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投资见闻
花生投资见闻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广东
9关注
283粉丝
1主题
0勋章

欧交所再拓市场版图,推出STOXX®半导体30指数期货

欧洲领先的衍生品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欧交所)正在扩大其行业分类期货的产品线,于3月18日推出了基于STOXX®半导体30指数的首个期货合约,以此回应了近年来半导体行业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半导体行业作为新的投资主题 半导体在通讯技术和国防领域中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急速发展增加了全球投资者对这一行业的兴趣。投资者正在寻求更多对于全球最大型半导体公司的投资机会。 在与德意志交易所旗下的指数编成公司ISS-STOXX合作下,欧交所开发了一个半导体指数,该指数涵括了有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30家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这其中包括最近在该行业中最受欢迎的股票之一:英伟达。 该指数是以美元计价的价格回报指数,于最近刚刚推出。STOXX®半导体30指数期货将全天候交易,从中欧时段1:00(香港/新加坡时间上午8:00)到中欧时段22:15,同时覆盖美国至亚洲的完整交易日。 亚洲投资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欧交所执行董事局成员Randolf Roth表示:“近期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促使各国将安全生产和分配半导体作为优先事项。有见于此,我们推出了STOXX®半导体30指数期货来回应半导体作为新晋投资主题、并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特别注意到亚洲地区的需求明显增加,因为台湾企业在该指数中有很好的代表性。” STOXX的总经理Axel Lomholt表示:“STOXX半导体®30指数涵盖了一个迅速蓬勃发展的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所有企业都是以规则主导和透明的方法严谨选择的。我们与欧交所的良好合作为丰富衍生品市场提供了绝佳机会,特别是以投资主题和行业分类,更能充分度利用我们创新的指数追踪产品。”
欧交所再拓市场版图,推出STOXX®半导体30指数期货

调降LPR,股市楼市“春风”再起?

自从上次的那波换“村长”还有降准之后,央行在20号的今天又放了一个大招,将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4.20%下调至3.95%,直接大降了25个基点。这无疑给当前的股市楼市带来极大的提振,要知道现在的股市楼市真的是太难了。 看房地产的销售数据真的是要雪崩,百强房企1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555亿元,同比下降36.0%,相比于2020年的高峰期,跌到差不多只剩下一个零头了。 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的房贷存量贷款简直是天量,目前大概还有38万亿左右的规模,LPR的下降无论是对于过往的存量,还是未来的增量都会降低不少的利息支出,都会给居民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开始,房贷的存量规模倒是在缓慢下降,这应该是提前还贷的结果。 所以也难怪,因为预期实在太差,居民提前还贷的结果就是资产负债表的缩表,压缩消费支出,通胀下行,这个确实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LPR的调降对于房企来说算是一大利好了,一些优质的内房股,特别是像龙湖集团,万科具有较低负债率的房企来说应该能够迎来一波反弹。特别是龙湖集团,过去一直以来保持了非常稳健的经营策略,尽管房地产的下行周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只要扛过去,随着行业回暖,龙湖集团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也是很好的击球区。 2023年中报龙湖集团还有80亿的净利润,如果没有出现因为房价下跌造成的资产减值,龙湖维持在100亿净利润的规模应该问题不大,对应目前600亿的市值不算高估。 2023年的合同销售额仍然还有1735亿的规模,也算是为明后两年定下了业绩保证。而且龙湖集团最具优势的经营性收入、运营性收入服务性收入方面的规模也表现不错。 由于目前只有中报的数据,房企最新的资产负债表我们还没看到,龙湖中报的短期负债是370亿,应付账款是414亿,账上现金是700多亿,基本上是保持平衡,短期内暴雷的概率还是比较小,所以基本上还能保持正向的现
调降LPR,股市楼市“春风”再起?

