了个2020年度动画大选,涵盖了国产、海外、今年、往年、角色甚至是特摄片。从规模看,之前的几届一比全是小打小闹。这个奖,B站是想融合偶像人气总选模式(类似丝芭影视)和电影节的奖项设置,硬生生要造一个动画圈具有影响力的IP。这个奖一旦具有影响力,
半夜刷信条,目送B站新高,展望Q4
avatarPeter_Zang
2020-05-21

美团只有商家

2020年,全球遭遇了新冠病毒影响,导致大批人口失业,还有的人即使没失业也遭遇了减薪,然而外卖行业却逆势增长,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外卖骑手的数量就暴增58万人——其中,美团新增骑手33.6万人。美团作为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商,一直致力于打造“food+platform”的模式,但是美团作为综合生活服务平台,经常进行“**”的业务扩张——打车、买菜以及最近的充电宝,这些业务是否能成为美团市值翻倍的驱动力?这点得从美团的基因开始讨论。 美团从2018年在港股上市以来,股价一路向好,现在市场也给与了美团可媲美当年亚马逊的超高300倍PE估值。美团从成立至今,给出了“三年两倍、五年三倍、十年十倍”的优秀答卷,年复合增长率25%。从最早的团购,到外卖,再到酒旅以及其他新业务,美团的成功业务几乎都能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竞争者,其“模仿”并超越的能力已经被市场所肯定。 美团的收入与利润主要来自于其外卖业务与到店酒旅业务,前者是美团营收的基本盘,后者是其核心现金牛。外卖业务在2019年贡献了548亿营收,102亿毛利;到店酒旅贡献了223亿营收,197亿毛利。 2018年10月,美团重新调整其组织架构,设立了两个平台、两个事业群以及两个独立事业部,将技术分为了用户平台与LBS平台,由美团老将王慧文主管。业务分为了到店与到家两类。 (一) 美团基本盘——外卖是如何支撑起生态的 外卖业务本质是“消费者、骑手、商家”三者间的价值认知匹配,科技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于三者。 从目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外卖市场的增速极快,且市场天花板也极高,2010年-2019年CAGR为11.4%。预计到2024年,外卖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到17631亿元,大约达到25%的市场渗透率。且美团外卖目前已经达到了约65%的市场占有率。 经过测算,外卖骑手的单票配送成本大约为6.84元/单,其中用户支付其中4.3元,骑手
美团只有商家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6

我信跟谁学的理念,但我还是选择做空

跟谁学(NYSE:GSX):自从MW等数家机构作空跟谁学之后,直到6.16,多头和空头已经处于短兵相接的阶段了,不知道拉爆了多少空头。$跟谁学(GSX)$ 在疫情期间,跟谁学的营收增速高的的确让人头皮发麻,毕竟我们视野中大部分看到的几家曝光度都差不多,从正常人的思维去思考,这不符合逻辑。 这里多提一下跟谁学的商业模式,主推在线双师大班课,主打名师,客单价较高,一对老师对的学生少则上千多则上万。这套模式带来的就是极高的人效比以及远超行业的毛利率。 跟谁学的招股书已经说明了,双师大班模式中聚集大量流量的名师,是来自第三方,并且这些名师与跟谁学其实并非雇佣关系,GSX所充当的只是经纪人的角色。这或许就是跟谁学能够大幅盈利的原因,毕竟抛开可能利用关联方降低获客成本的问题,名师自带的流量也能够平摊获客成本。 也就是那么高的营收增速,吸引到了市场空头的注意力。从最早的作空报告开始,大部分空头基本就是瞄着几个点:机器人刷单、计入虚增收入还有短期投资、增值税过高、买楼等等问题。在知乎上也有大量的实例,显示出跟谁学的确是有机器人刷单的问题的,但是这是老师个人行为还是公司层面的造假其实还不能给定论。而且除了这些资本无情的空头基金,我相信新东方、好未来这些同行也想着让跟谁学赶紧倒台,这种竞争对手放着太危险。 跟谁学对于空头提出的几个点也做出了数次回应:针对浑水,香橼,灰熊等机构报告中变态IP的问题,都是用了“切课”这一套说辞,说作空机构不懂教育业务逻辑,但是后续浑水又发了一篇报道回应,剔除了开课前后五分钟,依旧发现有IP脉冲的现象,GSX没有再次回应。这说明,GSX内部老师或者公司层面大概率是存在刷单现象的,但是具体量多少不好说,因为作空机构也可能作假。 也有很多人吐槽灰熊的报告逻
我信跟谁学的理念,但我还是选择做空
avatarPeter_Zang
2020-05-21