富邦基金吴方俊:聚焦大中华高息股的投资机遇

近日,以“聚焦价值,看见机会”为主题的预见2024投资策略会在中国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策略会邀请专业机构和行业名家代表、基金经理齐聚一堂,深度解析全球宏观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共话2024年投资策略与机遇。 在策略会上,富邦基金管理(香港)董事总监吴方俊作了题为《2024大中华股市“升”、“息”锦囊》的主题分享。 在当前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整个大中华地区的股市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回顾过去的一年,港股和A股市场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息股在去年的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回顾整个亚太股市,吴方俊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台湾传统在亚洲是一个高息市场,中国台湾的投资者非常喜欢买高息股ETF,买的也很疯狂,中国香港暂时还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趋势,但希望高息股ETF也会越来越受关注。 在市场整体表现疲软的大背景下,2024年高股息股票却呈现出了强势的开局,其中,特别是以煤炭、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板块逆势上扬,成为了市场的亮点。而被视为旧能源产业代表的中国神华总市值反超新能源产业代表宁德时代。 对此,吴方俊认为,当前的高股息股票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稳定的收益。在去年下半年,市场相对平静,缺乏明显的投资主题。然而,去年整年而言,“中特估”却是最具话题性及表现的投资主轴。吴方俊坚信,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炒作主题,而是一个具有长期潜力的投资方向。目前,央企和国企在政府的推动下,正在增加股息派发,这些派高息的公司股价走势呈现出了显着的优越性,高股息股票不仅提供了稳健的收益,还具备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潜力。 对于当下的新旧能源之争,吴方俊认为新能源是一个大趋势,中国一定会持续非常重视。然而,前几年冬天的电力短缺问题,显示国家能源安全也不能忽略,这解释了煤炭股近期的出色表现,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旧能源注定要被淘汰,但也因为这个原因,煤炭公司一方面拥有
富邦基金吴方俊:聚焦大中华高息股的投资机遇

法兴银行周瀚宏:静待港股回升,配置有效对冲工具

近日,以“聚焦价值,看见机会”为主题的预见2024投资策略会在中国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策略会邀请专业机构和行业名家代表、基金经理齐聚一堂,深度解析全球宏观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共话2024年投资策略与机遇。 在本次大会上,法兴银行上市产品销售部董事周翰宏分享了题为《如何活用轮证产品完善2024年港股、美股投资配置》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周翰宏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趋势和市场动态分析了港美股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机遇,随后进一步深入讲解了有关轮证产品的特性和交易策略。 针对港股市场,周翰宏指出坊间有分析试图以美汇走势解释恒生指数情况,但他认为投资者应该以更多角度来理解港股走势。尽管美元汇率和恒生指数从历史数据看来是存在一种跷跷板的关系,过去10年、20年,恒生指数和美元指数很多时候都是反方向的走势,而近期随着减息的预期不断加强,美汇初见回落迹象,但中长期角度而言美汇反复上升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改变,因此若单以美汇短期趋势来判断恒指应该见底回升仍然言之尚早。 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之后,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两个标准差的位置,根据以往历史也会有反弹,现在市场静候催化剂,但法兴观点认为令大市出现较急促和显著的上涨情况的趋化剂短期内突然出现的概率不高,后市趋向温和的回升速度概率较大。 在投资策略方面,周翰宏表示,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当前港股的估值水平确实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当涉及到窝轮和牛熊证等衍生品时,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窝轮和牛熊证等衍生品产品的投资需以短线操作为主。假设你估计大市不会出现较急促和显著的上涨,适合以牛熊证多于窝轮作入市部署,以减少时间值损耗等成本。 在前期涨幅较大的背景下,当前的美股市场或正面临着回报吸引力持续下降的挑战。面对高位震荡的态势,周翰宏表示,在操作上需要谨慎应对。 周翰宏又提出了多种假设情境,例如当投资者对AI相
法兴银行周瀚宏:静待港股回升,配置有效对冲工具

大成国际投资部执行董事张斌:对港股市场保持乐观,低估值是大概率事件

近日,以“聚焦价值,看见机会”为主题的预见2024投资策略会在中国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策略会邀请专业机构和行业名家代表、基金经理齐聚一堂,深度解析全球宏观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共话2024年投资策略与机遇。 大成国际投资管理部执行董事张斌出席了本次策略会的圆桌讨论活动。在圆桌讨论会上,大成国际投资管理部执行董事张斌以积极的心态回答了主持人一个又一个犀利的问题。 2024年是降息之年,面对全球动荡的金融市场,张斌认为今年预期减息一个是相对比较大概率的事情,高息环境一定对权益市场有影响。随着今年未来减息的预期,其表示对今年环球股票市场用两个观点来形容,第一个是存在挑战性,另外一个是保持相对乐观。 为什么会乐观?张斌解释到,一是港股市场的股值相对比较低,从投资角度来说,永远要找一个比较大概率的事件,当股值比较低的时候,就会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入市时机;第二个原因是2023年货币市场里流进的量大概超过1.2万亿美金,不是说环球市场高息环境下没有钱,其实大家都有钱,只是大家都在静候时机。 对于存在的挑战性,张斌表示市场实质落地和预期之间的差一定会制造波动性,虽然今年是乐观,是有机会,但是始终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存在。当投资者还不能确认一个比较确认趋势的时候,可能大家就要考虑一些保守类型一点的策略。 此外,张斌还谈到了过去被大受欢迎的货币基金,他表示货币基金目前是大成国际基金比较主推的产品。但是,随着利率下行的预期,银行的一些利息都已经开始慢慢减少,2024年对于货币基金来说,利率下行会有一定的冲击,如果市场真的能够减息6、7次,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依然有4厘以上,张斌认为在2024年货币市场基金依然有它的需求,特别是环球股市波动率增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配置价值。 $恒生指数(HSI)$
大成国际投资部执行董事张斌:对港股市场保持乐观,低估值是大概率事件