中芯国际,逃不开这场赌命的竞赛

中芯国际在2020年开初在一系列超预期的数据和利好之下,其港股来到了千亿市值,已然一个航母级企业。作为科技产业的“心脏”,半导体在科技经济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芯国际已经举起了“中国芯”的大旗,逐步成为华为的难兄难弟,被国家意识绑上“贼船“,成为了民族自强复兴浪潮中的启明星。 中芯国际基本情况: 先解释一下中芯国际的主要业务,半导体按产业链分为材料、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应用几个方向,其中制造产业由于对资金以及研发能力的要求极高目前全球只有极个别公司具备能力开展,比如台积电、三星、格罗方德、英特尔、联电以及中芯国际等。 中芯国际最早由张汝京(背景可自己百度,中国大陆半导体教父,其另一家创立的新昇今年也已经上市:沪硅产业,目前在青岛落地芯恩半导体,推崇CIDM半导体发展模式)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落地浦东,从2000年发展至今,经历过与台积电的官司、盈利压力、资金难题、人事边动、股权风波,最终成长为支撑上海半导体、长三角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支点,整个过程极度曲折,但从结果来看,中芯国际目前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一步步力争成为国际先进半导体企业。 上表是2019年的预测数据,中芯国际1Q20最终实现收入9.05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环比增长7.8%,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毛利率25.8%,同比提升7.6%,环比提升2.0%,一季度业绩是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从技术上,中芯国际大概距离台积电3代工艺,大约10年的差距。中芯国际的基本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起步艰难,发展迅速,能够看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希望。 关于中芯国际的思考: 我觉得现在的中芯国际,从资本的支持以及国家对他的期望来看,可能这家公司的属性更偏向于“中石油”,中石油的定位是“国家能源安全”,而中芯国际的定位我觉得是“国家信息安全”。 最近市场涨的特别好的,基本聚焦在光刻胶,集成电路,半导体以及元件。核心逻辑基本也就
中芯国际,逃不开这场赌命的竞赛
avatarPeter_Zang
2021-01-21

光伏新能源/b站蔚来玛特泡的性价比还高么?

回顾2020年,因为全球大放水,疫情带来的全球暴跌成了股市黄金坑,一年的复苏让股市中各个赛道和企业的估值走向了一九分布。纵观过去一年赚到钱的人,往往离不开四个关键词:抱团,疫情,成长以及预期。抱团,疫情不论是抱团还是疫情,都已经在a股演绎的淋漓尽致,走出了神一般的白酒和光伏/新能源赛道以及20年第一个10倍股英科医疗,整个上半年都是核心资产和疫情收益股不断走强,中小市值由于业绩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等各种原因估值一塌糊涂。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散户变少,基民变多。下半年则是抱团的极致演绎,我个人下半年完全没有参与白酒等抱团赛道,重仓了低估值的几家企业,a股账户被锤的很惨,最近才回了血。a股我也没有买光伏,新能源。原因倒也不是我不看好,而是我完全没想到机构能够把预期往后推那么远。导致全年唯一下手的一只新能源股票是美股的蔚来汽车(困境反转的基础上也是我新势力三傻最看好的一家,买的逻辑是10年后市占率),150亿美元市值上车,预期10年10倍,却在短短半年时间,翻了5倍。蔚来下车之后,时间来到了11月,我花了半个多月时间也没有找到一家能够让我下决心重仓的股票……直到b站的三季报和马保国的出现。成长,预期这里我还是需要感谢中国,在整个2020年,放眼全球资产,大部分能够实现困境反转已经是不错。反观中国,互联网各个行业在疫情期间的短期增长变成了长期的留存,加速了各个行业的数字化。重仓的三家企业在下半年开始的成长令人发指,甚至让人感觉越涨越便宜。11月重仓b站,2个月3倍。12月futu,老虎,一个月2倍。这种同比近三位数,环比两位数的季报丢出来,就是给了人能够无限增长的预期。在不及预期的季报出现前你没有办法去证伪,只能看着市场不断的给他们越来越高的预期,不断的把股价往上推。这就充分体现了反身性原则,在没有人能证伪的情况下,不停换手推高估值,低抛高吸的情况成为常态。不论是b站还是两个券商都仿佛是
光伏新能源/b站蔚来玛特泡的性价比还高么?
avatarPeter_Zang
2020-06-08