欧洲股市的“核心资产”有哪些?

欧洲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然而,在众多中国投资者眼中,欧洲的股票市场却似乎有些“低调”,许多人可能听说过美股的三大指数,但是要问起来有哪些能够代表欧洲的股票指数可能鲜有人说的出来。 当然,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欧洲的金融市场也是非常发达的,也有着代表自己区域的股票指数,其中,欧洲斯托克50指数(EURO STOXX 50)和斯托克欧洲600指数(STOXX Europe 600)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一、不陌生的成分股 欧洲斯托克50指数其实也不算太陌生,如果我们先看这个指数的主要成分股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日常里经常见到的欧洲品牌,比如有做化妆品的欧莱雅、卖运动鞋服品牌阿迪达斯,还有中国马路上跑的宝马汽车等。 从成分股的角度来看,其实欧洲斯托克50指数囊括了各行各业的巨头公司,这些公司无论是在欧洲经济中,还是在世界经济中都扮演着及为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代表欧洲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荷兰的ASML,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拥有着超过40%的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光刻机总出货量为551台,其中ASML就占了345台,占市场份额的62.6%,在更高端的EUV(极紫外)光刻机方面,则全是ASML卖出去的,可以说ASML就是欧洲最有价值的高科技企业。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最早由STOXX公司在1998年创立发行,以市值加权计算的股票指数。该指数囊括了欧盟成员国法国、德国等12国资本市场上市的50只超级蓝筹股,涵盖了金融、能源、汽车、食品饮料、医疗等大部分行业。 由于这些公司大多为各国的蓝筹股,而且代表了各自国家经济的核心力量,所以相对来说交易活跃,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不过要想能成欧洲斯托克50指数的成分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那些一定是欧元区中代表性强,运营活跃,敏感度高的顶尖上市公司才有机会成为指数
欧洲股市的“核心资产”有哪些?

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建造

近日,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在山东烟台附近海面上投入使用,这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一项重要突破。该平台由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建造,是全球首个半潜式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 这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的面积超过了4个篮球场大小,每小时最多可发电400度。它配置了4个浮体方阵,装机总容量达400千瓦,可在浪高6.5米、风速每秒34米、4.6米潮差的开阔性海域安全运行。这个半潜式装备目前作为示范项目,为附近海域的海上科研基地供电。 该实证基地在试运行期间克服了环境潮湿、温差大、盐分高、易腐蚀、风、浪、流的循环载荷以及海洋生物附着堆积等重重阻力,开展了水位、结构受力、光照强度、发电量等数十项在役监测,积累了关键数据,对各组串光伏产品、光伏平台项目的发电效率、新材料防腐性、抗风浪能力等关键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证。 国家电投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卫东表示,东部地区临近负荷中心且经济发达,发展海上光伏非常有必要。他认为海上光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海上清洁能源项目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领域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全球船厂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量持续增长,我国船厂承接制造了近九成的订单。在山东烟台等地,风电安装船的订单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船舶具有起吊能力强、桩腿长度长、作业水深等技术指标不断刷新的特点。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风电相关船舶迎来交付潮,仅风电安装船就交付20艘,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船厂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为37艘,其中33艘由我国船厂承接制造。 海上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国家对海上清洁能源开发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将继续取得更多成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
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建造

华为新款手机Mate60开售,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上涨,一文解析华为相关概念股

2023年8月29日,华为新款手机Mate 60正式开售,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优质的性能,再次引发了消费者们的购买热潮,这次的华为可谓是王者归来。不过作为一名投资者,我更关心的是资本市场的表现,这不,华为手机热销也带动了A股市场相关的产业链公司股价上涨,为我们带来了一波新的市场机遇。 华为手机的热销无疑对整个手机产业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上游的芯片供应商到下游的组装厂商,每个环节都从中受益。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供应链厂商。以摄像头模组为例,随着手机摄像功能的发展,摄像头模组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在芯片供应方面,华为在过去主要依赖于台积电等代工厂商,不过大家都懂的,正是以为这个问题,华为麒麟芯片就此断供了。这次根据市场消息,华为mate 60的芯片可能由中芯国际代工,此外,在射频领域,随着5G技术的普及,射频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给国内厂商如卓胜微也带来了利好。 在组装环节,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企业为代表,它们在华为手机的组装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增长,这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有可能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公司业绩增长。 Mate60对A股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的影响 华为新款手机Mate60的开售,无疑为A股相关产业链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华为Mate60的发布将带动以下几个板块的股价上涨: (1)芯片板块:华为Mate60搭载了自家研发的麒麟9000s处理器,这将有助于提升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相关公司包括中芯国际、紫光国微 (2)屏幕板块:华为Mate60采用了一块6.8英寸的OLED屏幕,显示效果优异。相关公司如京东方A、深天马A等将受益于屏幕市场需求的增长。 (3)摄像头板块:华为Mate60配备了一颗50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以及一颗13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相关公司如欧菲光、大立光、舜宇光学科技等将迎来摄像头模组
华为新款手机Mate60开售,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上涨,一文解析华为相关概念股

下沉已成趋势,拼多多2023年Q2业绩能否复制Q1辉煌?

今年年初到现在,港A股的走势实在有点没眼看,这不国家连发四箭,就怕你股市不涨,那么这个月大家赚钱了吗? 随着8月29日美股盘前,拼多多也将公布其2023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对于这家中国电商巨头来说,这个季度可谓充满了期待与关注。在大摩的预期中,拼多多Q2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将同比增长31%,这一预测数字无疑给市场带来了积极的信号。然而,拼多多能否复制2023年第一季度的辉煌,这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拼多多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表现。该公司在这一季度实现了GMV同比增长60%,达到了305.1亿人民币。更为惊人的是,拼多多在这一季度的净利润达到了81.01亿 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5.99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同比增加211.64%。这一业绩的公布不仅让市场眼前一亮,也成功带动了一波行情,拼多多的股价应声上涨。 1693299934815.jpg 从大摩的预测来看,拼多多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有望延续第一季度的增长态势,甚至在利润方面有望实现更高的突破。不过从很多迹象来看,下沉市场已然得势,拼多多已经牢牢占据了用户的心智。 不过,对于拼多多来说,想要复制Q1的辉煌,无疑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持续的努力。首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是摆在拼多多面前的一大挑战。当前,中国的电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依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拼多多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其次,维持良好的盈利能力也是拼多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拼多多的净利润在近年来持续增长,但其在营销和补贴方面的投入也一直较大。如果想要复制Q1的辉煌,拼多多需要在保持合理营销投入的同时,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成本等方式来提升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虽然拼多多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业绩面临诸
下沉已成趋势,拼多多2023年Q2业绩能否复制Q1辉煌?

数据要素爆发,一文带你梳理全产业链标的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中国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2023年3月国家组建国家数据局,7月底国务院任命首任国家数据局局长,显示出政府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大力支持。 据测算,全国数据资产市场总规模达到8.6万亿,带动相关产业数字化潜在受益34.4万亿。叠加数据资产衍生市场,其潜在总规模可能超过60万亿。有观点认为,数据资产市场最大可能接近百万亿规模。数据要素市场具备足够资本驱动力接过土地财政的大旗,为下一个30年的黄金发展期打开一扇战略性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医保数据要素商业价值和市场空间巨大,有望成为第一个数据要素放开方向。医保数据在临床诊疗、医疗科技创新、医疗保险和患者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医保数据要素市场有望先行先试,商保公司每年调用数据服务费将达554亿元,医药和医疗器械公司市场调研带来的市场空间至少在106亿元,金融调用医保数据服务费将达到187亿元。未来随着疾病智能筛查、健康管理等大健康应用拓展,医保数据应用市场空间将达千亿以上。 另外,在交通领域,其数据体量大、种类繁多,包括高速大数据、车辆大数据、ETC大数据、运力大数据、运政大数据、北斗大数据等。根据测算,车险和汽车金融公司每年购买数据的相关费用将达817亿元,车企数据服务应用市场预计将有149.5亿元市场规模。 $恒生指数(HSI)$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数据要素爆发,一文带你梳理全产业链标的

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出,水泥行业或量价回暖?