达达破发了,还能看么

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DADA.NASDAQ)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交易。首日收盘价报收15.99美元/股,下跌0.06%,跌破发行价16.00美元/股达达集团包括了两部分的业务:达达快送(DadaNow)和京东到家。达达快送是一个开放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京东到家则是一个本地的商家零售平台。$达达集团(DADA)$ 达达快送是开放式本地众包物流平台。简单解释一下这几个定语:开放式指可以接第三方订单,本地就是同城配送,众包就是公司负责向骑手分发订单,骑手并不算员工。 京东到家则是我们之前更常说的O2O模式,把超市搬到线上,把货物交到消费者手上。 值得一提的是达达的股东结构,达达最大的股东是京东(JD.O),持股比例(稀释前)达到51.4%。沃尔玛(WMT.N)持股10.8%。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和DST分别持有11.4%、9.4%的股份。达达的创始人蒯佳祺持有8.9%的股份,仅为第五大股东,可以说达达的基因就是物流+零售。 达达基本情况 达达集团是由达达快送并购京东到家最终形成的,京东到家的业务拓展为达达快送输送更多配送需求,订单量和订单密度越大,越能放大达达的网络效应,进而吸引更多骑士加入,充沛平台运力,优化履约体验;达达快送履约体验的提升,会加快线下商家的商品流通,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促成京东到家吸引更多零售商和品牌商加入,消费者可购买更多品类、更加优质的商品,增加用户下单意愿和黏性,形成规模扩大、订单增多的结果。 简单的概括:达达快送需要有业务去放大其网络效应,京东到家需要有运输网络去提升其履约体验,提高GMV总量及效率比。 2019年,达达的收入为31.0亿元,同比增长了61.3%。2020年一季度的收入为11.0亿元,同比增长了108.9%。
达达破发了,还能看么
avatarPeter_Zang
2020-06-30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8
$達達集團(DADA)$一觉起来达达飞了,大概率就是因为北京疫情的原因了。。。延续一季度的高增长,估计能看到60亿美元市值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7
$達達集團(DADA)$北京疫情是不是大利好啊。。。菜市场整顿,带动超市配送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8
$拼多多(PDD)$拼夕夕变拼爹爹了[捂脸] [捂脸] [捂脸]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2

德赛西威,智能网联车风口下的亲儿子

德赛西威,智能网联车年代国内转型最为成功的汽车Tier1供应商,过去两个月内实现了股价翻倍。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逻辑,觉得无论是车联网、还是自动驾驶,都还远远没有到普及的阶段,为什么能涨那么多?这波股价上升真的能有业绩去做支撑么?$德赛西威(002920)$$宁德时代(300750)$ 德赛西威的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块,比较核心的业务有自动泊车、L3级别自动驾驶MDC、一众ADAS产品、360环视、T-box等。在过去几年间,德赛西威在智能网联车领域拿下了众多主机厂的订单,甚至有些自负,有汽车从业人员反应,作为Tier1,德赛西威表现得太过于强势,在国内智能网联车领域,地位堪比博世,导致了不少主机厂对他不是很满意。 德赛现在的客户群体涵盖了欧美、日系及国内自主品牌,大众、一汽、上汽、沃尔沃、福特、日产、丰田、奇瑞、比亚迪等等都是其客户,且合作关系很稳定。即便是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疫情当下的2020年一季度,其一季报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智能网联车:德赛是风口上的猪 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18年提出的,再之前讨论的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等,还没有涉及到全车智能化领域。 为什么说德赛是智能网联车风口上的猪呢?我们其实可以仔细回顾下其他领域的历史。 苹果iPhone4年代有个广告词叫:“Yup, if you don''t have an iPhone, well, you don''t have an iPhone.”;戴森的广告词是:戴森就是戴森。这种PR,就是为了把自家品牌和产品跟竞争对手彻底拉开,通过洗脑植入,
德赛西威,智能网联车风口下的亲儿子
avatarPeter_Zang
2020-06-11