在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受22年基数调整影响,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1%,但较1-5月累计增幅减少7.3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降幅扩大4.4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2%,增幅连续收窄。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0%,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1%。 根据水泥网APP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300万吨,同比增长1.3%,全口径同比下降2.4%,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低。前6个月,广东以产量6674.72万吨位列第一,江苏产量6586.39万吨排在第二,山东产量6311.89万吨排在第三。上海和吉林的水泥产量增幅最大,分别为89.02%和78.53%。 image.png 水泥价格及利润:持续下行,供需同步走弱 今年上半年,全国P.O42.5水泥平均散装价(含税)为402.83元吨,周环比下降2.4%,月环比下降4.7%,同比下降10.1%。进入3月份后,下游需求持续恢复,多地陆续结束错峰后供应放大,供需同步走强,水泥价格延续涨势。然而,4月份以后需求出现疲软,水泥价格持续下行。 image.png 政策出台有望缓和市场情况 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多实质性的政策出台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这将有助于基建端发力并托底房地产市场。 同时,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外,民间资本的参与也有望带动
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出,水泥行业或量价回暖?

猪价底部反弹超15%,德康集团递表上市正当时?

没想到啊,跌了老长时间的猪价竟然触底反弹了,根据某社调研的数据,广州地区的猪价已经接近9块钱一斤了,期货和股票市场倒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国内的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突破17000元关口,底部也累计起来倒是也有15%左右了,创近两个月新高。 这波生猪大涨的原因其实也是比较简单,跌多了自然就涨了,要知道,目前全国的生猪养殖成本也就在8块钱附近,再这么跌下去,养猪的大户们就要亏死了。比如像牧原股份,作为国内最大养猪大户,今年一季度亏了差不多10来个亿,这还是在旺季,猪价较高的情况下,估计二季度只会亏的更多。 我们国家作为吃猪肉和养猪肉的大国,产值规模上万亿,这里面的企业也不少,而且是极度分散,前三家养猪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加起来大概在10%左右,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甭管赚钱不赚钱,先把规模做起来再说,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这不,最近有一家养猪企业趁着猪价反弹的时候开始向港股递表准备招股了,想必大家可能都没怎么听过,这家企业叫德康集团,公司专注于生猪及黄羽肉鸡的育种及养殖,而且公司一体化养殖,从上游的饲料到源头育种,到养殖再到屠宰销售全都是自己来。  image.png 就像前面说的,为了市场规模,很多养猪企业反正是亏钱都要扩张。德康集团也是一样,在递表之前的三年里,公司的规模一年上一个台阶,整体就是今年亏明年赚。 2020年,德康集团的肉猪出栏量为130万头,到了2022年,公司的出栏量一下子飙升到了500万头,营收当然实现了从81亿增长到了150亿;2020年公司还能赚36亿,到了今年的5月底,就亏了20亿。 其实说到底,养猪企业就是一个很周期性的行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自繁自养也好,还是公司+农户的模式也好,都逃不过周期的命运。现在的每个养殖企业都想着在周期底部的时候大幅扩张,等到了周期顶部的把该赚的钱都赚了。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有周期当然是好的,毕竟成长股是少数,更多的
猪价底部反弹超15%,德康集团递表上市正当时?

新股解读丨逆变器龙头古瑞瓦特港交所上市能走出周期魔咒?

进入2023年,光伏装机规模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也因此光伏板块的业绩仍然延续了过去两年的高速增长,尽管硅料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但是其他的相关配套企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我们以光伏逆变器行业为例,龙头阳光电源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达到1.75倍,德业股份、固德威等也都实现了超过1.5倍以上的营收增速。 尽管业绩挺好,市场却并不买账,从去年高点以来,整个光伏相关的个股价格走的相当弱势,资金似乎不太看好行业的未来预期。而近期,全球第三大逆变器制造商古瑞瓦特选择在这个节点港交所上市。 全球最大户用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净利润两年翻三倍 古瑞瓦特最早成立于2011年,也就是说,公司用12年就迅速成长为光伏逆变器的第三的位置,拥有5.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公司还是全球第一批实现光储充一体商业运用的公司之一。 古瑞瓦特依托光伏逆变器已经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光伏逆变器为第一大业务,2022年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98亿元,占比55%;储能系统实现收入28.61亿元,占比40.3%;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及其他实现收入3.34亿元,占比4.7%。 目前,公司业务横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一个互动云平台创建了一个分布式能源系统,公司连接全球约210万的终端用户,自2020年以来实现连接用户数增长逾两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户用光伏逆变器供应商,在美洲排名第一,在亚洲排名第一,在EMEA排名第三。  得益于近两年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古瑞瓦特的业绩也是蹭蹭的往上冲,收入从2020年的18.9亿直接冲到了2022年的70.9亿,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也同步大幅由3.6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41亿元。 伴随着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也同步大幅增长,说明公司赚的都是真金白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0年的3.34亿增长至2022年的17.19亿元。 光
新股解读丨逆变器龙头古瑞瓦特港交所上市能走出周期魔咒?

现金90亿,股息率超7%,“六个核桃”挺适合养老的

一句好的广告词,你觉得值得多少钱?六个核桃告诉你,一句好的广告语可能值600亿。 2018年,养元饮品成功登陆A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600亿元,而公司旗下的大单品就是6个核桃,而其被大家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句广告语: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对于消费品行业来说,广告的作用仍然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当然对自身产品的定位很重要,在打法上,养元饮品就显得无比巧妙。从品类价值认知的角度入手,六个核桃与央视及各大卫视顶级智娱性节目深度合作,并且在这些节目中的深度植入。 六个核桃连续三年冠名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央视一套《挑战不可能》、《机智过人》、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诗书中华》湖北卫视《天才想得到》、湖南卫视《学霸天团》等等强势智娱节目。 在异常竞争激烈的饮品行业中,六个核桃的这个打法,将自己的产品定位成了健康益脑的属性,配合上口的广告词,六个核桃不断把用脑和核桃乳联系,持续给消费者洗脑,在短时间内就抢占了消费者的基础心智认知,在一众饮品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下长城汽车的广告打法,汽车一直都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在广告策略中,不知道为什么出了一个昏招,在打造用户心智的过程中选择了选择杨笠作为品牌代言人,难道长城的人不知道杨笠的那些雷人语录? 图片 作为一个极为硬汉的汽车品牌,从哈弗到坦克,女性化越走越歪。想赚女人的钱没问题,但是策略上的打法确实让人看不懂。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六个核桃。自 2005 年推出“六个核桃”品牌以来,到2012年的大爆发,养元饮品逐渐成为核桃乳的绝对龙头,市场占有率高达八成以上,在饮料的细分领域,或许可能只有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领域内有这个统治力。 当然,有得必然有失,越聚焦大单品,束缚也越多,新品类的扩张往往就变得更难。未来,养元饮品能不能实现品类的扩张我们无法得出结论,当然如果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下,我当
现金90亿,股息率超7%,“六个核桃”挺适合养老的

被误解的日本经济:收缩的国内资产负债表与持续扩张的海外投资

研究中国经济,许多人总是喜欢拿日本来做参照,寄希望于通过日本的经济发展路径看清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实际上,日本经济的发展往往被误解,而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很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借鉴,一个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大小,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显然无法与中国复杂的经济环境所能相比。 目前市场高度关注资产负债表收缩,而正好,日本在上世纪,用三十年时间向世界演绎了一个完美的通缩案例:一边是不断收缩的资产负债表,一边是无论怎么放水都拉不起来的CPI。 image.png   但是,在数字之外,我们想过没有,一个持续收缩的资产负债表,看似经济没有明显增长的国家,但是在这过去的30年里,日本的经济实力仍然傲视全球,只有在近些年逐步被中国超越,另外,在很多的产业里面,日本的企业仍然是实力最强的。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不能仅将目光聚焦于日本国内,更需要回到哪个时候的全球化浪潮下,日本所扮演的角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战后恢复过来的日本,面对国内稀缺的钢铁、石油等等各种稀缺的自然资源,日本便在海外积极布局产业链,国境之外,日本拥有一个渗透全球的产业布局。 只有充分了解日本海外生产的“影子”,我们才能够客观评估“失去三十年”过程中日本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充分了解日本海外生产的“影子”,我们才能客观评估“失去三十年”过程中为什么日本国内需求收缩,社会仍能保持稳定。 一、从“贸易立国”向“对外投资立国”转变 日本在崛起的过程中,和美国的贸易摩擦一样存在,日本凭借后发优势,对美国产生了巨额的贸易顺差,汽车,电子等很多产业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此后在美国的压迫下,日本被迫签订众所周知的《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大幅升值,大量过剩资金开始寻求海外市场。 日本也开始大力推行“黑字计划”,也就是鼓励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不但可以确保贸易顺差资金(黑字)回流,还可以获得更高投资回报,扩大对
被误解的日本经济:收缩的国内资产负债表与持续扩张的海外投资

小鹏汽车-W涨超80%,G6能够带领公司翻盘?