浅谈半导体投资趋势

现在在中国,半导体的认知度与普及程度几乎能说位列世界极其领先的位置,老百姓也通过二级市场深度参与了半导体投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风口。其实半导体从本身的行业性质来说,是不太适合投资的,重资产、高研发投入,风险比较大,但是现在国家起了带头作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也有了逆全球化的苗头,便造就了国内半导体的机会。2014年,国家推出大基金,直接让一级市场重视起了半导体投资。从投资事件数量以及阶段轮次看,半导体投资热度14年开始上升极快,且投资趋势逐渐趋于早期与成熟标的。押注的核心点偏向团队与优质资产。2018-2019年,A股几大半导体企业对于全球优质资产的超级并购案带动了市场热度,韦尔、闻泰、君正每一家都获得了极为优质的资产。2019年,同期科创板推出,也给了市场上大量半导体企业一个良好的退出通道,中微、沪硅等涨的夸张的龙头都依赖着科创板这股春风。这股春风带动了全中国对这个行业的热忱,也让大家给了它较高的期许。现在大家是怎么看半导体投资的很多人对于半导体的理解可能比较理解产业链分工以及产品等等,能够很容易分清楚fabless(设计),foundry(代工厂)等等的区别,也听说过比如存储芯片、电源芯片、处理器等产品分类。如果只是到这个层面,那很多人便倾向去选择那些体量较大的企业,认知只是停留在比较模糊的知道这个企业是做什么的,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什么位置,具体能用在什么领域。最后形成了较大颗粒度的投资逻辑,这类思维模式在筛选规模化企业、以及投资产业链某个环节的时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个思维有问题么?在二级市场,从投资赛道以及筛选优质资产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极重资产或产品市场较大的赛道上,这个逻辑是比较合理的,如长电科技、中芯国际、沪硅、闻泰、韦尔。但从细分技术路线以及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有非常多市场不大的细分产品类型。如果还是按这个思路去寻找标的,往往会找不到机会。如果要把刚
浅谈半导体投资趋势
avatarPeter_Zang
2020-06-24
机器人造假是行规,就是看创始人到底想选择怎么样的结局,从股东构成看,创始人拿了大多数股权且流通盘较小的情况下,虽然可以抵御空头控盘,但是这个市值几乎没可能再引入战投,后面就是一个人的战争了,资本永远是逐利的
@小虎AV: 【围观!浑水公开采访前跟谁学员工爆料音频】浑水在YouTube公开了采访前跟谁学高级经理的音频,这个受访者爆料了跟谁学使用的机器人和一些刷单设备。(声音被改变以保护受访者身份)浑水转发在推特说期待Larry回应解释[吃瓜] 视频是双语字幕说中文的,大家可放心食用[哟哟]$跟谁学(GSX)$
avatarPeter_Zang
2020-06-03

全民地摊,大众创业,世界真的微妙

6月1日,国务院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一夜爆红。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据了解,成都、浙江、湖北、江苏、山东等省份的多个城市早已出台指导意见,为摆地摊“松绑”。这个风口过分到什么程度——甚至还有城管队员主动打电话要求商贩摆摊。。。这种事情放在过去就是政治不正确。A股众多小摊概念股纷纷涨停,6月2日,广百股份、百大集团、茂业商业、小商品城、供销大集、南宁百货、浙江东日、上海九百、友阿股份等多个个股涨停。6月3日开盘,该板块继续上攻,小商品城、茂业商业、广百集团涨停;百大股份、供销大集、南宁百货等个股跟涨,港股甚至出现一天翻倍的情况。你可能会问五菱汽车和小摊有什么关系?本身的确是没什么关系,但是你要想,这是做出五菱宏光的企业,肯定是想人民所想,急国家所急。没错,它推出了一款售货车,双开门,打开就能摆摊,走到哪卖到哪,这才是促进经济流动的核心。什么供应链体系,什么城市数字化基建,我都不需要,一台小车车,就是一家公司。这次小摊经济的风力仿佛让人梦回201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期,同样也是总理提出,同样也是这一批人。出了这个消息,卖鱼的卖鱼,卖煎饼的卖煎饼,原来在咖啡馆聊着商业计划书的人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小车车,开上了尊贵的五菱双开门售货车。至于摆地摊赚不赚钱,反正微博上看起来是挺赚钱的,和以前动不动融资千万,咖啡馆一顿唾沫交流就投资入股好像有那么点相似。话又说回来,摆摊真的赚钱么?国家为什么要提倡大家去摆摊?真的摆摊又是要卖什么?我觉得吧,摆摊就是摆摊,基本盘从10年前到现在就没变过,除了城管对你的态度。摆摊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从选址,采购,加工,到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是你1个人或者团队2,3个人完成的,这其实很辛苦。而现在推进这个事情在我看来
全民地摊,大众创业,世界真的微妙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