新能源汽车6月份走出了此前环比下降的趋势,整体市场迎来回暖。根据乘联会预测,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83万辆,环比增长5.2%;其中新能源车零售67万辆,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26%,渗透率约36.6%。 进入7月份,各大汽车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产销情况,从各个品牌的销量来看,整体的变化不大,比亚迪仍然领跑,理想凭借着新产品发力以及很有挑战性的打法,再新势力中一枝独秀。 随着各大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也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汽车板块,7月3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汽车板块成为了上涨的热门板块。 其中,小鹏更是涨势如虹,7月3日,小鹏汽车-W收盘大涨16.5%,创下近期新高,而近一个月以来,小鹏的股价涨幅更是超过80%。 1688433005439.jpg 从6月份的订单来看,小鹏汽车的销量8620辆,同比下降超过40%,不得不说,在一众新势力里面,小鹏依靠单款爆款车型的战略打法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疲态。 不过6月底,小鹏汽车也重磅推出了公司的最新款车型G6,其中一共5个版本,售价20.99万元-27.69万元。新款G6也获得了市场的一致看好,新车推出就为小鹏带来了3.5万的订单。根据一季报的数据,小鹏汽车仍然没有实现盈利,一季度净亏损为23.4亿元,同比扩大了37.6%。市场似乎在赌G6能够带领小鹏走出困境。 0931bba6bb6127a72575fd245817857.png 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一样,小鹏的战略打法是打造爆款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个就要求公司有很强的产品打造能力。从过去的成绩来看,小鹏有这个能力,但是却弊端也是很明显,在新老产品交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销量的滑坡。 在一众新势力中,他们也总是自诩苹果,也都是学习苹果的单款爆款打法,然而现实却是没有苹果的命。在过去,新款苹果总是如期的不断迭代,持续的提高自身的产品力,而放到汽车上,对于很多车企来说,这并不是
小鹏汽车-W涨超80%,G6能够带领公司翻盘?

为什么减速器这么重要

减速器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减速器作为机器人运动精度、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对机器人的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减速器与伺服电机、控制器也被并称为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也是机器人产业链当中价值中心点。 image.png 不过减速器也分为两类,一类是RV减速器,凭借其高负载能力和高刚度的优势,一般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中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另一类是谐波减速器,凭借其体积小、传动比高、精密度高的特点主要应用在机器人小臂、腕部或手部等高精密操作要求的部位中。 由于减速器是一个极其精密的部件,对技术要求极为严格,日本企业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了为什么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为何如此发达。当然,这也给了资本市场一定的炒作空间,国产替代或许能够带来一定的想象力。 image.png 国内相关标的梳理 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较早切入精密传动装置的龙头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被广泛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公司技术独特性提高减速器产品竞争优势。在国内谐波减速器领域公司打破哈默那科的技术封锁,初步实现国产替代,其设计的“P”型齿的改进使得齿轮可承受较大扭矩、减少断裂失效风险、提高寿命,提高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公司在基础工艺件设计方面具有较深厚积累,其前身恒加金属从事精密机械加工 20 余年,包括热处理、锻造等,为减速器大规模量产奠定技术基础。当前绿的谐波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占率已上升至25%左右。 双环传动为齿轮传动部件龙头企业,精密齿轮及减速器业务贡献其主要营收。21 年公司齿轮业务收入占比达 80.4%,包括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工程机械齿轮、电动工具齿轮以及摩托车齿轮。其中,乘用车齿轮占比较高,21 年实现营收 24.39
为什么减速器这么重要

针对keep上市,我用ChatGPT问问是怎么看待这家公司的

作为国内的知名运动软件,keep总算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也就是临门一脚的事,对于近期的港股IPO来看,keep关注度还是蛮高的,想象力也够。 回归到公司本身,公司目前的现状是营收增速放缓,但亏损收窄,2023年一季度,Keep营收为4.47亿元,同比增加7.2%;同期的净亏损为1.18亿元,同比收窄23.87%。也说明了公司开始从过往的烧钱换流量到现在更注重精益运营。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应用,我们来问问ChatGPT是怎么看待keep这家公司的。 从回答来看,ChatGPT回答的也基本上符合了目前keep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要知道这个还是3.5版本的,也就是21年9月份的信息,如果随着不断系统的不断迭代,或许ChatGPT能给到更加精准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从这里也更能够理解为什么市场会带英伟达,给当下的AI给出了如此高的预期与估值。 $英伟达(NVDA)$
针对keep上市,我用ChatGPT问问是怎么看待这家公司的

硅料价格暴跌,你还相信“光”吗?

最近光伏市场消息不断。 根据硅业分会公布的本周价格: N型料均价8.05万元/吨,周环比-22.5%; 复投料均价7.46万元/吨,周环比-23.6%; 致密料均价7.24万元/吨,周环比-24.5%; 菜花料均价6.95万元/吨,周环比-24.8%; <硅业分会>表示,「本周硅料市场继续扩大跌幅,基本跌至成本线附近,部分企业已经亏损停产。」据了解,在硅料暴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老产能上限,他们的生产成本多在10万元/吨附近。同时,受价格影响,包括头部企业在内的多家多晶硅企业出现停止出货的现象,个别企业仍在低价清理前期库存。 卖方分析师们大多认为,硅料的降价去库存行情应该走到了后半场,而硅料价格有望在近期见底。而市场似乎也相信了这个逻辑,当天光伏ETF高开,并收涨5.24%。 那问题不就来了,光伏行业真的要触底反弹了吗? 先看基本面: 天风策略团队根据1季度报数据,整理出了各细分行业库存周期示意图。其中,光伏位于降价去库存阶段(+8Q位置)。 b673221fcfd648adbac4f8e3d1e4d586.png 在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硅料企业靠着紧张的供需关系,拿走了最多的利润。但 数据显示,4月份硅料累计库存为1.1万兆瓦,已经是连续两个月下滑,接近2022年1、2月水平。 image.png 从产能角度来看,硅料产量仍在稳定上行,但库存却在快速下降,或许说明下游硅片企业的需求还是比较坚挺。 image.png 综合上述信息,硅料这轮快速跌价,主要由于后续大量先进产能上线,导致大量高成本的中小企业选择恐慌性抛售,加速库存周期见底。考虑到这部分老旧产能的成本线在10万元附近,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心理价位,高于10万元,光伏市场需求爆炸,老产能恢复上限;低于10万元,光伏市场供需均衡。         需
硅料价格暴跌,你还相信“光”吗?

是“暂停”而不是“停止”,美联储仍有加息的可能

6月15日凌晨2点,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美联储不会加息。 从经济指标来看,美国的经济指标仍然继续支持美国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2023年GDP增速由今年3月预期0.4%,大幅提高至1%,显示出美联储对于美国当前经济的更为乐观。不过小幅调低了2024年增速,由此前的1.2%降至1.1%; 2023年失业率则由3月预期的4.5%大幅降至4.1%,美国5月新增非农33.9万人,为今年以来最大增幅,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韧性仍然较强,这或是美联储调低失业率的底气所在,2024年失业率也小幅调降,由此前的4.6%降至4.5%。 会后的新闻发布会鲍威尔对于未来加息、何时降息、经济预期等问题也进行了回应,其中: 关于后续加息:鲍威尔表示,政策紧缩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几乎所有与会者都预计进一步加息是合适的。并且强调,“继续加息可能是合理的,但速度要更温和”,同时指出市场不应该把六月的暂停加息称为“跳过加息”(skip),而应该解读为“较慢的加息速度能使经济得以适应”。 关于经济预期:鲍威尔表示,大多数与会者预计经济的温和增长将会继续(调高经济预期)。虽然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需求仍然远远超过劳动力供应,但已经看到了供需趋于平衡的迹象,预计会更加平衡。同时他也提到核心PCE方面没有看到太多进展(调高核心PCE预期)。 点阵图显示或仍有50bp的加息。18名联储官员中,有16人预计今年年末利率会高于5.25%,其中高于5.50%的有12人,利率中位数也由3月的5.1%提升至5.6%,所以预计后续可能仍有50bp的加息幅度。 关于何时降息:鲍威尔表示,今年降息是不合适的,内部也没有任何人提出今年降息的建议,只讨论过在未来几年降息。他同时指出,当通胀下降时,降息是合适的。 从鲍威尔的发言以及点阵图来看,预计6月仅是“暂停”并非“停止”加息,美联储或仍有50bp的加息可能,
是“暂停”而不是“停止”,美联储仍有加息的可能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